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展(823)@82.3 - 值得紀念的一刻
恭喜自己,同時也恭喜一班志同道合、投資理念相近的朋友們,想不到823成為真正「823」的日子來得這樣快。想起自己當年第一次買入領展是2X元,每月一出糧就買入當儲蓄。直至後來開始投資債券,再將債券產生出來的固定收益不斷再投資以領展為主 的REITs,累積具增長能力的資產(我稱為「值得累積的資產」,詳見文章《#我對資產的定義和投資債券的心態與考慮》)。
有些資產,對某些投資者而言,從來都是「昂貴」,在「昂貴」的價格面前,未買的永遠都會卻步,已買的總是心急take profit,原因是他們總是關心「價格」而非「價值」,結果一次又一次錯失投資機會,一直消耗時間值。要明白只有在投資的軌道上,時間才會不斷為資產產生價值。這是為何「現金不為王,現金流為王」。
現金流只是過程,資金總要找資產配置/停泊,正如我之前的一篇文章提到,《投資是為了「賺資產」,而非「賺錢」》,大家不妨重溫一下。
《投資是為了「賺資產」而非「賺錢」》
一般人每日營營役役工作的目的為了賺錢,投資的目的也是為了賺錢,可是這概念是不正確的,大家有這種概念是因為一般人都沒有理解清楚何謂「金錢」。「金錢」本身是虛無的,只是一種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金錢」如果沒有資產backup,甚麼都不是。
要知道,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貨幣系統 「美元」背後其實並沒有任何實質資產支持,以往的金本位制度已不存在,因此「美元」不應再稱作「美金」,它只是一種單純得到國際認可的交易媒介。背後支持「美元」不停大規模發行的其實只是信貸(Credit),再白一點說,是一種債務 「美債」,亦即是說美元是根據「美元本位制」發行的,很可笑吧。而世界大部份貨幣都是以美元作為「錨」去支持其貨幣的發行,即全世界也在實行「美元本位制」,這不是霸權是甚麼?
通過這個不平等的機制,美國更可突破傳統的國際收支平衡理論,以資本和金融帳(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的順差來彌補經常帳(Current Account)的逆差,從而無限量地支持美國人多年來無度揮霍的消費。這種無度揮霍的消費模式再加上金融海嘯後的多次QE,就如「染上毒癮」的癮君子,已無得返轉頭。由此可知道「美債」對美國人來說是何等重要,因此很難相信美國會在「染上毒癮」的情況下持續或大幅加息,因為債務需要付利息,而加息只會增加美國的財政負擔,令財赤問題更嚴重,試問新政府又如何減稅?加息只有一個邏輯,只有經濟增長和通脹才是長遠加息的理由/條件,加息幅度不可能高於通脹率,否則經濟會一沉不起。
聽完以上危言聳聽的論述,大家會開始清楚知道「金錢」的本質是虛無,而且對比資產長遠會不斷貶值。因此,大家工作和投資的目的便需要更正,工作和投資為的不是「賺錢」而是「賺資產」。這是為何每個人都需要做好理財和資產配置,而並不是每天只懂盲目地去賺取虛無的「金錢」。
投資是為了「賺資產」而不是「賺錢」的概念相當重要。有了這個概念以後,你便不會再過份注重每天資產價格的波動或每天看著股票機留意股價,你只會關注所持有資產的質素有沒有改變,以及身邊有沒有更好的投資機會。因為當資產價格上升了,你不會純粹為了take profit (「賺錢(價)」)而去沽售手上資產,原因是你會考慮take profit 賺了的錢要配置到哪裡這個更重要的問題,從而達到「賺資產」而非「賺錢(價)」的目的。最後,你便會真正明白到「更好的投資機會」才是take profit沽售資產的唯一動機/原因。
有留意筆者文章的都知道筆者投資相當注重現金流和再投資機會。有朋友以數學的方式利用excel計算,以單一股份所產生的股息現金流再投資,去比較兩種情況︰一是股價一直上升,另一情況是股價一直下跌,而股息不變。結果是「股價一直下跌 + 現金流再投資」比股價一直上升的財富增長更大,還要大很多倍。雖然一直有派息增長的股份,其價格長遠不可能一直下跌,這是不現實的假設,然而以上的implication相當有啟發性,亦展示了現金流再投資的力量。
這說明了在未找到其他更好的投資選擇前,而手上持有股份的基本面用長遠角度看仍然是非常良好的情況下,而該公司亦是再投資的第一目標時,其價格急升其實不是投資者值得興奮的理由,更可能會令投資者有感徬徨,迫使投資者持有現金等待。
當然,以上理論是有前設的,就是假設了其他因素不變,包括該股的基本面往後不變、往後沒有更多其他更好的投資出現等。如果該股往後因為其他因素如管理層變動而轉差,即往後再投資的價值便會下降,亦即代表re-investment cost會下降,以上理論便不一定成立。此外,如果往後有其他更好的投資機會出現,再投資的選擇可能會更多。
因此,當股價大幅上升,只有兩個原因對投資者來說是值得高興︰
1. 價升能為我們提供更多日後抵抗風險(包括該股份的基本面突然轉差而需要換馬其他資產)的buffer,即一個令你能獲利離場的option (離場的原因是基本面改變,而不是為take profit),那麼此刻的價升值得高興。
2. 如果市場有其他potential better alternatives,那麼此刻的價升值得高興。
當明白投資是為了「賺資產」而不是「賺錢(價)」,同時又清楚再投資(Re-investment)的重要,投資者便不會輕言take profit和隨意沽售資產。主動為自己設定「止賺位」等同於為自己設定財富極限,正如那些當年看見樓價升了幾十萬便賣樓、看見領展升了10元8塊便止賺離場的投資者,離場後想再追回,難矣。
http://starnman84.blogspot.com/2017/04/blog-post_28.html?m=1
突破極限癮君子 在 癮君子憑藉超人的意志力成為世界冠軍《突破極限》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少年時代生活環境艱難,酗酒,吸毒,成長過程中不乏對社會體系的抗爭和對自身的挑戰,最終通過艱苦奮鬥,從一名毒癮患者成為了世界鐵人三項冠軍。 ... <看更多>
突破極限癮君子 在 基督影評故事館- 真實事件改編!從墮落癮君子,一步步逆襲 ... 的推薦與評價
從墮落癮君子,一步步逆襲成世界冠軍,可能改變你一生的勵誌電影!《突破極限》. 「光影二三事」歡迎訂閱:https://bit.ly/3uRgiPi如果可以,我想陪你一起看看光影裏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