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上掉下來的石頭☄看 #雍卡拉森 的大師魅力🏆】
獲得凱迪克金獎、銀獎等多項榮譽的雍卡拉森,無疑是近幾年繪本國際舞台的新星,但他席捲繪本屆的魅力是什麼呢?🤔
#台東大學兒文所游珮芸副教授 認為雍.卡拉森作品精彩之處在於「曾是動畫設計師的他,擅長 #將繪本的翻頁畫面📖,當作 #動畫的運鏡操作🎞!」
《天上掉下來的石頭》一翻開封面,開宗明義就是一顆大石頭在半空中,再翻頁,石頭已經掉到畫面下方,即將砸到地面。然而,再翻頁,卻是一個蒙太奇的剪輯畫面,一派祥和的地面上,烏龜正慢悠悠的在地面上聞著小花🌷......?
一起來看看雍.卡拉森如何構築他自成一格的小宇宙🌌🪐🌠↘
----
國際繪本大師雍.卡拉森最新代表作>>
https://cplink.co/Oxum5naU
看到烏龜代表什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文重温】被寵愛中長大的梁朝偉
不管世界怎樣變,梁朝偉內心還有一片童真天地。 “絕對是,我有很小孩子的一面,很是任性,很需要人照顧。像童年時,母親不肯帶我上街,我可以把她所有鞋子丟落街。現在的我,偶爾也會放縱自己去做一些事,沒有自製能力,那便是跟小時侯一樣任性,卻來得最真。”
採訪及撰文:鄧明儀
2004年《Jessica 》People
梁朝偉自言從小到大都是個被寵愛的幸運兒,“應該”很快樂。偏偏,他總是幽幽的。 “我覺得跟城市裡的人,永遠格格不入。”他喜歡獨處,也習慣獨處,卻從不感寂寞。就像他主演的《地下鐵》裡失明的女孩,擁有自己的世界,任誰也不能打擾。肉眼看不見的,他會合上雙眼,用心眼去感應。不受任何轄制,任意馳騁,來去自如。張開眼鏡重新凝視,他最想看見的,是一個穿越世俗價值與藩籬的原始世界。 “我是個要求很簡單的人,不是由物質世界操控自己,是由我的小世界操控自己。”生活在虛無與平淡中,無可無不可,是梁朝偉的至高境界。
迷宮
“有時候,我覺得世界是沒有出口的迷宮。”
曾經,梁朝偉也感到迷失,不斷一個人想呀想,鑽進死胡同,看不到出口。 “也許是職業病,就算是小事,我都可以想像到好大件事,例如我近排覺得有點悶,我可以把這個‘悶“放大百倍,很容易讓自己相信我悶得要死。從前許多事我還未做便左想右想,現在已學懂不去想,做完才算吧! ”
當下的梁朝偉,應該最是快樂。 “除了睇戲睇書,又或者拍戲,已沒有什麼不快事能讓我哭了。當我不快樂時,想想自己擁有那麼多,有這樣好的家人、朋友、女朋友,還不快樂?這樣的一生,已經好難得。”他以柔和的聲線說罷,那自在、滿足的淺笑還在嘴角。
甜美
“蘋果的顏色跟櫻桃一樣紅嗎?我可以幸運地找到最甜美的那一顆嗎?”
梁朝偉自言在一個被寵愛的環境中長大。父母雖然很早便離婚,但母親從來當他如珠如寶;讀書成績雖然平平,但老師又當他小綿羊般保護愛惜;工作上雖不是勤力的一個,但又永遠得到上司的欣賞。這一生,都順心合意。 “其實我這一生都時很幸運,人們自然會對我好好。”
閒時靜下來,他細細地計算,所擁有的,的確比付出多。 “我真的不算吃過什麼苦,人卻總時很憂鬱,多愁善感,別人奇怪我到底有什麼不快樂,可能是太幸運吧!沒試過低潮的時候,都在掌聲中長大。當然我都經過奮鬥,但比起其他人,根本算不上什麼。那些少少的酸苦辣,不過是生命的調味,不吃過怎知怎樣才是最甜美。”
童年
“下午三點十七分,塔尖的陰影正指向收藏童年回憶的那一扇門。”
最近電視台又重播《新紮師兄》,一晃眼便20年,眼前的梁朝偉卻彷彿沒半點衰老。歲月,只平添了他不可解的魅力。 “我覺得我變了許多,成熟了,心境也不同了。”
然而,不管他怎樣變,內心還有一片童真天地。 “絕對是,我有很小孩子的一面,很是任性,很需要人照顧。像童年時,母親不肯帶我上街,我可以把她所有鞋子丟落街。現在的我,偶爾也會放縱自己去做一些事,沒有自製能力,那便是跟小時侯一樣任性,卻來得最真。”
獨處
“我習慣獨處與自言自語,想一個人在城市裡,漫無目的地遊走。”
在紛紛擾擾的世界,在流言滾滾的娛樂圈,梁朝偉恍如活在自己的水晶球,像世界的一切都與他無關,什麼也不關心。 “我唯一關心別人對我的演技有何看法,其他的真的可以與梁朝偉無關,坦白說,其實我不太關心社會。”
他最喜歡一個人,自由自在,任意感覺世界。 “我常常覺得像有個框框圍住我,跟外面的人,像水和油永遠不能溝在一起。但有時,在人群中,我又覺得沒有那麼孤獨,卻又怎也不能融入。我很享受我自己的小世界,不想跟別人說話,其他人又最好不要跟我說話。最好有人陪住,但你不要煩我。”
如果所有地下鐵都連成一個世界,能帶他到任何想去的地方,他最想隨時隨地穿越喧囂,到沒有人的雪山或大自然。 “城市里人多空氣差,直到現在,高樓大廈仍給我很大的壓力感,一幢幢像要壓下來,壓得我透不過氣。在不用工作的日子,我會一個人駕車到海邊游水、曬太陽,聽聽大自然的聲音,吸口空氣都新鮮一些。”
顏色
“有時候,我覺得世界是沒有邊界的?”
梁朝偉一直以為,失明人士的世界全是黑漆漆的。但早前為了演出幾米作品《地下鐵》,他特別探訪一些失明人士,跟他們傾談後,才了解他們的世界比我們世界更加遼闊。
“他們有自己的構圖,有自己的顏色及質地,與我們見到的不同。他們是靠想像,可以任憑自己是什麼性格、怎樣的心情,去想像自己的世界。戲裡的女主角心情好時會覺得地鐵是只可愛的貓咪,心情不好時,它又變成恐怖的怪獸。”
他也形容,自己心情好的時候,看到的世界都是快樂而色彩斑斕;心情壞的時候,他看到的都變成水彩一樣淡淡的,有時甚至只有黑白灰。 “我們肉眼看到什麼,世界便是什麼,其實想像空間很多時會被眼睛限制。反而有時合上眼,會比張開眼看到的更多、更美麗。”
後記:聰明的兔子
問梁朝偉是否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停了停,想一想。 “我聰明口㗎!但並不代表我好有智慧,我時學什麼都比人快,卻又好懶,這是我的優點,也是我的缺點。幸好我碰到一份極之喜歡的工作,否則我可能會更懶。”
他比喻自己為《龜兔賽跑》故事裡面的兔子,因為比別人聰明,所以往往學得比別人快,見別人還在努力時,他又會停下來休息。 “我是追下又停下,停下又追下的小兔。但我有自知之明,見到烏龜差不多到終點,我又會發力,最終都會跑贏。”
然而,小兔今天病了,卻因排山倒海的工作,未能偷懶好好休息!
感冒中的梁朝偉重複地說:“感覺好飄。”所以以上內容,可能讓讀者也進入他飄飄然的情緒中!
#鄧明儀 #親子文章 #親子教育 #親子 #梁朝偉
看到烏龜代表什麼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訓練,可以矯正姿勢、體態?】
.
「在健身房,努力地練背、做出夾背的動作,會自然而然地,讓坐在辦公桌的你抬頭挺胸嗎?」
.
常看到健身房教練的專長上,會寫著「姿勢矯正」、「改善儀態」。身為物理治療師,我們擅長用「運動」治療身體有問題的人。但對於運動訓練能不能改變「姿勢」,我不敢太肯定。
.
先假設「平時不自覺會彎腰駝背的自己,經訓練後,會自然而然地抬頭挺胸」。如果是這樣的話,背部、拉的訓練比重高的「划船選手」,應該日常生活下都會是抬頭挺胸的,然而,很多選手看電腦、看手機,還是一樣圓肩、駝背。
.
🔸 姿勢是「主動」還是「被動」控制的?
.
「姿勢是受到意識、潛意識、還是肌肉張力的影響?」
.
許多人會認為運動訓練自然而然能改善體態,是因為只把「身體想成一個被動的構造」,也就是説,前面肌肉比較短、後面肌肉比較長,就會讓肩膀往前移動,進而造成駝背。這樣的想法對了一半,因為肌肉的「被動張力、緊繃度」會影響姿勢,但肌肉也可以「有意識地,主動收縮」,甚至經過不斷練習後,肌肉可以「無意識地」保持出力的狀態。
.
因此,一個人或許在駝背的情況下,只要「提醒」他、讓他「有意識到」自己現在是駝背的,他自己就可以調整到好的姿勢,只是當前側肌肉比較緊繃的狀態下,需要多一點的力氣才能維持在抬頭挺胸,但是,繼續打電話或滑手機,又會讓他「不自覺地」回到「習慣」的彎腰駝背。
.
🔸 訓練改變的是什麼?
如前面所提,姿勢並非只有張力的影響,而是有「意識、動作學習、軟組織等因素」
.
✔ 意識
身體覺察(Body awareness),指的是有意識地知道身體的姿勢、動作在什麼樣的位置。而訓練部分改變的就是「對身體姿勢、動作的意識」,就像教練會提醒你深蹲、硬舉時要抬頭挺胸,從原先需要多次的提醒,到後來只要做出深蹲的動作就會「抬頭挺胸」,這時候代表習慣已經從「有意識」進入到「淺意識或自動化」,但要到這個水平,需要不斷地練習,就像要從左撇子改成右撇子或是讓網球選手每次拋球的動作都一模一樣。
.
✔ 軟組織張力
軟組織的張力,可以想像成肌肉、筋膜等的「緊繃度」,身體前側較緊、後側較鬆,就會把肩膀往前帶而造成圓肩。所以運動訓練的目的,常是將「前側多伸展、後側多訓練」,試圖改變張力的不平衡。但軟組織張力常受到「習慣、待在特定位置的持續時間」所影響:
.
「如果每週進健身房一小時,訓練時會抬頭挺胸、強化背部肌群。但同時,每週會花四十小時滑手機、駝背地坐在電腦桌前。」
.
兩者的效果實在很難抵銷,除非平時就「有意識地」提醒自己要保持在抬頭挺胸的姿勢。
.
🔸 結語
聽起來,訓練能改善姿勢是理所當然的。但對於專業人員,最怕的也是把事情視為「理所當然」。了解治療、訓練會達成效果,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相關機制,才會「讓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
另外,我們認為的「不良姿勢,有時不見得跟受傷或降低運動表現有直接的關聯」,不好的姿勢可能是造成傷害的其中一個原因,但還有其他更多的原因造成更大的影響。
.
「因為我們只看到這個問題,不代表這個問題就是主因,所以學習是在讓我們能看到更多的問題」
.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
.
#posture #correction #roundshoulder #forwardhead #training #exercise #physicaltherapy #physiotherapist #coach #muscle #imbalance #correctiveexercise #姿勢 #矯正 #圓肩 #駝背 #烏龜頸 #訓練 #運動 #物理治療 #肌肉失衡 #肌肉 #矯正性訓練 #教練 #物理治療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