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康報報
【#僑委會 #索取免費華語教材素材】
#海外雙語寶寶看過來!
#學中文自己來
全球華文網 :http://www.huayuworld.org/
我知道很多家庭是雙語寶寶,可能面對英文或其它國家做為第一語言的時候,而我們的母語(華語) 教材資源更是得來不易,就算找中文繪本都有難度,更別說華語教材了。
介紹給爸媽們,來自台灣的僑務委員會 OCAC的 #全球華文網,是一個極豐富的線上數位教學平台,上面有適合各個年齡層的華語教材可以自行下載印製,(若是需要紙本教材,還可以自行至僑委會索取)
像是網站上 #學華語向前走 單元,內容包括會話課文、生詞表、句型練習、兒歌韻文及遊戲,標音符號為注音及拼音。課文內容取材自節慶、民俗、傳統食物等文化層面,同時也補充了傳統歌謠及詩歌,以日常生活對話為主軸,兼具溝通、文化、連結、比較與社區等面向。
全球華文網素材有從學前班開始,k1~3,到適合小學至初中的各個年齡層,可有效增進學習者日常生活中聽、說、讀、寫,以及跨文化各面向之華語文能力。
每一個階段都有搭配課本及作業本,如果是在家自學的爸媽們不用擔心,因為有教師指南可以作為教學依據,讓你和孩子可以有系統、持續不斷的自學或是由老師用以授課。
全球華文網:http://www.huayuworld.org/
海外雙語寶寶看過來 在 Nana媽咪x Q踢派- 【雙語寶寶vs 語言學習發展 】... 的推薦與評價
重要觀點是語言只是種生活方式不是學科,台灣人本來就都是雙語成長,上學說國語,回家跟阿公嬤說台語客家話還常幫忙翻譯,沒人教過,也不會混淆呀! 住國外唯一就是要能 ... ... <看更多>
海外雙語寶寶看過來 在 你想讓孩子說流利雙語嗎?我如何從0歲開始培養中英雙語兒-下集 的推薦與評價

本集Sunny老師跟大家分享 雙語 培養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 長大都只說英文不說中文有解嗎、家長每天家庭工作兩頭燒沒辦法做到 雙語 怎麼辦、如果父母 ... ... <看更多>
海外雙語寶寶看過來 在 Re: [寶寶] 在家養出雙語小孩教學(0~3歲) -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推薦原 po ballII 提的內容
不推原原 po 的文...
也來貢獻我的一點想法...
而且抱歉 這篇沒什麼媽寶點
本身在美國剛博班畢業(數學)
一路看著自己與週圍人們而得到的感想
我不是教育或語言的專家
關於語言學習
如果沒有在大約十歲以前 沉浸在那語言的環境
往後人生註定無法達到「母語」的程度
若要達到雖然非母語 但是可對人生造成顯著幫助的程度
例如能使用那語言工作 或者只是能用那語言多查到一些資料
重點是:不要怕&持續學習
而做父母的 想要讓孩子對於外語 不怕&持續學習
最重要的是
1. 身教
2. 態度
身教:
一家人規劃出國旅遊
父母行前做功課時 除了找中文的資訊
也用外語做了許多功課 讀評價 訂房 買門票
到了當地 父母努力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和當地人溝通
基本上就是 爸媽表現出
外語是門除了在教室和課本以外也很有用的工具
不是十分擅長也沒關係
慢慢用外語搞懂一些自己需要的資訊 可以帶來很多收穫
態度:
放手讓孩子經營自己的興趣
偶爾引導到「你看 用英文(外語) 可以查到更多資訊呢」
當我們在看維基百科的條目
點一下英文版本 常會發現英文的資料又多很多
再回到「身教」提到的 帶著孩子慢慢讀
未必要全讀(這不是計分的閱讀測驗) 只要多能讀到一些有趣的資訊 就值了
例如哪個電影明星的幾段過往情史之類的八卦 (誤)
身教和態度讓孩子對於外語的感覺是正面的
未來若需要時 他們自己會再找資源進修
而不是「英文能力在學測/指考當天達到高峰 上了大學除了唸原文書就再也不碰英文了」
一路看下來 非母語的外語能力能到在二十歲以後對人生產生幫助的人
重點都是有「持續學習」
而小時候的 0-3 歲教英文 幼稚園送雙語
對於持續學習應該沒有決定性的幫助
(可能還是有... 我有個英文很好的朋友
她說她上雙語幼稚園時 有次她哭了 外師就全程抱著她教課
後來她偶爾會假裝哭 這樣外師就會抱著她
可能帶給她對英文的正面印象?!!)
0 - 3 歲教外語 呃... 先把母語弄好吧
與其多教會一些外語單字 大多是在滿足父母的虛榮心
也不是說都刻意不要接觸外語
例如 剛好有很棒的英文兒歌專輯 讓孩子唱唱跳跳 也很好
但期待長遠下來對孩子英文能力產生影響是不切實際的
題外話... 數學應用題理解力障礙 這個是全世界學生都有的毛病!!!
我在美國開課教大學生數學 (幾乎都是美國人)
超多人也是看到應用題就放棄了
變成是我在解釋給他們聽應用題在講什麼
我通常客氣地說
「你們都知道英文不是我的母語 如果我能懂應用題在說什麼 你們一定也可以的!」
明明問句開頭寫「How much …」意思就是要你回答多少錢嘛
為什麼有的學生給我的答案是 XX 年..... (抱頭倒地)
簡而言之 數學應用題 我的感想是
1. 搞懂題目要問什麼資訊(時間?長度?數量?)
2. 找到有哪些已知的資訊(已知的速度 距離 價錢...)
3. 掌握可用的工具(公式或把這些資訊套在一起的邏輯)
最後補一些媽寶點...
最近滿三歲的兒子是雙語寶寶 在家全中文 在 daycare 全英文
中文讀物取得不易 我們常是拿著英文童書把故事用中文講出來
兒子在學校聽講英文都沒問題
有次我拿著平常會唸的英文童書 變成用英文讀 看看他的反應
唸沒多久 兒子就用極其疑惑的眼神看著我 說
「媽媽,NO!」
直到我又變回中文 他才又開心聽故事...
在家99% 的講出的語言都是中文 只會有少數英文單字
最近最愛講的是「Mine! Mine!」
配上很急的表情和動作
估計是在 daycare 搶玩具搶食物時的好用字彙之一
※ 引述《ballII (無限期徵才)》之銘言:
: ※ 引述《tonite ( )》之銘言:
: : 板上的各位媽媽們好,我對於英文教學有一些經驗,我希望把我所設計的學齡前小孩雙語養成的操作方式介紹給大家。但是,問題在於我自己沒有小孩,因此我擔憂在設計上可能不是很周到。以下是我跟身邊朋友小孩相處經驗 + 我自己的英文教學經驗所設計的活動,希望能夠請各位媽媽看看。
: : 今天來介紹的活動,是屬於最入門的【單音節單字】篇~因此0~3歲的寶寶是完全沒問題的。
: : 總共有2個單字,且分別只有一個音節:「in」與「out」。in 就是裡面,out 就是外面。您可以選擇小朋友熟悉與喜歡的家具或場所,例如:
: : Baby in ~
: : Baby out ~
: (恕刪)
: : 推 momoko10306 :
: : 推 Cinlody : 推m大,我是相關科系,所知也是雙語反而讓孩子兩邊 07/19 00:49
: : → Cinlody : 學不好,讓孩子母語流利、語感建立之後,學其他語言 07/19 00:49
: : → Cinlody : 才會學的好。以上純粹是個人所學分享,勿戰 07/19 00:49
: 我也認同Cinlody,
: 尤其我對一些年輕人的中文語言邏輯與論述能力感到很頭痛啊……
: 把母語基礎打好真的是王道。
: 至於雙語環境,
: 其實我看中的是「雙語刺激嬰兒腦部發展」的優勢,而不是單純語言學習。
: 平均而言,雙語嬰幼兒學說話會較慢,(因為比較難啊,)
: 但這個檻兒通常過了就好了。
: 我本身並不建議在中文裡摻一些外文單詞,
: 而是完整的外文語句持續數小時。
: 例如爸爸對孩子純講日文,媽媽對孩子純講中文,
: (爸媽之間則用英語)(對,我就是在說酪梨壽司XD)
: 或者家裡純用中文,托兒所純用英文,
: 或者單一照護者週一三五純用中文,週二四六純用英文,
: 這樣孩子才能完整的學習各語言的語感,不至於太錯亂。
: 我也是雙語環境長大的(國台語),很慢才開口說話,但開竅後語言發展極好。
: 英文則是小五才開始學,只聽或看英文童書,會認字但不會背單字。
: 國高中後英語都拿很高分,大學讀原文書也毫無問題。
: 去美國讀書後……第一年超慘,課常常聽不懂,
: 學生給我這位助教的評鑑也寫得很狠(「She doesn't speak English at all.」),
: (生醫類學生都很挑剔,也常常來跟我吵分數……)
: 但我之後就突飛猛進了。
: 若家裡沒有人擅長英文,
: 個人覺得好好把中文磨到精即可。
: 語言邏輯建立好之後,等他長大再把他丟到英語環境裡磨吧。
: 以上為個人淺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8.119.90.2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32117220.A.A32.html
還有的是 有些東西我自行翻譯就回不去了
兒子超愛的湯瑪士小火車裡的 Sir Topham Hatt 我翻成「站長」
結果去年底回台灣 六歲的外甥糾正我那是「胖總管」
但兒子無法接受 於是只好繼續稱「站長」
猜測應該也是因為
如果還不會喊 more 老師就不知道還要幫你添食物哦~
我有個表弟 從小生長在國外
頂多每一兩年和我阿姨回台灣幾週
他們母子中文對話還可 但他畢竟英文好得多
中學時期某次回台 愛上了美而美早餐
他盡自己所能搞懂菜單內容
每次回台 每天都去報到 和早餐店阿姨點餐+閒聊
這才是有效的學習語言 比去中文學校都有用多了
※ 編輯: RoseGold (68.119.90.233), 07/21/2018 08:37:42
另外 我媽媽雖然只有高中夜校畢業
但她小時候也是數學最好 背科苦惱
而且她的方向感超好
所以可能也影響到我
十年前的我也會覺得「美國數學博士好強」
如今... 感覺自己好魯蛇 唸博是個會摧毀自信心的旅程
低薪 高工時 未來工作的不確定性...
中文的聽和說不難 中文的文法相對簡單
一二三四聲的音調練個幾個月就能掌握
難是難在讀和寫
對於在台工作時都用英文
生活僅限於買東西 遊玩 普通交朋友 的外國人來說
要達到這樣的中文程度不算太難
美國中學的數學教育應該是比台灣還失敗很多的
不然我也不會看到那麼多令人想翻桌的數學考卷了
美國的教育模式會讓強者越強 弱者越弱
但一部分也是因為 唸不好書沒關係
行行出狀元 學個技術 以後仍可達到小康的生活
不過美國人普遍表達能力都很好
例如看新聞 訪問辦案的小鎮警官或路過的路人
會看到他們的口條都很好
另外台美兩地一個很大的差別是「期待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前陣子接收了台灣朋友給的一大批十年前的巧虎雜誌
所以也常帶兒子看巧虎 感謝他讓我兒子會學乖乖刷牙...
巧虎的教材基本上就是設計 期待小朋友變成一位「乖孩子」
美國還沒聽到有這種教材 也許只是我沒看到
但基本上美國文化很鼓勵小朋友多試多玩多調皮
例如兒子話還講不好時 有次在 mall 發現亂叫會有回音
於是一直亂叫
路人大叔看到他這樣 加入他的亂叫 兩個人在合音 X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