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老台北庶民生活 #剝皮寮秀英茶室 #珍貴老台北影像
她是剝皮寮「秀英茶室」的吉子阿姨,20多年前的端午...她被迫搬離了,曾祖母經營80多年的茶室,但她仍會三天兩頭跑回去那買菜。而那個成長生活的家,雖然做為歷史街區保存下來,卻早已人去樓空,被換上了從沒見過的招牌,和新的門面。
門口的玻璃櫃裡放著各式糕餅,代代相傳的茶品沏茶方式,吉子阿姨的茶桌店,是以往小生意人和三輪車伕們,休息喝茶的地方,常客們從小喝到大,從娶老婆到當阿公...但現在已沒有,街坊鄰居在這話家常...究竟20年前發生了什麼事?
讓剝皮寮成了今天的樣子?這是一段 #關於土地徵收的拆遷血淚,當年的影像記錄者,帶你重回現場,血淚淋漓的剝皮陳跡,即將重新浮現出來....
再見剝皮寮。
🏠══家在剝皮寮══ 臉・書・直・播══
🎬紀錄觀點臉書直播┃𝟒/𝟏週四𝟐𝟐:𝟎𝟎
🎬製作人:古國威┃2020
📍#本周紀錄觀點主頻停播
⠀
#拆遷┃#台北人生活┃ #艋舺┃ #萬華┃ #都市更新
⠀⠀⠀ ⠀⠀⠀
#關於土地徵收的血淚記憶
#遊客眼中的剝皮寮老街
#是真實的生活? #或電影場景
#在地文化的靈魂特色
#和平風暴導演古國威製作
#黑面琵鷺副導呂培苓企畫⠀⠀⠀
#李惠仁導演旁白
⠀ ⠀⠀⠀
▍《艋舺》沒告訴你的剝皮寮抗爭風景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06833
▍【故事‧臺北EP2】標本化的剝皮寮歷史街區
https://reurl.cc/pdj8Oa
⠀⠀⠀
⠀
⠀⠀
═══ 紀 錄 觀 點・停 播 一 季 ═══
📍主頻停播 │2.18 – 5.27 (6/3回歸)
📍原時段改播出《#公視紀實》系列紀錄片
⠀⠀
┃觀點𝐘𝐓頻道┃https://reurl.cc/E2ovVg
┃觀點有𝐈𝐆┃追起來 (∩^o^)⊃⊃ www.instagram.com/viewpoint.pts/
┃節目資訊┃http://viewpoint.pts.org.tw/
╔═══════════════╗
►設 #紀錄觀點 搶先看!不再錯過好電影!
╚═══════════════╝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許厝港#濕地#藻礁 這裡的海很美,天空很藍,看著鳥兒優雅飛翔,望著風車隨風慢轉,因為擁有潮間帶、防風林、魚塭和水田的濕地,是候鳥大規模南遷的中途休息站,而讓人類的我們好像成為此地的稀客。 許厝港濕地位於桃園大園老街溪和雙溪口溪兩河匯流的海岸邊,其占地961公頃,縱長達10.5公里,濕地沒有過...
珍貴老台北影像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消逝的老台北庶民生活 #剝皮寮秀英茶室 #珍貴老台北影像
端午節連假開始,準備返鄉和家人一起過節?她是剝皮寮「秀英茶室」的吉子阿姨,20多年前的端午...她被迫搬離了,曾祖母經營80多年的茶室,但她仍會三天兩頭跑回去那買菜。而那個成長生活的家,雖然做為歷史街區保存下來,卻早已人去樓空,被換上了從沒見過的招牌,和新的門面。
門口的玻璃櫃裡放著各式糕餅,代代相傳的茶品沏茶方式,吉子阿姨的茶桌店,是以往小生意人和三輪車伕們,休息喝茶的地方,常客們從小喝到大,從娶老婆到當阿公...但現在已沒有,街坊鄰居在這話家常...究竟20年前發生了什麼事?
讓剝皮寮成了今天的樣子?這是一段 #關於土地徵收的拆遷血淚,當年的影像記錄者,帶你重回現場,血淚淋漓的剝皮陳跡,即將重新浮現出來....
再見剝皮寮。
【家在剝皮寮】#土地徵收 #拆遷 #萬華 #都市更新
● 播出時間┃6╱25週四22:00┃紀錄觀點┃公視13頻道
● 重播時間┃6/26週五01:02
● 網路直播┃https://youtu.be/ED4QXd5xAco
● 公視+免費線上看┃https://www.ptsplus.tv/
● 精彩預告┃https://youtu.be/jnQCcqJqxIc
#和平風暴導演古國威製作
#黑面琵鷺副導呂培苓企畫
#李惠仁導演旁白
#剝皮寮保存了自清朝至今
#縱橫兩百多年的庶民生活史
#遊客眼中的剝皮寮老街
#是真實的生活? #或電影場景
#文化保存和都市建設
#是否能共生共存?
#古街保存一定要用徵收手段嗎?
#省思社會發展與居住正義
#永續發展 #保留在地文化靈魂
#大量珍貴影片呈現
#老台北人的生活⠀
▍《艋舺》沒告訴你的剝皮寮抗爭風景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06833
▍【故事‧臺北EP2】標本化的剝皮寮歷史街區
https://reurl.cc/pdj8Oa
⠀⠀
┃節目資訊 ► http://goo.gl/qSn4AO
┃公視+免費線上看► https://www.ptsplus.tv/
📺 #紀錄觀點 首播週四晚間十點
╔═══════════════╗
►設紀錄觀點 搶先看!不再錯過好電影!
╚═══════════════╝
珍貴老台北影像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許厝港#濕地#藻礁
這裡的海很美,天空很藍,看著鳥兒優雅飛翔,望著風車隨風慢轉,因為擁有潮間帶、防風林、魚塭和水田的濕地,是候鳥大規模南遷的中途休息站,而讓人類的我們好像成為此地的稀客。
許厝港濕地位於桃園大園老街溪和雙溪口溪兩河匯流的海岸邊,其占地961公頃,縱長達10.5公里,濕地沒有過多的人工設施,卻有著迷人的生態,還是重要的野鳥棲地,2020年曾有將近千隻的黑腹濱鷸到訪,可知許厝港的生態是多麼的豐富。
位於大園區西北部的許厝港,在清代曾是兩岸貿易往來的重要港口,隨著河道淤積,出海口的沙洲濕地,自然成為鰻苗回流和水鳥棲息的動物天堂。
清代有大批許姓先民渡海來台開墾,落腳在大園西北部一帶,這裡便被命名為許厝,港口則稱為許厝港。它曾是清代北台灣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與中國廈門和福州兩地商業往來頻繁,讓此地盛極一時,更被列為大園古八景之一。
隨運輸型態及船體噸位的改變,北台灣的航運樞紐逐漸轉至基隆港與淡水港,許厝港的重要性因此大幅下降,加上長年累月的泥沙淤積,讓許厝港與鹿港一樣,離海越來越遠,幾乎無法行船,最終走上沒落的命運。
不再作為港口使用的許厝港,且曾一度管制做為軍營使用,在這樣持續低度開發下,為許厝港沿海留下寶貴的自然生態,並於2015年經內政部公告為國家級濕地。
許厝港濕地不只是桃園最佳的野鳥棲息環境之一,也是認識藻礁生態之美的自然教室。珍貴的千年藻礁,讓我們可以在此尋找潮間帶的海中生物。此外這裡也有紅樹林復育區,整片的水筆仔樹林,設有高架木棧道方便我們觀察濕地生態,遇到好天氣,便可看到大量的招潮蟹、紅蟳與彈塗魚。
雖然這次沒有機會拍攝許厝港的夕陽美景,但透過這樣的空拍影像記錄,及後續的上網資料查詢,讓我對桃園許厝港有了更深的認識與了解,也解開了自己的疑惑,為何地名有個港字,卻遍尋不著相關漁港設施的問題,而之前看到那些架在河口的鰻架,還一直以為是釣客所搭的,果然功課要做,才能增長學識。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DJI #dronefootage #dronevideo #dronephotography #dronestagram #drones #fpv #djiglobal #photography #pro #aerialphotography #dronepilot #travel #nature #dronefly #fpvfreestyle #quadcopter #dronevideo #freemoney

珍貴老台北影像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園區歷史既古蹟修復常設展
訪問:鄭鈺琳 專案規劃師
國定古蹟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是清代臺北機器局所在地,也是臺灣第一個現代化的火車修理工業園區,後來更成為全臺鐵路交通的管理中心。1989年臺北新站落成,臺鐵總局遷出後空間閒置,2006年起國立臺灣博物館與臺灣鐵路管理局合作,推動鐵道部轉型成為博物館園區。
園區中計有廳舍、食堂、八角樓、電源室、工務室、戰時指揮中心(防空洞)等六棟國定古蹟建築,皆於日治時期陸續興建而成。主建築廳舍落成於1920年,採用大量阿里山檜木,為「下磚上木」的半木構造建築,外觀為紅磚與白色仿石造的英國安妮復興(Queen Anne Revival)歷史樣式,與八角樓同為臺灣總督府營繕課技師--森山松之助在臺後期的代表作品。
鐵道部的古蹟修復工程自2014年1月開工,至2016年10月完工,耗時近三年,多樣的建築形式、構築工法亦增加了不少修復難度。本工程由張義震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慶洋營造有限公司進行修復作業。工程期間亦多次邀請日本專家與國寶級匠師針對重點工法進行經驗與技術交流,為臺灣古蹟修復技術的累積,留下珍貴的一頁。
鐵道部古蹟展規劃了四個主題展間、六座數位導覽與二十處解體調查現地展示,呈現鐵道部的歷史風華與建築特色;並以修復紀錄的角度,帶領觀眾回到修復現場,一窺古蹟修復過程的匠師身影、工法技術與修復思量。關於鐵道部古蹟建築的種種精彩,等待您親炙現場,細細發掘。
主題展間
呈現有關鐵道部歷史變遷,建築特色與修復過程的相關展區,包含「園區歷史展區」、「立體石膏飾展區」、「金庫展區」、及「古蹟修復展示工坊」。
1. 園區歷史展區
鐵道部園區,是清代臺北機器局所在地,也是臺灣第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園區。透過模型、動畫影像和互動裝置的展示呈現,引領觀眾回顧這段流動的歷史。
2. 立體石膏飾展區
這裡有園區最精緻華美的立體石膏裝飾。想知道修復團隊如何將完全脫落的天花板,恢復成原初精緻的模樣,這是絕對不能錯過的一區。
3. 金庫展區
鐵道部修復過程留下的物件與歷史文物,都封存在這裡。
4. 古蹟修復展示工坊
修復工地的角落裡藏著什麼精彩故事?怎樣的妙手,讓老建築重現了昔日風采?讓我們重返修復現場,一窺鐵道部古蹟修復的日常。
數位導覽
藉由數位導覽認識鐵道部各棟古蹟的背景故事,如廳舍、食堂、八角樓、電源室、工務室及戰時指揮中心。
解體調查現地展示
古蹟修復的第一步,就是解體調查。每一個遺留在現場的蛛絲馬跡,都是修復的線索。讓我們知道建築物原本使用的材料、工序、工法,同時也反映出當時的時空背景。找找看,這些線索隱含著什麼樣的訊息?
粉絲頁: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鐵道部園區)
住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一段2號
電話:022558-9790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珍貴老台北影像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五月天 [ 盛夏光年 Eternal Summer ]
Mayday 2020 live in the sky
-
from 阿信:
盛夏將至
帶你走出那個蟄伏已久的小房間
走進充滿幻聽吶喊的體育場
這是屬於萬人
也是屬於你一人的演唱會
這是一場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的
2020五月的 Last Dance
/
我驕傲的破壞
我痛恨的平凡
才發現那些是我最愛⋯
原來一直以來的平凡
竟然如此珍貴
/
和你們一樣
我的老同學群組傳來了
一張張平凡的家居照片。
啤酒、零食、鹹酥雞、
演出的螢幕翻拍、
飛舞的孩子跟看熱鬧的長輩、
還有從沈睡中被喚醒的
滿載回憶的螢光棒。
我希望這是不平凡的2020中
一份最平凡的幸福。
/
“ 我竟然跟我的每一任男友
一起看了同一場演唱會 ”
有人說 她在一片洗版的社群中
發現了這個秘密⋯
(會不會你的他也⋯ ? ⟩ ∇ ⟨ )
如果不是這個時空
也許我們不會這樣的貼近
這是如此不平凡的一年
未來的所有人類
歷史課本上都不會遺漏的一年
/
那一年
我們發生了好多的事情
還一起參加了一場
平凡又難忘的演唱會
老歌曲、老情人、老司機、
還有老友如你⋯
[ 隨時加場 ] 全程搖滾區入口:
https://youtu.be/eIib9hh2UCE
-
▍盛夏光年 Eternal Summer
我驕傲的破壞 我痛恨的平凡 才想起那些是我最愛
讓盛夏去貪玩 把殘酷的未來 狂放到光年外 而現在
放棄規則 放縱去愛 放肆自己 放空未來
我不轉彎 我不轉彎 我不轉彎 我不轉彎
讓定律更簡單 讓秩序更混亂 這樣的青春我才喜歡
讓盛夏去貪玩 把殘酷的未來 狂放到光年外 而現在
放棄規則 放縱去愛 放肆自己 放空未來
我不轉彎 我不轉彎 我不轉彎 我不轉彎
我要 我瘋 我要 我愛 就是
我要 我瘋 我要 我愛 現在
一萬首的mp3 一萬次瘋狂的愛 滅不了一個渺小的孤單
我要 我瘋 我要 我愛 就是
我要 我瘋 我要 我愛 現在
盛夏的一場狂歡 來到了光年之外 長大難道是人必經的潰爛
放棄規則 放縱去愛 放肆自己 放空未來
我不轉彎 我不轉彎 我不轉彎 我不轉彎
-
影像導演:8ID Studio
相信音樂
音樂製作:五月天 / 黃士杰
平面攝影:周浩詠
視覺設計:吳建龍
化妝:杜佳蓉
髮型:李宗諺
造型:曹偉康
必應創造
製作人:五月天 / 周佑洋 / 吳育璇
執行製作人:陳思潔
執行製作:林欣慧 / 郭容純 / 彭思瑾
技術總監:譚明文
硬體統籌:游東翰
硬體執行:宋采儒
Monitor 音響設計:莊志揚
燈光設計:施皓哲 / 傅喬怡 / 張家銘
視訊統籌:陳彥志
現場視訊執行:鄭宇翔 / 蔡晏彤
視訊設計:
陳彥志 / 鄭宇翔 / 蔡晏彤 / 林子德 / 王語
林昀嬋 / 晚熊創意 RAQOON STUDIO
舞台設計:林沂柔
8ID Studio
導演:魏奕旻 / 張天城
副導:張家毓 / 劉任修
動態攝影:
張天城 / 洪建凱 / 劉俊宏 / 陳翔科 / 陳韋翰
郭彥澤 / 王建智 / 莊竣瑋 / 章弘毅 / 吳東峻 / 朱華陽
攝影大助:余書豪 / 楊家哲 / 陳紀唯
燈光:
林宏洋 / 許原毓 / 楊青翰 / 鄭智遠 / 吳思賢
曾宥運 / 林建志 / 葉丞遠 / 林盈宏 / 王厚恩 / 連翊翔
製片:王漢聲
執行製片:王璽皓
剪接:
魏奕旻 / 張天城 / 何政霖
何冠臻 / 李依純 / 蘇志豪
歌詞字幕:吳東峻
錄音室場景美術:寓囍制映工作室
現場字幕:黃品瑄
音響助理:莊硯凱
工程統籌:必應創造
結構工程:鉉儀結構
舞台工程:銓閎舞台
燈光工程:必應燈光
視訊工程:必應視訊
音響工程:必應音響
樂器工程:發聲現場
特效工程:宏益特效
電力工程:助盛電力
攝影工程:無限映像
燈飾佈置:順裕昕光電
場地佈置:玩美企業
五月天是
怪獸 / 石頭 / 瑪莎 / 冠佑 / 阿信
與你
#2020五月之約
#五月天
#盛夏光年
‥‥訂閱・看更多‥‥‥‥‥‥‥‥
▶ 追蹤 五月天 Mayday 相關資訊
https://imayday55555.soci.vip/
訂閱相信音樂YouTube官方頻道
音樂MV http://bit.ly/YTBinMusic
相信日常 http://bit.ly/YTBinNow
按讚相信音樂官方FB Like o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binmusic

珍貴老台北影像 在 #珍貴老台北影像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消逝的老台北庶民生活 #剝皮寮秀英茶室 #珍貴老台北影像. 她是剝皮寮「秀英茶室」的吉子阿姨,20多年前的端午...她被迫搬離了,曾祖母經營80多年的茶室,但她仍會三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