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有休閒的文化活動,真是寓教於樂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天下雜誌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台北,昔日暴走的大男孩們,因戲劇而改變人生, 而今他們也用戲劇,將感動的力量,注入偏離正軌的少年心中。 造訪花蓮,一位來自台北的教授無心插柳,創辦的二手小舖, 給予偏鄉孩子「我可以」的體驗和勇氣── 兩個蘊藏於在地的故事,背後都有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的支持, 不同的陪伴方式,擁有一樣巨大的力...
社區營造計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處長的日常
#北溪番麥文化節
#雲林社造ㄧ級棒
今天是一年一度 #北溪番麥文化節,所幸一早風平浪靜豔陽高照,
整個活動在防疫措施的前提下,
得以順利進行!🙏
#北溪社區營造十年有成,
不只在文化部、在全國的各項社區營造指標都是表現優異、成果有目共睹,
在這條社造之路,
文化觀光處也很榮幸可以有北溪社區這個最佳夥伴、雲林之光!
北溪社區懷抱豐富的在地文化,
101年時擔任理事長的江炳辛總幹事採用紅白剪紙風格,
將居民共同設計的 #龍安宮、#開口獅陣頭、#三太子信仰、#花生、#玉米 等豐收圖案繪製在牆面上,
讓遊客走逛社區時對社區充滿深刻印象。
後續透過各局處、跨部會的社區營造計畫,
號召居民一起改善社區環境、發展在地產業,不管是「#好厝米」、「#農雞園」、「#阿嬤ㄟ菜園」、「#水撲滿」、「#番麥部」、「#轉角小公園」、「#北溪敖早」和許多特色鐵雕,
甚至那間青年回流的「禪屋手工米胖 」,
都充滿炳辛總幹事與社區每一位居民大家共同努力打拚的美好回憶,
且不管是在前頭打拚爭取計畫的核心幹部、在幕後參與食堂煮菜端菜的大哥大姊,
或是默默支持跟著一起掃地清潔社區的志工們,
「社區營造,造人、造景、造產」,
其實最重要是造心!
今天活動現場也感受到充滿活力與熱情的愛北溪魅力!
社區營造計畫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地方的美有時當地人反而覺得沒什麼
久違的實體授課,昨日至台南東山區講課,與當地社區營造計畫學員分享美感的獲得與表達。
東山區在北台南,白河以南,柳營以東。因回台後喜歡在台南各鄉鎮出沒,常常騎車經市道165,沿途風景聚落恬靜美好,有連綿遠山、有無邊際的稻田,所以即便有點距離,也馬上就答應邀約。
-
我說用泰國談生活美感很適合,為什麼?因為說到美感或設計,台灣人常糾結在「錢」,有錢當然就做得到,沒錢美感就先被犧牲。以日韓歐美談美感,人家有錢水準高當然美感好,但以泰國談美感,泰國平均所得比台灣低,但為何日常美感及設計能量表現如此出色,我想以泰國談美感是更有說服力的。
-
給地方的大哥大姐上課是最有趣的,大家既有豐厚的在地知識和經驗,在表達上也直接真誠,不會有文青式的猜忌和高來高去,而且這應該是我講最多台語的一堂課,非常舒爽。
-
因為計畫是為了培訓當地導覽人員,所以對照我的泰國經驗與當地狀況是主要討論核心,泰國能,東山能不能?常常卡在台灣的法律行政現實,我也知道這是問題,但總要開始,問題總要被解決,要先知道有什麼美麗的畫面,我們才能起步去追。最終不會是一樣的抄襲,而是有因地制宜的火花會跰出來。
-
學員們很在意「當地特色」,很想要找出什麼東西是我們自己才有,什麼原因才會讓台北人願意來我們這些平凡的台南鄉下?其實東山的資源一點都不需要擔心,光全台灣都叫得出的鴨頭就贏了一半,咖啡產地更是一張好牌,更別說老街的美。
-
其實在行銷地方,我們都好急著找特色,找不一樣,可是那些大家都有的美,我們好好看過他了嗎?我們甚少為了一處平凡美景做些什麼,河流、山邊、海邊、稻田邊,甚至是平凡到不行的街景,我常只能停車拍照,都無法有個點能停下來好好看看他,哪怕只是個涼亭、一家咖啡店、一個小吃攤,讓點綴的小理由延長停下來的時間,這就是旅行,根本不必是景點名勝。這些泰國利用環境平凡美好的案例太多太多了,這也是我很喜歡跑泰國外府的原因,可泰國並沒有透過什麼計畫來推廣這些,亨受美好環境的能力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我們就應該培養的就是這種品嚐平凡美好的能力,這不是特色,而是品味。
-
就像這張照片,連我一個住台南的人都覺得這樣的風景好棒好舒心,可是當地人就覺得每天都在看的東西沒什麼,也忘了可以端出來給客人。
我覺得能好好善待平凡日常美好的地方,就會是讓人發自內心喜歡的。
-
-
𝙗𝙖𝙣𝙜𝙠𝙤𝙠 𝙨𝙖𝙠𝙩𝙝𝙞 網路商店新開張
https://famishop.fami.life/id/bangkoksakthi
-
[即日起至9月9日]
▊優惠①
曼谷船橋粉絲專屬折扣碼
bkk555
結帳時輸入折扣碼滿199享有93折優惠
▊優惠②
滿999享免運優惠
社區營造計畫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台北,昔日暴走的大男孩們,因戲劇而改變人生,
而今他們也用戲劇,將感動的力量,注入偏離正軌的少年心中。
造訪花蓮,一位來自台北的教授無心插柳,創辦的二手小舖,
給予偏鄉孩子「我可以」的體驗和勇氣──
兩個蘊藏於在地的故事,背後都有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的支持,
不同的陪伴方式,擁有一樣巨大的力量。
這兩個精彩動人的故事,是信義房屋與紀錄片製作團隊CNEX(視納華仁)合作製作《逆風一家》、《小老闆娃娃屋》二部紀錄片,於6日正式上映,希望喚起社會對青少年教育的關注。
在網路上持續發酵,由長期關注教育議題的《天下雜誌》,
邀請了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顧瑜君,
與逆風劇團團長成瑋盛線上論壇。
主持人:微笑台灣季刊副總編輯/李佩書
來賓:五味屋/顧瑜君老師;逆風劇團創辦人/成瑋盛
希望了解各類社會問題,投入社區改造嗎?請參考全民社造徵件計畫:https://www.taiwan4718.tw/event.php
#信義房屋 #逆風劇團 #五味屋 #逆風一家
#小老闆娃娃屋 #社區一家計畫 #社區營造 #社造咖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CSR@天下:https://csr.cw.com.tw
◎CSR@天下FB https://www.facebook.com/CSR.cw/
◎未來城市:https://futurecity.cw.com.tw
◎未來城市FB:https://www.facebook.com/FutureCitytw/
◎換日線:https://crossing.cw.com.tw
◎換日線FB: https://www.facebook.com/Crossing.cw/

社區營造計畫 在 黃偉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南築角
#核心競賽
你知道嗎?在臺南的地方有群年輕人,利用暑假時間、投入改造臺南老舊空間,重新活化社區角落。
他們不一定是台南人,但因為「臺南築角創意營造計畫」,彼此相識、相聚,為相同目標一起打拚。停留時間久了,也跟在地居民建立濃厚深刻的情感,熱心里長甚至想幫這些學生安排相親。
不只改造社區,他們的用心更為社區注入一股年輕的活力,感染每個人。臺南築角競賽今年邁入第十屆,11/1有2020臺南築角計畫成果發表暨研討會,歡迎有興趣的市民朋友來參加,一起為他們支持、加油。
地點:新營民治中心南瀛堂
FB粉專:臺南築角-社區營造大賽
✅7校40大專生攜手8社區 台南築角營造計畫8強爭霸
https://reurl.cc/ldNexq

社區營造計畫 在 Jerry Ts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位於高雄市六龜區寶來里,是高雄市寶來人文協會(原寶來重建協會)在莫拉克風災後成立的社區營造據點。座落於中央山脈和玉山山脈之間、海拔600~1000公尺山坡地的寶來,盛產金煌芒果、蓮霧等農產,也以溫泉、泛舟等觀光活動聞名,對外交通僅靠台20線南橫公路聯繫,整座山村彷若世外桃源。
「檨仔腳」意為台語的「芒果樹下」(「檨」讀作「奢」),這座文化共享空間由寶來居民胼手胝足改造舊倉庫,取材溪石、漂流木、稻殼、稻草等自然原料,運用傳統工法砌造而成。在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木桌椅上的陶製杯盤、竹編夾泥牆上的植物染布、土窯裡出爐的麵包,每樣都是寶來社區婦女和青年「與大地和諧共處」的最佳展現。
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以生活、生態、生產為發展方向,推動災後重建、福利照顧、人才培育及產業發展,目前主要發展陶藝品、植物染、窯烤麵包、文化旅遊等產業。曾於民國105年榮獲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家永續發展獎‧民間團體類」殊榮,是唯一以工藝社區發展型態獲獎的單位,自此寶來年年得獎,107年獲屏東林區管理處社區林業計畫考評佳作、屏東林區管理處社區林業計畫考評佳作、台灣城鎮品牌獎青年地方貢獻獎,108年陶藝組的虎斑範拓簡約淺盤、虎斑咖啡杯盤組作品,榮獲台灣優良工藝品,另寶來人文協會執行長榮獲農村領航獎農村英雄、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事實上,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之於寶來不僅是一座工坊,更是一處落實人與土地連結、創見生活美學、發展台灣在地社會企業的家園。
來到檨仔腳?迌,採芒果、玩陶弄染,吃飽喝足,你還可以聽很多酸甜苦辣的故事……
高雄市六龜區寶來里檨仔腳32-8號
https://www.suai-a-ka.com/
Licence:
You’re free to use this song in any of your videos, but you must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 your video description (Copy & Paste):
Song: Rainbow. - Want You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RRENXVnQW3E

社區營造計畫 在 從「社區營造」走向「地方創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994年文建會提倡「 社區 總體 營造 」後,經過25年的發酵,在 社區 居民與專家學者的努力之下,許多特色 社區 粹煉而生。然而,隨著時間線拉長, 社區 中的年輕 ... ... <看更多>
社區營造計畫 在 高雄市社造中心- 首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所推動的「青年參與社造計畫」,今年度由中山大學與前鎮區路中廟社區、旗山區南勝社區,以及實踐大學與大樹統嶺社區共同合作,透過不同類型計畫,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