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了解泰王拉瑪9世蒲美蓬】
旅行有時不只是造訪景點、拍照、或享受美食而已,有時深入了解一些當地的政治、文化及習俗,也會讓自己增廣更多見聞!
蒲美蓬18歲繼位後,在位共70年,他對於泰國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因為他替泰國人民做了很多事情,改善了生活,尤其在水利建設及農業改革方面,他所推動的「皇家計畫」更是替泰國奠定了現今泰國米倉之國的地位。然而,人沒有十全十美的,不少人及外媒也對他處理泰國軍事政變及表態有所質疑,更有人覺得他目前的地位是經由造神運動而成就而來的。但是你對他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蒲美蓬於2016年10月13日逝世至今已滿一週年,自他去年10月13日駕崩至今,有將近1,200萬人次、或幾乎是泰國六分之一人口,曾前往曼谷大皇宮,向這位泰國人民心目中「永遠的國王」致上最後敬禮、瞻仰他的遺容。10/25-10/30 將舉辦皇家喪禮,目前也有將近10萬志工組成大隊,主要車站或碼頭設有志工站,並在大皇宮周邊道路引導民眾搭車或發送食物飲水及收集垃圾,讓前來致哀送別的泰人能獲妥善照料。
為何在泰國人的心中蒲美蓬具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成為泰國人心目中的父親,為何他的逝世讓泰國人如此的悲痛及追思,這一陣子我看了不少有關他的故事及新聞,這個網站的資訊挺豐富的,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看這個網站進一步了解哦!
如果身邊有泰國朋友,這幾天也別忘了跟他們表達哀悼之意,讓他們在異鄉台灣也能感受到台灣人的溫暖!
https://visionthai.net/topic/remembrance-king-rama-ix/
泰國喪禮拍照 在 芭樂人類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研究倫理是個重要議題,像電視「外鄉女」裡面那種沒取得工廠女工知情同意的臥底作法,就可能通不過現在的倫理審查。
不過到底怎樣才符合研究倫理,其實沒有一套SOP,而是依照國情、在地文化而不斷摸索。本日初登版的芭樂人類學家在泰國研究一貫道,一貫道信者相信求道茹素之後,死後身體會柔軟不僵硬,如同睡著一般安詳。喪禮之中幾乎都有大家去觸碰、確認亡者身體柔軟與否的動作,有時還將四肢從棺木中拉起給大家看看其柔軟程度。
人類學家在喪禮儀式中自覺要維護隱私、避免對亡者不敬而不敢拍照,發表研究時也小心翼翼。然而這樣的「倫理自覺」,卻反而與這些一貫道信眾們的想像和實踐相反──信眾透過這些照片和攝影,來證成自己信仰實踐的救贖,他們不但不忌諱,還經常將照片與錄影放上網路。那麼拍攝行為到底是否「觸犯禁忌」?有時候我們所熟悉的一套「倫理」價值,在田野中不一定有相同的意義。
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