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憶
#這就是台菜
#台灣家家戶戶吃的菜
食憶,是一家由很多長輩輪流擔任私廚的餐廳,不是每天都有營業,有營業的日子公布在fb裡,由客人自選日期,匯款訂位。
長輩廚師團共有20餘位,每餐由三位長輩一起掌杓出菜,從去年開業至今端出的菜色達70多道,但客人不會預先知道誰掌廚又吃什麼。
但創辦人Cherry為了方便我採訪,問我想吃什麼菜?「我想吃電視中被採訪的那位ㄅㄟ ㄅㄟ的炸醬麵。」
循著地址找到藏身富錦街公寓裡的食憶,這是今年四月搬的新家,春聯,紅牆,木門感覺復古又眼熟,推門入內更是時光倒流不只4、50年,建物始於美軍宿舍,寬大又方正,陸續易主船長和電商,也都為這個家增添了不少歷史感的家具和擺設,壁爐,檜木地板,彩色玻璃燈,如枯木般過時的衣帽架,黑色的轉盤電話,漆上船長名字的沉重行李箱,用餐空間如墜入時光隧道。
吧台連著開放廚房,我一眼就看到是我同鄉的山東ㄅㄟ ㄅㄟ,但走進細看,發現我不能叫他ㄅㄟ ㄅㄟ,因為相對於我而言,44年次的戴爸爸還不夠老。
戴爸爸飛快切著炸醬麵要用的小黃瓜絲,堆在盆裡像小山,因為今天晚上有三十多位客人,份量可不小,他把切掉的黃瓜蒂頭貼在眉心上,我看了有點搞笑,他正經八百告訴我,這是消暑良方。
忽然間想起我父親,從小他會要求女兒們進廚房幫著遞遞東西打打雜,還會一邊煮一邊說,傳授山東家鄉菜的做法和調味,以及其他變化和相關有趣故事,潛移默化讓我們記住這個味道,爸爸親手下廚的味道。
客人陸續抵達,不只我一人喜歡坐在吧台上,與今天的三位長輩主廚聊菜,一位五歲的女娃也攀著吧台往𥚃張望,大眼睛溜溜地轉啊轉。
Cherry說,客人在這裡可以看菜,問菜,學菜,而三位主廚在上菜時也會逐桌打招呼,並詢問意見,這也是食憶的傳承精神。
每個人的食物記憶都不相同,尤其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先民和移民一波波來此落地生根,族群融合,文化衝擊,因地制宜,交迭更替,同是山東家庭出身的戴爸爸,做炸醬的材料和手法與我父親有很大出入,住在基隆的他甚至偷天換日,把炸醬中的靈魂蝦米,用另一種基隆常見的海味取代了。
我站在廚房裡看他炒炸醬,覺得又熟悉又好笑,炸醬之所以叫炸醬,豆瓣醬和甜麵醬一定要用大量的油先爆炒至冒泡,好喚醒陳年發酵物的鮮醇。小時候我看父親用油炒醬時,熱油暴怒亂噴亂濺非常可怕,但醬若不炸,味道就是不對,漸漸理解爐灶髒是正常的,手臂被油濺到也是正常的。
不過當我看到戴爸爸真的把「秘密海味」投入鍋中一同拌炒時,我真傻了,這還是我熟悉的山東人的炸醬麵嗎?
七點到準時上菜,房子裡都是陌生人,卻是同時開動:
⋯兩道小菜炒茶葉菜和拌麒麟菜,長相差不多,全是黑漆漆,但一鹹一酸。
⋯牛肉湯是家常清燉作法,不炒不爆也沒用醬油,而是加入大量番茄和洋蔥,煮到肉軟湯頭甜,滋味純真。
⋯蒸臭豆腐是另一位長輩主廚大劉姐的拿手菜,豆腐和臭水都是自己做,浸泡一天一夜而成。質地雖不是軟綿綿,但吃一口臭到牙縫𥚃,鹹鮮且味長。
⋯山東燒雞由戴爸爸負責,雞肉很嫩,黃瓜現拍,我嫌不夠酸所以追加了白醋,才知有客人嫌太酸所以才減了醋,由於黃瓜現拌,口感爽脆,對從小學父親拿小黃瓜當水果吃的我來說,真的難以停手。
⋯紅燒獅子頭的八角味突出,獅子頭是小粒的,嘗起來就是今天早上出門上課上班前,告訴媽媽晚上想吃獅子頭,晚餐時就會出現,今天上市場採買的新鮮食材,有媽媽現煨現煮的味道。
⋯皮蛋炒雙椒和軟絲炒白花菜有一種眷村媽媽的信手拈來,與前菜和獅子頭都出自第三位長輩主廚王媽媽之手。
⋯至於吸引我前來的炸醬麵,我看了很不順眼,麵碗太小根本拌不開醬,小黃瓜絲也不夠多,而且又不是吃涼麵幹嘛還附蛋絲?最不可原諒的是沒有拿生蒜上來!
心𥚃嘀嘀咕咕,看我葛格保師傅終於笨手笨腳把炸醬都拌勻了,我吃了一口,發現我爸爸居然回來了!
即使戴爸爸加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海味,也沒用青蔥改用洋蔥,但這真的是山東爸爸的味道,因為起手式就是油炒醬,基礎都一樣,甚至故意煮得稍硬的麵條也是山東人吃麵的習慣。
戴爸爸說,他下次想做牛肉湯燴餅,餅就是槓子頭,我聽了差點噴出眼淚來,因為這道也是父親生前喜歡吃的,當滿口假牙的父親再也咬不動槓子頭的時候,唯一的吃法就剩泡湯了,掰得愈小也泡得愈久,槓子頭從硬梆梆變軟趴趴,口感改變,滋味不變。
Cherry說,最老的長輩主廚是94歲住在新竹的東北爺爺,腿有點不聽使喚了,仍堅持一個月做一次菜給全家人吃。為了在食憶端出招牌的冰糖醬鴨,東北爺爺會在前一天騎電動車親自去市場挑鴨,在家把醬鴨燒好,隔天送到餐廳裡,做菜成為生活的一種動力。
吃長輩做的菜,即使調味不精準,出菜不流暢,菜餚不連貫,但吃的不是專業,而是家𥚃的味道,20幾位長輩主廚輪流接棒上菜,不管你是哪裡人,其中都有你熟悉的味道,這就是台菜,台灣家家戶戶吃的菜。
能花錢吃到長輩煮的很得意的菜,而且進一步勾出曾經擁有,現已失去的自家長輩之味,即使不是百分之百相同,但這種感覺,非常幸福而且值得。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fb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youtube超級美食家
#中廣流行網FM103和中廣線上聽app
#每天中午11點和晚上6點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一周9集內容全新
「牛家村富錦街」的推薦目錄:
- 關於牛家村富錦街 在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牛家村富錦街 在 隋棠 Sonia Su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牛家村富錦街 在 台北市富錦街523號-牛家村牛肉麵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牛家村富錦街 在 牛家村-富錦街 - B2 留言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牛家村富錦街 在 牛家村牛肉麵的評價和優惠,DCARD、MOBILE01和商品老實 ... 的評價
- 關於牛家村富錦街 在 牛家村牛肉麵的評價和優惠,DCARD、MOBILE01和商品老實 ... 的評價
- 關於牛家村富錦街 在 台北南京三民站附近生活機能 - Mobile01 的評價
牛家村富錦街 在 隋棠 Sonia Su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北好吃餃子終極推薦榜單》
晚餐時間必須分享的好文。
作者為蘋果日報大記者張哲鳴,他真的是為此豁出去了😆💕👍🏻
跟我一樣熱愛吃麵食的必須收藏。
#大家期待他其它類食物的榜單嗎
#要留言鼓勵他給他繼續吃的勇氣
#哥也是有在在意身材的畢竟
終極水餃推薦榜
出來行走江湖必須謹記一個原則:不要隨便跟自己約定一些無聊的計畫,好比只因為看到網路排名十大水餃,就決心要吃遍,然後一開頭就沒完沒了,至於嗎?
歷經了萬千磨難(宮二台詞),總算讓這水餃之旅告一段落。雖然還有不少朋友推薦的店沒吃到,但是我肚子已經炸開了,而且出來行走江湖必須謹記一個原則:適可而止。
這次主要以台北市現場煮食店家為主,僅賣冷凍類的例如林青霞之愛「東門興記」就暫時沒嘗試了。
以下是本人前後長達5個月,吃過近300顆水餃的個人誠意心得報告。
畢竟吃東西是很主觀的,所以請不要再底下留言:「我覺得A比B好吃吧!」如果要這樣,請去你自己的版發表,請尊重評審團主席,謝謝。
《超推薦必吃》
『巧之味』(濟南路二段):口味多,大推海藻成分綠皮的干貝口味,皮略厚Q有嚼勁,干貝外還有小蝦仁,餡料融合互不干擾,皮肉緊密結合,結實夠分量。用餐環境明亮乾淨舒服。
『餃子樂』(復興南路一段):東湖王家系列分出的支線,但我覺得這家比較合我胃口。特別的是「三鮮海味鮮肉餃」:蝦仁、花枝、海蔘綜合;聽到有海蔘覺得怪,但其實吃在嘴巴也沒感到它的存在。高麗菜鮮肉也不錯,高麗菜絲是能咬到它的脆度。另外,聽說煎餃也出名,去吃時已賣光。
『北大荒』(南港路一段):5個月內見過最大顆的餃,豬肉蔥花餡肉甘甜出汁,飽滿扎實,千萬別點太多,你會吃不完。1顆雖8元但值回票價。店裡的特色煙燻滷味有20多年歷史,現場加熱,搭配不錯。湯品選擇多,經濟實惠。
《鍾愛水餃的人再推薦》
『又一村』(遼寧街):推薦高麗菜6塊、蝦仁混玉米肉餡9塊,皮餡都有水準,日常小吃店卻怎麼都吃不膩。店裡小菜花樣組合特別又選擇多。而且是難得會提供蒜末和生辣椒醬油的水餃店,加分。
『豪季水餃』(武昌街,樂聲旁):蝦仁口味我非常喜歡。但老闆娘習慣擺臭臉,你就冷淡地點餐,冷淡地結帳。享受水餃期間,盡可能避免與老闆娘四目相交。
『雙連高記水餃』(民生西路):下午四點前是「三五水餃」;之後換「高記」,共用店面。只賣豬肉韭黃,調和比例剛好,分量略小,但不用沾太多醬就夠味,每次經過就莫名被吸進去。
《如果剛好在附近可試試》
『東湖王家水餃』(東湖路):只賣豬肉韭菜口味,韭菜比例低,不沾醬吃到第2、3顆即浮出甘甜味。加分的是店內有提供蒜泥、辣油。1顆7塊淡泊啊貴。
『來來水餃』(中華路二段,南機場夜市):只有大白菜豬肉口味,老實說,好吃。但是你會因為要搶位、排位,然後點餐後等待等待等到快抓狂。僅限有耐心的吃客。
『阿娥水餃』(南京東路二段):只賣蝦仁韭黃鮮肉水餃,1顆6塊,小菜25元,很平易近人的樸實小店。到欣欣秀泰看完電影可以走去吃一下。
『夏爸餃子舖』(冷凍訂購):團購吃過,所以也一併推薦。特別的是剝皮辣椒口味,沒到大驚豔但也OK特別。重點是你要會拿捏火喉煮得恰到熟度。
『錢櫃水餃』:廢話,進去錢櫃有人不點水餃的嗎。中央供應工廠經查應為「繁盛」。
《如果在附近實在不知該吃什麼,就勉強一試》
『青島水餃』(富錦街):只賣豬肉韭菜口味,不沾醬即略鹹,1顆7塊小貴。店裡的「山東燒雞」還可以。
『秀昌水餃』(中華路二段,南機場夜市):如果發現旁邊來來水餃實在人多到太擠擺,這家其實也可以接受。只賣韭黃和韭菜,皮略厚,味道尚可。
『阿甘水餃』(板橋華興街):蝦仁韭菜口味,1顆6.5元圖一個不傷心的溫飽。
《不推薦》
『蘇記餃子館』(延平南路):普普通通,1顆6元。不如吃隔壁的上海隆記菜飯、或對面的牛肉湯獅子頭麵還比較值得。
『東門餃子館』(金山南路、永康商圈):獨棟店家裝潢氣派,但水餃相當不出色,豬肉就純豬肉,連蔥或高麗菜都不肯摻,1顆7塊too much。反倒店內的酸菜白肉鍋多人推薦。
『元之寶』(漢口街二段):水餃表現一般般,同樣在西門町,我還是喜歡豪季。但元之寶的「炸擔麵」炸醬mix担担麵,蠻好吃的,麵類會再去吃。
『常青餃子館』(中山北路二段):號稱經國先生愛吃的59年老店,但非常誇張之1顆要13元,雖不難吃,但簡直是搶劫,out!另一道號稱「鍋貼界的LV」1顆要19元的鍋貼也是浮誇到把人當潘啊,還規定最少點20顆。可是就很多人在排,可能去吃合菜吧。餃類真的不必了。
『龍門客棧水餃』(林森南路):也是間過譽的店,老舊木造建築挺有氣氛的,但是水餃真的沒有我們家包得好吃。倒是門口擺出大量的各式特色滷味還不賴。
#半年內我不要再看到或聽到水餃了
#謹記行走江湖的原則
#謝謝觀賞
#全劇終
牛家村富錦街 在 牛家村-富錦街 - B2 留言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B1 我點小碗牛肉麵,但很不小耶! 下次吃再附上比例尺. ... <看更多>
牛家村富錦街 在 台北南京三民站附近生活機能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下午悠閒的話可以走到富錦街喝咖啡~ ... 富錦街與民生東路巷弄有一堆咖啡店/民權東路有一堆水族店去饒河街夜市也很近 ... 牛家村牛肉麵. ... <看更多>
牛家村富錦街 在 台北市富錦街523號-牛家村牛肉麵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台北市富錦街523號-牛家村牛肉麵 by 中信房屋延壽健安加盟店. 2 Likes. 2 people like this. Loading... Try Again. Cancel. Loading... Loading...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