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解鎖?#文章被荷蘭農業部全文抄襲
週日晚上,睡前最後一次滑手機。 味正琳師傅(香草騎士 Vanilla Knight)分享他被荷蘭新聞報導的消息攫住了我的目光。
先按了讚,然後點開看了內容,提到味師傅說「台灣最大的問題,在於學者與農民不知道市場需求」,「這會導致農民缺乏生產計畫前即進行投資、過度生產、或是無法了解該作物的價值」、「味師傅花了八年種植香草,並從世界各地搜集不同品種,目前與台灣研究機構一起進行品種培育」、「味師傅在一個訪問中分享他的看法,認為(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在與不同產業間缺乏連結」...等等,#這不就是我在8月6日發表的文章_只是寫成了英文嗎?
.
#抄襲何須再解釋?
再仔細看下去,整個文章的觀點、敘述、內容都是從我的訪問中直接取用,最後我看到了標題:〈Vanilla - The Sweet Taste of Taiwan - Culture, value and connection〉,這下 100% 確定了 —— #我的文章被抄了_而且是荷蘭農業部抄的(Ministerie van Landbouw, Natuur en Voedselkwaliteit /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Nature and Food Quality),堂堂正正、公開地抄。
我的文章標題是:[#台味甜蜜蜜 / The Sweet Taste of Taiwan] 建立文化、建立價值、建立產業間的連結 / Developing cultures, values and connections.
.
#404NotFound
在搬來巴黎之前,我在荷蘭唸書,也待了三年半之久,還保留了許多與荷蘭的連結。我當下就知道,抄襲這篇文章的人,很可能就是我認識的人,或是朋友的朋友。將網頁截圖之後,我立刻 #在自己的個人頁面發表了聲明,接著 #寄信給荷蘭農業部_要求對方道歉並在文章上加註來源。接著我將文章轉至「台灣人在荷蘭」群組,然後 #在荷蘭農業部的官方Twitter頁面中_找到9月10日分享該文的連結_立刻留了言並且分享。全部做完,已經凌晨兩點半,雖然不情願,但我也只好先放下手機。整夜睡得非常不安穩,不到六點半我又開了手機,結果在網友與朋友們的留言中,發現 #該文已經悄悄下架,Not Found。
.
#行動總是比言語誠實
在回覆訊息的過程中,我注意到 Messenger 的陌生信件匣中有一個來訊,一讀之下,讓我瞬間體悟何謂「五味雜陳」、「情緒複雜」。對方自稱是我的粉絲,以朋友的語氣說了許多,如非常喜歡我的文章、並曾經被我的文章燒到之後去排隊品嚐 Cédric Grolet 主廚的甜點,接著才說她在 #辦事處農業組(辦事處即 荷蘭在台辦事處 Netherlands Office Taipei)工作,那篇香草的文章是她寫的,她「當時看到只想到,這篇講得太好了」,因為她在辦事處農業組,「過去幾年一直在了解台灣農業的困境,希望能想辦法促進台荷農業之間的商業,科學,技術交流,所以當下只想到應該要把這樣好的想法寫出來,也許荷蘭人可以有什麼樣好的想法可以幫助台灣的農業。」—> #不告而取翻譯我的文章並發表不叫寫_請問對寫作這個詞是有什麼誤會?
在傳完 Cédric 主廚在甜點盒上的簽名照後,她表達希望能夠和我通電話,親自向我解釋道歉。—> #抄襲了還要解釋什麼?
.
#抄襲是公開的_道歉卻想私下進行
由於該文是以荷蘭農業部的官方身分發表在其網站上,我也已經寄出正式信件要求處理,因此決定不再回覆任何私人訊息,不料對方竟拜託共同朋友要求我確認私訊,後續並 #多次以個人身分持續寄信與訊息給我_但官方卻毫無回應。因為當事者是荷蘭在台辦事處的職員,最後我將她的來信直接轉寄給荷蘭在台辦事處的農業與食品處、新聞與文化事務處,以及辦事處對外聯絡信箱,告知他們這位職員承認不告而取我的文章,並要求:
1. 由官方身分正式公告道歉
2. 註明文章翻譯自我的原文,並加入我的作者名、粉絲頁名稱與連結、文章原始連結
3. 支付我的稿費。
接著我回覆這位自稱的當事者,由於文章是以官方身分公開發表,我認為也需依公務管道正式處理,而我已經回覆至荷蘭駐台辦事處的公務信箱,希望得到它們的正式回覆。
在那之後,我依然收到這位當事者在粉絲頁的私訊與從私人信箱寄來的信件,其中提到將文章撤下「#是我們公關組同事的建議」,並強調她一整天都非常焦急地希望與我取得聯繫。
.
#立即道歉認錯是最好的方式
對我來說,這件事情非常簡單,毫無模糊之處。事實就是對方直接將我的文章翻譯之後,以荷蘭農業部的官方身分發表。解決方式原本也很簡單,就是立刻以官方身份(包括荷蘭農業部與職員所在的荷蘭在台辦事處)公開道歉,並以官方身分和我聯繫如何處理,無論是要下架或加上出處。但對方一再迴避,#僅願意迂迴地試圖以各種私下的方式取得聯繫。
在我寄給荷蘭在台辦事處的信件中,要求他們在本週三(9/30)前回覆,而我到目前都沒有收到來自任何官方的回應。#看來只有採取法律途徑一途了。
.
#讓台灣被世界看到_不代表應該姑息抄襲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是一種成就解鎖:「哇!文章被國際看到真的好棒!」、「台灣被世界看到真的好棒!」但我的想法是:
1. 荷蘭不代表世界
2. 大家應該對自己更有自信,國際關注不需由錯誤的手段與犧牲別人的心血達成
身為一個每天為了趕稿、改稿、拍照、編輯、發文、分享而焦頭爛額的文字與攝影工作者,我特別重視 #著作權與智慧財產權。#再冠冕堂皇的理由_都無法掩飾赤裸裸的偷盜事實;無論有任何理由,任何抄襲都不應該被姑息。
這不是我第一次遇到抄襲,這篇文章也並不是為了要發起對當事人的追殺,所以請大家幫忙,不要去試圖肉搜當事者。但我認為荷蘭農業部與在台辦事處需要負起該有的責任,承擔做錯事的後果。#如果大家願意_請幫我轉發農業部推特_或至荷蘭在台辦事處Facebook頁面留言,我會非常感恩。
👉👉 傳送門:
Twitter連結(荷蘭農業部):https://tinyurl.com/yxlbadju
臉書留言(荷蘭在台辦事處):因為辦事處並沒有轉發那篇文章,所以可能 #請願意幫忙的大家統一留言至它們的置頂文:https://tinyurl.com/yyhucwok
**********
2020/09/29 20:25 巴黎時間:#發現荷蘭在台辦事處已經將大家的留言全部隱藏,還請大家盡量移步至農業部的 Twitter、真的沒有 Twitter 帳號才持續在荷蘭在台辦事處臉書置頂文留言,非常感激!
**********
.
📌 #情況更新
剛剛一直人在外面(是的,我也有我的生活),經過朋友提醒,確認信箱後發現荷蘭在台辦事處農業處處長 G. Nader 女士的來信(2020/09/29 巴黎時間 16:16 收到)。
信很長,提出了他們「因文章多次編輯與轉手後」出現的疏失,以及將文章下架的原因,並提議了利益交換的解決方式,#但沒有一句道歉_最後並要求我不要將她的信件公布。
我會與律師商量後再回覆,也非常感謝大家給我的鼓勵和支持!
.
🔖 相關連結:
味師傅訪問原文:https://tinyurl.com/y2mwu765
荷蘭農業部抄襲文章連結(內容目前已被移除):https://tinyurl.com/y5jvfc2k
荷蘭農業部 Twitter 官方帳號分享該文:https://tinyurl.com/yxlbadju
味師傅分享該文截圖:https://tinyurl.com/y22hm6ov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HistoryBr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MrHistoryBro 或KHMrHi...
產業間缺乏連結 在 Ying C. 一匙甜點舀巴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味甜蜜蜜 / The Sweet Taste of Taiwan] #建立文化、#建立價值,#建立產業間的連結 / Developing cultures, values and connections
「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博士跟農民不懂甜點師傅要什麼。」
曾經是電腦工程師,後來回到南投家鄉種植香草、創立甜點店,現在同時是香草農、甜點師、巧克力師、品牌經營者,還兼職農友輔導多重身份的 香草騎士 Vanilla Knight 創辦人味正琳師傅,對台灣農業與甜點產業的觀點通透、表達直率。其實這不是台灣唯一的問題,在我們和味正琳師傅聊天的過程中,他多次提到 #產業間缺乏連結,政府、農民、甜點師與消費者間溝通不足的現況。
那天我們造訪香草騎士,是因為味師傅與巧克力師黎玉璽(JADE LI Chocolatier)合作,辦了一場「台灣可可與香草在地農業文化新價值」講座,席間不僅有巧克力品嚐會,還包含香莢蘭產區參訪、台灣香草種植現況、香草相關知識簡報,不同產地、品牌的香草莢「聞香鑑賞」,以及同場加映的品茗行程。同時參與講座的,幾乎都是業內人士,也有少數媒體,「可惜一般的學者、農民都不會來聽」。
味師傅熱切地談到他花了八年時間天天和香草為伍,以工程師的邏輯與系統性思考,將香草從種植、授粉、採收、殺菁、發酵、陰乾陳化的每個步驟都研究透徹,還曾經自己自掏腰包請翻譯隨行,前往印尼與馬達加斯加向當地農民學習香草莢製作的關鍵,然後回來一一改善製程,精準調校溫度、濕度與時間,製作出屬於台灣的「尾韻花香味明顯」的香草莢。他沒有選擇將自己的心血緊密包藏,而大方分享給有興趣種植的農民;他從世界各產區搜集不同品種,再與中研院的辜瑞雪博士合作品種改良,不僅希望能穩定台灣香草的品質、產量,更 #計畫將台灣香草輸出至日本與其他國際市場。
我們談起台灣可可、香草等新興農作物的現況,對 #政府並未建立產業後端發展基礎與技術_就鼓勵農民栽種;#台灣農民在缺乏深入了解作物發展前景_加工技術與消費市場需求前_就一窩蜂投入種植 的情形很是焦慮,「台灣新興農作物如果沒有這些知識,價值和文化都不會產生,就直接跟國外絕緣。種這些再厲害都沒有意義,因為那個不是人家要的味道、不是市場要的味道。」
「不是一下子政府要扶植什麼產業,就 #大家一窩蜂一起進去_然後就一窩蜂一起倒。這是政府的手段、也是農民最大的悲哀。」
的確,可可與香草莢都只是製作甜點的食材,可可需要加工變成巧克力才能使用,香草莢如何運用,成為甜點作品中畫龍點睛的角色,更需要甜點師的巧思與技術。如果後端沒有良好的後製技術、知識,沒有懂得運用的甜點師、手藝人,沒有堅實的消費市場、沒有對此有認知、能欣賞的消費者...簡而言之,#如果沒有甜點文化_前端的努力將全數白費。「台灣還搞不清楚什麼是價值、什麼是文化,農民只覺得我種的東西很貴,就一窩蜂地去種。」
香草騎士現在儼然成為全台香草農的知識庫與交流平台,也經常舉辦各種講座,推廣台灣香草與促進產業間的交流。由於能夠在農夫、甜點師與品牌經營者三個不同的角色間轉換自如,味師傅的研究心得、發展技術更切合市場需求。味師傅談起自己的角色充滿自信:「只有甜點師傅自己真正跳下來種、又種那麼久,才有辦法這麼快接上這些know-how。」
香草種植之外,味師傅也將同等的心力與狂熱的研究精神投注在自己的巧克力產品上。他的巧克力結合了台灣的水果,而他對「什麼叫做台灣的水果?」也有獨到的看法。他認為「#果乾」與「#鮮」最能表現台灣水果的特色,因此將「果乾」與「果泥」配合加入巧克力甘納許中,並以香草提味,外型設計則有「宇宙」、「意象」等多種系列,手繪繁複的星空、浪花、湖水、漩渦、星球等,使品味巧克力的感官體驗更為豐富。
味師傅說自己研究一個東西,就是要「將資源砸到底、把所有know-how都搞定之後才能碰下一個」。因此在對自己的巧克力產品滿意後,接下來要將時間與心力花在提升自己的甜點作品上。
香草騎士的命名由來,是因為味師傅本人非常欣賞騎士的浪漫、勇敢、熱情:「#騎士的精神是勇往直前,(我希望)把香草跟甜點都做得好」。雖然師傅沒有提,但為了保護自己堅信的價值,能夠毫不保留的奉獻,我想也只有貨真價實的騎士能夠做得到了。
🔖 延伸閱讀:
#Ying的台味甜蜜蜜 系列:https://tinyurl.com/ybbk9ymm
香草騎士八月份講座訊息:https://tinyurl.com/y5fzyewr
👉🏻👉🏻 更多 #台灣參訪 相關影音,記得來 Instagram 找我玩:https://tinyurl.com/y3bsa73z
#yingspastryguide #yingc #tasteoftaiwan #vanilla #vanille #香草騎士 #味正琳
產業間缺乏連結 在 HistoryBr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MrHistoryBro
或KHMrHistory99@gmail.com
【商業合作】歷史哥官方信箱 KHMrHistory99@gmail.com
加入會員~抗黃標!穩定糧草供應!
★加入歷史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SmkVK2xsihzKXQgiXPS4w/join
☆加入小邦仔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join
購買文創小物。可愛貼圖!募集糧草!
蝦皮商城【歷史哥同樂會】 https://shopee.tw/2olfqy9rc8
歷史哥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2252926
【節目分段】
0:00 直播倒數
1:20【李貴敏主持人發言】民進黨治國...
6:41【尹啟銘講解】現今台灣的國際經濟局面
22:13【尹啟銘說明】台灣經濟面對之挑戰
25:31【張善政講解】華為現象對全球影響
42:50【趙春山發言】民主能保障人民安全嗎?
57:09【歷史哥現場提問】台灣青年缺乏國際觀!
1:01:09 【趙春山回應歷史哥】
1:07:11 【張善正回應歷史哥】
1:08:49 【李貴敏回應歷史哥】
1:11:39 現場提問時間
1:13:08【趙春山回應問題】中共對台政黨都不存期待
1:22:13 現場提問時間
1:27:02【歷史哥現場提問】鷹派才能簽定和平條約?
1:32:56【尹啟銘回應問題】市場的力量太大了!
1:36:51 現場提問時間
1:37:52【張善正回應問題】經濟建設無所不在!
1:41:37【尹啟銘回應問題】產業界無軟硬體分開的!
1:46:00 現場提問時間
2:09:47【趙教授回應綜合問題】
2:17:13【張部長回應綜合問題】
2:24:53【尹啟銘回應綜合問題】
☆【SoundClub】邀請碼HBR1;@Historybro
★【Clubhouse】@Historybro
☆主頻【高雄歷史哥】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ngastill
★副頻【歷史哥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
☆短片頻到【歷史哥轉角】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_1vuIMKIhNtX7waI2wBsA
☆FB粉專【澄清唬】 https://reurl.cc/72lYeD
★FB在地生活版【Care高雄】 https://reurl.cc/d0D1Zq
●TG官方頻道 https://reurl.cc/625jO5 (最新訊息推播)
○TG官方回報群 https://reurl.cc/mnDRVj (TG問題回報)
●TG粉絲討論群 https://reurl.cc/0o147o (粉絲聊天室)
△推特 Twitter官方 https://twitter.com/MrHisBro
▲IG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mrhisbro/
△Twitch圖奇 https://www.twitch.tv/mrhisbro

產業間缺乏連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僅剩五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 8/2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六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退休人士早年存的「退休金」,到了晚年,經常是不夠用的,如果你也會有這樣的擔心,就一定要看完今天的分享。
在內容開始之前,請記得先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開啟小鈴鐺,你的具體行動,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很多人工作了三、四十年,一直支持他們繼續工作的動力,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夠「存夠錢」;存夠錢之後然後退休,就能夠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你知道嗎?近年來在很多退休人士的研究裡面,都顯示出相同的結果,那就是他們二十年前準備好的錢,等到了二十年過去之後,通常是不夠用的!
假如你也認為「只要存夠錢」就能夠退休,那麼你現在在準備的,很有可能會是讓你晚景淒涼的退休計畫。
要命的「早知道」
然而再進一步分析,有更多的數據反映出,所有失控的退休生活,最主要的罪魁禍首,就是一連串錯誤的觀念~
而什麼樣的錯誤觀念呢?最常見的就是沒有理財的觀念,所以不懂得通貨膨脹,也就不懂得「退休金」需要存多少,做怎麼樣的配置,才能夠讓自己持盈保泰。
再不然就是手頭鬆的時候,缺乏「節制」的觀念,所以讓慾望走在前面,有錢也不會多存下來。
還有另外一種奇怪的想法,就是他「不信任金融機構」,所以呢從來就沒有買保險、也不投資,然而當你聽到了這些,都還不是最危險的!
其實最危險的觀念,就是當我們身在二十一世紀,還認為我們可以做一份工作,然後可以做到六十歲退休。
而不是做好你必需要延長工作年限的準備,慢慢的從年輕的體力活,轉型成靠腦力、經驗決勝的顧問工作,讓自己越老越吃香啊!
所以呢,這些晚景淒涼的退休人士,他們最常掛在嘴邊的話,不外乎就是什麼呢?比如說「早知道錢會愈來愈小,就應該學好理財」。
再不然呢?「早知道會活這麼久,就應該要買保險」、 接著呢「早知道會被時代淘汰,就應該學第二專長」這些話。
總而言之呢,後悔的理由真的很多啊,然而一切卻無法挽回、無能為力!
對現在的你來說,更重要的事情是喔,是在你還有時間的狀況底下,往富足的思維靠近,讓你降低面對退休的壓力跟風險。
「富一代」的七個準則
國外有作者喔,為了探討白手起家的人,是怎麼樣變成有錢人;所以刻意的約訪了這些「富一代」,去歸納出成為有錢人的七個準則。這七個準則分別是什麼呢?
第一、他們量入為出,生活花費一定會小於收入。
第二、他們相信真正的金錢自由,會比「讓別人知道自己很有錢」這件事更重要。
第三、他們有效的運用時間、精力跟金錢,去做「累積財富」的事。
第四、他們的父母,在他們成年之後,就不再提供金錢上面的資助。
第五、他們也會要求小孩,在成年之後能夠經濟獨立,養活自己。
第六、他們了解自己,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來發展。
最後第七、他們懂得觀察趨勢,擅於抓住市場的機會。
「成為有錢人」的共同點
然而當我們說到這裡,你可能會想這些準則光用嘴巴講講,當然都很容易啊,但如果你也想要朝著「成為有錢人」這個目標邁進。
你會不會很好奇啊,他們還只是一般人的時候,這些導致他們「成為有錢人」的想法,又是從何而來的呢?我們試著來拆解看看喔~
首先,第一個「量入為出」,並且知道真正的財富自由,會比「展現」財力更重要的這個部份。
這是因為他們有「健康」的理財方式,並且懂得「理財理的不是錢,而是慾望啊」這樣子更深的觀念很重要;所以才能夠駕馭自己的慾望,留住該存下來的錢。
再來,他們很早就認清時間跟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他們能夠有效的運用時間、精力與金錢,去做累積財富的事」。
這就是把目標明確的定在「增加財富」這件事,並且「以終為始」的幫自己做規劃,決定自己眼下的時間跟精力,應該怎什麼、如何做?才能夠幫助他們達成自己的目標?
接著,這些白手起家的第一代,他們的父母通常不會給他們太多經濟上的支持,這倒不是說他們的家庭就沒有溫暖!
很有可能是這些家庭,原本的經濟狀況就不好了,或者是就算經濟狀況好,也很強調孩子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
這是因為他們的父母親或原生家庭,有一定的「人我分際」這樣的觀念,才能夠做到不過份的心軟、被親情綁架,從而幫助孩子發展出獨立自主的人格。
而最後,他們會更了解自己,因此會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並且刻意培養「觀察趨勢」這樣的能力,所以更擅於抓住市場的機會。
我們姑且不論這些人處於什麼樣的產業,或者是擁有什麼樣的專業,單就以能夠「搞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以及「看懂市場趨勢」這兩點來看。
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具備了向內看懂自己,和向外看懂世界的趨勢,這兩種探索的勇氣跟素質。
然而這份勇氣的背後,並不是為了勇敢而勇敢的莽撞行事;而是能夠獨處、靠近自己,並且俱備了「全局的思維」,不斷的跟著成長的變化而調整,才能夠穩定的培養出新的能力。
如何培養「變有錢」的能力?
那麼聽到這裡喔,如果你也想要擁有「成為有錢人」的能力,具體上到底該怎麼樣做到呢?最簡單的第一步,就是加入「啟點線上學苑」的學習行列。
在啟點文化線上學苑的【理財心裡學】這一門課裡,嘉玲老師會從原生家庭帶給你的經驗,陪伴你回溯根本的源頭,梳理你的金錢信念。
讓你了解自己的花錢習慣之後,更進一步的幫助你,建立健康的理財步驟,做好對自己的投資,讓你花錢啊、越花越有錢!
而在【時間駕訓班】的課程裡,我會用具體的步驟,協助你盤點出自己的「時間黑洞」,讓你看見自己的時間都花到哪去了?
並且陪伴你理解大腦是怎麼樣運作的,讓你能夠運用「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的切換,提高你的時間效率。
而另外呢,我們還有【人際斷捨離】的課程,幫助你澄清那些不假思索、習以為常的人情壓力。
就像親子關係會是一輩子的,我們不會完全的脫離家庭,但也不需要一直跟家人綁在一起。
因此呢,需要學習的不是切斷關係,而是斷開那些不合時宜的信念,建立清楚的人我分際、關係界限。
讓該放手的時刻發生的時候,可以心無罣礙、祝福彼此,這樣子對於自己跟他人,才能夠活出真正的獨立。
另外,我們還有【過好人生學】,無論你工作幾年,從事什麼行業,你的行業有沒有遠景?
在這劇烈變動的時代裡,你都需要先搞清楚,自己有沒有一些不自覺的想法,限制了你的眼界,讓你看不到更大的格局、讓你的職業生涯老是在原地打轉?
在此同時呢,又不知道怎麼樣培養有利於自己的生態圈?怎麼樣做決定?還有「自主學習」這些關鍵的能力?
如果「釐清自己」和「培養新的能力」都是你需要的,那麼在【過好人生學】這一門課,就能夠帶給你很具體的前進。
我相信啊,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變化又很快的時代裡,經常會給你很大的壓力;因此呢「存夠錢就退休」這是很多人一生努力的奮鬥目標。
然而也請你別忘了,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準確的預測到自己的未來,我們能做到的,永遠是在既有的資訊底下,為退休生活多做一些準備,就能夠多降低一點風險。
那麼現在的你,有多想要成為有錢人呢?而你想要幫自己準備幾個「成為有錢人」的條件呢?
平安的日子一天一天過,很容易讓人失去危機意識,這是很正常的人性;然而當我們處在新冠疫情,引起全球動盪的期間。
這背後為我們帶來的省思,就是如果你想要擁有長遠的安全跟穩定,那麼我們先做好什麼樣的準備?
歡迎你現在加入「啟點文化線上學苑」,為你想要的人生,做更好的準備;也期盼今天的分享,能夠陪伴你一起面對危機,迎接轉機;祝福你~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以外,我們也開通了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運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
除了訂閱之外,也請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並且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啟點文化線上學苑」的部分。
在這疫情肆虐的今天,我想線上學習會是你很棒的選擇,你可以在不受時間跟空間的限制底下,自由自在的進行你所需要的學習。
詳細的資訊,在我們每一段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我很期待你的加入;也希望我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進前。
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產業間缺乏連結 在 施志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臺中合法的製酒廠商與酒莊總共45間,許多製酒的品質非常好,像是外埔的樹生酒莊,今年3月於巴黎舉行的「國際葡萄酒競賽」以「紅埔桃酒」奪得金牌,顯現台中的製酒業非常有實力。然而,過去這些製酒業者或酒莊,政府實際上的輔導措施與行銷推廣卻非常少。
志昌與黃守達議員日前至日本鳥取考察,也參訪在地釀酒產業。鳥取縣人口只有台中四分之一,但地酒質量卻表現優異,甚至也有國際知名度。
盧市長選前,就一直在喊所謂的讓農業成為六級產業,也就是農產品生產、農產品加工到農業休閒的結合,其實酒類的發展不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發展成六級產業?
志昌認為,台中市政府不能放著業者單打獨鬥,應該學習日本,各局處串連結合各區釀酒與觀光特色,打造台中酒的品牌,將產業與觀光結合,讓產業、消費到觀光都有最好的行銷規劃,而不是得了獎,官員才去沾光。
而作為一個產業的發展,經發局也有責任做推廣,像是酒類的競賽,或是相關酒類節慶的活動,都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經發局長張峯源也承諾,明年會編列預算舉辦相關活動。
志昌另針對台中休閒農業區的發展提出疑問,實際上從以前到現在台中的休閒農業區都是跟著農會提計畫要經費,但卻缺乏整體性的規劃,如果要吸引遊客,必須跟觀旅局合作,做不同的異業結合,從農產品特色到觀光規劃都完善,才能真正地透過休閒農業區將台中的特色農業推廣出去。
#最後溫馨提醒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產業間缺乏連結 在 第二章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理念與脈絡 的相關結果
「文化產業」一詞加上了「地方」,與「地方」緊密的連結後,形成以地方文 ... 社區組織架構,發展模式一元化,忽視了居民真正的需求與時代環境的變化,缺乏真正民主 ... ... <看更多>
產業間缺乏連結 在 改善產研連結與落差不能再以工程角度研擬政策 - 名家評論 的相關結果
最近兩次TIS的調查,台灣學研與產業間的互動與連結情形,表現雖然不是非常好,但是由於缺乏客觀調查資料及第一線客觀的長期觀察,所以也很難真正理解台灣學研與產業之 ... ... <看更多>
產業間缺乏連結 在 4. 台灣學界與產業鏈結薄弱之因素 的相關結果
在引進新技術時,往往偏重橫向移植以及代工思維,缺乏與本土既有創新之連結以及長期之投資,也缺乏與學界之策略性連結; 因為企業基礎研究投資不足,人才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