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陳子福手繪海報圖像╱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
《繪聲繪影一時代: 陳子福的手繪電影海報》
陳子福為台灣電影史上代表性海報繪師,一生完成近五千幅作品。本書精選陳子福經典海報,並縷述其生命歷程、創作策略與美學風格,及海報修護、西門町小史與對照年表等。是對職人精神的勾勒,更是台灣電影史的縮影。
★國寶級電影海報繪師、第43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特別獎陳子福生涯與創作專書。
★收錄近250幅手繪海報原稿圖版,完整呈現圖像構成、片名字型、宣傳文案與演職員陣容等。
★「金蝶獎出版設計大獎」金獎得主黃子欽操刀裝幀設計,特16開,全彩印刷。
他一生手繪近5000幅電影海報,描摩了無數歌台舞榭、悲歡離合、刀光劍影,
他畫出了半世紀的台灣電影史,也召喚了無數教人念念不忘的光影記憶。
- - - - - - - - - - - - - - - - - -
▌台灣第一電影海報繪師的傳奇 ▌
從第一部自製台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到明星登台演出的《舊情綿綿》;從在地風光的《蚵女》到名揚國際的《俠女》;從賣座風行的《王哥柳哥》到異軍突起的《男人真命苦》,無數讀者與影迷耳熟能詳的台灣電影的海報,原來都出自同一人手筆,即曾獲二○○六年第四十三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特別獎、有台灣電影海報宗師之譽的陳子福。
陳子福一九二六年出生於台北西門町,曾為台籍日本兵,少年時受總督府徵召自願加入海軍,遭遇沉船事件而倖免於難。戰後,投身電影海報繪製工作。陳子福倚仗天賦、自學,以及嚴謹敬業的職人精神,在台語片興盛時期,操刀了絕大多數的海報,最高紀錄一個月畫就了四十多幅作品。直至一九九四年的《金色豪門》後封筆。近五十年創作生涯中,陳子福共完成近五千幅作品,品質與數量俱獨步一時。
- - - - - - - - - - - - - - - - - -
內文精摘
●吸睛密技二:美麗壞女人
致命女性(Femme Fatale)曾是黑色電影中一道明媚的風景,女主角甩動如波長髮,身著曲線畢露的晚禮服,手持長菸管,款擺媚態,冷若冰霜,憑藉著美色及詭計與男性角色周旋,就像織著羅網的黑寡婦,獵捕意志薄弱的男人。約莫一九五○年代,在上海拍攝製作的電影,無論國語片還是台語片,都運用了這個角色類型。由於此一類型角色總是以賣弄性感為號召,因此在造型描繪上容許更多肢體裸露的空間。陳子福筆下總是不吝於讓這些人物袒胸露乳,甚至超過影片內容原有的尺度。例如《凸哥與凹哥》、《孫悟空遊台灣》、《海女黑珍珠》。對此,陳子福的解釋是,當時規定攝影照片禁止露點,但繪畫則允許,因為是「藝術」。當時的《電影檢查法》規定,電影中凡是出現「妨害善良風俗者」就應予修改或刪剪或禁演,然而手繪海報因其「繪畫」媒材本質,得以不受法令限制。也因此在民風淳樸、氣氛禁閉的年代,達到相當煽動的宣傳效果。(節錄自陳雅雯:〈眾聲喧譁:陳子福海報的圖像策略與類型分析〉一文。)
陳雅雯,文化工作者。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為《陳子福電影海報研究》,英國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人文與文化研究博士,研究領域為十九世紀視覺文化與早期電影。現居瑞士,任職博物館,從事教育推廣、藝文導覽等。)
- - - - - - - - - - - - - - - - - -
【購書資訊】
👉博客來
https://reurl.cc/V33vzN
👉誠品
https://reurl.cc/kVVjO9
👉亦可自行擷取資料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https://www.tfi.org.tw/News/NewContent?PageId=1703
王哥 柳 哥 照片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圓環變成十字路口
你曾經和朋友約在這家麥當勞前面嗎?
俯瞰西門圓環西側(台北市成都路與漢中街口)1994 vs 2015
上圖拍攝於1994年7月,紀錄了當時配合台北捷運工程正在施工中的西門圓環景象;畫面左上角為成都路,右上角為漢中街,當時新世界戲院大樓一樓的麥當勞是許多人相約碰面的地點。台北捷運西門站於1999年12月24日通車,其6號出口就位於畫面右側外牆有「京都念慈庵」廣告看板的大樓之前方,而該棟大樓左邊巷口的5層樓建築(地址是漢中街127號)在這張照片拍攝後不久就遭拆除了,並就地興建一棟地上11層、地下2層的RC造建築(1995年1月28日開工、1996年12月10日完工),成為照片中最年輕的建築。
下圖由張哲生於2015年6月24日,在成都路與中華路口西南隅的一棟12層大樓之天台往下拍攝。可以看到昔日的西門圓環西半部已變成了十字路口(成都路與漢中街口)。
認識新世界戲院的歷史:
1920年12月29日,位於今台北市漢中街116號的「新世界館」落成,是當時台灣最大的電影院。
1922年,台灣總督府以社會事業費購買日本電影,於全台各地巡迴放映,「新世界館」為其中之一。
1935年台灣博覽會之後,台灣經濟發展至戰前的最高峰,西門町陸續出現大型的一流豪華劇場,環繞在今成都路、峨眉街一帶,西門町也因此成為台灣電影的首輪放映之地。
戰後,中國國民黨在臺北市接收五家原為日本人擁有的戲院,新世界即為其中一家,其他還有:大世界、台灣、大光明與芳明戲院。
1948年9月10日,新世界戲院耗費鉅資裝修,設置最新放映機,改善座椅,預售對號入座的電影票,重新開幕的首部電影為大中華出品、楊工良導演、陳娟娟主演的《龍鳳呈祥》。
1956年,新世界戲院提供場地作為劇場兩年,演出台灣當代劇作家的優秀作品,即所謂「新世界劇運」;由張道藩、李曼瑰成立的「中央話劇運動委員會」辦理第十三屆戲劇節,在新世界展開歷時一年半的「新世界劇運」,至1957年6月為止,共上演了15部戲作,名導演李行當時曾參與其中4部的演出。(1958年與張方霞、田豐聯合執導的台語片《王哥柳哥遊台灣》是李行第一次擔任電影導演的作品。)
新世界劇運結束之後,新世界戲院被中影收回改映電影,在新世界的話劇運動又歸於沈寂。
1965年7月,中影董事會議通過,將坐落於西門町的新世界戲院改建為八層樓高的鋼筋混凝土造建築,由姚元中設計、天壇營造廠承造,1965年12月16日動工,1967年6月5日竣工,工程造價約為新台幣1050萬元。
1999年,新世界戲院停業。
2002年,誠品進駐新世界商業大樓,以該大樓地址(漢中街116號)為名,取名為「誠品116」。
2015年12月31日,「誠品116」因為租金高漲而結束營業,改由瑞典服飾「H&M」進駐。
2016年11月25日,號稱「亞洲最大旗艦店」的 H&M 西門店正式開幕。
目前,位於捷運西門站6號出口旁的新世界商業大樓,是西門町重要地標,1至5樓為 H&M,7樓為專映藝術電影的「真善美劇院」,而原本位於8樓的西門町最後一家冰宮「北極熊滑冰世界」與「誠品116」一樣在2015年底歇業。
王哥 柳 哥 照片 在 La Dolce Vita in Oz 澳洲微甜人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位女孩來信告訴我,與澳洲男友的遠距讓她陷入兩難的世界。
男友擁有非常體面的工作是個專業律師,而她自己也是個高學歷、擁有公家美職、條件極佳的女孩。對方因為職業的關係,將來為她搬來台灣是不太可能的。而她自己也不想輕易放棄這麼難得的公職。曾在澳洲生活過一年的她,雖愛這裡的環境,但現實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曾讓她感到透不過氣來。
該為愛而放棄台灣穩定的一切?
還是放棄這一段感情呢?
想必很多談異國戀的情侶們都會面臨這樣的考驗。雖然這個話題被很多人討論過,但以下是我在2006年曾經發表過的文章,裡頭有我剛結婚搬到澳洲生活的一年裡,深深的體會。文末也有我在異國生活了12年來的真實感受,希望可以跟這些為愛苦惱、奮鬥的你們分享,藉此願你們都有一個幸福圓滿的結局。
我與老公是2004年在台灣認識的,他曾是教我跳莎莎舞老師,當時老娘被他曾經擁有的8塊肌給迷惑 (大誤)。在交往了約半年後,他說已在亞洲待兩年了,是時候再回到現實生活的世界裡,並邀請我與他一同回澳,我的直覺反應讓我脫口而出: 除非你娶我啊,不然我怎麼可能為了你搬到國外去。他居然也非常豪爽的說: Okay!!! (現在回頭想想,真的是兩個頭殼壞掉的王哥和柳哥!!!)
10幾年前民風還沒有那麼開放,我當時不覺得我的父母會答應我跟一個沒有婚約的人住在國外。因此在交往了7個月後,我們就結婚搬回澳洲了。而當時的我連澳洲在哪裡都不知道,那時候又沒有所謂的Smart phone 或什麼Google 可以隨時上網找資料,(我那年代上網時還有逼逼~~~~ 傳真機的電話撥號聲喔,怎樣,跩吧!哈哈...硬要把老凹成跩!),總之,我真的是所謂青春的肉體 配上一個呆呆的頭腦,給它殘殘地結了下去。
我是事業心很強的女性,從不想靠另一半過活, 所以一到澳洲就積極找工作,雖然我的業務工作經驗與成績在台灣找工作絕不是問題,也會講四種語言 (通常是上午發履歷,下午就被錄取了,甩髮跩樣~ 飛踢!!!) 但在澳洲我卻處處碰壁。
找公司想當業務,對方說我沒有澳洲實務經驗;想找餐廳服務生,人家說你以前是業務主管,我們高攀不上你。最後,我只好淪落到老公朋友的巴西BBQ餐廳當服務生,每當我處理客人油膩膩的髒碗盤時,我就不斷的問自己,為何自己會嫁到異鄉來吃苦。大概做了兩個星期後,我辭掉了這份工作,繼續尋找理想的職位。
在我四個月求職的日子裡,不知崩潰幾次!!! 我不斷地投履歷,還沿街挨家挨戶找工作,看了數不清的冷面孔,你們試想看看,走進一家家陌生的公司、我店家問他們: 你們有沒有缺人啊?換來的幾乎都是不友善的眼光! 現在想起,我還是心有餘悸!
在尋尋覓覓四個月後,我終於在一家五星級的飯店任職當櫃檯接待, 這也是我18歲時曾經做過的工作。穿上體面的制服站在櫃檯,表面上看起來很神氣,但每天腿因需站8個小時的班而腫脹,遇到白種同事們的排擠,把不是在英語系國家長大的我當北七看待,還把她們自己犯的錯誤怪到我聽不懂英文的頭上,真的當場很想甩她們幾巴掌。我還記得上班的第2天,一位金髮藍眼的小妹妹同事教我一個電腦程式,結果我一開始弄得不順手,她當場說: 真的不知道你為什麼會在這裡,你會講英文嗎?
當然會啊!!! 我留學美國,從18歲開始就靠說英文吃飯,在台灣可是跑遍大江南北的業務耶, 怎麼可能不會說英文!!! 但我默默的把這個委曲給硬生生地吞了下去!
當時台灣的華x空姐們是在我們飯店駐腳,每當她們知道我嫁給老外,都會出現高八度異常羨幕的口氣,但我想說的是,異國情緣是一種緣分,況且在異鄉生活並不容易啊。
首先,語言就是個最大難題,雖然我剛搬來時英文就還不錯了,但還是吃了很多苦頭,每每遇到對我不友善的澳洲同事或客人,我都很想對他們說, TMD我至少還會講英文及其他3種不同語言,那你們這群白種人呢? 除了英文還會什麼?
接下來就像我前兩天po文上提到的,即使另一半再如何能讓妳無生活的經濟煩憂,但你真的能克服當個伸手牌嗎?
當個家庭主婦真的是你的未來嗎?
有了孩子真的就可以有藉口的待在家了嗎?
再來,無論你在台灣事業有多麼了不起,你有做好一切歸零,重新活一次的打算嗎?因為台灣的種種豐功偉績或是打好的基礎,將會彷彿成為上輩子的事,至少我和我知道的很多移民太太們都是這樣的感受。譬如:Acer 採購變整床員、英文老師變端盤子服務生,而我是跑遍大江南北的業務主管,剛開始卻做了幾年的飯店櫃檯。
而在親人方面,或許每一個人與原生家庭的親密程度不同,有些人可能恨不得馬上逃離自己的家。但以我個人來說,如果有再一次的選擇,我想我會選擇留在家人身邊。 我不想sugar coating 任何事情,但我真的覺得跟家人在一起的時候,才是我最快樂的時候,但也有可能是每次跟家人在一起的時候,都是在渡假所以很開心。(分享一段與家人幫弟弟過生日的影片,這是我12年來第一次參與到他的生日!心感到很酸。拍塞影片黑黑der,因為在場生日快樂歌嘛。)
你將有可能在每一個重要的場合裡缺席,像我就是透過螢幕見證弟弟的訂婚儀式、家中第一個小寶貝的誕生、爸爸媽媽的生日、中秋節的闔家歡烤肉、過年的年夜飯、媽媽罹癌時的複診、爸爸騎腳踏腳受傷手術、然後我最愛的小姪子的成長過程,我怎麼樣也參與不到…… 總之,數也數不清的遺憾、數也數不清的嘆息、流也流不完的眼淚。
然後算算,如果我每年回台一趟的話,然後到年長的家人離開,可能只剩下20次見面的機會。)我想很多異國人妻們都能理解,那是一種多麼深的遺憾啊!
前些日子在看澳洲電視節目 the bachelor (黃金單身漢)時,有一位女生她到最後剩三位參賽者時被男主角淘汰了,理由是: 她認為遠距的變數太大,她又離不開家人及好不容易打好的事業基礎。想想她是個條件那麼好的女孩,又是在澳洲土生土長的,要她從墨爾本搬到佩斯她都考慮萬分、擔心重重了,何況我們這種是兩個國家的聯姻。
Bachelor 跟他說:愛~可以征服一切,如果你沒有面對挑戰的勇氣,代表你不夠愛我。
但在我這個結婚10多年的人看來,男方才是太天真! 澳洲很美好,很多人有幢憬,但激情過後的現實生活,有誰能保證能夠一直幸福下去呢?而歸於平淡的生活真的值得讓你承受每一次與家人、朋友分開的痛嗎?
很多時候你在異鄉所承受的種種委屈、婚姻問題….等等,所有的痛楚、所有的淚都將無法與家人分享,只能看著家人的照片,躲在棉被裡哭泣。因為,你不想讓他們擔心!或許有些人會說,那我在新的國家交新的朋友不就好了,但年紀越大你將會發現,可以訴苦的朋友越來越難遇到,不是她們不好,而是長大後的我們,身上所穿的盔甲也會越來越厚重。
說了這麼多,我的經驗告訴我,如果你可以做到以上我所說的,並做好十足的心理準備、加上不後悔的決心及一股莫名奇妙的勇氣,那就放手去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吧!
但最終,別人的人生還是別人的,每個人的際遇不同,命運也不同,所以以我或任何人當例子都不會準的。
你該真正想清楚:
what is most important to you?
And you have to go where your heart leads you.
祝大家都有個幸福、美滿的人生。
V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