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一季硅谷來信,我談到了不少美國基礎教育的內容。有同學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他問,美國公立教育與私立教育差距較大,是不是因為經費問題呢?他提到了一個例子,美劇《絕命毒師》的主角就是一名公立學校的化學老師,薪水微薄,只能勉強養家糊口,於是當他發現自己身患絕症,就鋌而走險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位同學問,是不是因為美國公立中小學給老師的待遇不好,無法留住人才,才導致了公立學校的基礎教育水平低呢?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延伸開來,讓我們思考一個更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就是很多事情辦不好,是不是因為沒有錢?這封信我們就從美國公立中小學的教育,談一談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就美國公立中小學而言,對這個問題我們基本上可以給出一個否定的答案。美國公立學校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能列舉出十個原因,缺錢這件事也許只能排在第十位。下面我們一步步具體分析。
首先,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很多人都以為美國政府財政支出中軍費佔了大頭,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其實美國在教育上的開支並不比軍費少。我們可以來看一下詳細的情況。
美國是世界第一稅收大國,2018年美國的GDP是20.58萬億美元,而當年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稅收分別是3.33萬億美元和1.06萬億美元,合計4.39萬億美元,而當年排在全球GDP第三的日本,整個國家的GDP也不過才4.97萬億美元。
美國聯邦政府的稅收收入,有七成都花在了經常性的必須開支上,也就是社會福利、醫療保險和國債利息,其中國債利息大概佔聯邦稅總額的4%多一點,不算多,真正巨大的支出是各種福利和保險。剩下的三成稅收收入算是國家的自由支出,裡面一大半都算在了軍費頭上,大約是6490億美元。但我要提醒一點,這部分支出包括了軍方控制的科研經費,而這些科研經費最後還是到了大學的手裡。比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每年可以從軍方獲得大約10億美元的研究經費。
而美國2018年花在中小學教育上的支出是6400億美元,攤到每個學生頭上大約是一年12600美元,這是我在美國政府網站上看到的數據。如果按英國《衛報》的報道,數據還要更高,每年平均花在每個K12學生身上的錢高達16300美元。這些花銷中,州政府撥款和地方房地產稅貢獻了將近90%,聯邦政府的撥款不到8%,剩下的是捐贈。這就是公立中小學的情況。而2020年全美國所有私立中小學,學生的平均學費是11000美元,即便算上學校的捐贈收入,攤到每個學生身上,最後得出的數字和公立中小學的人均支出數字可能也差不了太多。
從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看出,美國公立中小學其實並不缺錢。實際上,如果你到硅谷地區看看幾所最有名的公立高中,比如帕羅阿圖高中和薩拉托加高中,就會發現它們的校園比硅谷地區最好的私立高中哈克學校一點不差。而且州政府給公立學校撥款是按學生人數計算的,而公立學校師生比例較低,一個老師教一大群學生,因此如果算到每個老師頭上,教育支出比大部分私立學校應該還更高。
美國公立中小學的老師待遇其實也不差。在加州,一個公立中小學老師基本上只要工作10年左右,就能拿退休金了。然後他們就可以一邊拿著退休金,一邊到私營教育機構工作掙錢了;反倒是很多私立學校老師生活壓力很大。以我女兒的老師們為例,他們不僅買不起房子,有的甚至在硅谷租不起房子,只能住學校提供的廉租房。這些老師之所以願意在私立學校教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樣他們的子女就免費可以上這些私立學校。
這裡順便說一句,美國幾乎所有大學教授的孩子上父母所在的學校都是免費的,這就是很多教授雖然工資不高還要在大學呆著的重要原因。至於《絕命毒師》里那位主人公的遭遇,與其說是公立學校老師待遇不好,不如說他遭遇了中產階級的典型困境,就是因為一場大病而導致貧困,這一點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是類似的。
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到底有哪些因素?
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果不是因為缺錢,那很多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根據我的觀察,至少有以下四個因素。其中一個和老師有關,剩下的三個和老師或者說師資力量都沒有太大關係。
先說和老師有關的原因,就是美國公立中小學搞大鍋飯,老師們沒有動力和意願去深化教學,發掘和培養每個孩子的特長。我的大女兒曾經在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讀過一年,這所學校的排名在加州幾千所小學中僅次於兩所只能靠抽籤入學的實驗小學,而且學校位於硅谷最富裕的一個區,絕大部分學生的家境都很好。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學校應該很好了吧,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一般來說,美國小學一個班會有一個老師來講所有的課程,我女兒所在的班有兩個老師,兩個老師教學經歷都超過10年,聽上去好像很不錯。但實際情況是,這兩個老師熬完了10年的年頭,都在等退休,都指望另一個人出力,自己落得輕鬆。他們佈置下來的一星期的作業,學生最多半小時就做完了。後來我就把女兒轉學轉走了,換到一個要求嚴格一點的學校。
這家新的學校也是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班上的老師也是新來的,教課果然認真很多,一天留的作業比過去一周的都多。但是這所新學校的老師從來不講任何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因為這不是他們的義務,我們這些家長只好自己到學校去講課。之前我女兒上的第一所公立小學,不久之後家長們也不乾了,在家長的要求下,那所學校被一拆為二,其中之一變成了一所半公立半私立的特許權學校。
經過種種波折,最後我得出一個結論,孩子要是再呆在公立學校就給耽誤了,於是我們就把女兒轉走了。
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三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公立學校的政治正確風氣太重,甚至影響到了教學。
我有一位谷歌的同事,他的女兒在硅谷一所最好的公立高中讀書。有一學期他女兒很鬱悶,因為講歷史課的老師是一位非洲裔,課上的論文,只要你不寫當年黑奴多麼悲慘、美國這個國家有多壞、白人多麼可惡,最多也只能得B。後來家長們忍無可忍,告到學校,學校開除了這位老師。但這位老師又把學校告上了法庭,並且勝訴了,從此學校沒人敢管她了。但這樣教歷史課,教學質量是什麼樣,也就可想而知了。
對於公立學校政治正確過重的風氣,家長們即使有意見,也沒有辦法。相比之下,私立學校因為學費是學生家長直接出的,所以家長(特別是大的捐贈者)對學校就多少還能有點影響力。
第三個原因,就是美國基礎教育普遍輕視理科;加上公立學校的老師認為「教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不是自己的義務」,家長即使想給孩子補上理科內容,老師也不會配合。結果就是我之前講過的,許多美國中學生到高中畢業還不會解一元二次方程。有的老師還告訴我,這還是美國「高三」學生的表現,要是等高中畢業一年之後,恐怕一半的學生一元一次方程都不會解了。
學生水平這麼差,怎麼畢業呢?有些學校的做法就是放水。比如學生交了白卷,按中國的標準應該是0分,但有的美國學校說,白卷可以給50分。這樣,學生只要做對20分的題目就能及格,算是通過了。
考核標準這麼低,幾乎所有學生都能畢業,那怎麼評價衡量學校的教育成果呢?你可能知道美國有個著名的政策叫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這就可以形成一個考核指標。怎麼樣算「不掉隊」呢?只要孩子來上學,不逃學,就算學校教育成功了。這種教育政策和理念之下,很難想象教學質量能上得去。
第四個原因是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效率低。前面我們算過了,公立學校人均經費其實並不比私立學校少,但從我的觀察來看,很多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率非常差,學校經常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支出項目。
比如,有的學校講要環保,在校園花錢裝太陽能板,用太陽能發電。但這筆成本什麼時候能收回來呢?學校並沒有算過這筆賬。實際上目前在美國,天然氣發電比太陽能發電的成本要低得多。
有的家長覺得,公立學校反正花的不是我的錢,效率低一些就低一些吧。但有點常識就該知道,公立學校的經費大部分來自稅收,仍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止學校是這樣,公立機構資源利用率低其實也是社會的一個通病了。
小結
世界上很多事情一旦辦不好,很多人就喜歡歸結於「沒有錢」。但回到現實你就會發現,「沒有錢」很多時候只是藉口和托詞。比如韓國和新加坡在中小學生身上的人均支出都不如美國,大約只有美國的2/3;然而根據調查,新加坡和韓國的中小學生的受教育水平分別領先美國3.2年和1.9年。
在之前的來信里,我介紹過一些幾乎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的人,如果你去看他們的生平經歷,就會發現他們並沒有多少資源,更沒有什麼錢,依然創造了那些偉業。即使不說改變世界,只談我們身邊的見聞,一個人能做成事情,通常也是因為他認真去做事了,而不是因為他有錢。微軟、谷歌、eBay和特斯拉等公司,創業時的融資總金額和同行業的公司相比都不算高,但並不影響它們做成大事。
很多人喜歡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拿來鼓勵自己掙錢還好;但如果在失敗的時候拿出來講,把「沒有錢」當成失敗的理由,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在為自己做不成事情找藉口。
這封信的內容,核心其實就是一句話:永遠不要把辦不成事簡單歸結於「沒有錢」。」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親子天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自然科學習創傷的請舉手 新課綱加入「探究與實作」課程, 和以前上過的實驗課,原來不一樣🤔? 真的會激發學習動機,還是讓老師累慘、學生更害怕? 科學教育發生什麼事,讓很多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到國、高中就放棄學習😵 . 【強烈建議以下族群觀看】 🙋♀️想到自然科就害怕的你 🙋不知如何將科學融入生...
生活化學高中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塔利班重新掌握阿富汗政權之後,許多人都非常關心那裡的女性所面臨的生活轉變。事實上,在阿拉伯世界之中,不同國家裡的女性在法律影響下所受到的待遇也有所不同。
這篇來自BBC上的文章,帶我們看到五位不同國家的在伊斯蘭女性、他們在伊斯蘭教法之中的各種生活,以及他們對於自身國家法律系統的反思。
————————————
我叫努爾(Izzati Mohd Noor),在文萊出生和長大。 2007年我17歲時獲得政府獎學金來到英國學習。
我在英國讀高中,上大學並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我在倫敦學的是化學工程。之後在一家投資銀行做軟件開發工作。
幾周前我回到文萊。文萊大多數人信封伊斯蘭教。人們一直以來都使用沙裏亞法,包括婚姻、離婚以及繼承。直到2014年,文萊才開始用沙裏亞法來處理刑事案件。但至今為止,並沒有執行過極端懲罰。
基本上,女性可以隨意穿戴 - 如果你去健身房,可以看到戴頭巾的女性,但也有穿運動胸罩的女性。
我們沒有任何宗教警察來懲罰人們。作為教育的一部分,我們在學校中會學習伊斯蘭教的五大支柱(也稱五功)、伊斯蘭經濟學以及沙裏亞法。
早上我會學習數學與科學等學科。下午,我會去宗教學校上學,學校裏男女老師都有。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8586387
生活化學高中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各位敬愛的校友、師長 您們好,
為使學生安心學習,教育部鼓勵獲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補助學校建立校內經濟及文化不利學生就學協助機制,自107年起執行迄今3年多,除政府挹注經費,亦結合民間企業及社會大眾捐資,由大專校院規劃以「學習取代工讀」各項機制。
本校為實踐社會正義,發揮教育促進社會階級流動之正向功能,落實教育機會均等之理念,經濟不利學生(含隱性)在學期間,編列專款並建立募款基金,透過課業輔導、課程學習、跨域學程、職涯探索、職涯競賽活動、校外實習、生活服務學習、健康照護及國際交流等輔導機制獎(補) 助是類學生,藉由經濟扶助、生活適應、學習輔導及就業準備等面向全方位協助經濟不利學生安心就學,透過實踐自我之教育,獲得掌握人生的機會。
本校透過補助小班制課輔資源、語言學習方案、跨域課程學習等輔導機制,建立完善學習機制,另也藉由職涯探索、職涯競賽活動及校外實習等相關活動,增進經濟不利學生工作職能,此外也透過實際力量參與學校志工、服務性社團活動、透過「智慧物聯增能社會責任分享計畫」,結合課程之訓練培養出AIOT程式國高中輔導課程「種子助教」並實際參與服務,落實回饋機制,貢獻一己之力。另為增進經濟不利學生國際視野,提供短期出國獎助學金。
教育部為鼓勵國立大學擴大招收經濟與文化不利學生人數,為強化學校輔導獎助機制,引導並鼓勵學校建立外部募款基金。針對學校建立輔導募款基金(matching fund)的成效,依學校向外界募款的金額給予1:1等比例之獎助補助。111學年度本現有經濟不利學生近600位,為能更全面照顧是類學生,111年募款需求目標300萬元,為配合教育部申請程序,目前即將啟動111年募款作業,期望於111年12月中募足明年所需的目標經費。
捐款連結:https://my.nctu.edu.tw/contents/project_ct?page=1&p_id=12
聯絡人:社會責任推展辦公室(03-5131403、03-5131429)
生活化學高中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有自然科學習創傷的請舉手
新課綱加入「探究與實作」課程,
和以前上過的實驗課,原來不一樣🤔?
真的會激發學習動機,還是讓老師累慘、學生更害怕?
科學教育發生什麼事,讓很多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到國、高中就放棄學習😵
.
【強烈建議以下族群觀看】
🙋♀️想到自然科就害怕的你
🙋不知如何將科學融入生活的家長
🙋♀️不知如何有效備課自然科的教師
.
8/26(四)20:00準時開播
邀您一起拋開文科腦↔️理科腦框架,
重新從 #觀察 開始,找回對世界的好奇心!
.
📍《教出科學探究力》
https://cplink.co/EQPH1pIw
📍《科學史上最有梗的20堂化學課/物理課》
https://cplink.co/SVara8NF
📍直播專屬科學讀物優惠區
https://cplink.co/4nQtJvtx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

生活化學高中 在 寶妮老師 Bonni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別再說學數學沒有用了
是你不會用XD
不然早就銷量冠軍了(誤)
.......................................
IG: charmingteacherbonnie (Bonnie老師)
粉絲專頁: 寶妮老師
https://www.facebook.com/%E5%AF%B6%E5%A6%AE%E8%80%81%E5%B8%AB-Charming-Teacher-Bonnie-290462364959770/
PODCAST
Firstory: https://ppt.cc/f2Z9Jx
KKbox: https://reurl.cc/ra0Nv1
Spotify: https://reurl.cc/WEbpN7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OX6xr9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V32y06
Pocket cast: https://pca.st/fp7r1tcr

生活化學高中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最強無鹽理論:法國料理名廚:無鹽才是最高級美味」介紹
說書人:謝宜芸 編輯
內容簡介:
□壽司是健康的清淡料理
□不加任何調味料的料理,不可能好吃
□用加了點鹽巴的滾水汆燙→過冰水→瀝乾,是水煮花椰菜最正確的步驟
□想要同時兼顧美味與健康,那是幻想
□重口味料理比較好吃
□上高級餐館就能品味美食
□鍋子是料理的靈魂,厚鍋才能煮出濃厚味道
□吃飯總是唏哩呼嚕,快嘴吞食
如果以上你的答案都是 ○
那麼你一定要打開這本書,看看自己的味覺以及平日飲食出了什麼問題⋯⋯
還有!!!
讓身為米其林摘星的最年輕外國人紀錄保持者-松嶋啟介,修正你錯誤百出的料理常識。
本書作者透過站在第一線敏銳的觀察力及專業的判斷,明確指出現代人飲食問題:過多食鹽、油脂、砂糖、化學調味料,已經壞了味覺與健康。
憑藉長年累積的實務經驗與實力,大膽提出自己對無鹽料理的構想與做法。他的三大原則:善用食材鮮味、控制火候、運用香辛料,概念易懂、簡單易行、素人都容易上手!更佛心的是,這些烹飪原則廚藝學校也不教的,但作者卻詳細說給你聽!
根據人體吸收食物的不同機制,作者將食物分成「毒品系」與「沉靜系」;根據大腦對食物不同的反應,彙整了「戀慕型」、「慾望型」、「學習型」三種食物類型,在以追求健康、安定為前提下,教導讀者如何端出沉靜系的美味料理,學會品嘗學習型食物的餘韻。讓大家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吃出健康。
整理出一套有趣堆疊食物滋味的邏輯,掌握基礎訣竅,學會「鮮味乘法」、「五味簡單混搭法」,就可以告別「煮菜一定要配手機或食譜書」、「望著冰箱食材發呆」、「端出的菜餚永遠是固定味道」等窘境。
獲得米其林殊榮的主廚現身說法,告訴你打開五感,這樣品味美食才是真正潮。
無私分享自創的無鹽料理,聰明運用三大原則,製造香濃醇厚、層次豐富的味道,健康不打折、料理依舊美味。
《最強無鹽理論》不是一本全食譜書,但絕對會是你快速了解食材特性、美味健康祕訣、踏入廚房玩料理的好幫手;也會是你進階成為美食品味者的最佳引導者。
作者簡介:松嶋啓介
1977年生於日本福岡縣。現為「KEISUKE MATSUSHIMA」主任廚師。曾獲法國文化勳章與農事功勞章Chevalier。高中畢業後,進入「辻調理師專業學校」就讀的同時,也在酒井一之主廚的餐廳「LE VINCENNES」工作。20歲遠渡法國,為了學習法式料理的精髓—鄉土料理,工作足跡遍及法國各地餐廳。2002年25歲時,到了南法尼斯開設主廚餐廳「Kei's Passion」,成為法國史上第一個由日本人開設的法式餐廳。28歲時,再以最年輕的外國廚師之姿,獲得米其林星評的肯定。
出版社粉絲頁:新自然主義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