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夢想的慾望與實現夢想的能力 | 盧斯達 on Patreon】
清醒夢
由《尋秦記》的鉅子,到中世紀伊斯蘭世界的山中老人,搞特種部隊,多向孤兒招手。因為孤兒無親無故,自覺在世間無人無物,這些人作為部下,忠誠和熱情有保證。邪教、傳銷、紀律部隊、宗教組織、政治運動,要在短時間培養人的黨性,都是走「刀耕火種」這條捷徑。先摧毀目標原來的精神世界,在原地重建另一套世界觀。一個全新而巨大的夢想繼而出現,不管是墨家人想用武力達致世界和平、或者代真主主持公道,都是近乎夢的宏願,吸引很多人追隨。
每次的大政治改變,都是由於千萬無數充滿缺憾的普通人在做一個集體夢想。這些年人們以「發夢」代稱示威和爭取活動,也許都說明了公共世界裡面現實與幻想不能調和的張力。
現代講法一般認為,夢是現實的代償,人在現實社會實現不了的慾望就偷渡在夢裡實現。夢可能是慾望需求狂迷,也可以是追求更好世界的理想。很多地方的革命性改變,都是因為有先知和英雄敢於發夢,當摩西說要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這無疑是發夢,但沒有這個夢,以後就沒有以色列人。
當然聖經故事,筆法有時亦很殘酷。摩西領了人民到曠野,大家一齊受苦,也有人開始埋怨摩西為甚麼要搞咁多,現在的生活比起之前更差。最後他們轉為敬拜一頭金牛。即使摩西雖然成為領袖,亦據說曾經冒犯上帝而受罰。除了上帝,經文裡面沒有凡人永不腐化。
發夢時,人的腦波和狀態都會改變。我們根據科學而明白入睡是一個境界,跟清醒時不同,反過來說,我們自以為清醒的時候,其實未必清醒,因為我們都有人生的driving force,這driving force 就是夢想。我們清醒時仍活於夢想之中。小至人們去上班,打算儲錢結婚買樓,或者大到想征服世界,都是夢想。而在實行夢想的時候,例如上班或者在政治中搏鬥,即使理論上是清醒,實際上也是半邊入夢。
入睡的時候,現實和規則將會溶解,內在與外在的界線逐漸熄滅,每個人內心的缺憾和不滿全部跑出來。所有人都在睡夢中體驗過惡夢包圍自己,被惡性的自己完全吞滅,直到扎醒。
人們在現實中「為夢想奮鬥」的時候,也會經歷這樣的惡夢化,我們在夢想之前尤如飛蛾撲火,被吸進去,而且奮力搏鬥,搏鬥期間,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失控。夢想是光明的,但追逐者都不是聖人,發夢的時候,面對外面沒人明白的壓力接踵而來,人的缺憾也會浮出來。
夢想越明亮澄澈,追隨它的飛蛾就越發焦躁,變成所有時間線裡面最差的自己。各國的革命組織都是以實現某個夢想開始,最後要不成為統治者而復歸「務實」,就是自覺無人無物,而最終真變了恐佈份子。
夢是偉大的,因而也是危險的,一旦進入,就會面對精神的考驗。我們在進入遊樂場之前,當然不會看那個夢想的免責聲明:追求這個夢想時,你可能變得更可怕,會慢慢認不出自己,而你也會面對其他發著同一個夢的暴走者的傷害。
《新世紀福音戰士》講到最尾,「教育意義」就是「不要逃避」(現實世界),自己是動畫,但主張毒宅不要沉迷明日香和綾波零,即使會被其他人的AT力場傷害,都要積極入世,與其他人建立關係。今敏的《盜夢偵探》(Paprika, 2006) 則描繪了集體妄想一旦被釋放的現實破壞力。
合作做夢
改編自筒井康隆科幻小說,這部電影裡面,有一班精神科學家發明了「DC mini」,這種裝置讓人們在睡夢中共享同一個夢。裝置最後因為一宗陰謀而失竊,並且無限制使用,使兇手可以操控其他人的意識,使之進入別人的夢境而發狂。最後有幾個角色的夢境世界連成一塊,而機器的製作人時田博士為了去拯救同事,最終也迷失在集體夢境,要女主角也入去救人。
他們發現幕後黑手是跛腳的董事長,他想重新站起來,而且通過濫用機器,而令夢境世界不斷變大,最後入侵了現實世界,由於夢境與現實已經融合,董事長即將成為統治世界的大魔王。
集體夢境匯聚了城市中所有人的妄想,視覺呈現為光怪陸離的物品大遊行,包括青蛙、人偶、舊汽車、舊郵箱、招財貓、自由神像、佛像、鳥居等都活了起來,當妄想進入現實之後,路人都開始「放飛自我」,在大魔王的大妄想之中迷失自己,也被潛意識控制了自己。有穿著西裝的上班族排隊大笑著跳樓自殺,說明他們內心的渴望是死;有一堆政客爭做「皇帝」;有男人偷拍水手服高中生的裙底,他們的渴望是裙底。性、權力、生存。
在遊行隊伍的最高點,是一個高舉納粹式敬禮的日本娃娃。這個娃娃在電影多次出現,隱喻強人(董事長)的妄想召喚了所有的做夢者,他們寄生於獨裁者的大妄想,自行造夢,脫離現實,造成一連串無視現實的大破壞。
文化大革命之後,世人對於毛澤東有許多看法,但近來也有人探究其他人在運動中的角色和責任。人們多數認為文革是由於受到毛澤東煽動,但王紹光 (《超凡領袖的挫敗, 2009》) 卻提到中國當時有很多人都是寄託於文革的號召,但有意識地做有利自己的事。今敏片中「大遊行」中,人們會加入一個更大的妄想,去發展自己的妄想;眾人的妄想又哄熱了領袖的大妄想。
能力 > 慾望
2014年我大學畢業。當時行畢業禮拿證書,佔領運動還沒完,心當然不在畢業禮。記得當時畢業禮沒有異常,除了社工系的同學拿證書前集體舉黃傘表態。印象最深的反而是一個致辭的社會賢達大致說,你們畢業之後,在社會裡面無論做甚麼,都要記得休息,因為上帝吩咐我們休息。
浸會,基督教色彩很濃厚。
後來我知道,以色列人仍然會守安息日,那天就連政府部門都休息,就因為要「遵照祂的指示作息」。作「息」,即是有休息。這種話好像很阿媽係女人,但後來發現這些總有道理。不只是勞動,即使是追尋著甚麼,都要保持安全精神距離,在熱忱裡還要記得做正常人。實現夢想的能力很容易被實現夢想的慾望毀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的網紅新竹市議員林彥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三次定期會單位質詢-交通處-左右轉專用道設計問題 搞什麼道路設計⁉ 害八成的市民都違規 😱 定期會我針對新竹市左/右轉專用道設計不良的問題質詢交通處長。之所以會專注這個議題,是有次助理載著我在南大路直走就突然變成左轉道,我嚇了一大跳(當民代都很怕被說違法)。 過沒多久,就收到有人陳情相同的...
汽車越線受罰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實現夢想的慾望與實現夢想的能力 | 盧斯達 on Patreon】
清醒夢
由《尋秦記》的鉅子,到中世紀伊斯蘭世界的山中老人,搞特種部隊,多向孤兒招手。因為孤兒無親無故,自覺在世間無人無物,這些人作為部下,忠誠和熱情有保證。邪教、傳銷、紀律部隊、宗教組織、政治運動,要在短時間培養人的黨性,都是走「刀耕火種」這條捷徑。先摧毀目標原來的精神世界,在原地重建另一套世界觀。一個全新而巨大的夢想繼而出現,不管是墨家人想用武力達致世界和平、或者代真主主持公道,都是近乎夢的宏願,吸引很多人追隨。
每次的大政治改變,都是由於千萬無數充滿缺憾的普通人在做一個集體夢想。這些年人們以「發夢」代稱示威和爭取活動,也許都說明了公共世界裡面現實與幻想不能調和的張力。
現代講法一般認為,夢是現實的代償,人在現實社會實現不了的慾望就偷渡在夢裡實現。夢可能是慾望需求狂迷,也可以是追求更好世界的理想。很多地方的革命性改變,都是因為有先知和英雄敢於發夢,當摩西說要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這無疑是發夢,但沒有這個夢,以後就沒有以色列人。
當然聖經故事,筆法有時亦很殘酷。摩西領了人民到曠野,大家一齊受苦,也有人開始埋怨摩西為甚麼要搞咁多,現在的生活比起之前更差。最後他們轉為敬拜一頭金牛。即使摩西雖然成為領袖,亦據說曾經冒犯上帝而受罰。除了上帝,經文裡面沒有凡人永不腐化。
發夢時,人的腦波和狀態都會改變。我們根據科學而明白入睡是一個境界,跟清醒時不同,反過來說,我們自以為清醒的時候,其實未必清醒,因為我們都有人生的driving force,這driving force 就是夢想。我們清醒時仍活於夢想之中。小至人們去上班,打算儲錢結婚買樓,或者大到想征服世界,都是夢想。而在實行夢想的時候,例如上班或者在政治中搏鬥,即使理論上是清醒,實際上也是半邊入夢。
入睡的時候,現實和規則將會溶解,內在與外在的界線逐漸熄滅,每個人內心的缺憾和不滿全部跑出來。所有人都在睡夢中體驗過惡夢包圍自己,被惡性的自己完全吞滅,直到扎醒。
人們在現實中「為夢想奮鬥」的時候,也會經歷這樣的惡夢化,我們在夢想之前尤如飛蛾撲火,被吸進去,而且奮力搏鬥,搏鬥期間,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失控。夢想是光明的,但追逐者都不是聖人,發夢的時候,面對外面沒人明白的壓力接踵而來,人的缺憾也會浮出來。
夢想越明亮澄澈,追隨它的飛蛾就越發焦躁,變成所有時間線裡面最差的自己。各國的革命組織都是以實現某個夢想開始,最後要不成為統治者而復歸「務實」,就是自覺無人無物,而最終真變了恐佈份子。
夢是偉大的,因而也是危險的,一旦進入,就會面對精神的考驗。我們在進入遊樂場之前,當然不會看那個夢想的免責聲明:追求這個夢想時,你可能變得更可怕,會慢慢認不出自己,而你也會面對其他發著同一個夢的暴走者的傷害。
《新世紀福音戰士》講到最尾,「教育意義」就是「不要逃避」(現實世界),自己是動畫,但主張毒宅不要沉迷明日香和綾波零,即使會被其他人的AT力場傷害,都要積極入世,與其他人建立關係。今敏的《盜夢偵探》(Paprika, 2006) 則描繪了集體妄想一旦被釋放的現實破壞力。
合作做夢
改編自筒井康隆科幻小說,這部電影裡面,有一班精神科學家發明了「DC mini」,這種裝置讓人們在睡夢中共享同一個夢。裝置最後因為一宗陰謀而失竊,並且無限制使用,使兇手可以操控其他人的意識,使之進入別人的夢境而發狂。最後有幾個角色的夢境世界連成一塊,而機器的製作人時田博士為了去拯救同事,最終也迷失在集體夢境,要女主角也入去救人。
他們發現幕後黑手是跛腳的董事長,他想重新站起來,而且通過濫用機器,而令夢境世界不斷變大,最後入侵了現實世界,由於夢境與現實已經融合,董事長即將成為統治世界的大魔王。
集體夢境匯聚了城市中所有人的妄想,視覺呈現為光怪陸離的物品大遊行,包括青蛙、人偶、舊汽車、舊郵箱、招財貓、自由神像、佛像、鳥居等都活了起來,當妄想進入現實之後,路人都開始「放飛自我」,在大魔王的大妄想之中迷失自己,也被潛意識控制了自己。有穿著西裝的上班族排隊大笑著跳樓自殺,說明他們內心的渴望是死;有一堆政客爭做「皇帝」;有男人偷拍水手服高中生的裙底,他們的渴望是裙底。性、權力、生存。
在遊行隊伍的最高點,是一個高舉納粹式敬禮的日本娃娃。這個娃娃在電影多次出現,隱喻強人(董事長)的妄想召喚了所有的做夢者,他們寄生於獨裁者的大妄想,自行造夢,脫離現實,造成一連串無視現實的大破壞。
文化大革命之後,世人對於毛澤東有許多看法,但近來也有人探究其他人在運動中的角色和責任。人們多數認為文革是由於受到毛澤東煽動,但王紹光 (《超凡領袖的挫敗, 2009》) 卻提到中國當時有很多人都是寄託於文革的號召,但有意識地做有利自己的事。今敏片中「大遊行」中,人們會加入一個更大的妄想,去發展自己的妄想;眾人的妄想又哄熱了領袖的大妄想。
能力 > 慾望
2014年我大學畢業。當時行畢業禮拿證書,佔領運動還沒完,心當然不在畢業禮。記得當時畢業禮沒有異常,除了社工系的同學拿證書前集體舉黃傘表態。印象最深的反而是一個致辭的社會賢達大致說,你們畢業之後,在社會裡面無論做甚麼,都要記得休息,因為上帝吩咐我們休息。
浸會,基督教色彩很濃厚。
後來我知道,以色列人仍然會守安息日,那天就連政府部門都休息,就因為要「遵照祂的指示作息」。作「息」,即是有休息。這種話好像很阿媽係女人,但後來發現這些總有道理。不只是勞動,即使是追尋著甚麼,都要保持安全精神距離,在熱忱裡還要記得做正常人。實現夢想的能力很容易被實現夢想的慾望毀滅。
汽車越線受罰 在 張美慧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永興路龍鳳公園兩端槽化線爭議 會勘要求強化標誌改善
花蓮市永興路龍鳳公園分隔島兩端路面,最近被劃設大面積的槽化線,引發用路人疑慮,甚至有駕駛行經挨罰,而在服務處接獲民眾反映後,3月11日上午邀集有關單位現地會勘。我在會勘時指出,許多民眾並不了解槽化線是禁止跨越的,交通單位有必要強化用路人的交通觀念,因此提議已劃設槽化線的永興路府前路口以及永興路中美路路口,均應設置更為明確的標誌,並且補強引導線,讓車輛循線轉彎,避免受罰。
昨日上午的會勘單位,包含縣警局交通隊、花蓮警分局、花蓮縣政府建設處交通科、土木科、花蓮市公所等單位,當地的民政里里長林志鵬,以及縣議員楊華美也到場關心。
一行人會勘過程中,也目擊許多車輛直接在槽化線上迴轉,這顯示用路人並不清楚槽化線是禁止車輛跨越的,而且除了許多民眾搞不清楚槽化線的功能之外,龍鳳公園兩端迴轉的爭議在於該處路幅非常寬,有可以迴車的空間,甚至在永興路中美路口處還夠寬到劃出一線迴轉車道,但卻劃了極大面積的槽化線,因此有用路人在遭到檢舉、被開罰後仍還一頭霧水,不知為何會受罰。
交通隊指出,用路人在永興路龍鳳公園兩端,如要迴轉,必須要越過該二處路口的行人穿越線,並循著白色導引虛線,開到府前路或是中美路的路口中央,才能夠轉彎,槽化線是形同分隔島的功能,不得跨越,否則會觸法。
交通單位所根據的法規是《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 48 條第一款第三項,汽車駕駛人轉彎或變換車道時,有行經交岔路口未達中心處,佔用來車道搶先左轉彎者,處600元至1800元罰鍰。
基於友善行人政策與安全性考量,因此我建議委請權責單位市公所,在永興路與府前路口的龍鳳公園內的空間位置,新增明顯告示牌,提醒民眾再往前行駛至路口中央之後,再行轉彎或是迴轉,才能避免跨越槽化線而挨罰。
縣議員楊華美也建議,永興路與中美路路口,也應同樣新增明顯的告示牌,以及再增劃引導線,提醒用路人。
除了現況的補強之外,為了更達到行車安全,各單位均認為,應將龍鳳公園的實體分隔島的島頭延伸至中美路口,並涵蓋行人穿越線,如此一來新延伸的實體分隔島既可充當行人庇護島使用,也能直接省去該處原先劃設槽化線,所導致民眾產生是否可跨越的疑惑或爭議,如此既可以達到友善行人的目的,也讓行經該處的駕駛人不再混淆,行車相對安心許多,此舉也需要納入在地溝通意見。
我希望相關單位在依循友善行人的前提之下,訂定出無論是對於駕駛人或是行人都是最完善、最有效益,且令人一目瞭然的交通規劃,讓花蓮成為友善行人、行車安心的美好城市。
相關新聞:
花蓮news全民視頻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88646469311110&id=107411647434594
花蓮新聞雲
https://038.news/2021/03/11/%e8%8a%b1%e8%93%ae%e5%b8%82%e6%b0%b8%e8%88%88%e8%b7%af%e6%a7%bd%e5%8c%96%e7%b7%9a%e7%88%ad%e8%ad%b0-%e7%b8%a3%e8%ad%b0%e5%93%a1%e5%bc%b5%e7%be%8e%e6%85%a7%e9%82%80%e7%9b%b8%e9%97%9c%e5%96%ae%e4%bd%8d/
自由時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Hualien/paper/1437275
更生日報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1466419
汽車越線受罰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第三次定期會單位質詢-交通處-左右轉專用道設計問題
搞什麼道路設計⁉ 害八成的市民都違規 😱
定期會我針對新竹市左/右轉專用道設計不良的問題質詢交通處長。之所以會專注這個議題,是有次助理載著我在南大路直走就突然變成左轉道,我嚇了一大跳(當民代都很怕被說違法)。
過沒多久,就收到有人陳情相同的路段,覺得案情並不單純,一查下去發現不得了,問題可大了。
🚥 #轉彎專用道傻傻分不清楚
質詢一開始,我列舉了好幾個路口畫有「左轉指向線」的車道,讓交通處長猜看看是不是「左轉專用道」。
這些例子大多沒有「專用道」的標字,有些有雙白實線,有些沒有;有些有箭頭綠燈,有些沒有。
處長可能太緊張,回答每個例子都是專用道(我還再三確認),後來問統一規範的時候,才又改口其中幾個只是左轉道,不是左轉專用道。
🚥 #究竟專用道有沒有統一規範
處長表示:嚴格來說,左轉專用車道是要搭配左轉專用號誌和獨立時向;如果沒有左轉燈,那只能叫作左轉車道。
規劃上有一個原則,直行車輛總數的百分之十五如果是屬於左轉車輛的話,那就要設一個左轉車道。
而專用車道是讓你左轉的時候可以停留的車道,但是呢,是不是有配合號誌,是另外一回事。
不過呢,只要是劃有「左/右轉指向線」的車道,不論是屬於專用道或是轉彎道,都不可以直行,只要駕駛人直行都算違規。
(經查,處長的說法跟《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有所出入,文末補充。)
🚥 #你以為的直行不是直行
新竹市的道路設計有個很大的問題,很多路口都是直行走一走就突然變成左/右轉(專用)道。
像是上面說的南大路x公竹路,還有光復路二段x金城一路、建中路,以及公道五路三段x舊社大橋、食品路x西大路等等,不勝枚舉。
走一走變轉彎道問題可大了呢!
如果沒有提前在轉彎道提醒駕駛人的話,很容易到路口才發現,緊張怕違規占用才急著變換車道。
幸運的話,後方沒車可以來得及換,來不及就會違規跨越雙白實線(禁止變換車道線),可罰 600~1800,最慘是如果不幸擦撞到後方車輛,造成交通事故,通常要負全責。
🚥 #這不是陷阱什麼是陷阱
其中我認為問題最大的是西大路地下道出來和南大路的交叉口,我在現場看的時候,幾乎有八成的人都在該左轉專用道直行,所以我很好奇警察局裁罰的標準。
警察局長表示,只要在左轉專用道或是左轉道直行就是違規,要罰 600-1200(正確其實是 600-1800)。
我特別追問:即使是上面提到的南大西大路口,只要有人檢舉 八成的人都要受罰,是不是這個意思?
警察局長:沒有錯。
我的天呀!交通處長和警察局長在議場上毫不猶豫都認為八成的人都違規。他們都不覺得這樣的道路設有問題嗎?根本是意圖使人違規、掉入陷阱!
(經查,警察局長的說法跟《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有所出入,文末補充。)
🚥 #偏心式轉彎車道才是根本解方
路口如果沒有設置轉彎車道,往往遇到有車輛要轉彎,就會擋住後方的直行車輛;被擋住的車輛想往外切,結果又卡住隔壁車道的車,造成兩線道的行車效率,有時候剩不到一線道。
即使有設置轉彎車道,但如果沒有偏移或是提早告知,就很容易發生上面說的,直走開一開變轉彎道,影響行車動線和交通安全。
為了改善上述的狀況,有愈來愈多的縣市開始在推動所謂的偏心式轉彎車道,通常都是在有分隔島的主幹道上,像是新竹市的光復路二段。
但其實沒有分隔島,也可以利用標線劃出偏心式的左轉道。像是台中市的民權路和市府路口,只要將分向限制線(雙黃線)畫成有彎度的,就可以讓路段的頭尾都有偏心式的左轉道。
🚥 #市府應全面改善竹市左右轉專用道設計
在質詢的最後,我向交通處長提出下列三點訴求:
1⃣ 制定一致的行車方向專用道設置標準
2⃣ 提前告知駕駛人前方為左/右轉(專用)道
3⃣ 廣泛運用偏心式左/右轉車道,並以北大路和南大路為先行試辦路段。
感謝處長承諾會全面來檢討改善,也提到目前北大路和東大路都有在辦理偏心式的左轉道。至於南大路的部分,因為有國道客運在行駛,轉彎需要比較大的空間,所以還需要再評估。
未來我會持續來追蹤改善的情況,也歡迎大家留言反應新竹市還有那些左/右轉道應該要改善。
#第三次定期會質詢
#路口改善 #交通安全
#偏心式轉彎道
===
📂「行車方向專用道」相關規範:
《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
📍 第 62 條:
車道遵行方向標誌,用以告示車輛駕駛人使用車道應行駛之方向。懸掛於該指定車道將近處之正前上方。
本標誌應以一標誌面管制一車道,同方向車輛能同時看到管制各車道之所有標誌面為原則。
本標誌得配合「禁止變換車道線」、「行車方向專用車道標字」及「指向線」使用。
📍 第 164 條:
行車方向專用車道標字:「左彎專用」、「右彎專用」、「直行專用」。
📍 第 176 條:
行車方向專用車道標字,設於接近交岔路口之行車方向專用車道上,得視需要配合禁止變換車道線使用。用以指示該車道車輛行至交岔路口時,應遵照指定之方向左彎、右彎或直行。
本標字為白色變體字,自該專用車道之起點開始標寫,標字之前方應標繪指向線,每隔三十公尺標繪一組,連續至交岔路口。
📍 第 188 條:
指向線,用以指示車輛行駛方向。以白色箭頭劃設於車道上。本標線設於交岔路口方向專用車道上與禁止變換車道線配合使用時,車輛須循序前進,並於進入交岔路口後遵照所指方向行駛。
📍 第 213 條:
行車管制號誌箭頭綠燈之應用原則如左:
一、與單行道相交之交岔路口號誌宜以箭頭綠燈指示車輛遵行方向,避免轉入單行道逆向行駛。
二、道路某些方向受到管制,或實際上不能行駛時,其交岔路口號誌宜以箭頭綠燈替代圓形綠燈,指示車輛遵循方向行駛。
三、交岔路口進行早開、遲閉等號誌運轉時,可以箭頭綠燈替代圓形綠燈,使在早開、遲閉時段中,僅有部分方向車輛可以行駛。
四、交岔路口准許紅燈右轉,或進行多時相號誌管制時,可增設箭頭綠燈,或以多向箭頭綠燈替代圓形綠燈,指示車輛行進方向。
#專用道應該怎麼判斷
綜合上面幾條,完整的左轉專用道應該要有:
1⃣ 左轉專用道字樣
2⃣ 左轉指向線
3⃣ 禁止變換車道線
交通處長說的「行車管制號誌箭頭綠燈」反而不是必要的條件。
📂 違規裁罰標準: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 第 48 條:
汽車駕駛人轉彎或變換車道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
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
一、不注意來、往行人,或轉彎前未減速慢行。
二、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
三、行經交岔路口未達中心處,佔用來車道搶先左轉彎。
四、在多車道右轉彎,不先駛入外側車道,或多車道左轉彎,不先駛入內側車道。
五、道路設有劃分島,劃分快、慢車道,在慢車道上左轉彎或在快車道右轉彎。但另設有標誌、標線或號誌管制者,應依其指示行駛。
六、轉彎車不讓直行車先行。
七、設有左、右轉彎專用車道之交岔路口,直行車佔用最內側或最外側或專用車道。
汽車駕駛人轉彎時,除禁止行人穿越路段外,不暫停讓行人優先通行者,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三千六百元以下罰鍰。
汽車駕駛人轉彎時,除禁止行人穿越路段外,行近攜帶白手杖或導盲犬之視覺功能障礙者時,不暫停讓視覺功能障礙者先行通過者,處新臺幣二千四百元以上七千二百元以下罰鍰。
#真的八成的人都會被罰嗎
按第七項,就法規的解釋,應該在「設有左、右轉彎專用車道」直行才會被罰,究竟在交通處長說的(非專用)左轉道直行,警察能不能罰,恐怕有所爭議。
⚠ 溫馨提醒:
按第二項,在有左轉專用燈的路口,只有左轉專用燈亮了才能左轉,燈未亮就左轉會被罰。
按第四項,在設有左/右轉(專用)道的路口,如果不在該車道左/右轉,會被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