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篇無解的文章,遇到兒子總是無解~~
#高敏媽與直男兒
#關於兒子的迷惑行為1_囤積癖
一直很想寫寫「關於兒子的迷惑行為」這個主題。其中最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行為就是「囤積癖」。
直男兒從小就熱愛囤積各種「資源回收品」,如果是顏值高又有紀念意義的東西,類如漂亮的紙袋或包裝紙之類的東西,我還可以理解。
畢竟,身為「前幼兒園老師」,我也曾經瘋迷收集好多年。
可惜,他不是走這種路線,舉凡空寶特瓶、紙盒、紙袋、用完的原子筆筆芯、修正帶替換芯、餅乾塑膠盒、衣服吊牌、路上撿的石頭和樹葉…反正,你能想到的他都要留著。
如果我纏著他整理,甚至不計髒亂下海幫他,他還會跟我翻臉。問他為什麼要堅持。
他說:「這個這麼好,怎麼可以扔!」
「誰知道我以後會不會用到!」
感覺我們母子角色對換了,收集東西捨不得扔的不該是父母嗎?結果我生出一個像老大爺一樣的直男兒,而且不小心青出於藍勝於藍(泣)😅
每次去他房間,看到那些佔地方又積灰塵的資源回收品,我都要心中反覆不斷默唸:「是親生的。」
深呼吸這招不能用,因為吸入灰塵會引發高敏媽的咳嗽和過激反應。🤷♀️
/
有一次,他好不容易被我說服扔了一箱資源回收品,結果好死不死學校說要帶紙盒。
吼,他把我罵得狗血淋頭,從此後要他扔東西簡直比登天還難,開始囤得坦蕩、囤得爽快😅達到囤積出快感的境界,享受被物品包圍的滿足感。
也更加謹慎地防範高敏媽我(是防賊逆?)
之前看過一篇報導,說囤積症被定義為精神科疾病,要判斷囤積症有兩個標準,其一是患者需要大量收購,或無法拋棄在正常人眼中沒有價值的物品。
其二是囤積帶來的壓力會影響正常生活。
直男兒既沒有出現大量收購,也沒有讓囤積影響他的正常生活,顯然罪狀不足,也不好強迫他改變。
不過,已經嚴重影響媽媽我的視覺感受。我沒有嚴重潔癖,只是比較愛乾淨一點的那種程度。(認真)🤔
既然造成問題,就要想辦法解決,找到彼此都可以接受的解決辦法。
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我很少談到教養,也很少寫「正統的教養文」,因為我認為青春期的孩子特別討厭大人的教導。
因此,比起教養,我寧可謀求親子間的相處之道。也換一種比較生活詼諧的筆觸記錄。
我和兒子之間的差異那麼大,意味著面臨的相處挑戰也很大。書寫過程是想和大家分享,我如何認識,理解和接受一個全然陌生的個體。
/ #收集和囤積的界線
我跟兒子說,有時候越是他人眼中沒有價值的東西,越是能給我們帶來微小且綿密的幸福感。
所以,只要他開心的話,我願意接受他囤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宇宙。
但是,資源回收品要保持乾淨,集中在一個區域,例如放在紙箱裡,只要超過這個紙箱的東西就要嘗試斷捨離。
畢竟,我們旅居在異鄉,所處的空間有限,根本放不下那麼多東西,再加上隨時都有搬家的可能,請不要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來上海後,我們已經歷兩次搬家,一次他們年紀尚小無法幫忙,另一次爸爸訂下嚴格規定:
房間裡的東西如果不整理出一個範圍,要他們自己整理裝箱自己搬,東西太重的要請工人幫忙,搬家費要從他們的零用錢裡面扣。
還是爸爸英明懂得小孩也有人性,一說到要自己搬自己付錢,馬上就肉痛起來,傾刻斷捨離得乾乾淨淨,所有的資源回收品都投入黑色大垃圾袋的懷抱。(媽媽竊喜)😁
結論就是,如果你家也有一個不改初心,堅持囤積的孩子,可以考慮搬(叫)個(爸)家(爸),再不行就搬兩次,如果實在不想搬家就換個更小的房間給他吧!
不過,我實在不忍心告訴大家,直男兒搬了新家之後又收集了新的資源回收品。(結果還是說了)😅
/
#後記:我們年底又要搬家了,兒子聽到這消息馬上跟我說,媽媽你不能搬到一個更大的房子嗎?這樣就可以裝得下我所有想囤的東西。
媽啊!我暈~~
好啦好啦,也許,囤積也是一種生存哲學吧(顯示為媽媽已放棄掙扎)😅
/
#照片故事 | 兒子戴女兒的髮箍,感覺他換了女裝就是我本人了❤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吳鳳Rifa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給我家老婆取一個可愛的外號「Shopping 達人」! 其實不是因為她愛shopping,而是她很知道要買什麼, 而且知道很多我不知道的東西,不像我常常不看標價就亂買🤣 上次幫新的工作室採買一些東西,老婆又變出好多新玩意😆 她說乾淨的空氣和水是人生必需品! 雖然目前我們延用舊的冷氣機,但只要加...
狗看到不乾淨的東西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誰才配得上擁有愛情?】
當我們想到「愛情」時,我們腦中會冒出什麼樣的人呢?
往古代想,就是郎才女貌、才子佳人;往現在想,也是俊男美女、歡喜冤家。我們幾乎不會聯想到,中下階層的人們的愛情,也很少會想到老年人的愛情──我們對「愛情」的想像,其實是很「階級」的。
這就是莫泊桑這部短篇想說的。看完之後,你覺得故事中的誰,才真正配得上擁有愛情呢?
-
修軟墊椅的女人 / 莫泊桑
德·貝爾特朗侯爵為慶祝開獵而舉行的家宴,正接近尾聲。十一位參加狩獵的男士、八位女士和本地的一位醫生,圍坐在燈火輝煌的大桌子旁,桌子上擺滿水果和鮮花。
人們的話題轉到愛情上,頓時掀起一場崇高的辯論,那亙古不易的辯論:人的一生中,究竟只能真心實意地愛一次,還是能愛幾次。有人舉出一些實例,說明人永遠只能認真地愛一次;有人又推出另一些榜樣,那些人經常地談情說愛,而且每一次都如醉如癡。總體說來,男人都認為愛情猶如疾病,可以不止一次地侵襲同一個人,甚至可以置其於死地,如果愛情之路遇到什麼障礙的話。雖然這一看法似乎無可爭議,不過女士們的見解立足於詩意的追求,而非實際的觀察。她們認定:真正的愛情,偉大的愛情,一生只能有一次降臨於一個生靈;這愛情,就如同霹靂,一旦讓它擊中,就會被它掏空、摧毀、焚燒,任何其它的愛情,無論有多麼強烈,都無法重新萌生。
侯爵曾經戀愛過許多次,對這種信念大加撻伐:
「我要對你們說,一個人可以全心全意、滿懷赤誠地戀愛好多次。你們剛才舉了一些以身殉情的事例,以證明不可能有第二次癡情。我要回答你們:如果這些人沒有幹出自殺這種蠢事,——自殺了,那當然就再沒有墮入情網的機會了——那麼,他們的病會痊癒,他們會重新開始,直到他們壽終正寢。酗酒者一喝而不可遏止;同樣,多情人一愛就會再愛。這,是個氣質問題。」
他們推舉原來在巴黎行醫、後來退隱鄉間的老醫生做仲裁人,請他發表高見。
嚴格地說,他也沒有什麼明確的觀點:「正像侯爵說的,這是個氣質問題。至於我嘛,我就見過這麼一樁戀情,持續了五十五年之久,沒有一天動搖過,最後人死了才算結束。」
侯爵夫人興奮得拍起手來。
「真是太美了!能夠這樣被人愛,是多麼誘人的夢想啊!五十五年生活在這種堅持不渝、刻骨銘心的癡情裡,這有多麼的幸福啊!一個男人受到這樣的摯愛,該是多麼幸運,他該怎樣讚美生活啊!」
醫生微微一笑:「太太,的確,在這一點上您沒有搞錯,被愛的確實是一個男子。您認識他,就是鎮上的藥房老闆舒凱先生。至於那個女的嘛,就是那個每年都要來府上修理軟墊椅的老婦人。不過,請聽我跟諸位細細講來吧。」
女士們的熱情一下子低落下來;她們臉上不屑的表情,似乎在說:「呸!」好像愛情只應該打動那些有教養、有地位的人,因為只有這些人才理所當然值得別人感興趣。
醫生逕自說下去:
三個月以前,我被叫到這個臨終的老婦人的床邊。她是前一天晚上乘她那輛當房子住的馬車來的。拉車的那匹老馬,你們也見過了的。跟她來的還有她那兩只是朋友也是衛士的大黑狗。本堂神父已經先到了。她請我們倆做她的遺囑執行人;不過為了讓我們理解她的遺願,她向我們敘述了她的一生。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比這更奇特、更令人感動的了。
她父母都是修理軟墊椅的。她從來就沒有過蓋在地上的住所。
她從小就到處流浪,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渾身的蝨子。他們每到一個村子,就把馬車停在村口的圩溝邊,給馬卸了套,讓它去吃草,狗把鼻子往爪子上一擱,就趴在地上睡起來;小女孩去草地上打滾兒;父母就在路邊的榆樹底下,糊糊弄弄地修理從村裡收來的各式各樣的舊椅子。在這流動的房子裡,一家人難得開口說話。只是在決定誰去走家串戶攬活兒、吆喝那句人人都熟悉的「修椅子嘍!」的時候,才不得不說兩句。然後,他們就面對面或者並排地坐下,搓起麥秸來。孩子要是跑得太遠,或者想跟村裡的孩子打個招呼,父親就會狠聲惡氣地喊她:「還不快回來,臭丫頭!」這是她聽過的唯一一句疼愛的話。
等她長得稍大一點,他們就打發她去收破損的椅子。於是她在這個村那個鎮結識了幾個孩子;不過這時候該這些新朋友的父母兇神惡煞似地召喚他們的孩子了:「還不快過來,淘氣鬼!我看你還跟小叫花子說話!……」
還經常有調皮的孩子朝她扔石頭。
偶爾有太太們賞她幾個蘇,她就細心收起來。
她十一歲那年,有一天,路過咱們這裡,在公墓後面遇見小舒凱:一個小夥伴搶了他兩個里亞,他正在那裡哭。在她那無家無業的孩子的脆弱的腦袋裡,一個有錢人家的孩子想來應該總是得意洋洋、歡天喜地的,因而小舒凱的淚水深深打動了她。她走過去;得知他為什麼難過以後,就把自己攢下來的七個蘇,她的全部積蓄,倒在他手裡,而他也就十分自然地收下了,一邊擦著眼淚。她太高興了,大著膽子擁吻了他一下。他正專心致志地看著手上的那幾個小錢,也就由她去。她看自己沒有遭到他拒絕,也沒有挨他打,就又來一次;她緊緊摟著他,熱情地親吻他。然後就連跑帶跳地走了。
在這可憐的腦袋裡究竟發生了什麼呢?她從此就把自己和這個男孩聯繫起來,是因為她把自己漂泊所得的全部財富獻給了他?還是因為她把自己柔情的初吻送給了他?這樣的事對孩子和對大人一樣,都是個謎。
此後好幾個月,她一直念念不忘公墓後面的那個角落和那個男孩。為了能再看到他,她想法兒騙取父母的錢,收修墊椅錢的時候,或者去買東西的時候,這裡摳一個蘇,那裡摳一個蘇。
當她再次經過這裡的時候,她衣袋裡已經攢了兩個法郎;但是她僅僅能夠隔著舒凱家藥房的玻璃櫥窗,從一大瓶紅色藥水和一個螩蟲標本的夾縫裡張望一下打扮得乾乾淨淨的小老闆。
但是她只會更加愛他。那彩色藥水和那耀眼的水晶玻璃的光華,吸引著她,令她激動,讓她心醉神迷。
她把這不可磨滅的記憶保留在心裡。第二年,她在學校後面遇到他正在和幾個同學打彈子,便向他撲過去,把他摟在懷裡,使勁地吻他,把他嚇得哇哇大叫。為了讓他安靜下來,她給他錢:三法郎二十生丁,簡直是一筆真正的財富了。他望著這些錢,眼睛瞪得老大。
他把錢收下,便任她愛撫了。
接下來的四年裡,她就這樣把自己的全部積蓄一筆筆都倒在他手裡,而他也心安理得地揣進口袋,因為這是他同意讓她吻的報酬。一次是三十蘇,一次是兩法郎,一次是十二蘇(她為此難過和羞恥得都哭了,不過這一年的景況也確實太差),最後一次是五法郎,一枚好大好圓的硬幣,他都高興得笑出聲來。
她除了他,別的什麼也不想;而他呢,也多少有點兒焦急地盼著她來,一看見她就跑著迎上去,把小女孩的心激動得怦怦直跳。
後來他不見了。原來他被送到外地去上中學了。這是她拐彎抹角打聽出來的。於是她施展出無數的詭計妙策,改變父母的路線,讓他們恰好在學校放假的時候經過這裡。她總算成功了,不過是在費了一年的心計以後。也就是說她有兩年的時間沒有見到他,因此當她又看見他時,她幾乎認不出他來了:他變化很大,個子長高了,人長得英俊了,穿著鑲金紐扣的校服顯得十分神氣。他卻裝作沒看見她,高傲地從她身邊走過。
她整整哭了兩天;從此以後,她就默默忍受著無盡期的痛苦。
她每年都要回來一次;她和他擦肩而過卻連招呼也不敢跟他打;而他呢,甚至不屑看她一眼。她仍然瘋狂地愛著他。她對我說:「醫生先生,在這世界上,他是我眼睛裡唯一的一個男人;我甚至不知道還有其他男人存在。」
她父母去世了。她繼續幹他們這一行,不過她不是養一條狗,而是養兩條,兩條沒有人敢招惹的惡狗。
有一天,她又回到自己夢繞魂牽的這個村子,遠遠看見一個年輕女子挽著她的心上人從舒凱家藥房出來。那是他妻子。他已經結婚了。
就在這天晚上,她跳進了村政府廣場的池塘。一個遲歸的醉漢把她救起來,送到藥房。小舒凱穿著睡袍下樓來為她醫治。他裝作根本不認識她,給她脫掉衣服,進行按摩,然後用十分生硬的語調對她說:「您瘋啦!不應該傻到這個地步呀!」
這就足以把她治好了。因為他居然跟她說話了!她的幸福的感覺,持續了好長一會兒。
她無論如何一定要付醫療費給他;但是他怎麼也不肯接受。
她的一生就這樣流逝。她一邊修理軟墊椅,一邊想念著舒凱。她每年都要隔著玻璃櫥窗望一望他。她養成了去他的藥房購買零星藥品的習慣,因為這樣她既可以走到跟前看看他,還可以給他錢。
正如我開頭對諸位說的,她今年春天死了。她對我原原本本講述了她的傷心史以後,要求我把她一生省吃儉用下來的全部積蓄轉交給她數十年如一日摯愛著的那個人。因為,用她自己的說法,她就是為他辛勞的。為了攢些錢,好讓他在她死後會想到她,哪怕只想到一次也好,她甚至常常忍饑挨餓。
然後,她就交給我兩千三百二十七法郎。她咽氣以後,我留給本堂神父二十七法郎作為安葬費,把剩下的全部帶走了。
第二天,我就到舒凱家去。他們剛吃完午飯,還面對面坐著。夫妻倆都很胖,滿面紅光,神氣而又自得,身上散發出一股藥品的氣味。
他們請我坐下,給我斟了一杯櫻桃酒。我接過酒,就開始向他們講述這一切。我的語調很激動,我相信他們聽了一定會感動得流淚。
舒凱一聽我說到這個流浪的女人,這個修理軟墊椅的女人,這個出身低賤的女人曾經愛過他,立刻拍案而起,仿佛她玷污了他的好名聲,損害了上流社會對他的敬重,以及他個人的榮譽感,一種對他來說比生命還要寶貴的東西。
他太太呢,跟他一樣氣憤,一迭連聲地說:「這個下賤女人!這個下賤女人!這個下賤女人!……」似乎再也找不出別的話來了。
他已經站起來,在飯桌後面大步踱來踱去,他那希臘式睡帽都歪到一邊耳朵上了。他咕噥著說:「您知道意味著什麼嗎,醫生先生?對一個男人來說,這種事實在太可怕了!怎麼辦呢?啊!要是她活著的時候我知道這件事,我早就讓憲兵把她抓起來,投進監獄去了。我敢跟您打賭,她永遠也別想出來!」
我本來想著履行一件神聖的義務,卻不料落得這樣的結果,不禁愕然。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更不知道如何做才好了。不過我受人之托,還有一件事要完成。於是我說:「她曾經托我把她的積蓄交給您,總共是兩千三百法郎。既然我剛才說的事看來惹您很不愉快,也許最好還是把這筆錢捨給窮人吧。」
這兩口子頓時震驚得目瞪口呆,愣愣地看著我。
我從衣袋裡把錢掏出來;這筆令人心酸的積蓄裡,有各個國家、各種圖案的錢,有金幣也有銅板,還有五花八門的零蹦兒。然後我問道:「你們怎麼決定?」
舒凱太太首先表態:「這個嘛,既然這是她——那個女人——的遺願……我看我們也很難拒絕了。」
她丈夫多少有點兒難為情,不過也接著說:「我們總可以拿這筆錢給我們的孩子們買點什麼。」
我乾巴巴地說:「隨你們便。」
他接著說:「既然她托您這麼做,那就交給我們好了;我們會想辦法把它用在什麼慈善事業上的。」
我放下錢,就告辭走了。
第二天舒凱來找我,開門見山就問:「那個……那個女人,好像把她的馬車也留在這兒了。那馬車,您是怎麼處理的?」
「沒處理;您想要的話拿去就是了。」
「好極啦,我正需要;我要用它做菜園子裡的窩棚。」
他剛要走,我叫住他:「她還留下了她那匹老馬和兩條狗。您要不要?」他吃了一驚,停下來:「啊!不要。您看我要它們有什麼用呢?您隨便處理吧。」他笑嘻嘻地向我伸出手;我只得握了一下。您說我能怎麼辦呢?在鄉下,醫生總不能和藥房老闆結仇呀。
我把那兩條狗留在自己家裡。本堂神父有個大院子,他牽走了那匹馬。馬車讓舒凱做了窩棚;他用那筆錢買了五股鐵路債券。
我一生中遇到的深摯的愛情,這是唯一的一樁。
醫生講完了。
這時,侯爵夫人眼裡含著淚水,慨歎道:「顯然,只有女人才懂得愛!」
狗看到不乾淨的東西 在 許太太與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兒時玩伴
我在鄉下長大,小時候一直很想要養狗,央求媽媽好幾次都沒成功。約莫六七歲的暑假,一天早上醒來,媽媽對我和妹妹說,樓下有一個送給我們的禮物,我們興奮地衝下樓看到一隻幾個月大的小黑狗,我和妹妹好高興,對著小狗又親又抱,搶著給牠喝牛奶。
那時為了給小狗取名字卻想不出適合的,幾天後看到有一本圖書上一隻和一家人生活的小狗名叫Sandy,我和妹妹都很喜歡這個名字,就決定把小狗取名為Sandy。Sandy住在家中透天厝院子裡,有一個自己的小狗屋。我、妹妹和Sandy經常在巷子中、田埂裡玩耍,弄的全身髒兮兮,爸爸笑我們三個是小野戰部隊,洗澡水總是黑黑的。
歡樂的暑假來到尾聲,開學第一天早上走去學校的路上,Sandy以為又要和我們一起出去玩,我邊走邊揮手,叫牠回家別跟了,牠仍然跟著我一路走到學校教室裡,見到一大群小朋友便緊張地躲在桌子下不肯出來,同學們都興奮地圍著看。後來我拿著一元硬幣到教室外打公共電話,請媽媽來把狗接回家。從那天起,Sandy知道我們白天要上學,只能等下課回家才能一起玩了。
週末時我跟妹妹的工作是負責在院子裡幫Sandy洗澡。Sandy很討厭洗澡,只要天氣晴朗,每到週六午飯完畢,我們開始準備替狗洗澡的前置作業,拿著沐浴乳、大毛巾等東西到院子,這時,Sandy似乎已經明白接下來會發生的事,垂著尾巴默默溜走,躲到巷尾的某處,怎麼也找不到牠,洗澡這件差事便不了了之。
後來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我在吃午飯之前告訴Sandy:「等一下我們吃完飯,再來幫你洗擦擦喔。」我自以為去掉「洗澡」或「洗澎澎」,狗狗就聽不懂,沒想到在我們飯後來到院子時,牠再度開溜。原來牠完全能理解我們的意思呀!
為了把握時間,我們兩個女孩把Sandy抓回來,拿起水龍頭對著牠沖水,然後雙腿夾著牠的身體,上沐浴乳,那個年代沒有什麼寵物專用的洗毛精,浴室裡有什麼就拿來洗了。我們四隻手搓呀搓的,再沖洗乾淨,然後對著牠說:「甩甩身體!」,Sandy站在中午的陽光下,立刻扭動全身把水珠甩開,從頭到尾巴抖動幾次,折磨的洗澡終於結束而露出開心的笑容。為了避免牠在身體濕的時候逃跑出去再次弄髒,我們趕緊拿起大毛巾把牠包起來擦乾,然後要牠待在院子裡曬太陽,讓毛慢慢乾。
每天Sandy迎接下班放學的家人,牠總能清楚知道誰會在幾點回到家,該去巷子的哪個地方等待。除了是玩伴,牠身兼自動電鈴,只要郵差、外人靠近,牠馬上大叫警示;熟識的朋友來訪時,牠則聞聞對方,搖搖尾巴放行。有時看牠趴在院子地上,把媽媽賞賜的一根熬湯大骨頭當寶貝一般,雙手捧著慢慢啃,一副很享受的模樣。下起雷雨,或過年鞭炮隆隆時,則讓害怕得不斷哀嚎的牠趕快進來家裡。
童年有牠的陪伴相當幸福,在我們家生活十多年,看著我和妹妹長大。最後的日子裡,牠一直等待著已經離家上大學的妹妹回來,直到見到她最後一眼後,才安詳地離開。
兒時的寵物是夥伴也是家人,只要回想這些回憶,微笑不斷浮現在我的嘴角和心中,那甜美的滋味混合了感謝,是我生命中不可磨滅的一段光陰。
你們有兒時寵物玩伴嗎?
狗看到不乾淨的東西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給我家老婆取一個可愛的外號「Shopping 達人」!
其實不是因為她愛shopping,而是她很知道要買什麼,
而且知道很多我不知道的東西,不像我常常不看標價就亂買🤣
上次幫新的工作室採買一些東西,老婆又變出好多新玩意😆
她說乾淨的空氣和水是人生必需品!
雖然目前我們延用舊的冷氣機,但只要加上3M靜電空氣濾網,
就可以高效過濾空氣中的微小病菌和塵蟎屑等過敏原!
家裡的空氣清淨機跟除濕機也都可以用~
還有可以隨時移動的3M WP4000即淨高效濾水壺,對工作室來說特別實用👍
過濾的水口感更好!
而且容量大、過濾時間快,已經變成我們每天的必需品!
最後,老婆連厲害的口罩都準備好了💪
很喜歡這款KN95高防護口罩,除了緊密貼合之外
附贈的S型掛勾,戴起來更舒服~
但請千萬不要以為我什麼不懂啦!
在家的很多事,我也是老婆的好幫手,
雖然爬樓梯撞到頭也沒關係,我還是努力當一個好老公❤️
也謝謝3M不思議的科技力,幫我們解決家裡的大小事~
@3M @ 3M 優質生活簡單 GO
#3M #不思議家政事
看更多3M好物
MOMO這邊買:https://lihi1.com/9idJJ
3M官方旗艦店這邊買:https://lihi1.com/jpRIO
看到最後的粉絲,只要在3M官方旗艦店購買,
結帳前輸入[RIFAT] 就可領200元折價券喔!
FOLLOW 吳鳳 Rifa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ifatkarlov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ifatshowman/
Website: www.rifatkarlova.com
狗看到不乾淨的東西 在 nul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資訊欄ALWAYS認真,閱畢再發問】
🔊全片任何提及人事物皆非業配、置入、販售等商業行為
NOT a Sponsored Video.
Hi 晚上好
又是一個在平凡日子裡,心血來潮記錄我日常護髮過程的分享~
現階段人生中嘗試過三次大變成白金髮的時間:
第一次是18年四月、第二次是19年四月、第三次則是今年二月。
第一次是自己因為以前有多次DIY染髮的經驗,自作聰明去買美材行買漂粉和雙氧水自己漂,結果因為材料品質不明、停留時間掌控不佳,充其量就是個金髮,整頭還完全斷光像狗啃。當時不得不去把頭髮剪超短重新養頭髮、頭皮還嚴重潰爛,心裡真的陰影極大(18年春妝影片時期),但完全就是活該。
第二次是給ORA漂的,看著乾淨的成品心想著,術業有專攻,我這種無知愚民真的不要亂搞。但因為用過很多矯色或補色產品都很激烈,會直接蓋掉金髮,所以後來也放任頭髮變很煌也不管它,等之後又換色。
最後一次就是今年二月,積累了很長很長很長到下巴長的頭髮,想把原生髮長回來更多給ORA執行,讓成品更乾淨漂亮,結果出來就是非常令我感動跟滿意😭😭😭靠著自己爬文、爬影片,加上自己的護髮習慣,誕生了這支短而細節滿的分享影片!
透過自己的經驗我最想說的,如果你跟我一樣只是個喜歡漂染特別的顏色的民眾,千千萬萬十十百百絕對不要像我之前那樣亂搞,搞到頭皮受傷流膿、頭髮斷光。身為過來人,不是後悔來不及,而是長回來以前都只有悔恨二字。這就是為何我一直說人要懂得認命,自己閃開,讓專業的來,不要硬弄真的。
但shownu要硬弄我......%&*/%#)!,沒事。
謝謝你/妳看資訊欄跟正片
下面也是記錄滿滿,筆記準備好哦,希望你們會喜歡
❤❤❤
/
⚠️只經營YT /IG /FB三個社群APP,其餘皆非本人
-INSTAGRAM: @gemieegemiee
-FACEBOOK: @gemieemakeup
-FOR BUSINESS: gemieegemiee@gmail.com
🌟我的設計師ORA (ig: ora_0530)
或在IG搜尋hashtag #老濕髮型庫
#護髮推薦 #資訊欄長心得嚴選 #對白金髮莫名執著癡迷的我
#久病成了良民而非良醫
••••••••••••••••••••••••••••••••••••••••
▌產品清單
除巴黎卡詩以外,全部產品皆在ORA那的髮廊自行購入
都不是被推銷才買,ORA弄頭髮時就是跟你幽默喇賽不推銷,
都是我用完覺得「哦好爽有FU有喔有喔」,就主動說要買了。
✅0:18
𝙆𝙀𝙍𝘼𝙎𝙏𝘼𝙎𝙀
巴黎卡詩 燦金絕色髮浴 (250ml)
Blond Bain Ultra Violet
巴黎卡詩是偶然在BEAUTY美人圈文章看到推薦介紹的品牌,白金髮的before/after對比真的燒到我,所以在IG分享自己的髮色紀錄的時候,有提到我很想買。隔天意外收到卡詩家公關的信件說我願不願意收公關品,真心嚇死,完全不知道原來卡詩也是LOREAL旗下。你們也很清楚老濕的個性,我不是為了拿公關品就發許願池文的人,真的想要的東西大不了自己買,我真的really DGAF;收公關品前都會特別跟對方說:你可以寄、但我沒義務推薦,要看我心情跟用起來覺得如何再說。結果膽戰心驚地先試用這罐在一搓頭髮上(因為我真的不想要我的白金色直接再變成藍紫色掛),效果超、級、好。
我的追求是,如果漂成白金色,不要它變成任何別色系,但我之前使用不論萊肯、La focus、矯色還是補色,效果都太激烈了。畢竟漂的那麼乾淨,可以視為一張白紙,沾什麼顏色就變什麼色。但這罐不一樣,就是很盡忠職守的針對「氧化變黃的地方」,去黃白淨,又不會讓我整頭金色感消失殆盡。這罐用完絕對會回購,願望是希望我可以一輩子都是白金髮。
✅0:34
𝙍𝙊𝙑𝙀𝙉𝘿𝙄𝙎
羅凡迪詩 控油洗髮精 (1000ml)
Oil Control Shampoo
ROVENDIS這罐是去年夏天購入的。草本風格、不會有激烈的酷涼薄荷味,洗後的涼爽感也是適度、有感而不過度的。我不是洗髮精用量特大的人,加上頭皮不會出太多油,所以目前還剩半罐。夏天用感受尤其強烈,對於夏日汗桶的我,洗它就是頭、鼻一起的雙重享受。
✅0:58
𝙍𝙀𝙉𝘼𝙏𝘼
蕾娜塔 彩染補色劑 # 雪紡紗灰 (250ml)
Rock Revolution of Color # Chiffon Grey
這罐【補色】洗髮精效果很顯著,比【矯色】的色素更多,以我的白金髮色來說,就算用量只有一咪咪,或是混一般洗髮精使用,顏色都會直接跑到另一個世界。
如果你是產品相對應的髮色去使用,可以無期限不斷回歸成原來的髮色,再慢慢退色,然後洗一洗又輪迴。不過對於現在我的需求「不要它變成任何別色系」來說,它有點太激烈。這就是我上面前文為什麼會說,去年漂金後期我根本沒在用這罐,因為我寧願黃掉我也不想洗補色而捨棄金色haha。
順便推薦一個頻道,是youtube推播在我首頁的「光在髮藝」,覺得老闆設計師Ray在講解問題時的的用詞跟口吻,有讓我們平民老百姓get到重點,覺得學到很多小知識。
✅1:10
𝘿𝙀𝙇𝙄𝙁
頭皮養護水 (150ml)
這個牌子我覺得就比較迷一點了。網路上資訊激少,也不知道到底是髮廊公司自產?還是跟BELIF有什麼關係?還是怎樣?反正我是不在乎hahahahaha我用起來沒出事就好。補充片中,漂染後我頭皮雖然沒有流膿受傷,但會比較緊繃敏感覺得乾癢,所以當週用的時候是最有感的:氣味清涼、噴完拍打後,乾癢狀況會舒緩並消失。日常的話我就是想到才會噴,因為似乎是有藥用成分的產品,怕會依賴(?)。有疑慮可以不要下手。
✅1:45
𝙆𝙈𝙎
極致復活素 (125ml)
MoistRepair Revival Creme
這條我真的真的真的離不開它了。以前用過潘婷護髮乳、魅尚萱和巴黎萊雅的棕色罐護髮油、摩洛哥油,我都覺得可以,但用了KMS這條之後就是驚艷。除了潤絲順滑瞬間有感以外,吹乾後的頭髮不會乾燥,或是抹油後多多少少殘留的油膜感。以臉部保養品舉例,就是個補水超給力、又不黏膩的精華!!!!!!!!!我這條用量還頗兇的,手邊最少會囤個兩條未開封的備著。氣味是那種,某種奶香乳香味,不知道確切怎麼講但我超愛這條味道🤤🤤🤤
••••••••••••••••••••••••••••••••••••••••
▌MY SKIN TYPE
📌混合偏乾
Combination Skin
➤夏天時鼻頭微泛油光、冬天時臉頰和鼻翼容易乾裂脫皮
➤極極少冒痘痘,基本都是隔天自然消
➤瑕疵以雀斑、黑眼圈為主,嘴角有不具名暗沉 (暗瘡)
狗看到不乾淨的東西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joi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網上最可怕的一個字 (Ft. HenHen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edkSHc7Os&t=145s
The verge article:
https://www.theverge.com/2019/2/25/18229714/cognizant-facebook-content-moderator-interviews-trauma-working-conditions-arizona
深入Facebook員工崩潰的恐怖真相
我看過一條 2013年 ‘蘋果’ 動新聞説 每日運送到堆填區的廢膠以噸計, 政府卻不扶助產業發展導致 “廢膠迫爆堆填區” 的標題. 其實2020年全球最大的堆填區是社交媒體.
像Facebook每日上載超過3.5億張照片, Youtube每日上載超過四十三萬小時的影片內容.
可想像到這個人類 ‘推填區’ 有幾多個 ‘膠’ 啦.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今日我們第一集的 ‘你不知道的事’ 系列會分享一些普遍你不會知道, 但應該要知道的事.
上年sundance電影節出了一部名 ‘The cleaners’ 的德國記錄片講述content moderator (內容管制員) 的工作. 全天候8至10小時, Content moderator就是坐在電腦前幫一些像Facebook的平台, 是否適宜在該網站出現?
片中拍攝地點位於菲律賓馬尼拉的office. 一個個隔間著moderator在按 ‘ignore’ it means the post remains on the website和’delete’ which means the post is taken down.
合同工的moderator也希望有一日能成為該平台的正式員工. 甚至到美國工作, 但大部分也是outsource公司聘請回來的.
2017年67%的美國人口日常使用Facebook, 到2019年下降到61%的美國人口會使用Facebook. 但實質Facebook總用戶數目是有所增加的.
Facebook近年市場發展由第一世界國家擴散到剛有網絡的第三世界國家. (Show burma civil war) 一個任何人也能分享自己的地方, 其實可以看到什麼呢?
恐怖分子的血腥影片, 自殘片段, 兒童色情, 虐待動物, “ignore” “delete” 是content moderator貧貧接觸的.
2019年6月美國媒體網絡The Verge在Youtube上載了一條 ‘inside the traumatic life of a Facebook moderator’ 得到主流媒體的關注.
“The video depicts a man being Murdered. Someone is stabbing him dozens of times, while he screams and begs for his life. Chloe feels an overpowering urge to sob. She leaves the room and begins to cry so hard she has trouble breathing. No one comforts her. This is the job she was hired to do.”
目前Facebook有意將gim視影片的工作交給AI去做. 但準確性會否能和真人一樣呢? 社交媒體需要乾淨的平台讓用戶能花最長不間斷時間在該網站上. 要低成本達到這個目的需要不同國家找lim ga勞工然後迫使他們24小時不停 “ignore” “delete” 的開工.
網上資訊揭發了一些Facebook 一些恐怖的真相. I want to start by saying a disclaimer: the points from this point forward are allegations from various individuals and not empirical facts.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re quotes taken from mainstream new sources.
根據Phoenix arizona州科技公司一些ex員工表示: moderator每天正常有15分鐘休息時間, 30 分鐘午飯時間, 9分鐘 “wellness time”
工作環境非常惡劣. 一間800人的公司只有一個洗手間. 可能因為工作上要看的東西的性質, 常常會有員工在後樓梯用大麻和喝酒. 性慾按耐不住在停車場性交. 上司性騷擾下sook. 而我本人的角度: 這麼一個地方跟地獄沒分別.
Over the last few weeks, we’ve seen people hurting themselves and others on Facebook— if we’re going to build a safe community, we need to respond quickly.
The cleaner記錄片的尾段講Facebook近期社會上得到的各個爭議. 但content moderator現在真正成為熱點的原因可能是緬甸現在的政治事件. New York Times指出現在該地方的內戰是軍方利用facebook去加強的. And so many people were fooled into the war.
為facebook講的是: 樹大招風. A total of 2.8 billion people use facebook. I remember when I was kid my favorite movie was the social network that talked about Mark zuckerberg creating Facebook. The initial reason he did that was because the prestigious Phoenix club at Harvard didn’t accept him. He hated them. So he made his own club, facebook. That was exclusive to him and the people he deemed fit. And I guess in some way today, facebook has now become the Phoenix club he once hated. Only now he is on top, and facebook is the most non exclusive, exclusive club in the world.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