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愛找國健署臉書小編麻煩,而是錯誤的衛教資訊,從官方散播出去,更容易誤導民眾,不澄清不行。
首先要強調的是,餵母乳的確會降低受孕率,但不表示就不會懷孕。
哺乳時,體內高濃度的泌乳激素高會抑制雌激素,讓卵巢暫時休息,停止排卵,因此過去哺餵母乳就被視作自然避孕法。也因為雌激素低落,產後媽媽容易感到陰道乾澀,性慾低落。
只不過當嬰兒滿六個月,副食品加入時,泌乳激素的濃度就會不穩定,抑制排卵效果也就跟著變差,就算月經還沒來,這時如果沒有避孕,還是有可能懷孕。因為生理週期都是先排卵十多天後才會有月經,不是月經還沒來就不會懷孕。因此很多媽媽產後月經根本還沒來,就又發現懷孕了,所以我建議產後避孕應以保險套或避孕器為主,光靠哺乳實在太容易失敗。
另外餵母奶的確會促進子宮收縮,因此很多媽媽會發現在產後兩週餵奶的同時,會感到子宮悶痛,惡露變多,出血 。但其實不餵母奶 ,子宮仍會自發性收縮,並不是說不餵的人子宮恢復就會比較差。
至於跟恢復身材的關聯,只能說每個產後媽媽的奶量、活動量、寶寶喝奶的頻率都不同,直接說餵母奶有助於身材恢復未免太武斷。餵母乳確實會增加熱量消耗,因此有些媽媽奶量大,又忽略蛋白質、鐵質攝取,就會導致體重大幅減輕,落髮嚴重。就曾有孕力媽告訴我,每次親餵都花上一小時,寶寶三個小時又喝一次,根本沒時間好好吃飯,體重直直落。相反的,也有媽媽擔心母乳不夠,吃上許多高熱量的食材,結果體重不降反升,奶水仍不夠,甚至還被揶揄「不是說餵母奶會瘦嗎?妳怎麼沒有」。
更何況快速瘦回產前的樣子,未必真的就是健康,國健署的初心應該促進所有孕產婦的「健康」而不是關心媽媽產後身材,把餵母乳和身材這兩大產後壓力源榜連結在一起,實在也太逼人。反而會加深媽媽產後恢復身材的焦慮,增加產後憂鬱症的可能性。
還是一句老話,母乳很棒的資訊真的已經夠多了,大部分的媽媽需要的並不是這些不切實際的口號更別提是錯誤的,她們要的是更實際的泌乳知識傳授、友善的哺乳空間,和身邊對哺育母乳的支持,以及選擇「不餵母奶」的權利。
產後兩週 奶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哺乳想要有豐沛順暢的奶量,補充對的營養很重要
懶人如我🙋🏻看到BHK's有出 BHK's卵磷脂+倍乳
馬上就入手來試試看,發現效果還真的蠻驚人!!!
👉 https://bhks.cc/QSP08BL1.html
很明顯地感受到奶量,有吃就會爆增
停吃就會減量,就這麼簡單😆
留言處附上我產後兩週的進度紀錄
講得再多,還是看實際情況最準💁🏻♀️
可以看到頭兩天一開始總量還沒增加到那麼明顯
其實乳腺也是要每天定時疏通
身體才會啟動泌乳機制
每天認真照表操課,半夜也起床擠奶
再搭配BHK's卵磷脂+倍乳的加持
兩個禮拜下來的成果就是單次最高直達180ml🍼
每天八餐約1000多毫升~
兩個都小巧好吞,媽咪們不用擔心~
成分都是哺乳期間重要的營養素👍
用卵磷脂讓排乳順暢,倍乳膠囊讓流量暴增吧~
最後想說,有件事情科學不能證實卻是無敵的真理
「妳要讓心情好,什麼都能做到。」
「情緒」對奶量來說,其實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發生好事情/吃到喜歡的東西/看好笑的劇/心情好
量會變多,甚至聽說會比較好喝😆
照顧小極光,總有擔心不完的事需要我解決
這時候就需要可靠的隊友幫忙
畢竟這是一項考驗體力與情商的長期抗戰
推薦大家真的可以試試看BHK's喔~
👉 https://bhks.cc/QSP08BL1.html
#倍乳膠囊 #哺乳應援組
#哺乳最佳戰友 #BHKs #哺乳媽媽
#卵磷脂 #倍乳素食膠囊
產後兩週 奶量 在 Sherry曼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是母親節,我人生第一個母親,特別有感觸!
隨意翻了翻舊照,想起孕期的辛苦,一直沒有公開過 ,因為我曾經想過,現在很少人願意生小孩,
如果我放了這些照片,應該沒有人想生了!
但我希望所有的老公、家人可以懂的媽媽的辛苦!
我是一個很好懷孕的體質
可是卻是孕期很辛苦的孕婦
👉兩個月就一直吐,每天都是一大袋一大袋 ,
吃什麼吐什麼,聞到炸的東西,看到生肉、生魚就一直吐 ,還不小心吐在車上,吐在馬路上,弄得到處都是!
👉四個月開始胃食道逆流,每天一定要抱著月亮枕睡覺,但因為胃食道逆流太灼傷喉嚨,所以幾乎都坐著睡覺到天亮,謝謝那時候還有世足盃⚽️可以陪伴著我!
👉五、六個月一直吐的關係,什麼也不想吃,只有吃小番茄、蘇打餅墊胃,每天昏睡16個小時,因為擔心看宮鬥劇會影響心情所以就一直看著六都的競選新聞!
六個月時,因為雙胞胎的關係,骨盆壓力過大,中期開始便秘、頻尿 ,恐怖的痔瘡也來了!
👉七個月接下來就是無止盡的水腫、妊娠紋
因為水腫到我的腳真的是面目全非,然後尾戒因為手指太腫了去了消防局拿器械剪掉,(在此感謝大安消防局),後期開始併發妊娠高血壓,每天都是要吃降血壓藥降血壓,但吃完完心情就不好 ,Pierre真的很有耐心一直陪我畫畫、拼圖🧩,轉移注意力 ,高血壓伴隨子癲癇,最後跟醫生討論後,真的很不爭氣的在35週剖腹了!
👉生出來寶寶太小了,妹妹一度掉到1900g,住在新生兒加護病房一週,每天看到她身上插著那麼多管子,只怨嘆我自己為什麼吐了就不吃,讓寶寶那麼小而難過。
生完推回病房以為這樣就解脫了,但因為水腫太嚴重,醫生在我產後每四個小時就拿小錘子輕敲打我的膝蓋,因為醫生擔心我末梢神經,腫到沒有知覺,無法下床,會併發血栓,就開始打利尿劑、降血壓、利尿丸,雖然消腫了可是卻抑制發奶,所以出生時寶寶一滴母奶都沒有喝,看到月子中心其他媽媽奶量像噴泉⛲️一樣,而我卻沒有感到很自責!
👉無法下床一直插著尿管五天,尿道也跟著感染,開始抗生素的人生
👉產後一週消腫了,卻伴隨了皮膚鬆弛,灰灰暗暗指甲以及皮膚~
👉產後兩週到了月子中心,我以為完全解脱了。惡露在體內的血塊就像豬肝一樣,一塊一塊的掉在馬桶上,想不到產後大血崩,月子中心醫護人員也很緊張,趕快就近送到台大醫院,急診只給我三份單子,輸血同意書、宮縮針、批價單,謝謝送我來的好姐妹明蓁、以及我爸爸阿姨的照顧~
👉從台大轉診回到我原本生產的國泰,聖誕節那天評估後又要動一次手術,原因是胎膜黏在子宮壁上,再加上我沒有哺乳關係,影響宮縮,宮縮不完全,造成產後大血崩!
👉聖誕節後三天然後我又再一次做了手術,子宮刮除術!
每次手術醒來手上都是針孔,護士常常在都跟我開完笑說,你的血管打到左右手都滿了,你還有哪裡可以打針?
👉術後兩個月恢復良好,但還是沒有奶水,我也漸漸放棄,再來就是我最討厭痔瘡手術了~
又是一陣陣的屁屁痛,因為懷孕期便秘常常一屁股血,今天能公開出來也真難為情😂~
(請務必要多吃益生菌)
希望我這篇文章有小小的迴響,比我辛苦的媽媽更多。希望家人都可以讓媽媽感受每天都是母親節,感謝辛苦的媽媽們,全年無休待機狀態!希望所有的男伴、老公們可以多疼疼你的女伴、寶貝老婆~
謝謝我的神隊友老公、婆婆、爸爸媽媽阿姨家人的照顧,還有我的好閨蜜,謝謝Minnie帶杜仲、魚湯給我。謝謝所有來看我的朋友們,謝謝小白姐姐,一天到晚煩死valley花蓮沫沫你們一直陪我講電話,產後憂鬱也慢慢揮別!
雖然辛苦。或許這就是甜蜜的負荷,可以的話我再努力拚一胎!💪
#每天一點正能量
#雖然腹部上長長的一條疤痕難以抹去
#但我們的愛的結晶可以永遠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