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便祕
規律飲食、作息及良好排便習慣:
這是最簡單卻最難執行的,建議安排好一天行程後,設定三餐休息時間讓自己養成習慣。
✅足夠的水分:
每日至少攝取8-10杯,每杯240毫升的液體,能夠幫助糞便的軟化。
✅攝取足夠的纖維:
國民營養調查中發現,國人蔬果攝取非常不足,建議每天的膳食纖維攝取量為25∼35公克。但國人平均每天的膳食纖維攝取量只有15∼20公克,還不到建議量的2/3。
✅適量攝取油脂:
油脂可幫助糞便潤滑,建議烹調時可選擇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像是橄欖油、芝麻油等,飲食指南建議每日約大約3-7茶匙,但因油脂1克9大卡,熱量較高,建議不要超過總熱量百分之30,以免造成肥胖。
✅適量補充B群:
特別是維生素B1,對於神經及腸道調節有幫助。
✅養成運動習慣及按摩腹部可以幫助改善腸道蠕動。
✅其他有助改善便祕的食物:
適量補充益生菌及益生質可改善腸道菌叢生態。
梅子汁、黑棗汁、決明子茶、蘆薈汁有輕瀉的作用,可適量使用。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利用胃結腸反射(gastrocolic reflex)
當進食後胃部會傳訊息給大腸,使大腸收縮,當糞便到達直腸便會產生便意,這種情形更容易發生在空腹時,建議早上起來時可喝杯水,如有便意要趕快去。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080/2
胃結腸反射是什麼 在 不來的郭醫師 《 Dr. Brad Kuo 》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給腸胃不好的妳/你 (文超長,看多少算多少)
消失的本能
解便跟吃東西一樣,本來就是與生俱來,再自然也不過的事,但是這麼簡單的維持生命的動作卻是很多人的困擾。
人類應該是唯一會便秘的動物吧,根據各方統計,便秘的盛行率約為二成至二成五,而且女多於男,也就是說,每四到五人中就有一個便秘。至於便秘的定義,就沒什麼好說的,因為便秘只是一種症狀,不是診斷。個人的臨床發現,有此困擾者絕非此數,應該遠高於此比例,只是大家自己不這麼認為而已。
常常聽到醫師,衛生單位,廣告詞裡關於促進排便的方法,其實都蠻好笑的,到底是誰發明的方法啊,難怪便秘的人會這麼多。後來得到一個結論,排便的本能是被錯誤的教育消滅,難怪被稱為文明病。
簡單談談排便的原理吧!經過消化的食物是會被儲存在大腸的。大腸其實不太願意繼續吸收東西,它是提供放置。正常的情況它應該會借你放個一天沒問題的,假設它不讓你放久,你就得一直跑廁所,假設它容許你放很久,你就會兩三天才解一次便。
儲存到了一定的程度,腸子就會自然的將東西往下推,推到了指定位置就產生便意了。人的肛門分為兩個部份,一是內括約肌,一是外括約肌。人的意志只能支配外括約肌,而內括約肌的收縮與舒展,是靠腸子的神經自主控制的。也就是說,人類只能用意志阻止排便,不在不恰當的時間場合排便避免丟臉,而不能靠意志將糞便排出,這是解便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概念,懂了,你大概就知道怎麼解便了……
基於上述的原理,解便是靠腸子的蠕動,加上少許的腹壓幫助,會自然由大腸將糞便自然的推出體外。再精確一點說,除非時機對了,是沒有辦法靠意志力排便的。
所以理想的排便是可遇不可求的。
正常的狀況下,一天裡會有一兩次的機會,如果沒有經過人為刻意的抑制,是不會有排便困難的問題。所以時機來臨時,應該會在短時間內一至兩波的劇烈蠕動後排空,過了蠕動波後,怎麼努力也擠不出什麼東西了。
有此可知,常見的預防便秘的說法就顯得無效了。
比方說:
多喝水? 唯一有效的喝水是睡醒覺內三十分鐘內的大量飲水,這會誘發胃-結腸反射,會讓大腸產生劇烈蠕動,有助與排便。其餘的時間飲水,只會幫助排尿而已。水喝多並不會軟化大便,別傻了!
多運動?不運動是會讓腸子不蠕動而便秘,但是多運動並不會讓便秘改善。運動是對身體好,但並不見得就會讓排便順暢!
多吃蔬菜水果?是會對身體好沒錯,也會讓腸子的蠕動變好,糞便量變多,但是如果對一個已經便秘的人來說,應該是雪上加霜吧!
定時上廁所?這是超誇張的衛教,依照排便的原理,時機不成熟時,在馬桶上坐到手機沒電頂多讓你解出幾顆象徵性的便便交差。
如果了解了排便的原理,就可以知道這件事完全是由身體自行控制安排的,即使你是皇親國戚還是達官貴人,你的糞便還是不會聽你的命令說出來就出來的。需要靠結腸遇內括約肌的完美配合才能完成,糞便的擁有者能做的只有找到適當的場合解除外括約肌的抑制讓它自在的出來……
回歸到本文的題目,這個既稱為本能,為何會是眾生的困擾呢?原因就是教育,好笑吧!
如果你是一個無所事事的人,睡醒覺後什麼事都可以不做,你應該會無聊到想大便。如果你是一個很多事待處理的,你會忍住等有空才大便……了解其中的差異了吧!
既然一天裡面能夠提供有效率解便的蠕動只有一兩次,你不抓緊機會,錯過了時機,你就只好定時坐在馬桶上安慰自己今天有大便了……
外面廁所很髒,只有自己的屁股最乾淨,這種想法普遍存在國人腦海,所以在外面有便意時,會習慣性忍住回家上,到家了,機會也失去了,明日請早。
如果腸子長期處於撐開擴張的狀態,就像充氣幾天的氣球一樣,收縮力是很差的,所以長期便秘之後,腸子是軟弱無力的,即使華佗再世能治療你的便秘,腸子也會失去原來應有的收縮力了。
談到這裡,應該對於解便有了嶄新的想法與態度了。不要再相信過去的鬼話了。
簡單的結論:
早上起床一杯溫開水,三十分鐘內應該可以感受到便意,也就是胃-結腸反射,這就是你去解便的時機了。
如果你的腸子不照教科書走,你可以在其他時間感受到便意,不要懷疑,放下一切的事情,接受你能找到的廁所,把外括約肌放開讓它走吧,你通常只有幾分鐘找廁所。
就是這麼簡單,因為這真的是本能。如果你的腸子還沒壞掉,這樣做幾乎都能享受順暢的快感。如果已經長期便秘而讓腸子功能受損,就可能需要一位能夠照顧你腸子的人。
本文終於結束
胃結腸反射是什麼 在 劉博仁醫師 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經常便秘的小雅
劉博仁醫師
小雅是一位18歲的女生,外型亮麗,但身材微胖,這天由媽媽陪同到營養醫學門診,我看了看她的病歷,她自覺最大的困擾只有一項,那就是便秘。
媽媽說:「她從小就因為長期的便秘造成非常大的困擾,我們也看了許多醫生,有些醫生會開緩瀉劑,不過,我們也知道吃多了緩瀉劑對大腸反而會有壞處,請教劉醫師,有没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呢。」
其實看似每天該做的「解大便」的動作,在許多人來講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根據美國的統計,60%左右的人每天會解便一次,30%的人每天會解二次甚至以上,10%的人則數天才解一次大便,但是在台灣便秘的比例應更高,因此,針對這些人造成的排便困擾,的確影響深遠。
我們知道排便其實是一個機械性的動作,要許多人的器官協調合作才能完成的,從大腦的皮質到腹肌的收縮、骨盆腔裡肌肉張力的增加、以及肛門環狀外肛門括約肌的放鬆等等之配合,才能讓我們排便的過程順利完成。
一般便秘有分器質的便秘以及機能性的便秘,而器質性的便秘則是我們特別要注意的,譬如說大腸直腸癌、瘜肉等腸道的疾病導致腸管變細,或者是先天性大腸形狀比較異常以致造成排便無法順利,這佔了大約一成。其它九成屬於機能性的便秘,不過有排便困擾的人首先一定要找腸胃科醫師做一次糞便的檢查或是大腸直腸鏡檢,先排除有無器質性的便秘。
小雅說:「我又不是不想解大便,只是真的要解解不出來。」
媽媽補充:「每次看她三天、四天解一次大便,而且放的屁都很臭,讓我這做媽的也非常的困擾,她又愛吃肉,蔬菜吃的少,水也不喜歡喝。」
此時我用一滴活血檢查,看小雅的血液當中發現血球嚴重的偏酸,而且有許許多多的所謂不好的菌出現在血液當中,另外又出現了肝壓力線,在在顯示這長期累積的便秘習慣已經讓大腸裡面許多不好的壞菌以及毒素順著腸黏膜經血液到了身體當中,當然也會降低所謂肝臟解毒力,未來,有許許多多的問題會產生。
其實,大部份造成機能性便秘的原因,都是因為生活環境壓力或精神上的緊張造成,再加上飲食習慣不良,纖維質攝取少,吃了太多精緻的食物,水份喝的太少,而且早晨起床因為匆忙趕著上學或上班,没有好好的吃一頓豐富的早餐,再加上生活日夜顛倒,甚至有便意也要憋住,長期造成大腸反射性的排便習慣改變,因此最後養成了長期便秘的結果。
小雅媽媽說:「劉醫師您看,她常常青春痘冒的很嚴重,而且臉上有許許多多的小斑點形成,我真担心她以後皮膚會不好。」
我回答說:「其實便秘造成的影響非常之大,不但會影響到皮膚,在我行醫多年來看,凡有便秘的小姐,一般其皮膚老化之速度特別快,尤其在臉部的一些小斑點、肝斑等等容易形成,醫學上我們叫做脂褐質的形成。」
因為許多的毒素經過自由基的攻擊,以致於產生這些氧化的物質,可以沈積在皮膚上,當然也會沈積在所有的內臟器官內。在2008年美國加州大學曾經有醫學專家針對1418名婦女進行乳汁及分泌物的檢查,結果發現每天大便一次的婦女,20人中有1人乳房發育異常,而每周大便少於二次的人,四人中有一人乳房發育異常,這些發育異常的乳房細胞表現為乳腺及乳導管上皮的不典型增生,而這些都是乳癌前期的病變。另外加拿大多倫多癌症研究中心的醫師發現,便秘的人糞便中存在一些致突變的物質,當這些致癌物經過腸道吸收,就會進入血液循環,尤其對敏感性的乳房、乳腺組織就會產生影響,因此乳癌就會明顯增加了,另外大腸直腸癌的比率也較多。
這也讓我回想到在五年前,我自己的一位親戚,愛吃油炸食物,平均5至6天排便一次,當時她來給我看一滴活血檢測,其血液酸性之嚴重、紅血球串聯、壞菌數之多、肝壓力線之重、雜質之多,讓我瞠目結舌,我囑咐她,一定要改善便秘的習慣,否則未來會有一些不良影響,不幸的是,在去年,也就是我跟她警告過3年之後,她在乳房發現硬塊,經醫師診斷,確定為乳癌第一期,儘早做了切除,當然你說是巧合嗎?在我看來,這就是長期飲食不良、便秘所導致之致癌物增加所造成的。
小雅媽媽說:「那麼我們到底應該要怎麼幫助小雅呢?」
我説:「第一、一定要好好的吃頓早餐,因為吃早餐可以引起胃--結腸反射,如此可以刺激排便。第二、每天至少要喝8大杯溫開水,換句話說,大概2000 cc左右以上的水,如此可以使糞便較柔軟易排出,而且就從早上起床開始,空腹喝一杯500cc溫開水,會啟動身體裡面運作的機制,也會促進排便。第三、一定要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儘量多吃蔬菜水果,如果不夠,再可以補充纖維素。第四、補充有效機能性的益生菌,有太多的研究顯示,補充益生菌不但可以促進腸道蠕動,而且可以改善腸道酸性的環境,提昇腸道免疫力,並且抑制壞菌致癌物質的產生。第五、每日必需要多做適當的運動。第六、必需要減低壓力、放輕鬆,並且不熬夜,對於辛辣、油炸、高脂的食物儘量避免,還有就是有咖啡因、酒精方面的食物、飲料也儘量減少。」
最後我還跟她強調,必需要每天固定養成排便的習慣,剛開始妳會覺得很困難,但是久而久之就會有成效出來,我還建議她在排便的時候不可以看書報雜誌,適當的以手指沿著肚臍做順時鐘的按摩,如此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增加排便的順暢。
便秘的確是許多人的困擾,因為便秘造成的其他疾病相當多,譬如因為用力解大便造成痔瘡,或者是肛裂等形成,當然養成排便好習慣的人也不容易胖,臨床上看到許多易水腫的婦女,其實就是因為排便不順暢造成身體慢性發炎,產生過多的發炎激素,包括細胞間素IL-6等等,因此改善便秘的確是有強烈需要的。
當然我開給小雅一些營養處方。一周後,小雅的媽媽打電話來表示,她現在居然可以二天排一次便,已經比之前的四天排一次便改善了,她現在努力按照我的指示,希望以後可以達到每日排便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