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公園遊具將重新開放,家長帶孩子遊玩時請注意遊具含重金屬問題。
-
經過疫情封閉這麼久,新北市內的公園遊樂場明天起(10/01)終於重新開放,家長終於能陪孩子到公園玩耍;但是,經過這麼久的封閉,不知道市府有沒有為孩童的安全積極把關,是否已經落實《兒童遊戲設施安全管理規範》進行「兒童遊戲設施自主檢查表」檢查?保障遊具安全性讓孩子玩得安心呢?
-
不過,更嚴重的問題是早在年初,時代力量立法委員 王婉諭就指出,遊具存有重金屬超標的問題,當時發現新遊具被大量檢測出鉛超標的案例, 如新北市就有國小遊具鉛含量高達52900ppm等。但這恐怕是冰山一角,畢竟民間的力量很難進行全市性檢驗。更重要的是,重金屬汙染人體並不侷限於食用,也可能以環境滲入人體,這代表孩童若遊玩重金屬超標的遊具是處在很大的風險中。
-
因此,在市府全面檢測遊具安全性前,面對公園遊具的重新開放,請各位家長務必注意以下幾點:
📌 注意具是否有表皮脫落的問題;
📌 遊玩遊具後要記得用肥皂洗手 ,不只要阻擋病菌,更要洗掉重金屬的殘留;
📌 孩童觸碰戶外剝落的油漆也要用肥皂洗手 。
-
讓我們一起守護孩子們,讓他們健健康康地成長。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70的網紅黃珊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中央的記者會過後,所有人都在討論「校正回歸」到底是什麼,我想說的是,對於這次的疫情我們一向是以最謹慎、最嚴格的標準在看待,從市府團隊、警消醫護、旅館飯店到所有民眾,大家都盡力的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沒有人想造假,也沒有人想蓋牌,做好該做的事、共同抗疫才是重點! 在這一週裡,我看到危急時刻大家是如何...
民間的力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上週財建委員會,由主計處、財政局、富邦及動產質借處進行工作報告,我針對兩大議題提出質詢:
1⃣日前柯市長提及「再蓋社宅可能留債留子孫」、「要停下來想一想」一說,要求財政局提供具體數據
2⃣建請主計處針對 #氣候預算 建立評估機制,並與歷年資料相對照,檢視實質減碳積效
.
(一)社宅債留子孫之說 財政局須提出確切數據
2017年,都發局就曾對 #社宅興建計畫 提出 #財務效益評估,當時的報告明白指出,在八年興建5萬戶的目標下,若以營運期55年計算,社宅的自償率為105.1%,代表 #投入的成本可完全由營運收入回收,完全沒有所謂「債留子孫」的問題!
如今,柯市長突然表示社宅可能債留子孫,我要求財政局及都發局提出相關依據與確切數據,卻始終得不到完整的說法。財政局也僅表示,目前對於工程支出成本及社宅出租率的評估確實和2017年有所不同,但詳細數字 #仍在統整。
很顯然的,「債留子孫」一說,根本是市長 #未經評估 就隨口提出。
為此,我要求財政局公布興建社宅可能造成負債的具體數據,及相關計算公式,局長也當場承諾將偕同都發局檢視數據後,於兩周內進行報告。
.
(二)多元興建社宅應有完善配套
柯市長除了聲稱社宅須停看聽,也提出要「引導保險業投入資金給公共設施」的想法,但至今同樣未提出具體內容。
對此,我要求財政局向期盼社會住宅的市民們,就府內公布完整配套、說明到底是讓資產債券化,又或是以BOT案的方式進行。
局長表示,柯市長確實曾在7月間的晨會,提出多元興建社宅的想法,但細節目前還在與都發局共同規劃研擬。市長希望除了自建外,也能透過民間的力量完成,現今也有納入一些都更分回、聯開宅到社會住宅裡面,除此之外也可能提供市有公地之地上權給壽險公司,以民建民營的方式進行。
我也特別向局長提醒,多元興建社宅是好的方向,但務必要讓民間單位知曉社宅的主要目的不是「營利」,而是「社福」。
.
(三)氣候預算應建立評估機制
柯市長已多次於公開場合宣示「追求2050淨零排放願景、打造零碳台北」的目標,但許多節能減碳政策,其實無法提出實際減碳績效,氣候治理規劃也分散於不同主管機關、缺少獨立的氣候預算架構,以致難以彼此整合。
今年4月,我便要求主計處統整今年度的能源、氣候治理計畫,提出完整預算架構,主計處也於8月時完成。上周,我再次於委員會上,建請主計處依循此架構,回溯統整歷年資料,以利相互對照、長年執行,並完善整體規劃。
訂定氣候預算與碳排目標是必要的,但我也呼籲北市府,氣候政策應建立相關機制、評估實質積效,否則台北市「追求2050淨零排放願景、打造零碳台北」的目標,只會淪為口號。
對此,主計處也承諾近期會將資料備齊,再行研擬後續氣候政策的規劃。
民間的力量 在 南投縣長‧林明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2年前的921地震 震央就在集集,當年的明溱是集集鎮長
921集集受到重創 但集集也在災後重生
當年由現任考試院長黃榮村擔任執行長的921重建會所發行「災區心聲」,在震後一年時採訪了明溱關於集集重建經驗,報導內容提到921集集災情共42人身亡,19人重傷,房屋全倒1700多戶,半倒也有792戶等。報導記錄的是統計數字,當年的情景,明溱真的難以用言語形容,永生難忘。
集集重建速度比其他鄉鎮快,除了善用民間捐款,集集火車站回復通車,開始找回觀光客。為了災後振興,明溱募款舉辦集集鄉土燈會,設立軍史公園,串連集集景點。地震中震倒的集集武昌宮,那時我也主張保留,用以見証這場災難,現在則變成地震教育真實教材。
有別於其他災區鄉鎮,當年災後各地湧來集集的捐款,我決定直接用於災民,包括家屋重建,房屋修繕,都利用捐款補助災戶,公所也為災民蓋房子,感謝民間的力量幫助災區重生。
20年前的我就主張了,各界捐款直接給災民,最有直接幫助、也最實際。災後重建工作,涉及公共建設部分,本來就應政府來負責,而民間捐款用意就是要協助災民,當然就應該直接用在人民身上。
把人民的生活、生計放進心裡,是一個地方首長的基本職責。
明溱祝福各位中秋平安
民間的力量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天中央的記者會過後,所有人都在討論「校正回歸」到底是什麼,我想說的是,對於這次的疫情我們一向是以最謹慎、最嚴格的標準在看待,從市府團隊、警消醫護、旅館飯店到所有民眾,大家都盡力的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沒有人想造假,也沒有人想蓋牌,做好該做的事、共同抗疫才是重點!
在這一週裡,我看到危急時刻大家是如何團結互助,每天都抱著感恩的心,謝謝所有願意來做篩檢的民眾,你們的勇敢,可以讓我們及早掌握傳染源,斬斷傳染鏈。也謝謝有很多來自民間的力量,他們自動發起善意援助,讓整個檢疫後送過程更加順利和圓滿,謝謝每一位配合作戰的市民,你們的團結就是對抗疫情最大的武器!
#疫起守護台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g_H7zS1Q6I/hqdefault.jpg)
民間的力量 在 蔡英文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最近這段時間,謝謝大家關心能源轉型和環境議題,今天小英總統在民進黨中常會上,完整說明了執政黨的立場。
說明的內容有點多,但請大家幫忙多多將影片分享出去,能源轉型與環境議題是攸關台灣未來的大事,我們都需要理性思考,然後共同面對。
00:00 ▌福島核災後反核四成為主流民意
2011年福島核災的震撼,不僅衝擊了日本,也衝擊了台灣,福島事件的畫面和傷痛,讓台灣人感受到「核災」如此可怕。
也在那一年的8月,民進黨在「十年政綱」當中,正式把非核家園的主張,落實到現實政策的規劃當中,歷經數十年的努力,終於爭取到主流民意的支持,把核四工程擋了下來。
02:26 ▌民進黨執政啟動能源轉型,推動三接也會保育藻礁
2016年開始,我們啟動了能源轉型,讓綠電急起直追,全世界再生能源的廠商,都感受到台灣推動綠電的決心,也帶來大規模的投資。
最近受到矚目的第三接收站,我們大幅修改前政府的232公頃開發面積,現在只剩下原規劃的十分之一,接下來,我們更規劃要成立基金,針對全台多處藻礁,推動系統性的保育工作。
03:10 ▌能源轉型是共同目標,保護家園是我們的共同使命
能源轉型是我們共同的目標,這不是路線之爭。天然氣和藻礁,是減煤、減空污和保育之間的權衡,是環保與環保之間的選擇。
我們會要求行政部門和黨公職,持續和關心的團體、朋友溝通。保護家園是我們的共同使命,我們目標一致,只是選擇的實現方法或許有些不同。
因此,請大家不要相互攻擊、不要相互傷害。抱持理性,努力溝通,我們一定可以共同尋求出解決之道,一起度過能源轉型這一關。
04:50 ▌重啟核四並不可行
另外,我們也注意到,最近重啟核四的聲音又出現了。我必須明確地告訴大家,核四絕對不是選項。
第一,安全不可行。
福島核災之後,核電廠耐震標準,已經變得更嚴格;核四過時的設計,早就不符合新的標準。且台灣位於地震帶,潛在風險不斷增加,工程上的風險,也令人憂慮。尤其是鄰近的台北市和新北市,都是人口稠密區,萬一發生事故,後果不堪設想。
第二,耗資費時不可行。
因為廠商已經解散、設備也停產了,不僅要跟總顧問重啟新約談判,過期設備也要汰舊換新。再加上地質調查的重新評估,以及立院預算審查,耗資巨大、曠日費時。更不要說,核廢料的處理和存放,到今天,都還是很難解的問題。
06:31 ▌核四發電占比僅6.5%,然而太陽能發電占比已能超過6%
即使排除萬難,讓核四兩台機組都發電,發電占比也只有大約在6.5%左右。然而,在目前的中午尖峰時段,太陽光電的占比已經超過6%;另外,風電也全力在追趕進度。
透過全力推動能源轉型,光電、風電的比重逐步增加,大約五到六年的時間內,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可達到20%,再加上燃氣取代燃煤,也可以同步達到減碳、減少空污的目標。
07:27 ▌加速推動能源轉型,讓台灣成為國際能源轉型的模範生
第一,要跟上淨零碳排的趨勢。今年元旦行政部門已加快腳步,歸納整理其他國家的減排路徑、方案和做法,並且啟動跟民間部門的溝通討論。
第二,要更新綠能發展目標。國家能源轉型的總目標,不會停在2025年。我們因應環境變化,設定新目標,檢視並投入新的技術,幫助我們推動減碳成果。
台灣正在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政府團隊不僅要跨部會一起努力,更要結合政府、市場和民間的力量,爭取更多支持,讓再生能源發展能夠更順利。
小英總統有信心,也有能力帶領國家,讓台灣成為國際能源轉型的模範生,也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8fI-QscJHs/hqdefault.jpg)
民間的力量 在 民進黨立法委員江永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灣長期以來,都市林的經營管理偏重景觀,
卻未必重視森林生態系服務功能。
今天,永昌參加了四號公園一個特別的MOU簽署儀式。
👨🏻🎓MOU簽了什麼?👩🏻🎓
透過農委會林試所、台灣圖書館及中和區公所的合作,
我們的中和四號公園將成為全台首座的韌性都市林示範區!
透過用對方法、種對的樹種及植物,
讓都市林轉型,不但有景觀,
更有生態系服務功能,這是何等神奇的任務!
👨🏻🎓那韌性都市林是什麼呢?👩🏻🎓
就是透過選擇種植原生樹種,建立複層且種類多樣的植物生態,
發揮淨化空污、降低氣溫甚至是營造昆蟲、鳥類棲地等效益!
這樣的生態環境不只是增加都市林的韌性,
也會增加整個城市面對極端氣候的應變以及恢復能力,
讓人類跟自然環境能互利共存!
這次的合作還有一個最特別的地方是將由中和社大開設「韌性都市林志工隊培訓」課程,讓民間的力量也能投入健康都市林的建構。
透過中央、地方、民間的攜手,一起建立更好的生活環境!
四號公園裡除了有臺灣圖書館豐富的館藏,
未來整個園區也將變身為生氣蓬勃的生態圖書館,
中和將成為韌性都市,更是宜居都市!
#住得安全又開心
#種植台灣原生種
#守護台灣
#都市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rs48Ob_Oa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