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比亞迪、IDM風雲會 布局第三代半導體逐鹿中原
電子時報00:06何致中/綜合報導
新世代半導體發展趨勢風起雲湧,醞釀20多年的氮化鎵(GaN)、碳化矽(SiC)並非嶄新的「黑科技」,但隨著無線通訊技術、充電技術越來越需要具「高功率密度」特性的寬能隙(WBG)元件,GaN、SiC等明顯優於主流矽基(Si-Based)半導體的性能備受重視。
特別是在「未來車」相當有機會成為下一個資通訊產業革命的主戰場的此刻,欲想在電動車卡位的龍頭集團業者無不摩拳擦掌。除領頭的國際IDM大廠包括英飛凌(Infineon)、意法半導體(STM)、Cree、羅姆(Rohm)等業者外,中系功率半導體與電動車大廠比亞迪集團,以及台灣EMS龍頭的鴻海集團,紛紛著手對於SiC、GaN領域更深遠的布局藍圖。而針對近期包括兩岸、海外等龍頭大廠布局狀況,以下為DIGITIMES所作整理。
IDM廠轉向8吋廠生產 凸顯領跑者角色
儘管台系業者包括鴻海、中美晶、台積、聯電、富采投控、漢民、穩懋等,力求大打跨界集團戰儘速合縱連橫。惟領跑的國際IDM大廠「轉進8吋晶圓廠」生產已然增速,包括意法、羅姆等,近期英飛凌也宣布與Panasonic共同量產8吋矽基氮化鎵(GaN-on-Si)新品,預期2023年上半新品將進入市場。
而此舉正是力圖突破目前第三代半導體元件價格明顯高於矽基元件2~3倍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主流的6吋廠產能也不足以因應未來被廣泛應用於3C充電領域的GaN-on-Si元件。
英飛凌大中華區總裁蘇華、意法亞太區副總裁暨台灣區總經理Giuseppe Izzo等也公開指出,第三代半導體領域IDM大廠們已經卡好最佳位置,GaN、SiC的市場接受度目前看來也比預期快。
IDM廠在技術、產品組合、整體解決方案都相當完整,甚至是第三代半導體在材料以外的各種電源IC週邊包括驅動器、MCU等全方位配套策略,目前恐怕仍是寬能隙元件領域發展最全面的主力。
比亞迪、鴻海各自出招 共逐EV、第三代半導體大計
鴻海總裁劉揚偉於SEMI論壇中指出,EV將持續替第三代半導體的SiC、GaN鋪路,未來也可望成為一座「新護國神山」。
新世代化合物半導體潛力高 新護國神山待醞釀
事實上,化合物半導體也包括一般稱為第二代半導體的砷化鎵(GaAs)、磷化銦(InP)等等,穩懋副董事長王郁琦指出,化合物半導體繼5G RF應用、手機用3D感測應用等,後續包括未來的6G、衛星通訊、車用光達(LiDAR)、生物辨識等,在在都需要更多的化合物半導體,也將成為次世代半導體關鍵之一。
整體來看,舉凡光學元件、充電元件、通訊元件等,囊括寬能隙材料的第三代半導體潛力持續被市場重視,而不管是業界老鳥或集團新兵,組隊大打世界盃的風雲集結態勢為現在進行式,更可能往國家產業戰略方向角度前進,這也回應鴻海總裁劉揚偉所述,台灣已經在矽半導體享有高度成就,如何複製到剛起步的第三代半導體,打造一座「新護國神山」,更是未來產官學研界重點任務。
隊長資料整理:
TrendForce示,2021 年各國 5G 通訊、 消費性電子、工業能源轉換及新能源車等需求拉升,驅使基地台、能源轉換器(Converter)及充電樁等應用需求大增,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GaN)及碳化矽(SiC)元件及模組需求強勁。氮化鎵功率元件成長幅度最高,預估今年營收將達8,300萬美元,年增率高達73%。據TrendForce研究,氮化鎵功率元件主要應用大宗為消費性產品,至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8.5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78%。前三大應用占比分別為消費性電子60%、新能源汽車20%、通訊及資料中心15%。據TrendForce調查,截至目前有10家手機OEM廠商陸續推出18款以上搭載快充的手機,且筆電廠商也有意跟進。
全球SiC功率市場規模至2025年將達33.9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38%,前三大應用占比將分別為新能源車61%、太陽能發電及儲能13%、充電樁9%,新能源車產業又以主驅逆變器、車載充電機(OBC)、直流變壓器(DC-DC)為應用大宗。
漢民科技集團,控股公司。打入華為5G基地台供應鏈。
旗下「嘉晶」(61.2%)為國內前二大磊晶矽晶圓供應商。
旗下「漢磊科技」(100%)為國內最大功率/類比IC晶圓代工廠、全球第九大矽磊晶圓廠,生產MOSFET、IGBT及二極體。
4吋廠600~1200V SiC SBD/MOSFET已量產。
6吋廠1700V SiC SBD/MOSFET已量產
SiC晶圓薄化可達100微米。
因應5G、電動車應用帶動功率半導體需求,研發WBG寬能隙材料的GaN氮化鎵、SiC碳化矽製程,漢磊旗下三座晶圓廠都已通過車規認證並量產。
去年EPS-1.64元。今年上半年EPS 0.07元轉虧為盈。
今年7月營收6.31億元續創新高,月增4.43%、年增41.08% 八月營收再創新高
漢磊布局化合物半導體超過10年,這將是未來營運主軸,近2年策略上正往氮化鎵、碳化矽、車用MOSFET、二極體、靜電保護等TVS等5類別發展,特別鎖定車用相關,今年已看到成效,由於碳化矽與氮化鎵產品價格比一般半導體高,對漢磊營收或獲利都會有幫助。漢磊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營運展望皆樂觀,因為還有很多客戶排隊要產能,「客戶追單仍多,產能滿到年底沒有問題」。惟上半年剛虧轉盈,EPS還未顯現,
詳細更多第三代半導體個股資訊 以及鴻海集團、環球晶集團、廣運集團、穩懋集團等各大集團的布局與精選好股,等待大家來發掘喔。
再麻煩大家多多按讚分享,
您的支持與鼓勵是我最大的原動力,
非常感謝!
------
🏆【張捷主流產業選股術 數位訂閱】
✔️主頁 → https://reurl.cc/NX3jke
🏆【2021張捷產業冠軍班 週二晚上課程】
✔️冬季現場班(10~12月)→ https://reurl.cc/Ag3GpY
✔️冬季直播班(10~12月)→ https://reurl.cc/qmYMog
消費性電子產業未來趨勢2021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商業數據圖解】一張圖看懂「台灣消費&生活產業TOP 20」變化排名
3個台灣「2020全年度台灣消費&生活產業TOP 20變化排名」新情報news!
💡 TOP 20成長產業類型:非店面購物、疫後生活型態、不動產關聯服務
💡 TOP 20衰退產業類型:交通運輸、旅遊零售、3密型服務業
💡 近5年高速成長產業別:媒體代理及買賣、活動售票、中古汽機車零售、數位新聞
==============================
消費及生活產業涵蓋批發零售、餐飲觀光、運輸物流等產業別,承載著最大量的就業人口,並擁有與其他眾多產業別高度關聯的產業特性。因此,消費及生活產業的興衰榮枯不僅直接牽動GDP、物價與就業等核心經濟數據表現,更是民眾感知經濟與生活滿意度的敏感訊號。
2020年在疫情衝擊下,台灣消費及生活產業出現了較過往更為劇烈的動盪變化,許多成長穩健的防禦性產業意外成為疫情重災區。但同一時間,疫情也開啟了整體社會對於消費與生活型態的反思,對於成功抓住新趨勢變化的產業別而言,疫情反而成為逆勢成長的契機,例如非店面購物零售關聯業別、宅配快遞等與疫後新生活型態密切吻合的服務業別等。
不僅如此,我們也觀察到,不動產代銷、買賣仲介及不動產投資開發等不動產關聯業別,因受惠於台灣優異的防疫成效,吸引內外資加碼布局,帶動2020年產業規模顯著擴大。
未來流通研究所每年定期彙整台灣細部產業別營業額及歷年成長率,提出台灣消費及生活產業營業額TOP 20變化排名,分析主要成長及衰退產業,並歸納產業關聯性及提出台灣消費及生活服務年度Mega Trend,協助掌握高速變化的產業趨勢。
📣 TOP 20成長產業類型:非店面購物、疫後生活型態、不動產關聯服務
2020年台灣電子購物業營業額年增16.09%,不僅為受益顯著的產業代表,同時也扮演著非店面零售關聯產業鏈的火車頭,拉動眾多周邊支援服務業高速成長。例如協助線上廣告投放的媒體代理及買賣業,2020年營收年增42.23%;單層直銷業受益於近年成功轉向網路營銷及民眾購物模式轉變,取得56.46%的成長;支援電商物流最後一哩路的宅配快遞業亦年增35.67%。值得注意的是,「單層直銷」與「媒體代理買賣」分別為2020年台灣消費生活產業第2與第3大高成長業別,代表著以線上購物為中心,台灣非實體零售產業生態圈的全體強勢成長。
受益於優異的防疫成果,2020年台灣不動產關聯服務業別意外成為疫情下強勢成長的黑馬產業。2020年台灣不動產內需市場展現出穩定成長的優異表現,吸引不少台商返台投資及大型外資集團來台進行相關布局。2020年台灣不動產代銷業營收規模年增40.16%、不動產買賣仲介業年增31.19%,而不動產投資開發業甚至在高達新台幣1兆763億元營業額的龐大產業規模量體之上,持續成長18.17%,相當值得注目。
📣TOP20 衰退產業類型:交通運輸、旅遊零售、3密型服務業
2020年來台旅客人數驟減1,049萬人次,與2019年相較跌幅高達88.4%,其中觀光遊客人次跌幅更高達91.8%,與2019年相較降低超過770萬人次。如此驚人的跌幅直接衝擊台灣旅遊關聯產業,其中旅行業營業規模衰退67.68%,為2020年營收衰退幅度第1高的消費及生活產業別。其他相關產業別如遊覽車客運業亦衰退23.79%、觀光旅館及一般旅館業則衰退20.77%。部分與旅遊高度相關的零售業別同樣遭受嚴重打擊,例如以免稅店為主的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衰退29.53%、珠寶零售業衰退21.42%、行李箱包類零售業衰退14.08%、服飾零售業衰退13.42%。
📣近5年高速成長產業別:媒體代理及買賣、活動售票、中古汽機車零售、數位新聞
零售行銷數位化趨勢推升「媒體代理及買賣業」產業規模近5年成長幅度高達3763%,漲幅相當驚人。而另一項受益於數位化的產業類別為「數位新聞出版業」,近5年產業規模成長659%,相對於實體新聞出版業近5年衰退23.39%的走勢,更凸顯出版數位化的典範移轉浪潮已無法避免。
✍️下載【商業數據圖解】2020年台灣消費&生活產業TOP 20變化排名圖解情報請前往:https://reurl.cc/GdNaVG
✍️下載【商業數據圖解】2020年台灣消費性食飲品與生活用品內銷變化排名圖解情報請前往:https://reurl.cc/g8YqDb
-----------------------------------------------------
關聯閱讀:
2021【商業數據圖解】2020年台灣消費性食飲品與生活用品內銷變化排名:https://reurl.cc/g8YqDb
2021【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https://reurl.cc/Q7YZ25
2021【商業數據圖解】台灣2020年Q4購物季主要電商平台流量解析:https://reurl.cc/3NKeyO
2020【商業數據圖解】台灣實體零售業的網路銷售大追擊:https://reurl.cc/NXYynm
#商業數據圖解
#零售產業
#電商產業
#餐飲產業
#旅遊產業
#物流產業
#生活產業
消費性電子產業未來趨勢2021 在 優分析UAnalyz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USB4崛起,需求逐漸攀升,高速傳輸IC廠祥碩(5269)營運爆發
.
業界預期USB 4市場需求將在2021年開始明顯攀升,進入下半年將進入爆發成長。祥碩(5269)有望受惠這波趨勢,搶下大筆商機。
.
另外,超微目前也正著手開發新一代5奈米製程的Zen 4處理器, USB 4介面預期也將在超微產品線當中。且蘋果也開始在M1架構的Mac產品線全面導入USB 4,使得USB 4商機開始進入爆發成長期。
.
USB 4需經過取得認證標章,因此能夠跨越門檻的廠商再度減少,目前具備自行開發實體層(PHY)矽智財(IP)的IC設計廠的鈺創、祥碩、創惟、威鋒有機會受惠。
.
未來展望:
進入2021年後,祥碩有機會受惠於USB 4商機,推動相關產品逐步量產並貢獻營收。法人指出,祥碩USB 4產品線有望在上半年全面到位,下半年隨著客戶需求,將開始量產出貨,成為推動祥碩業績成長的新動能。
.
💼關於祥碩(5269):
祥碩(5269)是高速傳輸介面控制IC設計廠,屬於全球領導廠商。
祥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祥碩,代碼:5269)成立於2004年3月24日,由華碩轉投資的高速傳輸介面IC公司,華碩與旗下華誠創投、華敏投資,分別持有祥碩40.7%、8.19%、4%股權。
.
主要產品線包含:SATA、PCIe 及 USB3.0/3.1、Type-C等高速傳輸介面的控制IC設計,以及儲存設備控制IC設計。主要客戶為MB主機板品牌、筆記型電腦及桌上型電腦全球組裝大廠、消費性電子品牌大廠、消費性電子組裝廠、全球資料儲存應用廠商及主要硬碟供應商。
.
🧑💼主要產品:
(1)PCIe橋接晶片:
讓電腦相關產業可以依其需求延伸擴充其所需
之SATA、USB3.2及PCIe規格。
(2)高速切換器:
讓主機板客戶可依其需求擴充顯示介面、PCIe或是增
進訊號強度藉以拓展不同的應用。
(3)USB3.2裝置端晶片:
透過USB3.2裝置端控制晶片與主控端晶片相
互配合,使用者可輕鬆升級電腦效能,減少等待時間增進工作效率
與生活品質。
(4) IO Hub:
相當於傳統PC中南橋的角色提供完整的規格延伸可能。.
.
競爭對手:
國內競爭廠商包括威鋒、矽統、威盛、禾瑞亞、智微、創惟、鈺創、凱鈺、旺玖等,國外廠商有Fresco Logic、NXP Semiconductors、Renesas Electronics、安國、群聯、Maxim、Silicon Motion、Texas Instruments等。
~~~~~~~~~~~~~~~~~~~~~~~~~~~~~~~~~~~~~~~~~~~~~~~~~
✨533健檢來啦~✨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8%),2019年39.3%
ROE是衡量企業用股東投資的資金來賺錢的效率。
(ex.ROE 39.3%表示企業能用股東投資的100元賺到39.3元)
當企業每年持續賺到現金,便會累積在帳上,每年使公司淨值推升,公司價值也會水漲船高。
ROE高的公司,淨值提升速度快;ROE低的公司,淨值提升速度慢。
.
⭕️營業利益率(>0%),2019年31.2%
如果公司的獲利率不夠高,那麼營收成長對獲利的貢獻也是有限的。所以要看 『營業利益率』。
.
⭕️本業比例(>80%),2019年101%
如果公司的本業獲利比重不高,那本業的月營收成長,對獲利的貢獻就變得很不確定,所以本業比例的條件訂為(>80%)。
.
⭕️營運現金流(>0億元),2019年15億元
如果公司無法從每一筆營收中產生現金流入,那麼月營收創新高就沒有意義。
.
⭕️負債比(<60%),2019年25%
公司需要不斷投入資金才能讓營收持續成長,如果負債表率已經很高了。那麼公司能再投入的潛在能量有限,所以負債比條件訂為 (<60%)。
.
#股魚價值K線
#善用股魚533檢測,篩選體質強健資優生
https://bit.ly/2Ex7XLw
消費性電子產業未來趨勢2021 在 疫情帶來轉機!2021年快速成長的四大科技趨勢 - Deloitte 的相關結果
但與此同時,產業也迎來前所未見的科技大躍進,在疫情「零接觸和遠距」的兩大訴求下,無論是5G技術、雲端運算或是虛擬實境,各種企業服務與消費性電子科技都有了突破性 ... ... <看更多>
消費性電子產業未來趨勢2021 在 後疫情時代10大電子產業趨勢,醫療照護、居家與AI互聯健康 的相關結果
後疫情時代下2021年十大電子產業趨勢,醫療照護、居家與AI互聯健康、智慧家庭。我們的世界,經歷過了前所未有的2020年!隨著全球大疫情的爆發, ... ... <看更多>
消費性電子產業未來趨勢2021 在 生活中四大場景,推動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爆發性增長 的相關結果
阿里巴巴國際站發佈消費電子行業報告,剖析近期全球消費電子市場發展並眺望產業趨勢。 2021年全球消費電子市場規模達6,900億美元,而根據阿里巴巴國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