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仍然熱愛生活】#精選書摘
這個夢想著一夜暴富的女生,在嫁給他後,竟然慫恿他借錢炒股,結果全部賠了進去。之後,女生跟著其他男人跑路,母親更是一病不起。男生整日守在床前,以淚洗面,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
男生幾次跳河,都被好心的村民救了上來。後來村裡人帶他一起做礬石生意,男生終於把債務還完,還因生意結緣,認識了現在的另一半,「我這一輩子啊,只有更壞沒有最壞了,還有什麼過不去的!」
❙深入多元觀點,你值得更好的無廣告體驗:https://bit.ly/3fKivGr
#努力 #生活 #人生 #挫折 #困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
「真正的英雄主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真正的英雄主義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真正的英雄主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真正的英雄主義 在 娘娘我愛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真正的英雄主義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真正的英雄主義 在 [好雷]驢得水:世上最骨感的是人性-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真正的英雄主義 在 閱讀人- 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 ... 的評價
- 關於真正的英雄主義 在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 的評價
- 關於真正的英雄主義 在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的評價
- 關於真正的英雄主義 在 【好書分享】《我決定簡單的生活》從斷捨離到極簡主義 的評價
真正的英雄主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羅曼羅蘭
女人迷十週年,拾年有承,創辦人瑋軒,與你聊聊十年走來心路歷程,以及下個十年、二十年,我們想與你攜手去到的地方。
真正的英雄主義 在 娘娘我愛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
那就是認清生活真相
依舊熱愛生活
—羅曼•羅蘭
真正的英雄主義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這是我們「過好人生」系列的最後一集。
接著我們上一集談到的兩種舊思維,它分別是「太需要正確答案」和「只要認識自己,一切就都會沒問題」。
在這之後啊,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第三種要命的「思想遺毒」,那就是「單一視角」。什麼叫「單一視角」呢?
我來講個例子,你馬上就會明白。這就像是有些人一直認為,世界上最理想的工作就是「公務員」。
所以不管自己在學校裡,讀的是什麼樣的科系,只要工作幾年不順利、賺不到錢,腦子裡就會跳出這個「終極的選項」,那就是去考公務員。
其實我們都知道,公務員早就已經不是爽差了,他們也有業績壓力,而且退休金、福利各方面一直被砍;過去那種「鐵飯碗」,甚至於「金飯碗」的光環早就不在了。
這種一遇到挫折,就想要去考公務員的想法,真的能夠讓自己過一個好人生嗎?
更可怕的是喔,這種「單一選項、單一視角」的習慣,很容易讓我們的眼界,沒有辦法打開,慢慢的變成了「自我侷限」!
就像是讀了法律就要當律師,讀了諮商就要當心理師,否則就叫做「失敗」,真的是滿臉黑人問號啊!
到這裡,你聽出關鍵了沒有?這第三種致命的「思想遺毒」,就是讓你沒有辦法幫自己打開可能性,你會越活越累、越活越茫然的主要原因。
如果你對於生涯、對於工作仍然有「只要怎樣,從此以後就可以怎樣」這種邏輯跟想法;那麼你就是頂著20世紀的腦袋,但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活在21世紀,甚至於根本有沒意識到,21世紀其實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假如我們把過去習以為常的好工作,像是醫生、老師、公務員這些部分喔,比喻成職場上的一種「物種」。那你有沒有發現,這些過去認為的「好物種」,到今天他的優勢還存在嗎?
今天的醫生,在全民健保的制度下,薪水大不如前,而且還經常超時加班。今天的老師,在面對恐龍家長的時候,常常搞得沒有下班時間,好像呢是這些家長孩子的貼身保姆一樣,連一份基本的尊嚴都沒有。
所以如果就以長遠的眼光來看,要是你把注意力,侷限在「物種」的思維上,那當然就繞不出眼前的死胡同嘛!
無論在未來的世界裡,醫生和老師這種傳統職業,會面對怎麼樣的挑戰;我想邀請你想一想,現在的你,會覺得上個世紀那些馬車伕、接線生他們失業了,他們好可憐啊;所以要去保障他們的工作權、捍衛他們的生計嗎?
當然不會嘛!因為在時代的變遷下,這些工作失去了市場的需求,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所以不管接下來會消失的職業是什麼,我們都肯定一百年後的人,不會因為我們現在即將要被淘汰的產業,感覺到任何的惋惜,這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這也像是我們面對「全球暖化」這樣的議題,大家都很擔心北極熊即將瀕臨絕種,這件事情我個人很難過,而且覺得很可惜,也努力的想要替環保盡一份心力。
但是如果跳開來看,我們不得不承認氣溫繼續上升,不只是北極熊,很多物種都會跟著消失,這是你我都很難阻止的趨勢。
可是就在此同時,新的物種他產生新的生態,也會一直同步的發生;這就是地球生態運行的規則。就像是恐龍滅亡了,整個地球的生態圈,仍持續不斷的繁衍出新的物種,不是嗎?
如果把這個道理,轉換到工作跟人生來看,你現在堅守的單一職業,無論是銀行的人員,或者是老師;隨著科技或少子化的發展,這些「物種」你覺得會不會滅亡?他其實是會滅亡的。
但其他的新工作也會同時跑出來,形成新的產業,只要你能夠長出「生態圈」這樣的思維,你就能夠確保自己的生涯,是欣欣向榮的。
事實上呢,我們現在所處的21世紀,它已經是個「生態圈」的世界了!
而能夠讓你在21世紀活下來的新思維,就是抓緊自己的「核心能力」,你才能夠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生態圈,擺脫「物種」他可能會瀕臨滅亡的命運。
說到這裡喔,你一定會很好奇,什麼叫做「緊抓自己的『核心能力』?」簡單來說呢,假設你讀了醫學院,那麼你的核心能力就是「醫學專業」。
除了醫生這個「物種」之外,你可以成為一個醫學作家、醫學企業家、醫學攝影師,甚至於還能當市長、當總統;而不是擁有醫學專業,就只能當醫生這種「單一視角」的選擇啊!
我再舉個例子,假設你的專業是「編劇」,那麼你的核心能力是「說故事」。所以你輸出的形式,就可以有小說、散文、腳本…等等等,而不是認為當了編劇,就只能寫劇本,被這種單一的發展型式困住。
你過去所有的經驗都是你的資源,而不是你的負擔。很多人的生命會過得不好,就是一直死守著這種「過去如何,現在就只能那樣」,這其實就是一種「物種」的思維!
而抓住自己的核心能力,其實是一種看透本質的能力。也就是說,只要你能夠掌握自己的核心,多打開眼界、在不同的領域之間勇敢的去嘗試,就會有機會發展出,一個更適合你過好人生的生態圈。
在這裡跟你分享一個冷知識,不曉得你知不知道,在20世紀以前的人,一輩子只做一個工作,這叫做正常。
但在不久的未來,到了21世紀中期啊,一個工作者在38歲的時候,換第14份工作,那才是正常!
這些年來呢,在我的專業工作裡,陪伴很多人走過他們的生涯議題,經常讓我感到很心疼的一點,那就是喔,他們不自覺的帶著20世紀的腦袋,但是卻想過21世紀的生活。
更露骨一點,那就是「人工智慧的時代已經來臨,他們卻用工人智慧的腦袋面對人生」。
這就像是很多計程車業者,看不懂Uber、滴滴打車,這些軟體帶來的產業規則改變,所以被瓜分了市場,現在才會撞得滿頭包,還帶傷追趕得很辛苦。
你一定聽過一句話,「人生是選擇的結果」。只要你活在世界上的一天,人生裡的選擇問題,就會不斷的發生。
我們沒辦法控制未來的模樣,但我們可以掌握的是,讓自己先具備面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思維,如此啊,就能夠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
我沒有辦法代替你過好你的人生,但是我可以跟你分享對於未來的洞察。就像是現在每個人經常使用的「Google map」一樣。
在你不知道該往哪裡走的時候,陪伴你建立「過好人生」的關鍵能力,活出你想要的滿足,過個好人生。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說過一句話喔,「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在我的【過好人生學】線上課程裡,我會幫你打破「終極選項」跟「路徑依賴」的迷思;就像今天提到的各種例子,打破這些僵固的、不切實際的想法,讓你一步步的學會跟不確定共處。
此外呢,你還能夠學會「創造結果的能力、建立生態圈的能力、做決定的能力,以及創造意義的能力」。
這些都是過好人生的前提,所以呢,請你幫自己一個忙,加入【過好人生學】,因為你值得過個更好的人生,歡迎你踏上屬於自己的英雄旅程。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就如同今天內容所提到的,要過好人生,有時候考驗我們的,並不是在於有沒有機會掉到頭上;而是在於我們有沒有具備好相關的思維,我們有沒有為未來的「不確定性」做好準備?
所以【過好人生學】這是一門為你準備的課程,如果在你的生命當中,你曾經不止一次的問自己:「這輩子只能這樣嗎?」,那麼歡迎你加入這一門課。
這一門課能給你的不是答案,而是一個能夠幫助你找到答案的思維方式。因為你值得過一個更好的人生!
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歡迎你的加入。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真正的英雄主義 在 閱讀人- 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 ... 的推薦與評價
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羅曼·羅蘭。 生活總有難處,但認清難處後,依然不放棄解決,你終將在當中收穫不凡經歷受人敬重 ... ... <看更多>
真正的英雄主義 在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 的推薦與評價
世界上只有一種 真正的英雄主義 ,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讀書增智】. 98 views · 1 year ago ...more ... ... <看更多>
真正的英雄主義 在 [好雷]驢得水:世上最骨感的是人性-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好讀版:
https://blog.udn.com/linengreen/81730850
§ 劇情大綱
孫校長帶著三位老師和女兒孫佳,在蠻荒之地進行教育實驗,想通過教育改善大環境。為
了彌補經費不足的缺口,他們謊報學校有位「呂得水」老師,以此不存在的教師薪俸,攤
為校務使用。實則每個人都利用這筆經費,滿足個人生活所需。
剛開始,每個人都不貪心,這個欺騙高層的行為,就被大家心照不宣的隱瞞下來。有天教
育局派人視察,為了保住經費,避免懲罰,孫校長帶著大夥兒決定演一場戲,找來目不識
丁的銅匠充當呂得水老師。
誰知負責視察的特派員本身也有心欺騙,他以呂得水老師名義,向國外慈善機構詐財,並
將贓款分給孫校長等人。
有天,慈善家羅斯決定親自來學校看看,眾人為保住利益,只好製造更大的騙局。
§ 英雄電影v.s. 人性電影
英雄電影一直佔據著電影市場的主流面目,放眼最近十年,美國漫威的鋼鐵人、雷神索爾
等復仇者聯盟角色、近期上映的奇異博士莫不席捲全球票房。再往前追溯,諾蘭打造的蝙
蝠俠,以及最具代表性的超人,在在說明人們對英雄的渴望。
英雄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代。在古希臘的悲劇中,經常在凡間塵事悲到極點之際
,通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挽救一切眾生。因此後世對這種戲劇模式,劇中人的命運眼看
已無法挽回,卻出現神明奇蹟扭轉一切的橋段,稱為「機械神」(Deus ex Machina)下
凡。
可以說傳統英雄電影的橋段,都脫離不了機械神模式。好人快要被壞人抓住的時候,天外
飛來超人、蝙蝠俠,或是龐德,他們以超常的身手讓子彈轉彎,還能讓壞人智商陡降。
近期英雄電影,逐漸往人性面靠攏,英雄不再無堅不摧,走出機械神模式,開創新格局。
《驢得水》,正是一部還原人性,打破英雄電影陳規的傑作。整部戲每出現一件破事,只
會引發更多的破事,沒有機械神下凡,沒有人能夠得到拯救,有的只是每個人都得承擔的
後果。
§ 比騙子更可怕的假聖人
《驢得水》中的教員們,他們自己製造了一位英雄,一位神明,就是「呂得水」。
但在英雄背後,他們真正製造的是一個又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這些理由貌似說給別人聽
,實則更像用以說服自己。
孫校長覺得自己是為了辦教育,所以謊報教師名額,挪用公款。但他在乎的多是硬體、是
門面,而不是教育方法或教學法。
裴魁山覺得自己願意娶張一曼這個婊子,是自己宅心仁厚,真愛無敵。實則他內心深深的
鄙視張一曼,他所謂的拯救,根本是一種極度自戀、我尊你卑的英雄主義。
張一曼覺得自己和不同男性做愛,都是追求自由的表現,卻忽略,乃至踐踏他人獻出肉體
背後隱含的情感。
周鐵男覺得自己可以為了捍衛自身的道德感,對任何人使用暴力。其實他是個軟柿子,只
敢欺負不敢動武的讀書人,碰到拿槍桿子的軍人,立馬成了骨頭最軟的走狗。
孫佳貌似無辜,但在事蹟敗露之前,她默默享受父親等人貪汙換得的物質享受,並始終站
在一個道德制高點指責別人。電影《卡羅爾》(Carol)中,特瑞絲向女主懺悔自己的自
私,她說:
我應該拒絕你的,但我從來不會拒絕。這很自私,因為我接受所有東西,而且我不了任何
事情。我不知道我想要什麼,我什麼都可以接受,但這又怎麼能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孫佳就像特瑞絲,她並不是對周遭人們的惡一無所知,她只是假裝看不見,繼續演她的小
清新。好像因為自己無知、幼稚,所以即使出了亂子,那也不關她的事,而該由其他「懂
事」的大人該負起責任。
用心理諮詢的角度來分析,每個人都有「內在大人」和「內在小孩」,當兩者相處融洽,
內心就能維持平衡。孫佳的內在大人任憑內在小孩生事,實則是極度不成熟的表現,因為
在理性上她已是成人,但她仍允許自己像孩子一般任性、一無所知,逃避責任。
最後孫佳還想上演大義滅親戲碼,渾然未覺自己也是共犯結構之一,罔顧人際交往的情感
面,社會正義的灰色地帶,完全脫離成人世界的現實情況,活在孩子非黑即白的童話世界
。
法國思想家羅蘭眼見部份無恥的革命家,假借追求民族大義,
行殲滅政敵、滿足私利之實,留下名言:「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手。」
如果這句話形容的是孫校長等人,那麼孫佳比孫校長等人更卑劣。
羅曼.羅蘭還說過另一句名言:「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
還依然熱愛它。」
某個角度來說,孫校長等人還比較接近羅蘭說的英雄主義,他們知道自己有問題,
但至少他們懂得遮掩,也試著彌補。即使犯了錯誤,回過頭他們還有繼續生活的勇氣。
選擇逃離一切的孫佳,連認清生活真相的勇氣都沒有。
孫校長等人,他們的貪慾好歹貼合人性,你能跟他們談條件。碰上孫佳這種假聖人,他吃
你的、用你的,有天還反咬你一口,好彰顯自己的聖女貞節。這種「不講理」的道德,誰
靠近誰倒楣。
§ 誰能拯救騙子?
《驢得水》片中有兩次機械神降臨的場景,給予觀眾「主人公將得到拯救」的希望,最後
又全部落空。
第一次、孫校長等人找銅匠假扮呂得水,欺騙特派員。
第二次、孫校長等人叫銅匠詐死,欺騙慈善家羅斯。
落空,象徵英雄主義的死亡,也象徵人生沒有奇蹟這回事。
這讓我想起一個宗教故事,有個虔誠的信徒碰上水災,他在屋頂上等待救援,先是來了一
個劃橡皮艇的人,信徒不上,他說:「我要等上帝來救我。」之後駛來一架救難直昇機,
信徒仍不上,說:「我要等上帝來救我。」
最後水越來越高,直到把信徒淹死。
死後信徒見到上帝,非常不滿的跟上帝抱怨:「我信仰那麼虔誠,你為什麼不來救我?」
上帝回覆:「我有派人去救你,但你拒絕了他們。」
現實社會,沒有果陀,有的頂多是上帝的化身。更諷刺的是,即使上帝現身,凡人也不見
得能夠相信。
笑匠史蒂夫.馬丁的作品《天降神跡》(Leap of Faith)便是這樣一部電影,男主是個
神棍,根本不相信上帝,靠欺騙無知老百姓的捐款生活,結果上帝真的顯靈,其實他之所
以不信上帝,在於他不是對上帝沒有信心,而是對人性沒有信心。
過往受騙受苦的經驗,讓他埋怨上帝的見死不救,他當起神棍,實則是表達憤怒的一種方
式,像是要證明:「看吧!人就是這麼噁心,上帝也好不到哪裡去。」
《黑暗騎士》中雙面人對蝙蝠俠的復仇也是如此,他渴望蝙蝠俠拯救,但因為蝙蝠俠沒有
做到,便由崇敬轉為憤恨。
《驢得水》片中,所有人都處於共犯結構,也就沒有人可以假裝無辜,他們都是騙子,只
是在自私自利的行為之外,套了「為崇高道德理想」的遮羞布。因此他們渴望的拯救,根
本不切實際,因為西方宗教的教義:「懺悔,是拯救的前提。」可是孫校長等人根本沒有
悔過之心,只有僥倖之意。
正如前面上帝與信徒的故事,只有自己可以拯救自己,但孫校長他們放棄一次又一次的機
會,讓自己越陷越深,直到失去女兒、失去朋友、失去骨肉親情,也失去了自己。
我又響起撒母耳.貝克特的戲劇《等待果陀》,整部戲果陀都沒有出現,有的只是凡人渴
望救主降臨,逃避現實的心態。
其實果陀早已到來,當凡人願意為自己的生活做出改變,他們就能成為果陀。
§ 結語
心理學家阿德勒在《心理學講義》中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大意如下:
一位母親帶三個孩子去動物園,獅子面前,大兒子嚇得躲在母親身後,說:
「獅子好可怕。」
二兒子站在母親前面,全身顫抖,對獅子說:「我不怕你。」
三兒子拉拉母親的群襬,說:「獅子的鬃毛好像甜甜圈。」
阿德勒問:「哪個孩子是恐懼的?」
答案是:「三個孩子都是,只是他們表現恐懼的方式不一樣。」
面對生死,他們都是恐懼的,只是他們恐懼的方式不一樣。
裴魁山像阿德勒筆下的大兒子,徹底順從;周鐵男假裝勇敢;張一曼的瘋狂,正如三兒子
一般,是一種扭曲現實的逃避。
人性跟前,他們都是貪婪的,只是表現貪婪的藉口不一樣。
孫校長拿辦學理想當擋箭牌、裴魁山故作成熟理性、周鐵男寄託於硬漢角色、張一曼以自
由為藉口、孫佳用童真為武器。
這些特質,使得劇中每個人皆有可恨之處,亦有可愛之處。正如整部戲一半喜劇,一半悲
劇,正如人生本就是悲喜交加的荒誕劇。
結尾,孫校長等人回歸原點,重新搞教育。貌似他們得到寶貴的第二次機會,但換個角度
想,也許這反而是一種對他們最深的懲罰。他們又回到一開始給自己設下的牢籠,曾經他
們在最困頓的時刻做了自己,如今他們又慣性的戴回假面具。
所以為什麼張一曼最後會自殺,也許只有瘋子才理解自由的可貴,而她不願回頭;與此同
時,瘋子失去常人欺騙自己的能力,只好扣下板機。
《驢得水》留給觀眾的,是一個生命的難題,這個難題我們都得面對,是帶著醜陋的過去
活下去,還是選擇留下完美身影離去。
你選什麼?
不用告訴我,只因你說了,我也未必相信。
網誌好讀版:
https://blog.udn.com/linengreen/8173085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8.240.13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84908638.A.36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