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談「徒弟」和「老師」或「師父」之間的互動,不是從理論的闡述,而是傾向於故事的模式談一談我的感受。
話說當年我前去香港修行,那時跟的師父,嚴格來說,我們每天同門與師父都沒有交流的,我們全部人的近乎沒有互動,我吃過早餐後(後來在在佛堂吃早午餐了),上到佛堂,在自己的位置不是念咒就是靜坐,整個佛堂雖然至有僅僅3-6人常來,不過全程我們都不交流的,也沒什麼談話,因爲一交談就會被訓話。
所以我們這幾位都是到了之後,就在自己的位置打坐唸咒,佛堂沒書,要看書回家看,這裏都是打坐唸咒的。
我傾向於打坐比較多,累了就做大禮拜,然後唸咒一陣,就繼續打坐。
如果要我每半年做一次總結的話,我不懂自己的「氣習」,「脾氣」,「性格」有沒有改變,人事問題有沒有長進(懂得處理人事與否,或者懂得與人相處否),我是全然不知道的。
我的意思是這樣的,如果說修儒家,中庸中庸,你的中和功夫用在怎樣的關係就會展現怎樣的變化,如用在父子關係上,互動時的靜時致中動時致和,能不能用到仁孝,有互動 情緒纔會變,沒互動,大家都不交流,我無法判斷……
唯一問的是,僅僅限於我的心會不會靜下來,有沒有入定這個身心問題罷了。
當然,這樣全天候磨練,坐得比較久的功夫,那時候還是鍛鍊回來的,譬如當年的高峯期,我是可以雙盤三個小時的,呵呵不是指入定三個小時,包括雙盤看書看電影是可以耐得住三個小時。
這個耐力是有的。
至於說,我的見地智慧有沒有提升呢?
用今天的角度來判斷,我是沒有任何長進的,意思就是三年是有盤腿坐得久,但是見地是完全沒有提升,智慧是沒有提升的。
怎樣提升呢?
師父不太鼓勵多閱讀,有時候我在家閱讀時間太久了,耽擱了,回到佛堂也會被罵。
我們唯一有談話比較多的,就是去到師公哪裏,在哪裏也不會像跟博學和尚相處一樣,會有腦洞大開的體驗,意思就是說,每隔兩個月相見,我都沒有因爲見面而增值腦袋,因爲我們見面都是僅僅談論是非,如盧勝彥找他,送了一疊美金給他,然後就拿那疊美金給我們看,如是云云。
話說有一次在佛堂,有一位師兄問起靜坐某些境界的問題,當「師父」回答了,那位徒弟再問下去,我的記憶是隻要一旦問了兩個問題,就會開始被罵,然後下一句就是你懂不懂得敬師重法實修?
那段時間,老實說,真有不太敢問的心裏反應,因爲你不懂自己問了之後會不會被罵,然後很自然想將自己的問題暫時給牙下去,什麼都不問是最安全,然後再給自己一個合理化的解釋,還是敬師重法實修最重要。
寫到這裏,我必須要說一說,當年南懷瑾先生寫了一首詩,給了馬一浮和袁煥仙看,袁老就罵說:這種還叫做寫詩嗎?
一直以來,南懷瑾老先生都有說過自己少年是很「自信」的,結果袁老當衆說他,這樣還是寫詩嗎?
要求南老回去讀一百次《伯夷叔齊列傳》,這文章南老說自己在小時候就讀過了,心裏雖然不服氣,不過還是回去被逼翻閱重讀,重讀之後,發現了,以前沒有發現奧祕的地方,現在發現了許多奧祕和厲害的地方。
對我來說,只要學過權謀心戰狼性,能多讀六家評述和伯夷叔齊,你會看到很多銷售和說話的藝術含金量在裏面的。
南老先生的言下之意就是說,他的老師是有一邊修改他的氣習,同時又提升他見地的兩把刷子,一刀下去,兩邊修改和提升都做到了。
我不是說要像袁老這樣當衆罵學生那個學生就能提升,我們可以從維摩叢書看到袁老寫給他學生每一封信看到徒弟的習性的。
當衆罵不是重點,關鍵時刻是師父推一下,然後拉一把的提升法,如果把會罵和教訓,那根本不是好老師。
切勿把手指當明月。
一個眼明手快的好師父,即便你不是跟他生活在一起,如果他跟你丟了一些勁爆的資訊給你,或者平平無奇的資訊給你,他就是有辦法從你看到這個資訊的迴應和提問當中,看到「你到了哪裏」,然後決定用拉一把,或者推一下,才能做到提升的。
不過,這種提升,還得做徒弟的看得懂,然後接得到。
用南老做例子,如果袁老罵了之後,南老沒有回去再翻閱的話,南老也未必發現其中奧祕——再說,南老雖然不服氣,不過肯翻閱 也算得上是接得住,他是先接得住(肯去接),然後纔看得懂。
至於很多人,他會罵,但是未必會給你一個方向的,如果沒有給任何方向,被罵的人一定是糊糊塗塗的。
即便我跟博學和尚,博學和尚是不會怎麼罵人的,但是,博學和尚也是會先推薦你讀一本書,然後什麼都不說破,就看你給出什麼迴應,他是可以從你的迴應當中,馬上知道該推你入更深一點的水,還是拉你去更高的地方。
我在教李小魔方塊時,每次李小都會問很多爲什麼,她學魔方塊的個性是跟李子完全不一樣的,李小偶爾會挑出一兩個爲什麼我不可以這樣對著這一面執行這個步驟方程式來做呢?
我是被問到沒有話好說的,當然,我曾經試過想說:「學魔方塊,你不必問這麼多爲什麼,直接跟着方程式模仿就對了」
我是想過這樣來教訓李小的,但是我還是忍住了,我是這樣說的,你等等,將魔方塊交給爸爸,爸爸試一試不對着這個面向來做一個方程式,直到我自己也用李小想對著的面向去做,成功做到了,我才教李小。
我可以選擇罵李小,只要跟着做就對了,問題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李子學,他可以用這個模式學會六面六方塊,我逼李小用相同的面向他就未必學得好。
有時候我們得想想,做教的那位,或者想教的那位,難道就只有一個板斧?
或者罵的方式 或者施壓的方向是,你跟着做就對了嗎?
師父關心的應該不是逼和聽不聽話,更多的時候是你知道什麼時候用推一把,什麼時候拉一把嗎?
徒弟有時候又得更關心,我有沒有好好接得住呢?
照片的牢騷是如下:
#人都在銳變之中
#一個樂高背後隱藏了李子許多故事和想象力
#我問李子爲什麼這個樂高是這樣不那樣
#李子總說得出一個道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瞎槓 Shotgu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追蹤瞎槓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hotgunlivehous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hotgunlivehouse ------------- 大家還記得 傷心欲絕 11月在台北的專場ㄇ?...
「爸爸今天又來教訓我」的推薦目錄:
- 關於爸爸今天又來教訓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爸爸今天又來教訓我 在 靜靜讀一本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爸爸今天又來教訓我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爸爸今天又來教訓我 在 瞎槓 Shotgu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爸爸今天又來教訓我 在 [閒聊] 2022 PCS 夏季賽W3D1賽事看點- 看板Lo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爸爸今天又來教訓我 在 地下伏流Underflow - 爸爸今天又來教訓我,我不長進,是的爹 的評價
- 關於爸爸今天又來教訓我 在 傷心欲絕Wayne's So Sad - 父親的教誨Teachings of My Father 的評價
爸爸今天又來教訓我 在 靜靜讀一本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感謝盧建彰導演專序推薦
芮尼克 《暗夜》推薦文
有時我喟嘆,有時我不。
好像沒有很好吃
宜蘭獨立書店「小間書菜」的彭顯惠說,這段疫情期間,許多弱勢家庭的孩子,不能去學校,就沒有營養午餐吃。她說,有朋友發現這狀況,就去跟銀行貸款,在農村煮午餐給這些孩子吃,顯惠也沒有錢可以資助,就把田裡的作物拿起來一些,自己每個中午就做幾道菜,拿去相添,給孩子們多幾道菜。
她用開玩笑的語氣說,結果,偷聽到孩子似乎覺得不太好吃,反而評價她兒子半獸人煮的暗黑料理比較好吃。
讓顯惠現在每次要把剛煮好的菜送去前,都會心情有點緊張,不知道這次孩子們對她的菜評價如何。她寫到最後還用「哭跑」兩字。
哈哈哈。笑死我了
我讀到這段小故事的時候,一邊笑,一邊覺得揪心,但又感到可愛。是啊,誰會想要去借錢好幫助別人呢?可是現實世界裡真的有人這麼做,而且還有人會參與。我心想那個覺得菜不是那麼好吃的孩子,在那當下,應該還是感到幸福的,心裡頭還是甜甜的,覺得有人在乎他,他還可以有餘裕小小地鑑賞一下美食,這是多麼美妙的事啊。
畢竟,他本來可是沒得吃呀。這點他絕對比誰都清楚。
我們大可不必急著教訓這孩子不知足,不懂得惜福感恩,你也許可以說他不懂事,不過,我自己倒覺得他再怎麼不懂事,還是比我懂事的。
我是那個沒有參與在其中的人啊。
他的世界,他的環境,絕對讓他比誰都早熟,他一定很清楚,這是受人的幫助而來的,他只是不太會表達謝謝,或者說還不太會表達。當然,更可以說,是我們還不太聽得懂他的感謝。
他用單純的話語,直接表達,餐點沒有那麼好吃,表示他真的有在吃,表示他真的在品嚐,真的在乎眼前的食物,不像我常常邊滑手機邊吃東西、食不知味,比起來我才是真正對不起做菜的人。還有,他對食物的評語,其實真誠地呈現了人類比較美好的那一面,真實無虛假,而不是我們每天都會聽到的不太有溫度、只是表面功夫的「謝謝」。
這樣說好了,你要不要計算看看你今天聽到幾個完全沒有看你眼睛的「謝謝」,幾個完全沒有不好意思的「不好意思」?
哈哈哈。
想像顯惠提著幾道自己剛煮好的菜,小心翼翼地送到,看著孩子們陸續到來,拿起餐具夾菜,她又期待又怕受傷害地從旁邊偷偷看著他們吃飯,這時,鏡頭特寫孩子閉上眼品嚐口中食物滋味的表情,搭配顯惠專注透過近視眼鏡偷看的臉部特寫,這時可以交叉剪接,也可以分割畫面,兩個臉部表情,兩相對照,我覺得這是世上兩顆心最近的距離。
我喜愛這個真實世界裡的小故事,一如我喜愛這次芮尼克探長置身的故事。
雖然是在鏡子的另一面,地球的另一端。
卻有條無形的絲線,牽引著我,隨著每篇章,停不下眼,停不下手,急切著,在意著,想趕快幫他,想趕快解救,想趕快解謎,想趕快趕快讓那些都翻過去。
有點殘酷,但是真的
故事的開頭沒有芮尼克,我看著一個單親家庭的早晨,想到許多的混亂,都藏在下頭,不,是如此明顯,就在眼前。你想著,裡頭的孩子,或者說青少年、青年,接著會如何?我不知為何,立刻想到的是報導者的重要專題《廢墟少年》,那些曾經在機構裡跌跌撞撞長大的孩子,經歷多一些滄桑,夢想少了些光芒。
我擔心著自己,對,你沒看錯,我作為一個讀者,我擔心著。
我擔心自己會不會看不下去,對,我作為一個孩子的爸爸,對於跟孩子有關的惡事,近來的耐受度變得很差,我會恐懼害怕,害怕壞事降臨,害怕壞事降臨在我們這個世界上,而不單是故事裡的虛構世界。
但,很抱歉,它確實早就,降臨了。
我跟自己說,你要勇敢,你要認真,你要試著面對,因為芮尼克得面對,因為有孩子每天面對。
真的有點殘酷。有點殘酷,因為它是真的。
恐怖的事情,常常是因為你不敢正眼看它。
而比起殘忍,更殘忍的事,就是知道有殘忍的事發生,卻假裝沒有。
(對,我甚至一度擔心,擔心譯者的身體承受得住嗎?)
(結果,她的心靈比我強壯許多)
而我要說的是,願意把力氣花在面對殘酷的事上,那是多大的仁慈。
那絕對比殘酷更加強悍,而我們要試著那樣做,好壓倒那些惡事,好壓倒那些一瞬間會壓倒我們的。�
凌晨4:40
此刻是凌晨四點四十分,也許該說是黎明前。
我起來書寫,狗在沙發上睡,我過去時,她眼緊閉著,呼聲很高,有時我笑說,是全場呼聲最高的。
我煮了咖啡,是衣索比亞古吉產區的魔魔拉莊園,我想著,芮尼克也總在這時,燒著熱水,磨了咖啡豆,也把自己的心給磨開來,讓那氣味迸發出來。他獨自坐在那裡,大房子的廚房角落,貓有時來,有時不,他看著世界,看著自己,看著自己和世界。
有時想起那些走過生命裡的人,有時是女人。他口拙,但心善。最常對付自己的就這種人。
倔強極了。
我很愛芮尼克,除了他愛咖啡,他愛爵士樂,更因為他愛人。他真的愛人。
他對於那些被世界放棄的人沒有放棄,但也無力過分挽救,因為他知道自己平凡的像個凡人,就算是警局的總督察,也是個升官比人慢,人際關係淡薄接近苦悶,回到家只有貓想理他,噢不,很多時候他們也只想吃飯,頂多願意趴在他腿上聽音樂。
他,有點灰撲撲的,彷彿當地的天氣,連絕對的黑色都不是,影子或許都比他有個性,沒有厲害的右勾拳,也沒有火力強大的武器,只有彎著高大的身軀,低著頭擔心,擔心領帶上的污漬,擔心手下的探員心理狀態,擔心週末波蘭俱樂部的邀約,擔心郊區弱勢家庭的孩子。那麽多擔心,構成了他。
對話花力氣,但對話該繼續。
是哪,相對脆弱的那邊,喔,那麼易碎,若不被壓碎,就會被壓得扭曲。
夜裡我闔上書頁,深深地自靈魂深處,吸了口氣,長長地吐了出來,喟嘆。
當芮尼克他苦惱,我也跟著苦惱,他有點難以啟齒時,我也跟著躊躇。
社會議題不單在社會學的課堂上,更不會只是案件績效數字,而是一個個破碎的心和家庭。
芮尼克走進那家門前時,我心抽痛。
相較於殘酷的世界,芮尼克何嘗又不是脆弱的那邊呢?
我們又何嘗不是脆弱的那邊呢?
只是,當那壓迫被我們因為仁慈而勝過時,我們強壯了,我們可以幸運地倖存下來,並且稍稍懂得用仁慈為武器,好贏過那些殘忍。這是故事的意義,這是閱讀的終點站。
芮尼克與女教師的對話,小小的點起了社會結構與教育制度,盡是在善與惡間的拉扯,女教師代表的那番言論,其實也是芮尼克心中的某一組聲音,你甚至可以把這當作是他的自我對話。
對話不總是對,但不對話更可能錯。是啊,是啊。
對話花力氣,但對話該繼續。
謝謝芮尼克,帶著我們對話,帶著我們理解眼前的世界,並意識在一次次的落敗後,我們也許不盡然輸掉了良知與人性。
有時我喟嘆,有時我不。
因為芮尼克。謝謝芮尼克。
#暗夜
#芮尼克系列8
#盧建彰導演
爸爸今天又來教訓我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彈性的父母,才有影響力
═════════════════════════
現在各行各業都需要團隊合作,但升學制度靠的卻是個人的用功。
所以父母能做的,就是課業之外的性格培養。
═════════════════════════
其實我很喜歡雨,有時候是坐在窗前看雨,聽雨聲。有時候是雨中散步,整個象山公園裡一個人都沒有。這時候,我會想起一些平常很少想到的事。其中包括一些印象深刻的事,甚至有一點自鳴得意的事。
幾年前,我們為約二十位高階領導人舉辦了一埸研討會,這些人大多來自高科技產業,也有來自學術、企業界的,像盛治仁教授等。
■ 現代人每天都在變換角色的路上
這次研討會之所以令我印象深刻,是因為這些領導人們最感興趣的活動,是「角色扮演」,盛治仁教授還為此在《聯合報》專欄寫了一篇文章。
當時研討會開始時,我請每一位寫下現在所擔任的角色。不停的寫,直到我按鈴才能停。約一分半鐘後我喊停,然後問他們寫了多少?有好多人寫:領導人、同事、部屬,父親、丈夫、供應商、客戶、兄弟,還有好多不同的角色。
每天,每個時刻都在扮演這些不同的角色,真不容易。當總經理剛剛交待副總一件事,接著董事長的電話就來了,角色立刻從領導變成部屬。剛剛有零件廠商來推銷他的產品,接下來自己就要向客戶做簡報,銷售自己的系統了。
下班了,回到家裡,又要立刻轉換為先生、父親的角色。家裡有老人家的,還要擔任兒子的角色。
人不但要轉換角色,還要轉換得夠快。
■ 巴菲特兒子的最好玩伴就是父親
通常我們下班回家多半已經很累了。吃完飯,洗個澡,看一下電視,滑滑手機,就什麼都不想做了。孩子呢?要做功課、要補習,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了,還能怎樣?
有人可能看過巴菲特的兒子,彼特.巴菲特接受訪問時的一段影片。小時候彼特常留意,別人的爸爸下班回家時常愁眉苦臉,累得不想說話。他卻記得,自己爸爸下班時常常非常開心,總是面帶笑容,手上還拿著公事包,上衣還掛在肩膀上時,就會在前院草地上牽他的手,跟他說話,或一起玩球。
我不相信巴菲特的工作一直很輕鬆,或沒煩惱,尤其是五、六十年前他還沒那麼富有,還不到呼風喚雨的時候。那他為什麼和其他要打拚事業的父母有那麼大的不同?為什麼一下車就能和孩子玩在一起?
我們多麼希望自己也能像巴菲特一樣,讓家人跟我們在一起時很快樂,特別是孩子,巴菲特是怎麼從總經理轉換成玩伴的角色?
原來他有彈性,會迅速改變角色。而且能很快從投資人、老闆的角色,轉換成父親的角色,還要立即轉換成玩伴的角色。而彈性與角色轉換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學習,或練習才會。
■父母最不需要的,就是把上班角色帶回家
上班時,我們同時要擔任的角色包括:主管、部屬、同事、供應商、客戶,能否在這些角色調整自如,不要一直停留在某一角色上,決定我們上班是否快樂,事業有多成功。
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國接受卡內基訓練的時候,還感覺不出課程中練習彈性的部分有多麼重要。對課程中角色轉換的練習,只是覺得很好玩,後來看到很多人因這練習而起了改變。原來僵硬的、一板一眼的、冷漠的人,開始變得有笑容,會跟孩子耍寶,會喜歡動漫,成為電動遊戲(那時還沒線上遊戲)高手,我開始領悟到有彈性的父親,才是最快樂的父親,也是最具影響力的父親。
■ 晚安前的親親、擁抱,祝福孩子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能當他們的玩伴多好!
現在我要在這裡坦承,那就是四個孩子從小時候,我便常常擁抱他們,親吻他們。不管是私底下,在家人或朋友面前,都常常如此,其實,我不太在乎別人會怎麼想。
老四黑立行小時候,他每天睡覺前,我都會去親吻他的額頭和兩邊的臉頰,我並不是行禮如儀的快速動作,而是情人式的親吻(除了嘴唇以外)。還有就是,不知道哪裡來的靈感,我會幫他畫十字聖號,會像神父那樣給他降福。
每次要離開的時候他會伸出雙手,擁抱我的脖子。我離開他的小床時,每次都會聽到他說:「Good Night!」我回頭看他,他好像知道我會轉頭看,常會閉著眼睛微笑,他那時大概才兩歲多。
他後來在幼兒園,從園長、老師、清潔的阿姨都喜歡他。園長曾親口告訴我,黑立行是他們園裡的寶。我不太確定,還有他後來的好性格,或許這一切都從他小時候與我們的親密度多少有關聯!
到了小學階段,我就像巴菲特一樣,成為他的玩伴,多陪伴他。
■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是好朋友
時間過得很快,再過幾年,孩子進入青春期或所謂的叛逆期,我又要轉變角色成為他們的好朋友。好朋友,一定不是常常教訓或管教的朋友;這個角色要會溝通、會傾聽才能做好朋友。不知我們有多少人做到了?
再過幾年,角色又變了。當他們進大學,讀研究所,或開始工作,要結婚了,有福氣的父母會享受那種諮詢顧問角色的樂趣。成年的子女會回來找爸媽談心、諮商。我現在就身處這階段,雖然是空巢期,子女都飛了,但我們兩老一點都不孤單。
這樣看來,如何做一位好父親、好母親,已經不是一種工作或責任了。父母會擁有一種成就感、使命感,並樂在其中。
我建議父母,這一切最好從孩子小淘氣時期就開始,再不然就從現在開始,扮演好每一種角色。我的感想是,重要的事情,只要開始了,就永遠不會嫌晚。
.
黑老師的教養叮嚀
隨著孩子的成長,當他們的玩伴、好朋友和顧問。
.
本文摘自
《#不管孩子_比管孩子還難!》
黑幼龍給父母的15個教養叮嚀【特別收錄】請問黑老師!關於教養的10個Q&A
.
作者:黑幼龍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今天(9/3)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我非常非常榮幸,跟各位朋友分享這本書。黑幼龍老師的慢養哲學,可以說是我在學習教養方面的啟蒙。
我自己學習教養的過程中,經歷過四個大的派別或派典,也曾輪流在版面上分享:正向管教、腦科學教養、覺醒教養、行為改變技術。
然而,黑幼龍老師的書與相關影片,這麼多年來,一直停留在我的腦中。黑老師自己如何被教養長大,那種「無為而治」的教養,帶著道家色彩的黑媽媽身影,也都不斷影響著我。
所以我特別想跟大家分享「慢養」的重要,別忘了,我們要成為自己的父母,沒有孩子都可以學。
祝願您,能在不同情境,順利轉換自己的角色!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爸爸今天又來教訓我 在 瞎槓 Shotgu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追蹤瞎槓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hotgunlivehous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hotgunlivehouse
-------------
大家還記得 傷心欲絕 11月在台北的專場ㄇ?
因為劉修齊那個時候人在國外表演
官靖剛要準備上台表演
在兩位主持人都無法進行拍攝的情況下
這集找來了上次在「覺醒大港倒閉特輯」的特別來賓 黃浚瑜 擔任代理主持人!
來看看小黃訪問在Legacy外面排隊的傷心欲絕粉絲們
到底誰是真鐵粉?!
有沒有人可以認得出來每個團員誰是誰ㄋ?
另外,有沒有會讀唇語的粉絲可以幫忙讀一下
小黃講的「亂搞一通的龐克團」到底是哪幾團?
#傷心欲絕
#爸爸今天又來教訓我
#遜到簡直是個藝術品

爸爸今天又來教訓我 在 地下伏流Underflow - 爸爸今天又來教訓我,我不長進,是的爹 的推薦與評價
爸爸今天又來教訓我 ,我不長進,是的爹,我對不起; 你沒有存款、喜歡喝酒、討不到老婆。 我不長進,是的爹,我對不起。 等等七點,唱片買太多都沒拆!vol.1實體唱片的 ... ... <看更多>
爸爸今天又來教訓我 在 傷心欲絕Wayne's So Sad - 父親的教誨Teachings of My Father 的推薦與評價

父親的教誨詞/曲:劉暐|編曲:傷心欲絕 爸爸今天又來教訓我 ,我不長進,是的爹,我對不起;你沒有存款、喜歡喝酒、討不到老婆。我不長進,是的爹, ... ... <看更多>
爸爸今天又來教訓我 在 [閒聊] 2022 PCS 夏季賽W3D1賽事看點- 看板Lo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BYG論壇:https://reurl.cc/Erkr5n
今天有JR可以看 愛JR陣線記得準時開分頁
PCS 例行賽即將打完第一輪
這週就會知道在這混亂的賽場中誰是目前的聯賽霸主
但我猜比起這個大家更想知道哪支隊伍會是爐主
今天的比賽大多是養生場
但還是有幾個值得注意的地方
尤其是 IMP 今天要派上新韓援來練手
究竟誰能夠奪下勝場衝擊第一輪的排名呢?
1.IMP 新人到貨,再度撼動食物鏈?
上週擊敗 BYG 的 IMP 這週正式登錄兩位新韓援,分別是上路 Jackpot 與輔助 Yusin,
原本的輔助 Natur3 被下放二隊繼續磨練,至於 ICU 則直接被釋出了。
上路 Jackpot 原本的ID叫做 Pingpong,在 LMS 時期待過 AFR,當時把 Bobo 打成女高
中生的他也見證了教練 Tabe 大爆哭,並用自己的實力讓觀眾留下不錯的印象。輔助
Yusin 現年22歲,曾經待過 GRF 與 NS,韓服宗師六百多分,與隊上另一位輔助 Winnie
差不多,積分大多選擇硬輔。
值得注意的是 Jackpot 的韓服分數仍在千分,而他也是鬥士專精者,在排位裡玩了不少
場伊瑞莉雅與賈克斯,對於 IMP 來說他的到來是個非常大的補強。在 IMP 派出
Jackpot 的同時,JT 的上路 Driver 上週才被 YSKM 的賈克斯教訓過,不確定在可能又
要面對鬥士上路的情況下,JT 是否會派上 Rock 來應急。
剛打敗完 BYG 的 IMP 目前勢頭正盛,繼承了A的意志的他們只要能夠延續上週的手感,
要逆襲拿下 JT 或許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目前處於中後段班的他們如果想要證明自己有前
段班的實力,那就一定要拿下這一勝。
2.金控大戰再臨,中信能否復仇
一開始大家認為少了茂安與柴犬的 BYG 面對強敵會毫無還手之力,但他們在春季先是第
一天就打敗 PSG,後續更成為聯賽唯一一支雙殺 CFO 的隊伍,不過同時也因為打輸 MFT
還有對上誰都五五波的特性而被稱為電競卡卡西。夏季賽的 BYG 似乎延續了春季的情況
,成功打倒心魔 MFT 與超進化後的 PSG,但又輸給 FAK 與 IMP,狀態波動比近期的台股
還大。
上週 CFO 複製了春季的人員調度,在打完 DCG 後把 Atlen 換成了 Shunn,但在春季時
即便做了這樣的調整他們仍然不敵 BYG。不過從上週的數據可以看出,中路的 Mission
相較春季有著不小的成長,最近他也在積分勤練賽勒斯與阿祈爾,或許這會成為 CFO 的
轉機也說不定。
CFO 與 BYG 目前都以4-2的成績並列第三,誰拿下這場比賽對第一輪的名次爭奪都有很大
的幫助。究竟是 BYG 能夠完成對 CFO 的跨季連勝,還是 CFO 可以拿出新招報仇雪恨?
另外 MFT 近期又把 Hong2 從弘光獵鷹給調了上來,從中路轉到打野的他依據wiki與GCD
來看是以打野的身分回到 MFT,當然也有可能是重回中路。只是不論 Hong2 是打哪個位
置,隊內選手的狀態不佳已經讓 MFT 戰績燃起了一把大火,不知道 Hong2 能否在這危急
時刻當起消防隊,不然隊伍已經逐漸步入危險區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6.4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oL/M.1657867811.A.D46.html
※ 編輯: NerdXiao1021 (111.246.46.9 臺灣), 07/15/2022 15:28:1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