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二十年前還在國小的我在合唱團唱過的一首歌
昨天在車上的時候無意間聽到加上這幾日的新聞真的五味雜陳
歌名叫做:Manhattan- Kaboul
曼哈頓/喀布爾(阿富汗首都)
演唱者是法國著名音樂家Renaud
這首歌的靈感來源於20年前911事件和阿富汗戰爭
2001年美國在遭受九一一恐怖攻擊後,在阿富汗發動了反恐戰爭。
當時學完歌詞後是懵懂的
只關注老師把歌詞裡提到的違禁品偷偷換成了可樂
沒想到20年後的今天看到新聞…
就如同卡繆在鼠疫中說的一樣
歷史總會重演 我們永遠都不會進步
在歷經20年美國重建阿富汗,上個禮拜美國撤軍後,塔利班迅速的擊敗共和國軍隊並佔領阿富汗全國,建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這首歌是對唱歌曲
由Renaud本人演唱在曼哈頓五角大廈工作911事件中喪生的年輕波多黎各人
由另一位女歌手Axelle Red 來詮釋在美軍的轟炸中離世的阿富汗小女孩
👨🏽🦱Petit Portoricain
年輕的波多黎各人
Bien intégré, quasiment New-Yorkais
成功融入美國社會,活得就像個紐約客
Dans mon building tout de verre et d’acier
在我那鋼筋玻璃製成的大廈中
Je prends mon job, un rail de coke, un café
工作 可卡因 還有咖啡
👧🏽Petite fille Afghane
阿富汗的小女孩
De l’autre côté de la terre
在地球的另一邊
Jamais entendu parler de Manhattan
從來沒聽過曼哈頓
Mon quotidien c’est la misère et la guerre
我每日的生活只有貧苦與戰爭
Deux étrangers au bout du monde, si différents
Deux inconnus, deux anonymes, mais pourtant
Pulvérisés sur l’autel
De la violence éternelle
天涯兩端毫無交集的陌生人
兩個默默無名的人卻在同一時間
被無止境的暴行摧毀於祭壇上
👨🏽🦱So long ! Adieu mon rêve américain
再見了我的美國夢
👧🏽Moi plus jamais esclave des chiens
而我 再也不是野蠻人的奴隸
Ils t’imposaient l’Islam des tyrans
那些以伊斯蘭教為藉口的暴君們
Ceux-là ont-ils jamais lu le Coran ?
他們可曾真正讀過可蘭經?
Les dieux, les religions
眾神與信仰們
Les guerres de civilisation
文明的戰爭們
Les armes, les drapeaux, les patries, les nations
武器 國旗 祖國 國家
Font toujours de nous de la chair à canon
永遠只會把我們變成炮灰
(當戰爭因為這些藉口被引起後,無辜的人民永遠只能成為炮灰)
我記得在同一時間
從以色列剛轉來一位同學
自我介紹的時候她用很傲慢的說自己的父親是外交官她會說五國語言
加上當時有很多以色列轟炸巴勒斯坦學校的新聞所以我們都不大喜歡她
直到有一次 …
在法國,每個月的第一個禮拜三的中午12點都會測試航空警報
我們都司空見慣繼續玩鬧著
而她突然站起來緊接著快速的躲在桌子下面開始顫抖眼裡有著無止盡的恐懼斗大的淚珠開始不停的落下
那一剎那我們才明白討厭她是有多麼的無知
無論是戰爭中的哪邊 只要是平民
都會深深活在戰爭的陰影中
這也是她轉學的原因
戰爭開始後沒有任何一方會是真正的贏家
把她送去休息後老師開始跟我們講
從巴黎飛到土耳其不過3個小時
所以如果有直飛的航班我們飛到敘利亞阿富汗也應該差不多4-5小時
如果現在出發 放學前就能到了
但在那裡同齡孩子的生命中就只有戰爭飢餓和死亡
大家要珍惜可以活在和平地區因為戰爭並不遙遠
你們看電視裡總說這個社會要死了
街上總是在各種遊行罷工
但你們的生活真的真的很棒是值得被珍惜的
你們在現在可以決定自己的未來
但他們不行
是啊,翻翻史書 無論是在歐洲還是亞洲
可能我們生活在人類有史以來最舒適快樂的一百年中
世界和平是選美比賽中佳麗們不知道講什麼的時候才會講的話
但也的的確確是現在的我 最大的願望
-
#kabulafghanistan #kabul #afghanistan #love #valentineinparis #taipei #song #frenchsong #renaud #axellered #singinfrench #feelingsad #kabulairport #twoworlds #crisis #taipeitaiwan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波多黎各 國旗 在 法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曼哈頓- 喀布爾 Manhattan-Kaboul
18度C的巴黎。
這篇嚴肅點,除了疫情之外,西班牙昨天熱到51度C,南法森林大火,極端氣候變化讓人憂心,而美軍退出阿富汗也引起國際關注...。
今天隨手來翻譯ㄧ首20年前的名曲,「曼哈頓- 喀布爾 Manhattan-Kaboul 」,這是由時常關注社會議題,著名法國搖滾巨星Renaud 與比利時歌手Axelle Red合唱的曲子,2002年推出時引起整個法語世界廣大迴響,是當年無人不曉的法國年度金曲。
這首歌旋律表面聽起來輕鬆愉快,歌詞內容卻沉痛反思,詞語以2001年紐約911雙子星大廈恐攻、與隨後美國報復發動阿富汗戰爭為背景,由美國青年移民後裔、阿富汗懞懂少女兩者無端受難為主角來反思這場紛爭,如今二十年後這首歌曲又開始在此間流行迴響起,現在聽起來仍深具意義。
不過在連連全球天災人禍下,現誰還記得之前的法國黃背心事件?緬甸政變、美國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還有.....?
PS:在留言附上歌曲youtube ,歡迎大家一起分享,靜思地聽👂。
Manhattan-Kaboul 曼哈頓- 喀布爾
Petit Portoricain Bien intégré, quasiment New-Yorkais
年輕的波多黎各人,日子如魚得水 過得像紐約客般
Dans mon building tout de verre et d’acier
他身在玻璃帷幕的摩天大廈中
Je prends mon job, un rail de coke, un café
一邊工作,身旁伴著古柯鹼與咖啡
Petite fille Afghane ,de l’autre côté de la Terre
而世界另一頭的阿富汗小女孩
Jamais entendu parler de Manhattan
她這輩子從未聽過-「曼哈頓」
Mon quotidien c’est la misère et la guerre
每一天日子都是悲情與戰爭
Deux étrangers au bout du monde, si différents
這天涯兩端的兩個陌生人,是如此不同
Deux inconnus, deux anonymes, mais pourtant
然而兩個默默無名的人,卻同時...
Pulvérisés sur l’autel ,de la violence éternelle
受到暴力無盡的摧殘 ,消失於祭壇上
Un 747 ,S’est explosé dans mes fenêtres
一架波音七四七,炸毀在窗前
Mon ciel si bleu est devenu orage
我那湛藍的天空,轉變成橘紅
Lorsque les bombes ont rasé mon village
同時間 ,飛彈摧毀了我的小鎮
Deux étrangers au bout du monde, si différents
天涯兩端的兩個陌生人,是如此的不同
Deux inconnus, deux anonymes, mais pourtant
然而兩個默默無名的人,卻同時...
Pulvérisés sur l’autel ,de la violence éternelle
受到暴力無盡的摧殘 ,消失於祭壇上
So long ! Adieu mon rêve américain
再見了!永別我的美國夢
Moi plus jamais esclave des chiens
我再也不必像狗一樣被奴役
Ils t’imposaient l’Islam des tyrans
那使人臣服的伊斯蘭暴君們
Ceux-là ont-ils jamais lu le Coran ?
他們可曾真正讀過可蘭經?
Suis redevenu poussière
我再次化成塵土
Je serai pas maître de l’univers
我不會是這世界的主宰
Ce pays que j'aimais tellement serait-il
而這片我深愛過的土地,它未來將會變成如何?
Finalement colosse aux pieds d’argile ?
最後成為泥足巨人?
Les dieux, les religions
眾神、許許多多的宗教信仰
Les guerres de civilisation
文明的戰爭們
Les armes, les drapeaux, les patries, les nations
武器、國旗 、祖國 、國家
Font toujours de nous de la chair à canon
永遠不過是拿我們當炮灰
Deux étrangers au bout du monde, si différents
天涯兩端的兩個陌生人,是如此的不同
Deux inconnus, deux anonymes, mais pourtant
然而兩個默默無名的人,卻同時...
Pulvérisés sur l’autel ,de la violence éternelle
受到暴力無盡的摧殘, 消失於祭壇上
波多黎各 國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睇 In The Heights(港譯《狂舞紐約》),對我來說有三個原因:
1. 此音樂劇主要作者 Lin-Manuel Miranda,是近年得獎無數的跨媒體創作人,舞台劇、電影、音樂、唱、作、演、導甚至rap,瓣瓣掂。數年前上次在倫敦時,與同事們看了他的音樂劇《咸美頓》(Hamilton),以接近全有色族裔演員演出美國革命先烈們故事的現代rap音樂劇,可謂一看難忘!(當年2018年我的 review: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051116178289032&id=232372840163384 )
2. 執導本片的 John M. Chu(朱浩偉),是 Crazy Rich Asians 的導演,該片有人喜歡有人唔 like,但我認為始終是美國亞裔主題荷里活商業電影的突破,色彩華麗,節奏明快,入口即溶 likable 之作,這次 In The Heights 主題關於西班牙語系(Hispanic)的少數族裔,能否重施故技,或有所突破?
3. 本片推出後在美國引起一些爭議,有片中故事所在地的 Washington Heights 地區人士批評,片中主角設定是來自多明尼加國,而當地人較多是膚色較黑的西語人士,為何片中角色都是膚色較淺的西語人士(而片中一位黑人主角則是非西語系的非裔美國人,不算數),有「漂白」之嫌,而 Lin-Manuel Miranda 亦就此道歉,承認敏感度不足。在後BLM時代,美國在膚色和種族問題上,一切都變得更敏感,更要求政治正確,即使舞台劇等近年來普遍容許 color-blind、age-blind 甚至 sex-blind 選角(即扮演某角色經常不根據角色膚色、年齡、性別限制來選角),Lin-Manuel Miranda 正正曾「創舉」地以全黑人、西語系人士在舞台上扮演咸美頓、華盛頓、傑佛遜、麥迪遜等「革命先烈」,試想中國樣板戲會否以西藏、新疆同胞扮演毛主席?(唔好意思,如果真係有,請指正,毛主席萬歲!)可惜,這次 Lin-Manuel Miranda 卻「老貓燒鬚」,真的有點不值。
講返套戲。我看過一些本地影評,批評電影的故事性不强,的確,這種由舞台音樂劇改編的電影,可能應該當音樂劇睇,比較適當,不少音樂劇的故事性都比較簡單,靠歌舞連場,圍繞一兩個簡單訊息,已經「足夠」;當然,也有例外,例如《孤星淚》(Les Miserables)和與本片同一作者的《咸美頓》,不過,這些是改編自小說或歷史事件,有點不同也可以理解。
那麼,本片的「簡單一兩個訊息」為何?在不「劇透」下,可說是描述上一代移民和年輕一代,在「追夢」這想法下的異同,說實也有點「老土」,不過,作為電影版音樂舞台劇又怎看?老實說,這戲種不易拍,過去可能敗作比成功者多,這次導演 John M. Chu 算是合格有餘,不過,只覺得反而在舞蹈編排上,是否可以做得更吸引?
我不是舞蹈專家,不敢下結論,只是有點猶有不足的感覺,舞台上編排固然與電影不同(我沒看過舞台版),而本片中最特別的當然是「效法」佛烈雅士堤(Fred Astaire)在1951年電影中經典在牆壁和天花跳舞的一段,不過說本片這段特別,也是因為視覺特別多於特別出色的跳舞編排,反而幾段大型街上群舞的編排,未見可令人留下深刻印象,有點可惜。我最喜歡的一段,反而是男主角「契媽」的一段歌舞,老角的獨唱,講述她的母親移民美國的夢想,對身為女兒的她的渴望,來得最為感人。
原來,《咸美頓》都已經拍成電影,原班百老匯演員主演,本來今年年底在電影院上演,但卻在去年七月突然提前在「迪士尼+」串流平台頻道播出,有機會要想辦法去看看(用VPN扮美國去訂購Disney+?)為什麼《咸美頓》不在電影院上映,In The Heights 就在大銀幕播?迪士尼去年起為了在主要市場美國大推Disney+,把不少電影(例如《花木蘭》等)都在網上和影院同步放映,華納也一樣(例如《神奇女俠1984》),其實現在 In The Heights 也是如此在 HBO Max 同步放映。我估,有可能是去年因為疫情,影院片期不足,迪士尼放棄本國革命先烈《咸美頓》,以為一些《花木蘭》之流會更收得,落錯注,反而《咸美頓》在網上非常受歡迎,影評也不錯,華納就等一等,以免兩部同一製作者的舞台音樂劇片撞期,到戲院重開時,這年才在戲院網上同步上映。
我估啫,不知有否諗多咗。另一樣可能諗多咗嘅,係我看整部講移民追尋「美國夢」的電影,如果我無睇漏,似乎沒有出現美國旗(只在片後出人名部分的硬照出現過),片中演員揮動的,反而是多明尼加國和其他中南美州國家的國旗,所以,美國人真不夠愛國吧。
最後一樣諗多咗嘅,係2021年尾真的將會有另一部相似、可比較的原舞台音樂劇上演,正是史提芬史匹堡親自監製和執導的新版《夢斷城西》(West Side Story),又係紐約,又關於西裔人士(講波多黎各人與屬於歐洲白人的意大利裔人之爭),當然這故事是改編自沙劇經典《羅密歐與朱麗葉》,雖然耳熟能詳,夠故事性了吧?早前奧斯卡頒獎禮時播出了新版的短預告片,我特別去網上找了1961年《夢斷城西》電影版重溫,當時實替史匹堡擔心,原作(1957年舞台劇)故事今天看來,不只老土,更是大量政治不正確概念 -- 種族、性別、階級、執法 -- 老匹點改,先會唔俾人鬧?未知,但到時點都會同 In The Heights 有些比較。不過,有老匹,新《夢斷城西》預算必定更高,我期待舞蹈編排和大場面應該更有睇頭,加上多首經典名曲(Maria、Tonight、Somewhere 等),在歌曲上必勝 In The Heights,期待!
考眼力:Lin-Manuel Miranda 有在片中 cameo 出場,留意,食冰!
#InTheHeights #狂舞紐約 #LinManuelMiranda #JohnMChu
#光影評 #影評 #電影 #電影介紹
波多黎各 國旗 在 拜登到達波多黎各視察颶風破壞情況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總統拜登和第一夫人吉爾·拜登週一抵達 波多黎各 ,視察颶風菲奧娜(Hurricane Fiona)在當地造成的 ... 博羅瓦村居民升起烏克蘭 國旗 慶祝獲得烏軍解放. ... <看更多>
波多黎各 國旗 在 BigGo比個夠 - Facebook - 登录或注册 的推薦與評價
Fun with flags 認識波多黎各國旗http://biggo.tw/FoxPj #比價#比個夠.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