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收盤 #重點
📍「非凡股市最前線」:https://tw.tv.yahoo.com/stock-watch/
#台股
美股那斯達克指數周三創歷史新高,但台股今(2)日漲多拉回,早盤雖一度拉高至17523.16點,但隨後湧現賣壓,電子股漲多拉回,鋼鐵、塑化等傳產股成為空軍狙擊的目標,終場指數下跌 154.23 點,收全場最低17319.76點,跌破季線及 5日線,成交值 3473.57 億元。
#台積電 #聯電
台積電今(2)日早盤股價一直在盤上震盪,午盤後翻黑,到終場跌幅近1%,收在全場最低 607 元;而聯電則是一度大漲4%,衝上67元,續創近21年新高,但午盤後同樣遭遇調節賣壓,終場以64元,小跌不到1%作收。
#凌陽 #智原 #IC設計
IC設計今(2)日兩樣情,部分個股表現漲多拉回,近來半導體供應鏈漲聲再起,不過與三星合作密切的IC設計服務廠智原,因與三星沒有量產計畫合作,未能從三星漲價中受惠。智原今日股價一度大漲超過半根漲停,最終仍拉回平盤整理。另外,昨日舉行法說會的凌陽,預期下半年營收再優於上半年,今(2)日股價衝高後就一路下挫,終場跌近4%。
#抗跌 #創惟
而IC設計中,創惟(6104)則緊鎖漲停,偉詮電(2436)大漲5%,創意(3443)上漲1%。PCB暨載板廠商景碩(3189)昨(1)日公告斥資10.06億元訂購設備、擴充產能,今日股價逆勢維持紅盤。
#高速傳輸 #IC設計 #USB4
台股震盪,矽力-KY(6415)卻連兩日創「新天價」!最高價2日再攻4,475元,領軍IC設計股「衝鋒」。其中,USB4超級周期來臨,法人點出,高速傳輸概念股將成新主流,創惟(6104)亮燈漲停,威鋒電子(6756)、祥碩(5269)等IC設計股受惠題材加持、投信力挺,股價逆勢殺出一片天。
#台積電 #目標價
日系外資在新出爐的報告中表示,預估台積電(2330)將於明年第一季調漲所有製程報價,平均漲幅約中個位數百分比,決定調高台積電評等由原先中立的「持有」調高至「優於大盤表現」,目標價由595元調高到666元;同時調高台積電2022年、2023年每股盈餘預估,幅度12%至19%。
#聯發科 #鴻海 #群創
聯發科、鴻海力守盤上,大立光、國巨、瑞昱、聯詠、華碩、台達電等均下跌超過 1%;面板股賣壓沉重,友達重挫 3%,群創、彩晶也跌逾 2%。
#散裝航 #四維航 #台航
航運股今天表現相對抗跌,貨櫃三雄開低後隨即翻紅,漲幅均在 1% 之內,散裝航運股獲買盤青睞,包括四維航、台航、中航、裕民及慧洋 - KY,分別上漲 1-3%,此外,宅配通、漢翔等運輸股也有不錯表現。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
漢服節2023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情之後,哪種上班族能夠歷劫歸來?]
這幾天新聞報導不斷跳到眼前,最熱門的關鍵字當屬「微解封」三個字,也就是有些店家會有限度地開放室內營業,有些則還在禁止中。醫界專家從數字來看,認為台灣的疫情目前是有緩解趨勢,可以試試微解封;但是前立委郭正亮的說法是,政府其實還不願意微解封,但是不得不,因為經濟撐不下去,必須—
「與經濟妥協。」
昨天晚上回家看到一封市府財政局的來函,我電會計師了解詳情,他說這是紓困方案,重點有兩個,營業所得稅打折,並延緩三個月繳交。而我早就交了,於是跟會計師問起最近企業的狀況,他只說兩個字:「很慘!」講了三個例子,看來就是瀕臨倒閉。我心一驚,倘使老闆都難熬了,員工還能過得了嗎?
主計總處五月份的失業調查,調查期間是5/23至5/29,正好是5/15三級警戒開始的第二周,工商時報的社論指出,這波至少創了五個紀錄:
1. 💚就業人數一個月之內驟減12.6萬,創歷年同期最大減幅
2. 💚失業人數月增5.4萬,創歷年同期最大增幅
3. 💚失業率升至4.11%,創七年半最高
4. 💚非勞動力月增6.2萬,創歷年同期最大增幅
5. 💚週工時未達35小時的就業人數單月劇增60萬,前所未見
工商時報綜合這些現象說,這波疫情對台灣社會的衝擊不僅巨大,而且迅猛,其迅猛甚至已超過2001年網路泡沫時期、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年代。
針對這五個破紀錄,我看到疫情這股大浪,至少出現兩個淘洗的現象:
1. 💚突然失業者,有可能被洗成長期失業者:
在疫情期間找不到工作,索性不找工作,變成非勞動力。如果疫情拖長,不及時解封,這些人有可能成為長期失業者,再也不外出求職,變成家庭的負擔,或是影響整個家計。
2. 💚有工作者,有可能被洗成低工時者:
單月劇增60萬人的工時低於35小時,包括放無薪假﹑或是減少上班日等。短期來看,將影響到收入;長期來看,有可能從全職工作轉變成兼職或零工,收入不穩定。
不論哪種現象,都指向一個事實,每次的天災人禍,都是一場洗劫!而且恰恰跟羅賓漢的劫富濟貧模式相反,被洗劫的是弱勢族群。
疫情延燒一年多,雖然前一年台灣表現優異,但是仍有人被波及,算是小劫,也夠讓我們看到—在真實世界裡,能夠歷劫歸來的是富人,事後還會出現反彈式的財富爆增;但在光譜另一端,遺憾的是弱勢族群不少再也回不來,而是沒入黑暗的背景中,聚光燈下的舞台再也不見他們的身影,成了被遺忘的一群人。
這次的疫情,反映的是一樣情節。因此歷史不斷都在重演一個殘酷的事實,社會是朝向M型結構發展,正如新約聖經馬太福音上說的,「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種馬太效應促使富者愈富﹑貧者愈貧,而天災人禍加劇它的速度,以及不可回復的傷害。
最近有家全球知名企業請我去談「在家工作」,列出同事的10大困擾,我看了看不禁感嘆:「典型的中產階級煩惱!」比如線上開會沒法露臉說話,會讓人容易誤會自己的語氣聲調是不友善的;或是一個人在小套房工作一整天,寂寞孤單﹑心情低落……這些微情緒若是給疫情期間失業者看到,大概只想吶喊:
「來,我跟你換!給我工作,我不怕煩惱。」
這次疫情,誰是被洗劫者?依照我的觀察,首當其衝是這四類上班族:
1. 💚小公司或小店家的員工
--因為公司的財務不夠堅實,一陣風吹來就會倒,而覆巢之下無完卵,第一個被波及的就是這群上班族。
2. 💚凡是需要與人接觸的上班族無不遭殃
--像是餐廳的服務生﹑百貨公司的櫃姐等,店門都不開了,哪有班可上?就算上了,沒客人上門,哪有業績?
3. 💚在無法數位轉型的行業或店家任職的上班族
--數位轉型需要設備與能力,老闆年紀大﹑營運模式傳統﹑規模小的公司行號,在這次疫情的應變力一定差。
4. 💚原本是非全職的員工
--包括工讀﹑時薪﹑兼職﹑外包﹑派遣等,在公司遇到經營困難或生意驟減的時候,是第一波用來調節人力。
今天看新聞報導說,疫情讓全球失去2200萬個工作,可怕的是直至2023年,也就是即使2年後都未必能夠恢復疫情節的工作機會水準。這四類上班族原本就相對弱勢,在這一波疫情,又是第一批被洗劫的一群,還要有心理準備,必須再苦熬2年!但是2年後,老了2歲,就業優勢再面臨扣分,你能說不慘嗎?
但是這也讓我們明白一件很重要的事,過去我們在找工作時,只看企業規模大小﹑薪水高低﹑前途發展看好或看壞,以後我們必須要再多加一個條件,看這家企業的數位轉型能力強弱。同樣是餐廳,數位轉型能力強的可能還業績成長,弱的則拉下鐵門不開了。而我們個人,也要加強數位能力。
目前一般上班族頂多做到數位科技的使用能力,但是更強的人是能夠幫助公司做數位轉型,像是網路營運﹑數位行銷。
我有個學生在一家公司做秘書20多年,整家公司從原本有13個秘書到後來只剩下她一個,可說是危機四伏。她來上我的斜槓班,學習自媒體經營,以及個人品牌經營,後來又學習影音剪輯。有一次公司需要拍影片,他自告奮勇幫忙做一支,總經理看到她的亮點,把他調到行銷部大大重用。
未來的人流在哪裡,我們就往哪裡走,因為它是錢潮流動的方向。而人流會在線上,上班族想要存活下來,就必須數位轉型,除了熟悉使用數位科技,也要擅長數位營運與行銷。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讓你有受益,請留言+1,我繼續努力寫!
攝影:旅居加拿大的畫家吉仔冰GiABing
漢服節2023 在 Linda Yau - 邱蓮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圍村吃盆文化】
每逢過時過節,春秋二祭,
圍村都會準備傳統盆菜宴客,
來赴宴的都是同姓村民,
是一個熱鬧非常的圍頭活動,
「盆菜」直指木盆承載滿滿的食物,
但因為木盆難以清潔打理,
近年轉了轉熱較快的不銹鋼盆,
然後一枱人不分你我,
圍在一起一層一層的吃下去,
稱之為「吃盆」,
吃盆除了表現圍村好客之道外,
亦代表本土圍村獨特的傳統文化,
最近因為工作的關係,
承蒙元朗圍村人的邀請,
終於一嚐這久仰的「吃盆」,
不過疫情下,
當然沒有以往大排宴席的流水式場面,
但卻掩不着村民的熱情款待,
身為村外人真的真的很感動,
不竟人在外,人情冷暖是自知的,
據圍村的習俗,每逢打醮,
是要全村齋戒3天,
今次他們就安排了藍帶出品的八味香素食盤菜,
身為素食的我,當然未食已經興奮,
盆菜內容是按主人家而定,
絕對是豐儉由人,
素盆菜基本上是離不開素肉,
一來照顧肉食朋友在打醮時的肉癮,
二來盆菜有「魚」有「肉」才夠睇頭,
三來食材是必須有寓意,絕不能馬虎了事,
除了最頂層上的「魚」,「蝦」外,
最精華的部份卻在於盆底的醬汁及吸味的蘿蔔枝竹,
醬汁是以南乳為膽,
再加入羅漢果水的甘甜及6種香料,
以8種的烹調方式而成,
順帶一提傳統盆菜是絕不能加味精的,
所以食落特別回甘順喉,舒服無比,
炸芋頭及「知足」是我最喜愛的,
吸滿了醬汁,入口香綿即化,
而「采頭」就夠juicy,入口爆汁,
寶物尋歸底,原來還有「發財」,
感謝村長的招待。
八味香 8 Mei Heung
文章︰https://bit.ly/3iDLYlI
#hkfoodie #foodstagram #foodie #lifestyle #travel #travelblogger #lindacat #邱蓮達 #vegan #vegetarian #hkig #ighk #bloggerhk #圍村 #盆菜 #盤菜 #太平清醮 #八味香 #八味香帝王盆菜專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