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期回顧 • 2019年7月號 • 影評||
馬來西亞電影向來甚少有機會在香港上映,亦非香港觀眾會主動接觸的地區片種。星馬相似的混雜語言系統總讓香港人感到不習慣,即使香港與星馬的文化背景有些許相似2018年末的《光》,終於衝出馬來西亞,走進國際視野中,讓人看見銀幕裡的馬來西亞。除了地道美食,除了文化混雜,還有一如每個城巿,基層的苦痛,以及小眾對抗大眾目光的掙扎。
.
電影是導演郭修篆2011年在眾多國際短片大賽獲獎作品《光》重製的長片,根據其兄的經歷發想、創作劇本,刻劃出自閉症人士在馬來西亞生活的故事。患有自閉症的文光,一次偶然下碰觸音樂,刺激了他的音樂天賦,決意用自己的方式找到演奏音樂的方法。文光的弟弟無法理解兄長對音樂執着的怪異行徑,只苦思如何在吉隆坡維持二人生計。理想與現實、正常與失常,兩種矛盾相撞,理應是一部不俗的電影。恰巧上期寫過的《5時恭候的證人》亦有飾演自閉症的角色,兩者相比,林智友生在小康之家,從小就擁有針對她需要的資源與愛;文光不那麼幸運,自幼父母雙亡,弟弟小學尚未畢業便知曉一輩子都是哥哥的照顧者,相依為命的發展在家庭關係上有了更多變數,照道理來說可以比《5》更加精彩。
.
然而,《光》雖用了許多筆墨描繪兄弟之間的羈絆,更出色的卻是探討文光的內在世界。擁有絕對音感的文光搜集玻璃杯取代買不起的鋼琴,這種探險的過程尤是有趣。文光與眾不同的思維與溝通模式,所有成功與失敗的情緒都牽動着觀眾,光以文光的獨腳戲,已是一大亮點。《光》無疑看得出導演處處用心。許多鏡頭如畫,隨意停下一幀畫面都能找到構圖的動機,明顯刻意為之。有聞《光》補拍了不少鏡頭,很多都講求天時地利人和。整部電影下來,足見視覺上的心力。
.
雖然感性上對於改篇自真人真事、花費四年時間拍攝的心血、自閉症家庭的難處與波動甚為感動,加上電影由弟弟執導、妹妹郭修彧配唱主題曲,獻給哥哥,然而脫離理性上卻仍能點出本片不少沙石,將情感從電影中硬生生抹走。由於改篇自短片,延續成為長片就需要為短片的設定添加合理的因由,但電影中許多因由的設計,都不那麼自然。故事的重大梗概固然合理,但不少細節在連起整部電影時,如同玻璃一樣,誰殘忍地指正,就應聲而碎。文光想買鋼琴的因由、文光決定製作鋼琴的想法怎麼來、弟弟在一場回憶中發現要包容文光等等,都絕非最好的表現方式。這種小節上的突兀配上讓人震撼的畫面,反而削去鏡頭上早就為觀眾鋪墊好的動容。
.
——〈砂礫淘金〉
《光》
.
文 / Firmiana @firmiana.ada
.
完整內容載於2019年7月號雜誌中。
.
《藝文青》現有未來一年訂閱及過往期數訂閱計畫,詳情可參考story highlight。
.
#光 #藝文青7月號 #藝文青 #asartisticasyou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介紹 訪問作者:林徹俐 內容簡介 神附於乩身的父,與女兒的溫柔對話 在煙霧縹緲中,有東西進入他的身體,他成了另一個自己──神。 神在時,父親不在…… 曾有一說,父親是女兒通往世界的媒介,倘若父親同時是神在人間的媒介呢? 自小,她便...
「混雜語言」的推薦目錄:
- 關於混雜語言 在 藝文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混雜語言 在 Beginnero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混雜語言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混雜語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混雜語言 在 老王樂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混雜語言 在 進藤喜彥 Yozines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混雜語言 在 全球最容易学习的语言?皮钦语——比英文容易一千倍的语言! 的評價
- 關於混雜語言 在 國粵英三種語言混雜, - #鐘嘉欣- 的神級罵人名場面! - #tvb港劇 的評價
混雜語言 在 Beginnero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猴子看猴子做︱甚麼是Monkey See Monkey Do】
"Then why Hong Kong people stock toilet paper?"
"Because monkey see monkey do."
https://beginneros.com/triviaDetail.php?trivia_id=1113
#新加坡 貿易和工業部長陳振聲在2月10日於中華總商會展開了一場閉門會議。其中,一段25分鐘錄音在2月17日流出。
他描述香港人急於儲存 #廁紙 的行為是一種「Monkey See Monkey Do」的白痴行為,指新加坡人一定不能像白痴那樣行事。錄音流出後,引起香港人強烈不滿。
「Monkey See Monkey Do」最早出現於1920年代的美國文化的 #皮欽語。這句皮欽語在中文的意思就是「#有樣學樣」,但在學習的過程只是模仿行為,沒有理解為甚麼會出現或發生這種行為。
皮欽語又稱 #混雜語言,是一種簡化版本的自然語言。這種語言來通常來自於兩個或以上的群體,由於他們之間沒有共同語言,為了互相溝通而發展出的語言。如香港人常說的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人山人海),亦是皮欽語的一個例子。
美國著名的兒童故事賣帽子《Caps for Sale:A Tale of a Peddler, Some Monkeys and Their Monkey Business》中,就有類似的意思。
故事中的帽子推銷員因為沒有人購買他推銷的帽子而在樹下休息,睡覺前他將所有帽子放在頭上。睡醒後,推銷員發現除了在他頭上的帽子外,其他帽子都被猴子偷走了,儘管他如何大叫,猴子也不願意將帽子還給他,只是一直在模仿他的動作。
推銷員十分生氣,更厭惡地丟下了自己的帽子,這時,猴子們也將頭上的帽子丟下,最後推銷員成功收集所有帽子再次推銷。
------------------------
<想每日閱讀冷知識?將專頁設為搶先看吧!>
◆ 網站:https://www.beginneros.com/
◆ Youtube:https://goo.gl/OEJrGt
◆ Instagram:@beginneros
混雜語言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時事英文] What is 「晶晶體」?
看到各位老師都在網路上對「晶晶體」發表意見,我也來湊一腳好了。
在社會語言學(sociolinguistics)中,「語碼轉換」(code switching)──包含雙語及多語的轉換──有許多不同的定義,學者們對語碼轉換也有不同的理解。
首先,讓我們來釐清一些詞彙的定義:
★★★★★★★★★★★★
1、語碼轉換(code switching)係指於對話的語句中,使用一種以上的語言進行交替,一些學者也稱為句間轉換(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例如:你為什麼要用「雞」這個字?What were you thinking?
2、語碼混用(code mixing)係指語句內的語言轉換(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例如:Actually,寫這篇文章可能不是好的idea,可能會被haters罵。
語碼轉換可視為一種社會現象,亦可根據社會文化的脈絡(sociocultural contexts)將語碼轉換分為兩種:
a.情境語碼轉換(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
「情境語碼轉換」係指情境的轉變所引起的語碼轉換──「說話者需要改變自己的語言,以適應不同的情境。」例如,我在與朋友討論政治新聞時,可能會用正式的中文;但聊一般的生活議題時,則使用臺語。
b.隱喻語碼轉換 (metaphorical code-switching)
「隱喻語碼轉換」係指在情境不變的情況下,說話者為了改變語氣或雙方的關係而轉換語碼,以表達某種特定的意圖。此舉打破了情境與語言選擇的關係,因此交際的對象就需要花費更多心力來揣測語碼轉換的用意。例如,我以親切的臺語叫孩子來吃飯,他們卻不予理會;但當我使用較正式的中文時,則可增強語氣並賦予語言更多的力量。
★★★★★★★★★★★★
3、語域(register)係指於不同場合或領域中所使用的特定語言風格。好比新聞用語、辦公用語、課堂用語、廣告用語或日常談話。例如,我在非正式的場合中可能會用「爸爸」(dad) 而不是「父親」(father)。
★★★★★★★★★★★★
4、外來語,又稱外來詞或借詞(loanword),意即從別的語言借來的辭彙。例如,披薩(pizza)、冰淇淋(ice cream)、吐司(toast)、與三明治(sandwich)(不好意思肚子有一點餓,還沒吃晚餐)都是外來語。
★★★★★★★★★★★★
5、洋涇浜語 (pidgin) 又稱「混雜語言」,是一種簡化的自然語言。由缺乏共同語言的群體所發展而成,其地位低於一般語言。例如,洋涇浜英語(Chinese Pidgin English)是19世紀中外商人所使用的混雜語言。僅有口頭形式,而無統一的書面用語,其變體亦相當繁複(long time no see、no can do、look see)。
★★★★★★★★★★★★
6、克里奧爾語 (creole) 是一種穩定的自然語言,由洋涇浜語發展而成。其特徵為混合各種語言的詞彙,有時也會摻雜其它語言的文法,故亦稱作混成語或混合語。例如,港式英語的「yum cha」(飲茶),以及星式英語(Singlish)中「wah」(吃驚)與「shiok」(酷)等詞彙。
★★★★★★★★★★★★
7、跨語言實踐 (translanguaging) 是由多元識讀與多模態的概念衍生而來,旨在強調語言實踐中的變動性。由於當代語言的使用,習慣混雜各種不同的語言,並結合多元媒介來建構意義以進行溝通,因此「跨語言實踐」常使用在語言教學。
★★★★★★★★★★★★
語碼轉換不僅是一種語言現象,也是一種社會現象,乃因社會對人們的言行產生約束力──「語言行為策略及語言形式的選擇,常取決於說話者與聆聽者的社會地位」。沒有任何一種論述,能夠全面地解釋「語碼轉換」此一社會語言學現象。但通過不同學者的研究,我們得以對該現象有更深入的瞭解。
我個人認為,李晶晶的「晶晶體」乃出於習慣,亦能藉此拉近其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而韓市長於美國商會的演說,是否屬於「code switching」的範疇?就讓同學們自行下結論了,因為我想--keep living。
★★★★★★★★★★★★
參考資料:
Auer, P. (Ed.). (2013). Code-switching in conversation: Language, interaction and identity. Routledge.
周振鶴. (2013). 中國洋涇浜英語的形成.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55(5), 1-18.
Cohen, L., Manion, L., & Morrison, K. (2007).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許朝陽。 (1999年)。語碼轉換的社會功能與心理。外國語文,(2),57-60。
何萬順. (2009). 語言與族群認同: 從台灣外省族群的母語與台灣華語談起. 語言暨語言學, 10(2), 375-419.
Joshi, A. K. (1982, July). Processing of sentences with intra-sentential code-switching. In Proceedings of the 9th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Volume 1 (pp. 145-150). Academia Praha.
Ke, I. C., & Lin, S. (2017). A translanguaging approach to TESOL in Taiwan. English Teaching & Learning, 41(1), 33-61.
Muysken, P., & Muysken, P. C. (2000). Bilingual speech: A typology of code-mix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n, L. K. (2003). 台灣雙語併用者的語言使用與語言功能的分化. In 中國社會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Photo: Google.com
★★★★★★★★★★★★
關於Singlish的相關報導lah: http://www.bbc.com/culture/story/20160919-the-language-the-government-tried-to-suppress
★★★★★★★★★★★★
More at 阿滴英文
混雜語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介紹
訪問作者:林徹俐
內容簡介
神附於乩身的父,與女兒的溫柔對話
在煙霧縹緲中,有東西進入他的身體,他成了另一個自己──神。
神在時,父親不在……
曾有一說,父親是女兒通往世界的媒介,倘若父親同時是神在人間的媒介呢?
自小,她便知道父親是替神行事的使者,在自家客廳裡,她目睹神透過父親身體,處理人世間疑難雜症,種種與人有關的困擾。
原本,熟悉且固定面孔來此,隨著口耳相傳,陌生人進駐,闖入私密生活空間。陌生人帶來更多陌生人群,神到時,問事者必到,神不來的日子,家則回歸寧靜。
關於神,她說:
沒有見過神,不知道祂是否在那神像軀殼裡,還是如父親所說雲遊四海,而作為神之乩身也只是替代,父親把身體借給神,在某些時間裡自身主權喪失,成為一具載體。──〈神驅〉
對於有所求的人,她認為:
新的求神隊伍裡職業身分混雜,觀察一段時間,便能知曉有人生活不缺但真心信仰,也有人因發覺自我的不足與缺漏,需要天上的神,加上地上的神一併付出神力。──〈借問眾神明〉
面對父親,她態度是:
為了剪斷命運或父親性格裡那條環帶,我努力讓自己聽得他人言語中真實與虛假,我決定成為第一個絕對相信父親,且對他絕對誠實的人。──〈入乩之前:相信〉
神究竟在不在?這是她長久以來的疑惑。
善男信女目睹父親敞開軀體接納神,證明了神在,卻也因其額外所求,神力抵不過人性的貪求。
這是一本描繪父親與神之書,也是女兒給父親的一場獨有的演唱會。
透過文字,是為了感受不被了解的父親,也是為了自己。
信仰虔誠的父親卸下神的光圈後,也如凡人,有自己的忙碌和煩惱,如莫比斯環般,在信任與被背叛中迴旋往復。努力讓自己聽懂他人語言中虛假與真實的女兒,試圖讓自己成為父親背後剛強的屏障。
懂命理的人都知道,人的命運不能被說破,否則將起變化。從不信到成為神使,從質疑到相信,一生有如濃密森林般的父親,正式開啟⋯⋯
・隨書附贈「福符」書卡(3*10公分)一張。神明開出的符多種,如最常見的淨符,為清除穢氣之符。而「福符」,則有帶來好運,增加運氣、貴人之意。
・封面設計理念:
即便替神行事的使者,神不來的日子仍是一位父親。雖然父親職業特殊,但家家那本難念的經依然難念。本書藉由父親的特殊職業,來對比家庭遇到的那些平凡不過的日常中,親戚之間與家庭關係的緊張。
畫面中煙霧裊繞圍繞著父親「工作中」七星步伐的身影作為引子、俱儀式配色的金色、紅色配色點綴,但又浮誇太過宗教的形式感,給人一種父親工作時手足胼胝的形象。封面使用大亞進口美術紙張五色印刷,並以燙金方式象徵香灰噴出的光芒。——海流設計
作者簡介:林徹俐
生於台南靠海小鎮灣裡,寫字的白羊座女子,從1999年開始喜歡五月天。
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畢,現就讀於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班。
在各端奔忙的日子裡,希望能將生活所感都化為文字,期望自己能成為不斷書寫的人,在遙遠未知的未來繼續寫著。
作品曾榮獲府城文學、紫荊文學獎、懷恩文學獎、打狗鳳邑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國藝會補助等。
出版社粉絲頁: 印刻文學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混雜語言 在 老王樂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ME音樂翻唱之特別企劃「返場」-「華語金曲:10 20 30」』
《你啊你啊》Cover by 老王樂隊
From 魏如萱 / 末路狂花 / 2016
和著酸甜苦辣
在生活裡起舞歌唱
此次受TME騰訊邀請參與翻唱金曲之特別企劃
並以不同角度與編曲,給原本悠揚的弦樂換上鼓點和貝斯,營造出與原曲不同的氛圍與詮釋。
老王樂隊版《你啊你啊》從一開場就進入了他們自由的律動氛圍。混雜著不同語言各種有趣段落都和老王樂隊詼諧又暗諷的風格相得益彰,生活的點滴在這律動中都被拋進輕鬆的海洋球裡,彈跳起快樂的小小波瀾,待極具特色的大提琴響起,這些活躍的精靈又歸於寧靜,和琴弦一起拉扯出酸澀的意味。如同每個人平凡的日常都有酸甜的兩面,但無論什麼滋味,世界都無法阻止我們和著這些酸甜苦辣,在生活裡起舞歌唱。
- - - - - - - -
《你啊你啊》
作詞:魏如萱
作曲:魏如萱
製作人:李漢群
編曲:廖潔民與老王樂隊
主唱:張立長
鼓:馮會元
Bass:廖潔民
木吉他:張立長
電吉他:童偉碩
大提琴:邵佳瑩
和聲:張立長/馮會元/邵佳瑩
錄音師:蔡周翰
錄音室:Lights Up Studio
混音師:康小白
混音室:Bypass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孫仲舒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鈺德科技

混雜語言 在 進藤喜彥 Yozines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歡迎大家來到我這週的Yoziness Channel!
已經好久沒有出好多人敲碗的全日文Vlog了😅最近也真的很少拍日文相關的影片,但是可能頻率沒那麼高但我還是會依然繼續做日文相關的影片🙏🏼
今天我跟日僑學校的學姐一起去健身房健身再去吃叫做【AMAVIE】的健康小餐廳!
我租借的健身房是在東區的【WOW Training Fitness】
雖然這次沒有說100%全日文 但是我相信很多在生活上的日文大家也有學到一些😝
對了對了 可能很多人會質疑為什麼我沒有對學姐講敬語 那是因為我們真的很熟了所以才可以用平輩的方式講話👌🏼
在剪片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我們講話中日夾雜這麼嚴重🤣
不管了!如果這一次的影片有不錯的回響,我下次要跟學姐挑戰中日英打混雜Vlog!!😂
希望大家有喜歡我今天的影片 如果有喜歡的話記得幫我按讚訂閱分享😚
那我們叫我下週再見囉🏋🏻♂️
M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yoshihikoshindo/
學姐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hizukax__/
Contact: yoshihikoshindo@icloud.com

混雜語言 在 國粵英三種語言混雜, - #鐘嘉欣- 的神級罵人名場面! - #tvb港劇 的推薦與評價
國粵英三種語言混雜,#鐘嘉欣 的神級罵人名場面!#tvb港劇#華麗轉身 · 張國榮連眼裏的血絲都演出來了 ,這個演技真的是給跪了! · 一部經典爆笑港劇,這才叫經典 中的經典, ... ... <看更多>
混雜語言 在 全球最容易学习的语言?皮钦语——比英文容易一千倍的语言! 的推薦與評價
皮钦语,并不是特指一种语言,只要是“ 混杂语言 ”,都可以被称之为皮钦语。我觉得很多马来西亚人一直以来都在说皮钦语,哈哈!请订阅我的专页和频道!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