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2020年底落腳泰國曼谷蘇坤蔚地區(Sukhumvit)的小型社區「POWWOWWOW」,是一個集結日常食品攤、咖啡館、簡餐店、酒吧、週末市集的新興生活場域,找來曼谷建築設計公司all(zone)操刀,建立一個極簡且佈滿綠色植栽的開放式場域,讓POWWOWWOW既可當作商圈,亦可作為公園,同時滿足飲食、購物、休憩等需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10的網紅Thai Tony MinCha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角關係| | EP4| |清萊| |又一世外桃源| |翠峰茶園| |超美味綠茶| {清萊熱點Choui Fong翠峰茶園} 從台灣引進茶種和技術,清萊翠峰(Choui Fong Tea;ไร่ชาฉุยฟง)茶園經過多年的努力,在泰國打出了名號,同時因為整齊的綠茶園美景,成為...
「泰國建築」的推薦目錄:
泰國建築 在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空間設計|新世代的圖書館定義]
「數位原住民的新世代,具有很強的自學能力,那對於他們來說,為什麼需要圖書館?」
回想最後一次進到圖書館的經驗,先經過櫃台換證,接著來到書櫃陳列的樓層,嘗試找到少數的座位區,卻打開電腦做著下週課堂要交的報告。偶爾,會起身尋找參考書籍,但所需要的資料,好像網上都具備齊全了。
泰國建築事務所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Co. 調查青年世代對於圖書館的使用者需求,重新定義圖書館的用途,設計朱拉隆功大學建築系系圖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
❍ Replace books with people❍
﹋﹋﹋﹋﹋﹋﹋﹋﹋﹋﹋﹋﹋﹋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Co. 認為圖書館、乃至於建築系系圖是「以人為中心、創造連結的空間」,包含與人、與書籍、與場域出現的所有物件、材質的連結。
進到建築系圖的一樓,為灰泥材質的開放空間,不需要檢查證件和書包,而是桌椅都能夠移動的co-working space和展覽空間。
專訪中更提到,共享工作空間的設計,是因為建築系大多有學期製作、畢業製作的必修課,需要大面積空間做模型、討論、看圖。在開放空間裡,將會有不同屆的學長姐走過、路過,產生對話與交流。
剩餘的空間設計細節,就留給同樣是朱拉建築系友的 Gapthanavate 的專訪為你一一揭曉吧!
英文字幕專訪 ⇉ https://bit.ly/357rzjW
提示看點 ⇉ 書櫃設計、書籍陳列、自習室、演講廳的天花板
(圖片取自 W Workspace)
﹏﹏﹏﹏﹏﹏﹏﹏﹏﹏﹏﹏﹏﹏﹏﹏
❍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Co. ❍
﹋﹋﹋﹋﹋﹋﹋﹋﹋﹋﹋﹋﹋﹋﹋﹋
官網 ⇉ https://departmentofarchitecture.co.th/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設計人到曼谷必去的泰國創意設計中心 Thailand Creative & Design Center(TCDC) 和網美景點 The Commons Thonglor 也都是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Co. 設計的喔!
﹏﹏﹏﹏﹏﹏﹏﹏﹏﹏﹏﹏﹏﹏
❍ 台灣泰國設計需要舞台交流❍
﹋﹋﹋﹋﹋﹋﹋﹋﹋﹋﹋﹋﹋﹋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 致力於台灣泰國雙邊設計交流與推廣的自媒體,期待能夠喚起設計圈、乃至於跨領域背景、一般大眾,對於設計的意識。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itissaidtobedanger/
▶︎▶︎▶︎ 寫在撰稿之後
爬完關於朱拉建築系圖後,除了很想轉學(誤)之外,非常欣賞系方願意打破對於學習場域、乃至於圖書館的想像。我們通常會認為上大學就該精進課業,就像進入圖書館就該安靜埋頭苦讀,而常常忘記抬頭看看旁邊的同學是多麽有趣。
相較於台灣大學,朱拉隆功大學作為學術性大學,同時也有建築系、美術系,空間的設計更應該成為學生交流的催化器。回應近期台灣大學推動 未來大學施工中 Future in Progress 、學生奪回學習主控權的計畫,私心希望學校可以參考朱拉從空間下手的案例。
(但朱拉建築系學生,很多人都成為知名歌手、演員,又是另一回事了⋯⋯)
#台泰設計 #泰國設計 #TWTHDesign #DepartmentofArchitectureCo #Chula #Library #SpaceDesign #InteriorDesign #ArchitectureDesign #LibraryDesign #PublicSpaceDesign
泰國建築 在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85件回應疫情的泰國設計]
#慈先挑2件讓大家ㄆㄧˇㄆㄤ啦
快瘋了,好喜歡的泰國建築設計生活雜誌(泰英雙語)
art4d整理了85件回應疫情的設計。:.゚ヽ(*´∀`)ノ゚.:。
其中,慈慈挑出2個好喜歡的設計
⇉ (右)可攜式單次性手部用肥皂/object design alliance
⇉ (左)後疫情的四種空間規劃/ Imaginary Objects
猶豫型天秤座のme遇到了一點困難,請各位 #投票選出最有興趣的案例,讓慈慈深入找資料寫 #專題報導。
❍ art4d 這期講什麼
第273期,〈我們會再相遇 (WE WILL MEET AGAIN) 〉
回應疫情的85項設計,包含了
𝟙 創意解方 (Creative Solution)
𝟚 居家隔離設計 (Design From Home)
𝟛 藝術能幹麻 (What Can Art Do)
𝟜 防疫日記 (COVID-Diary)
⇉ 雜誌線上看|https://online.anyflip.com/ybpau/cobu/mobile/index.html
(圖片來源:art4d)
#每次看完泰國的雜誌都他媽很想成為媒體從業人員
泰國建築 在 Thai Tony MinCha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三角關係| | EP4|
|清萊| |又一世外桃源| |翠峰茶園| |超美味綠茶|
{清萊熱點Choui Fong翠峰茶園}
從台灣引進茶種和技術,清萊翠峰(Choui Fong Tea;ไร่ชาฉุยฟง)茶園經過多年的努力,在泰國打出了名號,同時因為整齊的綠茶園美景,成為清萊的熱門景點。
翠峰茶園,由來自雲南、孤軍軍官的張秉權先生1979 年創立,獲得前泰國九世王的皇家救助計劃支持,以及台灣「大陸災胞救助總會」的技術支援,加上張秉權的全力經營,翠峰茶園面積超過 1,000 萊,是泰國最有名的茶葉商之一。
茶園出產綠茶、烏龍茶、阿薩姆、紅茶、香片、鐵觀音及普洱等等。除了泰國出售外,也有出口到歐洲、美國、台灣和日本。
2015落成的新茶館,外觀設計感非常強,由泰國建築師傾心設計,曾榮獲世界級的The Architizer A+ Awards獎。位於茶園山脈的頂端,可以俯瞰整個茶園,欣賞風景外,還可以觀察茶農採摘茶葉。
許多泰國影視戲劇都到此處拍攝,旅遊媒體的報導,讓翠峰的知名度大增,不論假日或平日,遊客絡繹不絕,可以自由參觀茶園及拍照。
蛋糕和飲品都是由工人們親自採摘製作而成,綠茶甜品最受歡迎,包括綠茶Frappe及綠茶Crepe Cake,蛋糕上的嫩茶葉也是可以吃的,另外一番滋味。
在放眼望去一片翠綠的環境之下,呼吸著清新空氣,喝一杯茶吃一塊用茶葉製作的蛋糕,再愜意不過了!什麼工作壓力生活煩惱全都無影無蹤。
地扯: Mae Chan,Mae Chan District,Chiang Rai 57110,Thailand
開放時間: 每日 08:30- 17:30
工作聯絡:
Line: tonytonyau
WeChat: TonyAuTonyAu
Facebook: Thai Tony
Ig:thaitonyau
|thai Ton|:
w.facebook.com/Tony-1282216018571134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DeepDee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haitonyau/
Facebook▶https://ww/?ref=bookmarks

泰國建築 在 The Jam Factory-泰國建築師Duangrit Bunnag的即興創造空間 的推薦與評價
Jun 13, 2016 - 舊倉庫與現代大樓的對比,讓人更想一探究竟〈The Jam Factory〉;圖片提供/DBALP還記得上回在泰國知名建築師Khun Duangrit Bunnag專訪中, ... ... <看更多>
泰國建築 在 泰國建築與街景(第2頁)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泰國建築 與街景- 怎麼會拿郊區的建築來比?況且比差有什麼好比的,要就比好的。有去過曼谷自由行的人都知道,曼谷的國際化可是勝過天龍市,要說建築物,知名的也不少, ... ... <看更多>
泰國建築 在 La Vie - 由泰國建築師所領導的建築師事務所DBALP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由泰國建築師所領導的建築師事務所DBALP,為泰國曼谷蘇瓦納布機場最新航廈操刀,以泰國鬱鬱蔥蔥、植被茂密的景色為出發點,在機場內打造出帶有層層瀑布的熱帶雨林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