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不能吃豆腐?含糖飲料才是隱形殺手!】
「痛風就是呷咻賀啦!」
說到痛風不能吃的食物
大家可能會想到海鮮、肉類、內臟、啤酒...
但你知道嗎?除了這些東西
#含糖飲料 才是隱形頭號殺手!
📖2004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研究過去12年、近五萬人的數據發現
🍖吃較多肉類的人
罹患痛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41%
🦐吃較多海鮮的人
罹患痛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51%
另一研究指出
🍺每天喝一杯(355ml)啤酒的人
痛風的風險是不喝酒的人的149%
除了上面這些
其實還有一個大家很容易忽略的 #果糖
🥤手搖飲中添加的果糖
在體內代謝最後會產生尿酸
每天喝1杯含果糖飲料
痛風風險增加74%
每天喝2杯以上含果糖飲料
痛風風險增加239%!
有些人已經有痛風,卻還大喝含糖飲料
結果痛風症狀愈來愈嚴重😰
而且含糖飲料造成的肥胖
更是導致痛風發作的一大誘因‼
👩⚕營養師補充:
一般認為普林較高的植物性食物
如豌豆、豆類、蘑菇、菠菜、花椰等
#並不會提高痛風風險
甚至吃較多 #植物性蛋白質 的人
還能減少27%罹患痛風的風險
很多人說痛風就是「吃太好」
所以不敢吃魚也不敢吃肉
但卻因此蛋白質攝取不足
建議可以用豆腐、豆漿等豆製品
補充一天所需的蛋白質
📌痛風日常生活指引:
☑維持標準體重
☑適量增加身體活動
☑每日適當水分補充
☑多吃蔬果類、豆製品及乳製品
☑避免飲酒、含果糖飲料
☑避免內臟、紅肉、魚類及海鮮類
Ref.
N Engl J Med 2004; 350:1093-1103
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診治指引(2016)
痛風可以吃豆腐乳嗎 在 營養麵包(呂孟凡營養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那些年你聽過的營養鬼話#11]
有痛風就不能吃豆腐!?
相信在臨床或門診工作的營養師對這句話超熟悉!
只要有痛風的病人,
十個大概有九個都會說他不能吃豆腐。
即使衛教時告訴他們豆腐不是高普林食物,
有些病患還是堅持他一吃豆腐隔天就會發作,
不肯接受就是不肯接受🤣🤣🤣
🌟🌟🌟豆類會引發痛風嗎?🌟🌟🌟
一篇在新加坡進行的研究(Ref 1),
在1993-1998年間招募六萬多名45-74歲的成人,
平均每位受試者的追蹤時間為11年,
經篩選後被留下的有51,114位受試者,
其中2,167位在追蹤期間被診斷罹患痛風。
結果發現,
以家畜、魚類及貝類為主要蛋白質來源,且蛋白質攝取較多的人痛風的風險增加;
黃豆類、豆莢類攝取得較多的人,痛風的風險降低。
另外一篇文獻回顧則提出(Ref 2),
他們回顧的六篇流行病學研究當中,
沒有任何一篇發現黃豆的攝取量與高尿酸、高尿酸血症或痛風相關。
而且有研究發現,
飲食控制約只能使尿酸下降1mg/dL左右(Ref 3)。
因此要把尿酸降下來,其實還是要以服藥為主。
🌞🌞🌞痛風患者的生活及飲食建議(Ref 4)🌞🌞🌞
1. 維持標準的體重及腰圍:若體重過重應慢慢減重,不宜快速減肥或斷食,以免因細胞大量崩解產生尿酸而導致痛風發作。此外應將腰圍維持在標準範圍內 (國民健康署標準:男性 ≤90 cm,女性 ≤80 cm)。
2. 適量增加身體活動:根據國內某大型健診資料庫的分析研究顯示身體活動與高尿酸血症患者死亡率的降低具有顯著相關性;因此宜建議患者進行適度、有效的運動。
3. 維持適當水分補充:水分缺乏不足時可能誘發痛風的發作 ,且在適當和適量的補充水分後 3-4 天,血尿酸值常可回復到正常值。適當和適量的補充水分是痛風發作,或者惡性腫瘤化療後引起急性痛風發作以及減少尿酸結石形成中一項很重要的措施。
4. 醣類方面:所有五穀根莖類皆可食用。
5. 蔬果類方面:蔬菜類除曬乾香菇和紫菜不宜大量食用外,如豆芽、豆苗皆可食用,水果則無禁忌。
6. 蛋白質方面:對含有高嘌呤的食物如內臟,海鮮類 (海參、海蜇皮除外),宜減少攝取。
7. 乳製品方面:文獻指出每日攝取超過兩杯玻璃杯量的牛奶可以降低 50% 的痛風發生率。另外一個為期四週時間之臨床試驗發現,完全無乳製品的飲食 (dairy-free diet),會增加血尿酸濃度。
8. 油脂方面:由於高脂肪食物會抑制尿酸排泄,在急性痛風發作期需避免大量食用。
9. 酒精及含果糖飲料:酒精及含果糖飲料在體內會代謝為乳酸影響尿酸排泄,並且本身會加速尿酸的形成,故患者應避免酒精及含果糖飲料 (碳酸飲料、柳橙汁等),尤其是啤酒最容易導致痛風發作。咖啡及茶則無限制。
Reference:
1. Teng, G.G., Pan, A., Yuan, J.‐M. and Koh, W.‐P. (2015), Food Sources of Protein and Risk of Incident Gout in the Singapore Chinese Health Study. Arthritis & Rheumatology, 67: 1933-1942. doi:10.1002/art.39115
2. Messina, Mark; Messina, Virginia L and Chan, Pauline. Soyfoods, Hyperuricemia and Gout: A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ic and Clinical Data [online].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Vol. 20, No. 3, 2011: 347-358.
3. Burns, C.M. and Wortmann, R.L. Latest evidence on gout management: what the clinician needs to know. Ther Adv Chronic Dis, 2012. 3 (6): p. 271-86.
4. 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2016診治指引。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http://www.rheumatology.org.tw/news/newsupload/N20161014151627_2016%E7%97%9B%E9%A2%A8%E6%8C%87%E5%BC%951014.pdf
#營養麵包 #那些年你聽過的營養鬼話 #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