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米恩,斗米仇🍚
從前,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其中一家比較富裕。有一年,天災導致田中莊稼無收。窮的一家沒了收成,只能等死。富的一家有很多糧食,就給窮人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窮的一家非常感激救命恩人!熬過最艱苦的時刻後,窮人就前去感謝富人。說話間,談起明年的種子還沒有著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說:這樣吧,我這裡的糧食還有很多,你再拿去一斗吧。窮人千恩萬謝地拿著一斗米回家了。
回家後,家裡人說了,這斗米能做什麼?根本就不夠明年地裡的種子,他們太過分了,既然這麼有錢,就應該多送我們一些糧食!這話傳到了富人耳朵裡,他很生氣,心想,我白白送你這麼多的糧食,你不僅不感謝我,還把我當仇人一樣忌恨。於是,本來關係不錯的兩家人,從此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來。
這就是“升米恩,斗米仇”。
一個人飢寒交迫的時候,你給他一碗米,就是解決了他的大問題,他會感恩不盡。但是,如果繼續給他米,他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了。一碗米不夠,兩碗米不夠,三碗四碗還是覺得你只給了滄海一粟。慾望像海水,喝得越多,越是口渴。痛,可以忍住,而癢卻是越撓越上癮的。
三國時,吳國有個叫趙姬的女人,閨女出嫁前,她說:“到了婆家,你可千萬不要做好事喲。”閨女不解,問母親:“您不讓我做好事,那我可以做壞事嗎?”母親立刻正色道:“好事都不能做,更何況是壞事!”
趙姬說的這番話很複雜,這裡不詳細分析,其中有一層意思就是好事不是不可以做,怕的是他人習慣了你這樣做,甚而認為你天生就該這樣做。
生活裡常有這樣的事,當你好心幫人的時候,第一次幫他時,他會對你心存感激,第二次,他的感恩心理就會淡化,到了N次以後,他簡直就理直氣壯地認為這都是你應該為他做的,甚至當沒有了這種幫助時,他會對你心存怨恨,正所謂恩中招怨。
我們都知道做人要講義氣,也明白“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道理,所以當自己傾心相助的朋友離我們而去時,也許我們會苦悶並百思不得其解:雖然自己不圖回報,可事情不應如此,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道理?
而我們自己是否也因為接受了別人“一斗米”而淡漠了人家施米的恩情?
😊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到這篇文章😊
⚡⚡本世紀最大的商機⚡⚡
🔜 https://reurl.cc/1xgqGY
㊙️有錢人不會告訴你的賺錢秘密㊙️
Line@▶️ https://buff.ly/2zZKyMJ
FB▶️ https://buff.ly/34w6vBh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意思 在 Galam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次 #D2place 新年市集因為肺炎肆虐要提早取消(聽日同後日市集取消)我大年初一就積勞成疾病入膏肓倒下咗,相當符合我病弱美少年嘅設定,好多謝咁多位Helper嘅落力付出令我可以成功回到本賺到錢!喺屋企卧病在床都躺著賺!有啲helper仲係我行商場搵我合照就比我野生捕獲咗重金禮聘即刻落場做多麼委屈的賤奴💁🏻♂️你地嘅滴水之恩,冠瑤定當湧泉相報!Thank you Gino🙏
好多謝咁多位專誠嚟探訪獨居老人冠瑤嘅fans同朋友,今次年宵真係好多人,大家要排成幾個鐘入嚟為咗支持冠瑤買粒小小的Pin,因為知道我出咗一萬粒pin驚我蝕到破產要表演拮滿成身pin跳樓,大家嘅惻隱之心真係感動蒼天!但係因為我完全冇記低條數所以我都唔知自己最後賣咗幾多粒pin🤢(買唔到pin嘅人放心💁🏻♂️我仲賣剩咗好多😛)我仲要成日都四圍奔走冇時停,冠瑤實在太稀有啦出現率超激Rare!好多人都時運高撞我唔到,但其實我一直都在💁🏻♂️有緣就會見到茫茫人海中搬緊貨/送緊外賣/畫緊畫/嚎哭緊的我👴🏻唔好意思呀因為我唔舒服所以唔可以好energetic咁同大家合照,只能夠遙距防菌咁影埋啲乏味嘅合照,但大家記得接觸過冠瑤嘅都要徹底消毒,我就是細菌本人🦠<-冠John病毒
多謝市集搞手 @whitemarkethk 咁多日嘅努力搞咗個咁難忘嘅年宵比我地,知道佢地背後付出咗好多嘢都冇計較亦冇講出嚟,第一次搞年宵因為人流比預期多太多,寧願自己貼錢都額外請咗好多學生幫手,身體力行咁去證明良心經濟圈係可行嘅,希望好人一生平安🙏
今次年宵都令我體會到健康真係好重要,唔係我賺到錢都冇命享😢而我今次年宵成功回本都係多得我身邊好多唔計較咁幫助過我嘅朋友,所以我將來都會唔計較咁幫返其他人,希望我地都可以用呢種互助嘅精神齊心抗炎,渡過2020排住隊嚟嘅種種難關,我信香港人一定做到🙏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意思 在 Andy家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升米恩,斗米仇🍚
從前,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其中一家比較富裕。有一年,天災導致田中莊稼無收。窮的一家沒了收成,只能等死。富的一家有很多糧食,就給窮人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窮的一家非常感激救命恩人!熬過最艱苦的時刻後,窮人就前去感謝富人。說話間,談起明年的種子還沒有著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說:這樣吧,我這裡的糧食還有很多,你再拿去一斗吧。窮人千恩萬謝地拿著一斗米回家了。
回家後,家裡人說了,這斗米能做什麼?根本就不夠明年地裡的種子,他們太過分了,既然這麼有錢,就應該多送我們一些糧食!這話傳到了富人耳朵裡,他很生氣,心想,我白白送你這麼多的糧食,你不僅不感謝我,還把我當仇人一樣忌恨。於是,本來關係不錯的兩家人,從此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來。
這就是“升米恩,斗米仇”。
一個人飢寒交迫的時候,你給他一碗米,就是解決了他的大問題,他會感恩不盡。但是,如果繼續給他米,他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了。一碗米不夠,兩碗米不夠,三碗四碗還是覺得你只給了滄海一粟。慾望像海水,喝得越多,越是口渴。痛,可以忍住,而癢卻是越撓越上癮的。
三國時,吳國有個叫趙姬的女人,閨女出嫁前,她說:“到了婆家,你可千萬不要做好事喲。”閨女不解,問母親:“您不讓我做好事,那我可以做壞事嗎?”母親立刻正色道:“好事都不能做,更何況是壞事!”
趙姬說的這番話很複雜,這裡不詳細分析,其中有一層意思就是好事不是不可以做,怕的是他人習慣了你這樣做,甚而認為你天生就該這樣做。
生活裡常有這樣的事,當你好心幫人的時候,第一次幫他時,他會對你心存感激,第二次,他的感恩心理就會淡化,到了N次以後,他簡直就理直氣壯地認為這都是你應該為他做的,甚至當沒有了這種幫助時,他會對你心存怨恨,正所謂恩中招怨。
我們都知道做人要講義氣,也明白“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道理,所以當自己傾心相助的朋友離我們而去時,也許我們會苦悶並百思不得其解:雖然自己不圖回報,可事情不應如此,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道理?
而我們自己是否也因為接受了別人“一斗米”而淡漠了人家施米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