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間居家活動安排】用流水帳分享我們的一天
#蒙特梭利就在生活中
我記得從小學開始學寫作文,就一直被灌輸一個觀念,不要寫流水帳、不要寫流水帳、不要寫流水帳。但我現在就要寫流水帳喔~因為那樣才能呈現真實生活的樣貌,而不是漂亮好看的文章。好,開始!
我的一天從晚上睡前開始,因為那是我規劃每一天行程的時候,大約每天晚上10:00左右,孩子們都睡了,我就打開手機記事本,想一想隔天三餐分別要做哪些菜色,需要哪些食材一項一項列出來。接著,開始列出隔天要讓孩子做哪些活動,把需要的材料想好記錄下來,隔天無需思考,直接按照清單直接去拿就好(或者此刻就跳下床直接去翻出來放桌上)。最後,看一下手機行事曆,明天有沒有代辦事項,有的話就設定一個提醒,想一下接下來一週,有沒有什麼新的待辦事項,將它加入手機行事曆中。然後去洗個澡、跟老公一起追個劇,再安心睡覺。
早上7:00弟弟鬧鐘開始高歌一曲,我賴床五分鐘,然後去弟弟房間將他帶出來,下樓讓他喝奶與吃一點點cereal,我一邊準備早餐,7:30姊姊的鬧鐘響起,我們上樓跟姊姊一起刷牙*、換衣服*、梳頭髮*,接著下樓全部一起吃早餐,吃早餐的同時我會把當天需要退冰的食材拿出來,放在水槽裡,該醃的肉醃好冰起來。大約8:30,跟孩子一起餵狗*,餵完之後出門在社區附近散步,10:00左右回家,洗手*與準備點心*,吃完點心後,開始室內活動,我家每天都會被使用的第一個玩具是積木,再來就是做其他櫃子上的蒙式活動,例如擦鏡子*、擠海綿*、澆水*、擦葉子*、開關容器*、畫畫*,或者講繪本*、拼樂高*。11:30我去準備午餐,孩子可以看30分鐘優質內容影片,12:00吃午餐。吃完午餐,如果爸爸沒有要趕回去工作,會帶孩子去家前面空地踢球20分鐘。
1:00午覺時間,姊姊跟著我陪弟弟去房間,唱搖籃曲,然後把弟弟放上床後,我再陪姊姊去房間睡覺,大約1:30他們都睡著了,就是我的me time,這段時間我會用來做需要高度專注的事情,例如打文章、閱讀書本、課程設計等。3:00左右孩子們起床吃點心(我通常會給簡單的優格、餅乾、水果),孩子一樣可以動手參與,像把優格打開*、撥橘子皮*。3:30開始到後院,玩後院的滑梯*、腳踏車*、吹泡泡*、掃樹葉*(天熱的時候啟用水桌*、充氣游泳池*)。這段後院玩耍時間,我會抓一點時間進廚房切菜、備料,因為廚房落地窗可以看到後院的一舉一動。5:00回到室內,做室內活動或者看影片,如果爸爸工作已經結束就會下來陪孩子,我開始煮飯,6:00一起吃晚餐。7:00左右爸爸收拾廚房、我陪孩子玩(有時候會交換),8:00全家上樓,開始洗澡*、穿睡衣*、刷牙*,然後玩睡前遊戲或聽睡前故事,9:00帶弟弟去房間睡覺,9:30帶姊姊去睡覺。10:00以後我又開始打開手機記事本,規劃一下隔天行程,然後洗澡、追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剛才看到的,是有規劃的一天,80%的日子是這樣的,當然也有很多沒有規劃的日子,就是全部走鐘,大概佔20%吧。因為剛開始居家防疫,大家都非常認真,戰戰兢兢的規劃每一天,但是已經走過一年的我們都知道,每天都這樣真的太辛苦了,所以,走鐘的時候沒有關係,要記得放過自己。(上面的流水帳有在右上角打星號的的居家活動,大部分都是符合蒙特梭利原則的喔。)
📌居家生活安排小Tips:
✅事先規劃
1. 每天晚上,先把隔天要煮的菜色想好,列在手機的記事本上,並把每一道菜需要的食材在腦中過一遍,需要特別處理的可以稍微紀錄一下(比如需要提前醃製的肉、退冰的冷凍海鮮或肉類,以及任何處理過程較複雜的食材)。
2. 把隔天想要給孩子做的活動列下來,並且需要哪些材料,可以事先拿出來預備好。每週有什麼重要代辦事項,就放進行事曆中,設定鬧鐘提醒。
(防疫期間最令人崩潰的,就是照顧孩子同時,還要處理其他2、3件事情,事先規劃對我來說最大的好處是多一份安定,讓我在極度忙碌時,不需要再花時間去想接下來要做什麼)
✅預留時間給大人(自己與另一半)
1. 孩子午覺或者晚上睡覺後,給自己半小時,可以是敷臉、塗指甲油,也可以是讀一個章節的書、聽自己喜歡的音樂、看一個搞笑節目(我發現看書能夠給我的能量是最大的)。
2. 由於居家防疫是個與另一半每天24小時,不間斷的相處,摩擦與爭執也自然會變多,並且,當另一半是在家線上工作的時候,妳/你除了照顧小孩之外,還要每天按時供應全家三餐,當小孩罵罵號他/她不能來幫忙,然後還問你可不可以叫小孩安靜一點,他在開會(相信我,會氣爆XD)。但是,這不是爭論誰對誰錯的時候,這是多一點彼此體諒的時候,各自想想自己能多做點什麼,能夠幫助彼此讓日子繼續過下去。比如開會那個人就帶耳機,用毛巾把門縫塞住,然後有空擋的時候出來陪小孩玩飛高高10分鐘,順便活動筋骨。妳就趁這10分鐘去房間或廁所享受一個人的寧靜。晚上孩子都睡覺之後,一起喝杯啤酒、追個劇,放鬆一下。
✅接受不完美
1. 如果有哪一天你想要耍廢,那就耍廢。
2. 如果有哪一天與孩子的相處不順利,同理、道歉、修復,隔天你們只會更愛彼此。
3. 如果哪一天與另一半或家人有爭執或衝突,同上。
4. 如果哪一天你不想做菜,那就點外賣,倒出來盤子裡微波加熱一分鐘以上,安心服用。
❤️「居家防疫生活安排並不需要完美,重要的是順利的把日子過下去。」❤️
🍀更多資訊:
1. 留言處有蒙特梭利線上課程「蒙媽的洞察:如何養出獨立與自信的孩子」,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參考喔!
2. 正向教養輕鬆聊Clubouse,本週邀請到凱若來聊疫情居家生活安排,連結請看留言處。
#台灣加油
符合蒙特梭利原則的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閱讀區】蒙特梭利選書原則
有人敲碗要看我家閱讀區的擺設,讓我想到蒙特梭利選書原則也在我的分享清單上,於是就一併跟大家分享吧!首先閱讀角/區(reading corner)當然就是要有書櫃/書架,一般的書櫃每一格能夠放很多書,但是我們僅能從細細的書背來識別到底是哪一本書。而我使用的是書架,能夠將書本的封面展示出來,讓孩子一眼就看見是什麼書,因為對於學齡前的兒童來說,顯眼的封面是一種邀請,上面的圖片和大大的標題,相較於細細的書背,更能吸引他們去拿書來看。
雖然書架能夠展示的書本不多,但是卻也已經足夠,因為太多的選擇,反而讓孩子不知道從何選起。我的做法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把車庫裡收藏的書拿出來輪替展示,這樣即使是很久以前看過的書,再次拿出來也會變得有新鮮感,就算家裡有再多的書,也都能輪番上陣。
再來就是兒童尺寸的小沙發和座椅,照片裡的皮革小沙發是我某次逛街看到在打折(五折),而且僅此一個,當時二話不說直接搬起來放進購物車裡,因為我知道這種東西真的可遇不可求啊!我另外放了一個小板凳在旁邊,如果姐弟兩人都要看的時候,才有足夠的位置,或者我可以坐在旁邊陪孩子一起看書,其實我一直都還在尋找第二個小沙發。
蒙特梭利選書原則其實很簡單,就是真實、自然不虛構、貼近日常生活、符合邏輯就可以了。注意畫風和內容都要同時符合上述的原則喔,因為有些內容過關,但畫風不過關,有些畫風過關,但內容不過關。更嚴格一點,書本內容中若有與孩子的對話與互動,也要符合蒙特梭利精神與正向教養原則,但是這真的比較難達到,也就不用太強求了。
要找到完全符合原則的書並不是太容易,記得我第一年在加州的蒙特梭利學校當中文老師時,學校請我回台灣的時候順便幫忙挑一些兒童繪本寄回去,我花了很多時間窩在書店,但是收穫卻沒有太多。原因是,經常看到繪本的主角都是動物,動物在說話,兔子在煮飯,大象在唱歌,也就是擬人化,或者繪畫的風格與現實差距很大,又或者內容本身就不符合現實,例如童話故事。
我們堅持要讓學齡前孩子接觸貼近現實的童書,是因為孩子在六歲以前,還不能非常精確的判斷虛幻與現實,因此我們所做的是給予孩子大量真實的故事。當然也有許多攻擊蒙特梭利選書的聲音,認為那樣太過死板,限制了孩子的想像力,但是,我們相信這完全不會限制兒童的想像力,只會為孩子鞏固穩健的基礎,將來孩子在這穩固的基礎上,能夠發揮更精彩的創意與無限的想像力。
我家還是有一些書本是不符合蒙特梭利原則的,原因是我覺得內容還不錯,再挑惕下去就沒書可以買了。我的夢想是自己出繪本,有人有興趣嗎😆?
#閱讀角
#蒙特梭利選書原則
符合蒙特梭利原則的 在 蒙特梭利媽媽在北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何挑選玩具】
我們家投資報酬率最高的一組玩具就是『積木』,從姊姊一歲多玩到現在三歲八個月,弟弟現在一歲八個月也是積木愛好者。我每次聽到『媽媽,陪我玩好不好?』,我問『要玩什麼呢?』,大概有百分之八十的機率,都會看到他們搬著積木桶向我走來。兩年多了,其實我好害怕那桶積木桶啊(我膩了,但小孩不膩),我在做玩具替換時,從來沒有把積木桶收走,而且還在今年聖誕節,送了另外一組一樣尺寸的積木,加進去壯大積木家族。
按照蒙特梭利精神挑選玩具,就是玩具要有教育性、創造性、啓發性、實用性、自然與美觀。反之,盡量避免有聲光效果的、塑膠材質的、玩偶等。其實在我生第一胎的時候,我是嚴格按照這個規則來挑選玩具,單單只因為我讀的理論就是這麼說的,以前在蒙特梭利教室裡的教具都很標準,我沒有其他標準外的玩具能做對照組。後來,漸漸開始有些別人送的玩具,我也沒有刻意不讓孩子玩,不管是什麼,全部開放。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被打入冷宮的玩具們,居然都是那些不符合蒙特梭利原則的玩具,而且壽命短到讓我為他們感到哀傷(不到一個月),一直被翻牌子的玩具們基本上都符合原則,積木簡直就是被百般寵愛的當紅妃子。想當初我逛Marshalls的時候,隨意搬了一桶特價19.99塊美金的積木,已經被玩了兩年,並且還在繼續玩當中。
避免聲光效果是因為,想讓孩子一次只專注在一件事情上,不想讓其他刺激來擾亂學習,通常帶有聲光效果的玩具,是多重感官刺激的。避免塑膠製的玩具,是想讓孩子感受物品的自然性,並從中學習「自然的後果」,例如玻璃、金屬、木頭、陶瓷等,孩子能感受每一樣物品的特性,玻璃摔地上會破、金屬很堅硬不容易壞,自然會在使用過程中,漸漸學會哪些物品需要特別小心。相較之下,如果是塑膠製玩具,摔了好幾十次還是不壞,不容易學會謹慎小心。其實我並不堅決反對有聲光效果的、塑膠製的玩具,畢竟我們不是在選「教具」,而是在選「玩具」,要完全做到符合原則太困難了,只要玩具富有教育性與娛樂性都是可以的,有一些無太大意義的玩偶也沒關係,理論與實務,從來都是實務更貼近生活啊。
★寵妃組
積木、樂高、球類、動物模型、醫生看診組、廚房組、黏土
★冷宮組
聲光效果巴斯光年、聲音效果胡迪、聲光效果救護車、聲光效果遊戲手柄
★免死金牌組
有聲光效果的小火車:雖然它很明顯是一台聲光效果的玩具,但是他同時富有實用性,能夠實際滑動的小火車,他們最喜歡在客廳裡尬火車。火車頭上有很多按鈕,帶有英文字母與單字教學功能,但是這個功能一樣在一段時間過後就很少使用了,尬火車依然是它最常被使用的功能。
#挑選玩具
符合蒙特梭利原則的 在 第一章蒙特梭利教學原理|單元五|混齡的益處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蒙特梭利 的課室就是一個微型社會,在三年的相處下,孩子有足夠時間了解一個環境的運作,以及成人的期待;老師有足夠的時間了解孩子,並制定合宜的期待 ... ... <看更多>
符合蒙特梭利原則的 在 蒙特梭利媽媽在北加- 【如何挑選玩具】...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我並不堅決反對有聲光效果的、塑膠製的玩具,畢竟我們不是在選「教具」,而是在選「玩具」,要完全做到符合原則太困難了,只要玩具富有教育性與娛樂性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