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民知:論古今之護教學】
護教學(Apologetics)一字原出於古希臘文apologia(ἀπολογία)。因為該古文明哲學流派林立,而辯論風氣盛行,例如柏拉圖《對話錄》的其中一篇,是〈蘇格拉底的申辯〉(Apology of Socrates)。
亞歷山大東征,雖然英年早逝,但其將領瓜分帝國的後繼政權,最長的維持了二百多年,使得希臘文明向東廣泛傳播。當中猶太人納入塞琉古帝國(Seleucid Empire,公元前312年至公元前63年)統治,若說西方文明是雅典與耶路撒冷的互動,那可以說得上是開端,過程中有衝突,例如馬加比家族武裝起義(公元前167年至公元前160年);後來到了差不多與耶穌同代(公元前20年至公元50年),也有思想家斐洛(Philo Judeaus)力指猶太教義實與部份希臘哲學流派相通,又遊說羅馬帝國善待猶太人的文明對話。
使徒保羅的思想背景,實與斐洛頗為類似,都是兼具嚴謹的猶太教與希臘哲學思考訓練;不過保羅則歸依耶教,局部借用希臘哲學概念(靈魂與肉身的二分法、或托「未識之神」的概念以傳道),為自身信仰辯護,以及說服教外人改宗。繼後的「早期教父」(Early Church Fathers),大致都是跟從這條思路。
全文︰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8-29-2021/75900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94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靳民知 #余杰 #護教學
請支持PassionPrime:
http://passiontimes.hk/prime/
請支持熱血時報印刷版︰
http://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請支持熱血文青課金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2
請支持熱血主持育成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
《熱血時報》 iOS,Android App 歡迎下載:
iPhone
https://apple.co/2IfgPoP
Android
https://bit.ly/2HqB4Q4
--------------------
成功之前,我們絕對不要放棄夢想!
Till our dreams come true, we'll fight on.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超級歪 Supe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貼文 就有機會抽中《尼采,其人及其思想》一本。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21.2.10 - 2021.2.1...
羅馬帝國猶太教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真正的「自古以來」- 陶傑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政權爆發戰爭。拜登聲明支持以色列自衛反擊。中國外長則宣稱,歡迎以巴雙方派代表來中國相討領土紛爭。
中國有此氣派值得歡迎,特別是當中國要將「中國模式」擴展世界,重整世界秩序、企圖取代美國為首的許多「話語權」的時刻。
於領土紛爭,「中國模式」的申述很簡單,就是以「自古以來」如何如何,四字判斷。釣魚台、香港、西藏、台灣,俱「自古以來」為中國領土。有人批評:此一「自古以來主義」,「古」到甚麼時候,失諸粗疏。
但用來解決以巴紛爭,對付雙方的政治宗教糾結、加上知識分子各種意識形態論說的複雜化,中國式「自古以來」的領土觀念申述,就像古希臘阿歷山大一刀砍斷「戈耳狄俄斯之結」(Gordian Knot)的智慧,化繁為簡,手起刀落 — 世界上的事,許多畢竟沒有那麼複雜。
巴勒斯坦自古以來就是以色列的領土。
由聖經的「創世紀」,猶太人的始祖亞伯拉罕,收到神諭,在「應許之地」建立家園。此一領地範圍,包括迦南(Canaan)和巴勒斯坦。領土範圍在希伯來聖經中早有記載。在「創世紀」與「出埃及記」中,也有明言。
此等經典,比阿拉伯文的「可蘭經」早出現至少六、七百年。自古以來,有明確佐證:耶路撒冷至今有大衛城,大衛就是公元一千年前以色列的君主。上帝差遣撒母耳去伯利恆、冊封大衛為以色列王。所謂「大衛用一顆小石頭擊殺巨人哥利亞」,此一典故人人皆知。
如果亞伯拉罕和摩西相當於中國人的炎帝黃帝,大衛王就相當於猶太人以色列的秦始皇。雖然猶太人缺乏秦始皇及其後裔殘暴的基因。這一切就是「自古以來」巴勒斯坦及更廣泛的領土、屬於猶太人的歷史鐵證。
以後凱撒大帝佔領了巴勒斯坦和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以色列王國淪為羅馬的殖民地。但是凱撒還冊封了猶太人的希律王(King Herod)「高度自治」。希律王得知伯利恆有一嬰兒出生,即將成為猶太人之王,遂下令全國殺嬰。其管轄範圍,也有清楚界定。
因為羅馬帝國,令猶太人離開中東,遷徙到斯基提亞和巴比倫,然後進入羅馬,成為首都羅馬主要的經濟勢力。有點像 1949 年之後的香港,上海人帶同資金與工業技術逃亡來香港,聚居北角成「小上海」。但猶太人的足跡,隨著羅馬帝國的版圖遍佈整個歐洲,是故分散而聚居,以希伯來文和猶太教為宗,憑著高超的做生意技巧,斂積財富,然後受到歐洲國家的歧視和驅趕,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拉滅猶至高峰。
戰後 1947 年 11 月,聯合國通過第 181 號決議,在舊有的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 包括加沙地帶在內的 1.18 萬平方公里地域劃歸「阿拉伯國」,耶路撒冷國際化。
1948 年 5 月 14 日,以色列國宣告成立。就在以色列建國第二天,周邊的埃及、敍利亞、伊拉克、黎巴嫩、約旦和巴勒斯坦游擊隊即聯手進攻,企圖扼殺以色列。
當年僅這五國就有四千多萬人口,而以色列只有六十萬人,尚無正規的軍隊。然而,頑強的以色列人以陣亡近百分之一人口的代價,打贏了這場戰爭。
從以色列建國的 1948 年到 1982 年,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共展開了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不但沒被毀滅,而且愈打愈強,並佔領了大批阿拉伯領土,其中包括 1967 年在「六日戰爭」中佔領了加沙。
1993 年 9 月,以巴雙方簽署宣言。1994 年 5 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接管加沙,加沙 6 成左右的土地實現自治。
2005 年 7 月 14 日,有大量以色列市民反對政府撤出加沙的計劃。 圖片來源:PEDRO UGARTE/AFP
2005 年 8 月 15 日,以色列實施單邊行動計劃,開始從加沙地帶撤軍。當年 9 月 12 日,已完成撤軍,結束對加沙地帶 38 年的佔領,加沙徹底歸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至此,仁至義盡。
2006 年 1 月,哈馬斯在巴立法委選舉中擊敗主導巴勒斯坦政壇將近半個世紀的「法塔赫」(Fatah)政黨,贏得大選。
2007 年 2 月,哈馬斯與法塔赫簽署「麥加協議」,組建聯合政府,但哈馬斯以恐怖主義組織出身,拒絕交出軍隊,實現軍隊國家化。
2007 年 6 月,哈馬斯與法塔赫爆發血腥內戰,控制了加沙。儘管國際社會多次譴責哈馬斯的恐怖活動,強調必須尊重以色列的生存權,但這個 1987 年成立的組織,始終拒絕承認以色列,目標就是「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
哈馬斯控制下的加沙,變成了恐怖襲擊以色列的基地,各種人肉炸彈不斷在以色列爆炸。以色列人修築了 681 公里的圍牆,基本上堵住了人肉炸彈和非法移民。但哈馬斯並不死心,不斷從居民區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據統計,自以色列撤出加沙的 3 年半中,哈馬斯已向以色列發射了 6,000 多枚火箭彈。2008 年 12 月 19 日,哈馬斯與以色列為期半年的停火協議到期,12 月 27 日,戰爭爆發。
以兩千年來的因果,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事實,以色列都是在被整個阿拉伯世界欺凌的一方。但以色列科技發達,男女平權,不但有女兵,而且有數以百計女數學家、女工程師、女科學家。以色列女總理夫人,以民主選出掌政權,比英國的戴卓爾夫人早十年。
所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方」的,是以色列而不是哈馬斯。
原文:CUP
#政治 #宗教 #國際 #歷史
羅馬帝國猶太教 在 超級歪 Super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https://supery.pros.si/3bz9lm
哲學爽歪歪EP1:尼采哲學思想解析 | 悲劇的誕生 | 民主的墮落 | 善惡的起源 | 超人的出現 | 永恆回歸
-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貼文就有機會抽《尼采,其人及其思想》一本。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21.2.10 - 2021.2.17
👏感謝 商周出版 提供2⃣️本實體書
-
►本集語錄:
「或許如果人類不再往上流向上帝,從那一刻起,他自己就會不斷漲高。」-尼采《快樂的科學》
「堅定地反抗一切目前被相信和神話的東西。」-尼采《瞧!這個人》
-
►本集關鍵字:
#永恆回歸 #酒神精神 #超人 #普魯士 #森林之神 #悲劇的誕生 #Dionysus #蘇格拉底 #日神精神 #華格納 #拜魯特音樂節 #尼伯龍根的指環 #柏拉圖 #民主 #善惡的彼岸 #道德系譜學 #猶太教 #基督教 #奴隸反叛 #羅馬帝國 #進擊的巨人 #罪惡感 #愛鄰人 #最後之人 #達爾文 #演化論 #第二天性 #耶穌 #保羅 #自我超越 #翻轉價值
本集推薦書目:
尼采《瞧!這個人》、《尼采讀本》
周國平《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
羅馬帝國猶太教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貼文
就有機會抽中《尼采,其人及其思想》一本。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21.2.10 - 2021.2.17
👏感謝 商周出版 提供2本實體書
-
►本集語錄:
「或許如果人類不再往上流向上帝,從那一刻起,他自己就會不斷漲高。」-尼采《快樂的科學》
「堅定地反抗一切目前被相信和神話的東西。」-尼采《瞧!這個人》
-
►本集關鍵字:
#永恆回歸 #酒神精神 #超人 #普魯士 #森林之神 #悲劇的誕生 #Dionysus #蘇格拉底 #日神精神 #華格納 #拜魯特音樂節 #尼伯龍根的指環 #柏拉圖 #民主 #善惡的彼岸 #道德系譜學 #猶太教 #基督教 #奴隸反叛 #羅馬帝國 #進擊的巨人 #罪惡感 #愛鄰人 #最後之人 #達爾文 #演化論 #第二天性 #耶穌 #保羅 #自我超越 #翻轉價值
本集推薦書目:
尼采《瞧!這個人》、《尼采讀本》
周國平《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

羅馬帝國猶太教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哭牆,猶太人心中的聖地,沒有了聖殿,他們剩下的就是這面牆,這裡是猶太人最能接近以前神的殿的所在地的地方。將近2000年後,他們終於又回到了這裡。哭牆可以免費參觀,24小時開放。
哭牆,又稱西牆,位於聖殿山下,是第二聖殿的部分古城牆。
雖然第二聖殿是因為第一聖殿被毀而重建的產物,但不幸地也於西元70年時被羅馬帝國摧毀,只留下了這面哭牆,供猶太人追憶。
其實作為一個宗教最重要的場所,哭牆似乎少了富麗堂皇的感覺,而是多了一分殘破的滄桑感。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嘆きの壁は、西の壁とも呼ばれ、神殿の丘の下にあり、第二神殿の古代の城壁の一部です。
2番目の寺院は最初の寺院の再建の結果でしたが、残念ながら70年にローマ帝国によって破壊され、ユダヤ人の記憶のためにこの嘆きの壁だけを残しました。
事実、宗教の最も重要な場所として、嘆きの壁は壮大さの感覚が少ないよう
The Wailing Wall, also known as the Western Wall, is located under the Temple Mount and is part of the ancient city wall of the Second Temple.
Although the second temple was the result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temple, it was unfortunately also destroyed by the Roman Empire in 70 AD, leaving only this wailing wall for Jewish memories.
In fact, as the most important place of religion, the Wailing Wall seems to have less sense of grandeur, but a sense of vicissitudes.

羅馬帝國猶太教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哭牆,猶太人心中的聖地,沒有了聖殿,他們剩下的就是這面牆,這裡是猶太人最能接近以前神的殿的所在地的地方。將近2000年後,他們終於又回到了這裡。哭牆可以免費參觀,24小時開放。
哭牆,又稱西牆,位於聖殿山下,是第二聖殿的部分古城牆。
雖然第二聖殿是因為第一聖殿被毀而重建的產物,但不幸地也於西元70年時被羅馬帝國摧毀,只留下了這面哭牆,供猶太人追憶。
其實作為一個宗教最重要的場所,哭牆似乎少了富麗堂皇的感覺,而是多了一分殘破的滄桑感。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http://yt1.piee.pw/HPGWG
嘆きの壁は、西の壁とも呼ばれ、神殿の丘の下にあり、第二神殿の古代の城壁の一部です。
2番目の寺院は最初の寺院の再建の結果でしたが、残念ながら70年にローマ帝国によって破壊され、ユダヤ人の記憶のためにこの嘆きの壁だけを残しました。
事実、宗教の最も重要な場所として、嘆きの壁は壮大さの感覚が少ないよう
The Wailing Wall, also known as the Western Wall, is located under the Temple Mount and is part of the ancient city wall of the Second Temple.
Although the second temple was the result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temple, it was unfortunately also destroyed by the Roman Empire in 70 AD, leaving only this wailing wall for Jewish memories.
In fact, as the most important place of religion, the Wailing Wall seems to have less sense of grandeur, but a sense of vicissitud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