肩胛骨的關節動作跟參與肌群可分為:
#上抬
上斜方肌、提肩胛肌、菱形肌
#下壓
下斜方肌、闊背肌、胸小肌、鎖骨下肌
#前突
前鋸肌
#後縮
中斜方肌、菱形肌
#上轉
上斜方肌、下斜方肌、前鋸肌
(大圓肌、小圓肌)
#下轉
菱形肌、胸小肌、提肩胛肌
#健美圖畫得更好?
前陣子在PTT看到這篇文章,版友問說健美是不是可以把圖畫得更好?回想起當兵時有鋼杯,每個人會在鋼杯上寫名字,以免鋼杯拿錯或者被幹走。當時健身多年的我,在鋼杯上用麥克筆畫上強壯的胸肌、三角、腹肌、斜方、闊背,一個人體就差不多成型。當看到圖就會想到是我,當然那時候把各肌群畫好畫好,比賽應該可以拿個前三名的水準,看著自己也開心。
當教練後對解剖有濃厚的興趣,想了解各肌群、骨骼、關節之間對於動作的影響,精繪解剖課程在台灣辦,就報名參加Lv1-3,當初看課程名稱還以為會教大家怎麼畫,看著那精美的照片滿懷期待上課,到現場才知道不是畫圖的課程,有點小失落。但得到超乎想像的細緻&有根據的理論,對於疼痛、受限、受傷機制更清楚,再一次讚嘆人體的奧秘。
大家有興趣可以上
@immaculatedissection 的課程,超推薦!
英文能力、專有名詞的詞彙夠多比較聽得懂。
後來琢磨解剖、研究結構開始自己畫圖,在G動學課程裡開始把繪畫融入教學,讓同學們透過繪畫知道肌肉起止點,更了解肌肉、筋膜在做動作的關係,做出更好的動作品質。
對應到幾次 #G動學 帶同學們畫圖的心得:
健身,可以讓圖畫得更好
畫人,可以讓圖畫得更好
多練,可以讓圖畫得更好
大部分健身愛好者對於肌肉會有狂熱,至少會有這個階段,每天看著鐵克網的健美照(這樣年紀超好推?)、看FB貼文、滑IG各大神Pro級的身型,久而久之對於肌肉的比例應該不陌生,當然畫圖/人也畫得比其他人好。
上課時常開玩笑說:夥伴要慎選,有些同學比較例外,可能屬於畢卡索的超現實主義時期,比例特殊也是一種美!
以下開放大家貼自己的畫作上來交流欣賞。
好解剖、不學嗎?
Model: @briantsai_2000
#GYMEFIT #GMS #G動學 #解剖學 #畫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SBD Taiwan 邱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BD怪獸講堂 #何立安 #分解型合成型訓練 #肌督教 #請分享 勞動者身體都很勇?分解型?合成型訓練?認識勞動/活動/運動/訓練‼️【怪獸講堂 S1:E14】 🔥『勞動潛在的損傷,不可小看』🔥😱 合成型和分解型訓練,效果分別導向增加身體組織與流失身體組織,肌力訓練與長距離耐力訓練則是兩種類...
胸肌 成型 在 二師兄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學時,一個寒冷的冬夜,我曾陪我媽到某間運動用品店買鞋。
進門後,我媽很快被熱情的店員帶去挑鞋,我則自己在店裡逛了起來。
從不運動的我很少來到這種場所,店裡琳瑯滿目的運動用品對我來說陌生又新奇。
突然,我身後傳來一個聲音:「請問要找什麼呢?」
我轉頭,然後撞到兩塊巨大的胸肌。
「先生,有需要找什麼嗎?」
胸肌居然還開口說話,嚇得我倒退三步。
「嚇!何方妖孽!」
我抬頭一看,一名身姿挺拔健碩的店員正對我微笑。
他體型實在太過魁武,我必須仰著頭才能跟他說話。
「我想看一下……痾……運動背心?」我隨口說道。
「那我們這邊走。」店員說道。
我原先只是本能想要敷衍他,沒想到他領著我在店裡面繞了一大圈,最後還跑到櫃檯去問,才找到一排運動背心。
「要不要試穿一下?」他拿起其中一件。
「……好。」我接過運動背心。
我實在不敢告訴他我沒有打算要買,生怕自己會被他舉起來丟到馬路上。
「先生你這個身材應該有在健身吧?」店員打量著我,突然問道。
「沒有特別練欸哈哈哈哈!」我內心竊喜,不自覺地挺了挺胸膛。
「這樣喔,你這種身材還是去練一下比較好喔,為了你的健康著想。」店員說道。
他接著說:「這件背心很適合健身的時候穿喔,它可以雕塑你的身體線條。」
這真是我聽過最爛的推銷話術。
「要試穿看看嗎?」店員信心滿滿地問。
試個屁。我心想。
「好啊。」但是我說。
接著店員亦步亦趨地跟著我走到試衣間。
被一個大男人跟隨在後等著脫衣服的感覺很怪,我硬著頭皮忍住。
「這件是試穿用的貼身衣物,我們會每天清洗,你可以把衣服脫掉試穿喔。」
店員替我關上門。
「有什麼需要再跟我說。」
我需要一個人靜一靜啦幹!
我當然沒有說出來,因為我孬。
事已至此,我只好脫掉厚厚的外套和上衣,穿上那件背心。
嗚嗚喔喔……有點冰……
要是在更衣室發出奇怪的聲音可能會被趕出去,我咬著嘴唇禁聲。
我將頭套入背心,慢慢將衣襬拉至腰部。
背心吱吱嘎嘎縮緊,緊緊貼著我的皮膚。
此刻我才知道那是一件緊身背心。
不,那是一件很緊的緊身背心。
鏡子裡的我被緊身衣纏出一圈一圈的贅肉,像條難看的人形香腸。
還在感嘆之際,外面的店員開口了:「還可以嗎?」
靠!大哥你還在啊!?
「等我一下。」我慌忙回答,手忙腳亂地想脫下背心,一邊想著要找什麼理由打發店員。
然後我發現脫不下來。
一開始還覺得有點好笑,差不多就是「這下挫賽了」的程度。
幾秒過後,我慢慢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真的脫不下來。
因為背心貼得很緊,我無法順利將衣襬拉過頭頂。
布料又薄又軟,用力拉扯可能會破裂,萬一弄破了,花錢賠償還是小事,要是被我媽知道,光「一個人在更衣室玩緊身衣玩到扯破」這個理由就足夠她把我巴成豬頭。
這不是普通的挫賽,這是足以比擬我得腸胃炎時那種等級的挫賽。
我不斷深呼吸,告訴自己不能緊張,我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區區一件緊身背心嚇不倒我的!
「大小還ok嗎?」門外又傳來店員的聲音。
幹整間店剩我一個客人是不是啦!?我在內心咆哮。
「好像有點小件欸。」我乾笑。
「因為這件的緊度是最大的。」
「那有緊度小一點的嗎?」我問。
「我們店內的衣服緊度都是最大的。」
「那有沒有size大一號的呢?」
「有喔,但是緊度也是最大的,所以不會差太多喔。」
幹!說來說去,你們店裡自豪的就只有緊度嘛!
「稍等一下喔,我去幫你拿大一號的。」他說罷,匆匆離開。
爭取到時間的我鬆了一口氣。
我慢慢吐氣,夾著肩膀擺出彆扭的姿勢,努力縮起身上的每一吋肥肉,希望能讓體積最小化。
然而那件緊身背心就像被唐三藏詛咒了一樣,隨著我的身體一起縮緊,掐得我差點喘不過氣。
幾分鐘過去,我還是沒脫下那件該死的緊身背心。
我挫敗地跪在地上,氣喘吁吁地想著該怎麼樣脫困。
我記得更衣室對面是防曬乳的架子,要不要趁著外面沒人衝出去拿一瓶,然後抹在身上潤滑?
還是說我就這樣套上外套直接離開?
不行,這是偷竊啊!會被抓去關啊!
而且還是穿著緊身衣、抹著潤滑油被關進去,我光用想的屁股就隱隱作痛。
我的大腦開始胡思亂想。
仔細想想,說不定真的就永遠脫不下來了。
這樣一來,往後的人生豈不是都要與這件緊身衣一起度過?
吃飯時是,睡覺時是,甚至洗澡時也是。
大學畢業時,學士服下穿著緊身衣。
當兵跟大家一起洗澡時也穿著緊身衣。
退伍後理所當然找不到工作,因為沒有公司願意雇用永遠都穿著緊身衣的怪人。
也許有一天,我能找到願意接受這件緊身衣的女孩,當我們步入禮堂時,我西裝底下穿的還是緊身衣。
也許我們有了愛的結晶,當然在結晶成型的過程中我也穿著緊身衣。
於是孩子開始上學,我則逐漸感到自己的衰老。
鏡中的我頭髮開始花白,皮膚也逐漸皺褶,唯有那件緊身衣依舊閃閃發亮,緊緻如最初。
再然後,孩子終於體認到父親身上永遠穿著件緊身衣是很不正常的事情,學校裡的同學也開始因為這件事嘲笑他。
接著,妻子也受不了社會輿論的壓力而簽下離婚協議書,帶著孩子搬回娘家。
我的晚年將在窮困孤苦中度過。
數十年後的某一天,與今日一樣寒冷的夜晚,我將蜷縮在濕冷的街角,獨自迎接生命的終結,身旁連一隻野貓野狗都沒有。
我的眼前一片漆黑,全身冷得厲害,此時能帶給我一絲溫暖與心安的,只剩下那件緊身衣。
自始至終,它都緊貼著我,包覆著我,守護著我,陪伴著我。
那時我才明白,人生本聚散無常,很難有什麼事永恆不變。
我已經足夠幸運,能有這件緊身衣,不離不棄,至死相依
「混蛋……你知道你給我帶來多少麻煩嗎……」我喃喃自語:「看來我要先走一步了……夥伴……」
我緩緩闔上眼睛,意識矇矓之際,緊身衣好像更緊了一點,彷彿正不捨著我的先一步離去。
短短十幾秒內,往後的人生如同跑馬燈般在我腦中浮現。
回過神來,試衣間裡,鏡中的我滑下兩行清淚。
再次撫摸那件緊身衣時,我的心中已經充滿不一樣的感觸。
「到頭來,只有你一直都在。」我低聲喃喃:「……這樣就夠了,很夠很夠了……」
但是啊,請原諒我的懦弱,這種人生,體會一次就足以消磨掉我全部的勇氣。
我將外套打了個結,掛在衣架上,然後踮起腳尖,緩緩將下巴靠了上去。
所以,就讓我們在最初相遇的地方,直接走向終點吧……
眼角噙著淚,我將繩結套上脖子,雙腳離地……
衣架直接被我的體重扯斷,我砰的一聲重重摔在地上。
我悲憤地捶了地板一拳。
神啊!難道我連最後的逃避都不被允許嗎?
也許是碰撞的聲音引起注意,隔壁的更衣間傳來一聲驚叫。
「……有、有人在嗎?」隔壁的人有點驚慌地問,是女孩子的聲音。
「痾……抱歉剛剛腳滑摔了一跤。」我摸摸鼻子尷尬地道。
「那個……可不可以請你幫我跟櫃台說一下……我剛剛試穿衣服……然後、然後……」她的聲音越來越低。
「然後就脫不下來了?」我開玩笑地問。
「……對。」
「……」我沉默。
媽的,這間店的衣服到底有多緊。
「……有點蠢齁?」女孩低聲說道,然後忍不住笑了出來。
她笑的聲音真好聽。
突然間,有著什麼東西,暖暖地填滿了胸口。
原來這世上還是有人跟我一樣的。
總覺得,好像也沒有那麼寂寞了。
「……也還好啦,說不定這種事比妳想的還常發生。」我自己都不知道這句話在安慰誰。
「哈哈……那……可以請你幫我跟櫃台說一下嗎?」女孩問。
我微笑。
「當然沒問題。」
儘管仍然脫不下緊身衣,此刻的我卻無所畏懼。
丟臉一些又何妨?
像這種緣分,幾輩子才能遇到一次?
啪搭,我打開了試衣間的門鎖。
「今天真冷呢。」嘴角不受控制地揚起,我深呼吸,緊張地握緊拳頭。
沒想到我人生中第一次搭訕即將發生在這種情況下。
「是啊。」女孩怯怯回應。
我心跳加速,咬牙。
「晚點,要不要一起去喝杯咖啡?」
沒等她回答,我推開門,更衣室外一片明亮。
「痾……我十一點才下班喔。」
門外,剛剛那個猛男店員捧著一堆衣服,有點不知所措地回答。
幹!你還在啊!
胸肌 成型 在 徐國峰 HSU KUO FE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4-5: 從推水vs撐水來談「支撐鍊」的概念】
「推」這個動作的定義是下面兩種情況同時發生:
1)關節伸展
2)同時用力。
關於「用力」要特別排除的是a)像健美選手一樣用力繃緊手臂展現肌肉線條的那種主動用力;b)跟移動密切相關的用力方式是「體重」要在支撐手上。
我們再深入說明a)的情況:好比我站在家裡的體重計上,此時體重計顯示64.5公斤。然而,當我把右手放在一旁的桌上時,體重計下降到63.8公斤,那代表有0.7公斤的重量轉移到我的右手和桌面上,這個重量不重,所以我的手也不費力,此時如果我用力繃緊我的右手,桌上仍只有0.7公斤的力道;而且由於支撐在桌面上的力道很輕,我當然可以伸直手肘,但無法對桌面使力=「無法用力」(推桌面),所以不算「推」,更確切地說是「無法推」。b)但如果我的身體向前傾,把更多的體重轉移到身前的桌面上,體重計上的數值變成54.5公斤,此時桌面上承受了10公斤的力道,這個時候我就可以對桌面用力,把身體推回垂直於地面的姿勢了。b)的情況即是主動推(桌面)的動作了,它滿足了關節伸展同時用力的條件。
在游自由式時,自由式「划手」動作的前提是體重要先轉移到前伸手上,若手上是空的=沒有體重,划水只會划空。前面的文章曾經說明過,自由式划手的動作中我們不要主動「推水」,因為主動推水的動作不只會破壞自然的節奏,這種用力方式也會把手肘與肩關節當作支點,所以手臂或胸肌會特別容易酸。比較有效率的划手心法是「撐水」,體重轉移上手掌上後,它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提臂與移臂向前的動作啟動「失衡/失重」動作的發生,加速度正由此而來。因此上課時常強調「不推水」。
很多學員誤會「不推水」=「不用力」,那怎麼可能。但我沒有說不用力,上述理論瞭解清楚的人會知道:支撐手當然要用力,關鍵是不主動用力,而是「被動用力」。差別在於不主動向下抓水、不自動抱水,也不主動向後推水。它要做的是「聽」提臂手的話,配合轉肩和提臂的動作下壓,配合提臂手向前落下的動作,支撐手「撐穩」,身體向前失衡加速,此時支撐手順勢向後。
划頻變快,是因為速度變快所造成的結果,而速度變快是因為失衡/失重所帶來的加速度;絕不要主動加快划水=提高划頻來創造加速度。划頻加快也是被動的,當身體快速向前加速時,水中的手掌本來就會快速被「留在後方」,此時泳者為了及時換手,划步自然變快。
前面提到「撐穩」,這很重要。撐水要穩定,後續的失衡/失重所產生的加速度才出得來,這有一個很關鍵的點是提臂初期正是前伸手的抓水初期,在抓水初期必須不能急,一急就會撐不穩。撐不穩,後面的失衡加速過程就會失去效率。抓水初期不急 = 提臂初期不急,所以我們會看到技術好的選手在提臂時看起來很悠閒、很放鬆,因些前伸手的抓水過程也會看起來很放鬆,不急躁。「撐不穩」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力量不夠,只要「撐不住」,所有的技術、耐力、速度都會展現不出來。所以要撐住轉移到前伸臂的體重是基本能力,而這種支撐力要特別練。
這邊我們可以談一下:何謂游泳基礎力量訓練?何謂游泳專項力量訓練?
簡單說,前者是大部分運動項目的共通力量訓練動作;後者是該力量訓練動作有利於游泳專項技術的發展與耐力。所以想要設計游泳專項力量,就要了解游泳技術的本質為何。
對於游泳與鐵人選手而言,我看到很多人會練彈力繩划手(兩手握彈力繩前後移動手臂),但我會建議這個動作應該盡量少練;理由是「彈力繩划手」的訓練方式會讓身體習慣「身體不動、手掌動」的運動方式,它跟優秀的技術剛好背道而馳。
優秀的划手技術是「身體動、手掌不動」,這也是上述強調被動支撐體重來移動身體的動作,例如伏地挺身、老漢推車、手掌時鐘走路等。
此外,我們要再了解一下「支撐鍊」的概念。自由式的移動方式是以兩隻手輪流轉換支撐(體重),當體重轉移到右手時,從右手掌、小臂、大臂到右肩、右胸肌、右肩胛與核心肌群都承受著支撐體重時的壓力,這些部位都在支撐鍊上,力量訓練的目的是希望它們學會「一起用力」維持此支撐體重的姿勢,若有局部肌肉緊繃(例如右肩特別酸)那就代表當前支撐鍊的結構不穩定,壓力卡在局部的環結上,那並不是我在此課程中希望練到的結果。很多人會以為力量訓練就是要讓肌肉很酸、很疲勞才有練到,但這邊要再強調一下,本課程力量訓練的動作是以「被動支撐」的動作為主,目的是讓支撐鍊上的組織學會一起用力,所以姿勢很重要,當調校到一個結構較好的姿勢,肌肉不只能學會一起用力,還能更放鬆地維持姿勢。當支撐姿勢能變得更放鬆,轉換支撐(也就是自由式兩手交替划動的過程)自然變得省力,我們想要的耐力就會隨之而來。
最後,我們再引用《Pose Method 游、騎、跑三項運動技術》(Pose Method of Triathlon Techniques)一書中的段落來補充說明上述的概念:
「游泳的肌力並不是用來把前伸臂『拉向』身體,而是泳者透過手臂與手掌的支撐力量來轉移體重。在划手推進時體重應該盡可能的轉移到前臂與手掌上。如果泳者不具備這種轉移體重的力量與技巧,或是運用的體重百分比很小,結果就是游不快。游泳動力的來源可以歸結成手臂與身體通力合作的結果,兩者必須形同一體才能成就最佳表現。所以重點並不在負責拉動身體的手臂有多強壯,而在身體與手臂之間必須有強健的連結(國峰按:如同上述支撐鍊的概念),如此身體才能以最快的速度通過支撐手……『維持支撐的整體性』與感知體重的能力正是划手效率與力量的關鍵。再進一步來說,手臂是否能變成像跳板(spring board)一樣穩固,將決定你划手的效能。」(摘自羅曼諾夫博士著;徐國峰譯:《Pose Method 游、騎、跑三項運動技術》,頁328)
「跳板」這個意象很鮮明,更能把支撐鍊的概念具象化。自由式選手的前伸臂要像跳水選手腳下的跳板一樣,當體重壓上去時,它的支點要能撐得住。試想,若跳板是由三塊板子拼湊而成,而非一體成型的板子,那跳水選手彈起的力量和高度勢必會受影響。因此,自由式選手的力量訓練就是要使手掌、小臂與大臂這三塊板子,練到形同一體,如同跳板般強韌有彈性(而非一節一節的肌肉棒子)。這裡要再補充一下上述所謂的「像跳板一樣『穩固』」,是指體重壓上跳板時,支點要不動如山,要穩定不動,這即是自由式選手的軀幹穩定度和打水能力的基本功,若打水不好、核心不穩定,此時就算跳板再強韌有彈性也會發揮不出該肯的彈力。(圖片摘自2016里約奧運女子3公尺跳水決賽轉播)
—
●如果你對自由式的理論與訓練法有興趣,歡迎來選修《自由式,該怎麼練》這門線上課,共計27堂課(每堂課介於2~11分鐘之間 ),理論講解得比較細緻,這些年對自由式的研究成果都整理在這門課程裡:https://www.cite.tw/courses/118
●線上課配合教科書 :
https://reurl.cc/nzQYEv
#自慢塾
#PoseMethod
#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
#KFCS 耐力訓練系統
https://www.kuofengcoachingsystem.org
胸肌 成型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SBD怪獸講堂 #何立安 #分解型合成型訓練 #肌督教 #請分享
勞動者身體都很勇?分解型?合成型訓練?認識勞動/活動/運動/訓練‼️【怪獸講堂 S1:E14】
🔥『勞動潛在的損傷,不可小看』🔥😱
合成型和分解型訓練,效果分別導向增加身體組織與流失身體組織,肌力訓練與長距離耐力訓練則是兩種類型的代表。這集由何博士詳盡解釋兩者的區別,也講論述為何長距離耐力訓練對於增長肌肉不利的原理。
此外,何博士也將解答,觀眾對於勞動是否能維持健康的疑問。到底勞動、活動、運動、訓練之間有何差別?要注意的地方和孰優孰劣 😎 ,為什麼呢?請見本集分曉。
.🚩本集怪獸講堂重點筆記:
🇹🇼➤ 何謂分解型、合成型訓練?
🇹🇼➤ 新陳代謝的原理,與環境刺激的關係。
🇹🇼➤ 零壓力也是一種環境刺激。😱
🇹🇼➤ 漫長式耐力訓練難以增加肌肉量的原因。
🇹🇼➤ 合成型對於建設肌肉、骨質的幫助。
🇹🇼➤ 勞動可以維持基本健康嗎?
🇹🇼➤ 勞動、活動、運動與訓練的區別。👍
🇹🇼➤ 肌力不足去飆速度,是急性損傷的標準菜單。😎
.
【你的訂閱與分享是我們最大的支持❤️!每週更新!記得開啟小鈴鐺!】
【版權所有,搬運必究!🇹🇼別再下載影片搬去別的地方,要看來這裡看吧~~】
#影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盜版的人是奈米屌垃圾
★SBD菁英聯盟頭號人物★ #SBD怪獸講堂第一季
#SBD菁英體能教練 #SBD菁英聯盟
#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 #大重量訓練先驅者
#肌力訓練 #Powerlifting #Strongman #大力士
#SBD怪獸講堂 #何博士 #SBDAPPAREL #SBD台灣
#SBDTaiwan #SBD台灣攝影團隊 #邱grr
.
【限量款 - Eclipse 日蝕黑】即將完售!限量是殘酷的~
🚩傳送門: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其實日蝕系列最棒的是新款比賽連身衣,分開成為男版女版。萊卡材質厚度加倍,壓縮保護更高‼️也特別在重點部位改善,男生不怕下面一大包,女生不怕駱駝蹄,更有安全感。😎😎
Eclipse限量配色,由日蝕黑與太空白交疊環蝕而成,為訓練增添獨一無二的色彩,在對抗地心引力的時刻,為你撐腰!😎
#Eclipse #日蝕黑 #2019冬季限量款 #限量依舊殘酷
#護膝 #護肘 #護腕 #腰帶 #健力 #舉重 #肌力訓練 #Powerlifting #Weightlifting #Strongman
-----------
😎何立安,何博士:
📗學歷:
2011美國春田學院體育博士, PhD
2009美國春田學院肌力及體能訓練碩士, MEd
2004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科學碩士, MS
2000台大政治系畢業
📗經歷:
2012返台任教,歷任:
中國文化大學體育系專任助理教授及體能教練
中華民國運動教練學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台灣肌力及體能訓練協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亞洲教練科學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2016因反對大學評鑑和教授升等制度,辭職離開文化大學
2016起擔任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總教練
2019 SBD菁英體能教練
台灣SBD菁英聯盟之首
📗運動資歷:
跆拳道五段
巴西柔術棕帶
國術世界錦標賽搏擊項目中華代表隊選手
亞洲盃健力錦標賽長青組國手
跆拳道、武術散打、自由搏擊、巴西柔術教練
📗選手經歷:
2018亞洲盃經典健力錦標賽M1長青組臥舉第二名,蹲舉第三名,硬舉第三名,總合第三名
2011國際巴西柔術總會波士頓國際公開賽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11美國NAGA東岸盃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一名
2011國際巴西柔術總會紐約國際公開賽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10美國NAGA東岸錦標賽壯年藍帶組第一名
2010美國NAGA東岸錦標賽寢技壯年中級第一名
2009台灣巴西柔術錦標賽藍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09台灣巴西柔術錦標賽藍帶組無限量級第二名
2008美國新英格蘭Team Link盃寢技角力賽中級組重量級第一名
2004TFF異種格鬥賽第一名
2004國術世界錦標賽搏擊項目第一名
2004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二名
2003台灣省主席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3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三名
2003全國運動會武術散打第三名
2002全國武術冬季聯賽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2正心盃格鬥賽第一名
2001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1全國總統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0台北市中正盃跆拳道第一名
2000台北市青年盃跆拳道第一名
2000台灣省主席盃武術散打第二名
1999全國運動會跆拳道第四名
1999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1998台灣區運動會國術擂臺第四名
1997全國中正盃國術擂臺第一名
#影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不要再盜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