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梅爾的靜謐日常】
歷經80年(1568-1648)動亂不平,在擊敗西班牙帝國後,尼德蘭7省終於獲得獨立,成立荷蘭共和國,至今仍留給後世無限影響與憧憬的荷蘭『黃金時期』(Golden Age)自此揭開序幕。
黃金時期的荷蘭,經濟與文化高度發展,在航海、貿易、科學、軍事和藝術方面皆有精彩表現。如今最受世人景仰的荷蘭畫家之一~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1632-1675),短短43年人生中,見證了黃金時期的繁盛,也承受燦爛光芒的殞落。1672年,就在維梅爾去世前三年,荷蘭遭受英、法雙強聯合兩位(今德國地區)大主教圍攻,遭遇嚴重危機,最後雖奇蹟生存,但盛況已難再返。戰爭所帶來的經濟重挫和民生凋敝,也是導致維梅爾晚年負債累累的主要因素。
生前雖有一定名聲,卻沒那麼廣為人知,死後也長期被輕忽,一直到19世紀才獲得普遍認同,這位身兼客棧老闆、畫商和(業餘)畫家的傳奇人物,以他精湛的技藝,為後世記錄下黃金時期最寧靜耽美的時刻。
◆美國收藏的首幅維梅爾之作◆
由於作畫太龜速,產量原來極稀少,加上部分作品散佚不可得,導致維梅爾如今傳世作品僅有30多幅,這其中約有1/3輾轉來到美國東岸,光是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典藏便有五幅。《拿水壺的年輕女子》(Young Woman with a Water Pitcher,ca.1662)是大都會館藏中,相當能體現畫家成熟風格的代表作,也是第一幅飄洋過海來到新大陸的維梅爾作品。
(補充說明,如今被典藏於美國的維梅爾作品:紐約弗里克收藏館持有3幅。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有4幅,但《Girl with a Flute》尚未完全確認為維梅爾所作。)
1887年,美國金融家、慈善家兼收藏家-馬昆德(Henry Gurdon Marquand,1819-1902)在巴黎以800美元買下這幅《拿水壺的年輕女子》。當她隨著馬昆德橫越大西洋抵達美國時,便成為維梅爾在美國的首度現身之作。1889年,馬昆德將自己諸多藝術收藏捐贈給剛成立不久的大都會博物館,《拿水壺的年輕女子》也在其中,從此她便在此頤養安居,靜待眾人到訪探望。
說到這裡,有誰跟我一樣很想穿越到1887年的巴黎,早馬昆德一步搶下這幅畫?(組團報名請+1)
◆《拿水壺的年輕女子》◆
《拿水壺的年輕女子》展現維梅爾典型成熟風格,一切講究理想均衡,如此寧靜美好。同時傳達畫家對於家庭主題的興趣,也以幾乎是窺探的視角,表現出17世紀荷蘭女性在開啟每日活動面對眾人前,打理自己時最私密的一刻。
按照維梅爾的習慣,光源通常來自於左側。從帶著淡淡金黃,暈染自窗外的光線來看,此時天色已亮,正是清晨時分。這位富裕人家的女子準備洗漱,她用右手輕輕將窗戶打開,左手拿著泛著光澤的鍍銀水壺,戴上講究的亞麻頭套保護衣服和髮型,避免被濺上水花,這類頭套在寒冷冬天中也有助於保暖。
溫煦晨曦不只溜進室內,同時還透過亞麻頭套輕撫了女子的臉龐。你看那亞麻透光的效果,被表現得多麼細膩迷人!
整個畫面呈現出荷蘭黃金時期中,理想家庭的樣貌:所有物品都被放在該放的地方,鍍銀水壺、水盆和銀這種金屬本身都象徵純潔;紅、藍、黃等主色調在畫面中巧妙呼應,彼此和諧。由窗戶、地圖和桌面構成的三個矩形也各自安然,增強畫面穩定效果。光是經由主要的三種色彩和簡單形狀,維梅爾便實現了家庭生活中,靜謐安適的一刻。
=====================
水盆旁的精緻珠寶盒側邊隱隱露出一截絲帶和珍珠項鍊,加上鋪在桌上,明顯要價不斐且取得不易的東方織毯,都證明該女子來自富裕的上層或中產階級家庭。女子右上方的地圖當時是荷蘭家庭中常見裝飾,展示出畫家的國家自豪,由此可知,荷蘭人民多麼享受黃金時期的經濟繁華與社會寬容。
因為海上貿易高度發達,地圖在荷蘭成為結合國家勢力、科學發展和藝術表現的重要代表物品。不僅如此,荷蘭人那時侯也是世界上地圖製作技術的領導者,無論在質或量方面,都有驚人成就。除了地圖,另外如地球儀、航海圖表或地圖集等,都讓荷蘭人給開拓出一番天地。
因此,維梅爾畫中的地圖,也意喻理想荷蘭家庭的一部分→身為共和國公民,又擁有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牆上怎能不掛地圖呢?
◆17世紀荷蘭女性◆
17世紀的荷蘭女性角色主要是在家中從事家務,如今看來雖然傳統,但相較歐洲其他封建國家,荷蘭女性享有的自由和權利卻是高出許多,畢竟這是一個相對富足與寬容的社會。在荷蘭文化中,家庭是重要避風港,也被視為共和國縮影,是公眾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則理想家庭的平穩運轉也反映出政局的相對穩定和經濟繁榮。
對於荷蘭某些特定人士來說,居家需要經過特別裝飾以炫耀財富和社會地位。但即使是普通市民,房屋就是與家人、鄰居和朋友互動的地方,在社交生活中相當重要。《拿水壺的年輕女子》所在場景為家中一個具有隱私性的空間,顯示女性在家庭功能和國家發展中扮演著絕對角色,同時傳達黃金時期的人民生活有多麼安穩富足,更訴說著當代婦女的居家美德。
◆畫中女子身份◆
至於畫中女子是誰?說法不同,可能是最常為畫家充當麻豆的維梅爾夫人凱特琳娜(Catharina Bolenes,1631-1687),或者是維梅爾的大女兒瑪麗亞(Maria Vermeer,1654-1713之後)。
凱特琳娜總共為維梅爾生下15個孩子,其中4個在出生不久便早夭,存活下來的11個孩子中,也有半數無法活到成年時期。推算起來,兩人於1653年結婚時,男生21歲,女生22歲,此後婚姻維持22年,直到1675年維梅爾去世。在維梅爾去世前一年,也就是1674年,凱特琳娜誕下最後一個孩子,但只活到4歲,名字不詳。
歸結以上數字,可以說凱特琳娜在這22年的婚姻生活中,大多數時間都處於懷孕的狀態,如果拿水壺的年輕女子真是凱特琳娜,那應該是她少數沒有大腹便便的時候。另外這幅畫作完成時,大女兒瑪麗亞才約莫8歲,因此成為畫中人的機率比較低。
=====================
話說回來,瑪麗亞就是維梅爾最著名作品《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ca.1665)中,那位有著清澈雙眸與誘人粉唇的少女,當時她真的已經是個荳蔻少女了。瑪麗亞後來於1674年,約20歲之際,嫁給了同鄉台夫特一位絲綢商人之子。一年後,維梅爾即告別人世。
根據維梅爾死後的財產清點,凱特琳娜也擁有與畫中女子相似的亞麻頭套,所以我們就暫且相信畫中人便是維梅爾夫人吧。
類似維梅爾家如此龐大的人口規模,不僅現代罕見,在17世紀的荷蘭也並非常態。那時的荷蘭家庭平均生育3~4個孩子,過多的人口,如維梅爾一家,對生活品質、教育照養和經濟狀況都是極大的挑戰。幸虧維梅爾有個富岳母,為這一大家子緩解了一定程度的經濟問題,讓他多數時間不至於過於煩惱現實壓力,可以仔細地緩慢地畫畫。
所以這麼說來,如今藝術史與我們老百姓還要感謝這位富岳母--另外一位瑪麗亞(Maria Thins,ca. 1593-1680)。
◆維梅爾的光線藝術◆
繼續看《拿水壺的年輕女子》。
光線,向來是維梅爾作品中最迷人之處。
從《拿水壺的年輕女子》看來,維梅爾已經不把線性透視法則視為首要規則,而是意識到光由色彩組成,不同顏色之間在視覺上會彼此影響(這跟19世紀末的點描派理論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例如,披覆在後方椅子上的藍色布料反射在金屬水罐的側面時,呈現出較深的藍色;另外紅色織毯上的圖樣則調整了水盆底布的淡金色調。你看那水盆上映照出的織錦花色多驚人!堪稱集合高度觀察力、光學研究和寫實技法之大師手筆。
但是維梅爾的光又不同於巴洛克繪畫始祖卡拉瓦喬(Caravaggio,1571-1610)那明暗對比劇烈的強光,而是讓光線灑落、布滿人物、物件和整個空間之中。從畫面裡的任何一個角落--就連牆面的特定色調和肌理,也有作為襯托光線的來源、強度和質量之作用,同時構成整幅作品重要基礎。仔細看,牆上有晶瑩微光煦煦搖曳,這就是維梅爾巧心經營,不再受限於主題或人物,由光線和空間本身敘說的精采故事。
這類描述生活日常的風俗畫,之前向來比不上具有崇高地位的歷史畫,但透過光的高超精巧表現,風俗畫和小人物也可以凌駕塵俗如此不朽。除了維梅爾,還有誰能做得到?
維梅爾畫人物如同達文西的『暈塗法』(sfumato),人物輪廓線並不清楚,而是隨著光線與空氣逐漸暈開。根據X光分析,這位畫家也不太畫草圖或素描,就像卡拉瓦喬這般天縱英才也是直接在畫布上起筆作畫,他們藉由光影,而非線條,形塑筆下的世界。當然這件事發展到19世紀末,由於受到日本浮世繪西傳到歐洲影響,梵谷開創出線條和色彩強烈的表現主義時,又是另一番局面了。
◆將日常轉化為永恆◆
運用在荷蘭短暫日照條件下捕捉到的自然光,結合光學知識和精筆細磨雕砌出的光之藝術,維梅爾讓現實題材超越了物質之美,將日常生活化作永恆時刻。直到如今,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依舊撼動無數人。因此有機會遇到維梅爾,千萬要好好寒暄一番。
#維梅爾
#荷蘭黃金時期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Met
#美東也是維粉必訪重地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 網路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日本截尾貓|唐貓基因突變長出波波尾 迷倒日本天皇變招財貓 歌川國芳浮世繪都畫佢 日本截尾貓(Japanese Bobtail)自古以來都有招財及幸運的文化象徵。跟唐貓相若的外表,憑其短小的波波尾,成功迷倒一眾西方貓奴。今集《動物百科》就跟大家介紹牠們吧。 日本截尾貓的祖先有指是千多年前,由中國或...
浮世 三 千 老闆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週上映電影】
① 《戀戀銅鑼燒 あん》
神秘老婦人德江出現在甜點舖,為失去人生希望的老闆千太郎,帶來獨門紅豆餡,只消嚐一口就停不住的甜蜜滋味,讓饕客慕名前來搶購。就在銅鑼燒生意蒸蒸日上之際,關於老婦人的謠傳漸漸蔓延,過往傷痛被迫悄悄揭開。甜而不膩的紅豆餡,就如同德江極力守護的回憶,被溫柔包裹在美味的銅鑼燒裡,感動了每個人......
■ 永瀨正敏獨家專訪 http://www.biosmonthly.com/contactd.php?id=6496
-
② 《#百日紅》
★ 2015 法國安錫動畫影展評審獎、西班牙錫切斯奇幻影展參展、蒙特婁奇幻影展今敏獎、觀眾票選最佳動畫獎
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以大膽的畫風與春宮圖名聞天下,其天賦異稟的女兒阿榮,與弟子池田善次郎,三人同住在一處破舊的房子裡過著清苦的生活。百日紅的繁盛花事,恰如江戶浮世繪畫師的形象,彼此對繪畫的態度、技巧與認知大不相同的繪師們,用畫筆,將江戶時代的精神展現在世人面前。
預告連結 ▶︎ https://youtu.be/CQ2AIijB2JA
-
③ 《#暴力年代》
在紐約最為黑暗、卻也是充滿機會的黃金年代,亞貝與妻子安娜一起經營的石油運輸公司正大規模的擴張版圖,沒想到劫油車、搶案一樁接著一樁發生,漸漸揭露輝煌閃耀的美國夢下,暴力猖獗的真實模樣。眼看所有努力就要化為烏有,安娜決定挺身而出,以暴制暴,用自己方法捍衛他們得之不易的一切。
預告連結 ▶︎ https://youtu.be/L5aRg-GZGPo
(資料來源:yahoo電影)#BIOS電影啟事
浮世 三 千 老闆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日本截尾貓|唐貓基因突變長出波波尾 迷倒日本天皇變招財貓 歌川國芳浮世繪都畫佢
日本截尾貓(Japanese Bobtail)自古以來都有招財及幸運的文化象徵。跟唐貓相若的外表,憑其短小的波波尾,成功迷倒一眾西方貓奴。今集《動物百科》就跟大家介紹牠們吧。
日本截尾貓的祖先有指是千多年前,由中國或朝鮮商人經商時傳入日本的一眾唐貓。有別於長尾唐貓,牠們的尾巴變短,是後來基因突變的結果。不要少看牠們的地位,有指古代日本曾出現過嚴重鼠患,為免鼠患威脅當時盛產的蠶絲,曾有天皇下令要全國放出所有貓咪往街上滅鼠。貓咪亦因控制鼠患有功而意外地深得天皇的寵愛。自此由普通街貓一躍成為天皇的寵兒,甚至有傳曾經有一段時期,牠們高貴得只有天皇才可以飼養。直到1968年,有人將日本截尾貓帶往西方,牠們才為人熟識。東洋背景加上波波尾的特徵,外國人就將牠們起名為日本截尾貓(Japanese Bobtail)了。日本截尾貓因其幸運及招財的文化象徵,深受日本人景仰及喜愛。牠們是不少浮世繪師的寵兒,例如江戶時代有名的歌川國芳,其作品就有大量日本截尾貓的蹤迹。而現代常見的招財貓,牠的原型同樣是一隻日本截尾貓。可見古時貓咪崇高的地位。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412/RZRS7YPZJRBKTPPQ2SJUIW7JM4/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日本 #截尾貓 #唐貓 #中國 #招財貓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dkm1rcKv_c/hqdefault.jpg)
浮世 三 千 老闆 在 Mr.Lock洛克先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據說在午夜12點走過女鬼橋後
階梯會從12階變成13階..
這真是我見過最直接性
最有感覺的都市傳說
實際走訪測試下
階梯竟然..
女鬼橋電影預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A4Wa9E5Kpo
#女鬼橋 #都市傳說 #實際走訪
-------------------------------------------------------------
追蹤我 👇
洛克的粉絲專頁-
阮奕嘉-洛克 https://bit.ly/2VZgyKT
洛克的Instagram-
Edd_dde https://bit.ly/2Mer8sM
-------------------------------------------------------------
克本泡湯行!神秘祭典
https://youtu.be/y6a2bJ5I-Fw
洛克XYuYu 翻唱《你一定要幸福》
https://youtu.be/N80zTkrGroE
我把本本刺在身上|首度大公開
https://youtu.be/8e3Ah0W70g8
浮世工作室裝潢過程
https://youtu.be/h5-IwExivaE
浮世工作室正式落成!
https://youtu.be/RNGZ9-utFpY
最狂約定!一個訂閱一千塊
https://youtu.be/BdciAYkdMbE
不是情侶也可以穿和服
https://youtu.be/Mz-by5jixqU
半年換四台相機!YOUTUBER神器開箱
https://youtu.be/RKV5l-HnW5I
光頭哥哥終結者來了!小心被終結
https://youtu.be/CRKi6j50Jww
都市傳焦 洛克突襲香蕉家
https://youtu.be/TBZ6wv_rG-Y
不是情侶也要去烏來泡溫泉
https://youtu.be/83kumHd-Y6w
洛克出售本本的鼻涕!實測癡狂粉絲!
https://youtu.be/y5nERpe6B8A
洛克的新宿事件!本本有寫輪眼
https://youtu.be/2oKvszN2xX4
-------------------------------------------------------------
相機:Sony a7m3+Sony a6400+Canon 80D
鏡頭:16-35mmF2.8GM Sony10-18F4
MIC:RODE VideoMicro
穩定器:如影SC
腳架:Manfrotto 三腳架
-------------------------------------------------------------
工作請洽詢Instagram:Edd_dde
浮世工作室Line:ukiyostudio (Eddi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CkDmGpAhNU/hqdefault.jpg)
浮世 三 千 老闆 在 Mr.Lock洛克先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全員逃走中 #事件延燒逃往北海道 #北狐牧場
-------------------------------------------------------------
追蹤我 👇
洛克的粉絲專頁-
阮奕嘉-洛克 https://bit.ly/2VZgyKT
洛克的Instagram-
Edd_dde https://bit.ly/2Mer8sM
-------------------------------------------------------------
克本泡湯行!神秘祭典
https://youtu.be/y6a2bJ5I-Fw
洛克XYuYu 翻唱《你一定要幸福》
https://youtu.be/N80zTkrGroE
我把本本刺在身上|首度大公開
https://youtu.be/8e3Ah0W70g8
浮世工作室裝潢過程
https://youtu.be/h5-IwExivaE
浮世工作室正式落成!
https://youtu.be/RNGZ9-utFpY
最狂約定!一個訂閱一千塊
https://youtu.be/BdciAYkdMbE
不是情侶也可以穿和服
https://youtu.be/Mz-by5jixqU
半年換四台相機!YOUTUBER神器開箱
https://youtu.be/RKV5l-HnW5I
光頭哥哥終結者來了!小心被終結
https://youtu.be/CRKi6j50Jww
都市傳焦 洛克突襲香蕉家
https://youtu.be/TBZ6wv_rG-Y
不是情侶也要去烏來泡溫泉
https://youtu.be/83kumHd-Y6w
洛克出售本本的鼻涕!實測癡狂粉絲!
https://youtu.be/y5nERpe6B8A
洛克的新宿事件!本本有寫輪眼
https://youtu.be/2oKvszN2xX4
-------------------------------------------------------------
相機:Sony a7m3+Sony a6400+Canon 80D
鏡頭:16-35mmF2.8GM Sony10-18F4
MIC:RODE VideoMicro
穩定器:如影SC
腳架:Manfrotto 三腳架
-------------------------------------------------------------
工作請洽詢Instagram:Edd_dde
浮世工作室Line:ukiyostudio (Eddi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DKfkVoNxL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