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與人之間的界線搞清楚,
互動就會變得很冷漠嗎?
我很期待即使在家庭裡,彼此之間依然有一些界線。譬如,個人隱私的部分,我們得要尊重。有些大人覺得侵犯孩子的隱私,是為了保護孩子,那相反來說,孩子也可以不經大人的同意,隨意翻大人的東西、開大人的電腦嗎?
界線搞清楚了,互動會比較順暢,這是我面對家庭的時候,常拿出來用的概念。或者,多一種方式說,到底家規是什麼,要能拿出來討論,而不是權威者說了算,變來變去,又常雙重標準。
可是,有的人就會覺得,把事情搞清楚了,人與人之間就會變得冷漠。本來我們大家要有能力讓自己在界線內,把自己照顧好,家庭自然就有機會更好。老是越界,就是有人情味?
「人情」這種事,我常覺得疑惑。譬如,在外面偶爾就會看到代排,或者幫忙佔位子的情形。對「自己人」是很有「人情味」,好像互相「照顧」,可是就損害了其他人的權益。
人情只對認識的人講,其他人就不管,這自然容易引起糾紛。而且,人情常奠基於,「你對我好,所以我對你好」,或者「我先對你好,我希望你之後對我好」,這有很明顯的功利導向。這麼功利性的思考,很溫暖嗎?
而且,所謂自己人,真要講人情,還是有親疏遠近。像是以前重男輕女的時代,女孩子被認為總是要嫁出去的,所以男孩子就被投予較多的正面情緒。又像是,雖然一樣是一家人,但媳婦是外姓人,所以家族裡對媳婦的負面情緒就會比較重。
人情不是不能講,人與人之間常常相處,自然就會有感情。而且管好自己分內的事,少干涉、少越界,互動起來更輕鬆,正面情緒自然產生。
所以理不能少,尊重不能忘。很多華人的長輩,因為分遺產時的偏私,造成了家族後輩可能幾十年的紛爭,有時候家族成員因此對自己的父母、手足產生強烈的憤恨,單純只有冷漠說不定還好一點!
家庭以人情為重,會有個困難,因為非常模糊,而且非常主觀。所以到最後,就是由權威者來詮釋,而且年紀越大,傳統上被賦予的地位越高,這也跟人生經驗有關。最後,可能會變成大家要看權威者的心情做事,而不是依循什麼明確的道理,這是很多華人家庭目前的狀況。
至於做這件事對家庭有沒有利?能不能兼顧個人的成長?常常會變成以權威者的個人方便與喜好為主,而不是所有家庭成員可以坐下來,溝通協調。
我喜歡人情味,但我更喜歡清楚地互動,那更自在與輕鬆。任由情緒凌駕理性,這種人情,其實會有其沉重的一面,也為將來互動上的困擾,埋下伏筆。
.
--------------------------------------------
「因果關係的假象」與「關係本身的重要性」《阿德勒教你面對人生困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iTVQ2sAw8E&feature=youtu.be
2016年9月《靜下心去愛》新書上市
1.博客來:http://0rz.tw/PCzPS (79折)
2.金石堂: http://0rz.tw/vCsPh (79折)
【靜心療癒2書:靜下心去愛+跟自己和好 79折】http://0rz.tw/qvsUv
3.誠品: http://0rz.tw/UllK6 (79折)
4.星馬地區: http://0rz.tw/M8sn2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靜下心去愛》、《我想傾聽你》、《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http://0rz.tw/HJCSM
正面思考的假象 電子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想跟什麼人都交朋友
年輕人涉世未深,學了一點技巧,就覺得自己可以跟很多人交朋友。我不敢太打擊他的信心,畢竟才剛建立。不過,我問年輕人,你覺得什麼樣的人最好不要當朋友?
他回答,會打人、罵人的,會做一些危險行為的,會背叛你的…。這一一數完,我猜,年輕人心裡大概有個底,交朋友可以,但還是要慎選,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朋友。年輕人反問我,怎麼樣的人,我會不想要跟他建立關係?
我心裡暗暗高興,年輕人更懂得聊天了,知道一來一往的互動,除了講自己的想法,也懂得關心他人。對我來說,答案很簡單,最近才聽到這樣的人。
同事跟我分享她接電話的狀況,有時候,會有一些朋友來電,但語氣不是很客氣。我猜,跟台灣的奧客文化有關,覺得消費者最大,要求很多,但又盡可能希望自己不要付出。
打電話來的朋友,其實也只花了電話錢,然後指名要找我對話。因為我已經一段時間不開放預約了,所以同事好意轉介到其他單位,但對方還是幾次堅持要找我講話,那種態度,好像我們不配合他就是不對。這樣的朋友,光是聽到同事的描述,我就不太敢互動。
我其實在生活與工作中,都會遇到這樣的人。覺得他人付出就是應該,他人受罪就是活該,但是他自己要獲得最多的好處,面子、裡子都要不吃虧。
有功無賞,打破要賠。別人吃虧,他要佔便宜。
有時候,真心交朋友,剛開始真的不在意幫一點小忙。可是,有人就會利用這一點,盡可能貪多一點。反正他對這段關係根本沒投入,利益剝削完了之後,這段關係不要也可以。這種把他人剩餘價值榨乾的互動方式,真的讓人很心寒。
以前剛出社會,我也天真,真的抱著誠心交朋友的想法。結果,也許剛好是我所遇非人,團體中只要少數幾個都抱持這種態度,真的一下子會讓我對人失望。還好,我做的是跟孩子有關的工作,從孩子身上慢慢體悟,其實這個社會的整體文化,對個人的影響真的很大,才慢慢學著保護自己,重建跟人互動的信心。
也許,當我們被這樣對待之後,為了平衡自己的情緒,也這樣對待別人吧!
有的人真的很難溝通,溝通技巧練得再好,效果也有限。有的人情緒不夠敏感,過於自我中心,怎麼請他感同身受,將心比心,他就是會有困難。所以,真的有人就是只會要求,不會付出,或者少量的付出,只為了能提出更大量的要求。
我喜歡觀察人,思考人際互動,也常跟朋友、孩子們討論。我自己的感受是,學生時代所能接觸到的教材、書籍、節目,常過於勵志,有些落入過於正面的假象。然而,進入社會之後,有時候社會教我們的,是過於放大人的負面特質,分化人我,導致人與人不信任,還沒受傷就先攻擊。
過猶不及,讓人無所適從。不管是成人的朋友,或者孩子們,有些真的很誠心地跟我分享,他們真的不知道怎麼跟人建立關係,在關係中常有挫折。
知道哪種人不能當朋友,那些人只能很表淺地互動,哪些人可以投入真心冒險,能夠區辨,是在互動之前很重要的能力。人找對了,真的是成功的一半,這時技巧只要適當使用即可。如果是很好的朋友,反而不需要使用太多技巧,顯得世故疏遠。
做人難,交朋友難,能維繫跟知心好友的關係更難,維持婚姻關係不變質最難。這種事不能只講技巧,機緣也很重要,在利益傾軋的團體,要想交到真心朋友,機率跟中樂透差不多。
交不到朋友,別過度自責。懂得跟自己做朋友,學習服務與付出,還是可以適度滿足自己的親和需求。
----------------------------------------
《找一條回家的路》
博客來 http://ppt.cc/MlzTT
金石堂書店 http://ppt.cc/DhHA
誠品書店 http://ppt.cc/kdXG
電子書 https://goo.gl/X1K27U
正面思考的假象 電子書 在 今周刊出版- 《#一周七天晴天雨天》#520 現正預購中 博客來 ... 的推薦與評價
非常感謝#博客來 分享《#正面思考的假象》! ... 《#正面思考的假象》:樂觀偏誤如何讓我們過得更 ... 閱讀電子書好處多多,不只減碳環保,更可以大大減少 攜帶重量! ... <看更多>
正面思考的假象 電子書 在 老聽人說要正向思考?小心正面思考可能害了你!|快樂大學 的推薦與評價
新書上市《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訂購網址:博客來http://illu.es/5QPPP金石堂http://illu.es/5QPSB誠品http://bit.ly/2GTmtJh圓神書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