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好,我沒有要 #戰學歷 喔!何況是跟一個哪裡畢業、在哪裡教書、本名是什麼,都不敢講的來路不明(自稱)教授。
1. 先來看一下這段話:
「美國大學訓練博士生有兩套作法。有些大學...畢業考核較嚴格;有些學校...畢業考核較寬鬆。前者以私立大學為主,後者多屬公立大學。」
「美國公立大學畢業審核較寬鬆?」這什麼亂七八糟的 #地圖砲 啊!馬上打到俄亥俄州立大學畢業的外交部長 #吳釗燮、洛杉磯加州大學畢業的英系立委 #羅致政。你質疑這些當朝大咖,博士畢業審核都很鬆散嗎?
一出手,先傷綠營自己人,有夠天兵!邊緣到這種程度,整個狀況外,大概比 只是堵藍 離層峰還要遠...應該只有 #低階綠共、#最邊緣的塔綠班 ,才會把 #翁達瑞 的話信以為真。
2. 再看這個:
「外國博士生是否被教授放生,有兩個簡單的判斷指標:第一,論文委員會的其他成員不會參與指導。第二,博士論文會出現許多基本的文法錯誤。」
拜託~ 人家論文委員會的教授們,全部都在「論文口試通過證明」上面簽名,你說他們沒參與指導?你是 #高虹安 肚子裡的蛔蟲嗎?這麼多年來,教授們每一次指導,你都在場?
你說辛辛那提大學的教授放水?只要知道你的真名,我就會寫信告訴辛辛那提大學你所說的指控,讓大學校方來跟你跑法律程序!
然後「博士論文出現英文文法錯誤」?那你應該一出生就是講英文的美國人吧?亞洲留學生的論文有文法錯誤,很平常啊!你要不要看看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有多少英文文法錯誤?
3. 這段話更容易嗆了:
「博士論文都有大約兩頁的感謝詞。若委員會的其他成員積極參與指導,學生的感謝詞會落落長,而且一定言之有物。在高虹安的博士論文,她用不到三行字感謝三位委員會的成員,而且說的都是空話。高虹安對同學與醫生的感謝詞,佔的篇幅反而更大。」
感謝詞也可以拿來說嘴?那你一定是不了解美國大學的規則!告訴你一件事:
我何景榮的博士論文沒有感謝詞!
我何景榮的博士論文沒有感謝詞!
我何景榮的博士論文沒有感謝詞!
怎樣?你要做文章,說我的教授與口試委員,都沒有指導我嗎?正好相反!我跟我的教授們關係超好,所以都覺得謝詞這類的繁文縟節,能省就省;我畢業三年後,還自費飛回美國探望他們,就知道我跟教授們的關係有多好了!
但是,照這位翁達瑞的說法,謝詞寫不好、沒寫謝詞,可是跟 #沒簽聯絡簿 一樣嚴重,會被放生、除名的呢!XD
如果覺得博士論文沒寫謝詞就有問題,歡迎你去教育部、駐美代表處、美國夏威夷大學或是宜蘭地方法院,具名檢舉我或告我,我等著揪出你的真實身份!
4. 「李傑C.V. 漏掉高虹安的名字」
李傑:我就不能漏寫一個學生嗎?
陳時中:我就不能講錯一句話嗎?
蘇貞昌:3+11就不能沒有會議紀錄嗎?
蔡英文:我就不能拿1.5個博士嗎?
丁允恭:我就不能在辦公室XXX嗎?
(翁達瑞的這項指控太無聊...我都懶得酸了~)
5. 「那個...學術履歷CV...」
C?C你個頭啦!你自己的CV又在哪裡?
你CV裡的姓名、畢業學校、就職單位,給大家看看嘛~
號稱教授,卻搞得跟匿名側翼 #只是堵藍 之流一樣難看!這麼怕見人、這麼怕被告嗎?
最後,講到告人,這就是重點:希望 高虹安 博士趕快提告,以訟止謗,捍衛自己的清譽!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17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MDSR_nxe8vM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私立 學校 代表 人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衣服塞進褲子裡|
前二天女兒跟我說:「以前我剛回台灣唸書的時候,都會把上衣塞進褲子裡,然後大家都叫我拉出來。現在剛好巴黎和台灣相反,台灣現在流行塞進褲子裡,巴黎是把上衣拉出來。」
女兒的一段話讓我聽得一頭霧水,心裡想著我家少女是看了誰的影片還是追蹤了誰的IG,不然她怎麼會知道台灣流行什麼?
上衣塞進褲子裡還是放在外面,這好像也是有過一段演變的。記得我小時候,台灣還是戒嚴的時代,學生的上衣襯衫一律規定塞到裙子或褲子裡。如果制服沒穿好,還會被教官抓。所以上衣不塞好,當年也是某種叛逆的代表。
後來台灣解嚴之後,一些美國回來的ABC歌手,像我們那個年代最流行的LA Boyz帶動了寬大T恤的美式風格,上衣不塞進褲子裡是運動風,大家就漸漸的習慣了。
場景回到巴黎,幾年前的巴黎年輕女孩的確喜歡穿緊身slim牛仔褲,然後把上衣塞進褲子裡。這些年輕女孩現在依然年輕,所以這種穿著巴黎街頭依然能見到。不過到了我女兒年紀的巴黎女生,倒是流行寬鬆的褲管,上衣要嘛露肚,不然就oversize放在外面。反正這年頭,oversize才是王道,她某天還穿了一件她老爸的襯衫去上學,ㄟ,這不是女朋友才會做的事嗎?
巴黎的公立學校沒有制服,私立學校也只有某些特定的才有制服,所以到了女孩子愛漂亮的年紀,很多人真的是每天花枝招展的去上學,女孩子間的各種比較與嫉妒也由此而來。
某次經過我家附近一所高中門前,一位女學生大聲的向迎面而來的另一位女學生說:「哪來的婊子!」原來那個女同學穿了一身黑又露肚露背的迷你洋裝。在法國,同學嘴巴賤就要生氣嗎?不,在這裡是誰先生氣就輸了,我聽到另外那個女同學回她:「是呀~大婊子來了!」
扯遠了,地方媽媽只是覺得有制服也是挺省心的。不過話說回來,有制服也是有上衣塞進去還是放出來,改裙子和訂做制服褲的情形,愛美的年紀都一樣~
下圖:昨天傍晚的巴黎,走著走著覺得眼前的景象好美,然後錯過了最佳的拍照角度😆最近文章觸及率很低的事情有很多網友跟我反應,想想我前二天跟大家分享了什麼,不意外啊!反正我也不會因為觸及率低就不寫,來打我啊!🤪
私立 學校 代表 人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EPAs-進階護理教育的未來
台灣護理教育雖歷經改革,但目前的教育學程仍多偏向僵化的規定學科和時數的需求。護理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能具備專業知識和技巧的畢業生於取得護理師證照進入臨床服務,成為醫療團隊、病人、家屬以及民眾所信賴的專業人員。
雖然各界對於護理專業核心素養有基本的共識,但是如何測量教育的成果─想要培養出什麼樣的專業護理師?如何將抽象的核心素養落實成為臨床工作時具體表現出來的勝任能力?學校教育和臨床工作的銜接一直是護理教育討論的重點。落實臨床教育訓練的評估和培育出可信賴的專業護理師,或許可以從由荷蘭醫學教育專家Olle ten Cate在2005年提出可信賴專業活動(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簡稱EPAs)的概念找到方法和答案。
EPAs應用於醫學教育,在每個學習階段根據專科的學習目標訂定不同的EPAs,決定具備臨床任務勝任能力的程度,當評估醫學生的能力足以勝任該項專業活動(EPA)時,亦即代表他是可被信任且可獨立執行相關醫療行為。此種創新臨床教學概念已逐漸應用於醫學教育及藥學專業課程發展。
美國護理學者也在探索EPAs於進階護理教育的應用,2015年美國護理大學協會(AACN)發表的進階臨床護理教育白皮書中提到「應該將EPAs納入專科護理師(nurse practitioner)的臨床教育課程中,EPAs可使NP臨床工作勝任能力評估標準化」。許多教育學者認為EPAs的概念對於未來護理教育無論是在課程設計或是能力評估標準,都提供了一個前瞻且充滿希望的架構。
筆者目前在工作的醫院嘗試發展EPAs,並導入專科護理師(簡稱專師)的訓練課程。台灣專師自2006年來都是由醫院訓練培養,如今已有超過一萬多位通過考試於臨床執業,衛生福利部雖訂有課程標準和訓練醫院標準,然而每家醫院差異非常大,若能發展和訂定專師清楚的EPAs,將有助於我國進階護理教育的發展和標準化,培養讓醫療專業和民眾信賴的專業護理師。
▶ 更多護理相關精采文章,詳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https://forum.nhri.edu.tw/nursing_info
■撰文者:
張黎露主任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護理進階教育中心
■審閱者:
王秀紅諮議委員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Reference】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109年研議議題
「台灣護理人力發展之前瞻策略規劃」
■議題召集人:王秀紅教授(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
■以護理人力的教育、考試、訓練與任用過程,並融合透過人力「輸入(input)─過程(process)─產出(output)」的概念分為7個面向,從護理人力之人才培育(護理教育)、護理專業之能力提升(專業認證、進階護理),以至從初級照護、次級急性照護、至三級照護的執業場域(社區護理、醫院護理、長照護理)之護理人力需求;再以科技護理橫貫人才培育、能力提升以及人力需求等層面的教育與應用。
➤https://forum.nhri.edu.tw/109-pp-3/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護理諮詢會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Koo Foundation Sun Yat-Sen Cancer Center - 和信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學生會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院
私立高雄醫學大學
台灣護理學會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護理正義
護理人護理魂-hi,I'm CC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私立 學校 代表 人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17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MDSR_nxe8vM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廣東台山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一迴路冷卻劑的放射水平增加,國家核安全局表示與個別燃料棒破損有關,核電站安全運作未受影響,外媒所謂「出現核輻射泄漏」說法不實。核安全是世界各地民眾都很關注的課題,台山核電站距離香港百多公里,特區政府必須與內地當局保持緊密接觸,掌握最新情况,然而天文台並未發現輻射水平異常,公眾應可放心。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就核事故有明確等級劃分,成員國出事有責任通報,然而燃料棒破損很常見,通常由核電站自行處理,外國核專家指出,這類問題一般毋須通報。
蘋果頭條
每年5、6月都是教師轉職時期,各中小學亦會刊出招聘教席填補空缺。今年乘移民潮起,各類型學校均有不少教師提早退休、移民。直資滙基書院(東九龍)校長鄭建德表示,該校迄今有8至10名教師離職,佔教師團隊約一成。有甫大學畢業任教私立名校一年的教師指,任教學校的學生退學人數,保守估計有30至50人;為求保障,加上今年教席空缺較去年增兩至三成,因此決定轉職,未幾獲地區受歡迎津校聘任合約教師,她直言:「而家終於等到機會,長遠會想轉做Perm(常額教師)。」
東方正論
作為本港司法體系的一部分,法援署的設立原意是讓沒有經濟能力的人也能尋求法律公義,絕對是文明社會的體現。問題是,隨着本港泛政治化嚴重,法援審批又存在漏洞,不僅淪為反對派予取予求的提款機,甚至變質為「政府打政府」的工具。「爆眼女」獲批司法覆核纏訟逾年並藉此煽動黑暴,就是最荒謬的例證。眾所周知,爆眼女為阻警方向醫管局索取其醫療報告,即使警方已獲法庭手令,仍向法庭提出司法覆核千方百計阻撓,甚至指定由反華政客資深大律師夏博義擔任其辯護律師。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近期在全球多國略為放緩,不少國家冀可恢復對外聯繫。歐盟成員國昨日同意,解除八個國家及地區的旅遊限制,來自有關地區的旅客,入境歐盟國家毋須接受十四日隔離檢疫,港澳地區「上榜」;歐盟原本一度要求港澳兩地採取互惠措施後才獲納入該份「白名單」,但及後再有外電報道,歐盟代表已決定取消相關要求。本港工商界均憧憬有關安排,料有助業界恢復到歐洲「穿洲過省」傾生意,以會展業最為受惠,但專家指歐洲部分國家仍被納入高風險地區,本港只有疫苗接種率達七成水平,始能放寬對歐盟國家的入境限制。
經濟社評
本港開埠以來聚焦發展維港兩岸,但隨着國家重點推動大灣區,港人應當摒棄新界北是偏遠地帶的陳舊思維。特首林鄭月娥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透露,新界北的交通未來將加強與深圳對接,新發展區規劃亦會與鄰城配合。創新科技是未來環球發展的主要引擎,港府倘能在河套區以外的待發展土地也加快推動創科,可促進自身經濟產業多元化,更可有機夥拍深圳,抓住大灣區發展機會,帶來互惠互利的蓬勃生機。

私立 學校 代表 人 在 Sandy H. 黃小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HEME SONG of "2020 National High School Athletics @ PING TUNG"
▶ Listen on Spotify / Apple Music: https://backl.ink/142568946
經過了數個月的全民防疫,原本預計四月份舉行的「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終於要開辦了!謝謝第一線的防疫人員們,也想對所有團結的人民們說這些日子大家都辛苦了!👏🏻👏🏻👏🏻
「KEEP GOING」代表著「堅持下去」的精神。👊🏻
著手寫這首歌前,我和工作夥伴們實際至屏東觀摩國高中選手們練習的樣子。前後看了十幾個運動項目,每個選手的態度、努力和堅決,都讓我感到非常的敬佩。於是我以自身化為啦啦隊的角色寫下這首歌,為所有正在努力奮鬥的選手們,打氣加油!希望你們可以在各自的舞台上發光發熱!KEEP GOING!
// 小玫MV拍攝後記 // 👧🏻
這次有很多新的突破,包含第一次寫運動主題的歌、第一次跟舞團一起出動(我不會跳舞但我很認真練..😂)、第一次有這麼多人一起參與製作!MV所有場景都在屏東取景。屏東的好天氣和大太陽依舊很給面子!運動選手們認真與熱血的神情、學生們陽光燦爛的笑容,讓我感覺回到18歲青春~
感謝潘孟安縣長的邀約,讓我們再次和屏東一起完成一個大任務。
謝謝屏東的大專院校及國高中,提供我們拍攝場地,謝謝屏東縣政府所有幫忙我們的工作人員T__T 謝謝一起完成音樂的老師們,謝謝影像團隊,謝謝妝髮老師,教練、選手們,謝謝舞團、儀隊、演員們!沒有你們,沒有這次的突破!
詞/曲:黃小玫
聽著我的心在跳
一次又一次的淚水和煎熬
陪我度過無數次的挫敗和不停的跌倒
用盡全力往前跑
一次又一次的沸騰和燃燒
渴望帶回家的是新的突破和一點的榮耀
輸贏不是為了比較
認真努力的過程比什麼都重要
經驗是茁壯的養分
我不怕迎面而來的競爭
OHOHOH OH~
KEEP GOING KEEP KEEP GOING
OHOHOH OH~
KEEP TRYING KEEP KEEP TRYING
隨著光的方向我會用力飛
乘著汗的揮灑我會努力追
從山路奔向海洋我都無所謂
我有著年輕靈魂 現在最熱血
狂奔我的主戰場
一分又一秒的節奏在徜徉
陪我衝過無數次的終點還有喝采的聲響
輸贏不是為了比較
認真努力的過程比什麼都重要
經驗是拙壯的養分
我不怕迎面而來的競爭
OHOHOH OH~
KEEP GOING KEEP KEEP GOING
OHOHOH OH~
KEEP TRYING KEEP KEEP TRYING
隨著光的方向我會用力飛
乘著汗的揮灑我會努力追
從山路奔向海洋我都無所謂
我有著年輕靈魂 現在最熱血
☀️出品 Presented by☀️
屏東縣政府 Pingtung County Government x 黃小玫影音工作室 HXM STUDIO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音樂監製|黃小玫 Sandy H.
演唱/作詞/作曲|黃小玫 Sandy H.
音樂製作人|黃榮毅、黃小玫 Sandy H.
木吉他/電吉他| 裘詠靖
電貝斯|孫伯元
鼓|林士捷
鋼琴/合成器|黃小玫 Sandy H.
混音|Andy Baker
錄音| Andy Baker 、黃榮毅
☀️影像製作 Video Production☀️
製作公司|黃小玫影音工作室
監製|黃小玫 Sandy.H、邱于庭 Sunny.C
導演| 黃小玫 Sandy.H、高偉鳴
執行導演|黃瀚陞
製片|高偉鳴、邱于庭 Sunny.C
執行製片|林勇志、吳熾林
製片助理|柯豪善、許育禎、孟欣
攝影|高偉鳴、黃瀚陞、洪敬堯
後期導演 |黃小玫 Sandy.H、邱于庭 Sunny.C
剪輯|高偉鳴、黃瀚陞
空拍|賴奕澤
穿越機| Benny
燈光|黃揚舜、柯豪善、許育禎
場務|林勇志、陳奕臻
醫務|陳曉琦
塔台人員|鄧智鴻
☀️妝髮
黃小玫妝髮|陶莉、奕嬅
臨演、舞團妝髮|溫米口、Evin Pan、Eva
☀️教練及選手
游泳|教練:蘇芫儀 選手:胡思宏 張文瑀
跆拳道|教練:蕭凌逸 選手:龔騰威 徐佑安
網球| 教練:鍾淳珉 選手:鍾汶㚬 林怡汝
韻律體操|教練:林幸潔 選手:游湘宇 曾琬翎 許可昀
競技體操|教練:劉安鈞 選手:李昀儒 周宥澄 林宜蓁 瑪樂芙樂芙 梁宜鈴
舉重|教練:郭羿含 選手:王薏慈 紀芷涵
田徑|教練:藍世群 選手:黃正琦 林志成
滑輪溜冰|教練:林詠翔
選手:郭立陽 劉柏駒 劉鎧睿 鄭之又 傅運佑 李芸錚 莊善茵
桌球|教練:陳永泰 選手:吳佳虹 鍾昀庭
柔道|教練:沈家成 選手:沈奕君 沈奕熙
拳擊|教練:馬文豪 選手:李敏 邱瑜安
射箭|教練:苑成儀 選手:余東諺 溫瑋庭
跨欄|教練:張淑惠 選手:郭健泰 張宏銘
☀️編舞|陳怡琁
指導老師|陳怡琁、張祐倫
舞者|王彥晴、邱郁蒨、柯昕妤、馬晨熙、張洛焄、陳芯瑤、陳亭樺、曾嘉蕊、李雅婷、黃品榛、楊子萱、楊舒晴、黃楹棻、蔡瑛智、賴育葳、胡韓瑩、朱琇文、何珮瑄、余沛庭、林佳穎
☀️儀隊
指導教官:林俊成
屏中|蘇鈺勝 戴嘉豪 郭明勳 謝東荃 黃晢瑀 陳柏廷 黃御宸
屏女|黃亮慈 陳以軒 楊喬雰 胡書嫚 黃佳琪 許茵雅 劉伃庭 黃于玲 許庭瑜
民生|陳玟如 何昱瑩 蔡榮賓 李羿賢
恆春|林政賢
內埔|黃舜揚 沈梓閎 邱城漢 何孟儒 蕭詣輝 刑冠榮 蔡侑哲
☀️臨演|賴怡儒、元家桓、謝尚恒、凡依絲.布娜枏安、徐士桓、陳寧秀、路西法、陳婕麗、黃品瑜、徐嘉聰、魏妤潔、陳妍蓉、劉承昀、戴文彥、謝佳諭、卓聖恩、陳珀、林香漵、張櫂均、廖裕群、黃小洣
☀️特別感謝
潘孟安縣長
吳麗雪副縣長
傳播暨國際事務處
教育處
屏東縣體育發展中心
黃建嘉處長
鄧媜瑛科長
陳締原科長
鍾玉娟科員
郭靜慧科員
張書豪科員
王承光校長
辜泳妍
鄭宇凱
莊阿發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屏東縣立大同高級中學
屏東縣和平國小
屏東縣立大同高級中學
屏東縣立東港高級中學
國立屏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屏東縣長治國民中學
屏東縣立至正國民中學
國立潮州高級中學
屏東縣立枋寮高級中學
國立內埔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屏東縣立瑪家國民中學
屏東縣私立陸興高級中學
國立恆春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屏東縣立來義高級中學
☀️小玫的其他影片☀️
・【台湾で会おうね!】我們在台灣見吧! https://youtu.be/MtHwzjZSJxk
・【我們搭阪神電車去吧!】(阪神電車で行こうよ!)https://youtu.be/qI-AILuTbgA
・【海與光】(我們在屏東見吧!)
https://youtu.be/SMXyXMKUBdM
☀️Follow me on: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Ms.HXM/
Instagram: sandy.hxm

私立 學校 代表 人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BBC有一部非常棒的紀錄片,片名叫做《BBC跟拍49年:窮人跟富人的人生七年》。
這部片的導演,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拍,每七年記錄一次他們的生活;分別從他們的7歲、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一直到2012年,他們56歲的生活。
導演想要告訴我們一個令人有點難過的事實喔,那就是「富人的孩子,還將會是富人;而窮人的孩子,多半還將會是窮人」。
這部片子150分鐘,基本上證明了這個觀點,那就是「社會階層」的鴻溝,是很難跨越的。然而,是因為這些窮人不夠努力嗎?是他們沒有機會?還是他們的基因不夠好?
關於這方面的討論,最近我讀到了一個專欄作家,叫「胡偉良」先生他的分析。我受到很大的啟發喔,在這邊特別要跟你做分享。
其實在這些窮人的孩子裡,不乏天賦絕佳、工作拚命、機會多多的人;但他們依然過得很不如意。
歸根結底喔,真正的關鍵在於,沒有人幫他們正確的規劃人生;以至於在人生的分叉路口上,沒有辦法做出正確的選擇跟判斷。
這裡呢,可以從四個層面來跟你做解析~第一個層面就是:「關於人生路徑的規畫」。
這部紀錄片,呈現了非常讓人難過、但卻又很現實的問題;就是這些孩子在7歲的時候,當富人的家長,已經告訴這些孩子要常常看《金融報》和《觀察家》,這一類的專業財經期刊了!
這讓他們開始對於社會的財富的運行,還有其中的規律,有了一個重要的啟蒙。
他們也會告訴孩子,未來他們會上私立的中學,考上牛津、劍橋這樣的名校,走入社會的上層階級;一切是這麼的順理成章、理所當然。
然而我們反觀那些貧民窟的孩子,這時候的他們,基本上都還為自己很基本的溫飽、家庭暴力、校園暴力…這些問題所困擾著。
這時候的他們和他們的家長,都完全沒有「規劃人生」這樣的想法跟意識。
在這些孩子56歲的時候,富人家的7個孩子,基本上都已經上了私立學校,可能是讀牛津、劍橋;接著成為律師、教授,自然的走入社會的上層階級。
然而這些底層社會的孩子呢?他們後來很不意外的,也都做著很普通的服務性的工作,像是修理工啊、保安這一類的。
並且他們也常常陷入失業、貧窮、酒精、毒品、肥胖…這些問題的影響。甚至於如果沒有社會福利,他們的生存處境真的是很令人憂慮的。
然而,這些情況也不乏「寒門出貴子」這些故事,這些寒門的子弟,之所以能夠翻轉他們的命運;其實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他們「選擇」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他們願意主動的去規劃人生,盡力跳脱原本的圈子,有意識的去跟那些更加優秀的人交往、並且學習。
其實啊,人與人之間最本質的差別不是技能,而是認知。
這些能夠超越階級的人,他們首先對於「成功」都有所渴望,在確定目標的前提底下,去制定他們自己的人生規劃。
他們對於財富的積累、創造被動收入、和有效的自我管理,都有一定的認識;所以當機會來的時候,他們就能一把抓住。即使沒有辦法一次翻身,他們也會積極的去創造,跟等待更好的機會。
能夠主動規劃自己人生的窮人,他們只是現在沒有錢,但不代表未來會一直窮下去啊!
可是缺乏規劃、沒有目標意識的這些窮人,即使一個機會掉在他眼前,他也不會意識到這是個機會,自然日後留下來的,就只有憤恨跟嘆息而已。
而第二個層面我們來看,就是「關於身體和欲望的規畫」。
一個人成功與否,「知道該做什麼事情」其實還是其次;知道「不該做什麼」,有時候是更加的重要。
這些不該做的事情,有好多是你以為喔,只會出現在戲劇裡面,但是卻很真實的發生在這個社會上啊!
說到底,很多年輕人都是抵抗不住欲望的誘惑,然後又不尊重自己的身體;最後可能染上了像是愛滋啊!
或者是毒癮;或者是陷入了比如說賭博的心態、一心想就只想要賺快錢,於是走上了這一條「不歸路」。
很容易看出差異的,就是關於「健康」跟「身體」的自我管理,說白了就是能不能藉著運動,去控制自己的體重、控制自己的飲食?
還記得嚴凱泰曾經說過:「你連吃都不能控制,那你還能夠控制什麼呢?」這個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喔!
在這部紀錄片裡面的精英階層「Andrew」跟「Jone」。他們在56歲的時候,還保持著非常良好的體態。
屬於中產階級的公務員「Peter他們夫婦」,他們的身材也是相對比較好的。然而,在那些底層的那些個案,他和他們的妻子,就顯得肥胖、臃腫。
然而他們有好幾個在年輕的時候,都是非常帥氣、非常英俊的啊!
其實呢,優秀的家庭背景不只代表著更豐富的資源,更重要的事情,是會傳遞給孩子優良的生活管理。這些孩子在自我管理、抵抗誘惑的時候,就會更加的有毅力,也會更能夠自律跟自強。
從年輕開始,就一定要好好的規劃自己的健康,和管理自己的欲望。「規劃健康」是為了讓你能夠有更好的工作,跟享受生活的條件,讓你能夠有更強的毅力和活力。
而「管理欲望」是為了讓你不會因為一時的衝動,去做那些毀掉了你要用一輩子的身體。
而第三個層面,叫做「刻意的學習跟練習」。
大家都知道學習和練習的重要性,然而絕大多數的人都是遇上什麼就學什麼,並沒有系統性與重點的規劃。
你可能聽過葛拉威爾,曾經提出的「1萬小時定律」。這裡指的是如果你想要從一個普通人,變成是某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1萬小時的練習。
如果每天八個小時,一個禮拜五天,大概你要花五年的時間。
可是問題來了?資歷超過五年,甚至於十年的工程師到處都是啊!然而有幾個人成為比爾蓋茨?還是祖克柏呢?
關鍵在哪裡?關鍵在於多數人的學習,都沒有真正的聚焦,更缺乏了對於需要解決問題的處境,進而進入深入思考的一個理解。
而「刻意練習」就是在做足功課的前提底下,通過實踐不斷的去強化自己和所處領域的認知,同時又能夠不間斷的接收他人的回饋,不斷修正自己的學習計畫。
而更具體來說,你可以用「改善率」這個概念出發。過去啊!你可能很習慣去想自己到底學到了什麼?
而「改善率」的概念,就是要你聚焦在你到底改正了多少錯誤?你彌補了多少短處跟缺失?根據你需要解決的問題,去評估你學了多少新東西。
億萬富翁馬克.安德森,曾經在談到祖克柏的時候,他就說道:「如果你有機會跟祖克柏這樣子偉大的CEO相處,你就會發現,其實他們每個人都是百科全書式的專家啊!」
「他們對本行業,或者是其他領域都有很深入的瞭解,這些都是透過刻意的學習、焦點式的訓練才能夠得到的。」
你如果想要取得成功,重要的是「改善率」的思維,這樣子才能夠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有重點的瞭解相應的知識;而非自我安慰式的,停留在「有學習的感覺」裡。
而第四個層面呢,「對於家庭的規畫」。
其實除了身體以外,能夠陪伴我們最久、給予我們最大支持的,就是我們的家庭了!
有人說過喔:「一生中跟我們有密切聯繫的人,應該不會超過100個人;甚至於30到60人這個數字,都是很正常的;而親人就是其中最親密的人之一。」
有很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家庭對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在這部紀錄片裡,有一個叫「Sue」他的女孩,她離婚之後自己帶著孩子獨自的生活,經歷了一段人生的低谷,後來再婚的夫妻生活是很和諧的,事業跟生活也都有了起色。
而另外一個女孩,是嫁了兩次、又離了兩次,生下的幾個孩子,也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上大學;自己的身體不好也就算了,還遭遇了一系列感情上的打擊,到後來只能靠救濟金過她的生活。
其實不只是女性,男人找到一個好老婆之後,對人生的改變也是非常顯著的。
一段糟糕的婚姻,會影響你的心情、事業、父母、生活。而且即使是你遇到了下一段感情,你也要費心費力的,去處理上一段婚姻所遺留下來的問題。
另外如果你已經有了孩子,還要應付婚姻問題帶給孩子的傷害。所以呢,在面對親密關係的經營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的考量,什麼是對你最好的;而什麼是對你另外一半最好的?
在處理情感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溝通的能力,避免因為自己一時的情緒,或者是過去經驗的投射,卻傷害了自己珍惜的感情。
胡偉良先生在經過以上的解析之後,下了這樣的結論:「有些人生規畫還是愈早做愈好,很多時候當你醒悟過來,到底是什麼把你跟別人區分開來的時候,你往往已經沒有去追趕,跟彌補的餘地了!」
他說的其實沒有錯,然而我想要延伸去做一些補充,因為我總覺得這樣的結論,有一點停在「無能為力」的挫折感裡,好像當自己發現了什麼的時候,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其實,這個時代給我們最大的資產,就是「資訊落差幾乎已經消失」了,只要你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你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取得學習的資源跟機會。
雖然要改變思維的慣性是很難的,因為你的思維慣性,是結合了你的先天性格啊、家庭環境啊、重大事件啊、主觀詮釋啊、社會文化啊…這些的總和,形成一個堅實的系統,幾乎會不存在那種「畢其功於一役」這樣的短期特效藥。
但是呢,在學習資源很容易取得的前提底下,「時間」的累積效應,就很容易放大,就像是「滴水穿石」這個道理一樣。
過去的人們活在一個幾乎沒有「水」,也就是沒有學習資源的世界裡,但你並沒有活在這樣的世界中。
我多年以來,也是用這樣的思維跟這樣的實踐,從2005年的「有聲書評」,一直到2016年的「一天聽一點」。
在堅持分享的背後,其實是持續的學習跟自我修煉,這樣子讓我看見了超越原生環境的風景跟世界。
一直到有一天,我突然也被稱作一聲「老師」,我提供了很多朋友翻轉命運的學習機會,無論是從人際到溝通、從時間管理到人生規劃;透過實體的課程,或者是線上課程的形式,讓我見證到很多朋友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當我一回頭啊,我發現這些朋友的改變,卻引發了我自己更深刻的學習和前進。到頭來喔真正被改變的,其實是我自己。
在這裡,無論你有沒有參與我的課程,只要你願意接收我所製作的內容,我都想要跟你說一聲「謝謝」~因為,是你圓滿了我的生命。
最後呢,「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如果你願意改變自己,跳脫宿命的安排,那麼歡迎你「現在」就加入學習,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
你不是生來是什麼就得是什麼,而是你想成為什麼,就創造出了什麼。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尤其是今天所談到的,關於我們的原生的環境、關於我們的天賦、關於階級翻轉的部分。
我想你一定很關心,怎麼樣讓自己的生命過得更好?如果你對這方面有渴望,如同我說的,其實現代的時代,已經是一個沒有資訊落差的時代。
只要你有心學習,到處都有資源;當然也包含「啟點線上學苑」為你推出的【過好人生學】。
在過好人生學裡,不只是會讓你打破一些面對生涯、面對生命的迷思,更重要的一點是它會給你具體的作法。
翻轉命運,從學習開始!歡迎你的加入。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邊,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