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 諺語新知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比喻基礎還在,就有將來和希望。出自明代白話短篇小說《拍案驚奇》卷二十二。
故事以唐末為背景,有位郭七郎經商致富,忽然聽說當時可以通過捐錢就能做官,於是就用五千緡錢賄賂官吏,做了橫州刺史。正當他躊躇滿志,拿著任命書回到家鄉是,卻發現家鄉人煙稀少,一片敗宇頹垣。原來是王仙芝帶軍經過,郭七郎的弟妹被害,只剩下母親。但是郭七郎覺得畢竟已經買到官職,要翻身自然指日可待。於是就帶上母親出發去橫州。但是沒想到途中忽遇狂風暴雨襲擊,搭乘的船沉沒,母親去世,所有的財物都付諸東流。他用錢買來的任命書也丟失了。官做不成,眾人都十分冷落他。為尋衣覓食,他只好到船上當艄公度日,受盡磨難。作者在文中將郭七郎的形象刻劃得栩栩如生,由郭七郎捐官後, 「氣色驕傲」, 「旁若無人」,到了失勢後浪跡江湖,無人理睬,受雇當艄,忍氣吞聲,都描寫得相當深刻。
本篇是明代話本小說中較為有名的一篇諷刺作品,描寫商人郭七郎由富變貧的破產過程,諷刺出了那些妄圖不勞而求巨富的人。文中有不少地方存在暗示官場黑暗,如小說寫到有人勸郭七郎納錢捐官時說:「如今朝廷昏濁,正正經經納錢就是得官,也只有數,不能夠十分大的。若把這數百萬錢,拿去私下買囑了主爵的官人,好歹也有個刺史做。」而背後正正是諷刺明代的鬻官制度。
其實鬻官制度歷來已久,東漢靈帝時,宦官張讓、趙忠慫恿靈帝賣官鬻爵,時任九卿的崔烈以500萬錢買了司徒之位。而在明朝這般現象更為嚴重、普遍。明英宗時的宦官王振權傾天下,凡是想當官者,一律「攫金進見」。明世宗時專權亂政的嚴嵩,既以買官得以升遷,又以賣官聚斂錢財。史載,嚴嵩曾以「千輛資財,用以遺貴近」,終於當上了內閣首輔。其賣官,「官無大小,皆有定價」,如文官州判300兩,吏部官售價最高,郎中、主事開價3000兩,後又猛增至1.3萬兩。如此一來,朝廷中都是無能之輩,國中再無賢才。青山都被挖空了,明朝又怎能不亡呢?
#知史 #諺語新知 #諺語 #明朝 #中國歷史
漢靈帝 宦官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涼州之亂 | 知史現場
涼州,是漢代十三刺史部之一,管轄範圍約等於現甘肅、寧夏、青海省東部。涼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東接關中,西通西域,控制住涼州就等同控制了絲綢之路的咽喉。而在東漢末年,涼州軍都是天下聞名的勁旅。不論是董卓手上的政府軍、馬超、韓遂手上的叛軍,都令人聞風喪膽。但是涼州的軍閥,又如何捲入中原爭霸呢?
這一切,要追溯至184年的一場叛亂。當時在涼州境內有兩股羌人舉事叛亂,他們見漢室衰敗,不願再接受其統治。短短數月,這兩股勢力合流,並成功佔領金城郡,未幾更說服了邊章、韓遂加入叛軍,令叛軍實力逐漸坐大。駐守涼州的將領如蓋勛、夏育都無法阻止叛軍,涼州政府已經無法控制事態。
隨著叛軍人數增多,他們開始想進軍長安。這時後朝廷任命曾征討黃巾軍的名將皇甫嵩和中郎將董卓防禦長安。皇甫嵩作為一代名將,一出場就打破叛軍,卻沒想到因為宦官的讒言被撤換。一個毫無軍事經驗的司空張溫被任為車騎將軍取代皇甫嵩。同時,朝廷派出周慎、孫堅、陶謙等人共同討伐叛軍,這時候軍中卻出現了分裂的跡象。由於董卓一直在前線,他十分看不慣張溫,於是就處處無視張溫。張溫卻確實不是帶兵的材料,軍中有前線將領因不受重視而打算叛變,多次的征戰都無功而返。戰事一直膠著,朝廷缺乏資源打消耗戰,幾乎快要放棄涼州。
但是在186年,叛軍首領邊章突然死亡,叛軍一時沒有進攻的動力。被派去接手涼州這個爛攤子的刺史耿鄙以為有機可乘,於是集結區內軍隊討伐叛軍。但是沒想到,這次倉促集結的軍隊居然多次發生叛變,先有隴西郡太守李參叛變,然後大軍甚至直接殺死耿鄙,加入了新叛軍首領王國的旗下。當中就包括曾經是耿鄙手下的馬騰。
故事發展至此,大家熟悉的涼州軍閥如董卓、韓遂、馬騰都出場了。其實這時候漢室基本沒能力處理涼州的問題了,不過朝廷還是最後一搏,再次派出皇甫嵩攻打叛軍。皇甫嵩還是沒有令大家失望,一出手就大破叛軍,新的叛軍首領王國失去了領導地位,叛軍更分裂成韓遂、馬騰、宋建三個集團。正當大家以為涼州之亂有望平定時,189年5月漢靈帝去世。長期領兵作戰的董卓帶領自己的勢力控制了朝廷,此後涼州正式成為天下割據的一方勢力。
#知史 #歷史現場
#中國歷史 #中国文化 #古代 #古代戰爭
#東漢 #涼州之亂 #董卓 #韓遂 #馬騰 #涼州軍
漢靈帝 宦官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悲催的漢獻帝 | 生活知史
三國時期,各方軍閥打來打去,大家似乎都忘記了皇帝的存在。整個三國故事中,最慘的可能就是漢室天子——漢獻帝。
漢獻帝劉協是漢靈帝劉宏的兒子,漢少帝劉辯的庶弟。189年四月,漢靈帝駕崩,劉協的異母兄劉辯即位,是為漢少帝。但漢少帝當時只有十三歲,根本無法控制局面,外戚何進發動宮廷政變時更造成宦官集團反殺。待董卓入京後,宮中已經是一團混亂,漢少帝更是慌亂得不知所措。這時,一旁的劉協臨危不懼,於是董卓就扶持他登上帝位。
漢獻帝甫一登基,就是一個傀儡皇帝。不過董卓對他還是不錯,至少在關東諸侯起兵討伐董卓時,董卓殺了漢少帝、何太后,並沒有殺他。火燒都城洛陽,董卓帶著劉協遷都長安,這時漢獻帝手上可謂一無所有,只能依靠董卓保障基本生活。公元192年董卓被王允和呂布殺死,大家以為漢獻帝可以重整江山時,沒想到來了更兇殘的角色,那就是董卓的舊部——李催和郭汜。
當時兩人帶了十幾萬大軍,圍困長安十日,攻入長安城後,李催馬上挾持了漢獻帝以保障自己的安全,並開始和郭汜交戰。李催的士兵把皇宮劫掠一空,之後又放火把皇宮燒個乾乾淨淨,隨後就將漢獻帝軟禁在北塢,並派人日夜監視。當時,漢獻帝就連飽飯也吃不上,有時候只有發臭的牛骨。直到鎮東將軍張濟來到了長安來調節李催、郭汜的矛盾,張濟才將把漢獻帝遷出長安,漢獻帝這才得以東歸。沒想到從長安到洛陽這短短幾百公里路,漢獻帝走了一年。一路上漢獻帝身邊的軍閥來來去去,交戰、死人、洗劫如同家常便飯。待他終於回到洛陽時,只見一片廢墟。此時,漢獻帝才只有15歲。
此時,曹操跑了迎接漢獻帝到許昌。漢獻帝也十分清楚自己的角色,身邊都是曹操的人,想幫助漢獻帝的大臣都被殺害。但是漢獻帝也不甘於就此受人擺佈。200年,大臣董承連同與王子服、种輯、劉備等人謀劃對付曹操,結果當然以失敗告終。此後,漢獻帝就直接娶了曹操的三個女兒,做一個有名無實的皇帝。在曹操去世後,也知道自己的皇位再無意義,於是就交出去,自己在河內郡平靜地生活了十四年。
漢獻帝年紀輕輕就見盡殺戮,又沒有挽回漢室的能力。終其一生就只能看著軍閥在殺得個生靈塗炭。唯一漢獻帝能做的就是保住自己的性命,求一個善終,而確實他也成功做到這點。
#知史 #生活知史
#中國歷史 #中国文化 #古代 #古代戰爭
#東漢 #漢獻帝 #董卓 #李催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