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A2過課修正公告]
Aida 2 越來越人性化了!!!
你卡在14米下不去嗎?
趕快找教練補考!!!
因為AIDA系統已經修改AIDA2過課標準了
🎉🎉🎉🎉🎉🎉🎉🎉🎉🎉
修正內容
☑️恆重下潛12~20米(原本16~20米)
#小編我就是14米的那位...開心✌🏽😄✌🏽😄✌🏽😄
#freediving
#aida2
#自由潛水
—————————————————————
[AIDA 2自由潛水課程]
對於想接觸自由潛水的朋友們來說,AIDA2基礎自由潛水課程是最具挑戰也最有成就感的潛水課程,此課程目的是讓初學者了解自由潛水的基礎技巧、知識、安全觀念及享受自由潛水所帶來的樂趣。課程內容包含了教室理論課程、平靜水域課程、開放水域課程。
🤿教室理論課程📝
-自由潛水介紹
-放鬆與呼吸
-基礎生理學
-耳壓平衡
-自由潛水技巧
-自由潛水安全
-自由潛水裝備
-自由潛水競賽項目
🤿平靜水域課程🏊
-呼吸與放鬆
-靜態閉氣
-長蛙使用技巧
-配重調整
-動態平潛
-水下及水面救援
🤿開放水域課程 🏝
-攀繩下潛
-躬身下潛
-長蛙使用技巧
-耳壓平衡技巧
-潛伴制度
-水下及水面救援
-恆重下潛
🤿報名資格:
—年滿16歲以上(未滿18歲需法定監護人同意)
—徒手游泳200米,或呼吸管浮游300米
🤿發證標準:
✔️通過學科測驗75分
✔️靜態閉氣2分鐘
✔️動態平潛40米
✔️恆重下潛12~20米
✔️5~10米救援
🤿教練:大猷教練
🤿上課費用:$13000 NTD/人
費用包含
-上課期間裝備租借
-教室課程場地費
-泳池入場費
-開放水域課程期間保險
- AIDA2證照費
🤿上課天數:3天(可彈性安排)
🤿上課時間、地點:
Day1:玉成泳池附近(學科、泳池課)9:00~18:00
Day2:東北角潮境公園(海訓)9:00~18:00
Day3:東北角潮境公園(海訓、考試)9:00~12:30
🤿補考團練:
不需額外付費,視學員狀況,可彈性安排預約團練時間。(如需租借場地或裝備,則需學生自行負擔租借費用)
🤿注意事項:
⑴應攜帶物品:
①筆、筆記本、隨身碟
②個人下水泳衣(褲)、泳帽、毛巾、換洗衣物
③個人飲水飲食、常備藥物
④會暈車的人應備暈車藥以免暈浪
⑵上課前請充足睡眠,請勿飲酒(減少感冒或過敏風險)
⑶課程緊湊,泳池預約時段固定,請提早出門並注意交通安全
⑷下水前請務必適當飲食,保持體力
⑸若有任何問題請line、facebook、或來電教練
聯絡資訊:
Facebook:Tayu Hsueh
IG:momber
教練手機:薛大猷0918-575348
小幫手:黃小棋0925-013713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500的網紅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芮芮IG 👉️ rebecca_tsai https://www.instagram.com/rebecca_tsai/ - 【自由潛水|10大好處】真的是人生超級正確的決定! https://youtu.be/0LES7W3dz5A 【松山運動中心|自由潛水考核辦法】為什麼松運自潛要另外考照?...
耳壓 負 壓 在 陳亮宇醫師 /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潛水平壓大卡關!原來是鼻涕倒流、過敏、鼻息肉在作怪👃👃👃
35歲的阿德平日工作繁忙,周末最喜歡和朋友相約玩水肺潛水,過去往往都能順利下水。來診時自述這次潛水耳壓平衡一直無法做好,下潛後耳朵本來很痛但突然間便不痛了,隨之而來的卻是一陣天旋地轉,發現自己完全失去方向感,所幸身旁潛伴很快意識到阿德的異狀,趕緊將他拉出水面。
經過問診與檢查,原來阿德在潛水的前一天晚上和朋友開心飲酒,結果喝到吐,以致胃酸逆流至耳咽管開口,造成鼻咽部有腫脹發炎現象,因此耳壓平衡才會發生困難。下潛後耳朵痛感消失又暈眩,則是因為他下水用力過猛不僅僅使得耳膜用力過猛而破裂,他的內耳淋巴管也因為壓力失調而引發眩暈。
有鑑於熱愛潛水的人越來越多,但卻未必認識潛水時可能遇到的耳鼻喉相關問題,以下就來針對幾個常見狀況為大家解說吧!
⭕做好耳壓平衡關鍵:將耳咽管順利打開
我們的耳朵主要由外耳、中耳和內耳三個結構組成,平常中耳腔內充滿了空氣,並透過耳咽管和咽喉連接,讓氣體得以進出。不過,耳咽管一般都是關閉的,需藉由打呵欠、吞口水、收下巴等動作,使提顎張肌和顎環張肌收縮而將耳咽管打開,達到耳壓能和外界壓力平衡的作用。
依據波以爾定律,當溫度處於穩定狀態時,氣體的體積和壓力成反比。下潛時因為壓力變大、氣體體積變小,中耳腔裡感受的壓力就會和外界壓力不同,這時便需要耳咽管來幫助平衡中耳腔內外的壓力,即所謂的「平壓」。一般潛水最常使用的平壓方式有兩種:
1.閥式耳壓平衡法:用手指將鼻子捏住,嘴巴吸氣後緊
閉,之後再輕輕從鼻子吐氣。當氣體停留在鼻子中間時
壓力增加,耳咽管就會開啟並把空氣送至中耳腔,所以
會感覺到耳朵有嗡嗡的響聲。
2.法蘭左耳壓平衡法:這是許多自由潛水者常做的一種方
法,同樣是把鼻子捏住,但卻是透由吞嚥口水的動作,
讓肌肉帶動耳咽管使其打開。簡單來說,是用自主肌肉
來調控耳咽管的開關。
⭕鼻塞別輕忽!耳咽管恐被阻塞難平壓
因此,假使鼻腔和耳咽管不夠健康、功能不佳,自然會導致平壓過程出現困難,甚至使耳膜受到擠壓有疼痛感。包含過敏性鼻炎、鼻涕倒流、鼻竇炎、感冒等等,都可能會讓耳咽管變得腫大或有堵塞現象。有趣的是,臨床上碰到不少病人平日多有鼻塞症狀,卻不覺得需要就醫找出問題,直到開始接觸潛水之後發現耳咽管打不開,這才到耳鼻喉科求救。
之前曾有位二十多歲的女病患,十分嚮往不需背氧氣瓶、裝備很輕簡的自由潛水,可是在試著做平壓時卻頻頻失敗,非常挫折來到診所。檢查後才發現她鼻腔內長了一顆很大的鼻息肉,導致只要一吸氣息肉便會將耳咽管開口塞住。經手術切除後再搭配沖洗鼻腔與使用鼻噴劑,情況就此改善許多。
⭕潛水常見不適症狀有哪些?
海水壓力會隨著深度而增加,代表身體進入水中時也會因氣壓帶來變化,其中要格外小心的像是鼻竇、中耳腔、腹部、肺部、胃等空腔,在氣體體積改變後可能造成組織變形或損傷的「擠壓傷害」。因潛水引起的不適,大致有以下幾種常見症狀:
#頭痛:病人經常主述只要一下潛就會感覺頭痛,包括頭部、眼睛上方、臉頰兩側等部位。問題主要出在很靠近腦部的鼻竇,當開口有阻塞或有通氣不順致使壓力不協調,便會引發頭痛。
#流鼻血:有些人甚至是一潛水完就有大量流鼻血的現象,這是因為氣體的擠壓傷害導致鼻黏膜撕裂出血,只不過一開始出血時可能會先積在鼻竇裡,等到出水後 壓力釋放才會一次流出。此外,有蛀牙的人可能也會在下水後因氣體的壓力傷害而有牙齒出血症狀。
#暈眩:若平壓過程過於用力或姿勢不對,亦可能造成內耳圓窗破裂,導致內耳淋巴流出而發生嚴重暈眩,在海底下形成致命風險。
#空氣栓塞:這是一個常見但非耳鼻喉科的症狀,即血管被空氣堵塞。通常是因為下潛與上浮速度過快,氣泡或其他氣體跑到關節、血管裡,或是氣體在肺部過度膨脹,而有胸悶、胸痛、氣胸、肺氣腫、局部皮下氣腫或頭痛、關節痛等栓塞不適。
⭕把握6要點,避免潛水傷害
希望享受潛入海底的樂趣,無論是哪一種潛水方式,安全絕對是第一守則,建議務必注意幾點:
✅有任何鼻子或感冒問題需先妥善處理,特別是有用藥者
要先和醫生討論,因為某些抗組織胺藥物可能會導致嗜
睡,以致下水後容易迷失方向感或發生其他意想不到的
危險。
✅若是因內耳不平衡或耳朵構造有問題造成的暈眩,比較
不建議進行潛水。假如是因為貧血或血壓較高導致暈
眩,經醫師評估安全無虞後,原則上應該也不會有什麼
問題。
✅下水遇到阻礙如耳壓無法平衡時,都不可有用力過猛或
逞強行為,一旦超過身體能負荷的範圍,也會提升危險
性。
✅盡量避開菸酒,可能會讓鼻黏膜變得腫脹或引發胃食道
逆流,難以有效做好平壓。
✅不可戴耳塞,耳塞會將外耳道和耳膜之間的氣體壓住,
反而使擠壓情形變得更嚴重。
✅不可單獨進行,無論是多麼熟悉的海域或以前潛水一直
都很順利,每一次下水皆應有潛伴陪同,彼此支援。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提醒您〕
雖然潛水有助放鬆、紓壓,很多人都把它視為一種休閒運動,我也碰到不少人常常是朋友一揪就去上課、接著便馬上下水了。可是潛水對我們的身體來說其實是一種極限運動,如果沒有經過合格專業的醫師評估,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建議除了遵從潛水教練的指導之外,下水前應向耳鼻喉科醫師諮詢,經整體評估確保適合從事後再進行,且須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為。
#潛水醫學門診
#好久沒潛水了
#快悶壞了
耳壓 負 壓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球球這篇要分享一款由 Safear 所推出的「Safear 保耳耳機套」,它不是耳機而是耳塞,透過獨特洩壓技術可以讓使用者降低耳壓,達到長期配戴能減少耳朵負擔的效果唷!而目前這款具備獨特技術的「耳機套」可以參考看看唷!網址:https://backme.tw/ref/zDjr7
這裡點:https://www.prettyma3c.com.tw/blog/post/45074478
#Safear #耳機套 #耳塞 #耳機
耳壓 負 壓 在 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芮芮IG 👉️ rebecca_tsai
https://www.instagram.com/rebecca_tsai/
-
【自由潛水|10大好處】真的是人生超級正確的決定!
https://youtu.be/0LES7W3dz5A
【松山運動中心|自由潛水考核辦法】為什麼松運自潛要另外考照?https://youtu.be/brZ0KQIJI20
-
👉 FB墾丁自由潛水
https://www.facebook.com/freedivekenting/
👉 IGVegan Lover 半島蓿蒔
https://www.instagram.com/veganlovertw/
👉 IG內在旅程轉運站
https://www.instagram.com/innerjourneytw/
👉 LINE ID生活圈:墾丁自由潛水
https://lin.ee/1QLuMhL
-
非常幸運我選了「墾丁自由潛水 」!
教練嚴謹、認真負責又有耐心的教學態度,課程中教練很細心找出學員需要加強的部份並正確有效率的給與指導、課後討論,讓我建立起對自潛該有的認知,不會讓學生感到壓力~
教練常說要的不是你能潛的有多深可以閉氣多久?他在意的是每個學員的安全問題,唯有學員學會保護自己、保護潛伴才能真正如魚得水,而且教練會鼓勵你,增強超多自信心。
在每次海訓的時候,其實都很安心,因為知道教練都會很認真的看著我,跟我分析每一次的嘗試該如何改進,遇到的困難並帶領著慢慢解鎖,海訓也很注重大家的安全,各方面都被照顧的很好!
因為有太陽、EE教練,讓我在水中能更自在又有自信的享受自由潛水,謝謝你們帶我到美麗海洋世界!
-
AIDA課程
自由潛水已經發展成一系列安全並科學的理論和實踐來支持這項運動,這是一項已經成熟的安全的潛水運動。由國際自由潛水AIDA教練,規劃專業自由潛水課程,教你如何閉氣、平衡耳壓、救援等技巧,以及了解身體在海中的反應與變化。
當然自由潛水是有一定風險的,因低氧可能造成潛水昏迷(BO)或運動能力喪失(LMC),在課程中會教會大家如何避免和如何應對這些情況。只要通過正規的學習並嚴格按照課程中的規則去執行,即便你發生了某些程度的低氧症狀,並不會身體帶來任何傷害,因為我知道危險存在於哪裡,就會用知識來保護自己,跟著正規的潛水教練認真學習理論知識、嚴格遵守安全指示,參加海訓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千萬不要網路上查文章自己嚇自己!
學會保護自己與潛伴的安全,優雅徜徉大海,最重要的是不管是水肺還是自由潛水,要有潛伴制度,永遠不要一個人潛水,Never dive alon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svmekQ6iwo/hqdefault.jpg)
耳壓 負 壓 在 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IG旅遊日記:rebecca_tsai https://www.instagram.com/rebecca_tsai/
【松山運動中心|自由潛水考核辦法】為什麼松運自潛要另外考照?https://youtu.be/brZ0KQIJI20
-
自由潛水是一項容易入門又花費不多的運動與休閒活動;即使是剛入門的初學者,也能為身體帶來多種益處。
00:36 什麼是自由潛水
01:08 第一點/注意力較集中,精神狀態較好
01:56 第二點/優化身體機能狀態
02:20 第三點/比較容易接受挑戰
03:51 第四點/強化意志力
04:29 第五點/沉浸且放鬆的自由潛水
05:02 第六點/在水中更能了解自己
05:31 第七點/了解自由潛水的世界
06:39 第八點/與眾多的海洋動植物共遊,共享難忘的時刻
07:13 第九點/找到好教練、好潛伴,是非常重要
08:08 第十點/不會游泳也可以潛水
-
「freedive kenting 墾丁自由潛水」
FB👉https://www.facebook.com/freedivekenting/
IG內在旅程轉運站👉
https://www.instagram.com/innerjourneytw/?hl=zh-tw
LINE ID生活圈👉:@freedivekenting
非常幸運我選了「freedive kenting 墾丁自由潛水」!教練嚴謹、認真負責又有耐心的教學態度,課程中教練很細心找出學員需要加強的部份並正確有效率的給與指導、課後討論,讓我建立起對自潛該有的認知,不會讓學生感到壓力!
教練常說要的不是你能潛的有多深可以閉氣多久?他在意的是每個學員的安全問題,唯有學員學會保護自己、保護潛伴才能真正如魚得水,而且教練會鼓勵你,增強超多自信心。
在每次海訓的時候,其實都很安心,因為知道教練都會很認真的看著我,跟我分析每一次的嘗試該如何改進,遇到的困難並帶領著慢慢解鎖,海訓也很注重大家的安全,各方面都被照顧的很好!
因為有太陽、EE,讓我在水中能更自在又有自信的享受自由潛水,謝謝你們帶我到美麗海洋世界!
-
AIDA課程
自由潛水已經發展成一系列安全並科學的理論和實踐來支持這項運動,這是一項已經成熟的安全的潛水運動。由國際自由潛水AIDA教練,規劃專業自由潛水課程,教你如何閉氣、平衡耳壓、救援等技巧,以及了解身體在海中的反應與變化。
當然自由潛水是有一定風險的,因低氧可能造成潛水昏迷(BO)或運動能力喪失(LMC),在課程中會教會大家如何避免和如何應對這些情況。只要通過正規的學習並嚴格按照課程中的規則去執行,即便你發生了某些程度的低氧症狀,並不會身體帶來任何傷害,因為我知道危險存在於哪裡,就會用知識來保護自己,跟著正規的潛水教練認真學習理論知識、嚴格遵守安全指示,參加海訓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千萬不要網路上查文章自己嚇自己!
學會保護自己與潛伴的安全,優雅徜徉大海,最重要的是不管是水肺還是自由潛水,要有潛伴制度,永遠不要一個人潛水,Never dive alon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LES7W3dz5A/hqdefault.jpg)
耳壓 負 壓 在 OTOVENT鼻孔吹氣球,提高中耳積水的治癒率| 題目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TYPE C(中耳仍有 負壓 ),離正常的TYPE A已經不遠了。 11/20的耳膜照片圖: https://drive.google. com/open?id=1Y8b332S_As6CFTiOy4LWBsPDhZragi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