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搶美國財】
時間:2021/4/5(一)
貼文:NO.1221篇
.
■重建美好未來
拜登當選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讓美國從疫情中復甦,這是他未來的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可能也是這輩子最值得驕傲與光榮的一件任務,隨著1.9兆美元紓困案通過,疫苗研發完成開始大量施打,從源頭抑制病毒擴散,短期內大撒幣讓民眾度過最黑暗的時刻,利率與貨幣政策持續寬鬆,保證短期不升息!金融市場維持穩定成長,美股屢創新高,失業在家的散戶也賺到大筆鈔票,從遊戲驛站甚至比特幣….都有特定人在背後操控著。
.
但是,長遠來看經濟動能要維持穩定,不能只靠貨幣政策錢滾錢,部分民眾感受不到復甦的腳步,政府接著擴大基礎建設,除了鐵路、公路、等傳統基礎建設以外,新的方向還有潔淨能源、電動車與半導體產業在地化,增加就業機會,增強經濟動能與強化高科技實力,這一塊大餅不只美國廠商受惠,相關台灣廠商也有機會分一杯羹。
.
■2.25兆基礎建設
表面上看,這是拜登重建美國美好未來的大計畫,實際總預算甚至可能高達 3兆美元以上,需要大舉印鈔票,同時也將企業稅從 21%提升至 28%,總投資金額上看台幣近 65兆,等於台灣 40年的總預算。這數字驚人嗎? 美國的基礎建設排名全球第 13名,而中國是美國的 3倍。
.
美國現在之所以在科技產業領先全球,就是因為在美蘇冷戰時期大量投資太空項目,才有現在的電腦晶片、GPS導航系統、半導體晶片產業、先進軍武、導彈系統…..並且廣納全世界的尖端科技人才,持續領先全球。
.
但是,最近美國在 5G通訊產業上已經開始落後中國,這次拜登的擴大基礎建設,明著講就是不想被中國吃掉美國午餐、甚至是最豐盛的晚餐,是美國近代規模最大的振興方案,將創造數百萬就業機會,絕不允許在美中競爭中敗下陣來。
.
■ 主要建設大方向
1.傳統基礎建設:針對機場老舊、橋樑破敗、公路毀損、水壩瀕危、輸電和供水網絡陳舊、高齡逾百年的都會區地鐵系統、修繕房屋、更新全國鉛管系統…。
.
2.新型態基礎建設:更新寬頻網路、基地台設備、半導體晶片生產在地化…
.
3.能源轉型計畫:打造全美永續能源系統,大量投資再生能源,包含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為極端天氣改造2百萬個家庭,創造1百萬個高收入工作,大量投資電動車及公車。
.
4.幼兒教育及完善長者照護:包含改善公立學校校舍、老人與障礙者住宅、榮民醫院與診所現代化…等
.
■ 五塊大餅
以投資金額排名
1.【交通建設】預估 6220億美元,包含鐵路、公路、大眾運輸、橋梁、渡輪、機場建設,翻修3萬2千公里的道路---鋼鐵、水泥業者直接受惠。
.
2.【充電站】目前全美有大約 41,400 個電動車充電站,其中不到 5,000 個具備快充功能。目前全美有超過 136,400 座傳統加油站。本次計畫投入 1740億美元,投資電動車與增加 50萬座充電站,預估到 2030年歐美市場公共充電樁總量將達950萬座,2021年到2025年複和成長將超過 40%,相當驚人。
.
3.【半導體與工業自動化】:美國占全球晶片銷售額的 47%,卻只占全球半導體總產能的 12%,台灣雖小卻占全球半導體總產能的 22%,1990年時美國生產全球 37%的晶片,這次的全球晶片荒讓美國意識到,晶片國造的重要性,預計投資 3000億美元,強化國家安全。
.
4.【寬頻網路建設】:將全國寬頻網路基礎建設升級,並提供低所得家庭短期補助,目標 8年內全美網路覆蓋率達 100%,推高速網路計畫(100M)並且降低網路費用,目前美國仍有數百萬人無網路可用。
.
5.【儲能/再生能源】:儲能研發新法案通過後,2020到2024每年將編列6,000萬美元用於電網級儲能的研發,該修正案也要求美國能源部於2023年底前,完成至少5個併網級儲能示範計畫。2035年前美國電廠達到零排放,安裝5億組太陽能板、生產6萬組風力渦輪等。
.
這是二戰以來最大投資計畫,對投資人來說,這是千載難逢的投資機會,台灣的相關受惠股很多,就像拜登說的:我相信,只要我們現在行動,五十年後,人們回頭來看時會說,這一刻美國贏得了未來。LEO要告訴你,現在採取行動你會贏得下半輩子的財富。
.
搭上領先市場的時光機⤵
https://lihi1.com/jjjwf
把握機會翻轉人生⤵
https://t.me/stock1716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MoneyDJ理財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車市低迷時刻,研調機構預估全球電動車銷量仍有望逆勢成長,相信投資人都很想知道電動車何時能真正普及?以及當補助退場後,銷量是否受到影響?還有電動車的關鍵零件——電池,未來在材料上的發展趨勢是什麼?而台廠供應鏈又在其中扮演哪些角色?另外,新興商業模式例如訂閱制將會對這個產業造成什麼影響?Moneydj...
美國充電樁補助 在 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我參與「第二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公聽會」台中場,針對草案有以下發言: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第一條就承認 #氣候變遷 的存在,我們台灣不像美國還在吵氣候變遷存不存在,我們應該要積極和國際一起處理這個攸關人類生存的重大問題。
我們也確實嚐到氣候變遷的苦果,今年的缺水造成桃竹苗停灌,史上第一次種植過程中要停止灌溉,農民心血全白費,接下來水情持續不樂觀,我們不能再駝鳥心態認為這只是個案或只是水資源管理的問題,這其實就是減碳與調適做得不夠帶來的惡果,如果我們再不開始積極動作,現在就還不是最壞的狀況。
本次草案我點出四點問題:
⒈#目前2050年的目標太保守,落後於國際減碳趨勢,目標訂高,才有壓力驅動從現在開始進行高強度的低碳轉型,現在的草案等到2025甚至2030時,時間壓力更大,才要增加管制,一來難度更高,二來可能晚了,政府說什麼我們是務實,實際上只是還不願面對氣候緊急狀態。
我要提醒大家,中央不積極,地方更容易擺爛,這邊我會在第四點做進一步說明。
⒉#此次部門減碳的方案與策略根本和先前的第一期大同小異,以排碳量佔最多的製造部門來說,還是跟第一期一樣,除了輔導、補助、鼓勵之外看不到真的能夠驅動製造業轉型的動力,沒有給業者壓力,其實業者未必要進來跟你玩真的,這就是我們在一期看到的,這些方案的效果有限,無法促成製造部門達成減碳目標,如果一期的教訓還不夠,我們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要調整?
甚至本來一期裡面還有對水泥業的特別處理,推動策略寫得很漂亮,要有替代原料、替代燃料,達成循環經濟,結果最後實際上要做的,也只有完成一份政策環評,結果一期根本還沒做到,二期就默默拿掉這個目標了。
當台泥都喊出2050碳中和的目標(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20172),政府卻放棄本來對水泥業的減碳管理?是要等到亞泥也出來喊,政府才來撿現成嗎?
難道我們的減碳政策只是祈禱企業因應國際趨勢不得不走在政府前面,然後政府撿現成嗎?
⒊從歐美推動減碳經驗可知,#外部成本內部化是政府能夠有效促成業者有減碳壓力的政策工具,這次修法同時想處理對排碳大戶企業課徵碳費的議題,這點我大力支持,但我希望碳費的課徵是真的能夠用在促進業者減碳,而不是不痛不癢地幫政府收了一筆錢卻缺乏減碳效果,現在報載碳費要收取每公噸100元的費率,這個減碳效果的根據在那邊?是否有研究支持其效果?為什麼跟國際上建議的50到100美元差這麼多?即使不能跟歐美的費率比,那現在100台幣的實證根據是什麼,政府應該說清楚。
現在意思意思收一下的碳費,業者不痛不癢,政府也浪費了這個政策工具。
⒋#二期溫管應該強化地方政府的氣候治理能力,現在對地方推動溫減的情況就是中央缺乏支持和鞭策,氣候變遷的減碳調適,是很專業的,地方政府尤其像我們這樣的非直轄市,往往沒辦法有這樣的專業專職人員,更缺乏資源和動力,民間在地方也欠缺參與途徑。
會中有提及明年六月要求地方給相應的回應,但在過去中央對地方的執行方法報告也沒有很細緻的要求,結果就是有些縣市有心有資源就寫得認真一點,有些縣市就寫得很簡略而且隨便。強化地方政府的氣候治理能力應該是《溫管法》修法必須處理的。
地方苟且的態度,也反應在市政的規劃上,舉個簡單的例子,運輸部門說要推動電動車,但我卻收到許多民眾反應公共停車場沒有充電樁,當我要求市府儘速改進,才能增加大家選擇電車的意願,市府的回應卻是沒有預算。
現在有需求都跟不上了,更別說中央運輸部門期待的綠色運具導向的友善環境,這就是地方的現況。
以上四點,希望政府能夠痛定思痛、確實改進。
————
#climateemergency
會後跟環保署環管處蔡處長聊,她也承認2050淨零碳排是國際共識,但目前我們的供電高度仰賴進口燃料,能源局還在努力。我也提醒她,唯有訂下這個2050淨零碳排目標,努力去實踐,我們整個社會才能凝聚出更大的共識。
美國充電樁補助 在 蔡沐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機車升級、空汙減輕!
綠能永續、雙和宜居!
雙和的道路狹小,人口及汽機車密度卻非常高。密集的建築物導致了空氣流通速度變慢,每到上下班時段,民眾都被迫接觸高濃度的PM2.5,長期累積下來,有極高機率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美國心臟協會的報告就指出PM2.5每增加10個單位,總死亡率會增加15%,為了維護雙和地區民眾的健康,減少交通工具所產生的空氣汙染,是我們刻不容緩的任務!
電動機車近期在雙和地區的使用率逐漸上升,加上目前政府基於綠能發展願景,對於電動車的推廣有許多政策,我認為這是推動雙和綠能生活的一個契機,同時帶動傳統機車行的技術升級,是我當選後會主動推動的政見。
#增加電動機車換電站
電動機車永和中正站的換電頻率全台第一,充電的速度時常趕不上換電池的速度,在尖峰時間常會拿到沒充飽電的電池,造成使用者的困擾。另外,以換電站的分布圖來看,四號公園、頂溪捷運站、永安市場捷運站等等交通流量大的地區都尚未設置換電站。若能在雙和地區增設換電站,將提升使用者的便利性及使用意願,同時與業者研擬太陽能換電站的設置,讓綠能生活更全面化。
#打造電動車友善環境
在使用率較低的換電站,由政府提供折扣優惠,並由APP動態顯示目前有折扣的換電站,藉此平均每個換電站的使用頻率,讓效益最大化。未來並將規劃公用停車場設置附充電樁的電動汽車專用停車格。我進入國會後,將研擬在高速公路休息站設置免費充電站、參考國外做法電動車不受國道高乘載管制、國道收費優惠等政策,提高電動車的使用意願。
#帶動傳統車行升級
政府為因應未來油電機車並存的趨勢,將在兩年內提供民眾舊車換購新車的補助,並在四年內投入四億五千萬元,輔導機車行升級技術轉型,讓傳統車行也可以參與電動車維修與銷售的市場。因此,在我當選後,將努力做為政府與傳統車行的橋樑,增加辦理雙和地區說明會,建立地方服務窗口,協助選區內的機車行跟上政府的腳步,目標是讓選區內的所有傳統車行都能獲得政府的升級補助,一起拚經濟也顧環保。
隨著電動車技術穩定、提升,我知道越來越多年輕朋友都有騎乘電動車的經驗,加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這無疑是未來交通的趨勢,而環保、低汙染的優點,正是中永和所需要的。打造良好的居住環境是立委的重要任務,長期以來的空氣汙染需要改變,這一次,讓我們一起把雙和創造成宜居城市!
#蔡沐霖
#年輕抗體
#雙和換新
#2020台灣要贏
美國充電樁補助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車市低迷時刻,研調機構預估全球電動車銷量仍有望逆勢成長,相信投資人都很想知道電動車何時能真正普及?以及當補助退場後,銷量是否受到影響?還有電動車的關鍵零件——電池,未來在材料上的發展趨勢是什麼?而台廠供應鏈又在其中扮演哪些角色?另外,新興商業模式例如訂閱制將會對這個產業造成什麼影響?Moneydj採訪團隊特別邀請到DIGITIMES Research 分析師 林芬卉來為您逐一解析。
#電動車 #新冠肺炎 #特斯拉 #充電樁 #訂閱制 #無鈷化 #歐洲 #中國 #美國 #補助
訂閱我們的Telegram頻道 最新節目不漏接
https://t.me/moneydjnew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m90YUVU1U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