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布莉女神儀式後心得】
.
結束了為時七天的女神儀式,內心裡真心佩服也尊敬西布莉女神的神威,為我們在場工作人員帶來超強的儀式感受之外,也顯示了一些奇蹟(請見下一篇)
.
女神降臨時所帶來的氣勢真是令人從頭到腳地顫慄,是一種巨大而且壓倒性的氛圍,真不愧是守護王國的女神。而女神降臨的時機正好也是一直以來在疫情中守護得好好的台灣,因為某些人的疏忽加上防疫疲憊的懈怠,造成了社區感染的疫情危機。我們全體工作人員再一次對於女神的降臨時機感覺到驚愕不已,原來在這麼早之前女神就已經打算來與我們共體時艱了嗎?
.
所以連續七天的迎請降福之中,Seer都會請求女神的獅子女神能量可以向外擴張,守護工作室所在的區域,也守護所有參與儀式的人們,當然還有守護台灣。或許也是在這股強大壓力的能量之中,Seer個人的身體也在儀式過程中感覺到強烈的變化,好像有一種巨大電流通過的感受。
.
這次儀式結束之後女神給予的神諭是:
.
.
【女神力量神諭卡】拉克希米女神「幸運/財富」
這位女神是在混亂(翻攪混沌的乳海)之中誕生的的幸運女神,也說明著雖然看起來眼前一片混亂,但是幸運也會從中而誕生。我們將通過這個如大海一般的苦難而最後獲得豐盛,在下一位女神來臨之前,我們應該懷抱著希望,如果可以,也應該呼喚這位幸運女神。
(請容我工商服務一下,青月巫作的夏至檔竟然如此巧合的會製作拉克希米女神賜予的配方──幸運之海,希望能夠幫上大家連結這位女神呢!人與人的連結可以暫時不要,但是人與神的連結真是一刻都不能缺少呢!)
.
.
【揚升超越神諭卡】愛爾蘭精靈「Look for the portal」(尋找新出入口)
這張牌卡所說的是精靈世界的力量,五朔節之後精靈世界的力量在人間正在密切的連結著,而活潑的精靈們也正圍繞著我們所有人。愛爾蘭精靈就像是帶領著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引領者,引導我們有更多更不同的精神世界體驗,感覺到完全不同的世界能量;而這個儀式也能夠支持我們找到新的出路及新的出入口,生命也有可能進入完全不同的模式。而又或者,這張牌也可以直接解讀為「精靈之門」──精靈世界的大門,開啟自己的心去連結精靈世界的門戶,感受世界的真實能量。
(再讓我工商服務一下,青月巫作夏至檔也十分巧合地會製作本年度最後一次精靈之門,傳說中精靈開啟大門讓人躲入避難的配方。我可以發誓抽牌時候完全沒有設計,青月鹿居的儀式與青月巫作也沒有串連,就真的是很巧合的訊息,看起來精靈女王也對於人間的現況非常關心呢!)
.
.
【龗神諭卡】水月觀音
關於水月觀音的化身,有一傳說是觀世音菩薩要救度在蘇杭地區的數十萬冤魂而化身的形象,觀音坐在月影之中,而水中有其倒影;水中月是真或者天上月是真,一切皆是幻象而一切卻又真實。我們在這段時間將會看見很多自己內心顯化在外界的現象,不管這些現象有多痛苦或多恐怖,只要我們記得這其實都與自己的內心有關,不去怪罪外界也不將自己應負起的責任向外丟出,那麼這段時間也將會很快過去。而這個過程也是培養慈悲心,同理眾人眾生的痛苦,真正達到內在心安的學習。
.
.
看起來在下一位女神降臨之前,西布莉女神在經過一番猛烈如獅虎的操作之後,竟然為我們帶來後續有關於幸運以及避災的訊息,甚至也提醒我們培養慈悲同理心。
.
儀式後,木牌焚燒的火焰真的是非常火力強大而且猛烈,雖然已經進入夏天,在這火焰邊卻也不感覺到悶熱,反而感覺到內在的潮悶一點一點地燒盡。這次的火焰也是歷來焚燒最久的一次,一直到所有火祭物都成為灰燼前都還有明火,看起來西布莉女神蠻喜歡這塊土地的,難怪願意在危機正起的時刻來與我們所有人同在。看著這美麗而明亮的火焰,再一次由衷感謝獅子女神的降臨,希望台灣以及世界都能夠儘快脫離瘟疫的魔手,希望我們能夠再次重回安心的生活之中。
.
願西布莉女神與各位同在,相信儀式結束之後女神還是與大家有著連線,別忘記常常呼喚獅子女神的降臨,為我們帶來勇猛如獅的特質,一起擊退黑暗與疾病。
.
.
👉 你也有參加嗎?來複習一下西布莉女神祝福七日儀式:https://wp.me/p3UNVs-3yO
👉 甚麼是女神祝福儀式?https://wp.me/p3UNVs-2L5
.
.
#思逸老師說
#奔狼小編關心您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
「瘟疫危機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瘟疫危機心得 在 思逸 SEER 荒人巫思手抄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瘟疫危機心得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瘟疫危機心得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瘟疫危機心得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瘟疫危機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瘟疫危機心得 在 aji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瘟疫危機心得 在 [心得] 瘟疫危機(Pandemi)心得- 看板BoardGame 的評價
- 關於瘟疫危機心得 在 [心得] Pandemic 2013 瘟疫危機新版心得&開箱- 桌遊 - PTT遊戲區 的評價
- 關於瘟疫危機心得 在 桌遊菜鳥- 跟9 歲的小兒子玩了「瘟疫危機:浪潮洶湧」(以下 ... 的評價
- 關於瘟疫危機心得 在 瘟疫危機桌遊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 關於瘟疫危機心得 在 【z桌遊】瘟疫危機: 病毒蔓延(pandemic: contagion) 中文規則 ... 的評價
- 關於瘟疫危機心得 在 #介紹#瘟疫危機 - 桌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瘟疫危機心得 在 [心得] 瘟疫危機承傳第一季自製重複遊玩(小雷) 的評價
- 關於瘟疫危機心得 在 [問題] 有無與<瘟疫危機:傳承>類似的遊戲(雷) 的評價
- 關於瘟疫危機心得 在 [心得] 瘟疫危機:浪潮洶湧- 介紹&開箱- 看板BoardGame 的評價
瘟疫危機心得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分鐘閱讀:
進入21世紀的失控時代
中國圖書網頁先知書店,不久前出了一篇文:《所有的失控,都重回控制:過去20年,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文章說:2020年,大量黑天鵝事件,集中爆發,其中尤其以新冠疫情最詭異。有學者開始討論,是否應以2020為界,將人類的紀元重新定義為新冠前(Before Corona),和新冠後(After Corona)。
2020年,是21世紀前20年的最後一年。過去20年,物質充裕而精神空虛、經濟繁榮而貧富懸殊、技術進步而社會重構,大國崛起而文明隕落,種種交織在一起的因素,讓這20年的歷史像被按了快速鍵,在疫情的衝擊下炸裂開來。
20年前,開始了一個新世紀。那時,已經有網絡文化觀察者 、美國作家凱文‧凱利(Kevin Kelly)預言,21世紀會迎來一個失控的時代。他說:「所有的火焰都將熄滅,所有變異都趨於平淡,所有結構都將自行消亡,所有的秩序都將歸於混沌,所有的控制最終都將失控。」
但他沒有看到的是:有失控必然有控制,過去的20年,一邊失控,一邊控制。甚至可以說:所有的失控,都重回控制。
這20年的許多世界性失控,主要包括:全球化經濟無國界與政治有國界的矛盾失控;金融業的無國界導致2008年因次貸危機而造成的金融海嘯的失控;2003年的非典特別是2020年的新冠瘟疫讓大半個世界徹底失控;美國大選讓世人對美國民主秩序大跌眼鏡,敲響西方文明的喪鐘。
文章藉三本書的內容,對21世紀這頭20年的種種失控及出路,作出分析。
經濟全球化和政治逆全球化
中國先知書店網的文章藉三本書對21世紀開頭這20年作概括,一本是我早前介紹的索爾的《知識分子與社會》,一本是美國政治理論家羅素‧柯克(Russell Kirk)在1953年出版的《保守主義的精神》,另一本是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人博寫的《1840年以來的中國》。王人博這本我沒有看。柯克這本是政治學的經典,分上下兩冊,去年江西出了這本著作第7版的譯本。這麼厚的理論經典仍然受歡迎,因為寫得生動。
這篇題為《所有的失控,都重回控制》的文章,講過去20年,從2001年開始,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加入WTO。不久,歐元正式成為歐盟的合法貨幣,至此,經濟的全球化,駛入了快車道。
當時的著名記者湯瑪斯‧弗里曼(Thomas Loren Friedman)滿懷憧憬的預言道:「世界被抹平了」。過了20年,人們發現,世界並不是平的,地球依然是圓的,上面住著兩百多個國家,所有國家都有國界線,許多國家並不願看到世界「被抹平」。 「試圖抹平一切」與「頑強地抵抗被抹平」發生衝突,衝突的根源,是經濟無國界,但政治有國界。政治是民族國家本位。政治的國界排斥經濟的無國界。2016年英國公投脫歐,拉開了民族國家本位的政治大幕。同年美國特朗普上台,提出美國優先,曾經是全球化主導者的美國要求退出WTO。在政治的阻擊下,一股強大的「逆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經濟的邏輯與政治的邏輯,正式分道揚鑣。
新冠疫情爆發,引發關於自由與秩序,以及應對公共事件的兩種不同治理模式的反思。
自由與秩序
過去20年,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實際上正在重塑世界——從商業到政治,從生活到職業。一個人能獲得什麼商品,接觸什麼媒體,如何與世界連結,如何理解這個世界,幾乎全都依賴新技術,依賴於演算法與大數據。
然而,技術給人類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接管了整個世界——在數碼化時代,誰控制著大數據,誰就控制了世界——數據成了新的「獨裁者」。技術走向「失控」的結果,就是「大數據」的獨裁。
由這裡,先知書店的文章,引入了柯克在《保守主義的精神》一書中的一段話:「一個國家裡,如果一個人或一小群人能夠不加控制地主宰其他同胞的意志,那麼不論這個國家被稱為君主制還是民主制,它在實質上就是獨裁。」
因為疫情,世界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敘事邏輯:一種是國家權力最大化,集體主義式的:秩序高於自由,公共利益大於個人自由,與之對應的是能夠集中一切力量,調配所有資源的舉國體制。另一種是個人權利最大化即個人主義式的,自由高於秩序,反對抽象的、空洞的公共利益,與之對應的,是站在舉國體制對立面的自發秩序與自治模式。
因為疫情和大數據的控制,美國大選也出現紛亂和讓人意想不到的結果。自由是否會導致失控?秩序是否會導致專權控制?
《保守主義的精神》一書中寫道:「一個公正的政府在權威的訴求和自由的訴求之間,始終維持著一種健康的張力。」
這是美國傳統保守主義的精髓,美國歷代多位政治人物將這本書中的原則當座右銘。
保守主義一般原則
《保守主義的精神》一書的作者羅素.柯克(Russell Kirk),生於1918年,1994逝世。二戰期間,曾在美軍服役。1953年寫下這本書而聞名美國,其思想影響了尼克遜、列根等美國總統的施政方向。
保守主義是西方現代三大思潮之一,英美的立國思想。本書以保守主義所主張的原則為經,以它反對的各式各樣的激進思潮及其變種為緯,通過政治、思想和文化領域的一系列歷史人物,描繪出保守主義在過去一百多年間的演變歷程。
但是,柯克拒絕為保守主義作精確定義,因為「保守主義不是一種政治制度,當然也不是一種意識形態,它是一種看待公民社會秩序的方式。」過分精準的界定,不但會掣肘保守主義本身,更有可能使保守主義走向某種狹隘,最終「變異」。
柯克只總結了6個保守主義的一般原則作為參照:
1.相信有某種超驗性的道德秩序或自然法的主體,統治人類的社會和良知,此為六原則之首。所謂超驗,就是那些超越經驗和理性的、神明事物。
2.尊重人的多樣性、差異性以及人性的不完美,拒絕激進主義、狹隘的平均主義或同一性;
3.相信文明的社會需要法治和中產階級,堅持人人在神明和法律面前是平等的,接受經濟結果的不平等,反對「無階級差別」的社會;
4. 認為「無私產,不自由」:堅持私有財產制度,以及對公權力的警惕與限制;
5.尊重經歷歲月磨礪的原則、傳統與規範,承認人類智慧有限,拒絕所謂的抽象設計和臆想的烏托邦藍圖;
6.強調社會的連續性,主張審慎與自然、自發的改良,反對激進狂熱的「大破大立」的變革。
美國的衰落與救贖
2020年讓世界大跌眼鏡,疫情令個人權利最大化的美國社會失控,混亂而懷疑被操控的美國大選,更像是美國衰落的喪鐘。
美國為何衰落?難有標準答案。不過,67年前《保守主義的精神》一書給出的答案卻獨特而又簡潔:「美國衰敗的背後,始終貫穿著一條清晰的主線,那就是美國的立國根基——保守主義精神正變得愈發脆弱,作為繁榮根基的活水源頭正在枯竭。」
回顧美國歷史,不難發現,保守主義精神興,則美國走向繁榮,保守主義精神亡,則美國走向衰落。
最初的美國,是由一群清教徒建立的,他們獨特的精神結構——「清教徒保守主義精神」奠定了美國秩序最穩固的根基。
二戰納粹德國的罪行被揭露,很多人質疑:當自稱上帝子民的猶太人慘遭屠戮時,上帝竟不施以援手,這樣的上帝,還值得信仰嗎?
哲學家說:如果上帝不給予任何好處,如生存、財富、地位,就不信仰上帝了,那他信仰的,不是上帝,而是好處。如果他因為有好處才信仰,那麼他實際上是被外在物質所決定的。如果他無條件地相信上帝,那就意味著他不再被任何物質條件所約束,那麼,他的精神、靈魂是自由的。
這種不受物質約束的、信仰支撐的自由靈魂,就是超驗。這是保守主義的基礎,即在自律下渴求更多的個人自由。自律的意思是,出於對上帝的敬畏,人在追求自由時,要警惕人性之惡,必須有所節制。
先知書店的文章認為,在人類的技術進步似乎摧毀了一切價值的時代,這一保守主義精神,雖節節敗退,在今天反而更彰顯它的價值。
https://app7.rthk.hk/elearning/1minreading/?pid=1&p=1#4575
瘟疫危機心得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隨便寫一下心得,大家當故事看就好
#文超長千萬慎入 (原文下方留言內的照片一定要看)
你可能已經很熟悉什麼是「黑天鵝」,但你知道什麼是「灰犀牛」嗎?
灰犀牛是既存的威脅,顯而易見,卻被視而不見。舉凡金融危機、氣候變遷、重大政策、破壞性創新科技、個人生活上的小問題等,都可能是最後帶來重大後果或影響的灰犀牛。
當兩噸重的灰犀牛朝你衝過來時,如果你選擇原地站立不動,能夠全身而退嗎?
我原本就是預料,今年中國會走到經濟泡沫前夕,去年年底猶豫不決是否要投資,但最後還是相信直覺,不追高保持觀望,但千算萬算也沒算到,習大大念茲在茲,嘮嘮叨叨快兩年的灰犀牛,居然是自家實驗室創造並搞出來的,這部分我在快一個月前有很隱諱地談過,只是當時沒辦法講太明,大家亡國感正濃,也聽不進去,現在稍微講一點簡單的觀念吧!
首先,既然叫武漢冠狀病毒,那它是RNA的病毒,而冠狀病毒每傳染一個人,就會有機會突變一次,突變結果可能變強也可能變弱,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一開始發病後的兩週內,就用封鎖的方式,將全部可能接觸的人用單人病房隔離,但大家也知道,老共幹了啥事,他們是把在微博上發出警訊的八人,通通逮捕偵訊後,要他們承認造謠刪文,並由網管對他們進行封禁賬號,大家去查2003年sars事件起初,老共也是這麼幹,17年過去了,還是這麼幹(攤手)。
有點離題,我剛說到哪了?喔對了!每傳染一人,就可能帶來突變,但人體的免疫系統也不是吃素的,系統會去攻擊它,只不過在免疫系統反擊的過程中﹑會一併攻擊肺部,不免會傷害原本的正常細胞,於是身體會自動對受損細胞產生修補作用,但過多修補作用,會導致纖維化,於是肺部一旦纖維化,就會無法交換氣體,也就會出現瀰漫性肺炎,導致肺部缺氧,呼吸困難、缺氧,甚至死亡,這也就是為何肺部在x光片下,會呈現一片慘白的原因。
這些都還不是最讓人心驚的,因為突變是自然界正常發生的事,只要資訊透明公開,就能一一找出感染源並且監控,但很不巧的我們鄰國不是這樣辦事情,他們重視天朝面子,從sars時就是這麼幹,得幫主子爭臉面,於是科學只能擺一邊,統計最基本的觀念,就是要忠實紀錄數字,在政治正確下,數學這種幾千年的玩意算老幾?從大躍進時一畝土地能產萬斤米起,爺兒們就這麼玩了,於是有人染病然後赴醫院被拒絕治療,最後回家死在床上,或是返家途中路倒死在路旁,這算不算數呢?
為了面子,官方一定要極力壓低死亡率,大家都看到了影片,此刻湖北省的各醫院是不給確診的,就是想把老百姓染病致死結果,都推給自然死亡,香港被自殺也都說是自殺,看到了吧!這就是黑數,這就是病毒致死率被低估的根本原因。
好啦!一擴大傳染開來,等於幫病毒做了人類史上,最大的哺乳類動物實驗,而病毒這時就能在靈長類身上會學習突變,來躲過免疫系統的攻擊,但它仍然是病毒喔!於是最近已經有消息傳出,有少部分的人被感染後是沒有症狀的,他也不知道自己被傳染了,於是就變成了所謂的超級感染者,也就是病毒公車,他走到哪裡傳播到哪裡,大家可以想像肺結核患者就好了,感染結核菌後不一定會發病,即使發病症狀也因人而異,年輕人有時是輕微的不舒服,有的人單純只是咳不停,但一但開放性存在,他走到哪裡咳兩下,病菌就傳了出去。
降懂吼?我昨天看到有對岸武漢醫護人員拍影片,說他感覺好像有二代變異,讓我瞬間腦袋斷片,希望不是真的。
現在,很多媒體在帶風向,都說是中國人愛吃野味的關係,老實說在我看來,全中國各省都愛吃野味,怎麼只有武漢出事?
所以說,這說法是對一半,的確風俗民情要考慮進去,因為像非洲ebola(伊波拉)為什麼沒辦法斷絕?當然跟當地的知識教育、武裝勢力的不信任和親家人屍體有關,而台灣三十年前也存在生吃猴腦的習慣,因此我們看武漢病毒這件事,要搭配剛好有座BSL4是最高等級實驗室的武漢,來一起觀察。
首先,既然叫實驗室,那麼一定有所謂的活體動物實驗,既然動物是活的,那麼動物實驗室的管理就必須更嚴格,一般來說有以下幾點:
1.出去幾隻要回來幾隻(因為有時儀器設備太大不可能搬到實驗室)
2.裡面關幾隻每天清點。
3.死亡動物除了要登記外,動物屍體的流向要清楚,處理過程要記錄。
4.活體實驗一般申請不容易過,除非你是這領域中的大咖。
5.進實驗室做實驗,會有特殊門禁管制。
當然,但如果你是用最危險等級的病毒來做實驗,一般來說動物是不會離開實驗室的,因為怕他們跑,因此不太可能是實驗員盜賣,我猜比較有可能的是兩種情形,第一種是實驗員帶回家飼養,然後動物跑了,出去感染其他動物了。
另一種就是死亡的實驗室動物屍體處置不當,被其他鳥類與哺乳類動物給吃了一些,而這些動物進入食物鏈後,又汙染了其他野生動物,最終被愛吃野味的市場老闆給逮回去市場販售,加上他們吃野味的方式也很粗暴帶勁,然後就鬧開了。
第一種情況,大家可以參考猩球崛起的影片,要記得一件事,實驗專業不等於動物管理專業,很多時候實驗室的動物管理,是被輕忽的,以為就定時餵養與打掃環境就好,就順道交給實驗人員去做,但其實這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專業,因此這部分是存在風險,因為該國本身就是不喜歡遵照SOP走的文化,記得之前有中國科學家,用基因改造技術,創造兩個號稱抗愛滋寶寶的新聞嗎?當時舉世嘩然,老共管實驗室可沒有在照章辦事的,他們可是無底線。
第二種情況,由於病毒要活必須要有宿主,否則病毒很難存活,而哺乳類和鳥類又很高的機會,是冠狀病毒的宿主,因此屍體處置管理不當,其實也有可能,當然真實世界是不可能會有人出來承認的,但我看到英國衛報終於報導到實驗室了,我猜可能有線索吧!不過一切要看之後WHO跟歐美管理高等實驗室的人會不會出馬,如果他們跑去對中國武漢實驗室出草,要詳細檢驗實驗室的管理流程與能力,那就代表出問題的恐怕就是實驗室。
一般來說,BSL4是最高等級的實驗室,很難會有這種蠢事發生,但像是我們國軍的三峽預防醫學研究所,在研究SARS期間也曾發生過實驗人員感染的事,這是世界級的笑話,但兩岸文化大不同,至少台灣政府並沒有把面子放第一,咱們可沒隱瞞而擴大疫情。
好啦!以上隨便閒聊一下看法,來個總結吧~
去年之前,中國還能靠活絡內需市場來撐,北上廣深沿海城市依舊保持歌舞昇平,這病毒一出來,家家戶戶不出門了,肯定消費萎縮,跟著服務業進入寒冬,製造業又被川普大力打擊著,各省地方債今年又是償還高峰,外有貿易制裁死咬著不放,內有債務違約與瘟疫肆虐,我猜最樂的是普丁,這頭北極熊在中共最差的時刻,一定會咬掉中國一大塊肉下來,這不是危言聳聽,毛澤東也說過,台灣不過是個小問題,最該留意的是背後的俄國。
今年~到底會如何呢?
恐怕,情勢比去年更驚滔駭浪,我說過了,咱們這代人沒辦法了,就剛好站在了一個風口浪尖的年代,四年前感謝雙英聯手,台獨教父交棒給小英總統,我每每思索整個脈絡,都不由得捏一把冷汗,慶幸咱們四年前選對,四年後又選對一次,此刻剛好是中客在台數創新低的時刻,否則在這波瘟疫蔓延當中,台灣早就淪陷了,而且是大規模的淪陷。
新年談這個好像有點沉重,就不多聊了,再叮嚀一次,勤洗手、戴口罩、離開人多的地方、沒必要不去醫院,這些老生常談的事,卻是保命的關鍵,
最後聊一下,我認為民進黨政府,如果夠聰明的話,應該在年後準備一些防疫物資送進大陸,怎麼說呢?
因為一來顯示我們有人道關懷的心,二來加深大陸人對台灣的善意,三來歐美亞各國,喜歡看到這種降低兩岸衝突可能性的發生機率,要知道中共政權不穩,是可能打台灣來轉移內部壓力,古代尚有弦高犒秦師,妙計退秦軍的故事,咱們這麼做一點都不窩囊,反倒是妙計。
未來還很顛頗,尤其高雄的酒店很可能成為防疫的破口,哪邊不選,偏偏選到發大財市,唉!期望大家在未來的日子,都能趨吉避凶,逢凶化吉,咱們共同見證歷史的一刻。
#看完請低調分享哦!😆
瘟疫危機心得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E7%9A%84%E8%A8%93%E8%AA%A1%E6%9B%B8%E2%94%80%E2%94%80%E4%BC%8A%E6%A0%BC%E8%A8%80%E7%9A%84%E7%98%9F%E7%96%AB%E6%9B%B8%E5%96%AE8%E7%A8%AE
☞ 本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223-culture-booklist-vir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書單 #隔離 #卡謬
─────
瘟疫來襲,你被隔離了嗎?或者很宅又沒朋友(?)的你,其實已經「自我隔離」很久了呢?
你知道即使沒有瘟疫,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阿宅,其實也等於長期自我隔離嗎?
你知道世界文學史上眾多名著都是以「孤獨」為核心的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給我們的訓誡書──瘟疫書單8種〉。這是伊格言應邀為香港端傳媒所寫的文章,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你聽過英國間諜小說家勒卡雷(John le Carré)嗎?事實上,「間諜」很可能就是世界上最孤獨,最「隔離」的職業之一。
我們今天要讀的倒不是勒卡雷的小說,而是他的自傳《此生如鴿》(The Pigeon Tunnel:Stories from My Life)。
沒錯,勒卡雷自己就曾在冷戰時期的德國柏林當過間諜。
當間諜都在幹嘛?每天都跟007電影一樣飛簷走壁、殺來殺去嗎?當然不是;這是完全錯誤的印象。伊格言這樣寫:
勒卡雷當然是位大師,你不會懷疑這件事──如果你看得下他的小說的話。這其實是種恭維,因為正是他的博學、精密、旁徵博引、拒絕簡化,遂令我們得以一窺一個隱遁於煙硝之外的,間諜的真實世界。是的,你以為間諜成天都在殺人或被殺嗎?當然不。幹嘛殺人呢?殺人多麻煩,屍體難以收拾,要是在他國領土殺人,還得去「按捺」別人的治安機關和情報組織;稍一不慎,還可能引爆外交危機或戰爭。對,非不得已,間諜當然不殺人──他們的大宗日常工作,也就是在蒐集情報、傳遞情報而已。
有道理吧?說穿了,驚險、血腥能免則免;我們對情報工作的誤解,其實來多數自於電影的誇大戲劇化效果。
真正的「間諜日常」,其實非常寂寞,近乎自我隔離,因為那幾乎都是一個人的資訊蒐集作業──
沒錯,當然是「近乎一個人」,難不成你還能酒後對好友吐露心事說你正在當間諜,蒐集情報很辛苦嗎?
所以間諜當然是孤獨的──情報員的快樂,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勒卡雷的回憶錄《此生如鴿》英文題名原為「鴿子隧道」(The Pigeon Tunnel)──鴿子隧道是什麼?
那是蒙地卡羅賭場的娛樂設施。還是個青少年的勒卡雷有一次被他不成材的父親帶去賭場開眼界;那裡養了一群鴿子,配置了隧道。
鴿子們依序由隧道飛出,此生唯一目的是讓賭累了想活動筋骨的紳士們舉槍進行不定向飛靶射擊,權充娛樂。伊格言如此述寫:
你覺得鴿子很可憐是嗎?是的,勒卡雷說,許多他尚未定名的小說檔案,在電腦裡都先叫做「鴿子隧道」。為什麼呢?讀者們可以自己想想看:若有一日,大自然或上帝心血來潮,突然決定以病毒對人類進行不定向飛靶射擊,你覺得人類像什麼?
這是作家勒卡雷的悲觀;也幾乎是所有他小說的共同主題──愛國的疲憊,間諜的虛無。
為國熱血奉獻的情報員,在過了大半輩子提心吊膽的生活之後,也總會有那麼一瞬間,懷疑起這一切是否值得吧?
問題是,人真能有選擇嗎?或者其實我們的一生,總像那些依序飛出隧道的鴿子一樣,徒勞且別無選擇呢?
講到這,伊格言說,我們也該來讀讀法國作家卡謬的名作《異鄉人》了。
對,此刻我們可能更容易聯想到他的另一本書《瘟疫》;但提到孤獨與隔離,最令人難以忘卻的卻是《異鄉人》。
讀過這本書的朋友們都知道,這是殺人犯莫梭的故事。
對,莫梭沒什麼朋友,無疑是個孤獨的人;但我們要問的是,在日常中,你難道沒有「不太清楚為什麼」而做了一件錯事的經驗嗎?
比如,被老闆訓話時,突然覺得自己站在這裡聽訓似乎有點可笑;於是你福至心靈,笑了那麼一下──其實並沒有強烈對上司不敬的意思,但你卻因此被開除了......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瘟疫危機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1.恐懼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會恐懼?
2.恐懼和焦慮有什麼不一樣?
3.恐懼時可以做什麼?來讓自己好過一點?

瘟疫危機心得 在 aji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哈囉~我是阿津,歡迎來觀看我的遊戲實況直播影片( ´ω`)
ps3 最後生還者 拋諸腦後 The Last of Us DLC Left Behind 恐怖冒險生存
以美國為故事的舞台,神秘寄生菌引發了人類瀕臨滅亡的危機
神秘寄生菌引發的瘟疫令世界人口銳減,各國政府瓦解。
20年後,荒廢城市的各個角落,逐漸被叢生的植物所佔據 。
一踏出被隔離的街道,四處盡是被蟲草真菌寄生的感染者們在蠢蠢欲動。雖然他們依感染程度的不同樣貌有所差異,但身心都被寄生菌剝奪的他們,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攻擊生還者、擴大感染。
dlc章節說明了本篇故事在喬爾與艾莉於研究設施中遇敵,之後喬爾摔落受傷,而艾莉是如何在這段時間裡獨自一人尋找醫療資源的經過,同時劇情演進也包含了艾莉在遇到喬爾之前,還寄宿於火螢組織學校並與她好友萊莉發生的一連串事件。
---------------------------------------------------------------------------------------------
► 全部遊戲播放清單 http://goo.gl/DUs8Ar
► 各種生活動態都會貼在FB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tttd3
► twitch直播台 http://zh-tw.twitch.tv/kamiyu666
► 副頻道 http://www.youtube.com/user/kamiyu665
► 同系列影片清單在此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EzqZq_wDhpcZyI9wSj3d1hpNUYVSORKa
---------------------------------------------------------------------------------------------
對影片有任何意見或建議,可以直接留言或寄信給我(°∀°)
►►訂閱頻道隨時接收最新影片動態

瘟疫危機心得 在 [心得] Pandemic 2013 瘟疫危機新版心得&開箱- 桌遊 - PTT遊戲區 的推薦與評價
[心得] Pandemic 2013 瘟疫危機新版心得&開箱 ... 予考慮了, 研讀了一下禁忌沙漠的遊戲內容與規則,真的是滿吸引人的, 但同時,瘟疫危機的可玩耐玩度若是再加上擴充: ... ... <看更多>
瘟疫危機心得 在 桌遊菜鳥- 跟9 歲的小兒子玩了「瘟疫危機:浪潮洶湧」(以下 ... 的推薦與評價
跟9 歲的小兒子玩了「瘟疫危機:浪潮洶湧」(以下簡稱浪潮洶湧) 玩家們這次來到了荷蘭- 這個陸地低於海平面的國家,要不斷抵擋暴風雨和浪潮的侵襲,透過人工排水和各種 ... ... <看更多>
瘟疫危機心得 在 [心得] 瘟疫危機(Pandemi)心得- 看板BoardGame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我是大發,
最近收集到一款廣為人知的合作遊戲–「瘟疫危機」
也寫了一篇簡單的感想文:
[Reflection] Pandemi瘟疫危機(開箱、感想)
https://linrichbg.blogspot.tw/2013/11/reflection-pandemi.html
在瘟疫危機中,玩家必須擔任防疾病小組的一員,
來遏止四種不同的疾病在世界上蔓延,
所以這個遊戲要玩家們同心協力,彼此合作,
在世界各地疲於奔命,被疾病玩弄於手掌心中(無誤),
然後在渺茫的生機中,研發出解藥,進而拯救世界,
是一款非常有意思的合作遊戲!
雖然此款遊戲出版已經有一段時間,
但一直廣受玩家歡迎
版本不斷堆陳出新(封面也換成具有影集特色的版本)
而且今年也成為Dice Tower玩家票選的第一名!
https://www.dicetower.com/top_100/2013---people/1-10_p13.html
各地的桌遊店也幾乎是必備遊戲,
網路上更能找出一堆規則,
但是大發還是來講講自己對於這款遊戲的簡單感想
希望也能跟大家有更多的討論,
大發喜歡這款桌遊的部份有:
1. 遊戲機制十分精簡卻有深度
在遊戲中,玩家每回合只能從8個行動中,
選擇4個來作,並且可重複動作,
沒有繁瑣的規則,自由度高的選擇,
讓玩家十分容易上手,但不失遊戲深度,
考驗著玩家對於行動的規劃能力,
此種特色,讓瘟疫危機在與家人同樂的家庭遊戲中,
或是策略遊戲中,都佔有一席之地。
2. 疾病擴散機制切合主題
遊戲中因為要對抗疾病的擴散,
所以自然有一套機制來呈現疾病的擴散,
而瘟疫危機中的機制十分切合主題,
在遊樂的過程中,玩家能感到疾病不斷擴散,
讓玩家疲於奔命,又似乎還有一線生機,
直到情況稍稍控制時,又適時的抽出一張恐怖的「蔓延」,
每次都必讓玩家們大呼小叫:
「怎麼又是蔓延!」、「又是你抽到,你手帶賽喔!」
可見玩家在遊戲的過程中,會忘記這只是一個「機制」,
這機制非常的靈巧,玩到入迷之處,
甚至會有種與「人」在對奕的感覺!
3. 具有教育意義
因為遊戲玩家必須要在世界上東奔西跑,
加上被疾病感染的區域也不斷增加,
可說是認識世界地理的好機會,
只是如果玩家是入手戰棋會版本的話,
要花一點時間習慣「港式翻譯」喔~。
當然,一款遊戲沒有十全十美的,
瘟疫危機固然好玩,但也有一些缺點之處,
比如說:
1. 遊戲流程容易流於乏味
因為機制簡單,上手容易,
加上目標單純,縱然有角色能力的不同,
每次疫情擴散的流程方式也有所不同,
但大體上都是在做同樣的事情,
所以容易感覺到沒有彈性,進而覺得無聊乏味。
(加入擴充是否能改善此點呢…?)
2. 運氣太差(玩家品行差?)
嗯…這個就比較個人感受一點,
畢竟遊戲驅動的機制是由抽牌決定的,
有時運氣比較不好,就容易同一個地區不斷出現疫情,
加上蔓延的攪局,可能瞬間就導致世界的淪落,
決策沒有錯,玩家彼此合作,卻導致如此下場,
應該不是玩這個遊戲所樂見的情況。
不過只要牌洗乾淨,這種情況應該少之又少。
總而言之,瘟疫危機可以讓玩家不斷享受,
一場與疾病競賽的冒險之旅。
至於對於瘟疫遊戲此種合作遊戲,
有些意見是:「某些玩家太強勢,導致變成一人遊戲。」
這種情況,瘟疫遊戲中有盡量避免,
比如說手牌資訊的不公開,角色能力的不同,
都會讓玩家的策略不一樣。
成為一人遊戲這種情況,與其說是瘟疫遊戲的問題,
不如說是「合作遊戲」本身的缺憾,
畢竟,成為一個建議策略的導師,
或是在主流意見下仍然有自己的想法,
這都是需要訓練的。
不過,也有天生體質不合的情況,
有些人玩桌遊就是要拼個你死我活,
只能說各取所需了。
但若要享受與團隊合作的默契樂趣,
享受一下午與朋友共同冒險,同甘共苦;
或是想要看到世界在自己手下中被疾病擊敗的被虐情感,
都可以在瘟疫危機中得到樂趣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8.232.164
查了一下,目前好像都沒有看到中文化規則
至少公開的是這樣…,所以我自己目前也是先考慮入手一擴
一觸即發,看能不能帶來更有趣的遊戲經驗!
※ 編輯: lwg 來自: 140.128.232.164 (12/03 08:1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