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誼文化# 科學素養#
# 贈書活動# 親子成長#
#理科po爸 陳柏憲 推薦#
🌍
繼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我們家的知性之旅探索名單還有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北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目前還是不太敢出遠門,計劃繼續pending,這週收到上誼出版的九月新書,好開心!
說也很神奇,小書蟲已經四歲,對一切充滿好奇的年齡,依舊有許多千奇百怪的問題,還有說不完的話分享。
育兒路上提供孩子多元主題閱讀文本,也探索人與環境的關係,就算是滅絕的恐龍,這輩子不可能到火星探險,觀月亮看月亮怎麼變身🌛,這些科學素養急不得,值得一點一點的給孩子。
當然孩子也拋出不少問題來追問爸爸、媽媽,只是,書蟲媽不是理科腦,回答孩子的答案畢竟有限,也擔心自己表達不正確,大人先自學再滿足小腦瓜的求知需求,也避開回答不出來招架不住的窘境。
書看得越多,越發現自己的無知呢!
陪孩子一起學習拓展視野,增加新知識,上誼出版的科普類新書推薦給需要的大小讀者
《探索科學的孩子》📚
信誼:https://bit.ly/3nhKwdb
博客來:https://bit.ly/2VotaQ5
Momo:https://bit.ly/3l6yRLi
❓什麼是雷射光?
❓我到幾歲就不會再長高?
❓蘑菇也算是一種植物嗎?
❓動物冬眠的時候都在睡覺嗎?
❓難過時為什麼會想哭?
❓貓頭鷹頭上突起的東西是耳朵嗎?
《探索宇宙的孩子》📚
信誼:https://bit.ly/3nqCmiL
博客來:https://bit.ly/3E0agke
Momo:https://bit.ly/2VrYu0u
❓火箭的速度有多快?
❓第一個登上太空的是誰?
❓小行星會毀滅地球嗎?
❓天空中到底有多少顆星星?
❓為什麼地球另一端的人不會掉到外太空?
探索科普知識雙書:探索宇宙的孩子+探索科學的孩子
🔬🌍https://reurl.cc/DZggl6
作者:貝特朗‧菲述 , 馬克‧貝尼
譯者: 李旻諭
繪者: 巴斯卡‧勒麥特
更多上誼出版科普類書籍
https://activity.books.com.tw/crosscat/show/A00000026722?loc=P_0145_9_002
🐛
最後,感謝上誼文化提供贈書本次贈書一本,請有興趣參加抽書的書蟲粉留言,喜歡《探索科學/ 宇宙的孩子》書擇一本及想提問的問題,可參考❓處問題,當然,請完成以下步驟才算符合抽獎資格哦!
🔍按讚
🔍公開分享
🔍留言「我想抽《探索xx的孩子》我的問題是?」,並tag 3位朋友
📚本次贈書活動到9月24日(五)晚上12點截止,於9月25日(六)公開幸運讀者一位,留言的書名就是你抽中的幸運禮物哦!注意由出版社郵寄贈書,寄送範圍限台澎金馬地區
#上誼文化 # 知識性圖書#
#探索科學的孩子#探索宇宙的孩子#
#歡迎你來大膽提問#
信誼小太陽親子書房
理科出版社第一個發現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巫師地理,感謝抽獎贈書活動 ]
公布得獎名單喔
不好意思,巫師小編消失一段時間。因為最近帶領學生在指導地理奧林匹亞競賽,然後自己又南北奔波在弄甄選。調整一下心情,又再次出現(笑)。這裡要分享這些優質好書,而且也是跟人文地理、區域研究,有所關聯的書籍,並且公布粉絲專頁感謝活動的贈獎名單。巫師掏腰包哦~
📌世界大局.地圖全解讀【Vol.3】
這裡要大大感謝,出版社:野人。大力贊助!
簡介:本書直擊衝突核心,以最強大的地理圖表,解答諸多國際議題、地緣糾紛的根源。作者以歐陸視角分析、濃縮複雜資訊,用一張地圖就能展現政治、人口、經貿、文化等不同尺度的訊息,同時輔以極有條理的文字說明,清楚梳理事件的「歷史脈絡 →當前現況→演變趨勢→未來展望」,是所有關注世界局勢、重視國際觀的讀者,一手掌握地緣政治最新動態的圖解聖經!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92373
🎉恭喜抽中得獎者(兩位):江孟庭、鄭安安
📌一看就懂台灣地理
個人覺得,學好地理需要搭配圖解 😀
簡介:本書分為地質、地形、氣候、水文、生態系五大部分,每個主題再從不同分類及項目,作者黃美傳具有多年地理科的教學經驗,以文字敘述各項地理現象的成因,並藉由照片及插圖輔助,圖文並茂的方式,讓讀者易於了解,也不致感到艱澀枯燥。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7112
🎉恭喜抽中得獎者(一位):孔昭翰
📌被遺忘的拉美─福爾摩沙懷舊植物誌:農村、童玩、青草巷,我從亞馬遜森林回來,追憶台灣鄉土植物的時光
這本書讓人很驚艷,原來南美大陸跟台灣有深厚淵源!
簡介:
日常生活中的拉美
從生活裡的各層面──田裡、夜市、供桌、青草巷、童玩、台語歌、俗諺、休閒嗜好……處處可見融入其中的糧食蔬果、鄉花野草、園藝植物,自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以來,它們如何風靡台灣的民生市場、擔負經濟貿易的重任,見證幾代人的回憶。
中西文獻裡的拉美
從西方植物學至台灣歷史文獻,探尋拉美植物自地理大發現後,來台的歷史淵源、當時人們的接受情形、它們又如何融入台灣鄉土?此外也探究拉丁學名的涵義,連結到台語的命名,以及從中衍生的趣聞。
胖胖樹眼中的拉美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大家熟悉卻不一定知道來自拉美的懷舊植物,二是作者實際到拉丁美洲的見聞,從植物學家的眼光,連結起鄉土植物與拉美原鄉。文中穿插介紹80種熱帶植物,記錄其生態特性及文化應用。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96324
🎉恭喜抽中得獎者(一位):Queenie Hsu
📌被隱藏的帝國:一部發生於「美國」之外,被忽略的美國史
美國為何可以成為如此?這是一本滿耐人尋味的書
簡介:
多數人都熟悉封面上方那張「經典」美國本土地圖;或許也都知道,美國以共和國之名自我標榜,同時卻大行「帝國擴張」之實,如今,它的世界霸權影響力依舊顯見。
但在本土之外,星條旗高揚的還有那些散落全球、住著許多「美國人」的島嶼、環礁和群島,卻一直以來備受忽略。
從建國以來,除了向西擴張,美國人也積極將觸角伸進中美洲,甚至拿下如波多黎各、美屬維京群島等地。而在靠近遠東地區,更有知名的太平洋領地,包括夏威夷、關島,以及二戰中至關重要的中途島、威克島、豪蘭島等多個軍事基地。
上述這些地方,有的是遭到殖民式資源掠奪,有的則是當地原住民承受來自本土白人的欺壓,甚至是被推上世界大戰的戰場。
長久以來,這些地方籠罩在美帝陰影之下,且常常為美國歷史所忽略,或不被承認為「真正的」美國的一部分。
本書作者──美國西北大學歷史學家丹尼爾.因莫瓦爾要為讀者講述的,正是美國自建國以來在這些地方崛起、擴張、活動的種種事蹟,這是美國成為「美帝」的關鍵,卻從未受到應有的重視。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4887
🎉恭喜抽中得獎者(一位):su_tingyu
📌跟以色列人做生意,和你想的不一樣!造就以色列成為科技強國的七大溝通和創新模式
這個是巫師加碼贈送!也是要感謝出版社:真文化
簡介:
Google導航系統、自動駕駛、通訊軟體、USB隨身碟、膠囊內視鏡、沙漠農業灌溉系統等,都是以色列改變世界、傲視全球的高科技發明。面積比台灣小、人口只有台灣的三分之一的以色列,為什麼能夠發明出許多改變世界的高科技產品?
以色列是個移民國家,一間企業內,就可能包括了俄羅斯人、美國人、亞洲人、阿拉伯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如何在這樣多元文化的情況下,更有效率溝通、共同激發新點子,這就是以色列獨有的企業文化。
本書作者採訪多位以色列、以及和以色列人合作過的各國商務人士,整理出了以色列企業的七大特質,掌握這些特質,即使第一次和以色列人談生意,也能快速和以色列人建立起互信、友善的關係。本書亦適合不含以色列人的多元文化企業,尤其全球化企業,讓你更容易取得生意夥伴的信任。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8791
🎉恭喜抽中得獎者(一位):F-Wei Hsu
--
這裡,要再次感謝這些年來,喜歡巫師地理的粉絲朋友。可以了解到地理原來跟這麼多議題有所關聯,也讓更多人可以關注到許多時事與國際情勢。這次活動,包含291位網友在Fb留言參加,有2位表示打氣並讓出抽獎,以及有64位在巫師的ig留言(巫師的ig是 Wizard.geo)。我有很認真地把大家都留言都看完。然後我一一整理名單,運用Excel跟網路的抽獎程式,抽出這些幸運兒。
要麻煩這些幸運兒,私訊巫師地理喔!您的通訊地址、姓名、連絡電話,讓巫師小編可以在近期寄送給您。
感謝大家的參與活動,希望這個活動可以讓大家了解到這些好書,也可以持續關注臺灣在地跟國際連結的議題 :)
理科出版社第一個發現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晚上十一點,我急著找個清早可以拍照的攝影師…出書幕後
Medium好讀版:https://bit.ly/2KRDRoD
出 #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 書前兩年,我就簽了合約,當時有三家出版社在談,有一家名氣很大、感覺很會賣書,另一個想要做非常專業的小眾書,而高寶書版的編輯珮旻讓我覺的,她是真心關心年輕人,她想要做一本書,幫助大家找到迷惘的職涯出路,我沒有問版稅,走出出版社前,就決定了要讓跟她一起做一本幫助大家的書。
但出書的雄心壯志,很快就被我在eBay一年13次的瘋狂國際出差澆熄了,eBay的市場有南非、新加坡等,到南非,單程就要30個小時的航程,想像你從台灣飛到美國,下飛機就兩小時又上飛機坐回台灣,從矽谷到南非單程就這麼遠,經濟艙。
每次出差回家,我就感冒兩周,飛機、飯店實在太髒了,我雖然是空中飛人,卻對時差很不行,通常要兩周時間才能調回時差,通常調好時差,就差不多要準備下一趟旅程了。
接著我就到了臉書工作,不只要到奈及利亞、迦納、衣索比亞、印度等國家,不僅每天早上七點就得到公司跟英國、以色列開會,整天開會連上廁所都要小跑步,幾乎每天晚上也要跟歐洲、印度等團隊開會,週六晚上跟以色列開會(以色列周日到周四上班),周日晚上則是開始跟印度連線。我連睡覺時間都沒有,完全沒有時間、心思想寫書這件事。中間編輯剛好留職停薪半年多,也沒人催我。
後來開始籌備新創,有了一些彈性時間,編輯也留職停薪回來了,我們倆都發現欠過年兩次的債要趕快還,於是花了半年多閉關寫書。過程我也完全沒問編輯台灣流行什麼,只想把我的經驗一五一十分享給大家。記得有一章我寫道我在西北大學讀書的時候,常常一邊洗澡,一邊趴在牆上痛哭,覺得我真的不夠好,是學校選錯人了,寫到那裡,我也淚流滿面。
還有一章寫到我為了練英文,會去西北大學隔壁的養老院陪老人聊天,當年我照顧的老人如今已經一百多歲,我這幾年不太敢打給她,因為我很怕知道,她已經走了。寫文章的當天,我鼓起勇氣打到養老院,她已經神智不太清楚了,但聽到她在電話上說:「喂!我不知道。」我也放聲大哭。大雪、零下二十度的冬天,當我跟他訴苦找不到工作的時候,她笑著問我:「要玩拼圖嗎?」那一幕,還是歷歷在目。
要出版時,突然疫情變很嚴重了,有天,再一周就要印封面了,我們發現我平常的照片都畫素太低,但是加州疫情嚴重,攝影工作室都勒令關門了。我透過朋友介紹,晚上十一點多找到了一個攝影師,我一下也找不到什麼衣服可以穿,隨便找了一件白色t-shirt,約了隔天一早在她家中庭拍照,兩天後,封面就定稿了。
因為我是菜鳥作家,每次校稿都想要一改再改,書的排版等決定也都拿不定主意,我想,編輯應該是上輩子沒有燒好香才會遇到我。
快要出版前,我突然覺得很緊張(大概是我反應比較慢,編輯已經緊張完了,我才發現馬上要出了),這時候,我給了一些人試讀,每個人都有一些不同的反饋。
我慌了,想要大改,符合「市場的趨勢」,編輯說:「只要符合你的初心就是一本好書!」、「妳的初衷就是想要幫助跟你一樣出身平凡的人,對吧?那賣得好不好,就放寬心吧!」但我還是失眠了好幾個禮拜…。因為一直改內容,害編輯最後到了印刷廠,一邊看印、還在最後校稿。
上市的第一個禮拜,我得失心超重,每小時都盯著排行榜,中間也有不少阿里布達的鳥事,像是媽媽在某個平台幫親戚訂書,收到卻少了四本,平台卻堅持開封當下沒有錄影就不賠(是誰沒事會開封錄影啊?!我媽又不是拍開箱影片的YouTuber!)
沒想到一個多禮拜就三刷了!而且大明星理科太太 Li Ke Tai Tai還讀了我的書,讓我上她的百萬訂閱頻道!我在家惡補的幾天太太的影片,到的時候緊張地語無倫次。前同事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則是超大心,跟太太一連寫了三篇推文。
因為書受到好評,演講的邀約超級多,但大部分的時候,大家一聽到我不在台灣,加上疫情暫時沒有回台灣考量,就想算了。有時候看到在台灣的作家到處演講,我也會很羨慕。
書上市將近一個月後,我終於收到書了,租了幾件洋裝,大拍特拍了一下照片,其實也沒什麼用到,就只是純粹想彌補之前封面拍照的匆忙。
大概一個月後,在緊鑼密鼓的新創籌備下,我也就差不多忘記書這件事。
神奇的是,接下來的六個月,每天幾乎都有讀者來信,來自台灣、美國、馬來西亞、法國、日本、韓國、英國、荷蘭、新加坡…他們告訴我,這本書給了他們力量,接下來,他們就會跟我分享他們的故事,很多時候,他們的故事比我更精彩!
我也在砍掉重練的新創籌備中,在他們的故事裡,得到了勇氣。很奇怪,明明是我要鼓勵大家勇敢的,沒想到,每一封來信,都給了我勇氣。我都有珍藏起來,新創談生意被拒的時候就偷偷拿出來複習、補氣一下!哈。
今天出版社通知我,書進了年度百大商業職場書,而且又再次再版了。謝謝大家的支持,我只是想要成為你的陌生人,因為過去十年,許多幫助我的貴人都是陌生人。
謝謝編輯珮旻、經紀人瓊瑩,還有大力支持的學長阿卡大心捐了書給政大學弟妹。也跟大家預告,明年阿雅要出一本職場實戰的書,分享我在工作上的生存法則,還會出產品管理和行銷的課程。大家加油,我們一起加油!#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
📌 博客來:https://bit.ly/3mDygjK
📌 誠品:https://reurl.cc/rxKyLx
📌 Amazon電子書:https://amzn.to/2I59Kcv
📌 讀墨電子書:https://bit.ly/2VIsZMh
📌 金石堂:https://reurl.cc/GVG8eG
博客來,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高寶書版, 政治大學達賢圖書館
大人學, YOTTA友讀
理科出版社第一個發現 在 理科第一個發現:25寶寶-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早媽早妹不專業親子共讀( 第一個發現 :25寶寶) :這是 理科出版社 所發行《 第一個發現 》套書的其中一本,全套共有125冊+7本地圖集。 ... <看更多>
理科出版社第一個發現 在 《第一個發現》系列叢書是理科出版社從法國出版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第一個發現 》系列叢書是 理科出版社 從法國 出版社 Gallimard公司引進的兒童科普類小精裝套書。 理科 更將中文版的《 第一個發現 》,全套加上塑膠膜保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