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近日成交的新盤中,很多買家是「新香港人」,即是從內地移居香港並住夠七年以上,拿着三粒星身份證,不需要繳交辣稅。例如半山21 Borrett Road平均售價接近三億,很多買家都是新香港人;黃竹坑晉環呎價高達三萬元,約三分之一買家也是新香港人。
根據我從多方面整理的資料,內地居民在九七回歸後移居香港約有160萬人,當中110萬人取得三粒星身份證,有能力買樓的人約30-40萬;增長速度每年約6-7萬人取得三粒星,當中2-3萬人有能力買樓。這些新香港人主要來自三種途徑:
(1)單程證:不是主要的購買力
通過這途徑的人數最多,每天配額150個,九七回歸到現在約有108萬人,其中85萬人已經住夠七年。不過這班人購買能力較弱,很多以家庭團聚為主,有三至四成居住或申請公屋,估計只有一成或以下有能力買樓,並不是新盤主要的購買力。
(2)雙非孩:買樓是十八歲的生日禮物
當年《莊豐源案》的案例,所有內地居民闖入香港生孩子,嬰兒就自動獲得香港居留權,可以拿到香港身份證,直到2013年特區政府推動「零雙非」政策,要求所有醫院停止接受雙非孕婦分娩,問題才得以解決。由於這些雙非孩的國內父母,在十多二十年前已經有能力在香港產子,肯定不屬於最窮困的一群人,加上十八年的財富累積,當孩子取得香港三粒星身份證的時候,不少父母都有能力Lump-Sum給一筆錢孩子買樓,當是十八歲的生日禮物!
這些雙非嬰的數量共有20.8萬人,目前年齡為9至23歲,雖然現在滿十八歲的只有五千多人,但在2023年至2029年就會急升,在2023年有16,044人滿十八歲,在2024年有18,816人、2025年25,269人、然後是29,766、32,653、35,736及26,715人……可能到時全香港的新盤,畀晒佢哋做生日禮物都唔夠分。
(3)內地居民移入計劃:購買中高檔物業
目前有多個內地居民移入計劃,回歸到現在約28萬人,當中最多是「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共15萬,他們都是國內較頂尖或身處高級職位的人。例如在2021年第一季的名單中,73.0%具有大學學歷,當中學士佔35.4%、碩士佔29.6%,博士佔8.0%;至於工資方面,40.5%每月薪酬超過四萬元,12.8%超過八萬元,較香港居民高出很多!另一個更厲害的是「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三分之一持有博士學位,以及「科技人才入境計劃」,主要都是高科技的專才,這些人絕對有能力在香港買樓,主要目標為豪宅及中高檔物業。
至於由2008年開始的「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計劃」,已經有9萬人讀完書後留港就業,通常這些人的父母都比較富有,當孩子留港七年取得身份證之後,有可能Lump-Sum給一大筆錢孩子買樓,順便申請阿爸阿媽來港居住。
https://eastweek.my-magazine.me/main/104098
科技人才入境計劃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姚松炎教授關於「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獲取居留權人數」的四大類別預測,是時候重溫:
//今年初本欄已就過去 14 年的各類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的獲分配名額 [1],上星期政府再回覆范國威議員及陳志全議員 [2][3],就最新有關五項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的獲分配名額,及其後他們獲取居留權的人數資料更新,本文根據過去 15 年的數據推算未來 10 年的內地專才來港人數及獲取居留權人數,讓政府、專業規劃師和市民討論香港未來規劃如何應對有關的人口變化和人口構成。
根據最新資料,2018 年內地人透過五項輸入人才計劃獲分配名額人數為 24,999 人,比 2017 年上升 5.2%,佔五項計劃申請人數的 92%,圖 1 更新該五項計劃的獲分配名額人數,2018 年數據分別為 (1)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 504 人、(2) 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1,506 人、(3) 輸入內地人才計劃 13,768 人、(4) 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 9,206 人及 (5) 科技人才入境計劃 15 人(因此乃 2018 年開始的新計劃,人數較少,未能在圖 1 中顯示)。
過去 10 年的各類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均可根據計劃留港獲取居留權,四類輸入人才計劃的獲居留權總人數持續直線上升,2018 年獲居留權人數為 5,375 人,比 2017 年上升 25%,升幅比輸入名額高出 4 倍,圖 3 更新該四項計劃的獲居留權人數變化趨勢,2018 年數據分別為 (1)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 148 人、(2) 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1,697人、(3) 輸入內地人才計劃 1,075 人及 (4) 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 2,455 人。
當然,以上的預測純粹根據過往趨勢擬合最佳曲線而成,而未來可以改變趨勢的因素很多,即使擬合度極高,但預測的準確度仍有待觀察。然而,由於政府在各項輸入人才計劃的行政審批準則並不透明,而且沒有公開有關資訊,即使以上的數據亦必須依靠立法會議員利用議員的質詢權才可獲取,以上的輸入內地人才人數及獲居留權人數的未來十年預測可算是香港有史以來首次,而有關的審批人數是完全不受民意監察,反映政策黑箱作業,令香港的城市規劃難以應對未來的人口構成的變化。因此,即使以上預測未必能夠準確,仍然大膽提出以供專業規劃師和市民討論。
過去 15 年經五類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的獲分配名額已累計輸入 231,116 人,其中已獲取居留權的累計人數已達 24,983 人,比率為 10.8%;且根據過往趨勢,獲居留權人數比例似有上升趨勢。預測至 2028 年五類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的獲分配名額總輸入人數將累計 517,560 人,而當中獲取居留權人數將累計高達 123,340 人,比率升至 23.8%。//
(Source: https://www.thestandnews.com/society/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獲取居留權人數及預測/)
科技人才入境計劃 在 Charles Mok 莫乃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現在還有多少人想以科技人才入境計劃來香港?
大概武漢、湖北人吧。
不解決香港的政治和警暴問題,誰想來?
加幾個科技範圍就可以,你份工好易做。
不去了解香港吸引人才為何輸給新加坡、台灣、日本....
就像個不做competitive analysis的sales。
這個政府,又係炒得。
港府推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優化措施 增六科技範疇可申請
//擴大至其他六個範疇:5G通訊、數碼娛樂、綠色科技、集成電路設計、物聯網及微電子...//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552357/%E6%B8%AF%E5%BA%9C%E6%8E%A8%E7%A7%91%E6%8A%80%E4%BA%BA%E6%89%8D%E5%85%A5%E5%A2%83%E8%A8%88%E5%8A%83%E5%84%AA%E5%8C%96%E6%8E%AA%E6%96%BD%E3%80%80%E5%A2%9E%E5%85%AD%E7%A7%91%E6%8A%80%E7%AF%84%E7%96%87%E5%8F%AF%E7%94%B3%E8%AB%8B?mtc=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