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姐不喝酒,但愛葡萄酒🍷//
//WSET3證照以及小奢侈白馬酒莊餐會//
老姐還在廚藝學校時,協助銀行主管朋友A準備WSET3高階品酒考試的盲飲測驗(至於理論,A是巴黎第一菁英學校學霸😅,好幾百頁的課本已背得滾瓜爛熟),
結果好勝心強的老姐,雖然學校實習已排得滿滿、還要準備法國甜點師證照,但想說既然都跟著喝了那麼多葡萄酒,那也 #當跟屁蟲在巴黎考WSET3😆
A「WSE3理論很多,你沒有WSET2中階的基礎,在報名前你要不要先唸課本考慮一下」
我「歐,中階的課本已經自己讀完了,高階的課本在雅馬遜訂了卻寄丟,#我想長痛不如短痛能早點考就早點考💪」
結果我就默默的自己準備了三個月,還記得那時連坐火車去實習的通勤時間、午休的半小時,都一直在念WSET3的課本(學校有提醒要在上課前,把理論自己唸完)
之後在巴黎分校上課,為期五天,主要是以品酒為主,恩,怎麼說呢,#自己是全班社經地位最底層的🤣,其他同學不是葡萄酒相關產業、就是像朋友A因為交際應酬需要懂葡萄酒、或是葡萄酒投資者,
也有同學來上課是為了增進人脈,畢竟班上同學幾乎都是一般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所以午休時間,同學都會揪團去餐廳吃飯
恩,#不過當時我很窮,只去了一次,其他時間都待在咖啡店唸書😬
我很幸運,當身邊的朋友知道我在準備品酒考試,但自己又是窮學生沒辦法買酒喝時,#會用很多貼心的藉口邀請我參加朋友間的酒會
「Phoenix,你週末有沒有空?我們要在家Apéro吃吃東西喝喝酒,酒喝不完」
(結果到了現場,歐,這些酒已經超過一般Apéro的程度了,然後開始快樂的品酒時間😎)
「Phoenix,我們最近想去試試看新開的自動單杯酒酒吧,你要不要一起來」
(結果到了店裡,疑,為什麼每個人都說「Phoenix我儲值卡還有額度,喝不下了,你拿去選你喜歡的酒喝,不然也浪費」⁉️)
--學費如何賺回來分隔線🍷--
朋友B以前是越野腳踏車選手,20歲摔車受傷後,成立了一家公司,有蠻多說中文的客戶
當說中文的客戶來法時,朋友公司需要招待客戶在高級飯店的咖啡廳酒吧喝酒談生意,或是一起吃飯
恩,#但並不是所有的客戶都聽得懂英文,所以我就是擔當中文口譯,並幫不喝酒的朋友B補充為什麼侍者推薦這支酒、特色是什麼;至於飯局,則是翻譯菜色,跟有時解釋這道菜是如何製作的⭐️
慢慢的,朋友B就把選酒跟推薦菜色的責任丟給我了,畢竟對法國人好喝的酒,並不是亞洲客戶喜歡或習慣的酒😰
所以WSET3的學費,#最後就因緣際會賺回來了
我覺得在應酬上,我也喝到不錯的酒、吃到不錯的飯,幫個小忙不需要收禮金,恩,可能朋友體諒我是很忙的窮學生,加上法國人習慣公事公辦,所以還是有算錢給我
有感於比起品酒班上的其他同學,我底子實在太差,酒莊也只去過勃艮第,所以之後自己一個人報名了bettane+desseauve 在波爾多的葡萄酒之旅,其中包含 #白馬酒莊ChâteauChevalBlanc的品酒會跟餐會,喝了自己捨不得買整瓶的Petit Cheval 2004 (2013喝時還有點青澀), Château Cheval Blanc 2000, Château d’Yquem 1996 (#一瓶一萬塊台幣,買不下去😭😱😭)
在餐會上,我剛好坐在Kees Van Leeuwen教授(#白馬酒莊的顧問)邊邊,聊得非常開心,除了互相討論葡萄酒以外,知道我是做餐飲的之後,他也很喜歡問我對餐會上食物與酒的搭配心得
談到甜點
教授「你覺得甜點怎麼樣?」
我「恩...(想要委婉表達比起主餐,甜點有點弱),恩,如果邊邊有腐白酒Yquem 1996 ,甜點可有可無」
教授看我吃甜點吃得很辛苦「#我這杯Yquem給你,當作甜點精神賠償哈哈哈,你等我一下」
教授跑去後場,拿了當時開的兩隻Yquem軟木塞給我當紀念
當時是想要紀念自己順利在米其林三星、總統府、巧克力店實習結束,學校第一名畢業也拿到了法國甜點師執照,之後雖然以實習生的名義,但在米其林二星跟五星飯店代理了正職甜點師的工作,所以才會 #去波爾多酒莊當作給自己的小小獎勵
酒莊之行所費不貲(不是只有白馬酒莊),但因為朋友A背書,所以有優惠價
當時想說參觀三四個酒莊跟Saint-Emilion/Pomerlo、在酒莊吃飯、中間穿插大大小小品酒會、飯店兩夜,怎麼會這麼貴,結果...一進到飯店房間,好高級😱#詳情請看照片
雖然不是釀酒本科班出生,但是WSET3的證照還是足夠應付打工當服務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香港花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B女、Anthony;嘉賓:ROY哥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
波爾多酒莊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懶得爬文就看T大閒聊:波爾多紅酒預購軼事
.
近30年來,不論是為了「紅酒又助於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健康因素、或是為了附庸風雅追求時尚的品味因素,全世界葡萄酒的產量與消費,都較以往大幅成長。而在這一波的紅酒熱潮中,大家心目中最熟悉的高級紅酒代名詞,就是「法國波爾多的級數酒」。
.
1852年,法國最後的一位皇帝---拿破崙三世登基,他為人好大喜功,三年後在巴黎舉辦了首屆的「萬國博覽會」,展出的項目當然少不了法國葡萄酒,便要求波爾多當局提供一份頂級葡萄酒名單;
.
於是波爾多梅鐸區的葡萄酒貿易商,共同擬定了一份當時價格最貴的58個酒莊名單,並依價格區塊分成五級,這也就是「1855年級數酒」的由來。
.
時隔超過160年的今日,當年的58家級數酒莊,有的因經營不善倒閉消失,也有幾家因子女繼承分家而分拆,所以目前衍生為61家酒莊,其中名列第一級的共有5家,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五大酒莊」:Lafite、Latour、Margaux、Mouton、以及Haut-Brion。
.
波爾多的級數酒除了有淺顯易懂的分級之外,還有特殊的「預售」制度;每年9月採收葡萄後,經過釀造程序,在次年會把剛發酵完的葡萄酒磊入橡木桶中培養,在次年五月,波爾多的級數酒莊就會開始報價提供「預售」。
.
這些預售的葡萄酒還沒有完成全部的製程,通常仍需在橡木桶中繼續儲養,約20個月後才能裝瓶上市,這時就開始預售,對消費者而言價格固然比較便宜,不過酒莊可以提早得到現金的挹注,對於營運上也有所幫助。
.
波爾多預售制度已有數十年的歷史,酒莊通常不會直接販售給消費者,而是透過長年合作的幾家仲介商來銷售,每年五月波爾多預購報價之前,酒莊就會廣邀全世界各國的酒評家前來酒窖試酒,稱為「桶邊品嚐」。
.
而這些葡萄酒還沒有經過橡木桶的醇化與融合,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未必能分辨其中優劣,不過對於以品酒維生的酒評專家而言,必須要能夠藉著品嚐這些「半成品」,並打出分數,提供消費者購買的參考依據。
.
通常酒評家對於這些還在木桶中的紅酒,會給予一個範圍的分數,例如90-92分,因為沒有人能百分百確定它二年後裝瓶上市時,是否會有所改變? 酒評家們給予一個分數範圍,既可提供消費者作為選購參考,也可以避免日後再評分時落差太大難以自圓其說。
.
葡萄酒界著名的「評分天王」Robert Paker,就是靠著「桶邊品嚐」一戰成名。
.
1982年份的波爾多紅酒,對葡萄酒迷而言這是一個世紀年份,幾乎所有的1982波爾多級數酒都品質佳、耐陳年、且價格昂貴。不過在1983年的桶邊品嚐時,幾乎所有的知名專家都不看好1982年份的波爾多,認為它固然果味豐富、但層次與架構不足,應不具備陳年潛力;
.
當年的Robert Paker只有35歲,還是個剛進入葡萄酒界的新手,而且剛從律師專業到酒界,並不是科班出身的,不過Robert Paker桶邊試酒之後,力排眾議,宣稱這是他有生以來遇過最好的波爾多年份,並建議他的讀者「儘可能買進1982年份的波爾多頂級紅酒」。
.
Paker的評論遭致當時大部分酒評權威的否定甚至嘲笑,不過在二年後,1982年份的波爾多紅酒裝瓶上市後,大家發現Parker才是正確的;
.
這些紅酒在木桶中經過二年的儲養,變得果味迷人且層次複雜,確認就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年份之一。之後有些酒評專家紛紛改口,而原本最具影響力的酒評家芬尼根也因誤判而從此式微,取而代之的Robert Paker,不但成了新一代的波爾多專家,也進而在葡萄酒界喊水會凍,30多年來無人能撼動他一哥龍頭的地位。
.
波爾多酒莊在每年五月提供前一個年份紅酒的預售,消費者需全部付清款項,二年之後才能拿到這些預售酒,通常這些酒裝瓶上市後的價格,會較二年前的預售價格上漲,有些特優的年份,例如1982、1990,上漲的幅度甚至超過一倍。
.
不過這幾十年的波爾多預購歷史當中,卻有二個年份,在紅酒上市時的價格,反而是全面下跌的,比當初預售價格還便宜一些,就是1997、2007這二個年份。
.
2007年份的波爾多級數酒,2010年陸續在市場上架,對於當年狂熱於買預購酒的波爾多愛好者而言,看到現貨的售價後,不禁紛紛搥胸頓足。因為2007年份的波爾多級數酒,比起二年前的預售價格足足便宜了10%~20%,當年那些預購者不但沒有得到早鳥回饋,相反的,付完錢等了二年拿到酒的同時,卻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在市場上買到一模一樣的東西,真的是令人欲哭無淚!
.
波爾多的預購制度行之多年,發生這種上市價格卻低於預購價格的反常現象,卻也不是第一次;事實上,在2000年上市的1997年份的波爾多級數酒,上市價格也是略低於預購價格,不過價差並不大;而2007年份的波爾多級數酒價格遠低於當初預購價的10%~20%,卻是跌價最大的一次。
.
當年1997年份的波爾多級數酒跌破預售價,原因主要是裝瓶上市後,喝起來品質非常的不如預期,因此價格低迷;我還記得當年1997的五大上市時,國內進口商曾辦了一個盲飲品酒會,我也前往共襄盛舉,結果這五瓶五大喝起來確實有點遜,雖然仍有固定的水準,但就五大而言實在名不符實,若非已經知道是五大,不然喝起來還真的很難把他們跟波爾多最頂級的酒莊聯想在一起。
.
時隔10年的2007波爾多級數酒,價格跌得比起1997更慘,除了期間歷經金融海嘯、造成部份預購買家斷頭殺出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酒的品質實在不夠好,更精確的說詞,應該是2007年份的酒上市後,喝起來的品質比預期更糟。
.
不優的年份的葡萄酒可能裝瓶後變得更糟,而所謂的好年份也有「不夠好」的時候。
.
每年採收後波爾多發佈的年份報告,遇到稍好的年份就會大吹大擂,總是說:「這可能又是一個世紀年份!」 而遇到稍差的年份,就會避重就輕,說:「這個年份雖不如某某年的世紀年份,但也因此較適合及早享用」。
.
而就另一方面而言,酒評雜誌常常會在多年之後針對一些名酒做垂直品嚐,結果所謂的「世紀年份」,未必能名列前矛,而一些爛年份,有時卻也超過預期,或許這可以給那些買了一堆1997、2007年份預購酒的酒友們一些安慰吧。
.
🚫禁止酒駕~未滿18歲禁止喝酒~
🚫禁止酒駕~未滿18歲禁止喝酒~
🚫禁止酒駕~未滿18歲禁止喝酒~
波爾多酒莊 在 廖碧兒 Bernice Li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波爾多酒莊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主持:B女、Anthony;嘉賓:ROY哥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QAnvf38dC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