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本書的心得只有兩個字
#好險
好險現在就開始學習正向教養
好險現在就開始練習正念育兒
好險現在就開始面對心理課題
好險阿好險,好險現在就開始
才不會等到孩子青春期時
親子關係變得好危險
Q:已經好危險的該怎麼辦?
A:那就買書回家去看吧!
看完除了好險的心得之外
也能明白為什麼身旁許多家有青少年的父母
常常會轉頭跟我們這些家有幼兒的父母說:
好好珍惜現在啊!
#現在你還是孩子的全世界
#青春期換你進不去他的世界
總而言之,看完書的這幾天
我對孩子的耐心又再次提升了幾個層次 (嗯?副作用?)
雖然青春期的孩子難懂又難搞
但那些在大人眼中的叛逆、無力或是逃避
其實都是孩子所發出的求救訊號
作者李林淑擁有二十年的兒少諮商經驗
隨著書中的文字,彷彿與他一同進入診療室
與他一同聽著青少年的煩惱、擔憂以及沮喪
書中沒有艱深的嚼字咬文
有的是好讀的故事,以及真實的對話
以深入淺出的寫作手法
帶著讀者一步一步搞懂青少年的心理特徵
同時也破除偏見和誤解,搭起親子之間的橋樑
💡也分享書中作者提出的「五階段溝通法」
第一階段:停止
第二階段:一起笑
第三階段:相信、認同、感謝
第四階段:了解孩子的積極意識
第五階段:培養認知樂趣
而我發現這五個方法不只適用青少年
也很適用於小小孩耶! 或者換個說法
如果我們能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開始練習
等到孩子準備進入青春期的階段時
我們不就已經是預備好的父母了嗎?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
我們能否貼近他們的心?
還是將他們推離自己越來越遠?」
#我想遇見這樣的大人👉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7706?sloc=main
讓我們成為這樣的大人
陪伴孩子度過閃亮的青春年華✨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打AZ怕血栓?血栓是什麼?一般血栓跟打疫苗後的血栓有什麼不同?近期大家只能打到AZ疫苗,但什麼樣的人容易血栓?血栓又該怎麼預防?名醫劉博仁公開3招,有效預防一般血栓! #疫苗 #AZ #副作用 00:00 影片開始 00:59 一般血栓VS打疫苗後血栓,機轉不同怎麼解? 01:34 一般血栓出現...
正念 副作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曾經看過抗憂鬱的藥物上面的副作用解著「可能會增加自殺意念」、「失眠」而感到很困惑嗎?(欸,不是,我來求助就是為了要減少這些東西呀,這麼不減反增呢?)
人類的大腦是非常複雜的,我們對於藥物的作用跟了解也正在進展當中。根據我的了解(如果有錯也請不吝指正我),只要研究過程當中,人體試驗曾經有發生過的副作用,基本上都要寫在仿單上面,就算發生的機率超級低也是要寫。換句話說,可能10000000個憂鬱症的病人裡面只有一個用藥後(相較於雙盲對照組),自殺、失眠的風險增加,就必須寫上去。可是,身為病人的我們看到了,還是會有困惑、害怕的感覺——我一向運氣那麼「好」,命運多舛,會不會我就是那一個衰鬼?甚至有些人會「期待」自己就是那一個人,這樣就可以一了百了了⋯⋯一次吞很多顆會怎麼樣呢?可是吃了是不是就代表自己「承認」自己是憂鬱症患者了?
關於憂鬱症的書籍很多,憂鬱症患者自傳的書籍也很多,但這一本是少數我看到,從阻抗(resistance)到接納(acceptance)每一個歷程都寫得很清楚的作品。
大多數的人在得知自己獲得憂鬱症的時候,都會面臨下面一些過程:
● 否認:我這樣算憂鬱症嗎?應該不算吧?
● 困惑:為什麼是我?
● 關於治療的種種疑問:要去諮商嗎?要看醫生嗎?要吃藥嗎?吃藥會有副作用嗎?一開始吃藥之後會不會就停不下來?需要一輩子吃藥?會不會有藥物上癮的狀況?
● 污名化與標籤:走進精神科/身心科診所,別人會不會認為我是神經病?家人、伴侶、朋友、小孩、公司同事會怎麼看待我?
● 無奈放棄:無奈地接受治療,或者是在極度痛苦的情況下還是求助,但一開始看不到狀況好轉,很容易氣餒。
● 擔憂恐懼:日子比較晴朗的時候,心情好一點,但有些時候又會心情不好,從此之後變得不安,過得還不錯的時候就會害怕自己什麼時候會掉下去⋯⋯
● 對於未來的無望感:會不會自己一輩子就要這樣子下去了?會不會永遠都不會好了?
其中,我覺得作者在描寫「關於治療的種種疑問」特別深刻,例如有一些藥物在副作用的地方會寫出非常驚人的內容「可能會引起自殺意念」、「可能造成憂鬱/焦慮」、「性慾增加或減少」等等,會讓服用的人很困惑,怎麼感覺好像不吃比較好?事實上,據我所知,副作用的規定其實是只要在研究上面出現過的症狀都依照規定必須列到裡面;換句話說,仿單上面寫的副作用是「可能發生但是不一定會發生」,對於某些人來說會有這些症狀,對某些人來說不會有,而且許多副作用出現的機率非常低。儘管如此,你依然可以想像,當你的狀況已經很糟糕的時候,還看到自己吃的藥上面的副作用寫「可能導致焦慮」,這樣的感覺有多不舒服。
#生病以後的自我概念
上面談到的種種過程,其實在這本書裡面都有詳盡的描述,跟許多正面勸導的書籍不一樣的地方在於,裡面也寫了很多作者的OS,包含一開始對於治療的不信任,對於其他人眼光的在意、還有對於自己是憂鬱症患者身分的厭惡等等。如果你本身也是憂鬱症患者就會知道,這些本身和憂鬱症的症狀並沒有直接關聯,但卻都是在你被確診憂鬱症之後,會接二連三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坊間許多的書籍會談憂鬱症相關的症狀、以及這些症狀要如何面對和因應,但很少談到「與憂鬱症相關的自我概念」會如何隨著時間變化,例如:
● 生病之後,我還是我嗎?
● 我的家人和朋友可以接受憂鬱症的我嗎?
● 我的人生難道就只能夠這樣了嗎?
● 我的工作、生活會不會就此一蹶不振?
可是隨著病程的推進,治療的介入,這些自我概念相關的事件,也會隨著時間有所改變,就像這本書的作者金正源,一開始非常抗拒憂鬱症患者的身分,但後來慢慢可以跟「憂鬱症」當朋友,透過正念、身邊朋友伴侶的支持、還有穩定的服藥,慢慢找回生活的正軌。
#就算下雨還是能夠等待天晴
對我來說,憂鬱症患者最辛苦的部分並不在於症狀本身,而在於 #失去對於未來的盼望 。當你無法想像往後的日子是否每一天都會過得如此悲慘,這種很無力的感覺,會讓你每一天都覺得舉步維艱。就好像外面下著滂沱大雨,而且這輩子雨都不會停一樣。
有些時候,我們只是需要一些方法,來安頓自己的身心,例如書裡面的作者常嘗試使用寫作、記錄自己的情緒分數,甚至因為用藥沒有辦法喝葡萄酒,所以用葡萄汁取代,倒倒高腳玻璃杯裡面,搖晃葡萄汁來想像自己正在啜飲葡萄酒,這些一個又一個過度的、替代的、甚至輾過憂鬱的方法,我相信都是許多在病情當中掙扎的大家,勉強涉水求生的方式。所以,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你會有一種不孤單、有人和你一樣、原來不是只有我這麼辛苦的同感。
我相當喜歡這本書,它把生病的人對於標籤、用藥、還有整個歷程的改變,從抗拒接受治療,但慢慢接受和憂鬱症一起相處,人際關係的轉變、對身邊的人猜疑等等,描寫得非常淋漓盡致,刻劃得很好。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的朋友,或者是你自己就是憂鬱症患者,也正在面臨和它「打仗」當中,那麼這本書雖然不能夠讓你很快地接受自己的「身分」和「標籤」,但或許是陪伴你走過這條路的好朋友。
#那一天憂鬱症找上了我
#憂鬱症 #憂鬱 #憂鬱症日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1214
正念 副作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梵谷:「我一直感覺到,用樹木去接觸星辰,是大地的渴望。」
8/24
美國第25天,回台灣倒數15天。
每天坐在玫瑰溫室前方,院子大樹輕輕蓋過烈陽,深埋的樹葉大聲又清脆,隨風輕飄的心在狂舞。還沒回過神,就已是朝夕又交替。
像這樣的生活,好像寫進書裡的童話,除了森林、城堡、鳥兒高歌松鼠棲息,時光是美麗朝陽穿透的白色窗紗被洗滌的純淨柔軟。
我開始從深信童話的小女孩,拿心事擊碎鏡裡洋娃娃,又再一次從赤誠生活鬆開手重拾飄散的勇氣。
8/22
台北到加州:一萬多公里
第一劑疫苗到第二劑:21天
疫苗注射:一口呼吸
已接種兩劑疫苗,漫長的好像用一生來印證,感動的好想跳起來擁抱幫我施打的人。
疫苗注射完畢,必須等候15分鐘沒有急性過敏反應才能離開。等待時想起阿富汗新聞畫面,像被圍獵的野獸般驚慌民眾、圍籬下將寶寶丟過去的無助父母。身體有這麼多艱難,生命,也有這麼多艱難。
輝瑞第二劑副作用,懸掛37.4的體溫,頭昏酸疼,身體不適蔓延到心理不適,第一次冒出否定美國行的念頭,所幸這些在第二天一早都變幻消逝,無影無蹤。生理影響心理,如此真實。我還是每天清晨醒來充滿喜悅,感謝太陽包覆全身的溫暖,耀明的防禦,期待每天驚奇探險,保持敞開,保持當下。
當願眾生,身得安穩,心無動亂。
#正念 #瑜伽 #正念日記
正念 副作用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打AZ怕血栓?血栓是什麼?一般血栓跟打疫苗後的血栓有什麼不同?近期大家只能打到AZ疫苗,但什麼樣的人容易血栓?血栓又該怎麼預防?名醫劉博仁公開3招,有效預防一般血栓!
#疫苗 #AZ #副作用
00:00 影片開始
00:59 一般血栓VS打疫苗後血栓,機轉不同怎麼解?
01:34 一般血栓出現在下肢.肺.心臟.腦,血小板正常!
02:23 疫苗誘發自體免疫反應導致血栓,血小板低下!
03:54 怎麼知道是否血栓? 注意打疫苗後5大病徵!
05:09 打疫苗前的血栓能有效預防? 醫師曝關鍵3招!
07:33 癌症打疫苗前要抽血檢查? 救命數據不能不知!
07:52 什麼情況不能打疫苗? 白血球數值是保命關鍵?
08:28 癌症化療能打疫苗? 務必掌握關鍵時間點!
09:18 慢性發炎免疫力差? 肥胖者染疫容易轉為重症?
11:08 年輕人打疫苗副作用強? 名醫提醒關鍵2事!
13:29 不同人疫苗副作用強弱不一! 哪種反應才是好?
15:03 人要抗衰老,腸道先不老! 3招有效提升免疫力!
18:19 腸漏症是什麼? 哪些疾病是腸漏症惹的禍?
19:36 正向正念真能治病? 門診中的暖心生活故事!
✓ 點我訂購🥦產地直送蔬菜箱👉 https://bit.ly/361o65T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正念 副作用 在 快樂大學Happiness Universit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訂閱快樂大學的頻道,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快樂:https://is.gd/BU3x93
明明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為什麼我會越休息越覺得累?
你可能無意中犯了大腦胡思亂想的毛病,無法達到真正的休息。
00:14 想太多的副作用
01:32 如何治療反芻思考?
03:30 如何訓練正念(冥想、專注力)?
04:30 如何實踐正念?(說書介紹)
更多學習成長影片別錯過
1.愛情自由:當局迷,旁觀清 https://is.gd/imvUwN
2.分手之後 https://is.gd/2UBlhO
3.焦慮革命:擺脫情緒勒索 https://is.gd/zskwzR
4.成功學,大祕辛 https://is.gd/NfmscU
5.Do it Smart:讓生命不卡卡 https://is.gd/SExkcb
6.職場攻略:別讓薪水限制你! https://is.gd/8K4ycx
7.快樂說書秀 https://is.gd/ga8wng
🌟想發問?有苦惱?
🌟追蹤IG|日常|問答|直播:mars.kuma
https://reurl.cc/oex7g
👤活動|文章|日常
👤追蹤臉書:熊仁謙・大鼻子哲人
✅課程、影片、直播的最新消息,加入送免費電子書
✅官方LINE:@happinessuni
#最高休息法 #專注力 #快樂大學 #熊仁謙

正念 副作用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完整內容繼續看:https://youtu.be/96ZRgUttMwY
癌症連續35年蟬連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平均每11分02秒,就有一人因癌症死亡,提到癌症,最令人害怕的,很多時候其實不是癌症本身,而是治療副作用所帶來的折磨、未知的結果!近期常被提到的精準醫療似乎為病人帶來一線曙光精準醫療到底是什麼?它和所謂的標靶治療、免疫療法,有什麼關係?播出日期:2017/09/02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bit.ly/2eW6xMC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晚間9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