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資料+數位典藏 東亞最大文字圖像資料庫上線!👍】
#中研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與數位文化中心 自2019年起開發「簡牘字典—史語所藏居延漢簡資料庫」,今年進一步與日本五大學研機構合作建置東亞規模最大的「#歷史文字資料庫統合檢索系統」,於今天正式啟用。💻💻💻
在這套擁有150萬字形資料的系統上線後,結合開放資料以及數位典藏的概念,將跨國、跨機構的千年歷史文字圖像整合,並依照公共著作權授權條款釋出,可以免費下載並加值利用。🌿🌿🌿
📌歡迎加入央廣Rti官方TG帳號,每日新聞不漏接📌
https://t.me/RadioTaiwa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法委員林佳龍今天在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中研院長翁啟惠,林佳龍表示,中原院學者劉益昌日前對媒體表示,核能四廠下方有史前遺跡,然而,台電在1998年委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核能四廠出水管線預定地砲台腳遺址發掘評估報告」(由李匡悌教授主持)中,卻又表示該地未達重要文化遺址保存的標準,他質疑國人究竟要相...
歷史語言研究所與數位文化中心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天在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中研院長翁啟惠,林佳龍表示,中原院學者劉益昌日前對媒體表示,核能四廠下方有史前遺跡,然而,台電在1998年委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核能四廠出水管線預定地砲台腳遺址發掘評估報告」(由李匡悌教授主持)中,卻又表示該地未達重要文化遺址保存的標準,他質疑國人究竟要相信哪一個,要求中央研究院不要拿台電承諾重啟研究,確定是該處否有文化價值,翁啟惠也承諾將重啟研究。
林佳龍並詢問翁啟惠對廢核的看法,翁啟惠坦承,政府尚不能做到「確保核能安全」,也還沒有完善的能力處理核廢料;林佳龍進步一詢問翁啟惠是否會去公投,翁啟惠表示,如果明天就舉辦核四公投,由於沒有充足的資訊,他無法下判斷,所以不會去投票。
另外,針對核能四廠位置是否有史前遺跡,林佳龍引用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接受平面媒體採訪的說法,指核四所在地有距今3500年至4500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應該訂為古蹟;然而,台電在1998年委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核能四廠出水管線預定地砲台腳遺址發掘評估報告」(由李匡悌主持)中,卻又表示該地未達重要文化遺址保存的標準,林佳龍表示,台灣電力公司委託作調查,做出的結果又有利於台電,中研院應該避嫌,建議中研院重啟相關研究。中研院則承諾願意主動做相關之研究。
林佳龍說,由於上個會期在立院審查中研院預算時,教育文化委員會通過一項決議「中央研究院應成立中部中心,以供發揮『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最大效應。」,再加上中研院建置之「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自2002年起,政府每年編列1億元預算給中研院,全台民眾可藉由網路瀏覽國寶文物及民間私人收藏外,中研院更將規劃現場展覽中心,由於人文薈萃的中部地區已具有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相關建設,中央研究院應優先設置中部中心,以供發揮「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最大效應,而現任國立中興大學校長李德財,曾擔任「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主任及共同主持人,非常熟悉此項計畫,中研院必須要更積極設置中部中心。

歷史語言研究所與數位文化中心 在 數位文化中心介紹 的推薦與評價
介紹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裡的工作環境. ...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正式成立於2013年,旨在運用數位科技豐富研究材料、改善研究環境、促進人文 ... 歷史語言研究所. ... <看更多>
歷史語言研究所與數位文化中心 在 演講分享#中研院史語所#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從環境變遷紀錄 ... 的推薦與評價
演講分享#中研院史語所#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從環境變遷紀錄影像 演講主題:從環境變遷記錄影像,發現臺灣新價值 講者:#柯金源(現任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