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糕不冷】
天寒地凍,腦海裏翻起了好些與味覺有關的童年回憶,就如清記的炒栗子、強記的羊腩煲,等等等等。然而,在「隔離」二字當前,地道美食根本就是遙不可及的同義詞。好友知我想家,特意介紹了一家賣冷糕的小舖,著我有時間要去試試。
冷糕這名字予人感覺冰冷,但其讀音不是寒冷的「冷」,而是打「冷」的冷——是的,與打冷一樣,冷糕來自潮州,是傳統的潮州小食。好友之所以會著我去吃冷糕,是因為某次閒聊時,講起澳門吳廷記的冷糕,而在得知這家在香港的小舖前,我們一直都以為這冷糕只能在澳門吃到,難得遇見,自然要去「朝聖」。但說來慚愧,其實我從未吃過吳廷記出品的冷糕。一來是因為它的供應期短。每年只在秋冬季節出售,而且每日只售三小時,所以好幾次前去一試時,都無緣吃到;二來是因為懶。澳門街不大,但以前總覺得:反正有時間,下次再去啦,推來推去,就變了「下次下次,下次大概可以」,但誰會料到,所有平常事,都可以變得不正常。於是,我懷著對所有「地道美食」的掛念,看準小舖的營業時間,動身前往。
到達朋友提供的地址後,只見一位叔叔在低頭製作冷糕,看起來有點冷酷的他見我走近,沒有多說話,只把視線集中在他手上的那底冷糕中。
「唔該一份冷糕。」我說。
他只應了一聲好,然後繼續弄冷糕,我再補上一句:「可以影相嗎?」他又以一句「可以」回應;語氣平淡,也感覺不到甚麼情緒,只是看著他專注倒蛋漿、拌花生芝麻砂糖的樣子,根本就是匠人。
「係咪要影相呀?」我的冷糕成形後,他停下手來,道了這話。我拿起電話不停影,而看他的淡定,估計是不少「朝聖者」都會有此舉動,見怪不怪。
脫模、加花生芝麻砂糖、入紙袋。從他手上接過冷糕後,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吃到最後,我索性舉起紙袋,把袋中剩下的花生和芝麻統統掃入口,滿足不已。
「謝謝你。」吃過冷糕後,我向叔叔致謝;面對我這個突如其來的道謝,他愣住了。
「回不了澳門,朋友介紹你這裏,所以過來了。」我自報家門。
「哦,澳門,我知道吳廷記有賣呀,但,對,回不去。」他回應了,句子比我說的還要長。
「對,本來以為今個冬天能吃到。」
「他們好像賣到四月的,還有時間呀,可以的。」他繼續說。
我沒有回話,只是點了點頭,因為我對明年四月能回家這事,仍感不樂觀。
「家人都在澳門?你一個人在香港,不容易啊,要加油!」正當我打算轉身離去時,叔叔為我送來了這句打氣的說話。我低頭,連聲說了多句謝謝:感謝他堅持造冷糕,把傳統守住;也感謝他的打氣。
天黑了,風起了,但這件冷糕,不冷。
********************************
我的 Patreon,會集中寫一些與澳門相關的長篇文章,如果你感興趣,希望能解囊支持:https://www.patreon.com/AlvisSio
********************************
其他平台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lvissio/
Medium:https://medium.com/@alvissio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lvissio/
潮州小食 香港 在 Chocolate muimu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潮廳 Chiu Tang 新推出週末潮式早午餐,讓客人可以一次過品嚐六款潮式點心,兩款潮州小食,一款主食及甜品,當中有金勾紅桃棵、潮州蒸粉果、潮州芋絲餅,還有潮州菜必吃的滷水鵝肝鵝肉及大排檔三寶等
Chocolate muimui 香港文章:
http://www.chocolatemuimui.com/2017/03/blog-post_2.html
#muimuiHongKong #ChiuTang #潮廳
潮州小食 香港 在 My Playground 古家私房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少見的潮汕生醃海鮮 - 心夜來潮
說起潮州食品,大部分人都會想起鹵水鵝,手打牛丸,凍蟹或打冷等,但其實除了這幾道菜外,還有一些香港比較少見的菜款,就好像前星期跟友人去了荃灣一處新派潮式小食店探險,當中有一些菜式是外邊較少見的。
這店位於三坡坊,那裡大都是大排檔街坊店,而這間潮州小食店,裝潢較為新派光鮮,以客棧風格為藍本,很有民間風味,與其他店舖相比下較為突出,一看已令人眼前一亮。店內整潔舒適,木器傢俬懷舊又帶點中國風,感覺有點像在茶寮品茶一般。
打開餐牌圖文並茂,有很多特色小菜是外邊少有得吃的,我們看到口水直流,樣樣都想試,最終叫了幾款一試其龍與鳳。
醬醃瀨尿蝦,生醃海鮮絕對是潮式經典菜式之一,但因衛生水準要求很高,現時已很少有店舖肯冒險供應。選用新鮮海鲜再加上薑、蒜頭、芫荽、辣椒、醬油等配料醃製,盡量保留著海鲜的鮮甜原味。這裡的瀨尿蝦不太大隻,肉質入口有點似啫喱,味道較鹹但不失鮮味,這種傳統潮汕鹹鮮風味,相對香港人的口味會有點過濃,佐飯同吃會適合一點。
醬醃螄蚶,螄蚶本身已是鮮味十足,配上醬醃做法,相對沒有醬醃瀨尿蝦般鹹,卻起了提味作用,鹹鮮甜美,滿口都充斥着海水氣味,令人回味無窮。
家常牙籤雞,雞肉外裹上一層類似脆米的脆皮,外脆內嫩,異常香口,配上甜酸泰式醬汁,一口一件,味道出色。
手工捻面猴,起初看到這名字完全聯想不到是甚麽食品,到上枱時原來是一碗類似刀削麵的麵食,湯底以肉碎﹑吊片﹑蝦米﹑冬菇﹑菜脯餚製,麵糰搓成薄薄的一片片,煙韌有嚼勁,放湯後吸收上湯美味,鮮香味甜,有點似客家的圍村粉風味。後來上網探究過原來這捻面猴是潮州街邊小食常見的菜色,甚受歡迎,筆者又可多學一道菜了。
擂茶,是客家人的家常茶湯,店裡以芝麻、玄米、花生、綠茶作為配料,像是一大碗熱湯似的,飲一口充滿花生米香,少少鹹清清的,唯因沒有把花生芝麻擂碎,口感蠻複雜,嚴格來說不似傳統的擂茶,但其實仍是一碗十分清香的茶湯,可以一試。
整頓飯雖不算每道菜也很高質素,某些菜式的味道甚至有點過濃,未必迎合到香港人口味;但若論菜式的特別和價格,卻算胜價比颇高。這店個別菜式如生醃海鮮現時在外邊已很難找到,就算有供應亦索價不菲,而這裡卻只是賣幾十元一款,其他菜式也只是$30-$50左右,讓你叫到放滿成枱也只是三百多元左右埋單,在現時百物騰貴的市面來說算是十分合理的定價,值得一試。
潮州小食 香港 在 大仁生活: 【懷舊街頭小食】潮州冷糕!! 每日限賣40底@ 油麻地 的推薦與評價
冷糕是「潮州」甜品, 類似砂糖夾餅班戟, 50年前香港街頭小食, 一聽到集體回憶, 愛懷舊, 更愛班戟的我登時發誓:「2015年我要食冷糕… ... <看更多>
潮州小食 香港 在 香港潮州商會- 聞名遐邇的潮州小食腐乳餅 的推薦與評價
聞名遐邇的潮州小食腐乳餅, 在潮州民間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呢。據說清代末年的時候,潮州有一丁氏專賣小食的老闆,對所僱用的工人非常苛刻,經常藉故不發工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