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 MIT 博士後,做出自己的「MIT」】#離美返台研發器官晶片
國立交通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副教授陳冠宇,自清大博士班畢業後,曾至頂尖學府──美國麻省理工,做博士後計畫。
就在陳冠宇的研究生涯如日中天之際,交大邀請他回台任教──這對當時年僅 31 歲的陳冠宇而言是莫大的肯定,也是難得的機會;然而,陳冠宇在美國的獎學金還有一年才結束,若選擇返台服務,就得放棄在全球頂尖實驗室進行到一半的研究,甚至是未來進入國際大藥廠就業,擁有頂尖研究資源、獲得優渥待遇的機會──是什麼原因,讓陳冠宇最後選擇回家?
▍最新《世界人才在台灣》季刊入手 >> bit.ly/3pQtPE7
▍線上書展優惠,2021 全新季刊這裡訂 >> bit.ly/3cmoa4z
「清大生醫工程研究所」的推薦目錄:
- 關於清大生醫工程研究所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清大生醫工程研究所 在 竹科大小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清大生醫工程研究所 在 科技產業資訊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清大生醫工程研究所 在 Re: [請益] 清大生醫v.s. 師大化學- 看板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清大生醫工程研究所 在 NTHU BMES 國立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 的評價
- 關於清大生醫工程研究所 在 國立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暨研究所)介紹 的評價
- 關於清大生醫工程研究所 在 清大#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醫學科學系#陽明#成大#醫工系 的評價
- 關於清大生醫工程研究所 在 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蘇昱璘|Part1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清大生醫工程研究所 在 清大生醫工程出路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 ... 的評價
清大生醫工程研究所 在 竹科大小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40周年園慶系列研討會🎉
✨「下世代半導體發展趨勢」✨
本次研討會很榮幸的邀請到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蔡能賢執行長為我們分享下世代半導體的發展趨勢,蔡博士於1989年加入台積電擔任研發部門經理,成功的開發並量產1.0與0.8微米,並於一廠和四廠擔任廠長期間,建立工廠管理與品質系統,協助台積建立製造優勢的基礎‼️退休後的生活,即受母校清大之邀,回到材料系擔任榮譽客座教授👍👍👍
本次研討會除了分享隨著半導體產業在先進製程的推進下,透過人工智慧晶片演變、先進製程及封裝測試的發展等,來推論未來領域之需求技術開發及下世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亦提供在座的學員們人生新的觀念及啟發🤩
#本次研討會真的收穫滿滿🥰
#精神抖擻的學員們陶醉的聽到最後👏
-----------------------------------------
倒數2場次!請把握報名參加!
📌11/24-13:30-16:30「後疫情時代~智慧醫療與科技防疫」-講師:饒達仁/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教授﹑莊曜宇/工業技術研究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副所長﹑賴朝松/長庚大學工學院院長
📌11/25-09:30-12:30「後疫情時代~資通訊軟體產業趨勢」-講師:施振榮/宏碁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張仁炯/微軟台灣人工智慧研發中心執行長﹑簡禎富/人工智慧製造系統研究中心主任
👉詳細活動時間地點等資訊與報名網址如下:https://saturn.sipa.gov.tw/edu/index.jsp
清大生醫工程研究所 在 科技產業資訊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清大團隊用超音波活化腦細胞 成功治療帕金森氏症
解開了生物為何能聽見超音波之謎,把對超高頻聲波更敏感的細胞蛋白質注射到小鼠深層腦區,讓它也能感受超音波並進而活化細胞,成功治癒小鼠的帕金森氏症。
一種安全、非侵入性的「開關」來控制細胞活性;光波雖安全,但僅能作用於人體淺層約0.2公分的深度;磁波可以深入人體,卻無法聚焦,不夠精準;超音波穿透深度夠,可達15公分,又能聚焦患部,是最安全可行的方式,但問題是如何讓人類的細胞也能感受到超音波並進而活化?
林玉俊表示,所有的哺乳類動物體內都有一種「高頻聽覺壓力蛋白」(Prestin),會對超音波產生反應,只是人體中這種蛋白對超音波極不敏感,幾乎沒什麼反應。因此,林玉俊開始研究海豚、鯨魚、蝙蝠這些生物能聽見超高頻聲波的原因,透過基因圖譜比對,找到了牠們高頻聽覺壓力蛋白中特殊的胺基酸組成,以此改造小鼠的壓力蛋白並殖入細胞,立即將牠對超音波的感受能力提升了十餘倍。......
清大生醫工程研究所 在 NTHU BMES 國立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 的推薦與評價
葉同學於醫環系畢業後至清大材料所攻讀碩士班,隨後到中研院化學所涂熊林老師擔任研究助理,不久後就要到美國打拼,恭喜他! 希望有朝一日能帶滿滿的寶貴經驗與學弟妹們分享 ... ... <看更多>
清大生醫工程研究所 在 國立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暨研究所)介紹 的推薦與評價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本系兩大主軸方向:生醫工程科學與環境分子科學,係建立在物理與化學的基礎之上,而應用於生物、醫學與環境之跨領域科學,不但需求性高、發展迅速、 ... ... <看更多>
清大生醫工程研究所 在 Re: [請益] 清大生醫v.s. 師大化學- 看板graduate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pewen0701 (Pei-wen)》之銘言:
: 各位版友大家好,我朋友是化學系本科系的學生,目前研究所清大生醫備取,
: 照前幾年的經驗應該是可以備取上的,而師大則是對過答案應該是會上的。
: 現在他在要選哪間學校感到煩惱不已。
: 她的興趣很明顯是在化學系,且她聽說過生醫未來不好找工作,工作出路窄,
: 而且未來找工作不只看學校還會看科系。
: 因此她很煩惱是要選校名好但較無興趣的清大,還是選自己有興趣的師大化學系。
: 她為此選擇感到煩惱不已,希望大家能給它一些意見,謝謝
清華醫工所是一個年輕的系所,除了幾位資深的合聘教授外,
其他皆為成立之後新聘之助理教授。
我們的發展方向主要以生醫材料及生醫感測器為主,因此我們的老師主要分為
兩個領域-生物,以及化學/材料。
我則為其中一位具有化學/材料背景的助理教授,我在台大化學畢業之後
到台大材料所攻讀碩士及博士,我想我的跨領域應該還蠻適合針對這個問題發言~
我覺得師大化學是個很棒的系所,我也覺得作化學研究相當有趣,
未來的出路不管是傳產或是半導體都能佔有一席之地,所以大家的推薦不無道理。
我想要補充說明的是,醫學工程的發展領域可能比大家想得都還要廣得多。
很多鄉民一聽到生醫/生科/生技,可能就先倒退三步,準備明年再來。
一般生科院畢業同學的出路是窄是廣,這個我不熟就不多言,
但是醫工領域則與前面幾個科技有很大的差異性喔。
舉例來說,化學 vs 化工,如果從就業考量很多人會優先推薦化工,因為是工學院。
從這個角度來看,醫工就像是生物醫學科技在工學院的版本,
而在台灣醫工的主要研究團隊也有很多是化工系或是相關領域的。
再來,醫工培養的人才範圍相當大,包含醫療電子、生醫材料、醫療器材、藥物開發
臨床診斷、快篩平台、輔具相關研究等等。
有機會走一趟醫院,舉凡手套、針頭、導管,甚至是MRI、CT都是屬於醫工人的研究
範疇。甚至連驗孕棒也算是感測器的一種喔。
再來我想談醫工人或是醫工研究領域的特色,這邊舉兩個例子:
1.植入型醫材,舉凡骨釘、導管、人工椎間盤、人工軟管甚至是人工心臟,
這些都屬於高單價的醫療器材。一個有塗層跟沒塗層的導管價差可能數百倍。
再舉個例子,台灣是螺絲釘王國,在製船業用的鉚釘裝滿一個20L汽油桶的價格
可能是幾塊新台幣就能買到,但是你一定知道植牙用的釘子絕對不是幾百塊就能
解決。這呈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是類似的材料,一但要進到人體內,
其價格就會大幅上漲。更重要的是,只要人類還存在,這樣的需求就會源源不絕。
2.醫療法規。上述這些高階醫材的研發廠商,就是台灣現在生醫產業的新興族群,
然而這些廠商過去聘用的研究人員主要以化工材料等等為主,卻常常發生因為
不懂法規的關係,作出來的東西,能用,但是不能賣。
因此醫材產業的研發人員必須具備高度的法規素養,這是醫工所的專業訓練,
也是其他理工生科領域不會培訓的部分。
因此,在清大醫工所,我們主要培養醫材相關產業需要的專業研發人才,
畢業之後,他們可以有完整的醫療法規訓練,豐富的臨床研究經驗(與醫生合作),
以及最尖端的生醫材料基礎研究。
雖然我們過去畢業的學生樣本數還比較少,主要包括數家竹北生醫園區的廠商,
也有投資開發公司的生醫顧問部分、TFDA的審查人員、製藥公司的研發人員等等。
而除了新創公司,也有包括台積電、BENQ、鴻海等電子或是材料公司投入生醫領域,
我自己的學生有畢業後去竹北生醫園區,也有在還沒畢業就拿到offer去新創的
檢測公司,也有到國外繼續念博士班等例子。
唯一沒看過的就是找不到工作XD
林林總總,只是想跟大家介紹,醫學工程是個非常有趣,且非常專業的領域。
我們需要不同背景的學生加入,生科、化學、材料、醫工都是可以加入我們的!
在所上,你可以選擇偏生物研究的老師,也有偏化學或是材料的老師,都很不錯。
歡迎加入XD
也歡迎發問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80.15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458378519.A.7F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