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國演義到江戶女鬼與怪談—《三國演義》東傳日本後的演變
中秋過後的星期日,氣淑風和。經朋友介紹及報名,前往參加居合道場千月堂舉辦的陋室講堂的日本文化活動,了解三國演義在江戶時代日本的演變與發展。
道場位於葵芳地鐵站附近的工廠大廈,門口掛上醒目的牌子,書架上陳列茶道、劍道、日本武術等相關書籍,幾個有點歷史的桐木盒放着茶具與德利。
茶、酒、劍都兼顧到,頓時刮目相看矣。
演講嘉賓姓李,博士論文跟隨中大日本研究吳偉明博士研究三國演義東傳日本的演變。吳教授的《和魂漢神》新鮮滾熱辣,一拳書館的分享會獲益良多轉頭又可拜讀李博士的研究,巧合巧合!
在參加講座前我以為我會讀到關羽在地化成為祭典角色,又或者用潮流文化角度講光榮、真三國無雙,等等。豈料講座內容別開生面,用江戶時代的繪圖插畫以及妖怪角度分析三國演義作品的演變。
日本最初翻譯羅貫中《三國演義》的人是京都僧侶湖南文山,書名名為《通俗三国志》,翻譯年份大約是元祿2年(1689年)。我在コトバンク查閱資料,看見評價是「忠實翻譯」。
李博士比較中文版本與日文版本,卻發現當中加入大量「怪しき」「不思議」等等詞語。經過他的研究,不排除譯者收到江戶時代鬼怪作品的影響,把報夢、各種徵兆都跟鬼神妖怪拉上關係。
至於另一本以圖片講故事的葛飾戴斗的《絵本通俗三国志》就更加不得了,要是讓當時中國的士大夫們看到,不知道會不會嚇得昏倒:酷刑的畫面畫得恐怖、還有關羽化身沒有腳的幽靈飄飄飄⋯
話題一轉,原來李博士對日本的幽靈、妖怪、怨靈等等都有濃厚興趣,從三國演義跳到円山応挙的典型江戶女鬼、鳥山石燕的百鬼夜行。
日本的女鬼基本上都是沒有腳的。關羽去到日本成為畫中人物後,他的鬼魂也沒有腳—Well,這是什麼開心大發現!?
話題轉來轉去,竟然跳到了福岡的太宰府。菅原道真惡靈曾經作祟,如果不是有京都北野天滿宮以及福岡的太宰府,安撫憤怒的鬼魂,他怎會成為保有莘莘學子考入東大京大的學問之神?為什麼日本幾百年來都大權旁落、將軍掌權,等到明治天皇才重新掌權?因為被流放到烏冬王國—讃岐的崇德天皇,要等到1860年代才好好地在白峰神社得到祭祀!
我們可以大膽假設:日本的女人死了好可憐,無論妳是遇到渣男的阿岩又或是打破碟子的阿菊,你就只能永遠當一隻淒厲的女鬼;但如果你是男人,無論你死得多麼冤枉痛苦恐怖,只要得到後人的祭祀就可以成為神明,得到尊敬,保佑萬民。菅原道真如是,關羽自然也一樣。
幕末年間英雄豪傑,吉田松陰也好近藤勇也好,閱讀《三國演義》看的是忠義精神,原來早在他們出生前200年,三國演義在民間的流傳版本竟然如此。
且慢,桃園結義之後集體去「找姑娘」的春宮版《三國演義》江戶版本還未講到呢?看來這些18禁題目,要讓有興趣的朋友們自行發掘了。
圖1的靚女女鬼:上村松園『焔』大正7年(1918)絹本着色
因為怨念導至生靈出竅的女性。若然要數日本文學上最著名的生靈出竅,《源氏物語》六条御息所認第二相信沒有人膽敢認第一。
不要以為靈魂出竅沒有殺傷力,光源氏正妻葵の上算是她殺害的(留言位置貼田中麗奈扮演的六条御息所)。
——————
最後感謝 千月堂(日本居合道 Iaido、拔刀術 Battoujutsu、日本刀 Katana) 提供場地舉辦有趣的文化活動,李博士的分享內容豐富、題材創意十足,獲益良多。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章回體的長篇歷史演義小說,以蜀國為正統,描述魏、蜀、吳三個國家的戰爭為主,從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到三國鼎立,最後三國歸西晉等,人物寫得生動,歷史也說得令人叫好! 但《三國演義》雖講的是歷史故事,以三國歷史為原型,畢竟並非全是史實,羅貫中以「七分真實、三分虛構」...
羅貫中三國演義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三虛七實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影響力至今不減,然而亦曾被人詬病。魯迅曾簡評「至於寫人,亦頗有失」,大抵就是說形容人物過於偏頗,有離歷史原貌,然而小說始終不是歷史,似乎不必過於求真,各位讀者的看法又是怎樣呢?
精彩全文,歡迎點開知史網。
https://www.mychistory.com/e001/e0013/r0029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歷史大人物 #羅貫中 #三國演義
羅貫中三國演義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王佐之才的周瑜為什麼變成了人品低下的庸才
歷史春秋網
作者:張苕
周瑜形象的悲劇是由《三國演義》書中的悲慘命運、歷史與演義對比中的撕裂、以及歷史的大環境中的毀滅三方面共同形成的。
前 言
《三國演義》作為章回演義體小說成書已有數百年,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塑造的四百多個人物形象,幾乎每一個都讓我們津津樂道。在這群雄逐鹿,英雄輩出的一百多年中,作者用或誇張或醜化的手法刻畫了諸多臉譜化的歷史人物,也為許多人物匹配了非常經典的性格與命運評語。諸如「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而作為全書主要配角的周瑜,卻只得到了「既生瑜,何生亮」這樣具有明顯貶低色彩的人物命運之語。這與歷史上「性度恢廓」,有「王佐之資」的儒將形象大相逕庭。究竟是什麼造成了周瑜在大家心目中心胸狹小、忌才妒能的負面形象呢?在《三國演義》中,走向悲劇的周瑜又為何在大家心中也走向了悲劇?
壹
《三國演義》之中無法擺脫的悲劇
根據《三國演義》中對於周瑜的性格描寫與立場定位,周公瑾悲劇形象大概有這樣幾個方面:
1、東吳沒有可以實現周瑜二分天下理想的實力與理由。在《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孫策託孤的片段裡,有這樣的句子「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這裡可以明顯看出,孫策清晰地判斷出孫權不善於軍事鬥爭,只能夠保住東吳現有的地盤而不能夠更進一步。作者借孫策之口說出這個事實就是為了告訴讀者——孫權是個守成之主,整本書也不會讓他本人在軍事上有很大的作為。也就是說,書中的設定是孫策死後,東吳再也沒有進攻中原的實力,這與孫權「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釁」的後續做法是一致的。
在《三國演義》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強烈的擁劉反曹傾向,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是漢獻帝的叔父,由他來實現匡扶漢室的理想名正言順。戲劇需要衝突,那麼劉備的對手也自然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企圖指染神器的曹操。曹魏和蜀漢都能夠與漢政權構建合法性上的繼承,而東吳於漢政權而言始終是君臣關係。在這樣的安排下,東吳的孫權就變成了一個沒有明確定位甚至缺少存在感的角色,那麼東吳自然也沒有爭霸天下的理由。
再來看周瑜出場時對孫策說的「某願施犬馬之力,共圖大業」,就變成了悲劇的伏筆。所以周瑜是一個身處注定悲劇的陣營,為了心中理想而徒勞努力的年輕人。
2、東吳政權核心的年輕化與以周瑜為代表的孫策舊部之間有權力矛盾。孫權上位後,逐步籠絡了自己的一班勢力,比如周瑜推薦的魯肅、還有後期取得夷陵大勝的陸遜等人。在書中,這群年輕勢力多處受到舊部的阻礙,掌權之路並不順利。比如張昭說魯肅「肅年少粗疏,未可用」。包括書中對赤壁之戰東吳文臣諸多阻攔的描寫,也說明了作者在東吳方面的故事主線是孫權如何在一眾元老之中扶持自己勢力,從而達到切實掌握政權的目的。那麼作為孫策舊班底中最被重用的周瑜,客觀上就是東吳政權年輕化的阻力。這樣他本人的悲劇色彩又加重了一筆。
3、性格缺陷導致能力不能完全發揮。書中對於周瑜描寫最多的就是他同諸葛孔明之間的智鬥。比如初見時,周瑜想要諸葛亮去烏巢劫曹操的軍糧,借曹操之手除掉孔明。但孔明立馬點破借糧必然被擒的結果,讓周瑜不得不自引軍去斷曹操的糧道。此時周瑜自負妒忌的性格完美地反襯了大度機智的諸葛孔明。之後在為難孔明交十萬隻箭未果後,周瑜帶兵埋伏,欲在孔明借東風之後將其殺掉,卻早已被孔明知曉,孔明讓趙雲守在江邊從而完美脫身。這些行為又使得周瑜容不得人,不顧大局的形象躍然紙上。當然,在「討麻、保二屯,梟其渠帥,囚俘萬餘口」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書中周瑜有著很強的個人能力,但是心胸狹窄、恩將仇報和忌才妒能的性格讓周瑜不能掌控全局。他想殺諸葛孔明既是公怨——「孔明早已料著吳侯之心,其計畫又高我一頭,久必為江東之患,不如殺之。」又是私仇——「此人如此多謀,使吾曉夜不安。」這樣的公私不分使得周瑜始終未能發揮出真正的能力,反而被諸葛亮以三次棋高一著的勝利而氣得口吐鮮血、金瘡迸裂而死,如此無能為力的結局實在是悲劇。
4、戰爭年代個人的渺小與無奈。無論是周瑜還是諸葛亮亦或者是劉備和曹操,都是那個年代的英雄。他們都想要建功立業,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戰爭給予他們施展才華的機會,他們在金戈鐵馬的戰場上縱橫廝殺,在一方天地裡指點方遒,然而誰也沒有辦法憑藉一己之力拯救這亂世。魯迅先生曾說「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戰爭就是將這些英雄們的壯志豪情展現給我們這些讀者看,讓我們與他們的義無反顧執著追求產生共情。然後看著英雄在戰爭中一個接一個地走向毀滅,將他們之中最有價值的感情毀滅在大時代的無情之中。這就是英雄人物悲劇的內核——求而不得,飛蛾撲火。
貳
隨著時代變化而逐步走向負面的形象
在陳壽的《三國志》中,陳壽對於周瑜有著諸多讚美性的語句,他的形象也是非常正面的。「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正是陳壽對於周瑜的評語。陳壽是西晉王朝的官員,而西晉承自曹魏,所以《三國志》中尊曹魏為正統。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晉早已滅亡。就有很多人對於三國中的正統地位提出異議,比如北宋的蘇軾曾在《涂巷小兒聽說三國語》中提到:「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澤,百世不斬。」由此可以看出,北宋時期的民間話本裡就已經有擁劉反曹的傾向了,那麼可能對於《三國志》中的立場就以相反的態度看待了。東吳就成為了遊走在善惡之間的角色,周瑜的形象也遭到了諸多加工。比如宋代話本《三國志平話》和元代雜劇《劉玄德醉走黃鶴樓》中,周瑜因為襯托主要角色而被加工成了一個只是貪戀美色而無所作為的反面角色。
到了南宋,政府偏安一隅,為了彰顯自己宋政權的正統性,朱熹寫了《通鑑綱目》,強調了尊劉反曹的思想。他本人是宋代最出名最有權威的大儒,自此擁劉反曹的思想深入人心,那些帶有擁劉反曹思想的話本一下子就擁有了更多的可信度,周瑜確立了在市民階層眼中的負面形象。《三國演義》成書在元末明初,元朝入主中原的近百年,在異族統治下的漢族文人得不到重用、懷才不遇,民族矛盾空前嚴重,他們將對朝廷的不滿發洩在文字創作中。他們尊蜀漢為正統也正是對於漢族正統地位的呼喚。
周瑜歷史形象與演義形象的反差讓現在的讀者更為其感到悲劇。年少成名,容貌出眾,多才多藝,風流儒雅,甚至屢建奇功,卻在大眾心中是個脾氣暴躁,目光短淺的小人形象,這實在是周瑜個人歷史的悲劇。
結 語
周瑜形象的悲劇是由《三國演義》書中的悲慘命運、歷史與演義對比中的撕裂、以及歷史的大環境中的毀滅三方面共同形成的。雖然《三國演義》醜化了周瑜的性格,但是也豐富了周瑜的人物形象,讓周瑜作為歷史人物的知名度遠遠大於各時代的明君賢相,促使了更多人瞭解和研究周瑜。兩種形象的強烈對比也讓周瑜這個歷史人物充滿了色彩,得到了無與倫比的戲劇張力。
「一張薄紙也可分正反兩面,箭垛也都能兩邊承受羽箭。一方面事情取決於人的策劃籌謀,一方面上天早把命運鑄就。哪裡能找到一枝生花妙筆,一張紙上寫盡這兩層道理?」不可置否,羅貫中等人在對於周瑜這個人物形象上存在想要兼顧民間話本與歷史形象的兩重考慮,他們想要盡善盡美,但終究不可能做到完美地無縫銜接。魯迅先生說「孔明多智近妖」,書中的人物不止周瑜一個出現了誇張又不合邏輯的矛盾,但瑕不掩瑜,《三國演義》依然是老少咸宜的經典。
參考文獻:
1、陳壽《三國志》
2、羅貫中《三國演義》
3、石觀海《中國文學簡史》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周瑜 #三國演義 #王佐之才 #庸才
羅貫中三國演義 在 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章回體的長篇歷史演義小說,以蜀國為正統,描述魏、蜀、吳三個國家的戰爭為主,從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到三國鼎立,最後三國歸西晉等,人物寫得生動,歷史也說得令人叫好!
但《三國演義》雖講的是歷史故事,以三國歷史為原型,畢竟並非全是史實,羅貫中以「七分真實、三分虛構」的方式,加入了許多個人主觀的想法,成就了《三國演義》的每一回故事,認真說來不能算是真實歷史。比如說大家耳熟能詳的赤壁之戰諸葛亮「草船借箭」,在真正歷史裡就沒有這一段——應該就是羅貫中因為個人喜好之故,美化了蜀國各個英雄豪傑。
不過這並不影響《三國演義》的文學地位,《三國演義》開創了歷史小說的先河,明代比較有名的歷史小說,就有《東周列國志》、《楊家將演義》、《說唐》、《精忠傳》等等。直到今日,歷史小說依然占出版市場之大宗,不得不感謝羅貫中先生呀!
想知道阿綱老師錄影時的小故事嗎?
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請上馮翊綱說文解字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FCCSD2016/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8NUG2_BIKo/hqdefault.jpg)
羅貫中三國演義 在 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羅貫中,原名羅本,又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演義》的作者。
他是施耐庵的門徒,曾客居東原,考察當地風土人情,搜集民間流傳的水滸故事,成為日後幫助施耐庵修改《水滸傳》的養分。開始寫《三國演義》的時候,他已年過五十,對歷史、人生都有了更深刻的看法,寫作時機已然成熟。寫書期間,施耐庵過世。為了紀念他,羅貫中在完成《三國演義》後,重新整理了《水滸傳》,由後來的人出版印刷。
《三國演義》是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亦為「四大奇書」之一。內容從史書《三國志》,以及傳說、戲曲、話本綜合取材,融合了虛構故事和史實,描寫三國時代各方勢力角逐鬥智,魏、蜀、吳三國鼎立,最後由魏國取得天下。
《三國演義》不但是戲劇、電影的好題材,更是熱門的動漫與電動手遊,也成為年輕小孩積極認識其中人物的動機,影響力不分時代!
想知道阿綱老師錄影時的小故事嗎?
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請上馮翊綱說文解字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FCCSD2016/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NbjhX7uT0Q/hqdefault.jpg)
羅貫中三國演義 在 Cheap - 現在大家都讀過羅貫中三國演義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現在大家都讀過羅貫中三國演義,但原版的三國演義已經失傳,現在公認最接近羅貫中的版本叫做嘉靖本,而我們現在所看的版本叫做毛宗崗父子修訂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