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有七場劇場式的演出,分別是大年初三台南賀歲版的三人蛇郎君、六月桃園土地公文化館台語版的四人蛇郎君、七月有在衛武營的蛇郎君(一天三場極限版)和空軍三重一村戶外落湯雞版的蛇郎君。九月初是淡水演藝廳的蛇郎君、十月中是在桃園鐵玫瑰藝術節超跨界結合的盲劍客、以及今天下午重返桃園土地公文化館的布袋戲版蛇郎君。2017年因為失眠的人誤入劇場的我,是一個超級菜鳥。劇場演出其實是一種很變態的興趣(昨天好像講過一樣的話?):每次排戲都要扛著超重的器材爬樓梯、瘋狂排戲後的瘋狂筆記、運氣不好時還有地獄便當(例如珍珠餛飩麵)。但,劇場週那種一群人一起全力以赴做一件事的感覺,讓人非常非常喜歡,很浪漫。
明年三月在國家戲劇院和台中歌劇院的《我為你押韻-情歌Revival》也請多多指教。
附上購票連結:https://reurl.cc/xDj2zZ
#有參與到任何一場的朋友來出個聲
#PhotoBy賴建志
#為戲而剪的呆瓜頭
#用一期一會的精神來玩裝B獅
#My2019
盲劍客台南 在 日京江羽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有七場劇場式的演出,分別是大年初三台南賀歲版的三人蛇郎君、六月桃園土地公文化館台語版的四人蛇郎君、七月有在衛武營的蛇郎君(一天三場極限版)和空軍三重一村戶外落湯雞版的蛇郎君。九月初是淡水演藝廳的蛇郎君、十月中是在桃園鐵玫瑰藝術節超跨界結合的盲劍客、以及今天下午重返桃園土地公文化館的布袋戲版蛇郎君。2017年因為失眠的人誤入劇場的我,是一個超級菜鳥。劇場演出其實是一種很變態的興趣(昨天好像講過一樣的話?):每次排戲都要扛著超重的器材爬樓梯、瘋狂排戲後的瘋狂筆記、運氣不好時還有地獄便當(例如珍珠餛飩麵)。但,劇場週那種一群人一起全力以赴做一件事的感覺,讓人非常非常喜歡,很浪漫。
明年三月在國家戲劇院和台中歌劇院的《我為你押韻-情歌Revival》也請多多指教。
附上購票連結:https://reurl.cc/xDj2zZ
#有參與到任何一場的朋友來出個聲
#PhotoBy賴建志
#為戲而剪的呆瓜頭
#用一期一會的精神來玩裝B獅
#My2019
盲劍客台南 在 Vvcafe-咖啡、咖啡豆、咖啡機、咖啡館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尊重自己的味覺記憶是變強的重要一步】
昨天開完台南萃行咖啡館第四場浸泡系統三劍客分享會
依照慣例,幾個比較熟的學員詢問
【喝完後,怎麼判斷好不好喝&過濾店家的語言洗腦】
這個真實到靠杯的狀況到底怎麼一回事?
學長認為不尊重自己的味覺記憶是一個重大問題
-----以下為學長和許多人分享咖啡的經驗談-----
學精品咖啡時,大家很容易躁進
想要快速就把風味描述裡的味道喝進口裡
但這其實是緣木求魚
因為還沒有足夠的資料量去對比咖啡裡的細微風味
也就會【找不到】
而且一開始就想找特殊的風味,而不重視咖啡整體的呈現
也就是【找不對】
這時第一直覺就是問吧台手/咖啡師,就會有以下可能
1.吧台手當然不知道你的學習狀態,就把喝到的全說給你聽
→這還算好,至少是他喝到的,只是你也不好吸收
2.吧台手自己也是半桶水,反正資料上寫甚麼就全說給你聽
→這不算太好,煮出來和資料不一定相同,資料也不一定對
3.吧台手喝不喝得出來不重要,但蓄意騙你,講些超神的風味
→這最最不好,會被誤導得很嚴重,而且往往是課金升級的方向
有些比較盲從或資料量較少的人們
就這樣被一知半解的片段資訊框架住了
還跳脫不出來,久而久之可能就變成精品咖啡魔人
(無論手法或各項細節都可以套用此模式)
以下先不討論這種不算正常的狀態,專注在風味記憶上
1.無論你過去吃飯、吃東西的歷史是不是囫圇吞棗,你多多少少會有對於食物的記憶,如果真的屬於失憶狀態,請現在開始慢慢試著去累積,邊吃邊想想食物的味道即可。不用多,認真3個月你可以記住超級多食物的味道。
2.喝咖啡的時候可以問吧台手、可以看風味描述、可以大家一起討論,但別忽略自己咖啡入口那難得可貴的靈光乍現。因為那就是你的舌頭和你的風味記憶對上號。尊重這個過程,休息一下多喝兩口把他想清楚、找到,這會成為你對精品咖啡風味理解的重要基石。
3.如果你找到的都是一些怪怪的食物,一樣尊重+試著分析。例如:滷肉飯→往往是八角、桂皮、丁香、發酵醬油等香料所組成,所以如果你聞到滷肉飯的味道,那一點都不是玩笑,只是你無法切割是八角或其他香料罷了,請尊重並找機會單獨聞聞八角等香料,你就會越來越清楚。
4.尊重並理解其他人的風味記憶,每個人的生長環境不同,吃的東西當然不一樣,當別人提出某種風味時,去思考背後的可能性,化為自己的風味記憶,你就學會了。
例:先前香港咖啡師聊到宏都拉斯的蘆筍汁風味,她說香港根本就沒有津津蘆筍汁,她是去過台灣喝過才理解,並說確實是非常精準的風味描述,讓我們兩會心一笑。
例:學長身為一個台灣小孩沒有喝氣泡水(碳酸水)的習慣,自然不會以這個來描述咖啡,但喝了一口氣泡水後,確實是一個鮮明的記憶點,所以和香港朋友聊聊我就多賺了一個風味記憶。
以上,多加堆積、分析自己的風味記憶
如果可以就將寶貴的記憶與常見的風味描述、風味輪結合
讓你擁有自己的獨門風味記憶,也可以用通俗的風味語言與他人溝通,最是完美
但切記別太心急,學習任何一件迷人的事物都需要時間
三個月認真地喝是必要的
在那之前多多享受逐步認識精品咖啡的過程即可
不要太心急,心急不一定會學得更快
舉幾個學長怪怪的風味記憶:
味增魚湯(疑似發酵x鮮x姜)、魷魚羹(疑似是九層塔x海鮮)、烤香腸(有點像油脂x蒜頭)、菜圃蛋(發酵x鹹鹹)、烤焦麵包、泥土、樹根、炒山蘇(我懷疑根本是麻油味)...族繁不及備載
歡迎分享:你有沒有什麼奇妙的獨門風味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