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業配文*****
我在找房子的時候,廁所一定要有兩間。
仲介總是覺得很奇怪,我們家不就我跟蘿蔔頭兩個人嗎?為什麼一定要兩間?
我這年紀的人一定知道,上廁所不能等。年輕的朋友要是不知道為什麼,請去問你爸媽。已經就不能等了,蘿蔔頭還有個習慣,就是常常要帶本雜誌或書進去,他最喜歡帶莎士比亞文學進去看,要不就是New Yorker,紐約客的文動不動一萬字吔!我要是跟他共用廁所,這婚姻早就不保。旅行時,就沒辦法。所以一定要事先宣布:我要去do-do了噢!你如果要尿尿趕快先去!
我知道很多朋友都有在馬桶上看書這習慣,但我實在無法理解。對我來講,良好的do-do腸胃,應該要非常暢通,坐下去到起來應該花不到一分鐘,我連看凱莉貼文的時間都不夠。如果不暢通的時候,就要非常努力,我真不曉得你一邊用力的時候,要如何一邊讀書呢?更何況還看莎士比亞,沒堵住也看到堵住了吧?而且為什麼不上完之後,坐到沙發上好好看呢?坐在馬桶上,比較容易跟莎翁通靈嗎?
但我年紀越大,暢通這件事變得越來越難預測。這是因為人年紀大了,新陳代謝慢,就很容易堵住。。。年輕朋友去問你爸媽。我在旅行的時候,這問題變得格外嚴重。只要一坐久一點,不管是火車或飛機,接下來就會好幾天沒消沒息。
有一次在蒙古,我們跟遊牧民族住,廁所是在地上挖個洞,上面搭了個小帳,從我們的蒙古包走到這個小帳,要在攝氏四五度的溫度裡,不但要走十分鐘,還要爬個小山丘。在晚上,蹲在那裡,眼睛還忍不住要釘著帳外看,黑漆漆的,人的想像力就會特別活躍,會不會有獅子跳進來啊?其實蒙古哪來的獅子,但人在恐懼的時候,有沒有常識重要嗎?我這條”廁所之路”每天可以走個七八遍,沒有就是沒有。
到了第五天,我實在不行了,跑去問我們營地的負責人Carol,看她有沒有什麼藥可以給我吃。Carol說她手邊沒有,但明天可以到隔壁營區的遊牧民族家庭,跟一位蒙古阿嬤要點酸馬乳,Carol說有奇效。
隔天我們真的就騎了兩個多小時的馬,到”隔壁”遊牧民族家。Carol講的阿嬤,其實看起來也只有四十多歲,聽Carol講了我的症頭,就拿了一碗泛黃的酸馬乳給我。大家都知道我有多愛馬的,但那酸馬乳真的宇宙無敵難喝,有夠腥的啦,跟我們的護國大冰奶實在差太多了,但我還是忍著喝了半碗,剩下的,我又不想沒禮貌,就拿給蘿蔔頭,他馬上跳到蒙古包外,說可以走了。
那酸馬乳是真的有效,事實上是太有效,當天晚上就變成拉肚子,結果那條”廁所之路”我又一天跑了七八趟。
這個問題,現在我一忙就會出現,大冰奶對我早就沒用了,接下來就要介紹今天的主角黑暢酵。這是我很喜歡的業主好菌家的另一款產品。很多朋友說很有效的晚安益生菌就是他們家的。這個黑暢酵老實說口感沒有晚安益生菌好,但也不錯吃,重點是我吃了四五天後,不但很暢通,而且很準時,每天到同一時間,就會覺得該去上廁所了,然後都是來不及看凱莉貼文的那種,我看著馬桶裡今天的成果,就覺得,好。爽。
我通常是晚上吃晚安,早上吃完早餐時會吃黑暢酵。這個搭配感覺不錯,介紹給大家。
好菌家有無感退費活動,也給了我們的飯糰們一個折扣碼,大家一起跟我爽快do-do!
好菌家《黑暢酵益生菌》點此:lihi1.com/peJyW
結帳時輸入 飯糰專屬NT$150折扣碼【Fandodo】
沙翁莎士比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未食過沙翁之前,對沙翁有好多美麗的誤會。
曾經以為沙翁,是港式冬甩的一種,因為都有砂糖撒在上面。但原來沙翁脹膨鬆脆的外殼裡,是一團嫩滑軟綿,與砂糖冬甩那種紮實口感,截然不同。
又曾經以為沙翁的名字,來自莎翁莎士比亞,但據聞沙翁叫沙翁,是因為外型像個滿頭白髮的老翁。
沙翁與莎翁,雖然沒有誰比誰更加高尚,然而佬編對這種美食的文學想像,終究是如夢幻泡影的幻想。
要享受沙翁的極致味道,需要爭分奪秒。出鑊後的短短十幾分鐘內,沙翁那由高溫油脂逼出來的濃郁蛋香和外脆內軟,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冷掉的沙翁就好像太監一樣,是無L用的。
食沙翁要講究及時是種缺點,但也是它最大的優點。它不是那種可以讓你好整而暇,講究一輪才慢慢食的東西。
沙翁要求食客即時而徹底的膜拜,由你在街上見到一座新鮮的沙翁山開始,整個美食體驗的節奏,就必定要跟著沙翁走。
無論是在路邊還是餐廳裡,無論是剛飽到上心口還是等緊開餐,只要新鮮的沙翁一出,就必須要放下手頭上的羈絆,用最快的速度落單,大口咬下那裹滿砂糖的鬆脆外殼,讓充滿蛋香的煙氣,從牙縫間噴發而出。
燙口和咽喉癌的警號,在這個即時行樂的美妙瞬間,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minor concern。
在這個注重健康的時代,高脂高糖的沙翁,的確像個老翁,瀕臨被世人淘汰的邊緣。但佬編沒有太難過,因為自己也叫做試過沙翁那瞬間即永恆的美味。
沙翁有時候就像一隻鐵達時一樣,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J.
沙翁莎士比亞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天才不可怕,努力的偏執狂才恐怖
做為名詞,「天才」的確存在;
做為形容詞,它卻被嚴重的濫用。
我們人類都喜歡找藉口
用藉口逃避自已的怠惰、撫慰自已的失敗,
所以從小到大我們一定遇過這樣的狀況:
成績永遠比不上那幾個同學,
「他們太聰明了」;
籃球場上永遠被那幾個人輾壓,
「他身高太犯規」「他天生手感好」;
看著自已認識的人創業成功,
「他家有錢」「他有貴人相助,我沒那種命」;
打架時候怎麼打都打不贏的對手,
「他天生神力」「他是無痛症患者」;
這個情境我們可以一起無限延伸下去,
但歸納起來,都是同一種思維:
不是我的問題,是上天不公平。
如果差異出在別人身上而不是我自已的問題,
如果優勢來自我無法控制的變數,
至少我可以找到藉口讓失敗嚐起來不那麼苦澀。
大家也能利用這樣的設定,
找到其它人一起取暖。
就像戰爭,
把陣地對面虎視耽耽的敵人們妖魔化、污名化,
我們才能說服自已戰爭是必要的,才能求生。
把遙不可及的、太過耀眼的人,稱為「天才」,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從智商的角度來看「天才」,
智商160、180、200…(數字請自行想像)
可以加入門薩協會的那種奇人之中,
(門薩協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最長的高智商同好組織,欲申請入會必須通過Mensa Test,
以證明申請人的智商為當地人口中最高的前2%)
雖然有很多各領域的頂尖人士,
也對世界帶來巨大的貢獻,
但很多極高智商的人,
其實生活境遇並不如我們想像。
回到剛剛提到的門薩協會,
會員組成非常多元,
有各種年齡層的人;
(美國最年輕的門薩組織成員Kashe Quest,今年通過測驗加入的時候才兩歲,測驗結果高達146分,而美國人的平均智商據說是100分)
有多個博士學位的高知識份子,
也有從來沒接受過教育的人;
有百萬富翁,也有窮人;
有教授、卡車司機、科學家、園丁、電腦工程師、工人、藝術家,警官…,這個職業清單還可以無限延伸。
所以不代表門薩的134000個高智商會員中,
都有驚人的成就,大富大貴或名滿天下。
當然,以智商來評估人的資質,
只是所有方法的其中一種,
反駁「IQ測驗」的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發展學家
加德納(Howard Gardner),
在他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中
一共列出了八個智能範疇:
邏輯數理智能(牛頓、居理夫人)
語文智能(莎士比亞)
視覺空間智能(米開朗基羅)
音樂節奏智能(莫扎特)
肢體動覺智能(拳王阿里)
人際社會社智能(甘地)
自我認識/內省智能(德蕾莎修女)
自然智能(加德納在1999年補充,喜歡了解並索索動植物、大自然環境和注重生態保育的能力。擅長辨別、歸類、觀察、實驗等,在農業、生態環境和自然科學方面的表現較強。能勝任跟動植物、自然環境相關的工作)
(有一本書號稱達文西在所有範疇中都是天才,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7 Brains --- 怎樣擁有
達文西的七種天才》)
加德納反對過去對智力過度狹窄的定義,
認為人的評價不該限定於某一項智力類型,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一套智力組合體系。
所以天份,可以存在各種不同的領域與條件中
「天才」也不應該只限定來形容狹窄定義的「智商超乎常人的人」,
各種人類活動的領域,都有天才,
但為什麼,「天才」其實不可怕?
因為,我們口中時常掛著的那種「天才」,
其實都是人,跟我們一樣是血肉之軀
他們因為在各個領域中有驚人的超凡表現,
而被稱為「天才」,
我們透過對他們的「非人化」,
將他們與我們的距離拉開,
幫他們戴上「非我族類」這頂帽子,
讓成功遙遙無期這個困境變得能夠忍受。
但是他們的成就與崇高地位,
往往是透過我們無法想像的艱苦過程而達到的。
這些人是否天份出眾?是。
但是在他們的天份之外,
還有超過我們千百倍的努力,
與歷經多次我們承擔不了忍受不了的艱苦。
這些人幾乎不會否認他們為了在自已的領域登上顛峰付出多少心血,
甚至還引以為傲。
而坐在沙發上吃鹽酥雞挖冰淇淋,
看著電視裡面的「祂們」閃閃發光的同時,
我們假裝這些人生來就有四隻手、兩個腦,然後一天有48小時,
所以我們永遠比不上「祂們」,
這不是真相,但至少我們會過得舒服一些。
熱血籃球漫畫灌籃高手是許多人心中的經典神作
在眾多魅力四射的角色裡,
有一個非常奇特的存在:山王工業的一之倉聰
他外表不起眼,也沒有任何出色的身體條件,
身高、彈性、手感、速度…統統都很普通,
但是他透過超強的毅力跟忍耐力,
把自已打磨成超一流的防守專家,
在一支人才濟濟的冠軍球隊擔任先發球員。
山王工業的訓練是以超高水準與嚴苛恐怖聞名,
而他是唯一從來沒有從集訓基地逃跑過的人。
在主角球隊湘北跟山王的大戰中,
他緊盯另一個號稱「永不放棄」的男人—三井壽,
憑著他恐怖的意志力,三井壽在上半場就幾乎被他耗盡體力。
(當然漫畫畢竟是漫畫,主角威能是永遠無法突
破的bug,結局就不討論了)
除了對這個角色的人設印象深刻外,
山王的堂本教練對他下的一句點評
才是我忘不了的箴言:
能夠堅持不懈的努力,也是一種天份。
隨著年紀愈大,這句話在我心中的份量愈重,
不單是因為「努力」與「天份」之間的關係,
而是我有無數次親身體驗到一個殘酷的事實:
我所認識有天份然後能獲得成功的人,
都超.級.努.力。
當我累得倒地不起的時候,
這些人繼續打磨他們的技術;
當我想在床上多睡半小時的時候,
這些人打電話來說他們已經在訓練場等我;
當我做體能做到喘不過氣的時候,
這些人忍住痛苦繼續衝刺;
當我抱怨工作的時候,
這些人不停為事業尋找突破點、思考怎麼成長;
當我因為努力的結果不如意而四處討拍的時候,
這些人永遠放眼下一場比賽下一個挑戰。
他們沒有四支手,
但他們每天用盡生命能量用到忘我。
他們沒有兩個腦,
但他們隨時在思考怎麼進步跟把事情做得更好。
他們的一天沒有48小時,
但他們把握可以運用的所有時間做該做的事。
(Kobe Bryant曾經說過,做為球員,他最自豪的
其中一件事,就是他好好利
用了每一分鐘)
當然,這些人的光芒太過耀眼
所以在這些人面前,我們會感到自卑,
因為不論天份與用心程度,我們都自嘆弗如。
但是自卑,不代表我們要自暴自棄,
我們也許分毫無法動搖他們的地位,
但我們可以努力在自已的人生坐上王座;
我們也許沒辦法名留青史,
但我們可以在自已的人生留下足跡;
我們也許得不到別人的歡呼,
但我們可以光明磊落的面對自已。
不放棄也許是一種厚臉皮,
但是不放棄,代表在賽局當中你還有一席之地,
只要你還想繼續,沒有人可以叫你認輸
而不認輸的意志,會反過來成為你的盾牌,
用這個盾牌,去防禦閒言閒語,
讓自已可以繼續勇敢堅持下去,
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你們的方陣,
人生是你們自已的,
就像斯巴達三百壯士可以擋下波斯十萬大軍,
你們也可以死掐著外界的冷眼跟奚落,
死掐著自我懷疑跟卻步,
不讓這些情緒攻陷你的內心。
喚醒你心中的那個偏執狂,
讓理性退位,
不要妥協,
用原始的求生本能去追求你想要的東西,
這種能量跟慾望,比天賦,更強大,更猛烈。
天才很厲害,但是不努力的天才並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為了成功永不妥協的偏執狂。
「我打不過你,但我永遠不會停止挑戰你」,
對命運,對宿敵,他們都抱著這種心態,
然後將想法付諸行動。
下次跟大家聊聊,
我心中最可怕的偏執狂之一,
球衣51號的辣個男人。
沙翁莎士比亞 在 爭取一分鐘講完經典| 莎士比亞《暴風雨》 | #莎翁誕辰紀念第二彈 的推薦與評價
莎翁誕辰紀念第二彈~ 傳說中賴老師最愛的一部莎劇——《暴風雨》 今天就讓外星解說員為你講述! # 莎士比亞 誕辰#爭取一分鐘講完經典#面對人生的暴風雨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