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邊三角形有什麼錯?
有時會在夫妻諮商中聽到,有外遇的一方強調,
我對她好,但對妳和孩子也不差,為什就不能讓大家都好過一點呢?
大家維持一個等邊三角形的關係,有什麼不好呢?
(雖然已經是性別平等的年代,但容我仍以占多數的男性外遇來舉例)
女人聽了爆氣不在話下,多數男人也能體會,
上述的說法有點「那個」,無法表示贊同;
但若是等邊三角形是套用在婆婆、媳婦和丈夫之間呢?
抑或是套用在先生、太太和孩子之間呢?
大家就會同意了嗎?
這是我在諮商中常見的辯論,
比如婆婆私底下對媳婦說了什麼話,
媳婦感到受傷,私底下跟老公傾訴,
結果老公卻說他了解自己的媽媽,絕對沒有惡意,是老婆多想了。
此時老婆聽到後更加地火冒三丈,
一來是氣不相信我,二來是氣你根本站在婆婆那一邊,替她說話而叫我閉嘴。
而可憐的先生則總是覺得挫折又不知所措,
原本以為跟老婆說媽媽沒那意思,老婆就會想開了,
結果卻反而像火上澆油,愈澆愈糟,根本解釋不清?
老公自認很公平,
因為他在自己媽媽面前,
若是媽媽對媳婦有什麼不滿或是誤會,他也一樣會幫自己的老婆說話,
他不明白,自己為什麼兩面不討好?
兩人為什麼始終都要彼此作對?
這樣的等邊三角形,
👉其實會讓婆媳雙方都覺得,
先生(兒子)是站在對方的一邊,
忽略抹煞自己的感受,只替對方講話。
百善孝為先,在我們的文化下無法只強調夫妻關係而忽略親子關係;
但是,愈是要孝順,就愈是要跟另一半關係維繫好,
#因為任何孝順的行為都需要另一半支持啊!
像是你每天回去看一下爸媽,就需要另一半自己獨力帶小孩的時間多些;
像是你們全家每周回去看爸媽,就需要另一半犧牲自己其他的假日計畫;
像是你每月想多給爸媽一些敬老金,
也需要另一半願意重新調整家庭需求與開支。
當我十歲左右的時候,
印象很清楚的是每次在家裡跟媽媽有爭執,
媽媽會在爸爸下班進門時跟他告狀,
我也會搶著跟爸爸講我的道理和我的版本,
但爸爸總是採信媽媽的。
當時的我一開始很生氣,覺得爸爸偏心,後來久了也習慣了,
且因為爸爸總是挺媽媽,
讓媽媽對管教也更有自信,漸漸地也就不告狀了。
這個結果,對我這個孩子也是好的。
我後來想,
若是爸爸當時疼女兒,採信我、偏心我的話,
甚至於叫兩人說說看,然後公平裁決,結果會不會很糟糕?
會不會夫妻失和、母女關係撕裂,
而佔了一時便宜的我終究要面對悲慘的結局?
💟夫妻永遠是最小單位,
不管是要孝順公婆或是疼愛孩子,
都不能是等邊三角關係;
🔥若是嫌麻煩而忽略另一半的感受,其他的家人關係一定都會受挫。
基督徒的婚姻觀也有人形容是等邊三角形,
意指神在中間(三角形上面尖尖的那一點),
先生和太太分別跟神連結,然後再相互連結,成為一個等邊三角形,
任何一邊失衡都不好,很多事靠禱告要比靠自己可靠多了。
若你的信仰不同,把祂想成是一種修為也行,
敬天修己的努力,與經營關係的努力需要同步並進,
否則往往事倍功半。
曾經訪問過很多對年齡、信仰不同但都結婚多年、關係很好的夫妻,
發現真的都各自有心性及靈性上的歸屬,
不會過分依賴對方的肯定、陪伴、在乎,
但又能夠彼此依靠共同經營,這樣的三角關係,才是健康的。
👉至於婆媳關係,對夫妻而言,#不能是三角關係,再怎麼等邊都不行;
夫妻關係是同心圓💟,
夫妻在中間,從核心擴而大之,
#先兩人達成出共識,那麼再怎麼孝順都好商量。
百行以孝為先解釋 在 許常德的地下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金曲歌后官靈芝與許常德的「音樂與回信」首次直播
1
老師您好
感謝您如此般同理心
事實上我先生就剛好相似的遭遇情況 也剛好姓陳
他是外婆帶 14歲後自己打工 爸爸沒回過家沒養家 媽媽負責賺錢 跟他毫無互動
直到他14歲後自己開始偷打工養自己
爸爸總是喝醉才會半夜回家找麻煩 第一件事就是家暴他到他18歲會反抗
媽媽則是不敢出面保護他
或許內心還是期待保有婚姻關係存在
不敢對終於回家的先生反抗或惡言 而選擇傷害來她親生兒子需要母親保護的恐懼
總之我先生就在一個有問題的父母原生家庭出來
變得冷漠 直到遇見我他想成家
但他跟我結婚一起租房子
雖然結婚並沒有得到他父母的祝福 他選擇跟我一起為自己未來人生打拼自己的家
結果一路來婚後的四年莫名的壓力存在著 對我也非常的不公平 他的內在是有傷的 非常扭曲 時而需要親情時而冷漠無法付出愛
他沒有兄弟姊妹 從小沒父母愛沒有手足之情
我跟他結婚這四年一直在努力給他感受愛 以及我娘家給予彌補他缺乏父母的親情 大家怎麼做努力也有限 畢竟我們都不是他
最近他媽媽的出現 說她老了病了 他棄之不顧 不孝什麼的。而最終先生寧願選擇跟我提離婚 去跟他媽媽痛苦的生活在一起
他說他壓力很大 他媽媽只有他一個小孩 現在這情況他沒辦法了 他一個人去痛苦 離婚對我來說 不用陪他去承受她難搞的媽媽
唉~另一頭娘家妹妹 今早正在為兩歲小孩監護權出庭
妹妹遇人不淑 以結婚為前提交往 懷孕生產後 遲遲無法結婚 沒想到對方卻是離婚兩次甚至尚未離婚的男人
也就這樣妹妹不想捲入是非 自己認賠小孩生出來接回來我們自己帶
那個渣男媽寶也就此沒聯絡沒看過小孩半次
如今小孩快兩歲半了 出現說要逼小孩去敗他家祖先 他爭監護權爭一切 (或許他離婚官司已搞妥才敢出面的)
對於一個出生帶兩歲多的嬰兒 你沒養過就來爭 開口閉口就是傳宗接代去拜你家祖先
妹妹什麼名份都沒有 也一個人努力養育孩子。這種不要臉的人 只因為媽媽八十幾歲自己五十幾就用這種裝單身爛方式 騙女人生小孩 然後不用對女人負責 直接跳過回來要小孩的監護權。一個愛字都看不見
孩子為何要跟陌生人走
不是有DNA的就是爸爸
他不配 我們也深怕又影響了孩子一輩子
實在是不好意思 文筆不好硬是寫了一堆
是心有感觸 謝謝老師永遠講話公道 不偏袒 讓人大快人心
一路來您的鼓勵 一直是支持身邊很多人轉念繼續生活下去的動力
謝謝您老師 打擾了有你真好!
(我怎麼好像告解完一樣😂😅心裡舒服多了)
接下來就等待會跟妹妹聯絡上 想盡快得知監護權的判決如何。
也祝老師 美好的一天 👍👍😋
2
老師你好:
關注老師臉書一段時間,也買過老師書,聽過演講,在感情上,受益 良多。
近日有件事一直困擾我好些日子
甚至會影響我,對於未來的決定,事情是這樣的.....
我與男友交往了一段時間,有計畫未來結婚,共度未來,也有計畫結婚前,先同居習慣生活,男友一直都住在家中,家中父母健在,但他父母親的感情不好等於完全沒交集,住在同一個屋檐下,睡在同一張床上,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互動,或交談,連朋友都不如,這原本與我們無關,但每個週末,我男友都會帶媽媽出去走走,吃飯逛逛,真的是每一週,這點一開始是優點,看似孝順,我也覺得沒有問題,但婚後的生活讓人擔憂,婆婆的婚姻生活好像我們也要共同承擔他的無聊寂寞,他又不是愛交朋友的老人家,生活簡單,如果沒陪他似乎是我們晚輩沒有盡到孝道,但每週都要陪他,讓人感覺被親人道德綁架,但我糾結的是,男友的態度,沒有認為這種生活有什麼問題,而我非常討厭這種感覺,如果他們婚姻生活幸福,能有共同興趣,有交集互相陪伴也好,我們就不用處處顧及一個被老公冷落的婆婆,
出去時他們不會走在一起,我們就要有人陪他,其實跟單親沒兩樣,談到這
已讓我對婚姻失去一半的信心,婚姻生活不能只是單純的跟老公相互陪伴,
我願意陪家人,但不是常常到讓人感覺是種透不過氣的責任,好像是應該,沒做到就是惡媳婦?
尤其是他們的婚姻不幸福,關係不好,為何要引響到後輩的婚姻生活呢,
老師,請問這個婚?
還要結嗎?
還是能有其他調整方式呢?
感謝你的閱讀
謝謝
3
老師,我在交友軟體認識了一個男生,跟他聊天很開心,樣子也不錯,對女生算體貼,雖然家境不好但很孝順,我跟他說我們不會有結果,還是在一起了,在一起的期間也發生了關係,經驗沒有很好,因為做愛時他不如前男友那樣溫柔。結果認識不到三個月,才知道他年輕誤交損友,準備入監服刑,他今天進去了,沒要求我等他,我也知道跟他無法長久,應該繼續找下一個對象,只是我不知道自己出了什麼問題,戀情一直以來都不太正常,很正常的我又可能喜歡的人,卻似乎對我都沒那麼熱情,我是不是哪裡有問題...
4
老師你好~
很想更有深度的去思考婚姻的課題,希望可以聽聽老師的看法。
我25歲的時候離婚帶一個2歲多的兒子,遇見了現在的先生,我先生家庭非常正常,他的條件也很好,我很幸運遇到不只能接受我和小孩的對象,連他的家人都完全接納和祝福,交往三年後結婚。
婚後其實就很幸福的為生活努力,結婚兩年後才生了我們的小孩,因為先生對我們一直很好,生活也都以我為主,我不曾去懷疑什麼,直到我們的小孩快2歲,我意外懷了第三個孩子,先生很堅定的說我們會更幸福的要生下來(先生的收入還不錯,我們也有存款,經濟和生活品質沒有太需要擔心)但沒想到接下來我們婚姻就開始面臨考驗。
在我懷孕5個月的時候,我FB有陌生訊息傳給我幾張line的對話,並且說要我管好老公,對話內容就是比較低俗淫蕩的對話,我只回對方傳這給我幹嘛,因為是假帳號,我也覺得沒必要為了陌生人來破壞和先生的感情,我先生當然是說不是他。
再來是我懷孕7個月的時候,又有陌生訊息傳給我,說她覺得我很可憐,遇人不淑之類的,然後附上一張照片,是我先生在睡覺的照片,我只回她謝謝妳告訴我,然後傳給我先生看,請他馬上回家,我要好好和他談談。
小孩我先送去婆婆家,然後自己和先生好好處理這件事,我跟先生說我希望了解整個事情,讓我自己做好心裡準備,不會再因為對方說的事情而感到受傷,我想保護好我自己,先生的態度就是一直眼神懇求加愧疚,什麼話都不說,跪在我面前,我問他,然後他回答,我激動的時候也忍不住閃他好幾個巴掌,他都忍下來也哭著和我道歉,問下來的事情就是那女生和他的關係是彼此都清楚的炮友,對方也有婚姻和小孩,平常不會刻意聯絡,久久會聊一下,那近期女生會開始想要看電影或問更多我的事,先生覺得差不多該結束了這樣的關係,所以好久沒聯絡她,其實他也不知道那女的是怎麼回事,上次的對話,他有想問她,但又覺得算了就不要再牽扯,沒想到她有偷拍過他,先生說他很愛我和小孩,想跟我們在一起,我想了幾天還是覺得努力原諒修復我們。
之後我重新看待我的先生,我當作和之前的先生分手了又和另一個人在一起,我跟他說,他這次錯了但不代表都沒有做過對的事,所以我願意選擇留下來,這些年他真的也很努力,我也很感謝他一直以來那麼勇敢選擇我還有照顧我的小孩,修復的過程我們更在意對方的感受,我也好像更意識到他是需要被重視的男人,忽然覺得他比以前更吸引我了。
老三也順利的生下來,我決定當個全職媽媽照顧小孩,三個孩子的生活真的比想像中的還要混亂,我先生常對我說辛苦了,晚上下班也會回家加入幫孩子洗澡哄睡的行列,但慢慢的
日復一日的疲勞感籠罩我們,互動變少了,對彼此的笑容也少了,我想起不愉快的回憶次數變多了,我開始想要看他的手機,疑神疑鬼,他都一直接受我的質疑,也會耐心解釋,直到連我都覺得這樣的生活好累,想先分開住,讓彼此重新整理一下,看看還愛不愛對方,一開始他覺得這樣會不會太誇張,但有因為類似的事件吵了幾次,加上他真的覺得有小孩讓生活變得很沒品質,所以他也答應了。
他先搬到公司的套房住,還是依然會主動關心我和孩子,三,四天後,彼此好像真的心情輕鬆許多,可以聊天而不只是交代事情,睡前先生也會打電話和我聊天,隨時都可以視訊,假日他一定會回來,平日也會忽然跑回家給我驚喜,我們好像回到戀愛的感覺,這樣大概為期一個月了,這樣其實我心情很愉快,和先生相聚的時光很輕鬆,會孩子睡了,一起喝酒比以前更恩愛。
最近他提說他乾脆在公司附近租個房子,因為一直住公司套房,總覺得別人會關心怪怪的,我忽然覺得有些矛盾,我是很喜歡這樣有點距離和空間,每次見面多了期待,相處的時間更有品質,也更看得見對方的優點,但我可以接受他到這個程度會不會太誇張呢?但我真的又不認為每天面對面卻不是真的開心的婚姻生活很抗拒也覺得痛苦,要怎麼看才可以鬆綁自己呢?傳統的婚姻觀念真的只會給彼此好大好大的壓力,想真正的擺脫又忍不住在意的我們,想知道老師會怎麼看?謝謝
(小孩目前有家人幫忙照顧,其實我也輕鬆許多了)
感謝老師的觀念,讓我調整許多,讓我在很多過不去的時候可以看看老師的影片和文章,至少還可以睡得著。
感謝
5
老師您好
很喜歡聽老師對感情的看法
像是一把鑰匙解開心中的困惑
目前的我有個問題糾結了半年
以為自己可以處理,但仍陷在那深坑裡
希望能聽聽老師的看法
我和她是一對同性的戀人
相差12歲(我大她小)
在一起度過美好且穩定的兩年半,相處的默契與想法,都讓旁人覺得羨慕。一直覺得感情很穩定的我,剛好遇到她失業的問題,使她沮喪不已。因為她年輕,所以我鼓勵她可以出國留學一陣子,看看外面的世界。讓她能重拾熱情。不擔心異地戀的問題。因為我們都一直堅信我們的愛情,所以對於遠距離很有信心(她是愛家的巨蟹),
剛去的一個月她每天都吵著想回台灣,想念我...等。突然有一天,她跟我提說想先分開一陣子,因為國外的種種不適應讓她無心經營感情。分手後我們沒有斷了聯絡,她還是時常聯繫我。三個月後她才跟我坦承,有一天因為喝酒不小心跟曖昧的人發生關係了。因為覺得對不起我才跟我提分手。後來的她們沒有在一起,只是維持著曖昧的關係。而這段日子不斷的想起我的好,才跟我坦承這一切,她跟我懺悔,她一時的貪玩,讓她懊悔不已,以後絕對不會再發生了。希望我原諒她、希望能夠重新相信她,希望我們能重新開始,(她現在已回來台灣)。
我想我們之前的感情還在,而我對她還有愛
但卻也忘不了她的背叛
總在這一刻原諒她了,想好好在一起
下一刻又想到她背叛的畫面。又無法原諒了
反反覆覆的糾結,連自己都討厭自己了。
到現在對於她的挽回,我仍無法答應或放下
覺得好累!想聽聽老師有什麼看法或建議怎麼處理,謝謝你撥空閱讀,期待你的回覆
謝謝
6
老師好~ 剛剛看到FB上的訊息... 明天老師要和官靈芝小姐一起直播回信,我超期待的!! 不知道可不可以先在這裡發問問題?? 我有上網瞭解了一下官姐這張爵士專輯的介紹... "十箍銀" 這首歌的創作深受十元阿嬤的影響... 希望能藉由音樂表達一股暖流給大家... 台南的那場生日會,大家一起合唱著這首歌... 讓我好感動好感動... 我已經好久好久沒有聽到一首歌可以感動到流出眼淚了(而且竟然是台語歌... ) 老師說音樂是一種能量... 真的,我完全百分之百的相信... 我本身是一位音樂老師,最近常常在想... 關於做音樂,或是玩音樂這件事... 它的本質不就是為了觸動人心? 不管是自己或是他人? 在現在這功利化的世界... 大家是不是都忘了這件事情了? 小朋友學樂器是為了比賽加分? 組團演出是為了一場case有多少錢可以拿? 主流音樂似乎比較受到大家的歡迎?? 當然,我知道賺錢也是很重要的... 但,當發現周遭愈來愈多這些把“利”字擺前面的人... 甚至發現自己做出來的行為也愈來愈偏向這樣... 老實說,蠻難過的... 好希望能找回音樂的單純與美好,好希望音樂這股能量,能如同小時候看的動畫一樣... 改變世界!! 希望老師和官靈芝小姐能給我一些指引.... 謝謝老師~
百行以孝為先解釋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美局勢仍未有任何和解跡象。白宮經濟顧問Kudlow暗示11月在阿根廷的G20峰會,就算中美領䄂有單獨會議,議題未必包括貿易,按他的說法,中方表現是他「前所未見的固執」,完全不肯對美方過去五六個月來的要求作出任何回應。我認為這只代表他見識少,這麼重要的談判,拖一年半載有什麼奇怪,從前的WTO和其他貿易談判,通常都需時好幾年,甚至十幾年。況且中國早前曾上美國的當,談好條件又被特朗普否決,發現他們不停搬龍門,所以不會再輕易相信;加上美方官員經常侮辱中國,完全不可接受。
在沒有提出證據的情況下,經常指控中國大規模盜竊知識版權,強迫技術轉移,再加近日的干擾選舉和偷聽特朗普竟然沒有加密的私人電話。如果真的那麼疏忽,很驚訝,以特朗普的為人,跟那麼多女人糾纏不清,債主又多,最需要加密的正是他的私人電話。
中美「冷經濟戰」肯定是一場長期鬥爭,大部分美資大行已把美方針對所有中國進口貨加徵10%至25%關稅,作為他們對明年預測的base case scenario(基本場景預期)。如把中美冷經濟戰比喻作一場15回合的拳賽,我承認美國已輕易勝出第一回合,但未算完全擊倒中國。中國在第一回合的表現確令人失望,似乎對突如其來的襲擊有點措手不及,但亦有點故意保留實力的味道。
已去世的拳王阿里,在他光輝的拳賽生涯中最後的數年,雖已失去年輕時像跳芭蕾舞般的輕快步法和速度,但在1974年的歷史性重量級世界拳王賽,在非洲剛果舉行的「Rumble in the Jungle」,對手為當時從未敗陣的George Foreman,成功採用「Rope-a-dope」戰術,雖有點難看,但非常有效。頭幾回合阿里盡量不出拳,只倚在繩上,盡量保留氣力,先讓對手猛烈進攻,消耗體力,然後在第八回合才開始還擊,反而技術性擊倒Foreman,得到最後勝利,以32歲高齡重奪冠軍。
不過,這戰術也付出高昂代價,阿里到了中年已出現柏金遜症狀,估計跟頭部受過無數次重擊有關。到了晚年,他的身軀不停抖震,也失去說話能力,跟年輕時出口成文的傲慢拳王詩人(名句Float like a butterfly, sting like a bee)判若兩人,令人唏噓!
過往中國政府對經濟狀況頗為敏感,一般在3個月內作出政策反應(是否最佳對策是另一回事),例如2008年的金融海嘯,在發生不久後中央已決定用4萬億元人民幣基建來救經濟。最後中國有了高鐵,但10年過去,總債務亦翻了一番,高達GDP的3倍。
在今次中美衝突,再加美國聯儲局持續「收水」,中國的政策反應似乎慢了約三個季度。
刺激消費助轉型
最先推出來的都是一些周期性的本能反應,包括多次降準和重啟多項基建,令人覺得突然放棄去槓桿目的,反而走上回頭路。然後是推出個稅改革,但初版令所有人嘩然,計來不減反加,最慘是提出的所謂社保改革,令企業百上加斤,可迫使無數中小企倒閉。另外,當然更突然整頓多個民企為主的行業,包括騰訊(00700)為首的遊戲,阿里巴巴為首的電商,以至醫藥、教育、汽車及金融等。
從好的角度想,可以形容為了開放市場,打壓騰訊是為了關注年輕人的心智和身體健康;嚴打代購和網店打稅只是為了執行現行法律。好的解釋是趁這次調整,索性來次「Kitchen-sink」(大掃除),把所有本已想做的困難改革一齊推出,在一個低位重新出發。這個說法不無道理,惟整體給人一個「國進民退」的不良印象。
最近終於看到一些好政策的𥌓光。大家都很清楚我的4個主要政策建議。第一就是減稅,千萬不要混淆視聽稱之為稅改,清晰一點,減稅就是減稅。我「說教」已近兩年,開始時無人相信有此可能,無數內地朋友說我不懂國情,中央非常看重稅收,是永遠不會減稅的。近期愈來愈多跡象,獨立和客觀思想比「醬缸」文化更重要,我這個明眼的局外人似乎看對了,中央將大幅減稅,藉此刺激生育和消費,幫助經濟轉型。
個稅改革的最後細節較合理,加了供養父母免稅額,用實際行動來支持中國人「百行以孝為先」的美德,但仍稍嫌子女教育免稅額不夠大方,應簡化為子女免稅額,從一出生就享有,不用等3年。稍為放鬆在華工作的外國人全球稅亦較合理(未到183天須離境最少30天),要不然開放外資投資也沒用,寶馬是不會投資數十億歐羅在中國,如因稅務原因而導致無德國管理和工程人員願意來華工作。剛剛收到好消息,傳聞將大減小排放汽車銷售稅一半,由10%減至5%。
更令人鼓舞的是現在盛傳在四中全會後,中央將宣布更大規模的減稅計劃,或包括企業所得稅和更重要的增值稅,據說有希望幅度甚至大過美國,超過GDP的1%。唯一的可惜是有點遲的感覺。減稅也要講時機,如果在六個月前做,減一元稅可能刺激到八毛錢的消費,經濟好的話,超過一元都有可能。惟現在經濟放緩,股市大跌,樓市都開始轉弱,出現負財富效應,消費意欲下跌,減一元稅可能只刺激出五毛錢不到的消費。不過,就算是遲,總比無好得多。
這些措施仍然不夠,中國的稅固然重,其實社保等所謂五險一金,對打工仔和企業的負擔更重,高達基本工資的35%或更高一點(各省市不同)。早前政府還想迫所有民企準確報上工資,嚴厲收取社保,估計增加2萬億元人民幣以上負擔。有人認為幾乎抵消民企的所有利潤,就算沒那麼嚴重都最少減少一至三成純利。幸好上周宣布暫停執行且不會秋後算賬,追究過去漏報。其實社保也需要大幅減低,亦要變得更靈活和透明,最好是如美國的401K計劃,投資什麼基金由個人控制和決定。
活化國有資產有眉目
現在大部分人供社保,感覺有如放錢進黑洞,表現如何完全不知道,根本連退休後可以拿回自己的錢的信心都沒有。現在容許利用部分公積金來租或供樓,但其他緊急用途都不可以。美國的401K計劃,只要願意馬上交稅和罰款,就可以套現應急。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這些減稅措施絕不可以是一次性和有限期,必須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定下一些長期目標,例如平衡經濟至消費佔比GDP達到50%或更高,生育率提升至1.8或更高(不容易)等,意思即是如現有政策不夠力度,必定不怕艱辛,繼續減稅,直至達標為止。
本欄日後的文章將繼續探討我建議的其他政策的進度如何,包括去槓桿、人民幣國際化和直至現在仍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不可能的私有化部分國有資產。但最近中央第一次列出了非金融和金融類的資產和負債表清單,似乎正準備走出「活化」這些資產的第一步。如成真,可喜可賀!
曾有讀者褒獎我為臥龍先生,絕不敢當,中國臥虎藏龍,民間高手多的是。我既不能知天下事(都想),更是足不出戶的相反,馬不停蹄就差不多。如能對國家提供一些有用的意見,已非常滿意。如偶能猜中部分政策,亦只因我稍具世界視野(亦較敢言),再加仔細分析和邏輯推理,盡綿力提出一些最好、可行或甚至沒有選擇,必須要做的政策。
中環資產持有騰訊的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