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的鳥的特徵:
患病的鳥
給人以體格瘦弱、羽毛蓬亂、無精神等病態。 如果是這樣的鳥要特別關注一下
羽毛蓬鬆
病鳥會因身體出狀況時, 體溫是比較容易下降
所以他他們怕冷時, 會先把毛蓬鬆起來讓身體保暖
眼睛無神和緊閉
當鳥生病時, 因為不舒服,所以會採取休息來休養,因此睡眠時間也會跟著加長,
雙眼無神代表鳥寶此時身體不適,因而恍惚, 如果只僅閉單眼,也代表了閉著的眼睛不舒服。
呼吸急促
如果不適因為興奮, 驚嚇或是大量運動導緻的呼吸急促,
突然一段時間的不自主呼吸急促和胸部起伏很大時, 多半已上已經生病了。
羽毛不正常脫落:
正常的羽毛脫落不會帶血,也不會帶體液,
不會同時大量的脫落, 如不正常的脫落代表了鳥寶身體或心理出了問題。
體重減輕
短時間體重減少了平時體重的10%以上,代表鳥寶身體出了問題要趕緊治療,
食慾下降
幾乎所有的病, 都會讓鳥寶不想進食,或是腸胃吸收不良,因而導緻體重跟著下降。
營養不良的鳥胸骨路出,皮膚乾燥、缺乏彈性,羽毛松亂,色彩不艷麗。營養不良常是由於飼料不足;或飼料搭配不當;或消化不良,吸收障礙,長期下痢或寄生蟲病及其它疾病。各種疾病都能表現出營養的改變。
患病看姿勢、反應
鳥的姿勢有正常的生理姿勢和不正常的疾病姿勢,因此,常常將鳥姿勢的變化和棲息的特點作為診斷的依據。
如果鳥常常不會理毛、不太動或有時體力不支,因而會躲在籠底角落邊,或是身體傾向另一邊伏靠籠子邊緣。
糞便
飼養者每天要對鳥便進行仔細觀察,如糞便的形狀、顏色、氣味、有無黏液、備液、寄生蟲、異物及慰酸鹽的多少等。患白痢病時,鳥的糞便呈白色糊狀或灰石灰樣稀便;患新城疫時,糞便呈黃色或黃綠色稀便;球蟲病時,糞便呈棕色或為帶血稀便;寄生蟲病時,在糞便中有蟲體。鳥糞是鳥兒健康最直接的表現,要養成每天看鳥糞的習慣
腹瀉
會不斷排出粥樣、液狀或水樣便。輕度短時間的腹瀉,常由於飼料急劇變或食鹽過多。頑固而重劇的腹瀉,則表示腸道有炎症過程,如腸炎等。
如果肛門外沾到排泄物,可能是因生病而出現拉肚子的病徵
便秘
如鳥便秘是由於腸內容物滯留,阻塞於腸管內,排出困難,多為少量暗色的球狀硬固糞便。
若肛門直接被硬掉的排泄物堵住,那可能是吃的飼料太干,缺乏水份,導致糞便無法順利排出。 (解決方法:用棉花棒在屎眼輕輕轉圈刺激排便)
排糞帶痛
當鳥在排便時,表現疼痛不安、驚懼或努責,多患有腹膜炎和胃腸炎,或是由於胃腸心肝等臟器被鐵釘、鋼針、魚刺、尖銳的木棍等刺入,引起的創傷性心包炎、創傷性胃腸炎及肝創傷等所致。
皮膚
雖然健康鳥的皮膚因種類而民,但皮膚是健康之鏡,應注意觀察鳥裸露皮膚的顏色及有無腫脹、疣、痘等。
例如鳥患皮膚型痘時,鳥的喙、眼皮、腳等處可出現痘診;患疥癬時,要早期發現,口角處的皮膚變化,一旦蔓延至喙及眼部,已經很嚴重了。外傷時,皮膚有創傷和出血。
羽毛
當患病時,羽毛蓬亂、無光澤,整個體型顯得臃腫。有寄生蟲寄生於羽毛上或患泛酸、葉酸、鋅、硒和維生素A缺乏時,羽毛生長緩慢、粗亂、易掉、易折斷或褪色。
眼睛
一般情況下,鳥患任何疾病均能表現出眼睛無神。有些鳥病能引起水晶體渾濁,甚至失明。某些鳥病的症狀為閉目、流淚、腫脹或有乾酪樣物等病變。維生素A缺乏時,患乾燥性性眼炎。注意一般鳥類容易感染支原體衣原體,對大環內酯類敏感。還有值得注意的是,眼病有時候是感冒的一種表現,需要看是否有其他的病變。
口腔
觀察鳥口腔時,應注意鳥的口腔黏膜、舌和硬顎的狀態及黏液的變化。如新城疫或有機磷中毒時,口腔黏液增多;患痘時,口腔兩側黏膜有白喉樣潰湯;維生素A缺乏時,口腔內有潰瘍、乾酪樣壞死或白喉樣假膜。
腹部
鳥的腹部柔軟,色澤與皮膚色相似。當鳥患有便秘、蛋阻留、腹腔腔腫物等,或肝病引起腹水,以及大量蛔蟲、絛蟲寄生時,會致使腹部明顯增大,硬度或色澤改變。
腿和關節
當鳥患有關節炎、大腸桿菌病、沙門氏桿菌及霉形體病或其他疾病時,脛關節、脛跗關節及趾關節的關節囊,經常發生腫大,出現跛行等症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秋天剩旅行【cts.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下週鋒面即將來臨,你的登山外套與登山裝備是否還有防水特性呢? 我們平時穿的風雨衣使用一段時間,防水能力不再像剛買的時候,會有水珠在表面上滾來滾去。這就是因為DWR 效果消失了! DWR(Durable Water Repellent)防潑水處理,主要功能為增加我們最外層硬殼衣物的防水性。硬殼衣主要...
皮膚異物排出 在 Ly Huy The Pharmacist 藥劑師不只是會派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久坐、便秘、愛吃辣食物、舉重、孕婦也可能得痔瘡?!🙀🙀
痔瘡是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疾病之一,四個人中就可能有三個人有過痔瘡
痔瘡發作時常讓病人痛到beh tahan、坐立不安,屁股好像有針那樣,根本坐不下,甚至影響日常工作與作息
每一次instagram的QnA,也一定會有人問關於痔瘡問題
那到底什麼是痔瘡?怎樣改善/解決?
.
.
.
➡️痔瘡通常稱為「肛門和直腸的靜脈曲張」
就是指肛門和直腸下段內部還有周圍的血管發生不正常的擴張和膨脹,
導致充血血管及肌肉纖維破裂,就會形成痔瘡。
➡️因為肛門和直腸位於人體的下半部,血液回流本來就不容易,這種狀況更容易發生在久站、久坐的人身上
長時間累積的壓力可能造成血液回流不足的情況,就會導致痔瘡充血
.
.
.
❓怎樣分類痔瘡❓
在肛門部位有一個稱為「齒狀線」(Dentate Line)的構造,
在這個線以上的痔瘡成為內痔,而生長在線以下的稱作外痔
.
.
➡️內痔
早期症狀以排便或便後出血為主,晚期可能因痔瘡體積慢慢變大,排便時會被推出肛門外(脫出)
.
.
⚠️內痔也有嚴重度分級⚠️
1⃣️第一級:排便時可能出現少量出血,也可能會覺得搔癢感也有分泌物,痔瘡沒有脫出肛門。
2⃣️第二級:除了會出血外,排便時痔瘡會脫出肛門,但排便後會自動縮回。
3⃣️第三級:痔瘡持續增大,排便脫出肛門後,必須用手將痔瘡推回肛門。
4⃣️第四級:痔瘡大到無法推入肛門,並且會伴隨著劇痛,甚至爆裂流血。痔瘡長在肛門四周,由於與衣服及皮膚摩擦而產生劇烈疼痛。無論站、走動、躺著都會痛,影響日常生活。
.
.
.
➡️外痔
形狀較不規則而且也不容易出血,時常會以疼痛腫脹、搔癢、異物感為主要的症狀,而疼痛及搔癢感比較為明顯的症狀。
.
.
.
⚠️誰比較容易得到痔瘡?痔瘡的高危險群⚠️
1. 平時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是造就疾病的原因
2. 熬夜、作息不正常
3. 便祕、腹瀉,不良的排便習慣
4. 纖維和水分攝取不足
5. 愛吃辛辣食物
6. 久站、久坐、懷孕,使腹部壓力增加
7. 家族有痔瘡的歷史(有家人得過痔瘡)
8. 酗酒的病人
9. 時常搬運重物的人或者練舉重的運動人士也是痔瘡好發人群之一
(由於在舉重時會增加肛門內壁的靜脈壓力,當靜脈被長期施壓,就會變成內痔,情況惡化的話還可能變成外痔)
.
.
.
⚠️痔瘡的症狀⚠️
➡️排便時出現鮮紅色的血
➡️肛門有腫大的異物感
➡️動肛門時會痛或者持續性的疼痛
➡️搔癢感、灼熱感
➡️有塊狀的物體從肛門脫出來
.
.
.
🩸預防痔瘡方法🩸
🚫避免久站、久坐
🚫避免排便時間過久:一般排便時間建議不要超過5分鐘,所以不要帶手機或書籍進廁所,以免分散注意力而延長大便的時間,肛門壓力增加,更容易引發痔瘡。
🚫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大便時大不出的話也不要硬硬去擠出來,會造成肛門受損,有便意才上廁所
🚫保持肛門清潔與乾燥,便後可用清水沖洗肛門
🚫避免熬夜,以及飲酒或辛辣類等刺激的食物
🚫足夠的飲水量,正常人一天需要喝至少1.5升的水,可以軟化糞便更容易排除,也可以預防便秘
🚫多吃高纖蔬果,可以使大便鬆軟,預防便秘
🚫多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如果是練舉重的人,運動時需要注意調整姿勢來減少下半身的壓力
🚫孕婦因為嬰兒的重量壓迫肛門的血管,所以是無可避免的,孕婦可以練習放鬆緊繃的肌肉、骨盆,血管也會一起放鬆,來預防痔瘡
.
.
💊痔瘡治療方法💊
➡️依據每個病患的痔瘡程度不同,醫生會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
1️⃣用藥:
痔瘡如果尺寸小的話,一般都無痛無癢,可以靠定時服用、塗抹藥物治療/減少疼痛感、消炎,也或者會搭配一些瀉藥來軟化糞便,幫助排便(這些藥物可以去詢問pharmacy)
2️⃣浸泡溫水/冰塊:
把屁屁浸泡在溫水可以促進肛門周圍血液循環,減輕壓力、減少疼痛。方法是以臉盆或容器裝水,使整個屁屁泡入水中,水溫約40度,每次浸泡10分鐘,每日約3-4次。而冰塊可以減少痛楚感
3️⃣橡膠圈結扎Rubber Band Ligation
透過橡膠圈結扎痔瘡,阻止供血讓它萎縮,幾天後痔瘡就會自然脫落,跟著糞便排出體外。適用於第一、第二期、第三期的痔瘡患者
4️⃣痔瘡環狀切除手術Stapled Haemorrhoidopexy
就像訂書機的原理,在痔瘡根部訂起來,然後把痔瘡和部分肛門內的組織切掉
5️⃣痔動脈結扎Hemorrhoidal Artery Ligation
這是一項微創治療,縫合所有供應痔瘡吸收血液的動脈來切掉痔瘡
6️⃣紅外線治療Infrared Coagulation
通常用於第一/第二期患者,用紅外線造成痔瘡的組織壞死
7️⃣傳統痔瘡切除手術
第四級的痔瘡必須使用傳統手術刀,將脫出來在肛門外的痔瘡完全切除
除此之外,不同醫院也提供不同的痔瘡手術,所以一些其他的手術,更詳細的手術資料可以詢問相關醫院
.
.
.
🥶那⋯⋯痔瘡治療後還會回來嗎❓❗️
➡️痔瘡還是有可能在接受切除手術後的半年或一年後復發
因此,如果曾經患上痔瘡的人,都真的必須改善生活習慣來減低復發的機率❗️
.
.
🔹Instagram:
lyhuylau
https://www.instagram.com/lyhuylau/
🔹Ly Huy The Pharmacist 藥劑師不只是會派藥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nnyBdOxpnDLcTWsYk86Vw
皮膚異物排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孕期痔瘡
來函照登
============================
蘇醫師好,目前懷孕接近七個月發現痔瘡,沒出血,沒有碰到就不疼痛,想聽聽蘇醫師聊聊關於懷孕後期痔瘡的問題...
============================
警告⚠️
今天文長
不喜勿入
好
有求必應
你想要聽我聊痔瘡我就給你痔瘡
沒問題👌
但是
我沒有這麼膚淺
痔瘡不是婦產科醫師的專長
我最討厭人家不懂裝懂所以我對我自己的要求也是一樣
交給專業的來吧
說過了我喜歡打群架不喜歡自己一個人蒙著頭惡搞
關於所有懷孕期間的疑難雜症我們不可能一個人樣樣精通
所以
我把專家都找來了
乳房問題是這樣皮膚問題是這樣妊娠糖尿病問題是這樣
當然
痔瘡問題也是這樣
所以
這次蘇總雞再次call out出我們的痔瘡專家
痔瘡小公主鍾雲霓醫師
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
再來跟大家聊聊孕期的痔瘡問題
有空可以常去我們鍾醫師的粉絲專頁逛逛
你會發現
其實
她是個被醫師生涯耽誤的文藝女青年呢😌
好的
廢話不多說
有痔瘡困擾的同學們請這裡去👇👇👇
============================
臨床統計,大約70%的懷孕媽媽,從懷孕中期肚子變大、骨盆血流快速增加後,就開始有痔瘡困擾。症狀從肛門口癢、痛、腫脹異物感,到排便後出血都有,依嚴重度不同,且隨著產程進展越來越鬧、越心煩。
為什麼孕期會鬧痔瘡?主要原因是:
• 懷孕時,子宮膨大、腹壓增加,造成直腸肛門壓力上升,將肛管內的軟組織擠出肛門,形成痔瘡脫垂,或使本來存在的痔瘡向外脫出。
• 孕期骨盆腔血流增加,肛門處血流量也倍增,使得痔瘡組織內的血管更腫、更屈張。
• 懷孕期間,黃體激素(progesterone)升高,將腸壁肌肉放鬆、減低腸蠕動;加上子宮向後壓迫直腸,帶來孕期便秘問題,一便祕,痔瘡狀況自然加劇。
• 人體為準備生產,骨盆腔肌肉整體將變得鬆弛,好減低胎兒娩出時的阻力,但也同時使痔瘡組織跟著鬆弛脫出。
• 生產時的推擠。但事實上,無論剖腹產或自然產,大家前十個月肛門承受的壓力都是一樣的,所以怎麼生,痔瘡要擠出來的,還是會出來。
而懷孕時,媽咪痔瘡洶湧充血時,最怕碰到的是又急又痛的急性血栓痔瘡情況,如果碰到血栓也別慌張,通常會有幾種劇本發展:
1. 血管內的血栓在2-4週內漸漸自行溶解、被血流沖散,疼痛也可能逐漸改善。這是最幸運的狀態。
2. 血栓飽滿至痔瘡表面,排便時皮薄餡多的血栓痔被糞便磨破、排出血塊血水,自動放血。
3. 深層血栓受組織包覆,形成纖維化的小團塊塞住血管,雖然不會痛,但也很難消散,這樣的慢性血栓,以後再發作的機率最高。
如果想預防,或真的被孕期痔瘡纏上了怎麼辦?
• 診間由醫師釋放血栓
一般,我們並不會衝著在媽咪懷孕中手術處理痔瘡問題。但如果讓我們在門診遇到血栓,我們會觀察,在血栓浮出痔瘡表面時,以針頭將痔瘡表面挑開,讓血栓快速釋放出來,疼痛症狀也能瞬間得到緩解。所以不是完全沒對策任痔瘡打罵啦!別怕。
• 避免便秘
避免解便時在馬桶上出力排便的動作,出力時間最佳是7-10分鐘內;但排便順利、腸道通暢的秘訣在於飲食和作息,作息規律多運動、少量多餐,多攝取水份和高纖維質食物。
必要時,可以補充益生菌,或纖維補充品,或請醫師開立安全軟便劑或輕瀉劑Senokot(SennosideA+B)幫助排便。
• 避免長時間久坐或久站
養成規律散步、快走的習慣,並練習凱格爾收縮運動;規律運動可幫助循環,而凱格爾運動可以收縮會陰部和肛門處的肌肉、增進血液循環,避免痔瘡內的血管屈張惡化。
• 保持肛門周邊清潔
排便後用免治馬桶或蓮蓬頭、小水柱溫水沖洗肛門,並用毛巾或衛生紙輕輕壓乾;在沒辦法使用溫水沖洗的時候,可以使用濕紙巾擦拭肛門部。盡量不要用乾衛生紙反覆擦拭突出的痔瘡組織,過於擦拭的動作會加劇痔瘡出血、潰瘍。
• 嚴重腫脹、灼熱、疼痛時
即便是孕期,也有可以緩解疼痛不適的口服止痛消腫藥。另外,使用含抗發炎成分或血管收縮成分的痔瘡藥膏,配合局部冷敷,可減緩痔瘡發作時的不適;也可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塞劑,將藥用成分送至肛門內,幫助消腫。
平時也可以在衛生棉或護墊上倒上煮開放涼的開水、放進冷凍庫結冰;在久坐時取出、墊在痔瘡患處,緩解脹、痛、熱的症狀。
• 每天溫水坐浴可緩解痔瘡疼痛
以臉盆裝比體溫稍高的溫水,每天坐浴一至兩次,每次15-20分鐘,可增進肛門部的血液循環、軟化痔瘡內血栓,使疼痛減緩。
如果蹲坐下來的姿勢對懷孕中的妳太過勉強,每天排便前後,或早晚各一次,使用蓮蓬頭小水柱的溫水沖洗肛門部3-5分鐘,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
• 除了以上建議外
請勿任意嘗試民間偏方;真的疼痛難忍時,請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雖然懷孕期間不宜接受麻醉或手術,還是有許多藥物可以幫助症狀緩解、又不影響母體和胎兒健康;有時甚至是一個在門診挑除血栓的小動作,都能幫助妳好好地撐到生產完後。
話說,若按耐痔瘡撐到產後,在坐月子期間,是可以考慮接受手術的好時機!
我們一般建議產後處理痔瘡的時間,最快是自然產後3-5、剖腹產後14天。
但臨床上,若媽咪真的痔瘡疼痛難耐,自然產隔天就能接受痔瘡手術,效果極佳,且一勞永逸。
我們常笑說,痔瘡就像是年輕不懂事時交的壞男友,不欺負妳的時候就和平共處,忍無可忍時,我們就來幫妳和平分手XD
媽咪們,加油!
============================
關於痔瘡👇👇👇
有關痔瘡
https://drsu.blog/2018/07/27/super180727/
再來聊聊痔瘡吧
https://drsu.blog/2019/03/28/super190328/#more-2767
關於勇氣
https://drsu.blog/2020/01/07/super200107-02/#more-4095
好的
各位新同學
我們有目錄
要發問前可以先找一下喔👇👇👇👇
導覽目錄在這裡
https://drsu.blog/2017/12/18/super-list/
不然
置頂文也有👇👇👇👇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192828068971573/?extid=0&d=n
對了
有同學說我寫太多很難找
關於這點我很抱歉
可以善用搜尋功能喔👇👇👇👇
https://drsu.blog/2018/01/01/super180101/
關於基因醫學部落格在這裡👇👇👇
https://sofivagenomicsblog.wordpress.com
皮膚異物排出 在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下週鋒面即將來臨,你的登山外套與登山裝備是否還有防水特性呢?
我們平時穿的風雨衣使用一段時間,防水能力不再像剛買的時候,會有水珠在表面上滾來滾去。這就是因為DWR 效果消失了!
DWR(Durable Water Repellent)防潑水處理,主要功能為增加我們最外層硬殼衣物的防水性。硬殼衣主要針對「防風、防雨」的保護層,隨著時間的推移,污垢、人體油脂及細菌會削弱DWR。
DWR失去效果,面料容易吸收水分使透氣性下降,這樣一來我們在登山活動時,汗水不易排出就易停留於底層皮膚上,使整體登山活動效率變差。
所以我們要如何清洗與保養我們的Gore-Tex登山外套呢?如何讓我們的外套盡量與剛買的時候,讓雨水保持水珠狀,不被表布吸收。@Nikwax Waterproofing
【清潔步驟】
1.準備水桶裝水
2.倒入NIKWAX Tech Wash防水布料洗滌劑
3.拉上拉鍊、黏好袖口、清除口袋異物
4.透過軟毛牙刷清洗局部與易髒部位(袖口、領口、下襬)
5.鬆開鬆緊帶
6.手洗衣物
7.清水清洗三次
【防水處理】
1.穿戴手套
2.水桶裝水
3.倒入NIKWAX TX.Direct浸泡式潑水劑
4.均勻攪拌
5.浸泡5-10分鐘
6.用冷水清洗直到水呈清澈狀
7.自然曬乾或低溫烘乾(誤曝曬陽光)
【NIKWAX】防水布料清洗劑 181【300ml】
yahoo購物中心:https://wonderfulapple.net/2fZVv
樂天市場:https://easymall.co/2fZX4
MOMO購物網:https://shopsquare.co/2fZW-
【NIKWAX】浸泡式防水布料撥水劑 251 【300ml】
yahoo購物中心:https://ibestfun.net/2fZW5
樂天市場:https://pinkrose.info/2fZWV
MOMO購物網:https://easyfun.biz/2fZWd
#清洗登山外套 #登山裝備 #防水外套

皮膚異物排出 在 異物刺入皮膚,現在這種狀況我到底該不該去看醫生?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昨天在辦公室整理桌子的時候,被不明異物刺入手掌一開始並沒有發覺,到後面摸到感覺疼痛,才發現被刺到,後面看到他有露出頭,索性拿鑷子把他夾 ... ... <看更多>
皮膚異物排出 在 手指被刺扎到,別急著用針挑!用這個小妙招 的推薦與評價

... 皮膚的表面哦。 我們只需要用指甲剪或者鑷子,就可以輕鬆的把刺夾掉,非常的簡單、不費力哦! 今天,這裡和大家分享的這些去除扎入皮膚裡的刺的小妙招 ... ... <看更多>
皮膚異物排出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家庭醫學】~ 異物刺入皮膚...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醫生:多年前被破燈泡劃傷手指,傷口已癒合,但裏面好像有碎玻璃, 不碰到就沒感覺,但碰到了就有刺痛感,請問這需要取出來嗎?若放著不管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若要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