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傳真【從嘉義踏上國家舞台、疫情下的生存挑戰——阮劇團轉大人,未完待續】
「阮,就是台語的『我們』:一群人一起完成一件事。」——由一群嘉義子弟返鄉成立,以台語為主要演出語言,嘗試將民俗文化與現代劇場藝術揉合,希望予人娛樂也提供反思,這便是「阮劇團」成立以來不變的理想與目標。
今年劇團18歲成年之際,迎來改變與挑戰:首先是其結合台灣五大奇案的創作《十殿》,在4、5月走出嘉義,登上兩廳院、國家歌劇院與衛武營等北中南國家級表演場館,與不同生活圈的觀眾見面,台語字幕引發討論;但緊接其後,是5月本土疫情爆發蔓延、三級警戒升起,演出停擺、團員訓練課程暫停,都讓劇場與演員生存卻陷入危機……
這系列影像紀錄了劇團的台語劇創作實驗,也觀察到疫情對實體演出的衝擊,在新時代變動下,如何持續跨出舒適圈、有機成長?是這個嘉義在地劇團必須持續思考的議題。https://bit.ly/3kF8trC
★戲劇即生活,《報導者》帶您貼近文化現場,看見深層價值,#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阮劇團 Our Theatre #疫情 #劇場 #表驗藝術 #報導者 #攝影
同時也有6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蕭敬騰 Jam Hsia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蕭敬騰 全新專輯最新單曲《已讀不回94我》 數位收聽 🎧 https://jamhsiao.lnk.to/LeaveYouOnRoadAY 練功 腦洞 神遊 蕭式辭典新解 FUTRO未來復古曲風 隨興自在的生活 已讀不回就是我 不被手機通訊軟體制約 不被網路社群綁架 做回那個最自在開心的自...
現代劇場藝術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舞鈴劇場 國際年:光之首部曲》
* 從我的手心拿去一點蜂蜜,一個小小的太陽,安慰你的心。
*一早起來,收到了一道最好的陽光,一個小小的太陽。舞鈴劇場劉樂群老師努力堅持那麼多年,從台北縣工廠旁三重橋墩下帶著學生孩子們練習,本來只是課餘活動,之後發願舉債藉貸,持續推動二十多年,終於將一個古老的民俗技法變成現代劇場藝術。
加拿大太陽馬戲團🎪也為之著迷。
近日收到最好的禮物。與各位分享🎁
*跟文茜分享
祝福 闔家平安健康 順心如意
樂群
2019.11.14
2020 舞鈴國際年
舞鈴劇場 光之首部曲
阿米巴Amoeba
世界巡迴預告影片
毛片草稿還不成熟
還請不吝指教
2020
光之二部曲
正式開始製作
2021 正式首演
影片音樂
選自阿米巴原創演出音樂
演唱:
舞思愛.羔露
Claudia Yang
棠棠
現代劇場藝術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舞鈴劇場 國際年:光之首部曲》
* 從我的手心拿去一點蜂蜜,一個小小的太陽,安慰你的心。
*一早起來,收到了一道最好的陽光,一個小小的太陽。舞鈴劇場劉樂群老師努力堅持那麼多年,從台北縣工廠旁三重橋墩下帶著學生孩子們練習,本來只是課餘活動,之後發願舉債藉貸,持續推動二十多年,終於將一個古老的民俗技法變成現代劇場藝術。
加拿大太陽馬戲團🎪也為之著迷。
近日收到最好的禮物。與各位分享🎁
*跟文茜分享
祝福 闔家平安健康 順心如意
樂群
2019.11.14
2020 舞鈴國際年
舞鈴劇場 光之首部曲
阿米巴Amoeba
世界巡迴預告影片
毛片草稿還不成熟
還請不吝指教
2020
光之二部曲
正式開始製作
2021 正式首演
影片音樂
選自阿米巴原創演出音樂
演唱:
舞思愛.羔露
Claudia Yang
棠棠
現代劇場藝術 在 蕭敬騰 Jam Hsia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蕭敬騰 全新專輯最新單曲《已讀不回94我》
數位收聽 🎧 https://jamhsiao.lnk.to/LeaveYouOnRoadAY
練功 腦洞 神遊
蕭式辭典新解
FUTRO未來復古曲風
隨興自在的生活 已讀不回就是我
不被手機通訊軟體制約 不被網路社群綁架
做回那個最自在開心的自己
歌王蕭敬騰睽違三年即將發行全新專輯
新專輯最新單曲【已讀不回94我】
#蕭敬騰 #已讀不回94我
_
「蕭」式辭典新解
練功:百分百專注自己的興趣
腦洞:開發自己天馬行空的創意
神遊:放空歸零後再重新開機
睽違3年,蕭敬騰即將在2021年推出全新專輯。出道以來行程滿檔的他,總是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創造自己的ME TIME。藝術、畫畫、音樂、吉他、創作…充滿了他工作以外的生活。同時也孕育了他睽違三年的新專輯。 在大家屏息以待的時刻,他的新專輯新單曲,出乎意料的不是展現他超強唱功的大歌曲,而是這首充滿了舒服氣息,更多自在的輕鬆曲風【已讀不回94我】全曲是FUTRO未來復古曲風,蕭敬騰全程包辦作曲、編曲,以及技巧性十足行雲流水的電吉他SOLO。讓人一聽就難以忘記的旋律,極具蕭敬騰個人特色。
這首由老蕭作曲、金田作詞的歌曲,其實在創作的時候蕭敬騰就已經有完整想法,後來和金田老師討論後共同完成了這最終的版本。其實最主要是在表達一個很自在很自我的一個生活方式,不受現代網路的影響、也不受工作壓力的影響,把一切拋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並且完全投入的這種狀態。
在副歌中的『練功』、『腦洞』、『神遊』其實就是貫穿整首歌的關鍵字。蕭敬騰用他一貫具有哲學思維的頭腦給予了這三個詞最新的解釋:「練功就是專注於自己的興趣嗜好上面。腦洞就是開發創意,想像、寫作、創作等等,而神遊就是放空、閒晃、什麼都不多想。」 這也三個關鍵詞也是這首歌的主軸。
【已讀不回94我】整首歌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自在的生活”並且在快樂中充實自己,回歸自然,就好像回到沒有手機的時代一樣輕鬆愉快。
然而這個無厘頭的歌名讓人不禁聯想:這說的是蕭敬騰自己嗎?
一向很有想法的老蕭表示:『有些事情是必須經過時間消化,一時無法回答的事情就會已讀不回先放著,也有時候不是那麼即時的事情就已讀不回了。』 ^__^
_
■ 已讀不回94我
詞:金田 / 曲:蕭敬騰
練功 腦洞 神遊
請別再密我 已讀不回94我
勿擾模式 別亂親 親什麼
請別再私我 我可能剛好沒空
剛好沒事 放很空
不要內心小劇場太多
練功 腦洞 神遊
請別再敲我 已讀不回94我
你要接受 有些人 毛很多
先別太激動 不是每個人都手機狂
有的時候 慢動作
才是應付世界的高手
練功 腦洞 神遊
練功 腦洞 神遊
我要來練功 先砍掉操煩
我腦洞大開 多逍遙物外
我要去神遊 遠離精神混亂
所以我沒空 跟你五四三
不是針對你 別東怪西怪
不如你也來 已讀不回我看看
愛回不回94 已讀不回9494我 我!
_
製作人Producer:蕭敬騰 Jam Hsiao
編曲Arrangement:蕭敬騰 Jam Hsiao
電貝士Electric Bass:紅雨
電吉他Electric Guitar:蕭敬騰 Jam Hsiao
和聲Backing Vocal:蕭敬騰 Jam Hsiao
和聲編寫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蕭敬騰 Jam Hsiao
錄音師Recording Engineer:蕭敬騰 Jam Hsiao
錄音室Recording Studio:Jam Studio
混音師Mixing Engineer:賴世凱 NiceGuy
混音室Mixing Studio:硬搞錄音室 INGO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Mastering Engineer:賴世凱 NiceGuy
母帶後期處理混音室Mastering Studio:硬搞錄音室 INGO Studio
_
導演:蕭敬騰
監製:林炳存(ABOOK STUDIO)
製片:林建呈(ABOOK STUDIO)
調色:洪文凱(時間軸影像製作有限公司)
剪接:許菁芬(ABOOK STUDIO)
特效:Alvin
上海製片:姚黎傑
外聯製片:馮吉俊
製片助理:萬書康
外聯助理:孫發俊
攝影師:陳志榮
美術:陶晨中
升降組:周超、李兵、尹義偉
常務組:萬里鵬、張忠善、張祥、李亞燃、祝琳、楊前昌
道具組:竇玉虎、唐保文、劉廣林、張樂樂、楊文龍、楊朦朦
Movi組:卞鵬宇、王建衛
收音組:黃進、周維東
DIT:龐飛蒙
燈光組:陳化剛、代勇勇、徐金虎、王潔、楊元元、馮修才
_
■更多 蕭敬騰 相關資訊:
蕭敬騰官方網站: http://www.jamhsiao.com
蕭敬騰新浪微博: http://tw.weibo.com/iamxiaojingteng
蕭敬騰官方Twitter:https://twitter.com/jamhsiao0330
蕭敬騰官方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am_hsiao0330/
蕭敬騰官方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amHsiao/
華納音樂官網:http://www.warnermusic.com.tw
華納音樂 官方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WarnerMusicTaiwan
華納音樂 官方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warnermusictw/
華納音樂 官方 LINE:http://nav.cx/3sTa2ck
華納音樂 官方 TikTok:http://vt.tiktok.com/JPWMLQ/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Unf5RCGXiI/hqdefault.jpg)
現代劇場藝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吳興國經典復刻系列 三號作品-蛻變」介紹
訪問:林秀偉
一天早上,葛里戈從房間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大怪蟲....
身為推銷員的他,揹負全家人的生活重擔,對自身、工作與家庭感到厭倦卻永遠找不到出口。年輕人的靈魂被現實壓榨,最終自我變形,宛若高壓社畜時代每一個你我的縮影,孤獨、絕望、喘不過氣。
★國寶級京劇大師吳興國經典作《蛻變》★
★改編自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捷克文學作品★
★法蘭茲‧卡夫卡 短篇小說「變形記」★
◆東方戲曲融合影像與多媒體,打造絕美舞台◆
◆表達現代人內心的疏離與寂寞、孤獨與絕望◆
◆首演獲2013年英國愛丁堡國際藝術節開幕邀演◆
◆外媒評為「吳興國創作表演的新里程碑」◆
--------
京劇大師吳興國經典作品《蛻變》
首演時獲2013年英國愛丁堡國際藝術節(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 EIF)邀請做為開幕節目,這是EIF自1947年開辦以來第一次邀請來自台灣的團隊與節目到該藝術節作演出,也讓「當代傳奇劇場史」無前例地的成為台灣唯一進入世界三大藝術節的表演團隊,堪稱是台灣表演藝術界的一大里程碑。
#戲曲 與 #科技 的完美結合
演出單位粉絲頁: 當代傳奇劇場 Contemporary Legend Theatre
2021當代傳奇劇場|
吳興國經典復刻-參號作品《蛻變》Metamorphosis
8/2 12:00 -8/16 12:00 臺北場早鳥購票優惠8折
點我訂購臺北場 https://reurl.cc/R07416
8/2 12:00 -8/16 12:00 高雄場早鳥購票優惠75折
點我訂購高雄場 https://reurl.cc/R07416
8/15 12:00 臺中正式啟售
手刀購票👉 https://reurl.cc/xGrG5Z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nrviyYSlzo/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QnBHH-qUVVBROu6PJxhWSZJ9g-A)
現代劇場藝術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地庫有條隧道連接港鐵柯士甸站,E出口,經柯士甸站步行1分鐘,即可抵達戲曲中心,毋須兜地面「日曬雨淋」。
https://www.facebook.com/xiqucentre/
因應疫情,戲曲中心為配合政府防疫工作,已加強場內衞生措施,並於所有表演藝術場地採取特別安排,包括所有西九文化區員工,每天上班前必須接受體溫檢測,於工作期間必須佩戴口罩。
另外所有涉及表演藝術場地營運的員工,每14天需進行一次病毒核酸檢測。另外,戲曲中心確保室內空間有足夠鮮風供應,保持空氣流通,包括劇院、演講廳、排演室、洗手間及辦公室等。
戲曲中心座落在西九文化區東側,位處廣東道、柯士甸道交界,連接高鐵總站出口,四通八達。中心大門仿如舞台的帷幕,步入其中猶如踏上台板,將盡覽承載了千年文化的戲曲藝術。這座特色建築由Revery Architecture(前身為譚秉榮建築事務所)及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外觀別樹一格,以一盞傳統中國彩燈為概念,糅合了傳統與現代元素,為戲曲打造了富時代感的新形象。
中心樓高8層的空間,佔地28,164 平方米。主要設施包括一個可容納1,075個座位的大劇院、最多容納200個座位的茶館劇場、8間專業排演室、演講廳等,照顧各類型戲曲活動所需。每個場地的設計細節、功能和配套,都因應戲曲而生,務求把戲曲藝術的精粹傳遞給來賓。中心的設計更特意將大劇院升至頂層,為地下的中庭騰出開放空間,以供舉辦展覽、市集、戲曲示範或講解等活動之用,讓大眾能夠前來,感受戲曲文化之美。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前身為譚秉榮建築事務所)及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
https://www.timeout.com.hk/hong-kong/hk/%E9%A4%90%E5%BB%B3/%E8%A5%BF%E4%B9%9D%E9%BE%8D%E6%88%B2%E6%9B%B2%E4%B8%AD%E5%BF%83%E6%9C%80%E6%96%B0%E9%A4%90%E5%BB%B3%E9%A3%9F%E5%BA%97%E4%B8%80%E8%A6%A7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Bid2YVhiW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