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的溝通力:取材、接案、協調的實務分享】
這個月的工作和講座、不約而同都在講「溝通」。
當創作需要田野調查、考察、開會等跨領域溝通的時候,常常容易卡住。因為走出同溫層外的世界,有太多環節超出我們的認知(族群、年代、價值觀、生態……)。如果我們註定無法100%了解彼此,至少要能尊重、同理、體諒對方,這樣才有可能有好作品。以下分享我這幾年彙整的一些小經驗:跨領域創作前的5項訪談溝通重點!希望能幫助大家溝通時更加順暢~!!
●跨領域創作前的5項訪談溝通重點!
1.調整狀態:倒空,謙虛、傾聽、同理
在進行跨領域田野調查、訪談前,記得先倒空自己,讓自己進入一個能夠同理傾聽的狀態。進入訪談現場,要小心避免讀書人的傲慢。不識字的老農身上、立場不同的人心中,也有我們需要傾聽的智慧,面對眼前的人事物,先暫時閉上嘴巴、打開耳朵。
2.到訪前:禮貌、準備周全
別人沒有義務受訪,要感謝對方特別放下手邊工作見面。所以前往溝通現場時,要記得待人的禮儀。第一次前往可以請介紹人(里長、共同朋友等)介紹,自己也可準備個小小見面禮或行前背景知識補充。(不要一直狂問google得到的問題)
3.到訪中:放下專業,打開感官
以前我採訪或田調都會趕快拿出列點清單:「今天總共有13個問題~」但後來被文資專業人士提醒,第一次去的時候,應該要先放下專業與問卷,打開感官。與眼前的人好好聊天、觀察周遭環境與面貌。我們的問題都是從自己有限的腦子裡出來的,但如果能好好跟眼前的對象專心相處,他們往往會給予比列點問題更多更豐富的答案與靈感。
4.到訪後:拾起專業,彙整轉譯
到了第4點才是本行的部分XDDD
回家後彙整所有的資訊,過濾出作品最需要的資訊,用編劇、漫畫、插畫等專業對照資訊要如何轉化。在尊重真實與創作的堅持間權衡。並且協助釐清業主或作品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消費者有時候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業主也是。創作者沒把握,有時畫到最後也不知道自己在畫什麼(咦))
5.成品後:回饋成果,真誠關心
我之前遇過想採訪耆老、卻被家屬間接婉拒的經驗。受訪者年事已高,他的家人有點埋怨的說:「大家都為了論文、研究、出書來找我阿公,一直問同樣的內容、問完就走了、也沒下文。」後來耆老過世了,我一直很遺憾。創作者前往取材一定急著想完成作品,但做出作品後、盡量要記得帶著作品去感謝對方,不要讓曾經幫助過作品的人感到失落、被消耗。
以上5點小經驗感謝高丹華阿姨、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劉明俊老師、創意生活設計系黃世輝老師、文化保溫瓶李依倪、新吉里里長林長義先生……給莽莽撞撞的我多年來各種指導建議!
也趁著本月講座分享給大家!
#重重的歷史輕輕的讀
#創作者的溝通力
#原子編劇
#東默農
#有橋漫畫
#陳小雅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李權洋從學生時代就開始致力於創作,2019年執導的電視劇《鏡子森林》入圍金鐘戲劇節目導演獎,隨後開始紀錄片《有時》的拍攝,起先是以青年返鄉為題材,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漸漸對年紀輕輕就成家生子的青年感到好奇,拍攝初期,得知當時身為製片的女友Man也懷孕了,對自己即將要迎接新生命及生活的變化,內心充滿衝...
「田野調查訪談」的推薦目錄:
- 關於田野調查訪談 在 陳小雅/有橋漫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田野調查訪談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田野調查訪談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田野調查訪談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田野調查訪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田野調查訪談 在 [徵求] 儲備教師田野調查訪談- 看板studyteac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田野調查訪談 在 苑裡掀海風- 分組討論。 田野調查、訪談之前,如何擬訪綱 的評價
- 關於田野調查訪談 在 2021台大杜鵑花節人類學系田野調查訪談(中) - YouTube 的評價
田野調查訪談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生沒有一定要怎樣!
KCL 倫敦國王學院台灣學生會活動分享
今天很榮幸受到KCL台灣學生會會長的邀請來分享一下出國留學的各種可能,以萬年不畢業的老學姐來念博士後開啟博士生/創業家/媽媽/網路自由工作者/英國企業經理人等,各種意想不到的人生經驗。
我從2014年和奶爸兩人的兩咖行李箱來到倫敦,一個念博士一個唸碩士,2015奶爸碩士唸完後差點被迫回台灣夫妻分隔兩地,硬著頭皮先「梭哈」隔年學費和身上所有積蓄創辦「樂活倫敦民宿」轉換自雇者海外創業模式。
2016我順利upgrade到博士候選人,開啟台英兩國田野調查訪談人生,卻在最後一趟去摩洛哥之旅懷孕中獎開啟當媽人生。2017年發現懷孕後,隔一個月父親過世,加上考慮休學影響學生簽證,馬上在四個月內搞定轉換Tier1企業家簽證。同年創辦英國註冊公司,9月女兒出生,年底女兒獲得英國兒童模特兒經紀公司簽約。
2018年事業擴張,展開倫敦育兒人生,定期分享倫敦創業和育兒生活,人生斜槓加一兼差「部落客」,和奶爸從一間民宿擴張到十館。
2019年9月復學博士課程,事業進入高峰蠟燭多頭燒,公司在Zone1大笨鐘附近有了可愛的小辦公室。因為復學後怕公司人手不足,打算替公司申請 Tier2 sponsor licence,幫自己創辦的公司發工作簽證給台灣人來英國工作。同年娜娜成了Burberry的模特兒!
2020年疫情造成事業跳水,同時還要寫論文,1月才正式取得工作簽證贊助資格,準備發簽證給台灣人才來英國,結果3月倫敦封城,創業幾年心血重新歸零,調整步伐。半年內多方嘗試不同商業模式,在10月份添加新營業項目「樂購倫敦-嚴選英國代購」,成為台英兩國合法公司進出口開立統一發票的代購。
在英國失業率最高的時候,同月份被獵頭相中通過三段面試,拿到兩份富時指數一百強公司的經理職offer。11月份加入了選擇其中一家喜歡的開發商公司擔任經理職,同一個月也和部落客經紀公司簽約。2020/12月再度向學校提出兩年休學。
2021年年初,二寶來報到,今年目標生一個健康平安的兒子,開始研究英股美股投資理財,繼續和心理師及精神科醫師開Clubhouse主題研究個人心理議題和生涯成長。
最後給學弟妹可以take away的是:
常有學長姐說,博士生或是學術生涯是一條不歸路。但是生命不也是如此?出國留學是給自己更多的機會,#不是因此讓文憑把自己侷限了!
總結,KCL讀博期間就把學費全賺回來之萬年還沒畢業之不務正業的老學姐想告訴大家的是- #人生沒有一定要怎麼樣!
只要你走的是最真實的旅程,過得不後悔的人生。
這也是為什麼我的粉專會叫「旅博士」的原因,精通人生旅遊的人。如同酒博士品酒人生、茶博士品茗人士,旅博士就是要旅遊人生。人生就是一趟旅程,途中經歷的一切都是旅程的一部分,在人生的旅遊的過程中我接受且學習一切,期許自己用「旅遊」來看待人生。
#熱血下午希望對學弟妹有幫助
#想出國留學的你們快來擁抱生命一切的可能性吧
#我當初沒有想過來倫敦創業或是當媽或是進入企業上班所以一切都有可能
🤩IG追起來: phd_backpacker
🥰可開發票的代購:樂購倫敦-嚴選英國代購
田野調查訪談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雖然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已經於週日落幕,但這個展覽透過研究團隊與民間力量的協力,呈現了1920年代以來,臺灣現代美術蓬勃發展的文化精神與意義,讓人意猶未盡。
當時的美術家,如同北師美術館官網的說明:
「他們竭盡心力創作的結晶,超越時代的政治紛爭,成為臺灣的文化記憶寶庫。美術作品不僅是臺灣面對現代轉變期的視覺紀錄,藝術家的視線,更可說積極為此時期的臺灣,從各個面向上率先打開視覺與想像上的邊界。藝術家們一方面接受嚴格的技法訓練,但又時時思索著屬於此時此刻的獨特表達:如何描繪在這片土地上生長的山岳草木,或者身邊關愛者的樣貌;一點一滴的生活記憶,或者一腳一印的旅人觀照;要如何在畫面中融合不同的文化傳統,或更進一步地放眼未來,思考臺灣百年後的美術,會是怎樣的一番風貌。這些對於現代世界的思索、感受、熱情,一一綻放在這些前輩畫家的作品當中。」(https://montue.ntue.edu.tw/theeverlastingbloom/)
讓我們透過 藝術很有事 的紀錄片,來了解策展研究團隊的田野調查訪談過程,藉此看到當代藝術家所處的生活世界與視野。
---
「為什麼有這麼多年輕的學生,或是二、三十歲的人這樣投入創作,然後認為美術創作可以改變台灣社會,而且犧牲他的生命都沒有關係?」在一次訪問中,顏娟英老師道出1920、30年代,藝術家們的心魂。
百年前,黃土水、陳植棋、陳澄波⋯⋯等藝術家燃燒生命創作,揭開臺灣現代美術的序幕;百年後,以中央研究院顏娟英老師為首的研究群,費心考掘這些年代久遠且散落在藝術家後代、民間、非美術館的公立機關、甚至海外的作品,並與北師美術館的策展團隊共同尋找作品。「藝術很有事」節目從2019年8月開始側拍,將這一年多來匯聚各方心力的找尋過程,製作成兩支影片:《追尋不朽的青春》及《探尋未竟的山水》。
《追尋不朽的青春》著重理解時代精神,聚焦陳植棋和黃土水兩位天才、勤奮卻早逝的藝術家。拍攝團隊訪問陳植棋的獨子、已高齡93歲的陳昭陽先生,以及孫子陳子智,談論他們心目中的父親與祖父,當年因為發動學潮被退學、轉而赴日學習美術的孤絕心境。再者,黃土水作為開創台灣現代美術的第一人,存世的作品不多。1920年,他在東京美術學校創作畢業作品《少女》胸像,然後贈予母校太平國小,百年來從未正式面對世人。這次《少女》胸像經過修復後終將公開展出,是本次展覽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GMILt6oQbw&t=267s
田野調查訪談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李權洋從學生時代就開始致力於創作,2019年執導的電視劇《鏡子森林》入圍金鐘戲劇節目導演獎,隨後開始紀錄片《有時》的拍攝,起先是以青年返鄉為題材,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漸漸對年紀輕輕就成家生子的青年感到好奇,拍攝初期,得知當時身為製片的女友Man也懷孕了,對自己即將要迎接新生命及生活的變化,內心充滿衝擊,促使李權洋將攝影機鏡頭轉向自己,原本的青年返鄉遂轉變為以青年成家為題,李權洋則用自拍的方式,來記錄這兩年間自己的生活變化。
這期間李權洋記錄了畢業、結婚、生育,還揹起房貸等種種事物,這期間,李父則因長期以來的生活壓力,致使健康每況愈下,面對爸爸的驟逝,李權洋很受打擊,紀錄片片名《有時》,則是李權洋在經歷過生與死之後,最深的感悟,『我最後的體悟就是紀錄片,沒辦法拍到我心目中的真實』,「有時」同時也是女兒的名字,『生有時,死有時,有著珍惜時光的概念,有一點悲觀,但又有一點樂觀,這個名字可以承載很多含義』,是這部紀錄片最好的註解。
#紀錄片 #導演 #公視紀實 #有時 #李權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RMBuz5cpDw/hqdefault.jpg)
田野調查訪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台灣鬼仔古」新書介紹
專訪:楊佩穎主編
送別亡者,安慰生者的文化潛意識。
從民俗與儀式,看見台灣人最細膩的情感!
◇第1本從台灣民俗談「鬼」之專書
◇第1本結合人類學田野調查+文學創作之鬼話+人類學者的民俗觀察
◇每章均有改寫之精采鬼話,兼顧田野調查之嚴謹與文學閱讀之樂趣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送別亡者,安慰生者的文化潛意識
每一則故事,都是一群人的悲歡離合生離死別
禁忌延伸為恐懼,標誌著日常幽微之處的未知
讓我們從真實檔案,跨過模糊的人鬼界線
藉由民俗與儀式彰顯出台灣人對待生死最細膩的情感
台灣有俗諺云:「有山就有水,有神就有鬼」
真人真事、隨機探訪的台灣鬼仔古(鬼故事)
分門別類歸納整理,兼附與鬼有關的民俗問答-
告訴你,在台灣民俗中:
什麼是鬼、什麼是孤魂野鬼、玩筆仙碟仙背後的民俗概念
什麼是「夢倀」、為什麼土地公跟鬼魂有關!
本書特色:
●靈異經驗是訪談節目與網路論壇不衰的話題王,但是隨著台灣民俗不被重視,就連鬼,都被日本貞子伽椰子、泰國鬼妻娜娜、香港僵屍群給搶占文化符碼。
●地縛靈、背後靈,都不是台灣民俗中鬼的模樣。
●本書將藉由引人入勝的鬼話、真實的採訪檔案、與鬼有關的民俗問答,勾勒出台灣人心靈深處、生命終點的冥界想像。
作者介紹:林美容
台灣南投縣人。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畢業。
美國加州大學爾文(Irvine)校區社會科學博士。
現任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a8GiqjJkeM/hqdefault.jpg)
田野調查訪談 在 苑裡掀海風- 分組討論。 田野調查、訪談之前,如何擬訪綱 的推薦與評價
分組討論。 田野調查、訪談之前,如何擬訪綱,好的問題可以引導受訪者有更多的故事。 ... <看更多>
田野調查訪談 在 2021台大杜鵑花節人類學系田野調查訪談(中)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2021台大杜鵑花節人類學系 田野調查訪談 (中). 127 views 2 years ago. yuanxi chang. yuanxi chang. 2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
田野調查訪談 在 [徵求] 儲備教師田野調查訪談- 看板studyteac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已獲板主同意張貼
各位老師好,我們是影劇田野調查工作室,
目前有一個以儲備教師為男主角之劇本,
需要訪談考上教師證後多年仍未獲得正式教師資格的對象,
以使劇中角色之處境與心境更加真實。
以下是徵求資訊,希望能找到適合的對象:
徵求人數:5人
訪談時間:約2小時
時 薪:$700/hr
教職種類:國中、國小、幼教
徵求時限:108/7/31
地點、時間、性別、年齡:不拘
須提供資料:畢業學校、畢業年度、
考取教師執照年度、目標教職種類、
目前服務單位、目前任教科目
* 意者請將簡歷、聯繫方式與上述資料mail至[email protected]
* 訪談過程需錄影,將提供書面文件保證錄影檔案只做內部紀錄不做他用。
* 完成之影劇作品將在片尾字幕上感謝名單。
徵求單位:畎畝耕耘影視專業田調合作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1.101.5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teacher/M.1562381166.A.137.html
※ 編輯: JUNU (36.231.101.51 臺灣), 07/06/2019 11:16:5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