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典名著看長篇小說的結構】
這次分享的文章,是中國作家孫犁談長篇小說創作的一些觀點。
他以中國經典的四大名著為例,提出寫長篇小說時,整體結構布局的重要性,相當精彩。
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
從經典名著看長篇小說的結構 / 孫犁
一
創作長篇小說,感到最困難的,是結構問題。
結構一詞,雖通用於建築,但小說的結構,並非紙上的藍圖。佈局,也不是死板的棋式。它是行進中的東西,是鬥爭中的產物。小說的結構是上層建築,它的基礎是作品所反映的現實生活,人物的典型性格。在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的矛盾、鬥爭、演進中,出現小說的結構。因此,長篇小說的結構並非出現於作者的憑空幻想之中,而是現實生活在作者頭腦中的反映,是經過作者思考後,所採取的表現現實生活的組織手段。建築工程,可先有藍圖,然後再去備料。作品則不然,要根據作者所具有的生活積累,才能有效地設計。而且它不是一成不變的,作品完成後,結構狀態才告終止。俗話說:長袖善舞,多財善賈,生活之於創作是多多益善。生活積累綽綽有餘,而不是捉襟見肘,才能出現理想的小說結構。創作,是有多大本錢做多大生意,不能白手起家,更不能一本萬利。
二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在中國長篇小說中最為著稱。我們現在就這四種小說的結構方面,進行初步的粗淺探討,作為寫作長篇小說的學習準備。前三種長篇小說,都是在前人的創作(或口頭、或文字)基礎上,進行再創作的。
《三國演義》根據陳壽的《三國志》和裴松之的註。陳志在中國史書中,除史、漢外,最稱得體。而裴註之詳盡豐富,保存了很多古書資料,生動而具體,雋辭逸事,隨手可得,在史註中最有價值。這對《三國演義》的創作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此外,它還利用了以前的話本和戲曲方面有關三國的資料。這些資料裡的英雄人物,已經過無數次演唱說講,典型性格初步具備。《水滸傳》根據它以前在社會上廣泛流傳的水滸故事,這些故事,經過口頭講演,日見完整。《西遊記》是根據一些高僧西域旅行的記載、佛教故事和以此為內容的粗具規模的小說。
四種長篇小說都是宏偉的著作,經過長時間廣泛的流傳,差不多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是中國人民傳統的精神食糧。它們是深入人心的書,不只在思想意識方面,有的並在實際生活上,給予人民以不可估量的影響。
單從結構上可以看出,這四種小說都不是平凡之作,都是大手筆的產物,有獨特的見解和藝術修養,有豐富的知識和組織能力。都是苦心經營,各有時代、藝術特色。小說的結構,也可以叫做佈局。它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即總綱、分目和結局。古人創作小說,是很重視結構的。結構的形成是以主題思想為指導的。
《三國演義》以史實為根據,在寫作中,它確定以蜀漢為正統,但並不削弱對魏、吳的刻畫,它以桃園結義開始,經過對各個重要人物的敘述描繪,突出三國之間的主要矛盾鬥爭。三國時人才眾多、群英崛起,謀士如雲,政治文化多有可采,至如華佗之醫、管輅之卜,也很生動有趣,它不遺漏一個重要人物,不遺漏一件重大事件,精心組織、波瀾起伏。最後得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合乎歷史規律的推論,作為全部小說的結局。
《水滸傳》前幾十回,實際上是各個梁山人物的小傳,它接連寫了晁蓋、吳用、阮氏兄弟、楊志、宋江、林沖、武松、石秀、盧俊義的出身、遭遇,生活和性格。每個人的故事都可以成為一個完整的中篇或短篇。因為當時的水滸故事,是以人為單位的。施耐庵統籌全書,他以誤放妖魔作為楔子,以智取生辰綱展開故事,突出一個「逼」字,以這些人物齊集梁山為一結局。這樣的結構,在藝術上說是完整的。
《西遊記》的結構比較單純,它接連寫那八十一難,難難不同,有趣的故事層出不窮,充滿幻想和幽默,具備藝術特色。以取經回來師徒都成正果為結局。
以上只是就其總綱和結局來談,其中的佈局穿插,輕重、取捨,各個作家的匠心運轉之處,只有進一步研究才可以窺探它的結構藝術的奧秘。
三
藝術的發展,有它自己的規律。多麼偉大的藝術成就,也是在前人的勞作和具體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即使像如此輝煌的藝術精品——《紅樓夢》也不能例外。在結構上,《紅樓夢》是平地起樓臺,並非再創作,但如果沒有歷史上前幾種長篇小說,特別是《金瓶梅》一書的出現,《紅樓夢》是很難產生的。按照《紅樓夢》開端所寫,一會兒叫「風月寶鑒」;一會兒叫「金陵十二釵」,又叫「情僧錄」,又叫「石頭記」。可以斷言,這部小說,是長期經營,屢經易稿,在故事結構上,是發生過多次重大變化的。我甚至猜想,雖然《紅樓夢》是曹雪芹的一人創作,但他身邊一定有一兩個,甚至三四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具備高超的藝術見解,每章每段地和他討論,出點子、提意見,改善補充。因為我實在驚嘆,像《紅樓夢》這樣宏偉的藝術結構,實非一個人的才力所能達到。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就說,《紅樓夢》是集體創作或是開會產生的小說。
以下就談談《紅樓夢》的結構。《紅樓夢》第一回有言:「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就字面看,這都和結構問題有關。作者為了使這部小說不落俗套,在結構上,苦思冥想、慘澹經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這部小說在綱領提起時就不同凡響,完全是獨創。在進入正文之前,作者把綱放得很長很長。第一回,從甄士隱寫起,然後提到了賈雨村,但主要的是點明小說要宣揚的思想,即「好了」思想。第二回,寫賈夫人仙逝揚州,是為了小說最重要人物之一的林黛玉即將出場。然而又不叫她即刻露面,卻寫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使讀者得知本書所寫家族和環境的概況,使主角出場時有典型環境的依據,讀者有充分的精神準備。按照習慣,總綱應該放在第一回,作者卻點了一下又放下,接著環境敘述之後,就使一些主要人物上場。這便是第三回,林黛玉初到賈府,賈府的一些頭面人物紛紛登場與林姑娘相見,實際是使他們與讀者相見。這一回,進一步詳寫賈府的勢派。
兩個主要人物見面了,如是俗手,一定就迫不及待地去寫賈寶玉和林黛玉的一見鍾情、情意纏綿、糾纏不已。作者卻寫了出乎意外的寶玉摔玉,黛玉傷心這樣的事件,突出兩個主角的性格特點,反而使兩人生疏起來。接著就去寫別人家的事,即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直到第五回,作者才正式「曲演紅樓夢」,別開生面地表明本書十二個主要人物的一生命運。《紅樓夢》一曲,以「開闢鴻蒙」四字開頭,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傾注一擲,有天崩地裂的感染力量。是長江大河的奔騰,高山瀑布的狂瀉。讀者一下子陷入作者所宣揚的哲學思想境界裡去。這支曲子,隨著故事的展開,一直在讀者耳邊響著,一直伴奏到第八十回。
這真是千古絕調,第一聲春雷振聾發聵,在任何藝術作品中也沒有遇到過。
四
寫小說應該是因人設事(情節),反過來,又可以見景生情(新的情節),這樣循環往復,就成佈局、就成結構。
《紅樓夢》寫了一些大排場,比如秦可卿之死,這是為了表現王熙鳳的才幹而設;寫了元春歸省,則借此機會表現很多人物的身分、地位、性格。這些大排場,我們也可以叫它中心事件。《紅樓夢》裡這些大事件都不孤立,前因後果都很清楚,而且潛伏很長,波及很遠。比如元春歸省,這不只是繁華場面,它牽動著全書的佈局。最明顯的是歸省修造了大觀園,使姐妹們都住進去,作為故事的中心場地。它又包括著許多小情節,比如:歸省買來了小戲子,這就是芳官等人的出處,歸省要用尼姑,這就是妙玉的出處。而這些人在書中,並非十分次要的人物。在這裡,大的情節又起綱的作用,它牽動著很多小的情節。
曹雪芹在處理大情節時,總是像觀覽大江大河一樣,先找它的發源,細察它的匯流,看好它的來龍去脈。比如第三十三回「不肖種種大承笞撻」,先是用「把他耳上帶的墜子一撥」這樣一個小動作,極其生動地寫寶玉和金釧之調情。然後,出乎意外的王夫人一巴掌,已經使事件嚴重,但作者暫把這個危機放下,接著寫「畫薔」,寫「撕扇子」,寫「麒麟」,寫「訴肺腑」,這就是寫賈寶玉自己仍在隨波逐流地浮在愛情的無邊孽海之上;而林、薛、史、花等人,卻以他為中原之鹿,正在進行殊死的情場大角逐。直到寶玉迷離恍惚、六神無主,才寫「老爺叫他」,接著又是忠順王府來要人,又是賈環告狀,這才是「不肖種種」,步步緊逼、氣上加氣,使得「大承笞撻」有聲有色。打過了,接著又是賈母訓子,林黛玉抹眼淚,這樣情節相連,還容易揣想。而因此引起寶黛交諷,甚至薛蟠耍無賴,玉釧調羹這一系列的小情節,都寫得這樣合情合理、自然生動,就非曹雪芹不辦了。
他寫一個中心事件,總是像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一大石,不只附近的水面動盪,搖動荷花,驚動遊魚,也使過往的小艇顛簸,潛藏的水鳥驚起,浪環相逐,一直波及四岸;投石的地方已經平息,而它的四周仍動盪拍擊不已。
這就叫做精心結構。
五
書沒有寫完,作者就「淚盡而逝」,只留下八十回,並有人說都是草稿。這就給研究它的結構造成極大的缺陷和困難。
按總綱推斷,上半部寫的是「極風月繁華之盛」,即那個「好」字;下半部當然要寫到那個「了」字,即散了的筵席,倒樹的猢猻,乾淨了的茫茫大地。但這種變化,應該是漸進的,絕不會是突變。這樣《紅樓夢》究竟要寫到多少回,就成了永久不能回答的疑難。俞平伯說,可能要寫一百一十回左右,因為五十四回是個轉折。這也是推斷之詞,究竟要寫多少回,即使曹雪芹,當時也很難預先估得那麼死。據魯迅說,八十回也不過剛剛露出些悲音來。
高鶚續書,一開頭的回目,「占旺相四美釣遊魚,奉嚴詞兩番入家塾」,就給人不倫不類的感覺。高的續文對原著來說,是天上地下。但我們也應該退一步想:曹雪芹死後,企圖續貂者,不下百種,皆成狗尾。不管怎樣,高鶚還是忠於曹氏的原來計畫,極力追蹤原來旨意,求其吻合。雖然寫得死板僵硬,大致還是按照悲劇的路子走下來了,最後重露一些起色,這也並不完全違背曹氏的「好了」思想,因為事物仍要向相反的方向發展。有這樣四十回續書,使愛讀完整故事的人,能得到比較圓滿的享受,這就是高鶚的功績。如果他也給你來個大團圓,豈不更糟。高鶚雖然「閑且憊矣」,然而他是一個熱中的人,並不是過來的人。他和曹雪芹的生活經歷、思想見解距離很大,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所以他的書能夠長期附在驥尾上。《三國演義》寫的是三國紛爭、天下雲擾,歷史上少有的動亂時代;《水滸傳》寫的是五湖四海,各種職業身分的人;《西遊記》寫的是西天佛地,近於海外奇談。它們的佈局方面幅員廣闊,可以馳騁,都有方便之處。而《紅樓夢》所寫的只是甯榮二府,實際上是一個家庭,雖也寫到一些親戚,如林如海、王子騰,都很簡略。寫薛家較詳,實際上等於住在一起,分院別居。寫到一些外界景況,如宮廷寺廟,襲人家和晴雯家,也都是小枝小節。它寫的是一個家庭內部的矛盾鬥爭,寫的是一個家庭的盛衰興敗史。這一家庭從何處興起,又從何處敗亡?這就和在那麼一片不大的地方,修建一個大觀園一樣,在結構上,極費經營,極費周折。在十七回,賈寶玉談大觀園的設計修建時,發表的一段議論,可以作為曹雪芹對藝術處理,小說結構的總見解。即:任何藝術都要基於「天然」,「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不能「人力穿鑿,扭捏而成」。因為,「非其地而強為地,非其山而強為山,雖百般精而終不相宜」。我們知道:小說的結構來自故事情節,而故事情節來自人物的思想行動,這都是來源於現實生活,符合生活的發展規律,才能形成的。
我們無妨再作一些註解:曹雪芹所說的天然,就是現實生活裡所有的、所存在的,不是由作者無中生有、胡編亂講的。胡編亂講,便是「穿鑿扭捏」。生活裡一點兒影子也沒有的東西,你硬要把它說成是現實,大加編排,那是說謊,是欺騙讀者,是造謠惑眾。
六
寫長篇小說開頭容易,就像走前幾步棋一樣,頭頭是道,中間佈局已經不易,最後結尾最難。《三國演義》最後以晉朝統一中國作結束,當然很完滿,這是借助于歷史,作者的苦心還很難見到。《西遊記》以取經回來,師徒都成正果結束,這也是故事的必然,事前可以容易安排的。《水滸傳》,以七十回而論,蓼兒窪一夢,已近玄虛,只是等於把更長的《水滸傳》,比較適當地剪裁一下,並非在結尾處做了多大功夫。《紅樓夢》的結尾,因為雪芹已埋地下,世上更無能人,小說影響,雖然如此之深遠,它的結尾,只能無可奈何,將永久沒有下場了。
寫作長篇最容易遇到的問題是:中間枝蔓太多,前後銜接不緊,寫到後來像漫步田野,沒有歸宿;或作重點結束,則很多人物下落不明;或強作高潮,許多小流難以收攏;或因生活不足,越寫越給人以空洞散漫之感;或才思虛弱,結尾已成強弩之末,力不從心。甚至結尾平淡,無從回味;或見識卑下,流於庸俗。
至於中間佈局,並無成法。參照各家,略如繪畫。當濃淡相間,疏密有致。一張一弛,哀樂調劑。人事景物,適當穿插。不故作強音,不虛張聲勢。不作海外奇談,不架空中閣樓。故事發展以自然為準則,人物形成,以現實為根據。放眼遠大,而不忽視細節之精密;注意大者,而不對小者掉以輕心。腳踏在地上,穩步前進、步步為營,寫幾章就回頭看看,然後找准方位、繼上征途,寫完之後再加調整。如此做去,或可稍有補救于萬一。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SKIMMY 你的網路閨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癡心錯付」是只要人活著、勇敢去愛了,就難免會遇到的事。 就讓《后宮·甄嬛傳》原著小說裡,那個沒什麼人記得的二妹甄玉姚,來伴你走過最痛的愛錯之旅吧! 喜歡別忘了訂閱、分享及開啟小鈴鐺喔! 追蹤SKimmy粉絲團:http://bit.ly/SKimmyFB 生活動態盡在Instagram:http...
「甄還傳小說」的推薦目錄:
- 關於甄還傳小說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甄還傳小說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甄還傳小說 在 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甄還傳小說 在 SKIMMY 你的網路閨蜜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甄還傳小說 在 泰辣 Tyl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甄還傳小說 在 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甄還傳小說 在 [推薦] 架空後宮-甄嬛傳by流瀲紫完結- 看板YuanChuang 的評價
- 關於甄還傳小說 在 #甄嬛傳電視劇與小說的心得 - 戲劇綜藝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甄還傳小說 在 《后宫甄嬛传2:惊心》有声小说第01集夜访眉庄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甄還傳小說 在 「甄還傳dcard」懶人包資訊整理 (1) | 蘋果健康咬一口 的評價
甄還傳小說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而武打場面寫的這麼仔細,就會因掛一漏百而構成另一個影響 : 內容趨空洞。
整部小說的前一半,即是第一回到第十一回(全部二十回)的二十幾萬篇幅,基本上可以說是"搶救文泰來大兵",大致劇情也就是文泰來被清兵抓去,紅花會舵主陳家洛跟十幾個武功卓絕、文韜武略在江湖無雙的兄弟們幾次想方設法的救.............然後救不出來。
後半部救出文泰來了,劇情就落在 乾隆身世之謎,陳家洛希望以此讓乾隆迷途知返,然後自己去新疆遇到美女--香香公主,相知相愛然後替他們跟清兵打仗,最後香香公主被乾隆奪去,接著公主自殺雙方一場大戰............就沒了。
#51萬字就講了這些。
顯而易見的就是,因為很多武功場面講得非常仔細,壓縮了劇情;或者可以反向來看,其實劇情(相對後來非常有名的幾部)很簡單,但填充了大量過於仔細的武打場面,所以把可能20幾萬字能交代完的故事,撐充到51萬字。
讀起來自然會讓人很難著迷深入,無法樂在其中了。
(而且金庸小說,有好幾部都把 吸引眾人你爭我奪的根本設定為一個"天大寶藏",大家為了寶藏爭奪很正常,但飛狐系列、連城訣裡面都認為 得到一大筆錢就能驅逐滿清韃子,然後建立漢人帝國的這個想法,我認為還是草率了。
雖然建國需要基金(不信的去問陳水扁),但只有錢就能推翻一個立國快一百年的大國,然後成就另一個國家的大業嗎?
差遠了,那是要人、要糧、要組織、要支持度,還要運氣的事情,而且那筆錢能有多少? 能用多久? 只能說,單純的事情講起來比較簡單,所以閱讀時還是不要想得太複雜會比較入戲。)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就能體會我弟說的"很難看"的原因所在;這可能也是我到現在,遇過很多同樣也喜歡金庸的人,卻從沒聽說過誰自稱喜歡《書劍恩仇錄》這部書的原因了。
#真的很難讓人喜歡。
-----------------
但我們做人要公平一點,也該了解一下當時的背景。
首先,這是金庸先生第一部長篇連載小說,很多地方也不會這麼圓滑、角色也不會這麼豐滿、劇情也不會那麼複雜;拿後面作品來批評前面,自然不甚公允;要是我第一部就是《書劍恩仇錄》,然後一路看下來,我想一定會有倒吃甘蔗的感覺。
另外,寫得很仔細(到妨礙流暢性)也是一個原罪。
畢竟,金庸寫小說的背景發生在1954年,吳氏太極拳第二代嫡系傳人-吳公儀與白鶴派-陳克夫在澳門擺擂台比武之後。
這場比賽雖然雙方打了一場王八拳,鬧的不勝不負不和的結果,但卻引發大家對武俠武功的幻想,所以之後金庸與梁羽生便拉開了武俠小說世界大戰的報紙連載序幕(金庸是《書劍恩仇錄》,梁羽生是《龍虎鬥京華》)
在那樣資訊貧乏的環境裡,在這麼幻想滿點的情況下,而且當年香港普遍習武或是看醒獅表演風氣盛,自然寫得越是像樣、越有武俠風采,寫者跟讀者越能感到滿足。
《書劍恩仇錄》作為這樣的時代產物與金庸的第一本連載小說,這樣的結果真的無可厚其非。
-------------------
而寫的仔細,也並非是亂寫。
金庸雖然自稱自己全然不懂武術,但對武術倒也不是真的全無所知。
例如,他自己說他自己是受到民國時期武俠小說跟說書的影響才有這麼多元素創作,但卻也聽說過金庸本身習練過太極拳,而且正是剛剛提到的"吳氏太極拳"。
1980年,吳氏太極拳第三代嫡系傳人-吳公藻整理了先人傳授跟自己的經驗,編成了《吳家太極拳》一書,並且得金庸為其書作跋;金庸在跋文中用了不到700字,講述了他對太極拳的精要與理解。
從那篇文章看來,我認為金庸對太極拳不是只有幻想,而是有一定認識與實踐的;另外從其小說中好幾次提到的太極拳使用情節(《書劍恩仇錄》的趙半山、《倚天屠龍記》的張三豐&張無忌、《飛狐外傳》的何思豪),其實就其描述場景來看,使用方式與時機也是大致正確的。
所以,我個人認為金庸甚至可能練過,並以其養生;才有辦法在小說中寫出正確的用法,才能在現實生活中為太極拳譜作跋。
但我憑甚麼這樣猜?
我想可以援引另一部小說《飛狐外傳》來作證明。在第四章〈 鐵廳烈火〉裡金庸描述了太極門高手--趙半山(就是《書劍恩仇錄》裡面的那位太極拳+暗器高手)趁著與太極門孽徒陳禹對打的當下,出言點撥在旁觀看的小胡斐,其嘴裡講的「亂環訣」、「陰陽訣」與各種示範,確實是太極拳練習與使用的心得跟要義。
再加上兩人後來的交戰敘述(已經沒有《書劍恩仇錄》裡的那麼繁瑣)兩人使用的招式與背景,確實是正確的理解與對拆,可以知道這不是金庸老先生的幻想空想;而提到用招發勁均需"冷、急、快、脆",更顯示他對太極拳的理解已經很深,才能讓拳理這麼深入淺出(有些理論歸結,甚至聽得我醍醐灌頂,身上寒毛直豎)
由於這些敘述,不是抄來的,必定只能是自己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講述;而且這些招式的應對拆解,必須真的知道怎麼練、怎麼施展,才能組合的出來。
所以要說他不懂武術,全憑幻想,我想是絕對不可能的;是不是高手不好說,但他肯定深深浸淫過。
-----------------
總之,《書劍恩仇錄》這部小說,雖然不能跟金庸其他作品相提並論,但也海放了很多其他人的武俠小說;況且,這還是金庸一個很具代表性的作品。
至於我推不推?
只能說,要看這部小說必須有很大的覺悟。裡面還是有很多胡攪蠻纏的人,跟個性頑固到不通人情、莫名其妙到智商可能有問題的人物設定(讓我一度以為我在看古龍的《絕代雙驕》),讓劇情很多都是基於簡單低級的誤會下開展的。(不信去看看 鐵膽莊的那場亂鬥,跨幅還很大.........也是視聽時的一個圓寂點)
沒有愛,或是命不夠長,真的還看不完
------------------
那看電視劇呢?
youtube上能找到2002年中視拍攝的版本,主角是趙文卓,實在是英姿颯爽,但是人物對白劇情低能到我看了兩三集就很難支持下去了,但選角跟卡司還是一時之選的。
另外也能找到2008年中國拍攝的版本,裡面的主角喬振宇我不熟悉,但鄭少秋扮乾隆卻早就是個專業戶了,那深入人心的定裝與英氣,就算他躺在那裏扮死去的乾隆,我還是覺得沒人可以取代。
但我還沒看完,無法告訴你們好壞;但能肯定的是,《書劍恩仇錄》這部小說在原著上劇情不豐滿,所以電視劇如果要把集數拍個四五十集,劇本上勢必要大大改動跟撐充,所以大家就會面對偏離原著很多的幻想情節,除非他們忠於原著的重現武學(肯定沒人看懂),或是忠於原著的讓它繼續空洞下去..............
但換個角度想想,反正小說劇情不豐滿,電視劇如果能改成大家能接受的版本,看得高興其實也未嘗不是好事。
想想甄子丹的《葉問》吧,拍了四集亂七八糟的,打日本人、英國人、美國人,到處征服異邦人,差點沒打出地球征服外星人,最後只有主角的名字跟葉問有關(葉問除了葉準之外,其實還有葉正、葉少華兩子,也不只一個老婆),大家還不是看得很爽?
總之,希望大家能享受其中囉
(PS : 這篇寫到現在也"不過"四千字左右,其中講了多少東西? 你再想想陸菲青跟人家打架打了5548字,叫人看了聽了有多難熬了)
.
.
.
#寫完了耶
#有沒有看過連續劇跟小說的人可以分享一下差異?
#我也很多話題想跟大家聊
#但是為五斗米折腰後真的只想睡覺然後工作
#希望大家平安健康的度過難關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甄還傳小說 在 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難怪電視劇要把這個女兒刪掉....
#甄嬛傳 #甄嬛和果郡王 #被刪掉的女兒
甄還傳小說 在 SKIMMY 你的網路閨蜜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癡心錯付」是只要人活著、勇敢去愛了,就難免會遇到的事。
就讓《后宮·甄嬛傳》原著小說裡,那個沒什麼人記得的二妹甄玉姚,來伴你走過最痛的愛錯之旅吧!
喜歡別忘了訂閱、分享及開啟小鈴鐺喔!
追蹤SKimmy粉絲團:http://bit.ly/SKimmyFB
生活動態盡在Instagram:http://bit.ly/SKimmyIG
合作/授權請洽:[email protected]
Imaginary by Broken Elegance & Nomyn https://soundcloud.com/brokenelegance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CC BY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bit.ly/_imaginary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CMLnB526kkY
Pyres by Broken Elegance https://soundcloud.com/brokenelegance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CC BY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bit.ly/Pyres-BrokenElegance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9xMg_xdpa7w
甄還傳小說 在 泰辣 Tyl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4:04 - 4:20 失言說出「抄襲不可恥,好看是重點」
在這邊跟所有人致上深深的歉意 那樣說是錯的!!
我自己回看都覺得說出這樣的話相當不妥😢
在如懿傳開播前就說了要定期和大家聊聊!
第一集就來談談如懿傳到底值不值得看!
-
自從甄嬛傳結束後戲迷們就一直引頸企盼
好不容易盼到流瀲紫寫出如懿傳又順利開拍
不曾想居然被廣電總局婊得差點要胎死腹中
還被較晚拍的延禧攻略拔得頭籌搶先上檔
如懿傳開播至今可說是負評如潮黑到不行
而本宮作為一個如懿傳原作小說讀者又是甄嬛迷
就來和大家分析我看了14集如懿傳之後的心得
也稍微聊聊我看了六十多集的延禧攻略感想
-
之後預計播出八集會直播一次
直播之內容皆為個人看法
歡迎討論 但謝絕無謂爭論
甄還傳小說 在 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羋月傳 #殘月 #二胡
羋月傳插曲-殘月 二胡版 by 永安
Legend of MiYue - Waning Moon (Erhu Cover by YungAn)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451692342
《羋月傳》(英文:Legend of MiYue),改編自蔣勝男的同名小說,亦是鄭曉龍和孫儷繼《甄嬛傳》後再次合作的古裝大型電視劇。內容講述戰國時期秦國羋八子(宣太后)的傳奇一生。
戰國時期,羋月是楚威王最寵愛的小公主,但在楚威王死後生活一落千丈,母親向氏被楚威后逐出宮,羋月和弟弟羋戎在宮中躲過了一次次災難和危機。羋月與楚公子黃歇青梅竹馬,真心相愛,但最後還是被楚威後作為嫡公主羋姝的媵侍遠嫁秦國。羋姝當上了秦國的王后,羋月成為寵妃。原本的姐妹之情在羋月生下兒子嬴稷以後與姐姐漸漸分裂,羋姝處處防範打壓羋月,而羋月因其對政治的敏感和天份得到嬴駟的欣賞。諸子爭位,嬴駟抱憾而亡。羋月和兒子被發配到遙遠的燕國。不料羋姝之子秦武王嬴盪舉鼎而亡,秦國陷入內亂。羋月毅然下嫁義渠王,借義渠王之力回到秦國,平定了秦國內亂。兒子嬴稷登基為王,史稱秦昭襄王。羋月當上了史上第一個太后,史稱宣太后。為了自己死後的安寧,71歲高齡的羋月下令將整個大秦的軍隊帶到地下為自己陪葬,即秦兵馬俑。
《羋月傳》的配樂由中國著名作曲家王備所作,他是低調的音樂和藝術大師,曾為多部熱門影視大片創作原聲音樂。《殘月》是本劇中經常使用的插曲,杜聰溫柔的排簫聲中略帶哀傷,音樂緩緩釋出,與畫面劇情環環相扣。讓我們先來欣賞網路上的這首配樂:
https://youtu.be/CLtQ4ntpDwQ
http://music.weibo.com/t/i/100308103.html
我直到最近才把《羋月傳》這部劇看完,我在今年五月的時候曾經演奏過主題曲《伊人如夢》,但沒想到整部劇看完後,最有印象的曲子卻是這首《殘月》。這首是G調,指法非常簡單。但最大的問題是,它的速度非常慢,只有50。演奏的時候,相當考驗右手的功力,比我錄速度160左右的曲子還要困難,演奏時因為配合呼吸,常常因為氣不夠長,讓我喘不過來。右手運弓盡量鬆弛,並保持波浪般的推力,表現出滄桑、墨跡的樂感。演奏上諸多不足的地方,還請各位朋友繼續給予指點囉!
王備與杜聰合作的這首《殘月》真的讓我驚豔,讓我們拿起二胡,一起回憶這淡淡的幸福與哀愁吧。
========================
羋月傳插曲-殘月 二胡版
作曲:王備
排蕭原奏:杜聰
原曲發行:2015年11月6日
二胡翻奏:永安
翻奏錄製:2016年9月30日
簡譜:永安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451692342
1=G BPM=50
61 323 26
35 656 53
35 656 532
15 232 76
61 323 26
35 656 53
35 656 532
15 232 76
35 656 16
61 212 162
123 5323
123 2356
356 32 32176
356 37 12176
356 37 56 321
(36 7127 173)
(367 23 6756 5#423)
61 323 26
35 656 53
35 656 532
15 232 76
35 656 16
61 212 162
123 5323
123 2356
356 5635 3
32 35 7 6
END
甄還傳小說 在 #甄嬛傳電視劇與小說的心得 - 戲劇綜藝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我已經不傷心了,我心裡只有恨。」 為皇帝、皇后、太后背了黑鍋的齊月賓,雖早早被皇帝冊為端妃,卻被丟在後宮中不聞不問,任憑年世蘭羞辱,端妃早已對 ... ... <看更多>
甄還傳小說 在 [推薦] 架空後宮-甄嬛傳by流瀲紫完結- 看板YuanChuang 的推薦與評價
文名:後宮-甄嬛傳
作者:流瀲紫
網址:https://www.motie.com/s/app/novels/2516
完成狀態:完結
文案/簡介:
女人之間的鬥爭,永遠是最殘酷的鬥爭。
而後宮,是殘酷的密集地。
我想寫的,不過是寂寂深宮中一個關於愛情和鬥爭的故事
心得:
話說前頭,本文很長,但主要是整理相關資料而已...
我是先看完電視劇才開始翻書的
對於電視劇我個人非常喜愛,大呼過癮!!
看書當下完全把演員套入其中
只覺得原著把電視劇交代得更豐富、完整
因此當我閱畢,非常願意給這篇作品「推薦」!
但是因為受電視劇影響太深了...
無法判斷如果沒有電視劇的加持,
單就書本而言,
是否仍給予相同評價?
畢竟,
我非常喜歡滴血認親這段,演員張力十足,
真是無法想像,滿滿一集都在演這個橋段,居然毫無冷場
但是,
滿心期待地讀到這個段落時,卻覺得幾行間就交代過去了
那種劍拔弩張,彼此對峙的氣氛,
似乎只有在演員飆戲時,被表現出來了......
本文雖然說是推薦文,但其實根本是整理文啦......
看完電視劇跟小說,
至少都快是半年前的事了
要寫什麼心得感想,
也都冷卻的差不多了
但,看小說當時被一堆人物弄得我眼花,
這人是誰?這個先前有出現過嗎?
看到後面回想先前的某些劇情時,一時間還無法搞清楚時序先後,
火大...
就弄了以下的東西......
主要分兩部分
一、後宮嬪妃介紹-P6
二、年表-P29
本來打算弄點與電視劇的差異,但我沒力了......
如果有好心人願意推文補充與電視劇的差異,我再補上來喔...
╭═══════╮
║原著後宮位份:║
╰═══════╯
皇后
正一品:貴妃、淑妃、賢妃、德妃 從一品:夫人
二品:妃
從二品:昭儀、昭媛、昭容、淑儀、淑媛、淑容、修儀、修媛、修容
正三品:貴嬪 從三品:婕妤
正四品:容華 從四品:婉儀、芳儀、芬儀、德儀、順儀
正五品:嬪 從五品:小儀、小媛、良媛、良娣
正六品:貴人 從六品:才人、美人
正七品:常在、娘子 從七品:選侍
正八品:釆女 從八品:更衣
╭══════╮
║後宮嬪妃造冊║
╰══════╯
╔══════════════════════════════╗
║ 乾元12年8月,甄嬛最初入宮時,後宮嬪妃 ║
╟╢
║ ║
║ 皇后-朱宜修 ║
║ ║
║ 最初宮室:鳳儀宮昭陽殿 ║
║ ║
║ 婢女:繪春、繡夏、剪秋、染冬 ║
║ ║
║ 結局:心悸而死 ║
║ ║
╟╢
║ ║
║ 端妃-齊月賓 ║
║ ║
║ 最初宮室:披香殿 ║
║ ║
║ 婢女:吉祥、如意 ║
║ ║
║ 位份變化:端妃→端貴妃 ║
║ ║
╟╢
║ ║
║ 華妃-慕容世蘭 ║
║ ║
║ 最初宮室:宓秀宮 ║
║ ║
║ 位份變化:華妃→皙華夫人→慕容妃→華妃→慕容選侍 ║
║ →諡號順選侍→追封順成貴嬪 ║
║ ║
║ 結局:乾元十五年年底,撞牆身亡 ║
║ ║
╟╢
║ ║
║ 愨妃-湯靜言 ║
║ ║
║ 位份變化:愨妃→追封恭愨賢妃 ║
║ ║
║ 子嗣:生有皇長子予漓 ║
║ ║
║ 結局:乾元十四年五月,自裁 ║
║ ║
╟╢
║ ║
║ 陸昭儀 ║
║ ║
║ 最初宮室:恬嬪宮裡的主位 ║
║ ║
║ 婢女:燕兒 ║
║ ║
║ 位份變化:陸昭儀→陸順儀 ║
║ ║
║ 備註:第一次提到陸昭儀,是在注目馮淑儀時, ║
║ 提及有陸昭儀、李修容與她並列; ║
║ 第二次是陸昭儀來報恬嬪小產; ║
║ 第三次是陸昭儀讓甄嬛罰跪 ║
║ ║
╟╢
║ ║
║ 馮淑儀-馮若昭 ║
║ ║
║ 最初宮室:暢安宮昀昭殿 ║
║ ║
║ 婢女:含珠 ║
║ ║
║ 位份變化:馮淑儀→敬妃→德妃 ║
║ ║
╟╢
║ ║
║ 李修容 ║
║ ║
║ 備註:第一次提到李修容,是在注目馮淑儀時, ║
║ 提及有陸昭儀、李修容與她並列; ║
║ 第二次是恬嬪小產時,提到李修容也曾小產 ║
║ ║
╟╢
║ ║
║ 麗貴嬪 ║
║ ║
║ 最初宮室:延禧宮 ║
║ ║
║ 結局:打入冷宮 ║
║ ║
╟╢
║ ║
║ 欣貴嬪-呂盈風 ║
║ ║
║ 婢女:燕兒 ║
║ ║
║ 位份變化:欣貴嬪→呂昭容→欣妃 ║
║ ║
║ 子嗣:生有淑和帝姬 ║
║ ║
╟╢
║ ║
║ 曹容華-曹琴默 ║
║ ║
║ 最初宮室:和煦堂 ║
║ ║
║ 婢女:音袖 ║
║ ║
║ 位份變化:曹容華→曹婕妤→襄貴嬪(和煦殿)→追封襄穆妃 ║
║ ║
║ 子嗣;生有溫儀帝姬 ║
║ ║
║ 結局:乾元十六年年初,被甄嬛下藥身亡 ║
║ ║
╟╢
║ ║
║ 秦芳儀 ║
║ ║
║ 備註:第一次提及是甄嬛養病避寵時, ║
║ 提到舊日妃嬪中仍受寵者有秦芳儀; ║
║ 第二次是沈眉莊落水後懷疑是誰所為,有略略提到 ║
║ 曾經給甄嬛唾面之辱 ║
║ ║
╟╢
║ ║
║ 趙韻嬪-趙仙蕙 ║
║ ║
║ 位份變化:趙韻嬪→趙容華→趙婕妤→韻貴嬪(萬春宮) ║
║ ║
║ 備註:第一次提及是在冷宮中看到芳嬪後, ║
║ 想到當時嬪位者有趙韻嬪; ║
║ 第二次是陵容晉安嬪時沒有封號, ║
║ 有些嬪妃漸漸有恩寵,趙韻嬪為其一 ║
║ ║
╟╢
║ ║
║ 汪睦嬪-汪軒英 ║
║ ║
║ 位份變化:汪睦嬪→汪芬儀 ║
║ ║
║ 備註:只有提到三次, ║
║ 第一次提及是在冷宮中看到芳嬪後, ║
║ 想到當時嬪位者有汪睦嬪; ║
║ 第二次是陵容晉安嬪時沒有封號, ║
║ 有些嬪妃漸漸有恩寵,汪睦嬪為其一, ║
║ 第三次為陵容有孕時 ║
║ ║
╟╢
║ ║
║ 史美人-史移芸 ║
║ ║
║ 最初宮室:棠梨宮西配殿 ║
║ ║
║ 位份變化:史美人→康貴人→史良悌→康嬪(萬春宮) ║
║ ║
╟╢
║ ║
║ 芳嬪 ║
║ ║
║ 備註:在冷宮中看到,比甄嬛早三年入宮, ║
║ 小產,認為是華妃害的 ║
║ ║
╟╢
║ ║
║ 沈小儀-沈眉莊 ║
║ ║
║ 最初宮室:暢安宮存菊堂 ║
║ ║
║ 婢女:采月、白苓、茯苓、白芷、抱屏 ║
║ ║
║ 位份變化:沈小儀→惠嬪→沈容華→沈常在→沈容華→ ║
║ 沈婕妤→惠貴嬪(棠梨宮瑩心殿)→沈淑媛→ ║
║ 惠妃→追封德妃→追封惠儀貴妃 ║
║ ║
║ 子嗣;生有皇四子予潤 ║
║ ║
║ 結局:乾元二十二年四月,產子後亡,得年約26歲 ║
║ ║
╟╢
║ ║
║ 劉良媛-劉令嫻 ║
║ ║
║ 位份變化:劉良媛→劉慎嬪→劉德儀→劉容華→慎貴嬪 ║
║ ║
║ 備註:與甄嬛應是同一年進宮,但進宮時位份並未寫出來 ║
║ ║
╟╢
║ ║
║ 莞貴人-甄嬛 ║
║ ║
║ 最初宮室:棠梨宮瑩心堂 ║
║ ║
║ 婢女:瑾汐、流朱、浣碧、品兒、佩兒、晶清、菊清、裴雯 ║
║ ║
║ 位份變化:莞貴人→莞嬪→甄婉儀→甄婕妤→ ║
║ 莞貴嬪(瑩心殿)→甄昭儀(非正式)→ ║
║ 莞妃(未央宮柔儀殿)→莞淑妃→皇貴妃 ║
║ ║
║ 子嗣:生有朧月、靈犀、皇三子予涵、雪魄 ║
║ ║
╟╢
║ ║
║ 恬貴人-杜佩筠 ║
║ ║
║ 位份變化:恬貴人→杜良悌→恬嬪→追贈為恬妃 ║
║ ║
║ 結局:乾元二十八年三月,死於豹爪之下 ║
║ ║
╟╢
║ ║
║ 梁才人 ║
║ ║
║ 備註:初次覲見皇后後,遭華妃處一丈紅 ║
║ ║
╟╢
║ ║
║ 淳常在-方淳意 ║
║ ║
║ 最初宮室:棠梨宮東配殿 ║
║ ║
║ 婢女:翠雨 ║
║ ║
║ 位份變化:淳常在→方良媛→追封淳嬪→追封淳憫妃 ║
║ ║
║ 結局:乾元十四年四月,溺斃 ║
║ ║
╟╢
║ ║
║ 安選侍-安陵容 ║
║ ║
║ 最初宮室:明瑟居 ║
║ ║
║ 婢女:寶鵑、菊清、寶鶯、寶鵲、翠兒、喜兒、鳶羽兒 ║
║ ║
║ 位份變化:安選侍→安美人→安小媛→安嬪→安芬儀→ ║
║ 安容華→安貴嬪(長楊宮景春殿)→安昭媛→ ║
║ 鸝妃→追諡為鸝音貴嬪 ║
║ ║
║ 結局:乾元二十三年十月初一,食杏仁自裁,年26歲 ║
║ ║
╠══════════════════════════════╣
║ 乾元13年新年 ║
╠══════════════════════════════╣
║ ║
║ 余更衣 ║
║ ║
║ 位份變化:余更衣→余采女→余選侍→妙音娘子(虹霓閣) ║
║ →余更衣 ║
║ ║
║ 結局:乾元十三年約五月,打入冷宮後被絞死 ║
║ ║
╠══════════════════════════════╣
║ 乾元15年端午後,納華妃近身侍女 ║
╠══════════════════════════════╣
║ ║
║ 喬更衣 ║
║ ║
║ 位份變化:喬更衣→喬采女→喬選侍 ║
║ ║
╠══════════════════════════════╣
║ 乾元15年12月12日,功臣之女 ║
╠══════════════════════════════╣
║ ║
║ 福貴人-黎縈 ║
║ ║
║ 最初宮室:宓秀宮 ║
║ ║
║ 位份變化:福貴人→福嬪→福貴嬪 ║
║ ║
╟╢
║ ║
║ 祺貴人-管文鴛 ║
║ ║
║ 最初宮室:宓秀宮、棠梨宮西配殿 ║
║ ║
║ 位份變化:祺貴人→祺嬪→管順儀→管婕妤→ ║
║ 祺貴嬪(翠微宮采容殿)→祺嬪(翠微宮交蘆館) ║
║ →管更衣 ║
║ ║
║ 結局:乾元二十二年六月,死於徹夜大雨中 ║
║ ║
╟╢
║ ║
║ 祥貴人 ║
║ ║
║ 最初宮室:宓秀宮 ║
║ ║
║ 位份變化:祥貴人→祥嬪→倪更衣 ║
║ ║
╟╢
║ ║
║ 瑞貴人-洛臨真 ║
║ ║
║ 最初宮室:宓秀宮 ║
║ ║
║ 位份變化:瑞貴人→瑞嬪→追封昭節妃 ║
║ ║
║ 結局:乾元十六年九月或十月,自縊以表家中清白 ║
║ ║
╠══════════════════════════════╣
║ 乾元16年10月,甄嬛離宮後第一次選秀(入選18人) ║
╠══════════════════════════════╣
║ ║
║ 楊良悌-楊夢笙 ║
║ ║
║ 位份變化:楊良悌→楊芳儀(複香殿)→庶人→追封恭靜貴嬪 ║
║ ║
║ 結局:乾元二十一年六月,被誣陷送人麝香,吞金而亡 ║
║ ║
╟╢
║ ║
║ 金良媛 ║
║ ║
║ 備註:甄嬛因鵝卵石差點落轎後,祺貴嬪與慶嬪來拜見, ║
║ 之後慶嬪說當時的人都或死或廢,有金良媛。 ║
║ 番外中,安陵容聽到皇后以桃仁入食使金良媛小產 ║
║ ║
╟╢
║ ║
║ 慶貴人-周佩 ║
║ ║
║ 婢女:留霞、晶清 ║
║ ║
║ 位份變化:慶貴人→慶嬪(翠微宮麗夕閣)→周容華(翠微宮) ║
║ →周婕妤→慶貴嬪 ║
║ ║
╟╢
║ ║
║ 韋才人 ║
║ ║
║ 備註:甄嬛因鵝卵石差點落轎後,祺貴嬪與慶嬪齊來拜見, ║
║ 之後慶嬪說當時的人都或死或廢,有韋才人 ║
║ ║
╟╢
║ ║
║ 季常在 ║
║ ║
║ 備註:甄嬛因鵝卵石差點落轎後,祺貴嬪與慶嬪齊來拜見, ║
║ 之後慶嬪說當時的人都或死或廢,有季常在 ║
║ ║
╟╢
║ ║
║ 徐采女-徐燕宜 ║
║ ║
║ 婢女:桔梗、黃芩、赤芍、竹茹、晶清 ║
║ ║
║ 位份變化:徐采女→徐才人→貴人→徐婉儀→徐容華→ ║
║ 徐婕妤(玉照宮空翠堂)→貞貴嬪(玉照宮空翠殿) ║
║ →徐淑容→貞妃→貞一夫人 ║
║ ║
║ 備註:晉封位份有bug,不確定最初是采女或才人 ║
║ (李長跟芳若說詞不同) ║
║ ║
║ 子嗣:生有皇二子予沛 ║
║ ║
╠══════════════════════════════╣
║ 宮宴 ║
╠══════════════════════════════╣
║ ║
║ 胡貴人-胡蘊蓉 ║
║ ║
║ 婢女:瓊脂 ║
║ ║
║ 位份變化:胡貴人→昌嬪→胡德儀→昌貴嬪(燕禧殿)→ ║
║ 胡昭儀→昌妃→敏妃→莊敏夫人→賢妃→胡才人 ║
║ ║
║ 子嗣:生有和睦帝姬 ║
║ ║
║ 結局:乾元二十八年春,不慎吸入柳絮,哮喘發作而亡 ║
║ ║
╠══════════════════════════════╣
║ 乾元19年6月,甄嬛離宮後第二次選秀(入選5人) ║
╠══════════════════════════════╣
║ ║
║ 傅小儀-傅如吟 ║
║ ║
║ 位份變化:傅小儀→傅婉儀→傅婕妤 ║
║ ║
║ 結局:乾元二十年夏,因五石散被太后下令所殺 ║
║ ║
╟╢
║ ║
║ 穆貴人-穆景秋 ║
║ ║
║ 位份變化:穆貴人→穆良媛 ║
║ ║
╠══════════════════════════════╣
║ 乾元20年年底 ║
╠══════════════════════════════╣
║ ║
║ 葉更衣-葉瀾依 ║
║ ║
║ 位份變化:葉更衣→葉選侍→灩常在(綠霓居)→灩貴人→ ║
║ 葉小儀→灩嬪 ║
║ ║
║ 結局:乾元二十八年三月,刺殺皇上未果,身中數箭而亡 ║
║ ║
╠══════════════════════════════╣
║ 乾元21年中秋 ║
╠══════════════════════════════╣
║ ║
║ 榮更衣-赤芍 ║
║ ║
║ 最初宮室:玉照宮擁翠閣 ║
║ ║
║ 位份變化:榮更衣→榮選侍→余容娘子→余容貴人→榮嬪 ║
║ ║
║ 結局:乾元二十五年元宵,欲下毒毒害甄嬛、予涵而被賜死 ║
║ ║
╠══════════════════════════════╣
║ 乾元22年冬,王府推薦新人入宮 ║
╠══════════════════════════════╣
║ ║
║ 春常在-羅惜惜(應該是王+春,但我打不出來...) ║
║ ║
║ 最初宮室:玉屏宮 ║
║ ║
║ 位份變化:春常在→春嬪 ║
║ ║
╟╢
║ ║
║ 珝常在-祝含芷 ║
║ ║
║ 最初宮室:玉屏宮 ║
║ ║
║ 位份變化:珝常在→珝嬪→珝貴嬪 ║
║ ║
║ 結局:乾元二十六年因幫玄清說話而失寵 ║
║ ║
╟╢
║ ║
║ 瑛常在-江沁水 ║
║ ║
║ 最初宮室:玉屏宮 ║
║ ║
║ 婢女:碧禧 ║
║ ║
║ 位份變化:瑛常在→瑛嬪→江婉儀(芳心院)→江容華→ ║
║ 江婕妤→貴嬪 ║
║ ║
║ 子嗣:生有懷淑帝姬 ║
║ ║
╠══════════════════════════════╣
║ 乾元24年3月選秀,主要是為皇長子選妃 ║
╠══════════════════════════════╣
║ ║
║ 瓊貴人-衛筠 ║
║ ║
║ 最初宮室:恰春堂 ║
║ ║
║ 結局:乾元二十四年五月,於宮中失蹤身亡 ║
║ ║
╟╢
║ ║
║ 姜美人 ║
║ ║
║ 婢女:荷香 ║
║ ║
║ 位份變化:姜美人→姜貴人→姜小媛(綺望軒) ║
║ ║
╟╢
║ ║
║ 李才人 ║
║ ║
║ 位份變化:李才人→玥貴人→婕妤 ║
║ ║
║ 結局:乾元二十八年三月因豹斷手而晉婕妤 ║
║ ║
╠══════════════════════════════╣
║ 不確定何時入宮者 ║
╠══════════════════════════════╣
║ ║
║ 仰順儀 ║
║ ║
║ 結局:乾元二十一年除夕因嫌倚梅園梅花不好而被廢 ║
║ ║
╟╢
║ ║
║ 嚴才人-嚴致秀 ║
║ ║
║ 位份變化:嚴才人→璘貴人 ║
║ ║
╠══════════════════════════════╣
║ 乾元28年玄淩受傷後幾年間 ║
╠══════════════════════════════╣
║ ║
║ 汪貴人 ║
║ ║
║ 最初宮室:萬春宮 ║
║ ║
║ 結局:乾元三十年為爭寵而借種,致被封宮 ║
║ ║
╟╢
║ ║
║ 孫才人 ║
║ ║
║ 最初宮室:景昌宮 ║
║ ║
║ 結局:乾元三十年與侍衛私通,廢去位份,打入冷宮 ║
║ ║
╟╢
║ ║
║ 大小劉娘子(也有說是大小劉美人) 任娘子 李選侍 ║
║ ║
╚══════════════════════════════╝
╭════╮
║人物年齡║
╰════╯
第一時期:由乾元十二年九月至十六年十月,後宮四年
乾元十二年
後宮 皇家 甄府
甄嬛:15 玄淩:25 甄珩:19
沈眉莊:16 玄清:18 玉姚:12
安陵容:15 玄汾:13 玉嬈:7
朱宜修:26
端妃:23 太醫溫實初:20
第二時期:乾元十六年十月至二十一年四月,甘露寺四年半
乾元十七年
後宮 皇家 甄府
甄嬛:20 玄淩:30 甄珩:24
沈眉莊:21 玄清:23 玉姚:17
安陵容:20 玄汾:18 玉嬈:12
朱宜修:31
端妃:28 太醫溫實初:25
第三時期:乾元二十一年五月後
乾元二十一年
後宮 皇家 甄府
甄嬛:24 玄淩:34 甄珩:28
沈眉莊:25 玄清:27 玉姚:21
安陵容:24 玄汾:22 玉嬈:16
朱宜修:36
端妃:32 太醫溫實初:29
皇子 帝姬
乾元二十四年予漓:16 淑和(雲霏):13
乾元二十一年予沛、予涵出生 溫儀(良玉):快9歲
乾元二十二年予潤出生 朧月(綰綰):快5歲
和睦(珍縭):2歲多
乾元二十一年靈犀出生
乾元二十四年底或翌年初:懷淑出生
乾元二十六年雪魄出生
╭══╮
║年表║
╰══╯
第一時期:乾元十二年九月至十六年十月,後宮四年
乾元十二年
┌ 九月十五日 甄嬛3人入宮
│
└ 大年三十 倚梅園祈福「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乾元十三年
┌ 正月初二 ─────────────╮
│ │
├ 三月五日或六日 賜莞嬪泉露池浴 侍寢 │
│ 次日 椒房之喜 ├─妙音娘子事件
│ │ →引發冤魂作祟事件,
├ 三月十四日晚 惠嬪於千鯉池落水 │ 麗貴嬪受驚,打入冷宮
│ │ 致華妃失協理六宮之權
┬ ├ 五月中 ─────────────╯
│ │ 余氏之事電視劇與小說差異:
│ ├ 六月十九日 溫儀滿周歲 1.威脅花穗的炭火,流朱/甄嬛
西 │ 初遇玄清 2.想到倚梅園頂替一事,槿汐/甄嬛
京 │ 甄嬛作驚鴻舞一曲 3.到冷宮提醒絞死余氏,陵容/甄嬛
太 │ 華妃樓東賦有感,復寵
平 │
行 │ 眉莊假孕事件
宮 │
避 ├ 七月十七日 以陵容之歌聲引薦給玄淩
暑 │
│ ├ 七月末 宮中夜宴次日,木薯粉事件
│ │
┴ ├ 八月初五 回紫奧城
│
├ 九月十四晚 拜訪曹婕妤,送蜜合香
│
├ 九月十五日 甄嬛入宮滿一年,浣碧紅裙綠鞋欲引玄淩注意,弄巧成拙
│
│ 夜訪存菊堂,設計華妃,揪內賊
│ 不系舟遇玄清,見衿纓中小像
│
│ 玄淩賜甄嬛蜀錦玉鞋
│
├ 十二月 方淳意承幸
│
└ 除夕 玄清剛從蜀地歸來,話巴山夜雨
乾元十四年
┌ 正月十五 甄珩入宮,甄嬛擇定薛茜桃為其妻
│ 甄珩牙疼,陵容告知丁香花蕾可解牙疼
│
├ 二月 陵容感染風寒
│ 恬貴人有喜
│
├ 初春 宮中時疫
│ 緝拿到劉畚,復沈氏容華位分
│ 二位江太醫研製出治時疫藥方,華妃有功.復協理六宮之權
│ 冊馮淑儀為正二品妃,賜號「敬」
│
├ 三月二十三日 松子事件 電視劇中雍正此時人在外地,且富察貴人因此小產
│ 甄嬛臉被松子抓傷,診出已有近二個月身孕
│ 晚 端妃踏月來訪,提點甄嬛
│
├ 三月二十四日 陵容來訪,嗓子因風寒倒了,送甄嬛舒痕膠
│
├ 四月初 玄淩為甄嬛繪姣梨妝
│
├ 四月十二日 甄嬛17歲生辰
│ 汝南王的正妃賀氏身體不適
│ 玄清以滿天風箏、滿湖白蓮為甄嬛慶賀
│
│ 方良媛溺斃太液池
│
├ 四月末 西南戰事大捷 甄珩封為奉國將軍,賜婚
│ 華妃冊封從一品皙華夫人
│ 鄭伯克段于鄢「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
├ 五月中 恬嬪多次以胎動不適為由將玄淩從其他人宮中請走,
│ 皇后囑愨妃教其道理
│ 恬嬪小產
│
│ 愨妃自裁,因送給恬嬪的如意糕摻夾竹桃粉 電視劇中齊妃是送給莞嬪,
│ 皇長子予漓交皇后撫養 但未成功
│ (敬妃告訴甄嬛華妃小產是因端妃安胎藥)
│
├ 六月初七 玄淩與皇后出宮至天壇祈雨,甘露寺小住幾日祈福
│
│ 甄嬛被皙華夫人罰跪,甄嬛小產
│ 廢慕容氏夫人之份,褫奪封號,去協理六宮之權
│ 溫實初來請脈,發現甄嬛體內有用過麝香症狀,
│ 眉莊撞見溫太醫對甄嬛表露情意
│ 「希望蓮心的苦,可以撫平你心中的苦」
│
├ 七月間 菊湖雲影殿,碧水白荷小舟上,陵容再次以歌聲獲寵
│
├ 八月初秋 秦芳儀刁難甄嬛,陵容解圍
│ 「你的嗓子好了該告訴我一聲。這樣叫我擔心,也這樣叫我意外。」
│
├ 九月 路過端妃披香殿,請溫太醫為端妃診治,
│ 於儀元殿後聽見玄淩與陵容對話
│ 「女子有這樣倔強的性子,終歸不好。」
│ 「不如皇上眼下先別去看姐姐」
│ 「此時此刻,自然是喜歡容兒你多一些。」
│
│ 甄嬛在新患舊疾夾擊下病倒
│ 眉莊來探望
│ 「我只是在想,若你真正對皇上灰心絕望,該是什麼樣子?」
│
│ 玄清以長相思笛聲開解甄嬛
│ 浣碧向玄清行常禮而非大禮,甄嬛叮囑不要私下再見
│
├ 深秋 眉莊帶甄嬛去冷宮見芳嬪與麗貴嬪
│ 甄嬛遇陸昭儀與秦芳儀,被罰跪半個時辰,秦芳儀唾面之辱
│
│ 捕捉蝴蝶
│
└ 十二月十二日 設計與玄淩相遇倚梅園
「嬛嬛,是你麼?」
「臣妾失德,不宜面君。」
「嬛嬛,你做什麼不看朕一眼,你不願再見朕了麼?」
乾元十五年
┌ 大年初一 甄嬛為玄淩繡了香囊,沒有再婉言請玄淩離開
│
│ 甄嬛為秦芳儀和曹婕妤講人彘的故事
│ 甄嬛開始利用曹琴默,得知淳兒死因
│
│ 汝南王玄濟早朝遲到、戎裝進殿、毆打言官
│ 甄嬛獻計「英雄難過美人關」,勸汝南王妃
│
├ 三月中 嫂嫂薛氏有孕
│
│ 薛氏進宮拜見(有計謀)
│
│ 汝南王要求追封生母玉厄夫人,玄淩大怒
│ 甄嬛獻計,並勸復慕容妃為華妃
│ 玄淩吐露華妃歡宜香之秘,端妃枉擔虛名
│
├ 四月初八 追封各太妃
│
├ 四月十一日 慕容妃復位華妃
│
│ 眉莊與甄嬛產生嫌隙
│ 甄嬛與曹婕妤交易事成之後收溫儀為義女(快3歲)
│
├ 春末夏初 薛氏因甄珩欲休妻二人入宮請甄嬛作主
│ 「臣妾從此再無兄長了」
│
│ 陵容以人血(肉)為藥引,交心剖意吐露對甄珩真心
│ 「是我朝思暮想的人的妹妹呵」
│
┬ ├ 端午後十數日 納華妃近身侍女喬氏為更衣,又進封采女
│ │
│ ├ 七月一日 夜宴
西 │
京 │ 「世間尊卑有道,哪里有尊貴之身為卑賤之身生氣之故呢」
太 │ 甄嬛教導流朱「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平 │ 傍晚,華妃、喬采女向玄淩告狀甄嬛不敬
行 │
宮 ├ 七月十四日 水綠南薰殿夜宴,甄嬛被罰無梁殿閉門思過
避 │
暑 ├ 七月十五日 甄嬛啟程往無梁殿,陵容相陪
│ │
┴ ├ 八月初 李長來報皇上明日回鑾、今秋秀女大選延期
│
├ 兩個多月後 嫂嫂在薛府生下男孩
│ (約十一月,從十二月初七致寧尚未滿月推算)
│
├ 入冬的前幾日 甄嬛和陵容回宮
│ 慕容一族株連全族
│
│ 甄嬛與眉莊重修舊好
│
│ 曹琴默向皇后告發華妃
│
├ 十二月初七 嫂嫂被封為正六品命婦新平縣君後進宮謝恩
│ 甄嬛為姪子取名致寧
│ 玉姚定下與管溪婚事
│
│ 甄珩夫婦離開後見陵容於宮外
│ 「姐姐瞞得我好苦呢」
│
├ 十二月十二日 功臣之女福祺祥瑞四位貴人入宮
│
├ 十二月十三日 端妃救助摔倒的溫儀
│ 甄嬛暗示曹琴默除去慕容選侍
│ 向端妃表示來日將送其大禮
│
│ 慕容選侍近身內監肅喜窺視棠梨宮
│ 火燒棠梨宮 電視劇是眉莊放的,書中是甄嬛
│
├ 十二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 皇后、敬妃夜審慕容氏,打入冷宮,賜死
│
└ 兩日後 甄嬛至冷宮送慕容氏,告知歡宜香真相
「你試過看著天黑到天亮的滋味?」
「皇上…皇上他害得我好苦!」
慕容世蘭撞牆身亡
乾元十六年
┌ 襄貴嬪歿了 電視劇是太后皇上下手,書中是甄嬛
│ 溫儀由端妃扶養(端妃27歲)
│
│ 巧遇瑞貴人,甄嬛對其頗為欣賞
│
├ 二月十一日 晚
│ 「棠梨宮還是給你一個人住。有次朕來看你,
│ 祺貴人也在一旁,當真是不痛快。」
│
├ 二月十二日冊封之日 純元皇后舊衣事件
│
│ 甄嬛昏到,溫太醫診治已有1個月身孕
│ 得知流朱死訊
│
├ 六月 甄嬛5個月的身孕
│ 得知舒痕膠裡有分量不輕麝香
│ 察覺陵容和皇后的真面目
│
├ 約七月 懷孕六個月時 玄淩來看望(未寫明)
│
├ 入秋 太液池畔遇玄清
│
├ 重陽 孫姑姑來看,甄嬛以為家中未受牽連
│
├ 九月底或十月 得知甄府因管家告發已經一敗塗地
│ 瑞嬪以死表其清白
│
├ 十月六日 得知嫂嫂和侄子獄中感染瘧疾
│ 「莞莞類卿」
│ 甄嬛產女,名綰綰,封號朧月
│ 「嬛嬛,若你肯,你還是朕的寵妃,朕待你和從前一樣。」
│
└ 十月九日 甄嬛逐出棠梨宮,至甘露寺帶髮修行
朧月由敬妃扶養
第二時期:乾元十六年十月至二十一年四月,甘露寺四年半
乾元十六年
┌ 十月 選秀,共選18人(徐燕宜、周佩和楊夢笙)
│
├ 十月底 清河王上京舊都思過,無詔不得回京
│
└ 十一月初 芳若來探,每月會來拿走甄嬛手抄佛經
乾元十七年 甄嬛:20 玄清:23 溫實初:25 玄淩:30
┌ 初春 溫實初來訪
│
├ 三月 溫實初,一片冰心在玉壺
│
├ 重陽過去後幾日 玄清初次探望甄嬛
│ 帶朧月畫像與衣料,讓甄嬛可以親手為朧月做衣衫褲襪
│
└ 十月五日左右 芳若說起宮中諸事,得知昌嬪已經有孕
請芳若為朧月雕琢神似純元舊物的項圈
乾元十八年
┌ 五月末 安棲觀遇沖靜元師(舒貴太妃,阮嫣然、移光)
│
│ 安棲觀遇玄清,得知浣碧擺夷身世
│ 玄清為浣碧作媒與阿晉遭拒
│
├ 八月十五日 晉帶來太后為玄清看中沛國公小姐尤靜嫻的消息
├ 八月十六日 中秋後一日 玄清直剖心意「縞衣綦巾,聊樂我員」
│
└ 入冬 胡德儀生下和睦帝姬,從昌嬪晉德儀
甄嬛被誣偷竊及得了肺癆,被迫搬至凌雲峰
清涼台養病
得知玄清以自身為其降溫,而叫其名「清」
玄淩來訪,讓甄嬛重新明確與玄清的區別,不願與宮廷中人再有沾染
「世間的事,往往是想不到的」
離開清涼台
乾元十九年
┌ 暮春 長相思長相守合奏於安棲觀
│
│ 夜裡貍貓闖入為玄清所救
│
├ 盛夏 夏夜暴雨,二人心意相通
│ 「在我心目之中,你便是我的天地人間。」
│
├ 六月初二 選秀,選入5人(傅如吟)
│
├ 六月過後 芳若表示不再來了
│
├ 七月初一 奉太后恩旨,晉眉莊為正三品貴嬪
│
│ 甄嬛向槿汐談起浣碧
│ 「即便我有這個心思,清亦斷斷不肯」
│
├ 七月七日 七夕 玄清說起取得小像一事
│ 「宿昔不梳頭,絲髮被兩肩。」
│ 「婉伸郎膝上,何處不可憐?」
│
├ 秋涼 甄嬛玄清北遊上京,輝山遇赫赫人
│
└ 寒冬 溫實初知曉甄嬛玄清情事
乾元二十年
┌ 四月 合婚庚帖
│ 「玄清 甄嬛
│ 終身所約,永結為好。」
│
├ 夏末 玄淩抱恙(五石散),玄清入宮侍疾
│ 傅如吟因五石散為太后下令所殺
│
├ 秋天 「他在夢中,叫了你的名字」
│ 「浣碧雖然愛穿碧色,可是簪上一朵紅杜鵑,卻格外好看。」
│
│ 「小姐教我讀書好不好?」
│
├ 深秋九月 賞秋時遇顧佳儀
│
├ 十二月二十三 小雪 「一月之內,我一定回來」
│ 「始知結衣裳,不知結心腸」
│
└ 年前半個月 玄淩納葉瀾衣為更衣,兩個月來已晉選侍
乾元二十一年
┌ 正月 眉莊(惠貴嬪)藉送瑞嬪的靈柩通知甄衍發瘋一事
│
├ 二月 甄嬛已有身孕一個多月,溫實初帶來玄清死訊
│
│ 藉李長相助與玄淩於甘露寺進香重會
│ (有BUG,書中說正月進香)
│
│ 徐燕宜有了兩個多月身孕,晉為婕妤
│
├ 春 甄嬛故意讓玄淩以為其有一個月多的身孕
│ (應是三月了)
│ 徐婕妤因危月燕之兆被禁足
│
│ 溫實初奉命看顧甄嬛為其安胎
│ 甄嬛身孕真正三個月,對外一個多月
│
└ 一個月後,應是四月,芳若來訪,談及後宮目前受寵情形
第三時期:乾元二十一年五月後
乾元二十一年
┌ 五月初 甄嬛接聖旨,封莞妃
│ 玄清平安歸來,二人一別四個月
│
│ 甄嬛帶莫言之女花宜回宮
│
├ 三日後 玄清為冊封使,迎甄嬛回宮
│
├ 回宮第二日 從皇后宮回來,眉莊來了,敬妃攜朧月到了
│ 「莞母妃一回來,母妃就不要我了。做什麼要叫莞母妃回來!」
│ 向太后請安,質疑甄嬛故意設計重博聖寵
│ 「莞妃跪著也就是她肚子裏太后的孫兒跪著」
│ (甄嬛身孕真正四個多月,對外三個月)
│ 於回宮六棱石子路上因覆有牛毛蘚的鵝卵石險些從轎輦掉下來
│
├ 回宮第三日 祺貴嬪(帶著紅麝串)和慶嬪來訪,慶嬪投誠,重遇晶清
│
├ 回宮第四日晚 安排晶清在翠微宮留意著慶嬪和祺貴嬪
│ 得知菊清於甄嬛出宮不久即被毒死
│
│ 拜訪端妃後遇敬妃帶朧月去餵魚,
│ 而後陵容出現,告知祺貴嬪欲害甄嬛一事
│
├ 夏 甄嬛宮外見甄珩
│ 同一日 玄淩見祺貴嬪責打宮人(晶清)
│
│ 甄嬛賜糙米珍珠湯給祥嬪解夢魘
│
├ 約6月 陵容於玉照宮被發現身上香囊有麝香,但卻是楊芳儀所贈
│ 楊芳儀褫奪位份,關進複香軒,投金自殺
│ 玄淩陪伴受驚的陵容,徐婕妤因傷心而胎動不安(6個多月)
│ 面見太后,太后至玉照宮,懲罰景春殿
│
│ 玄淩宿於棠梨宮(惠貴嬪處)
│
│ 溫實初神色恍惚出神
│ 甄嬛有雙生之象(甄嬛身孕真正六個多月,對外五個月)
│
│ 甄嬛請旨解除徐婕妤禁足之令
│ 陵容因微臣欽天監副司儀季惟生之言而被禁足
│
│ 景春殿走水
│
├ 夏末 玄淩翻眉莊(惠貴嬪)的牌子
│
│ 湖心水榭,傳陵容遠遠歌唱,眉莊2個月身孕
│
│ 玉昭宮前李長掉出瓔珞
│
│ 甄嬛身孕真正九個多月,對外八個月
│ 眉莊此時身孕未滿三個月
│ 徐婕妤八個多月
│
├ 八月入秋 對食事件
│
├ 八月十五中秋 合宮夜宴
│ 「本宮的安好若王爺關心太多,王爺自身就不能安好了」
│ 徐婕妤動了胎氣,胎位不正
│ 夜貓撞上甄嬛的肚子
│ 喜得雙生子(予涵、靈犀),晉為莞淑妃
│ 斐雯被關窗一事被掌嘴
│ 玄淩賜了槿汐與李長做"菜戶"
│ 通報徐婕妤申時一刻誕下皇子(予沛),比甄嬛早
│
│ 陵容吃傷了東西,嗓子倒了
│
├ 十來日後 甄嬛請敬妃來說話
│ 「我的昀昭殿有一千三百二十六塊磚石,
│ 其中三十一塊已經有了細碎的裂紋。
│ 這每一塊我都數過無數遍,否則,漫漫長夜我要如何度過?」
│
├ 九月十六日 甄嬛(莞淑妃)與徐燕宜(貞貴嬪)同行冊封嘉禮
│ 清河王送珊瑚手釧為賀禮
│ 合宮夜宴後灩貴人以匕首威脅甄嬛,玄清解圍
│ 玉姚、玉嬈入宮相陪
│ 玄清把鏤月開雲館上所有合歡花贈與甄嬛
│
├ 九月十七日 甄嬛眉莊領玉姚玉嬈向太后請安
│ 遇祺嬪管氏,玉姚懸樑未果
│ 當年是玉姚將兄長甄珩之事告知管溪
│
├ 十月 甄嬛看望貞貴嬪,內務府所送二皇子衣料有天花痘汁
│ 溫實初緊張甄嬛而抓其手為裴雯所見
│
│ 遇安陵容(不知道這段用意)
│ 「旁人嫌我不祥,姐姐確實清楚得很我是否不祥,哪裡不祥」
│ 「姐姐本知我是輕賤之人,世上的貴人多,
│ 難免都將我瞧得更輕賤了,陵容只能自強而已。」
│
│ 內務府宮女茉兒吊死
│
│ 甄嬛請玄淩皇上重查當年甄府之事
│ 「臣妾可以等」
│
│ 陵容(安貴嬪)因苦練驚鴻舞,節食過度暈倒
│
└ 除夕 倚梅園中陵容跳驚鴻舞,晉為昭媛
乾元二十二年
┌ 二月初一 安陵容晉封昭媛行冊禮,甄嬛贈陵容鐲子
│
├ 三月初 甄嬛知曉胡蘊蓉有哮喘病
│
│ 九王玄汾與玉嬈初遇
│
│ 溫實初安慰甄嬛拍其手背被斐雯所見
│ 「幸好,要緊的故人都在」
│
│ 玄清被馬摔下半夜高燒,浣碧出宮照料
│
├ 約四月中或四月底(由六月四日過幾日後為眉莊尾七推算)
│
│ 昌妃擅用皇后服制(鳳凰或神鳥發明)
│ 祺嬪指控淑妃私通
│ 滴血驗親(第1次與溫實初,第二次與玄淩)
│ 玄淩初見玉嬈
│ 安陵容「你的情意,你這個人,本身就會害死別人」
│ 溫實初自宮
│ 眉莊動了胎氣,產子(予潤)後亡(予潤生父為溫實初)
│
├ 端午 玄清身體痊癒
│
│ 溫實初為予潤請平安脈,自請守德妃梓宮三年
│
│ 玄淩玩笑說封浣碧為僖貴人
│ 「奴婢有罪,奴婢已經有心上人了」
│ 有bug,目前甄嬛應是25歲,但浣碧說自己26
│
├ 夏初五月 明苑比箭玄汾射中玉嬈髮上的碧玉鳳釵
│ 赤芍(余容娘子)與玄淩比馬,勝
│ 夜宴上玄清掉出小像
│ 讓浣碧以甄家二小姐的身份嫁與六王為側妃
│ 翌日,太后要沛國公之女尤靜嫻同為六王側妃
│
│ 浣碧改名玉隱
│
├ 六月初三 甄嬛與父母相見
├ 六月初四 玉隱出閣
│
│ 玄淩欲賜名玉婉予玉嬈,給其貼身鴛鴦佩
├ 次日 玄淩准甄嬛喚顧佳儀細問
│
├ 數日後 管氏一族敗落
│ 更衣管文鴛死於徹夜大雨中
│
│ 安比槐被告發貪污
│ 陵容脫簪待罪,於儀元殿外跳驚鴻舞
│
└ 冬 因宮中暫無選秀之事,王府推薦新人入宮
(春常在、珝常在及瑛常在)
兩個月內從才人、美人成為貴人
乾元二十三年
┌ 大年初一 立予漓為齊王,予沛為晉王,予涵為趙王,予潤為楚王,四王並立
│
├ 春 玄淩見玄汾與玉嬈並肩而立
│ 「你是故意叫朕看見的麼?」
│
├ 數日後 「姐姐雖然是皇上認為最重要的女子,
│ 卻也過得如此辛苦小心,民女不願將來也過這樣的日子。」
│
├ 三日後 甄玉嬈賜婚為平陽王玄汾正妃
│
├ 夏 陵容(安昭媛)已有四個月身孕,賜名鸝容,冊為鸝妃
│ 甄嬛建議大封六宮
│
│ 甄嬛探望陵容,所送之物皆請太醫過目
│
├ 八月初七 玄淩下旨大封六宮
│
│ 甄嬛因風寒不見陵容
│
├ 九月初一 陵容小產
│
├ 初秋 陵容用暖情香爭寵、舒痕膠致甄嬛流產、
│ 給傅如吟五石散害及玄淩身體等事被揭露
│
│ 保留陵容鸝妃封號,禁足景春殿,日日掌嘴,誅殺安比槐
│
├十月初一 甄珩入宮,陵容欲見其一面
│ 甄珩轉述陵容所言「皇后,殺了皇后」
│ 陵容歿
│
└ 初冬 陵容以「鸝音貴嬪」的追諡下葬
玄淩為長子予漓課業發怒
乾元二十四年
┌ 春 甄嬛準備選秀,蘊蓉(莊敏夫人)引見許怡人
│
│ 皇后以賞牡丹為名為皇長子相看正妃
│ 予漓(16)遇朱茜葳(14)與許怡人(16)
│
├ 三月十六日 雲意殿選秀 予漓擇許怡人為正妃
│ 玄淩入選六人
│
├ 四月十二日 甄嬛生辰
│ 發現瑛嬪已有2個月身孕
│
│ 太液池畔遇玄清與尤靜嫻
│
├ 約四月十六日(自玉隱出嫁至今已10個月又12天)
│ 玉隱於未央宮以尤靜嫻有孕試探甄嬛
│ 尤靜嫻入宮向甄嬛請安,確實已有1個月身孕,
│ 並疑心玄清真心所愛之人為甄嬛
│
├ 四月二十六 予漓大婚
│
├ 五月七日 韻貴嬪在甄嬛處撒潑吃醋,似是有心為之
├ 五月八日 六位新人入宮
│ 瓊貴人拜見,甄嬛不見
├ 五月九日晚 瓊貴人拜見,甄嬛見之
├ 五月十日 瓊貴人失蹤,聽聞與其表哥有私情
├ 約五月十一或十二日 玄淩封姜氏為姜貴人
│ 詢問甄嬛瓊貴人一事
│ 得知瓊貴人死訊,此事不了了之
│
├ 七月 姜氏小媛有孕
│
│ 姜氏小媛流產,已有兩個月大
│ 玄淩詢問甄嬛觀音送子圖有麝香一事
│ 甄嬛表示已有兩個月身孕
│ 宮女荷香因下麝香一事用刑後自盡
│
│ 甄嬛因為被冤兩次而不理睬玄淩
│
├ 七月底 甄嬛發現江婉儀(即瑛嬪)與羽林郎陸離私通
│ 江婉儀不願墮胎,誓守秘密,陸離被調離
│ (五個月後,產下女嬰,封號「懷淑帝姬」)
│
├ 八月 靈犀:「姐姐追著姐姐!」
│
│ 請溫實初為甄嬛看診,只能保胎至五個月,但對外稱胎兒一切安好
│
└ 十月 合宮嬪妃到柔儀殿觀賞珊瑚
甄嬛流產
朧月:「母后去打淑妃母妃的肚子!」
皇后禁足
乾元二十五年
┌ 元宵家宴 尤靜嫻誤食予涵羹湯中毒
│ 榮嬪下毒欲害甄嬛、予涵,賜死榮嬪(慕容世芍)
│ 尤靜嫻生下世子予澈後毒發過世
│
├ 半個月後 甄嬛與玉隱談尤靜嫻之死的真相
│ 發現予澈身上青斑,聯想到純元皇后之事,刻意讓莊敏夫人得知此事
│
├ 二月初五 以皇后宮中月例過高為由
│ 端貴妃查明當年朱宜修以桃仁和芭蕉,寒性日積月累,
│ 才害死純元皇后和嫡皇子
│
├ 二月初九晚 玄淩夜審朱宜修
│ 「我真後悔,或許應該讓皇上見到姐姐如今與我一樣哀敗的容貌,
│ 或許皇上就不會這樣恨臣妾。」
│ 太后阻止玄淩廢后「朱門不可出廢后」
│ 純元遺言「請四郎日後無論如何善待於她,不要廢棄她!」
│
├ 二月初十 「死生不負相見」
│
├ 仲春 遠嫁涼州的真甯公主歸寧,帶著年方16的承懿翁主慧生
│
├ 四月 狀元郎入殿謝恩日,慧生遠遠見到甄珩
│
│ 慧生放風箏,落下纏住甄珩
│ 玄淩作主甄珩與慧生婚事
│
│ 太后口諭莊敏夫人協理六宮之權,燕禧殿得勢
│
├ 暮春 赫赫的摩格大汗率二十萬鐵啼直逼雁鳴關
│
├ 五月二十七日 太后崩
│
└ 七月二十日 摩格上京拜會
太行行宮宴請摩格
玄清詢問甄嬛靜嫻之死一事,玉隱亦到
摩格認出甄嬛三人
摩格獻熊,貞妃救駕,玄清護嬛
儀元殿中玄淩以甄嬛和親測試玄清
甄嬛和親,玄清相救,玉姚替之
甄嬛玄清再續一夜情緣
甄嬛以眾人性命為重而回宮
甄嬛請其母(50)與玉嬈入宮解救
玄淩見甄嬛母後恍惚,也不追究甄嬛自塞外回宮一事了
乾元二十六年
— 約三月左右 甄嬛產下雪魄
玄清自承擅自領兵之罪,戍守雁鳴關
玉姚產下一女,升為赫赫大妃
玄淩不滿玄清受將士愛戴,珝貴嬪為玄清說話而失寵
乾元二十七年
┌ 春末夏初 玄清回京
│
├ 五月十六日 玄清與甄嬛於翻月湖邊相遇,雪魄已十四個月大
├ 五月十七日 甄嬛首次被玄淩甩巴掌
│ 玄淩要求甄嬛毒殺玄清
│ 「清此生最好的時光,盡在淩雲峰了」
│ 「清,即使我心中的風一直吹向你,我也必須逆風而行」
│ 清河王玄清暴病亡於桐花台
│ 甄嬛冊為皇貴妃
│
├ 五月二十七日 清河王大殮,側妃甄氏痛哭靈前,觸棺而亡
│
├ 九月 東方多雨,鉤弋女禍
│
├ 九月十四日 下令禁足甄嬛
│
└ 約九月二十四日 玄淩發現蘊蓉懷玉而生乃是騙局且女禍亦是指胡蘊蓉
廢賢妃位份,降為才人,將和睦帝姬交給燕宜撫養
乾元二十八年
┌ 三月初九 玄淩四十一歲聖壽 葉瀾依以豹刺殺玄淩未果
│ 恬嬪亡,追封恬妃
│ 玥貴人斷手,晉婕妤
│ 玄淩胸口受傷
│ 葉瀾依身負數箭而亡
│
├ 春 蘊蓉(胡才人)不慎吸入柳絮,哮症發作,薨
│
│ 「皇上經此重傷,龍體不安,以後怕是不會有皇子了吧。」
│ 「不要讓皇上在新寵舊歡之間覺得力不從心。」
│
└ 半年後 選秀
乾元二十九年
— 四月 孫才人入侍
乾元三十年
┌ 冊立皇四子予潤為皇太子
│
├ 仲春 玄淩病痛日多,臥床不起
│
│ 邵太醫與玄淩密談予涵之事
│ 告訴玄淩孫才人與侍衛私通一事
│ 康嬪來報汪貴人有3個月身孕(但玄淩四個月不曾召幸)
│ 甄嬛殺邵太醫
│
│ 「眉姐姐若知道是她與溫實初的孩子登上御座,
│ 九泉之下應該也會很高興吧!」
│
└ 七月十一日 玄淩崩,年四十三
予潤登基,改名紓潤
眉莊追贈為昭惠懿安太后
甄嬛為明懿皇太后
予澈繼嗣平陽王府
予涵入嗣清河王一脈
朱宜修心悸而死,諡號「溫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88.48
※ 編輯: bearsi 來自: 61.230.88.48 (03/01 17:45)
應該是我電腦的問題,我打得出來,但會顯示成〔?〕問號,
而且我用手機看得到T大打的字,但用電腦看不到...只看到空格...
至於玄凌還是玄淩,我印象中有翻書確認過耶......
但是書中很多字不正確,像有時候是裴雯,有時候是斐雯......
我翻的是最早期那套繁體書,我再找時間去翻一下~~
其實原本更詳細,詳細到我自己都覺得看了很累......
所以之前曾經試著PO上了,
但光排版跟看到那麼瑣碎的內容而作罷,
這次已經是刪除掉很多小情節後的年表了,
想不到一樣這麼多頁......
※ 編輯: bearsi 來自: 118.165.50.189 (03/01 21:19)
不過就當轉換心情時,調劑一下囉~
也期待c大可以說說不推書的想法,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喔~~
我一發文後立刻查有幾頁,看到6X頁,也覺得太誇張了...
不然是不打算再編輯了...
這篇真的耗了我不少腦力~~
還是說把妳繞昏頭的是這篇...
看來這就是本爭議很大的書......
不過以我自己看來,這本書還是滿好看的,
如果真的有抄,那被抄的書一定也很好看,
(印象中是說抄紅樓?來去吐槽板看看~~)
※ 編輯: bearsi 來自: 36.224.225.211 (03/04 13:1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