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父母家搬出去住後,體悟了一些事情 ]
對於「搬出去住」這件事,其實糾結了很久。我老家就在新北市,離台北不過十分鐘車程,生活工作都在附近,從某些方面來看,並沒有搬出去的必要,畢竟外面好一點的套房動輒一萬上下,還不如把錢存起來未來拿去投資。
但是,或許是因為我家比較小吧,和爸媽住在一塊,三個成年人幾乎整天吃喝拉撒都在一起,我每天在電腦前打字工作,我媽就在幾步之遙外嘩嘩洗碗,我爸就在我背後看電視新聞,而住在樓下的爺爺奶奶,時不時還會走上來去頂樓拜拜。我的房間沒有窗戶,整天待在裡面容易產生一種窒息感,但是在外面開放式的起居空間,思緒又常常被打亂。漸漸地,我開始產生想要搬出去住的想法。
「搬出去」其實是一件滿感傷的事情,那一定程度代表依賴父母的時光結束了,提醒你無憂無慮的童年已經離你很遠了,每次我都會想起村上春樹《舞!舞!舞》裡寫的:「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緒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裡。」
家人也會覺得你搬出去,是不是覺得家裡不夠好?是不是不喜歡和爸媽相處了?有的家長甚至會去質疑孩子「不孝」或「不愛家人」,然後搞個一哭二鬧三上吊,不過還好我爸媽沒有這種情勒行為。只是我知道家人和我都一樣感傷,因此好長一段時間,不太忍心離開家。
但是後來我漸漸認知,搬出去絕對不是不愛家人,而是身為一個成年人,需要一個空間發展完整的自我。
這麼說,不代表住在父母家的成人們都「不完整」,而是那個「完整」裡面,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摻雜了非常多「他人」的影響,無論是好還是壞,而很多事情,你必須從慣性環境中跳脫出來,才有批判、轉念與成長的機會。人常說我們都被原生家庭影響很深,但是怎麼個深法?有時候還真的需要隔著一段距離再去看,才能夠真正體會,也才能夠真正地改變。
吳爾芙曾說,「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這句話對今時今日的我來說,不只關於女性主義,我還任性地將它挪用到任何成年人的自我成長上。我最愛的雜誌《Apartamento》,雖然分類上屬於「居家」雜誌,但它呈現給讀者的不只是一個又一個漂亮完美的空間,而是生活在公寓裡、「創造」了那個空間的人們的生命故事,或許有點凌亂,或許有點怪異,或許不太完美,卻都獨一無二。
一個人的家,就是一個人靈魂的具體展現,沒有故事的人,也創造不了有獨特個人風格的居家。
搬到新家後,我在陽光充足的房間角落整理出一個「工作」空間,沿用了上個房客留下的二手書桌,牆上貼了我的攝影作品和朋友送的插畫,整理了一個書櫃放上最愛的幾本書,兩株寶貝植物在桌上一左一右時時陪伴。
這個角落一點都不高級,但是它讓我每一天早上起床看到它,就心情雀躍,甚至還迫不及待坐到書桌前面開始工作,工作效率與創意靈感激升。
很棒的是,搬家前一個禮拜,BenQ 來信邀請我推薦他們和美若康合作的兩個產品,WiT系列螢幕閱讀檯燈,以及美若康的彩色日拋心動系列隱眼,上網看了照片後覺得很美,再加上新家正好需要一盞閱讀燈,便欣然答應了。
我一眼就看上 WiT 系列的銀色雙臂閱讀燈,流線型的線條十分時髦,視覺修長極簡,覺得和新家非常搭配。收到 WiT 閱讀燈時,發現這款燈比我想像的還要重,本來覺得這是缺點,但是實際使用後發現是優點,因為它很穩,而且圓形檯座也很適合拿來放一些小裝飾品。
另一個讓我驚艷的地方是,這款閱讀燈不僅可以調亮度,就連顏色都能調整,從不同色階的白光到黃光都有,可以搭配不同光線、心情和活動上的需要隨心改變。WiT 除了手動調光外,還有智能偵測功能,會自動即時調光,找出讓眼睛最舒服的光線,另外它的燈是長型設計,照明範圍很大,不會只侷限在小範圍內。
白天需要專注工作時我會調白光,晚上想要舒緩閱讀時就調溫暖的黃色,覺得色溫真的會影響一個人的思考狀態。
另外也試用了美若康的彩色日拋心動系列隱眼,我以前只有在萬聖節扮裝時才會戴上彩色隱眼,這次選了棕色和灰色,戴上後覺得棕色還滿適合日常配戴的,但是戴上灰色會覺得要麼去畫上全妝要麼去參加萬聖派對,不然覺得它非日常感還滿重的,雖然好看是好看。
擁有專屬自己的空間,並能夠親自揀選生活的各種物件,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為人不僅為一個空間注入靈魂,空間也會反過來滋養一個人,而擁有自己的地方,代表你不再無奈地與另一個靈魂貼得太近,齟齬磨損,有時候人與人之間保留一點距離,才能保持健康與美感。
很開心這次與 BenQ 合作,WiT 系列閱讀燈真的很美,它也陪伴我度過各種趕稿、寫作、閱讀、打電動的時光,我想它可以和各種風格的居家環境完美搭配,或許你也會喜歡。
✨如果你想對 BenQ WiT 系列閱讀燈與美若康彩色日拋心動系列進一步了解,請到他們官網:
WiT官網:https://wit-lighting.benq.com
美若康官網:https://myapp.miacare.com.tw/
抽獎活動連結:https://bit.ly/2XrGzYb
警語: (1)配戴一般隱形眼鏡須經眼科醫師驗光配鏡取得處方箋,或經驗光人員驗光配鏡,取得配鏡單,並定期接受眼科醫生追蹤檢查。(2) 本器材不得逾中文仿單建議之最長配戴時數、不得重複配戴,於就寢前務必取下,以免感染或潰瘍。(3) 如有不適,應立即就醫。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WiT 智慧檯燈 Miacare 美若康 #lifestye #home #居家 BenQ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40的網紅寶瓶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本集重點✨ ❶ 為什麼孩子有對立反抗的表現? --- 01:19 ▘小孩是最厲害的精算師 --- 02:08 ▘大人的反應決定孩子接下來的反應 --- 03:04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 04:15 ❷孩子不聽話該怎麼辦? -...
「父母情緒化」的推薦目錄:
- 關於父母情緒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父母情緒化 在 三寶媽Claire育兒札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父母情緒化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父母情緒化 在 寶瓶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父母情緒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父母情緒化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父母情緒化 在 [心情] 發現自己好像沒有那麼愛父母… -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父母情緒化 在 情緒失控的父母,其實也是受害者:為了孩子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父母情緒化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他們的表現讓人懷疑為何當初會想要組 ... 的評價
- 關於父母情緒化 在 #34. 《如果父母情緒不成熟》告別假性孤兒建立界線和恢復 ... 的評價
- 關於父母情緒化 在 父母與孩子的情緒- 親子板 - Dcard 的評價
父母情緒化 在 三寶媽Claire育兒札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有時候我也不小心犯了情緒化管教】
最近有一位網友媽媽來信
和我聊到關於「#威脅」、「#恐嚇」這個話題
有時候我也會不小心脫口而出:
「你再這樣下次不帶你來囉!」
「你再不聽話,我就要走了!」
因為有感而發,就寫下這篇文✍🏻
有時候我們並非存心要嚇孩子
但以上這類威脅的言語
似乎也在無意間對孩子說過⋯
當孩子吵鬧、無理取鬧、歡個不停
在無計可施 加上 眾人的關注之下
的確會用威脅恐嚇的方式來嚇唬小孩
試圖讓他們 #順從父母、#乖乖聽話
「再不睡覺,虎姑婆就要來抓你囉」
以前,當妃莉姊姊晚上不睡覺的時候
我就用這種方式嚇他,因為只要我講完這句話
他會馬上趴在枕頭上,用棉被裹住自己的身體
然後很快就睡著了,不得不說這招真是好用
一開始覺得孩子真是天真可愛
但幾個月後我卻發現
「虎姑婆」不只是可怕的代名詞
似乎已經是孩子 #心理的創傷
因為她開始會在半夜做惡夢
睡前哭泣、情緒不穩定
我們這也才驚覺事態嚴重
🔸恐嚇、威脅的話語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
▪️對「愛」的誤解
年幼時,若是經常受到長輩言語的威脅,孩子容易長期處於驚恐、驚嚇、不安的環境中,如果我不聽大人的話就是不乖,就會被抓走…等等,形成一種「#愛」=「#順從」的想法,如果未來孩子與我們的意見不同時,很容易就會導向為「我不聽話,所以爸媽不愛我」的誤解。
▪️情緒不穩定
因為對「愛」產生了誤會,年幼的孩子尚未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取而代之會出現一些反抗、哭鬧等 #負面行為,大人會覺得這個小孩越來越難教,其實回過頭來看看平常的相處以及對話情形,或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親子間的信任感大打折扣
當孩子漸漸長大,知道即使不乖也不會被警察抓走、世界上根本沒有虎姑婆,那麼 #大人的威信不復存在,親子之間的信任感也會出現裂縫,所以威脅恐嚇的話語,並不是教養的長久之計!
🔸比恐嚇更有效的教養方法
▪️接納孩子的天生氣質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天生的氣質,有的孩子活潑、外向、適應力佳、專注力高,而有些則容易害羞、對人事物比較敏感、較容易分心,不管是怎樣的個性,都有其優缺點,每個孩子也都是獨一無二的,父母親要學著 #欣賞這些優缺點,並試著 #接納 他們的 #獨特性格!
▪️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叛逆行為的背後,總有個原因,或許是孩子不懂表達,也或許是我們沒機會給孩子表達,當面對孩子的哭鬧、耍脾氣等負面行為,依照我們平常對孩子的了解,判斷背後 #真正的原因。
接納孩子的情緒,給予足夠的安全感,抱抱他、跟他說說話,這些肢體語言,都能給予孩子溫暖,幫助親子之間找出癥結點!
▪️教孩子分辨對錯
所謂的 #言傳身教,年幼的孩子雖然聽不懂,卻能感受到父母親的行為與情感表達,所以不管孩子是否能理解,都要讓他明白正確的做法,讓他知道其中的道理,總比一味的告訴他甚麼才是對的,更能讓孩子信服!
許多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威脅恐嚇的言語,在短時間內確實能奏效,但它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恐怕會造成更多親子之間的衝突!
🔸不做情緒化的父母親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甩開情緒化的教養方式,不將辱罵、威脅的言辭隨意脫口而出。
因為這不僅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隨之產生的自卑感、自尊心低落…等,這可是會伴隨著他們一輩子的!
有時候將自己的孩子當作是別人家的孩子,#有話好好說、#耐心溝通,或許更能夠拿捏那種恰到好處的親子經營模式哦!
圖片拍攝自 #我最愛的後陽台
父母情緒化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愛就要從心裡完全地接納
許多成人會不小心用情緒化的方式去養育孩子,覺得自己很愛孩子,應該要接受孩子,但卻常常忍不住就罵起來,情緒反覆。孩子陷入疑惑,心想:『為什麼爸媽心情好時什麼都可以,但爸媽心情不好就變成什麼都不行,我真的是被接受的嗎?』
培養孩子的安全感,請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愛是堅定且源源不絕的,讓孩子感覺到「不論發生什麼事情,爸媽都會和我站在一起並_______」...詳全文↘↘
--
☘一個關於月亮的魔幻故事《小星的大月餅》
#凱迪克銀牌獎、#紐伯瑞文學獎銀獎雙料得主
購買>> https://bit.ly/3t7WuXy
✨小天下+未來出版全書系66折起👉https://bit.ly/2Ymoco2
父母情緒化 在 寶瓶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本集重點✨
❶ 為什麼孩子有對立反抗的表現? --- 01:19
▘小孩是最厲害的精算師 --- 02:08
▘大人的反應決定孩子接下來的反應 --- 03:04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 04:15
❷孩子不聽話該怎麼辦? --- 05:35
▘給孩子一個簡單明瞭的指令:做該做的事 --- 06:19
▘當小孩邊哭鬧邊跟你討抱抱時,該如何回應 --- 08:07
▘把問題丟回給孩子 --- 09:35
❸ 孩子有對立反抗的狀況 是誰有問題? --- 11:40
▘幫孩子分辨出他的情緒 --- 12:01
▘大人要先能夠冷靜下來 --- 13:25
▘親子之間應該要互相尊重 --- 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甩什麼門啊?」
「那你凶什麼凶!」
最讓家長、老師頭痛又心痛的
教養難題,終於有了解方。
◎親子與師生,從幼兒園、小學、國中到高中,
「對立反抗」的預防、脫困、見招拆招及關係修復。
❙對立反抗孩子心裡,其實是一道又一道傷痕。❙
我們不希望哪些情緒、行為在孩子身上出現,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我們自己不要出現這些行為和情緒。
-------------------------------------------------------
《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
博客來:https://bit.ly/3iWFbmG
金石堂:https://bit.ly/3iQGofk
誠品:https://bit.ly/3iYMXN6
讀冊:https://bit.ly/32dTCNo
momo:https://bit.ly/2AWKSQA
※ 全台各大書店販售中 ※
#瓶說書11|#王意中|#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woa-4mNpJU/hqdefault.jpg)
父母情緒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修補生命的洞:從原生家庭出發,為童年療傷」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胡展誥
內容簡介:
華人家庭父母帶給孩子的傷,
往往包裹在「我愛你」、「我為你好」的甜美外衣下,所以傷害不易察覺,
但卻在孩子心中形成一座座牢獄。
‧一本最接地氣的探討華人原生家庭傷害的書寫。
‧6個最溫暖的療癒跨頁,陪你面對原生家庭的疼與痛。
療癒原生家庭的傷痛,不是為了讓父母向你認錯、道歉,而是把自己愛回來。
有一種傷,隱而未顯。
但它卻屢屢讓我們在工作、愛情、家人相處上衝突不斷。
有一種疼,不時刺痛。
你覺得自己沒人愛、沒有價值,一如童年時,你總是被責備、感覺被遺棄……
來自於原生家庭的傷痛,正時時刻刻禁錮著我們。
因此,
‧即使你表現完美,你依然覺得自己不夠好。
‧即使被傷得千瘡百孔,你也覺得是自己的錯。
‧你時而像刺蝟、時而像驚弓之鳥,有時脾氣又會像地雷般突然爆炸。
‧你常常還沒開始行動,就認為自己一定會失敗、會搞砸,會惹大家不開心。
許多父母並不覺得嘲諷、批評、貶低、辱罵、情緒化、冷漠、刻意忽略、操控,以及拿孩子「與他人比較」……是對孩子的暴力與傷害,父母認為這是為了激勵孩子,因為「你如果夠好,還怕我拿你跟別人比較嗎?」甚至「我們賺錢養家壓力很大,罵你幾句,有什麼不行?」但這些沒有傷口的傷,卻深深斲傷孩子的內在,而這份羞辱與壓抑更會讓孩子選擇以憤怒或放棄自己的極端方式,向這世界拋擲。
這是一本為童年療傷的書,也是胡展誥心理師貼著自己的呼息所寫的書。書中的每一個對話、每一則例子,都來自於這個文化底下隨處可見,卻經常被輕忽的互動。
擁抱、治癒自己的童年傷痛,不是為了怪罪父母,而是要找回完整的自我,不再讓傷害傳遞到下一代,特別是那些以愛之名,卻行控制、貶抑、嘲諷之實,對孩子傷害至深的行為。
作者簡介: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出生屏東沿海漁村,從小就喜歡聽故事、騎車到處亂晃。因為喜歡旅行、熱愛這塊土地,所以立志將工作的足跡遍及台灣每一個鄉鎮。
畢業於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現為崑山科大兼任心理師、風傳媒專欄作家、愛心理合作心理師、永齡希望小學諮詢委員、新竹市新住民服務中心外聘督導。工作之餘熱衷演講與寫作,著作及創作:《遇見,生命最真實的力量──一個諮商心理師的修練筆記》(聯經)、《別讓負面情緒綁架你──30個覺察+8項練習,迎向自在人生》(寶瓶)。
專長:兒童與青少年諮商、親職教育、遊戲治療、情緒議題。
2017年開啟浪跡天涯的工作模式,演講及工作坊經歷超過200場,合作單位包括海內外各級學校、企業、補教業、政府部門、就業服務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V54-ML6qoQ/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vwuCrlvOIQecoFxDsMqPIB25M3g)
父母情緒化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Jeff從建築系畢業後,成了一位空間設計師,爸媽希望他出國唸書,做一些長輩眼裡比較稱頭的工作。家人對他的期望很高,當他說出「我要開飲料店」時,家人非常的擔心,每天都是爭吵,苦勸他把「年輕人的小確幸」早早結束。經歷了這些情緒化的場面,最終他開了一間飲料店,叫做「不要對我尖叫」。
他說:
「我賣的不是飲料,而是鄰里間的人情味。」
一件襯衫開始跟著Jeff一起生活,吃他日常愛的小吃、走他走過的小巷、理了15年頭髮的200元理髮廳、從小最愛買的雜貨店。 巨蟹座的男生很念舊,他一路上聊著9歲時,在信義區捉蚱蜢、玩泥巴的故事;如今20年過去了,他在自己成長的土地上,貢獻自己的設計美學、生活品味,延續著自己熱愛台北的信念,期許自己的小店,成為鄰里間的「茶水間」。 一個信念:「工作累了,來喝口茶,和我聊聊天。」
而他說:「當你在做一件被大力反對的事情時,一定要堅定自己的信念。」
我們從小都被要求著考試成績、補習、得獎、國立大學、穩定工作、高薪水,漂亮老婆、有錢老公,誰的兒子學歷高、誰的女兒嫁最好,暗地裡計較著過年紅包誰包得比較多……。面對父母對你的期望,你會怎麼做?
-----------------------------------------------------------------------------------------
by 一件襯衫
喜歡我們的影片請別吝嗇您的「按讚」&「訂閱」
-----------------------------------------------------------------------------------------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臉書搶先看:https://www.facebook.com/the.shirts.tv/
不要對我尖叫:https://www.facebook.com/dont.y.atme/
一週發佈一則,能溫暖你的視頻。
設計、建築、工藝、藝術、人文、生活、理想、熱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QiLda7P9HY/hqdefault.jpg)
父母情緒化 在 情緒失控的父母,其實也是受害者:為了孩子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強迫性重複,就是說那些在情緒化家庭中長大的人,他們可能也缺乏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像我們父母那一代,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 ... <看更多>
父母情緒化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他們的表現讓人懷疑為何當初會想要組 ... 的推薦與評價
當情緒化父母情緒崩潰時,會拖著孩子一起陷入情緒裡,跟著體驗父母的絕望、憤怒或怨恨等濃烈情緒,讓家人覺得時時刻刻如履薄冰,他們唯一不變的就是善變的 ... ... <看更多>
父母情緒化 在 [心情] 發現自己好像沒有那麼愛父母… - 看板WomenTalk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文長
我也不清楚是否是我年紀小還不能夠理解
我父母對我其實也不差,從小也沒虧待我太多,會買東西給我,生日會請我吃大餐,願意花
錢在我的教育上,甚至讓我念重考班。
可能很多人覺得,我是不知足吧?
我的母親,其實是個滿情緒化的人,沒事發生的時候對我很好,不過她的價值觀跟我很不合
,很多地方幾乎是持相反觀念的,因此我們其實很常吵架,以前吵的很兇時她甚至還會摔東
西。她常常不講道理,就一副「我是妳母親我說的算」,有時候我會問她「為什麼…」,她
只會回答「沒有為什麼…」
我們吵架,我爸幾乎不會站在我這邊(只有在我媽失控摔東西或者打我的時候才會阻止她),
只會覺得是我口氣不好(即便我已經帶著哭腔跟我媽說話了)。
他很少不會去覺得有時候是我媽的問題,永遠只會叫我先閉嘴,然後私底下跟我說:「她是
妳媽…有時候你就閉嘴…不要讓她不開心」,搞得我完全沒有可以提出自己想法的機會。
我媽感覺也是佔有慾滿強的人,雖然不像一些極端例子,強迫小孩念XX科系,但在一些觀念
上,她是偏保守,也希望我們照做。
例如:不希望學生有性行為(研究生也一樣)、學生時期不能跟男朋友單獨待在房間或過夜(
她認為別人會覺得這樣的女生很隨便)、不能留指甲、不能燙染髮(原因也是很隨便)、一定
要結婚生子、一定要給孝親費…
但我哥的女朋友有多次來我們家住,我就問她難道覺得我哥的女朋友很隨便嗎,她竟然回答
是。
她常常「學生就要有學生的樣子」因此禁止我做一些事,,例如化妝(她酸過:是想勾引誰
啊)
我常常跟她說,現在的觀念早就不一樣了,她偏偏不聽,於是又會吵了起來…
國高中甚至連我的髮型也要管,不是燙髮染髮,只是單純的逼迫我去剪髮,有幾次我很崩潰
的問她為什麼連我的頭髮長度都要管,她只會說我還是學生,等我出社會她就不會管了,但
我相信她之後只會管更多。
剛剛,她又特地把我叫過去,嚴肅的說我穿的衣服太成熟,學生就應該要有學生的樣子,又
說為什麼要穿長袖(我就怕晒),我跟她吵了幾句後,又不歡而散。我只是覺得,我到大學了
,連穿個衣服都要被她管很煩。
她給我的感覺是,她常常以她是母親這個點來壓我,從小到大的情緒勒索(我也不清楚算不
算),讓我對身邊朋友也開始這麼做,我最近才發現。
總之,太多大大小小的紛爭和我跟她幾乎相斥的價值觀,讓我最近開始厭倦跟她相處,也一
直都有「好想趕快離開這個家,不想永遠有瓜葛。」甚至「如果他們突然消失,我是不是會
比較好過」這些想法,但又覺得這樣的自己是不是很糟糕。
我不知道是自己太草莓不太孝,還是真的是我母親對待我有些問題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77.21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93274339.A.27A.html
小),還有她種種的價值觀讓我喘不過氣
※ 編輯: You0716 (49.216.77.211 臺灣), 06/28/2020 01:25:03
甚至十幾萬讓我重考(重考是我自己跟她提的),我自己認為應該是對小孩有一定重視和關心
才會這樣吧,尤其是在教育的部分,雖然不是貧窮家庭,但十幾萬對我們家來說也是不小的
金額。
或許也是因為這樣吧,讓我覺得「不愛他們是不是就很糟糕呢?」
嚴重。
現在反省很多,也努力要改進。
我媽希望我研究所回台北住家裡,自己現在念116,如果回台北應該只會想念112(要先考的
上),我是打算即使搬回台北也要自己在外租房自己付房租。
…),就覺得厭倦。
他們會覺得辛苦把我養大,等他們老了是應該要給他們回報。
了,她還是不相信。
但我還是偶爾會偷偷化啦,只不過不能化很濃,只能上基本的粉底、口紅,眼影不化。
※ 編輯: You0716 (49.216.77.211 臺灣), 06/28/2020 15:13:52
※ 編輯: You0716 (49.216.77.211 臺灣), 06/28/2020 15:26:5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